基于PROE笔记本键盘外壳注塑模设计
基于PROE笔记本键盘外壳注塑模设计

基于PRO/E笔记本键盘外壳注塑模设计摘要:基于pro/e的笔记本键盘外壳塑模设计是对传统设计的创新,利用pro软件完成注塑模的各个环节的设计,先进行塑件的设计,然后pro/e根据塑件的形状可以生成型心和型腔,最后在标准模架系统下生成型心、型腔和标准模架的装配图,完成整个模具的设计。
Pro/e功能强大,囊括了零件设计、产品组立、模具开发、NC加工、板金件设计、铸造件设计,造型设计、自动测量、机构仿真设计、应力分析、数据库管理等多种功能。
他的出现改变了传统的CAD/CAM作业方式,参数花设计及全关联性数据库使产品的设计变得更加容易,大大缩短了用户开发产品的时间。
但是,这一切都是建立在对传统的注塑模设计方法的熟练掌握的基础上。
只有熟悉注塑材料知识和通晓常规设计的人,才能更好地应用和掌握CAD技术。
关键词:PRO/E 笔记本键盘外壳注塑模1 引言1.1 关于PRO/E设计软件PRO/ENGINEER是有美国PTC公司推出的一套三维的CAD/CAM参数化软件系统,其被容涵盖了产品概念设计,工业造型设计,三维模型设计,分析计算,动态模拟与仿真,工程图的输出,生产加工产品的全过程,其中还包括了大两的电缆和管道布线,模具设计与分析等使用模块。
应用领域涉及到了航空航天,汽车,机械,数控(CNC)加工,电子等诸多行业。
PRO/E软件是采用参数化设计的、基于特征的实体模型化系统。
工程设计人员采用具有智能特性的基于特征的功能去生成模型;另外,PRO/E是建立在统一基础上的单一数据库。
所谓单一数据库就是工程中的资料全部来自一个库,使得每一个独立用户不管是哪一个部门都为一件产品造型而工作。
这使得设计更优化,成品质量更高,价格也更便宜。
PRO/E功能包括参数化功能定义、实体零件及组装造型、三维上色实体或线框造型和完整工程图及不同视图。
PRO/E是一个功能定义系统,即造型是通过各种不同的设计专用功能来实现,其中包括:筋、槽、倒角和抽空等。
电脑键盘按键注塑模具毕业设计

电脑键盘按键注塑模具毕业设计四川理工学院成人教育学院毕业设计(论文)题目―电脑键盘注射模具设计―教学点重庆科创职业学院专业机械模具年级级姓名朱锋指导教师王新定稿日期: 4月 25 日四川理工学院成人教育学院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注:此表由指导教师填写后发给学生,学生按此表要求开展毕业设计(论文)工作。
电脑键盘注塑模具设计摘要模具是制造业的一种基本工艺装备,它的作用是控制和限制材料(固态或液态)的流动,使之形成所需要的形体。
用模具制造零件以其效率高,产品质量好,材料消耗低,生产成本低而广泛应用于制造业中。
当前世界模具市场供不应求,模具的主要出口国是美国,日本,法国,瑞士等国家。
中国模具出口数量极少,但中国模具钳工技术水平高,劳动成本低,只要配备一些先进的数控制模设备,提高模具加工质量,缩短生产周期,沟通外贸渠道,模具出口将会有很大发展。
研究和发展模具技术,提高模具技术水平,对于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
本次设计的题目是电脑键盘按键注射模具设计,本次设计是根据零件的实体形状结构,经过测绘得到各个尺寸,用 AutoCAD 绘制装配图及零件图。
经过本课题能够帮助我系统了解塑料的工艺性及注塑成型的有关成型原理、工艺特点等,正确分析成型工艺对模具的要求;掌握模具结构及零部件的设计、计算方法、模具结构特点及设计程序等;了解其它模具有关知识及模具CAD/CAM;本课题还与机械制图、公差配合、材料学、模具制造工艺学等课程关系紧密,是所学知识综合应用。
关键词:模具制造;塑料管套;工艺;注塑成型Computer keyboard injection mold designAbstractMold is a kind of basic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and equipment, its purpose is to control and limit of material (solid or liquid) flow, the form of need. With mold manufacturing parts for its high efficiency, products of good quality and low material consumption, low production cost and widely used in manufacturing.The world mold market in short supply, the leading exporter of mould is the United States, Japan, France, Switzerland and other countries. China mold export quantity is few, but China mold and die locksmith technology level is high, low labor costs, armed with some advanced numerical control。
基于Pro∕E软件的端盖注塑模具设计

基于Pro∕E软件的端盖注塑模具设计随着制造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产品采用注塑成型技术,而注塑成型的关键在于模具的设计与制造。
针对端盖注塑模具,本文将应用Pro∕E软件进行设计,分步骤讲解模具设计的流程、问题与解决方案。
一、模具设计的流程1.确定产品结构端盖是一种常见的塑料制品,其结构相对简单。
在模具设计之前,我们需要先明确产品的结构要求,包括端盖的尺寸、形状、壁厚等参数,以此为基础进行模具的设计。
2.绘制3D模型在Pro∕E软件中,我们可以利用建模工具箱中的建模工具,将端盖的3D模型进行绘制。
在绘制过程中,需要考虑端盖的各个部分之间的连接方式,以确保模具制造后可以满足产品的要求。
3.划分模具零部件一般情况下,一个完整的模具由许多零部件构成,包括模座、模板、导柱、导套等。
在进行模具设计之前,需要先对模具进行划分,并逐个进行设计定位。
4.进行各零部件的设计在划分好模具零部件后,需要逐个进行设计。
比如,设计模座时需要考虑模座与模板的连接方式、模座的厚度和强度等因素;设计模板时需要根据端盖的3D模型进行细节设计,考虑各个表面的加工工艺;设计导柱和导套时需要根据产品形状和力学要求进行设计定位。
5.进行动力学分析在设计完成后,需要进行模具的动力学分析。
通过分析模具在投料、注塑、射出和脱模过程中的变形、热变形等情况,可以对模具的设计进行优化,确保制造出的模具能够满足产品的要求。
二、问题与解决方案1.如何解决端盖边缘歪斜问题?端盖边缘的歪斜是模具制造过程中经常出现的问题。
一般来说,这个问题可以通过优化模板和模具结构来解决。
在模板设计时,我们可以将端盖的3D模型进行细节分析,找出边缘歪斜的原因,并通过调整模板形状、模具结构以及注塑温度和压力等因素,最终解决端盖边缘歪斜的问题。
2.如何解决端盖表面出现黑斑的问题?端盖表面出现黑斑的问题一般是由于注塑过程中出现杂质或温度过高导致的。
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杂质过滤和温度调整。
键盘按键注塑模具设计

键盘按键注塑模具设计键盘按键注塑模具设计在键盘制造中,键盘按键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人们与计算机进行交互的基础。
而键盘按键的生产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环就是注塑模具的设计。
注塑模具的设计质量直接关系到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所以在键盘按键的生产中,注塑模具的设计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键盘按键注塑模具的设计必须考虑到产品的外观和尺寸,保证产品的外观美观,尺寸准确。
注塑模具的设计时需要考虑到每个零件的尺寸和结构,以保证在生产过程中产品的尺寸和质量的稳定性。
同时,注塑模具设计还需考虑到产品的色彩和材料特性,如透明度、抗压性等,从而选择适合的制造材料,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其次,注塑模具的设计还需要考虑到产品的批量生产和生产效率,尽可能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针对键盘按键的生产要求,注塑模具的设计应该尽量采用高品质的墨水线和优质的模具钢材料,以提高生产效率和延长模具的使用寿命。
此外,在注塑模具设计中,还应该考虑到模具的可维护性和保养成本,以在使用寿命到期后可能节省更多的成本。
最后,注塑模具的设计还需要考虑到产品的经济性和市场需求。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键盘按键生产技术也在不断推进。
在注塑模具的设计中,应该考虑到当前市场下更具有经济效益的注塑模具,让工厂开销慢慢地减少,并且不像其它类型产品那样被市场淘汰。
在设计过程中要更着重考虑客户的需求,从而生产出符合市场需求的键盘按键注塑模具。
在总结上,在键盘按键注塑模具行业,注塑模具的设计对产品的质量和产量的稳定性具有决定性影响。
因此,在注塑模具设计中应该考虑到产品的外观尺寸和质量的标准,生产效率的提高、模具的可维护性和保养成本,以及市场需求和经济性。
只有如此才能够设计出更符合市场需求和生产需求的注塑模具,生产出更高质量的键盘按键产品。
基于Pro/E和Cimatron E的注塑模具设计与加工

T e Deinn n c i i g o n t n h s i g a d Ma hn n f Ij ci g e o
M od B sd o r / n i to l ae n P o E a d C marn E
Li h n u Biblioteka a g Xi aj n Z n a
现 代 塑 料 加 工 应 用
・
20 1 1年 第 23卷 第 3期
42 ・
M 0DERN PLAS CS PROCES I TI S NG AND APPLI CATI ONS
基 于 P o E和 Ci t n E的 注 塑 模 具 设 计 与 加 工 r/ r o ma
加工 就成 为 当前模 具企 业优 先选 择 的 C / AD C AM 方 式 。 以 手 表 壳 为 例 , 绍 野 火 版 介 P o E结 合 C marn 8 0在模 具设 计 和加 工 方 r/ i to .
面 的应用 和优 势 。
1 基 于 P o E的 模 具 设 计 r/
wa c a e t hc s wa ma h ne i s m u a i b Ci a r n s c i d n i l ton y m t o E s f wa e Th e a ot r. e x mpl r s ls e e u t s w t a t pr du to c ce c n be s or e a t m o d r cson c n b mpr v d ho h t he o c in y l a h t n nd he l p e i i a e i oe wih t ombi a i n o he a plc ton of he wo ofwa e . t he c n to ft p ia i t t s t r s
基于proe笔记本键盘外壳注塑模具设计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基于Pro/E的笔记本键盘外壳模具设计学生姓名专业班级学号院(系)指导教师(职称)完成时间目录中文摘要 (I)ABSTRACT (II)1 绪论 (1)1.1 我国塑料注射模具的现状与发展前景 (1)1.1.1 我国塑料模具的发展现状 (1)1.1.2 我国塑料模具的发展趋势 (3)1.2 塑料制品与塑料模具概述 (4)1.2.1 塑料制品 (4)1.2.2 塑料模具 (4)1.3 毕业设计应达到的要求 (5)2 模具设计要求2.1 塑料材料的选用 (6)2.1.1 塑料的基本概念 (6)2.1.2 影响聚合物取向的主要因素(以注射成型为例) (7)2.1.3 常用塑料分析和数据的选取 (7)2.2 塑料造型以及材料成型特性 (9)2.2.1 ABS的特性 (9)2.2.2 ABS的用途 (9)2.2.3 材料成型特性 (10)2.3 制品的体积和质量 (11)3 笔记本键盘外壳磨具设计 (11)3.1 型腔数和分型面的确定 (11)3.1.1 型腔数目的确定 (11)3.1.2 分型面的选择 (11)3.2 注射工艺参数的计算 (11)3.2.1 ABS注射参数 (11)3.2.2 注射量的确定 (12)3.2.5 开模行程校核 (13)3.3 注射机的选择 (13)3.4 成型零件设计 (15)3.4.1 成型零件的结构设计 (15)3.4.2 成型零件材料的选用 (15)3.4.3 成型零件工作尺寸的确定 (15)3.4.4 成型型腔壁厚的确定 (18)3.4.5 Pro/E分割模具模型 (20)4 笔记本键盘外壳注塑设备的设计及其装配方案4.1 模架的选择 (20)4.2 模具内部结构的设计 (21)4.2.1 导向机构的设计 (21)4.2.2推出机构的设计 (22)4.3 模具材料的选择 (23)4.4 浇注系统的设计 (24)4.4.1主流道的设计 (24)4.4.2 浇口的设计 (26)4.5 脱模结构的设计 (27)4.5.1 脱模力的计算 (27)4.5.2 脱模机构设计 (28)4.6 排气系统设计 (28)4.7 温度调节系统设计 (28)4.7.1 调节模具温度的主要目的 (29)4.7.2 冷却系统的设计原则 (31)4.8装配图 (32)致谢 (34)参考文献 (35)基于Pro/E的笔记本键盘外壳注塑模具设计摘要本文介绍了基于Pro/E的笔记本键盘外壳注塑模具的设计、模具配套模架的结构设计,模具浇注系统、制品退出系统、模具温度控制系统的设计、注塑机的选择原则,阐述了塑料模制品设计的步骤。
基于Pro/E的键盘按键注塑模设计

基于 P o E的键 盘按键 注塑模 设 计 r/
邹 士 雄
( 汉 大 学文理 学 院 , 北 武 汉 4 05 江 湖 3 0 6)
摘要 : 键盘按键作 为结构较特殊 的塑件 ,其相应的注塑模设计存在 的一定的难度。文章 以 Po E为辅助设计软件 , r/
对设 计过 程 中的部 分 问题 进 行 了探 讨 ,以供 参 考 。
利 用P o E 方 便 反 映 出各 投 影面 积 的大 小 ,然 后 r/可 针 对键 盘按键 利用 上式进 行计 算 ,计算 结果 约为 2 。 0
( ) 腔布 局 的确 定 二 型
型腔 数确 定 后 ,应 考虑 型腔 的布局 。注 塑 机 的料 筒 通 常 置于 定模 板 中心轴 上 , 由此确 定 了主 流道 的位 置 , 各 型腔 到主流 道 的相 对位 置应 满足 如下 一些基 本要求 :
7 .尽 量 使 型 腔排 列 得 紧 密 , 以便 减 小 模具 的外 形
尺寸 。
二 、型 腔 布 局
() 一 型腔数 目的确定
为 了使模 具 与注 射机 的生产 能力 相 匹配 ,提 高 生产
8 .型 腔 的 圆 形排 列 所 占的模 板 尺 寸 大 ,虽 有 利 于 浇注 系统 的平 衡 ,但 加工 较麻 烦 ,除 圆形 制 品和 一些 高 精度 制品外 ,一般 情况 下常用 直线 型排 列和H 型排列 。
单地 视 为单一 方法 。
三 、 模 具 型 腔 设 计
程 中的部分 问题进行 阐述 。
一
效率 和 经济 性 ,并保 证 塑件 精度 , 设计模 具 时应 确定 型 腔 数 目 。本 设 计 根 据 注 射 机 的 额 定 锁 模 力 确 定 型 腔数
基于proe的计算器外壳盖板注塑模毕业设计祥解

目录摘要........................................................... I V Abstract........................................................... I V 第一章绪论.. (1)1.1塑料制品与塑料模具的概念 (1)1.1.1塑料制品 (1)1.1.2模具概念 (1)1.2 塑料的组成 (1)1.2.1塑料的定义 (1)1.2.2塑料的组成 (1)1.3 塑料的分类 (1)1.3.1按照塑料的组成分类 (1)1.3.2按照塑料材料受热后的性能分类 (1)1.3.3按照材料的用途分类 (1)1.3.4按照塑料半制品或制品分类 (2)1.3.5按照成形方法分类 (2)1.4 塑料的性能及其应用 (2)1.4.1塑料的性能 (2)1.4.2塑料的应用 (2)1.5 塑料的注塑成型 (3)1.6 塑料工业的现状及发展 (3)第二章注塑模结构 (3)2.1 注塑成型原理及其工艺过程 (3)2.2 注塑模的典型机构 (4)2.3 热塑性塑料注塑模的特点 (4)第三章塑件分析 (4)3.1 制件分析 (4)3.1.1制品材料 (4)3.1.2制品形状 (5)3.1.3尺寸精度 (5)3.1.4表面质量分析 (5)第四章注塑成型设备的选择 (7)4.1 注塑成型设备的分类 (7)4.2 初选注射机 (7)4.3 模架的选择 (8)第五章外壳注塑模浇注系统的设计 (8)5.1 浇注系统的组成及设计原则 (8)5.1.1浇注系统的组成 (8)5.2 浇注系统的设计原则 (9)5.3 主流道设计 (10)5.3.1浇口套进料口直径的确定 (10)5.3.2球面凹坑半径 (10)5.3.3浇口套与定模板、定位环的配合 (10)5.3.4选定浇口套 (10)5.4 冷料穴和拉料杆的设计 (10)5.4.1带Z型头拉料杆的冷却穴 (11)5.4.2带球形头拉料杆的冷却穴 (11)5.4.3无拉杆的冷料穴 (11)5.5 分流道的设计 (12)5.5.1分流道的设计原则 (12)5.5.2分流道截面形状和尺寸 (12)5.5.3根据型腔在分流面上的排布情况 (13)5.5.4分流道的表面粗糙度 (14)5.5.5分流道的布置 (14)5.6浇口的设计 (14)5.6.1浇口位置的选择原则 (14)5.6.2浇口类型的确定 (14)第六章注塑模具成型零部件的设计 (16)6.1 型腔数目的确定 (16)6.2 分型面的确定 (16)6.3 成型零部件结构设计 (17)6.3.1凹模的结构设计 (18)6.3.2凸模的结构设计 (19)6.3.3成型零件的工作尺寸计算 (20)第七章排气系统设计 (24)第八章脱模系统设计 (26)8.1 脱模机构的选用原则 (26)8.2 脱模力的计算 (27)8.3 推出零件尺寸的确定 (28)8.3.1推杆直径的确定 (28)8.4 复位杆的确定 (29)第九章加热与冷却系统设计 (30)9.1冷却系统设计 (30)9.1.1冷却系统设计原则 (30)9.1.2常见冷却系统结构 (30)9.2 加热系统设计 (30)第十章结构零件的设计 (31)10.1 合模导向装置的设计 (31)10.1.1导向装置的作用 (31)10.1.2导向装置的设计原则 (31)10.1.3导柱的结构、特点及用途 (31)10.1.4导套和导向孔的结构及特点 (32)10.2 支承零件的设计 (32)第十一章模具参数校核 (35)11.1 注塑机参数校核 (35)总结 (36)致谢 (37)参考文献 (38)文献翻译 (39)Electrochemistry galvanization in plastic mold's application (39)电化学电镀在塑料模具中的应用 (43)摘要本文以模具设计为主要内容,介绍了模具技术的现状及发展状况,并以具体的计算器外壳制品为例完成注射模具设计,说明了注塑模具设计的一般步骤,包括:制品分析,选材,设计计算,工艺参数校核,模具动作过程分析及特点,模具总体设计,零件设计,绘制模具装配图,零件图,模具校验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PRO/E笔记本键盘外壳注塑模设计摘要:基于pro/e的笔记本键盘外壳塑模设计是对传统设计的创新,利用pro软件完成注塑模的各个环节的设计,先进行塑件的设计,然后pro/e根据塑件的形状可以生成型心和型腔,最后在标准模架系统下生成型心、型腔和标准模架的装配图,完成整个模具的设计。
Pro/e功能强大,囊括了零件设计、产品组立、模具开发、NC加工、板金件设计、铸造件设计,造型设计、自动测量、机构仿真设计、应力分析、数据库管理等多种功能。
他的出现改变了传统的CAD/CAM作业方式,参数花设计及全关联性数据库使产品的设计变得更加容易,大大缩短了用户开发产品的时间。
但是,这一切都是建立在对传统的注塑模设计方法的熟练掌握的基础上。
只有熟悉注塑材料知识和通晓常规设计的人,才能更好地应用和掌握CAD技术。
关键词:PRO/E 笔记本键盘外壳注塑模1 引言1.1 关于PRO/E设计软件PRO/ENGINEER是有美国PTC公司推出的一套三维的CAD/CAM参数化软件系统,其被容涵盖了产品概念设计,工业造型设计,三维模型设计,分析计算,动态模拟与仿真,工程图的输出,生产加工产品的全过程,其中还包括了大两的电缆和管道布线,模具设计与分析等使用模块。
应用领域涉及到了航空航天,汽车,机械,数控(CNC)加工,电子等诸多行业。
PRO/E软件是采用参数化设计的、基于特征的实体模型化系统。
工程设计人员采用具有智能特性的基于特征的功能去生成模型;另外,PRO/E是建立在统一基础上的单一数据库。
所谓单一数据库就是工程中的资料全部来自一个库,使得每一个独立用户不管是哪一个部门都为一件产品造型而工作。
这使得设计更优化,成品质量更高,价格也更便宜。
PRO/E功能包括参数化功能定义、实体零件及组装造型、三维上色实体或线框造型和完整工程图及不同视图。
PRO/E是一个功能定义系统,即造型是通过各种不同的设计专用功能来实现,其中包括:筋、槽、倒角和抽空等。
通过标准数据交换格式,PRO/E还可以输出三维和二维图形给予其它应用软件,诸如有限元分析及后置处理软件等。
1.2 关于EMX模具装架系统注塑模具设计专家(EMX)是一个基于知识库的模架装配和细化工具,它增强了PRO/E的模具设计功能。
使用EMX进行注塑模设计,能够简化模具设计过程,提高生产效率。
EMX装架系统有以下优点:1. 可以快速选取标准模架和配件2. 根据选取的顶杆规格,自动切出相应的孔位及沉孔3. 按照预先定义的曲线轻松设计冷却水孔,并自动安装水管堵头4. 自动生成装配图、零件图及BOM下料单5. 完整的滑快、开模、斜顶等结构6. 自动生成各类零件,并放置在相应的图层中但是由于本人所学知识有限,不能完全运用其强大功能,请各位老师见谅。
1.3 关于模具的简介模具是工业生产的重要装备,它被用来成型具有一定形状和尺寸的各种制品。
在各种材料加工工业中广泛地使用着各种模具,75%以上的金属制品(含半成品),95%以上的塑料制品是通过模具(包括压延辊筒)来成型的,如金属制品成型的压铸模、锻压模、浇铸模、非金属制品成型的玻璃模、陶瓷模、塑料模等。
每种材料成型模具按成型方法不同又分为若干种类型。
采用模具生产制件具有生产率高,质量好,切削少,节约能源和原材料,成本低等一系列的优点,模具成型已成为当代工业生产的重要手段,成为多种成型工艺中最具潜力的发展方向。
模具是机械、电子等行业的基础工业,它对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注塑成型作为一种重要的成型加工方法,在家电行业、汽车工业、机械工业等都有广泛的应用,且生产的制件具有精度高、复杂度高、一致性高、生产率高和消耗低的特点,有很大的市场需求和良好的发展前景。
2 注塑模具设计的基础知识2.1 塑料的基本性能塑料是以高分子量合成树脂为主要成分,在一定条件下(如温度、压力)可塑制成一定形状且在常温下保持形状不变的材料。
塑料按受热后表现的性能不同,可以分为热固性塑料和热塑性塑料两大类。
塑料都是以合成树脂为基本原料,并加入一定的填料、增塑剂、染料、稳定剂等各种辅助料而组成的。
不同品种牌号的塑料,由于选用的树脂和辅助料的性能、成分、配比以及塑料的生产工艺的不同,则其使用性能、成型性能及工艺特性不同。
所以在设计模具时,必须了解所用塑料的工艺特性。
设计塑料笔记本键盘外壳时选用ABS,ABS树脂(丙烯腈-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ABS是Acrylonitrile Butadiene Styrene的首字母缩写)是一种强度高、韧性好、易于加工成型的热塑型高分子材料。
ABS树脂是丙烯腈(Acrylonitrile)、1,3-丁二烯(Butadiene)、苯乙烯(Styrene)三种单体的接枝共聚物。
ABS材料的物理力学主要性能:相对密度:1.06 导热系数(10-2×K/(m.K)):13.8~31.2线胀系数(10-5×1/K):5.8~8.6 吸水率(24时)(%):0.20~0.45成型收缩率(%):0.5~0.7 摩擦系数(与钢):0.50硬度:R108~R115(洛氏)拉伸强度MPa:43.5~55.2拉伸弹性模量(102×MPa):22.8~27.6断裂伸长率(%):5~20冲击强度(J/m)缺口:106.8~213.5 热变形温度(1.82MPa)(℃):85~106 连续最高工作温度(℃):652.2 塑料制品的成型方法塑料制品的生产是把成型所需的塑料原料装入各种形式的成型模具中,并使之硬化成要求的形状。
在一般情况下,热固性塑料主要采用压缩和压注成型,而热塑性塑料主要采用注塑和挤出成型。
2.3 塑料成型的常用设备液压机是热固性塑料压缩和压注成型的主要设备。
挤出机是挤出出成型的主要设备。
注塑机是热塑行塑料和部分热固性塑料注塑成型的主要设备。
3 塑料笔记本键盘外壳塑件3.1塑料笔记本键盘外壳塑件分析3.1.1 表面质量分析该零件的表面除要求没有、毛刺、缺肉、消水、断柱,表面光滑度好。
3.1.2 塑件壁厚塑料制品应该有一定的厚度,这不仅是为了塑料制品本身在使用中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而且也是为了塑料在成型时有良好的流动状态。
塑件壁厚受使用要求、塑料材料性能、塑件几何尺寸以及成型工艺等众多因素的制约。
根据成型成型工艺的要求,应尽量使制件各部分壁厚均匀,避免有的部位太厚或者太薄,否则成型后会因收缩不均匀而使制品变形或产生缩孔,凹陷烧伤或者填充不足等缺陷。
热塑性塑料的壁厚应该控制在1mm—4mm之间。
太厚,会产生气泡和缺陷,同时也不易冷却。
3.1.3 尺寸精度分析塑件的尺寸精度是指成型后所获得的塑件产品尺寸和图纸中尺寸的符合程度。
一般而言,塑件尺寸精度是取决于塑料因材质和工艺条件引起的塑料收缩率范围大小,模具制造精度、型腔型芯的磨损程度以及工艺控制因素。
而模具的某些结构特点又在相当大程度的影响塑件的尺寸精度。
故而,塑件的精度应尽量选择的低些3.2 创建笔记本键盘外壳的三维模型(1)设置工作目录为“zq毕业设计”,新建零件文件“zq”,选择模板为“mmns_part_solid”。
(2) 单击,拉伸——“定义”。
选择草绘平面单击“草绘”。
在草图上画如图所示,继续当前部分。
填写拉伸长度为“10”,确定“”。
(3)单击拉伸按钮“”,定义草绘平面画如上右图所示:继续当前部分选择拉伸方式为“至选择面”,“去除材料”。
效果如图所示:(4)单击“拉伸”——“放置”——“定义”,选择如图的草绘平面。
画如图所示,并“继续当前部分”。
选择拉伸方式为“至选择面”,“去除材料”。
效果如图所示:(5)单击“拉伸”——“放置”——“定义”,选择如图的草绘平面画如图所示,并“继续当前部分”选择拉伸方式为“至选择面”,“去除材料”。
效果如图所示:(6)单击“拉伸”——“放置”——“定义”,选择如图的草绘平面。
画如图所示,并“继续当前部分”选择拉伸方式为“至选择面”,“去除材料”。
效果如图所示:(7)选定,再单击“阵列”。
再点选“选取项目”。
再点选再填写相关数据:选择尺寸阵列,并将阵列数填写为14个,阵列间距填写19.75。
点,得效果图如下:(8)同第(7)步拉伸阵列画出下面系列图(9)单击“拉伸”——“放置”——“定义”,选择如图的草绘平面。
画如图所示,并“继续当前部分”选择拉伸方式为“至选择面”,“去除材料”。
效果如图所示:(10)单击“拉伸”——“放置”——“定义”,选择如图的草绘平面。
画如图所示,并“继续当前部分”选择拉伸方式为“至选择面”,“去除材料”。
效果如图所示:(11)单击“拉伸”——“放置”——“定义”,选择如图的草绘平面。
画如图所示,并“继续当前部分”选择拉伸方式为“指定深度”,“去除材料”。
填写深度为“1.00”,最后单击完成“”得到效果图如下:(12)单击倒圆角工具,选择过渡模式,倒圆角半径设置为“3.00”,如下图所示:按住ctrl键点选倒圆角的边如下图所示:单击完成键得出下图:(13)同上一步骤得出下图:(14)单击“拉伸”——“放置”——“定义”,选择如图的草绘平面。
画如图所示,并“继续当前部分”选择拉伸方式为“指定深度”,“去除材料”。
填写深度为“0.80”,单击完成键得出下图:(15)单击倒圆角工具,选择过渡模式,倒圆角半径设置为“5.00”,如下图所示:点选倒圆角的边如下图所示:单击完成键得出下图:(16)同上一步骤得出以下倒圆角图形:(17)单击“拉伸”——“放置”——“定义”,选择如图的草绘平面。
画如图所示,并“继续当前部分”选择拉伸方式为“至选择面”,“去除材料”。
效果如图所示:(18) 单击“拉伸”——“放置”——“定义”,选择如图的草绘平面。
画如图所示,并“继续当前部分”选择拉伸方式为“指定深度”,“去除材料”。
填写深度为“1.00”,单击完成键得出下图:(19)单击“拉伸”——“放置”——“定义”,选择如图的草绘平面。
画如图所示,并“继续当前部分”选择拉伸方式为“至选择面”,“去除材料”。
单击完成键得出下效果图:(20)单击“拉伸”——“放置”——“定义”,选择如图的草绘平面。
画如图所示,并“继续当前部分”选择拉伸方式为“指定深度”,“去除材料”。
填写深度为“0.50”,单击完成键得出下效果图:(21)单击基准平面工具,选择参照平面并填写偏移距离“3.00”如下图:(22)单击“拉伸”——“放置”——“定义”,选择如图的草绘平面。
画如图所示,并“继续当前部分”选择拉伸方式为“指定深度”,“去除材料”。
填写深度为“7.00”。
单击完成键得出下效果图:(23)单击倒圆角工具,选择过渡模式,倒圆角半径设置为“20”,如下图所示:点选倒圆角的边得下面的图:单击完成键得出下效果图:(24)单击倒圆角工具,选择过渡模式,倒圆角半径设置为“20”,如下图所示:点选倒圆角的边得下面的图:单击完成键得出下效果图:(25)单击倒圆角工具,选择过渡模式,倒圆角半径设置为“20”,如下图所示:点选倒圆角的边得下面的图:单击完成键得出下效果图:(26)单击倒圆角工具,选择过渡模式,倒圆角半径设置为“12”,如下图所示:点选倒圆角的边得下面的图:单击完成键得出下效果图:(27)单击倒圆角工具,选择过渡模式,倒圆角半径设置为“12”,如下图所示:点选倒圆角的边得下面的图:单击完成键得出下效果图:(28)单击“拉伸”——“放置”——“定义”,选择如图的草绘平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