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点主动防御系统与传统杀毒软件的对比
主动防御

主动防御安全厂商在梦想和现实中穿行张伟近日,国内杀毒软件厂商江民科技和瑞星先后推出2008 年的杀毒软件新品。
江民科技2008年杀毒软件以智能主动防御杀毒为最大亮点,变身“反病毒和系统安全软件”;瑞星发布的杀毒软件瑞星2008 版将主动防御作为与查杀病毒并列的主要核心功能。
两大杀毒软件厂商均宣称,国产杀毒软件反病毒技术已全面进入主动防御时代。
“由被动防御(特征码查杀)变为主动防御,一直是杀毒软件厂商的梦想,但真正实现起来非常困难。
”易观国际分析师李翀向记者表示,近年来,尽管主动防御概念在国内外杀毒软件厂商的产品中时有提及,但现在就称国产杀毒软件反病毒技术已进入全面主动防御时代“为时过早”。
变换游戏规则主动防御是安全工程师们试图弥补传统特征码查杀技术的致命弱点——过分依赖对新病毒的截获能力和速度而提出的。
目前,反病毒的主流技术依然是沿袭多年的特征码查杀技术,其工作流程是“截获—处理—升级”。
虽然这种技术已经非常成熟可靠,但它总是滞后于病毒的传播,也就是说,当杀毒软件厂商截获新病毒的时候,已经有部分用户被病毒侵害。
瑞星公司工程师向记者作了一个“警察抓小偷”的形象描述,特征码查杀就像警察拿着小偷的照片去抓小偷,看哪个人长得和照片上的人一样就抓起来。
主动防御是阻止小偷的偷窃行为,就像给房间安装防盗门。
同时,主动防御还可以根据侵入者的行为组合(比如从窗户进入房间、把电视机搬出房间等行为)判断他是不是小偷。
主动防御是一种阻止恶意程序执行的技术,较好地弥补了传统杀毒软件采用特征码查杀和监控相对滞后的技术弱点,可以在病毒发作时进行主动而有效的全面防范,从技术层面上有效应对未知病毒的肆虐。
因此,对于主动防御,杀毒软件厂商在研发和推广上具有相当高的热情。
李翀表示,从2005年开始,国内外一些杀毒软件厂商就尝试在产品中加入HIPS (Host Intrusion Prevent System,一种基于主机的入侵防御系统技术)等主动防御技术,虽然这些技术的应用效果很好,但对用户操作技能的要求比较高,一旦操作不慎,可能会导致许多应用软件不能正常使用,甚至影响整个电脑系统的运行。
计算机与网络安全概述

微点主动防御软件主要类型 1.微点主动防御软件个人产品
2.微点主动防御软件企业网络产品 3.微点杀毒软件
基本原理:
病毒和反病毒关系就象为警察抓小偷
“特征值”就是以小偷的外部特征为识别标 志,“行为判断”就是以是否有偷盗行为为 识别标志。
“微点主动防御软件”就是以某个计算机程序 是否有破坏和影响其他正常计算机程序的行为 来判断其是否是病毒,基于这种识别方式的反 病毒软件就可以实现对未知计算机病毒的查杀。
网上查找,了解该病毒的知识
“威金(Worm.Viking)”病毒特点-专杀及 _desktop.ini删除
很麻烦的威金Worm.Viking病毒,今天发现电脑中出 现了_desktop.ini的文件,才知道中了名为威金 (Worm.Viking)的病毒,而安装的杀毒软件竟然杀不 了,没办法了,只好上网查找解决方法,还真让我给找到 了,问题解决了,方法不敢独享,介绍给机器出了同样问 题的人. 新闻来自: 新客网() 详文参考: /page/e2007/0925/34811.html
Step2---中毒后,马上备份并转移文 档和邮件,避免用杀毒软件时误输出
Step3---恢复系统后,及时更改网络相 关密码
杀毒软件类型
杀毒软件类型1---采用传统的反病毒软件工 作流程--- “特征值”识别技术
1.计算机异常 2.将可疑文件发送至反病毒公司
3.分析可疑文件
4.提取病毒特征值
5.编制杀毒软件的升级程序 6.升级后再查杀该病毒
“微点主动防御软件”2005年诞生,2007年, 科技解部决将办其法列:入北我京国东方反微病点信毒息领技术域唯一国家863计 划的有技限术责任。公司自主研制了“微点
主动防御软件”
传统系统架构与微服务架构的对比

传统系统架构与微服务架构的对比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软件开发领域中的系统架构设计也在不断演化和更新。
传统的系统架构在很多场景下已经无法满足需求,而微服务架构则逐渐崭露头角并成为趋势。
本文将对传统系统架构和微服务架构进行对比,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两者之间的差异以及适用场景。
一、传统系统架构传统系统架构通常采用单体架构,即将所有的功能模块集成在一个大型应用中。
在传统架构中,所有的模块共享同一个数据库,通过函数调用来实现模块之间的通信与协作。
这种架构的优点是简单、易于开发和维护。
但同时也存在一些明显的缺点。
1.1 扩展性差在传统系统架构中,由于所有的模块被集成在一个应用中,因此无法进行独立的扩展和部署。
一旦其中一个模块需要进行升级或者扩展,就会影响整个系统的稳定性和性能。
1.2 高耦合性传统架构中的模块之间通过函数调用来实现协作,导致各个模块之间高度耦合。
一个模块的变化很可能引起其他多个模块的修改,增加了系统的维护成本和风险。
1.3 部署和发布困难由于传统系统架构中的模块相互依赖,部署和发布过程相对较为复杂。
一次小的修改或者升级可能涉及到整个系统的重新部署,给维护人员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二、微服务架构相对于传统系统架构,微服务架构提出了一种全新的设计理念。
微服务架构将整个系统拆分为多个小型服务,每个服务相互独立并独自部署。
这些服务之间通过轻量级的通信来实现协作,可以使用不同的编程语言和技术栈实现。
2.1 高度可扩展由于微服务架构中的每个服务都是独立的,因此可以根据具体需求进行水平扩展。
只需对需要扩展的服务进行修改,不会对其他服务产生任何影响,从而更好地满足系统的扩展和升级需求。
2.2 低耦合性微服务架构中的每个服务都是相互独立的,它们通过轻量级的通信来实现协作。
因此,当一个服务需要修改或者升级时,不会对其他服务产生任何影响,降低了系统之间的耦合度,提高了系统的可维护性。
2.3 独立部署和发布微服务架构中的每个服务都可以独立部署和发布,不会对其他服务产生任何影响。
主动防御技术的PPT讲座

趋利性病毒新特点
趋 利 性 病 毒 免 杀 技 术
病毒免杀技术之一:自动频繁更新
病毒产业流行语:杀毒软件玩更新,我们 病毒一样玩更新
– – – – 架设病毒更新服务器 采用千兆光纤 更新频率大于杀毒软件 结合小批量、多变种的方式,达到病毒感染最大化
趋利性病毒新特点
趋 利 性 病 毒 主 要 传 播 途 径
趋利性病毒新特点
趋 病毒免杀技术轻松躲避杀毒软件的查杀 利 性 »加壳 病 »加花 毒 »变种 免 杀 »频繁更新 技 术
趋利性病毒新特点
趋 病毒免杀技术之一:加壳 利 – 加壳是病毒制造者最常用、最简单、最有效躲避杀毒软件查杀 性 的技术。 病 – 从技术原理上来说加壳是利用一种特殊的算法,对可执行文件进行压缩加 密,借以改变其文件的特征。 毒 – 这就好比电影【画皮】中的女鬼披上了人皮一样。 免 杀 技 术
趋利性病毒攻击已成网络最大危害
大多数人认为,保护计算机要这样做:
• 安装杀毒软件 • 每天更新 • 定期扫描
趋利性病毒攻击已成网络最大危害
杀毒软件普及率很高,已经成为装机必备软件,但我 国计算机病毒感染率2007年达到91.47% ,感染3次以上的 计算机将近54%
《2007年中国计算机病毒疫情调查技术分析报告》 国家计算机病毒应急处理中心
现 有 技 术 的 局 限 性
杀毒软件技术的局限性:
1、特征码依赖病毒 2、病毒收集依赖用户
杀毒软件的脆弱性
致 命 杀毒软件的脆弱性 缺 陷 1、不升级无法防范新编写的病毒; 导 2、不升级无法防范经过免杀技术处理的老病毒; 致 防 范 的 脆 弱 性
1. 2.
趋利性病毒攻击已成网络最大危害 杀毒软件的脆弱性 反病毒新技术-主动防御 微点主动防御软件介绍
认清主动防御安全软件困惑与走向

认清主动防御安全软件困惑与走向引:主动防御已经被炒的够热,因为以病毒为主要攻击方式的网络安全事件层出不穷,反病毒软件多数情况下对新出现的病毒没有识别能力,也就不能很好地起到拦截作用。
这种情况持续了很多年,随着病毒的变化越来越多,病毒产业链的活动越来越猖獗,主动防御已经被炒的够热,因为以病毒为主要攻击方式的网络安全事件层出不穷,反病毒软件多数情况下对新出现的病毒没有识别能力,也就不能很好地起到拦截作用。
这种情况持续了很多年,随着病毒的变化越来越多,病毒产业链的活动越来越猖獗,这个现象变得更严重了,由此引发了用户对杀毒软件的不信任。
为了解决这些日益严重的新威胁,杀毒厂商实际在分两个方向同时启步。
一方面是采用传统的特征识别、加强引擎脱壳、加强样本的收集、加快病毒特征的更新等等。
时至今日,这仍然是最主要的,效率最高的应对方法。
但是,不可避免,会有电脑中招倒下,成为新病毒的牺牲品。
另一方面,就是开发新的病毒识别技术。
比如行为识别、注册表保护、应用程序保护等等。
回头看主动防御这个词,最早应该来自网关或防火墙等网络硬件系统。
IDS(入侵检测系统)和IPS(入侵防护系统),这些功能是在防火墙的基础上开发的攻击识别和拦截技术。
因为,防火墙是两个网络之间的设备,用来控制两个网络之间的通信,相对自己所在的网络来说,由外而内的访问会根据防火墙的规则表,适用相应的访问策略,策略包括允许、阻止或报告。
通常,防火墙对由内而外的访问,是允许的。
那么,如果攻击者在网络内存在,将会对整个网络产生安全问题。
入侵检测系统是为监测内网的非法访问而开发的设备,根据入侵检测识别库的规则,判断网络中是否存在非法的访问。
管理员通过分析这些事件,来对网络的安全状况进行评估,再采取对应的防护策略。
入侵检测系统(IDS)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这类警告太多了,以致于管理员要从浩如烟海的日志中来发掘安全事件,不仅仅容易出错,也增加了管理成本。
IPS 则相当于防火墙+入侵检测,提高了性能,也减少了误报。
常用杀毒软件的对比与分析

使用瑞星常出现的问题
• • • • • 打开瑞星是总是没反应 点瑞星图标时,要过很长时间才跳的出来 只要瑞星一打开来,就很难关掉了 扫描时间过长,特别卡 监控的雨伞是黄色的,没有全部开启.可是就算 怎么按,还有个文件监控就是打不开
出现问题的原因
• 瑞星很占系统资源的,特别是最新的瑞星2008 , 电脑配置已经过时那或许响应变慢是不难理解的。 • 电脑配制不低那要考虑是否系统中毒了、系统使 用过久没有优化、清理 。 • 杀毒软件计算的是保守时间 • 一.计算机病毒二.软件冲突三.实时监控程序文件 丢失
KV2009
功能介绍
• 。KV2009具有启发式扫描、虚拟机脱壳、 “沙盒”(Sandbox)技术、内核级自我保 护金钟罩、智能主动防御、网页防木马墙、 ARP攻击防护、互联网安检通道、系统检 测安全分级、反病毒Rootkit/HOOK技术、 “云安全”防毒系统等十余项新技术,具 有防毒、杀毒、防黑、系统加固、系统一 键恢复、隐私保护、反垃圾邮件、网址过 滤等三十余项安全防护功能,将已知、未 知病毒一网打尽 。
现在一般比较常用的 杀毒软件有:国内开 发的 瑞星杀毒软件 江民杀毒软件 以及国外开发的: 诺顿杀毒软件 卡巴斯基杀毒软件
瑞星杀毒软件
• 瑞星是中国最早从事计算机病毒防 治与研究的大型专业企业。目前瑞星拥有 8000万个人用户,10万多家企业用户,主 要软件产品以中(简、繁体)、英、德、 日、俄五种语言版本推向全球市场,销售 网络覆盖北美、欧洲、澳洲、亚太等地区。 作为在中关村成长起来的高科技企业,瑞 星正逐步走向世界,实现公司的美好愿 景——成为全球最具价值的信息安全产品 和服务提供商。最新版本是瑞星2009。
仅仅安装好杀毒软件是远远不够的。 “三分技术,七分管理”是网络安全 领域的一句至理名言,其原意是: 网络安全中的30%依靠计算机系统 信息安全设备和技术保障,而70% 则依靠用户安全管理意识的提高以 及管理模式的更新。具体到网络版 杀毒软件来说,三分靠杀毒技术, 七分靠网络集中管理。来自常用杀毒软件的对比与分析
常用杀毒软件的对比与分析

常用杀毒软件的对比与分析第一篇:常用杀毒软件的对比与分析常用杀毒软件的对比与分析摘要: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计算机病毒越来越猖獗,选择必要的杀毒软件越来越重要。
关键词:λ杀毒软件(Antivirus software)λ最新版本(The latest version)λ三分技术,七分管理(One-third of technology, seven management)计算机病毒,一个骇人听闻的名字,我们每个人都害怕自己的电脑沾上这可怕的东西,一中毒,我们要么丢一些文件,要么连计算机都可能被废掉。
因此,病毒从出现之日起就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损伤,随着IT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网络技术的更新,病毒在感染性、流行性、欺骗性、危害性、潜伏性和顽固性等几个方面也越来越强。
目前通过网络应用(如电子邮件、文件下载、网页浏览)进行传播已经成为计算机病毒传播的主要方式。
因此,选择选择必要的杀毒软件就变的非常有必要。
现在一般比较常用的杀毒软件有国内开发的瑞星杀毒软件和江民杀毒软件以及国外开发的诺顿杀毒软件和卡巴斯基杀毒软件。
几经我们用那种杀毒软件比较合适呢?下面我们比较一下这几种常见的杀毒软件,希望能给大家在选择杀毒软件是提供一些帮助。
国内开发的主要有瑞星杀毒软件和江民杀毒软件两种。
其中,瑞星是中国最早从事计算机病毒防治与研究的大型专业企业。
目前瑞星拥有8000万个人用户,10万多家企业用户,主要软件产品以中(简、繁体)、英、德、日、俄五种语言版本推向全球市场,销售网络覆盖北美、欧洲、澳洲、亚太等地区。
作为在中关村成长起来的高科技企业,瑞星正逐步走向世界,实现公司的美好愿景——成为全球最具价值的信息安全产品和服务提供商。
最新版本是瑞星2009。
瑞星2009具有以下功能:后台查杀在瑞星杀毒软件2009版中,所有查杀任务都转入后台执行,前台仅显示查杀的状态和结果。
即您通过手动查杀、空闲时段查杀等方式开始查杀病毒后,即使您关闭了杀毒软件主程序,查杀任务仍在继续执行。
传统防火墙与现代防火墙技术的比较

传统防火墙与现代防火墙技术的比较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安全问题也变得日益重要。
防火墙作为一种常见的网络安全设备,扮演着保护电脑网络免受潜在威胁的重要角色。
本文将比较传统防火墙和现代防火墙技术的不同之处。
传统防火墙是指早期的网络安全设备,如网络层防火墙和应用层防火墙。
它们主要依靠固定规则、端口和协议来监控网络流量。
传统防火墙有许多优势,如简单易用、稳定可靠。
然而,随着网络攻击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防火墙的安全性逐渐受到挑战。
现代防火墙技术的出现填补了传统防火墙的一些漏洞。
现代防火墙技术采用了更多先进的技术手段来保护网络安全。
以下是一些现代防火墙技术的比较。
1. 包过滤与状态检测传统防火墙主要使用包过滤技术,根据预先设置的规则筛选网络数据包。
而现代防火墙技术引入了状态检测机制,可以检测和记录数据包的状态,以便更好地防范网络攻击。
2. 深度包检查与应用识别现代防火墙技术可以进行深度包检查,分析数据包的内容和协议,以便更好地识别和阻止潜在的威胁。
它可以检测到传统防火墙无法察觉的隐藏在数据包中的恶意代码或攻击。
3. 用户行为分析与威胁情报现代防火墙技术可以通过分析用户的行为数据来识别异常活动,并采取相应的防御措施。
它还可以根据最新的威胁情报进行实时更新,以便及时了解和应对新的网络威胁。
4. 云端防火墙与虚拟化现代防火墙技术可以通过云端部署实现全球范围内的安全保护。
它还可以与虚拟化技术相结合,实现灵活的网络安全策略,并提供更高的效率和可扩展性。
综上所述,现代防火墙技术在网络安全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虽然传统防火墙在保护网络安全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随着网络攻击技术的不断进步,现代防火墙技术的出现为网络安全提供了更加全面和先进的保护。
因此,为了确保网络的安全性,建议在构建网络防御体系时优先考虑采用现代防火墙技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类别序号项目微点主动防御网络软件
1判断、查杀病毒依据根据程序运行时的行为特征进行判定
2病毒处理的及时性
发现有害程序运行立即阻断、报警、处理,第一时间发
现未知病毒
3病毒库依赖度低,不依赖特征码升级就可以查杀病毒
4未知病毒查杀可以查杀传统杀软无法查杀的未知病毒
5主动防御核心技术的成熟度
对各种病毒可做到系统自主识别,明确报出,自动清
除,无需用户参与
6针对系统漏洞攻击无需用户升级系统漏洞即可防御攻击行为
7升级依赖度无需频繁升级,即可全方位保护系统安全
1客户端资源占用
运行时CPU占用1~2%,内存占用10M左右,杀毒时没有明显
变化
4网络实名制管理可对终端用户PC添加实名,方便管理
5客户端断网扫描客户端数据流量异常时可进行断网扫描
6客户端网络访问地址判定
自带IP地址识别,可报出当前与客户端连接实际IP地址,
做到攻击源地址全球准确定位
8未知病毒行为特征分发对未知病毒的行为特征自动提取和分发,实现未知病毒一点截获,全网分发防护,无须上报等待厂家处理,可
做到第一时间保护网络安全
9软件兼容性可与传统防病毒软件并存
微点与传统防病毒软件比较
病毒查杀
原理和效
果比较
资源占用
及重要功
能比较
传统网络版防病毒软件 (瑞
星、江民、金山、趋势、卡巴斯基)
根据病毒库内已知的病毒特征码进行判定
使用病毒库进行硬盘扫描发现已知病毒,无法做到即时杀毒,对未知
病毒程序无法第一时间发现
高,必须依靠特征码不断升级进行查杀
不能查杀病毒库以外的未知病毒
只能对单独的程序行为报警,需要用户参与判断,必须通过病毒库扫
描进行处理
必须升级系统补丁(xp系统目前已经无法更新补丁程序,对于系统漏
洞无法防范)
需要频繁升级病毒库,严重消耗用户网络和本机系统资源
未扫描时CPU占用5%,内存占用15M左右,扫描时CPU占用60%-100%,
内存占用90M左右,波动明显
基本不支持
基本不支持
不支持
发现病毒库以外未知病毒,必须上报厂家确定,并且频繁下载升级病
毒库后才可查杀,失去第一时间保护,过度依赖厂家远程解决方案,
网络安全度差
多种防病毒软件不能并存,冲突严重
件比较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