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八年级语文下册3《宋词二首》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练习长春版

合集下载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精品优质完整教学PPT课件(精选3篇)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精品优质完整教学PPT课件(精选3篇)

辛弃疾
辛弃疾,南宋爱国词人。出生时,中原 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一 生坚决主张抗击金兵,收复失地,但屡 屡遭到主和派的打击,曾长期落职闲居 江西上饶、铅山一带。
写作背景
➢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选自《稼轩词编年笺注》卷五(上 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辛弃疾曾被派到镇江去做知府。镇江在 历史上曾是英雄建功立业之地,此时成了宋朝军队与金人对垒的地 方。辛弃疾登临镇江北固亭时,触景生情,不胜感慨。这首词就是 在这一背景下写成的。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作者由眼前之景联想到历史上的兴亡之事。 “悠悠”暗指时间的流逝。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
1、借代;“兜鍪”代指士兵。 2、突出了孙权的年少有为和盖世武功。
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1、借古讽今,抒发作者对宋统治者苟且偷安、不求 收复失地的投降路的愤懑之情。
疑难探究
“不尽长江滚滚流”既是实写也是虚写,请结合具体内容简要分析。
词人登上北固楼,遥望故国神州,满眼风光之中自然有滚 滚东流的长江,所以是实景描写。同时,词人由眼前的自然风 光联想到历史上的兴亡之事,悠悠岁月,犹如奔流的长河,淹 没了历史的风云,所以此句又暗指时间的流逝,也是虚写。
疑难探究
本词上、下片各运用了什么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重点词语
如孙仲谋。
①兜鍪头盔,
[译文]当年孙权在青年 这里代指兵士
时代,做了三军的统帅, ②坐断:占据,
他能独霸东南,坚持抗战, 割据
没有向敌人低头和屈服过。 天下英雄谁是孙权的敌手 呢?只有曹操和刘备而已。
③曹刘:曹操、 刘备
这样也就难怪曹操说:
“生子当如孙仲谋。”

九下23《南乡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原文、译文及课后题

九下23《南乡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原文、译文及课后题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1辛弃疾何处望神州2? 满眼风光北固楼。

千古兴亡多少事 ?悠悠。

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3,坐断4东南战未休。

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5。

生子当如孙仲谋6。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是辛弃疾于开禧元年(1205)担任镇江知府时所作,与《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作于同时同地,二者都是著名的怀古咏志之词。

这首词的上阙借景抒情, 作者登楼远望, 想到中原沦陷的故土, 思接千载, 慨叹历史兴亡之事远逝难追, 整体情感沉郁悲怆。

下阙则借曹刘来衬托孙权的英雄形象, 表达了作者对英雄的仰慕, 对屈辱求和的南宋朝廷的失望与愤慨。

全词简洁明快, 层次鲜明, 以三问三答来结构全篇, 相互呼应。

全词融古语人词, 臻于化境, 浑厚雄壮, 意境高远。

融典人词, 寄情深沉。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一词在艺术上,主要有以下儿个特点:首先, 问答人词。

我们看到, 全词有三问三答。

这么多的问答, 可以说, 层层深入,层层推进, 不仅表现出感情的悲怆, 而且也可以从中看出词人不失雄壮的情怀。

其次,熔写景、抒情、议论于一炉,即景抒情,借古讽今。

再次,融典故人词,寄情委婉深沉。

据载, 曹操曾对刘备说: “今天下英雄, 惟使君与操耳。

”辛弃疾借用此典, 意在说明只有像曹操、刘备那样的英雄, 才能与孙权一决高低。

其实, 暗示了只有孙权才是天下第一英雄。

词人赞赏孙权, 就是要此借凭吊千古英雄之名, 感叹如今南宋当下没有像孙权这样的人来扭转乾坤。

于是,词人末句写道: “生子当如孙仲谋。

”据有关资料记载, 曹操有一次与孙权对垒, 见孙权仪表堂堂,气度不凡, 于是感叹说: “生子当如孙仲谋, 若刘景升儿子豚犬耳。

”意思是说, 生儿子应该像孙权一样, 而刘景升的儿子就像猪狗一样。

我们从词人用这一典故来看, 他希望南宋有如孙权那样的有志之士。

其实, 这也暗示了自己就如孙权一样, 有奋发图强、收复失地的伟大理想。

诗词曲五首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诗词曲五首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代表了南宋人民要求奋发图强的时代的呼声,也是对
品一品
生子当如孙仲谋
这句话隐含着很深的意思,就是说今天的朝廷不如 当时的东吴,今天的皇帝不如孙权。为什么不直说 呢?因为直说了就有生命危险。我们这样去体会, 就知道辛弃疾写这首词的真正用意了。他对当时朝 廷的不满,也就体现了他的爱国主义精神。他的很 多首词,都是怀着这种心情写的。
酬的不甘心。
问江山 上 片
壮丽河山,风景 不再,山河变色
问兴亡
纵观千 古成败,意味深 长 。“悠悠” 指 时间久远,和词 人思绪之无穷。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南宋)辛弃疾
•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 中原大地呀,你沦落敌手!

•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 历史兴亡呀,你总不回头! 叹 •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 • 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 英雄孙权呀,你笑傲千秋!
品词析情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 怀 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 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 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南乡子”是词牌名,“登京口北固亭有 怀”是题目,标题点明作词缘由。
一问:“何处望神州”?答曰:“满眼风光北固楼”。
再读课文,结合注释理解课文内容。 什么地方可以看见中原呢?在北固楼上,
满眼都是美好的风光。从古到今,有多少国
家兴亡大事呢?不知道。往事连绵不断,如
同没有尽头的长江水滚滚地奔流不息。
当年孙权在青年时代,做了三军统帅。
他能占据东南,坚持抗战,没有向敌人低头
和屈服过。天下英雄谁是孙权的敌手呢?只 有曹操和刘备而已。这样也就难怪曹操说: “要是能有个孙权那样的儿子就好了!”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重点知识汇总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重点知识汇总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1.辛弃疾,南宋词人。

字幼安,号稼轩,自号“稼轩居士”。

山东济南历城人。

辛弃疾存词600多首,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豪放派词人、军事家和政治家。

2.主题作者通过对古代英雄人物的歌颂,表达了作者渴望像古代英雄人物那样金戈铁马,收拾日山河,为国效力的壮烈情怀。

全词饱含着浓浓的爱国思想情怀,但也流露出作者报国无门的无限感慨。

3.词中三问:一问:“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极目远眺,中原故土在哪里呢?哪里能够看到,映入眼帘的只有北固楼四周一片美好的风光了!二问:“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

不尽长江滚滚流。

”从古到今,有多少国家兴亡大事呢?不知道,年代太久了。

看着永远也流不尽的长江水滚滚东流思绪万千。

三问:“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

生子当如孙仲谋。

”若问天下英雄谁配称他的敌手呢?唯曹操与刘备耳!这样也就难怪曹操说:“生子当如孙仲谋。

”4.上片写景抒情:望神州、北固楼、千古事、长江流;下片怀古讽今:万兜鍪、战未休、谁敌手、孙仲谋。

5.总体赏析这首词的用意在哪儿呢?就是为了讽刺当时的朝廷,所以他说话不那么直率。

他讽刺当时南宋朝廷无能,不但不能光复神州,连江南也快要保不住了。

辛弃疾生于南宋,国家已经只能偏安江南,所以他借古喻今,颂扬孙权。

他说孙权的好,也就是说朝廷的坏,无力抵抗敌人。

委婉地暗示了对于朝廷的不满。

6.将本词中易错字工整誊抄下来并注音:悠悠兜鍪7.理解默写(1)辛弃疾站在长江之滨的北固楼上,翘首遥望江北金兵占领区,大有风景不再、山河变色之感,其弦外之音是中原已非我有了,开篇突如其来的呵天一问,直可惊天地,泣鬼神的句子是: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2)那壮丽的自然山水里似乎隐隐弥漫着历史的烟云,这不禁引起了词人千古兴亡之感,因此,词人接下来再问一句:千古兴亡多少事?答语中饱含感慨:悠悠。

不尽长江滚滚流(3)作者热情歌颂孙权的年少有为,不畏强敌,坚决抵抗,并战而胜之,反衬当朝文武之辈的庸碌无能、儒怯苟安的词句是: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ppt课件19完美版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ppt课件19完美版

朗读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 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 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 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 生子/当如/孙/仲谋。
重点字词
【1】南乡子:词牌名。 【2】 京口:今江苏镇江市。北固 亭在镇江东北固山上,下临长江, 三面环水。
主题思想
作者通过对古代英雄人物的歌 颂,讽刺南宋统治者在金兵的侵略 面前不敢抵抗、昏庸无能。全词饱 含着爱国、卫国的强烈感情。
风,没有衣裳;时间,没有居所;它们是拥有全世界的两个穷人生活不只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你赤手空拳来到人世间,为了心中的那片海不顾一切。 运动太多和太少,同样的损伤体力;饮食过多与过少,同样的损伤健康;唯有适度可以产生、增进、保持体力和健康。 秋水无痕聆听落叶的情愫红尘往事呢喃起涟
【13】 生子当如孙仲谋:引用 《三国志·吴主(孙权)传》注:曹 操尝试与孙权对垒,见舟船、器仗、 队伍整肃,叹曰:"生子当如孙仲 谋,刘景升(即刘表,字景升)儿 子若豚犬(猪狗)耳。"暗讽今天 的朝廷不如能与曹操刘备抗衡的东 吴,今天的皇帝也不如孙权。
翻译词句
什么地方可以看见中原呢?在 北固楼上,满眼都是美好的风光。 从古到今,有多少国家兴亡大事呢? 不知道,年代太久了。看着永远也 流不尽的长江水滚滚东流。
⑵词人热情歌颂孙权的不畏强 敌,坚决抵抗,正是反衬当朝文武 的庸碌无能,怯懦苟安。
名句赏析
“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 生子当 如孙仲谋。” 词人把孙权作为三国时 代第一流叱咤风云的英雄来颂扬,其 所以如此用笔,实借凭吊千古英雄之 名,慨叹当今南宋无大智大勇之人执 掌乾坤也!,“生子当如孙仲谋”这 句话,本是曹操的语言,而由辛弃疾 口中说出,却是代表了南宋人民要求 奋发图强的时代的呼声。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p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p

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用曹操的话,强调孙权的雄才大略, 流露出词人对苟且偷安、毫无振作之 意的南宋朝廷的愤懑之情。
➢ 上片写景,以问起句,以答结句,使人触景生情, 不胜感慨;
➢ 下片怀古,借对孙权的赞美,暗含对当朝的忧虑 和讽刺。
1.把写景、抒情、议论密切结合起来。 2.层次分明。 3.融古人语言入词,活用典故成语。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1.能够有韵味的诵读,把握诗歌内容。 2.体会典故在诗词中的表达作用,学习本词借古讽今的写法。 3.能够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树立爱国之志。
“南乡子”是词牌名。“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是题目。京口,今江苏镇江。北固亭,在镇江城北 北固山上。晋蔡谟筑楼山上,名北固楼,亦称北固 楼。有怀,有所怀念。标题点明作词缘由,简洁。
2.指词人思绪之无穷
设问。之变化无常的无限感慨。
比喻。把国家兴衰的历史变迁比作滚滚东流的长江
水,生动形象地抒发了古往今来国家兴衰之变化无
常的无限感慨。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
一是突出孙权的年少有为;二是突出孙权的盖世武 功,他不断征战,不断扩大势力。 “坐断东南”形势与南宋政权相似。热情歌颂了孙 权的不畏强敌,坚决抵抗,反衬当朝文武之辈的昏 庸无能、怯懦苟安。
【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 。南宋豪 放派词人、将领,与苏轼合称“苏辛”, 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
辛弃疾曾任江西安抚使、福建安抚使 等职,虽命运多舛、备受排挤、壮志难酬。 但他恢复中原的爱国信念始终没有动摇, 把满腔激情和对国家兴亡、民族命运的关 切、忧虑,寄寓于词作之中 。其词艺术风 格多样,以豪放为主。现存词六百多首, 有词集《稼轩长短句》等传世。
北固亭,最初修建年代未知,新亭重建于明朝 崇祯年间,又称凌云亭、摩天亭、天下第一亭。 《三国演义》中孙尚香惊闻夫君刘备病殁白帝城的 噩耗后,曾在亭里设奠遥祭,旋即投江自尽,故此 亭又叫祭江亭。

《南乡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名师课件

《南乡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名师课件

回顾品鉴:艺术特色
品读回味,说说你的感受。 巧设三问三答,层次极为分明。 融入古人语言,活用典故成语。 叙述写景抒情和议论密切结合。
拓展提升:如何解读咏史怀古
形式标志:
标题中有古迹、古人名;或在古迹、古人前冠以“咏”;或在古迹、 古人后加“怀古”“咏怀”等。
内容结构:
临古地——思古人——忆其事——抒己志
品词析情:画出停顿、读出韵味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 有怀
辛弃疾
何处 望神州?满眼风光 北固楼。千古兴亡 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 滚滚流。
年少 万兜鍪,坐断东南 战未休。天下英雄 谁敌手?曹刘。生子 当如 孙仲谋。
品词析情:再读解义
三问三答,贯穿全文,以此理解词的内容。(找问答)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 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 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品词析情:再读解义
三问三答,贯穿全文,以此理解词的内容。(找问答) 一问:“何处望神州?”答曰:“满眼风光北固楼。”
读懂问答中的弦外之音:山河色变,中原已非己有!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 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知人论世,解读咏史怀古诗词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南宋·辛弃疾:
号稼轩 豪放派 苏辛 《稼轩长短句》《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青玉案·元夕》
咏史怀古:
《登幽州台歌》《泊秦淮》《赤壁》《永遇乐·京口 北固亭怀古》《山坡羊·潼关怀古》……
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 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24.3《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24.3《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三问:英雄孙权呀,你笑傲千秋!

异乎寻常的第三次发问,不惜以夸张之笔极力渲染 孙权不可一世的雄姿,词人借凭吊千古英雄之名,慨叹 同东吴一样占据了江南半壁江山的南宋,竟没有一个像 孙权那样有雄才大略的英雄人物。今昔对比,不仅令词 人慕古伤今,忧患怅惘,也委婉暗示了他对朝廷的不满。
写作特色
1.借古讽今。词人注意融古人语言入词, 活用典故成语,如“生子当如孙仲谋”,借曹 操之口,借古讽今,讽刺当朝主议的大臣们。 由辛弃疾口中说出,代表了南宋人民要求奋发 图强的时代的呼声。
2.结构新颖。词作三问三答,互相呼应, 悲怆雄壮,有强烈的抒情色彩。意境高远, 风格明快,同时做到了写景、抒情、议论的 紧密结合。
相关介绍
北固亭,最初修建年代未知, 新亭重建于明朝崇祯年间,又称凌 云亭、摩天亭、天下第一亭。《三 国演义》中孙尚香惊闻夫君刘备病 殁白帝城的噩耗后,曾在亭里设奠 遥祭,旋即投江自尽,故此亭又叫 祭江亭。 晋蔡谟筑楼北固山上,称 北固亭,原址位于今江苏镇江北固 山上,北临长江,又称北顾亭。
诗歌朗读 南乡子·登京口北
固亭有怀
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
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móu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
/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诗歌释义
中原地区。 国家兴衰,朝代更替。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 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译文】什么地方可以看见中原呢?在北固楼上, 满眼都是美好的风光。从古到今,有多少国家兴亡大 事呢?不知道。往事连绵不断,如同没有尽头的长江 水滚滚地奔流不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同步练习

一、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 ________________?悠悠。________________。(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2. 天下英雄谁敌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
北固亭有怀》)
3. ,坐断东南战未休《南乡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4. 千古兴亡多少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
北固亭有怀》)
5.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看江水东流,发思古幽情的句子
是: 。

二、阅读《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根据理解回答问题。
6. 对上面两首词的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词风豪放,于三问三答、回环往复中委婉含蓄地抒发了
词人忧国忧时的爱国情怀。21·cn·jy·com
B.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与《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都是即兴抒怀,借古讽
今,通过对三国时的英雄孙权的赞美,讽刺南宋朝廷无能而屈辱求和。抒发了作者仰慕英雄,
主张收复中原的情怀。
C.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中“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与《永
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在内容和情调上是相应的。
D.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和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同是怀古伤今的千古绝唱,
但写法各异。前者风格明快,后者沉郁顿挫,由此可见辛词的丰富多彩。
7. “何处望神州”中的“神州”指什么地方?

8. 作者赞颂孙权的用意是什么?
◆ 课后能力提升

◆ 基础知识达标
9. 从炼字角度赏析“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10.这宋词表达诗人渴望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愿望。
参考答案
基础知识达标
1.千古兴亡多少事 不尽长江滚滚流
2. 曹刘 生子当如孙仲谋
3. 年少万兜鍪
4. 悠悠 不尽长江滚滚流
5.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6.B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的作者借古讽今,通过对古代英雄人物孙权的歌颂,
讽刺南宋统治者在金兵的侵略面前不敢抵抗、昏庸无能,含蓄地表达了作者渴望收复中原,
统一祖国的愿望。 )
7. “中原地区”或“中原”或 “中原大地”或“中国”。
课后能力提升
8. ①借古讽今,抒发作者对宋统治者苟且偷安、不求收复失地的投降路线的愤懑之情(若只
答“借古讽今“不得分);②希望能有像孙权那样有才略的人来领导抗金斗争,统一祖国(或:
含蓄地表达了作者渴望收复中原,统一祖国的愿望)。
9. 句中的“望”和“满”两字用得及其传神,“望”是动词,因词人身在高处,且所关注
的是中原广袤的失地,所以只有用“望”字才能准确地表现他的阔大胸襟和豪迈气概;“满”
是形容词,意为“全部充实;到达容量的极点”,它既交代了“望”的结果,有与作者心之
所往形成鲜明的反差,揭开了词人胸中的郁积,使其不禁兴起了对“千古兴亡”的感慨。
10. 恢复中原、收复失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