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常用免疫学检测PPT课件
合集下载
免疫检测法PPT课件

质。
缺点
01
02
03
04
交叉反应
有时会出现交叉反应,导致假 阳性结果。
抗体依赖
免疫检测法依赖于抗体的质量 和特异性,因此抗体制备的难
度和成本较高。
样品处理要求高
对于某些生物样品,需要进行 复杂的预处理才能进行检测。
检测时间较长
相对于一些快速检测方法,免 疫检测法可能需要更长时间才
能获得结果。
改进方向
分类
根据检测原理和应用领域,免疫 检测法可分为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放射免疫分析、荧光免疫分析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等。
免疫检测法的应用领域
01
02
03
医学诊断
用于检测人体内的肿瘤标 志物、激素、病毒抗原、 药物残留等,辅助医生进 行疾病诊断和病情监测。
食品安全
用于检测食品中的农药残 留、兽药残留、毒素等有 害物质,保障食品安全。
情监测。
激素水平检测
性激素检测
通过检测性激素水平,有助于评估男性和女性的生殖健康状况,如 睾酮、雌二醇、孕酮等激素的检测。
甲状腺激素检测
甲状腺激素对人体的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具有重要作用,通过检测 甲状腺激素水平,有助于甲状腺功能亢进和减退的诊断和治疗。
肾上腺激素检测
肾上腺激素与人体应激反应、免疫功能等方面密切相关,通过检测肾 上腺激素水平,有助于相关疾病的诊断和治疗。Fra bibliotek传染病检测
结核病检测
性病检测
通过检测结核病抗体,有助于早期发 现和诊断结核病,为预防和治疗提供 依据。
免疫检测法在性病检测中发挥着重要 作用,如梅毒、淋病、尖锐湿疣等, 通过检测相关抗体和抗原,及时发现 和治疗性病。
肝炎检测
缺点
01
02
03
04
交叉反应
有时会出现交叉反应,导致假 阳性结果。
抗体依赖
免疫检测法依赖于抗体的质量 和特异性,因此抗体制备的难
度和成本较高。
样品处理要求高
对于某些生物样品,需要进行 复杂的预处理才能进行检测。
检测时间较长
相对于一些快速检测方法,免 疫检测法可能需要更长时间才
能获得结果。
改进方向
分类
根据检测原理和应用领域,免疫 检测法可分为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放射免疫分析、荧光免疫分析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等。
免疫检测法的应用领域
01
02
03
医学诊断
用于检测人体内的肿瘤标 志物、激素、病毒抗原、 药物残留等,辅助医生进 行疾病诊断和病情监测。
食品安全
用于检测食品中的农药残 留、兽药残留、毒素等有 害物质,保障食品安全。
情监测。
激素水平检测
性激素检测
通过检测性激素水平,有助于评估男性和女性的生殖健康状况,如 睾酮、雌二醇、孕酮等激素的检测。
甲状腺激素检测
甲状腺激素对人体的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具有重要作用,通过检测 甲状腺激素水平,有助于甲状腺功能亢进和减退的诊断和治疗。
肾上腺激素检测
肾上腺激素与人体应激反应、免疫功能等方面密切相关,通过检测肾 上腺激素水平,有助于相关疾病的诊断和治疗。Fra bibliotek传染病检测
结核病检测
性病检测
通过检测结核病抗体,有助于早期发 现和诊断结核病,为预防和治疗提供 依据。
免疫检测法在性病检测中发挥着重要 作用,如梅毒、淋病、尖锐湿疣等, 通过检测相关抗体和抗原,及时发现 和治疗性病。
肝炎检测
免疫检验质控PPT医学课件

3
内容
第一节 分析前质量控制 第二节 分析中质量控制 第三节 分析前质量控制
4
概述
质量保证 是临床实验室为证明提供给患者临床诊 疗或临床实验研究数据的有效性而采取的一系列措 施,涵盖了实验室内进行检测前后的所有活动。
临床免疫学检验既有手工操作、定性或半定量的试
验,也有以各种新技术、新方法为基础的自动化仪
一、检验项目的申请 检验申请是检验流程的重要环节,其信息规范性
与完整性对后续检验流程十分重要。申请有纸质 和电子形式或两者同时使用等方式。
6
(一)申请单格式和填写
按照国家相关规定,检验申请单基本信息应至少包 括:受检者唯一性标识,如姓名、性别、年龄、科 别、病房、门诊号/住院号等;临床诊断或疑似诊 断;标本类型;检验项目;送检日期(年、月、日) 及标本采集时间与标本接受时间;申请者唯一标识 (医师签字);收费/记账以及检验号等。检验申 请单的填写内容要规范、完整,以保证为后续检验 流程提供必需的信息。
三、标本的采集、传送与保存
(一)标本的采集
对用于激素和治疗药物测定的血清标本的收集,要 注意收集时间及体位对测定结果产生的影响。如可 的松在早晨4:00~6:00之间,会有一峰值出现;生 长激素、促黄体激素 (LH)和促卵泡激素(FSH)均以 阵发性方式释放;当从卧位变为站立位时,血清中 肾素活性将出现明显增高;治疗药物的监测,应根 据药代动力学选择服药后的最适时间抽血检测。
5.靶值或预期结果已定。
19
20
21
应选用制造商提供了溯源性的产品
为保证临床免疫检测结果的可比性,针对已建立国际标准 的检测项目,应要求所选用检测系统的制造商提供溯源性 文件,即证明通过该检测系统的检测结果,通过校准品可 逐级溯源到国际参考物质(international reference material)。通常国际参考物质为一级标准品,国家标准 品则为二级标准,可溯源至一级标准,二级标准可用来维 持校准。三级标准品则通过与二级标准的比对而来,为通 常使用的商品校准品。
内容
第一节 分析前质量控制 第二节 分析中质量控制 第三节 分析前质量控制
4
概述
质量保证 是临床实验室为证明提供给患者临床诊 疗或临床实验研究数据的有效性而采取的一系列措 施,涵盖了实验室内进行检测前后的所有活动。
临床免疫学检验既有手工操作、定性或半定量的试
验,也有以各种新技术、新方法为基础的自动化仪
一、检验项目的申请 检验申请是检验流程的重要环节,其信息规范性
与完整性对后续检验流程十分重要。申请有纸质 和电子形式或两者同时使用等方式。
6
(一)申请单格式和填写
按照国家相关规定,检验申请单基本信息应至少包 括:受检者唯一性标识,如姓名、性别、年龄、科 别、病房、门诊号/住院号等;临床诊断或疑似诊 断;标本类型;检验项目;送检日期(年、月、日) 及标本采集时间与标本接受时间;申请者唯一标识 (医师签字);收费/记账以及检验号等。检验申 请单的填写内容要规范、完整,以保证为后续检验 流程提供必需的信息。
三、标本的采集、传送与保存
(一)标本的采集
对用于激素和治疗药物测定的血清标本的收集,要 注意收集时间及体位对测定结果产生的影响。如可 的松在早晨4:00~6:00之间,会有一峰值出现;生 长激素、促黄体激素 (LH)和促卵泡激素(FSH)均以 阵发性方式释放;当从卧位变为站立位时,血清中 肾素活性将出现明显增高;治疗药物的监测,应根 据药代动力学选择服药后的最适时间抽血检测。
5.靶值或预期结果已定。
19
20
21
应选用制造商提供了溯源性的产品
为保证临床免疫检测结果的可比性,针对已建立国际标准 的检测项目,应要求所选用检测系统的制造商提供溯源性 文件,即证明通过该检测系统的检测结果,通过校准品可 逐级溯源到国际参考物质(international reference material)。通常国际参考物质为一级标准品,国家标准 品则为二级标准,可溯源至一级标准,二级标准可用来维 持校准。三级标准品则通过与二级标准的比对而来,为通 常使用的商品校准品。
风湿病的常用免疫学检查及临床应用-PPT课件

30
如今最常用于检测RF的方法仍是乳胶凝 集法(IgM型),RA 患者中阳性率 可达80 %,如乳胶法RF阴性,临床高疑RA,可 用ELISA测IgG和IgA型RF。 一般抗体滴 度越高,关节外的表现越重,疾病越活 动,预后越差。在5%的正常老人,其它 风湿病、细菌性心内膜炎、结核、肝炎、 肺纤维化等多种疾病中都可出现不同比 例、低滴度的RF阳性(除干燥综合征症 为高 滴度)。此外RF检测是划分血清阴 性关节炎是重要标准。
33
部分分化抗原命名的T、B细胞
分化抗原 分子量
CD1
21/48
CD3
20/20/25
CD4
55
CD8
30/45
CD25 50-55
CD45RO 80
CD19
95
CD21 140
CD22 135
分布及特点 意 义
不成熟T细胞 血液病↑
成熟T细胞
自身免疫病、SLE、RA↑
辅助T细胞
风湿病的常用免疫学检查 及临床应用
1
概述
多数风湿病的发病机制都与免疫失调有 关, 因此检测自身抗体(抗细胞内、细 胞表面和细胞外抗原的免疫球蛋白。)、 补体、 淋巴细胞及其它免疫学成份有助 于许多疾病的诊断、治疗和疗效判断。
对检验结果的判断必须密切结合临床, 并进行综合分析。
2
抗核抗体(ANA)
7
国际以Hep-2作为基质
━━━━━━━━━━━━━━
SLE PSS
━━━━━━━━━━━━━━
HEP-2 95% 70%
鼠肝 85% 50%
━━━━━━━━━━━━━━
8
(二)分类
1、ds-DNA检测 ━━━━━━━━━━━━━━━━━━━━
如今最常用于检测RF的方法仍是乳胶凝 集法(IgM型),RA 患者中阳性率 可达80 %,如乳胶法RF阴性,临床高疑RA,可 用ELISA测IgG和IgA型RF。 一般抗体滴 度越高,关节外的表现越重,疾病越活 动,预后越差。在5%的正常老人,其它 风湿病、细菌性心内膜炎、结核、肝炎、 肺纤维化等多种疾病中都可出现不同比 例、低滴度的RF阳性(除干燥综合征症 为高 滴度)。此外RF检测是划分血清阴 性关节炎是重要标准。
33
部分分化抗原命名的T、B细胞
分化抗原 分子量
CD1
21/48
CD3
20/20/25
CD4
55
CD8
30/45
CD25 50-55
CD45RO 80
CD19
95
CD21 140
CD22 135
分布及特点 意 义
不成熟T细胞 血液病↑
成熟T细胞
自身免疫病、SLE、RA↑
辅助T细胞
风湿病的常用免疫学检查 及临床应用
1
概述
多数风湿病的发病机制都与免疫失调有 关, 因此检测自身抗体(抗细胞内、细 胞表面和细胞外抗原的免疫球蛋白。)、 补体、 淋巴细胞及其它免疫学成份有助 于许多疾病的诊断、治疗和疗效判断。
对检验结果的判断必须密切结合临床, 并进行综合分析。
2
抗核抗体(ANA)
7
国际以Hep-2作为基质
━━━━━━━━━━━━━━
SLE PSS
━━━━━━━━━━━━━━
HEP-2 95% 70%
鼠肝 85% 50%
━━━━━━━━━━━━━━
8
(二)分类
1、ds-DNA检测 ━━━━━━━━━━━━━━━━━━━━
临床免疫学和免疫检验 ppt课件

Elispot
Elispot结果判断
方法学评价
Westernblot原理
Westernblot缺点
抗原表位可能被破坏而漏检
放射免疫沉淀试验原理
放射免疫沉淀试验
抗原表位不会破坏
酶联免疫斑点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spot , ELISPOT)
免疫印迹法(immunoblotting test, IBT)
放射免疫沉淀试验(radioimmunoprecipitation assay, RIPA)
IFA 和ICA
免疫渗滤测定 (IMMUNOFILTRATION ASSAY,IFA) 免疫层析测定 (IMMUNOCHROMATOGRAPHIC ASSAY,ICA)
免疫金标记技术
免疫金标记技术
免疫金标记技术(Immunogold labelling techique) 主 要利用了金颗粒具有高电子密度的特性,在金标蛋白结合处, 在显微镜下可见黑褐色颗粒,当这些标记物在相应的配体处 大量聚集时,肉眼可见红色或粉红色斑点,因而用于定性或 半定量的快速免疫检测。这一反应也可以通过银颗粒的沉积 被放大,称之为免疫金银染色(immunogold silver staining,IGSS)。
第八代
INSTANTCHEK HIV 1+2
第九~十二代
研制中
ICA技术的发展
1990年 ABBOTT公司 Unipath公司 胶体硒标记ICA CLEARVIEW 立明衣原体 彩色胶乳标记ICA Cardiac Reader TnT 定量 0.1~3 ng/ml 合成TnT质控点
ROCHE
半定量测定
IFA 穿流(FLOW
THROUGH)
8 第八章 临床常用免疫学检测_诊断学(十三五_第9版)

哮喘、过敏性鼻炎、间质性肺炎、荨麻疹、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疱疹样皮炎、 寄生虫感染、支气管肺曲菌病等疾病。 ➢ 降低:见于先天性或获得性丙种球蛋白缺乏症、恶性肿瘤、长期用免疫抑制剂和共济失 调性毛细血管扩张症等。
诊断学(第9版)
一、免疫球蛋白
(五)M蛋白
M蛋白或称单克隆免疫球蛋白,一种单克隆B细胞增殖产生的具有相同结构和电泳迁移 率的免疫球蛋白分子及其分子片段。 1.参考值 阴性 2.临床意义 检测到M蛋白,提示单克隆免疫球蛋白增值并,见于: ➢ 多发性骨髓瘤 ➢ 巨球蛋白血症 ➢ 重链病 ➢ 轻链病 ➢ 半分子病 ➢ 恶性淋巴瘤 ➢ 良性M蛋白血症
诊断学(第9版)
二、补 体 系 统
(六)补体结合试验(CFT)
补体结合试验(CFT)是用免疫溶血机制做指示系统,来检测另一反应系统抗原或抗体的 试验。早在1906年Wasermann就将其应用于梅毒的诊断,即著名的华氏反应。这一传统的 试验经不断改进,除了用于传染病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以外,在一些自身抗体、肿瘤相关抗 原以及HLA的检测和分析中也有应用。
诊断学(第9版)
二、补 体 系 统
(一)总补体溶血活性(C50)检测
总补体溶血活性(CH50)检测的是补体经典途径的溶血活性,主要反映经典途径补体的 综合水平。补体最主要的活性是溶细胞作用,溶血程度与补体量呈正相关,一般以50%溶血 作为检测终点(CH50)。 1.参考值 50-100kU/L(试管法) 2.临床意义 主要反映补体经典途径(C1-C9)的综合水平 ➢ CH50增高 见于急性炎症、组织损伤和某些恶性肿瘤。 ➢ CH50减低 见于各种免疫复合物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活动期、感染性心内膜炎、病
毒性肝炎、慢性肝病、肝硬化、重症营养不良和遗传性补体成分缺乏症等。
诊断学(第9版)
一、免疫球蛋白
(五)M蛋白
M蛋白或称单克隆免疫球蛋白,一种单克隆B细胞增殖产生的具有相同结构和电泳迁移 率的免疫球蛋白分子及其分子片段。 1.参考值 阴性 2.临床意义 检测到M蛋白,提示单克隆免疫球蛋白增值并,见于: ➢ 多发性骨髓瘤 ➢ 巨球蛋白血症 ➢ 重链病 ➢ 轻链病 ➢ 半分子病 ➢ 恶性淋巴瘤 ➢ 良性M蛋白血症
诊断学(第9版)
二、补 体 系 统
(六)补体结合试验(CFT)
补体结合试验(CFT)是用免疫溶血机制做指示系统,来检测另一反应系统抗原或抗体的 试验。早在1906年Wasermann就将其应用于梅毒的诊断,即著名的华氏反应。这一传统的 试验经不断改进,除了用于传染病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以外,在一些自身抗体、肿瘤相关抗 原以及HLA的检测和分析中也有应用。
诊断学(第9版)
二、补 体 系 统
(一)总补体溶血活性(C50)检测
总补体溶血活性(CH50)检测的是补体经典途径的溶血活性,主要反映经典途径补体的 综合水平。补体最主要的活性是溶细胞作用,溶血程度与补体量呈正相关,一般以50%溶血 作为检测终点(CH50)。 1.参考值 50-100kU/L(试管法) 2.临床意义 主要反映补体经典途径(C1-C9)的综合水平 ➢ CH50增高 见于急性炎症、组织损伤和某些恶性肿瘤。 ➢ CH50减低 见于各种免疫复合物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活动期、感染性心内膜炎、病
毒性肝炎、慢性肝病、肝硬化、重症营养不良和遗传性补体成分缺乏症等。
常用检验项目临床意义ppt课件

粪便常规检查
1.A 粪便常规检查是临床常用的检验项目之一,通 过对粪便的性状、成分和显微镜检查,有助于 诊断消化道疾病、肝脏疾病以及其他全身性疾 病。
1.B 粪便常规检查包括粪便颜色、性状、红细
胞、白细胞、寄生虫卵等指标,通过对这 些指标的检测和分析,可以判断是否存在 消化道出血、炎症、感染等疾病。
03 免疫学检查
乙肝两对半
• 乙肝两对半是乙肝病毒感染的血清学标志,用于判 断是否感染乙肝病毒、感染的具体类型和病毒复制 情况。
乙肝两对半
HBsAg
乙肝病毒表面抗原,阳性表示感染乙肝病毒。
HBsAb
乙肝病毒表面抗体,阳性表示对乙肝病毒有免疫力。
乙肝两对半
01
HBeAg
乙肝病毒e抗原,阳性表示病毒复制活跃,传染性强。
详细描述
通过病毒分离,可以获得病毒的纯培养物,用于后续的病毒鉴定和基因测序。病毒鉴定可以确定病毒的种类和亚 型,有助于了解病毒的传播途径和制定针对性的防控措施。
05 尿液与粪便常规检查
尿液常规检查
• 尿液常规检查是临床常用的检验项目之一,通过对尿液的性状、成分和沉渣进 行检查,有助于诊断泌尿系统疾病、肾脏疾病以及其他全身性疾病。
常用检验项目临床意 义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11
目录
• 血常规检查 • 生化检查 • 免疫学检查 • 微生物学检查 • 尿液与粪便常规检查 • 其他常用检验项目
01 血常规检查
白细胞计数与分类
白细胞计数
反映机体免疫状态。白细胞计数升高常见于感染、炎症等;降低则常见于免疫 缺陷、放化疗等。
尿素氮(BUN)、肌酐(CRE)
反映肾脏排泄功能的指标,升高常见于肾功能不全、肾衰竭等疾病。
免疫学防治ppt课件精选全文

学习指导
1.掌握人工主动免疫和人工被动免疫的概念 2.掌握常用的人工免疫预防制剂,死、活疫苗的比较 3.熟悉疫苗、灭活疫苗、减毒活疫苗及计划免疫 4.了解新的疫苗制剂及发展 5 .掌握主动免疫和被动免疫治疗、免疫增强和免疫
抑制治疗的概念 6 .掌握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一般检测方法 7 .熟悉计划免疫
第二节 免疫学治疗
二、细胞治疗 细胞治疗指给机体输入细胞制剂,以激活或增强机体的
免疫应答,例如使用细胞疫苗、干细胞移植、过继免疫 治疗等。 (一)细胞疫苗 1.肿瘤细胞疫苗:包括灭活瘤苗、异构瘤苗等。 2.基因修饰的瘤苗 将肿瘤细胞用基因修饰方法改变其遗 传背景、降低致瘤性,增强免疫原性。 (二)过继免疫治疗
2.减毒活疫苗 (attenuated vaccine) 由无毒或弱毒的 病原微生物制成,无毒性和致病性,但保存了免疫原性 及在体内的增殖活性。与死疫苗相比,其特点为:由于 可在体内增殖,所需接种剂量小,且仅需一次接种;接 种过程类似隐性或轻度感染,接种局部及全身反应较轻; 免疫效果较死疫苗好。目前应用的减毒活疫苗有卡介苗、 麻疹、腮腺炎、脊髓灰质炎(Sabin)、风疹及水痘疫苗等。
(二)变态反应性疾病 机体对变原的免疫应答,可导致变态反应性疾病的发生。
抑制免疫应答可以控制变态反应强度,缓解症状。临床 上严重的Ⅰ型超敏反应发生时,用激素治疗可取得明显 疗效。治疗变态反应一般不使用环磷酰胺,CsA等强力免 疫抑制药。
补充内容
附:免疫抑制药物的适应症和副作用(了解)
用于人工接种的物质被称为生物制品,而在用于免疫预 防的生物制品中最重要的当属疫苗(vaccine)
一、疫苗的基本要求 免疫预防最主要的措施是接种疫苗。习惯上将细菌性制
剂、病毒性制剂以及类毒素等人工主动免疫制剂统称为 疫苗。 1.安全 2.有效 3.实用
临床常用免疫学检查

T细胞分化抗原测定
临床意义
CD3 CD4+T细胞下降 常见于某些病毒感染性疾病,如
AIDS、MCV、严重创伤、全身麻醉、大手术、应用 免疫抑制剂等; 升高见于类风湿性关节炎活动期。
C征D、8+重T细症胞肌下无降力、常D见M于(类II风型湿)性以关及节膜炎型、肾S小jo球gr肾en炎综等合; 升高见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急性期、MCV以及慢 性乙肝。
应用免疫电泳与超速离心分析可将Ig分5类: IgG、IgA、IgM、 IgD、 IgE。
IgG:含量最多或最主要的Ig(75%),唯一 能够通过胎盘的Ig。主要由脾脏和淋巴结中的 浆细胞合成与分泌。
IgA:约占10%,SIgA在局部免疫中起重要作 用。主要由肠系淋巴组织中的浆细胞产生。
血清免疫球蛋白
意义:1.多发性骨髓瘤(MM),占35%~65%,其 中IgG型占60%左右; IgA型占20%左右; 轻链型 占15%左右; IgD、 IgE型罕见。2.巨球蛋白血症。 3.重链病(HCDs)。4.半分子病。5.恶性淋巴瘤。 6.良性M蛋白血症。
血清补体测定
补体是具有酶活性的一种不耐热球蛋白,分3 组:9种补体成分(C1~C9);B、D、P、H、 I 因子;补体调节蛋白,如C1抑制物、C4结合 蛋白、促衰变因子等。
T细胞分化抗原测定
白细胞分化抗原(cluster differentiation,CD)
CD3代表总T淋巴细胞,CD4是辅助、诱导T细胞的标 志,CD8是抑制、杀伤性T细胞的标志。应用单抗和荧 光标记二抗反应在荧光显微镜下或流式细胞仪中计数 CD的百分率。
参考值 :免疫荧光法(IFA): CD3为63.1%±10.8%; CD4 为42.8%±9.5%;CD8 19.6%±5.9%;CD4 /CD8 为(2.2±0.7)/1。流式细胞术:CD3 61%~85%;CD4 28%~58%;CD8 19%~48%;CD4 /CD80.9~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