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学检测技术PPT医学免疫学课件.ppt

合集下载

免疫实验PPT课件

免疫实验PPT课件

【主要试剂与器材】
1. 溶壁微球菌 溶壁微球菌是从空气中分离出的一种革兰阳性球菌,其对 营养要求不高,在普通培养基生长良好,菌落呈黄色,1个月传代1次 或冻干保存。
2. 琼脂粉(优质) 溶于1/15mol/L pH6.4PBS。 3. 溶菌酶溶菌酶标准品。 4. 新鲜鸡蛋清、唾液、人血清。 5. 无菌打孔器(孔径5mm左右)、毛细滴管。
重者数分钟内死亡 肺脏高度水肿 )
精品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pt
6
感谢亲观看此幻灯片,此课件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谢谢配合!
精品ppt
7
感谢亲观看此幻灯片,此课件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谢谢配合!
免疫学实验 六
精品ppt
1
操作
1、溶菌酶测定 P.56 2、豚鼠过敏性休克 3、血脑屏障
精品ppt
2
【实验原理】
溶菌酶是一种小分子蛋白,分子量约14kD,由129个氨基酸组成, 属一种碱性蛋白质。它能与细菌牢固结合,并通过水解革兰阳性菌细 胞壁中的粘肽成份,而致细菌溶解。革兰阴性菌的细胞壁粘肽层的外 面含有脂多糖和脂蛋白,在一般情况下不受溶菌酶的影响。
精品ppt
3
【结果判断】
加唾液孔和标准溶菌酶孔周围的溶壁微球 菌被溶解,可见圆形透亮区,即溶菌环。溶菌 环的大小与溶菌酶的含量成正比。
精品ppt
4
精品ppt
5
原理
注射异种蛋白——IgE(致敏状态)
再次较大剂量相同抗原注射,抗原与IgE结合
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脱颗粒——释放活性介质
过敏性休克 (兴奋不安、抓鼻、呃逆、竖毛、大小便失禁和痉挛性跳跃,

医学免疫学实验课件-溶血实验

医学免疫学实验课件-溶血实验
在实验过程中,需要观察并记录每个试管的变化情况,如 有无溶血、凝集等。
在实验结束后,需要对每个试管进行拍照并记录实验结果 ,如红细胞有无凝集、有无溶血等。这些结果将用于后续 的分析和讨论。
03
实验数据分析
溶血反应阳性率计算
计算每个样本的溶血反应阳性率,即阳性样本数除以总样本 数。
判断溶血反应阳性率的参考范围为:健康人群 < 5%,患者 < 10%。
当红细胞表面抗原与相应抗体结合后,可形成抗原-抗体复合 物,激活补体,导致红细胞溶解破裂,释放出血红蛋白;
通过检测血清中游离的抗体或红细胞抗原,可对相关疾病进 行诊断和鉴别诊断。
实验试剂与器材
试剂
抗A、抗B标准血清、A型、B型、O型试剂红细胞、生理盐水等;
器材
试管、移液管、离心管等。
02
实验步骤
THANKS
感谢观看
数据解读需遵循医学伦理和职业道德,保证患者隐私 和医疗安全。
05
相关应用
临床应用场景
溶血实验是医学免疫学中一个重要的实验,常用于检测红 细胞表面抗原和抗体,以及红细胞表面受体的检测。
溶血实验还用于检测血清中游离的抗体或抗原,以及红细 胞表面受体的激活状态,对于诊断多种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
其他领域应用
溶血实验在生物学、药理学、病理学等领域也有一定的应用 。
在生物学中,溶血实验可以用于研究生物膜的结构和功能, 探究生物膜与细胞之间的关系等。
未来发展趋势
溶血实验未来的发展趋势主要集中在提高实验的灵敏度和 特异性,以及寻找新的溶血方法等方面。
此外,溶血实验还可以应用于研究肿瘤细胞对红细胞的作 用,以及在药物筛选等领域的应用也有待于进一步拓展。
实验数据统计分析

《elisa检测技术》ppt课件(2024)

《elisa检测技术》ppt课件(2024)

拓展ELISA检测技术在生物医学、环境监测 、食品安全等领域的应用,推动相关产业的 发展。
2024/1/28
22
06 ELISA实验操作技巧与注 意事项
2024/1/28
23
实验前准备工作建议
01
仔细阅读试剂盒说明书 ,了解实验原理、操作 步骤和注意事项。
2024/1/28
02
准备好所需的试剂、耗 材和仪器,确保它们的 质量和性能符合要求。
去除异常值、缺失值等, 保证数据质量。
2024/1/28
数据转换
对数据进行对数转换、归 一化等处理,以满足后续 分析需求。
统计分析
采用t检验、方差分析等统 计方法,对实验组和对照 组数据进行比较,评估差 异显著性。
13
结果解读与报告撰写
结果解读
根据统计分析结果,结合专业知 识对实验数据进行解读,如判断 样品中目标物质的含量是否超标
《elisa检测技术》ppt课件
2024/1/28
1
目 录
2024/1/28
• ELISA检测技术概述 • ELISA实验方法与步骤 • ELISA实验数据分析与解读 • ELISA技术在生物医学领域应用 • ELISA技术挑战与发展趋势 • ELISA实验操作技巧与注意事项
2
01 ELISA检测技术概述
发展多重ELISA检测技术,实现对多个目标物的同时检测,提高检 测效率。
20
新型ELISA技术发展趋势
数字化ELISA
利用微流控、微阵列等技术,实现ELISA检测的数字化、自 动化和智能化。
免疫荧光ELISA
结合免疫荧光技术,提高ELISA检测的灵敏度和特异性。
化学发光ELISA

免疫学课件:免疫血清学技术

免疫学课件:免疫血清学技术
抗体分子上具有特殊功能的区域,包括Fab段和 Fc段。Fab段负责与抗原结合,而Fc段则与效应 细胞或分子相互作用。
抗体的生物学功能
抗体具有中和毒素、调理吞噬、介导炎症反应等 多种生物学功能。
抗原抗体结合机制
锁钥学说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01
抗原与抗体结合就像锁和钥匙一样,具有高度的特异性和互补
性。
诱导契合学说
02
抗原与抗体在结合过程中,会发生构象变化,使得两者更加紧
力。
抗原的特异性
抗原与相应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发 生特异性结合的物质基础。
抗原的分类
根据抗原性质不同,可分为完全抗 原和不完全抗原。完全抗原具有免 疫原性和特异性,而不完全抗原仅 具有特异性。
抗体结构与功能
1 2 3
抗体的基本结构
由四条多肽链组成,包括两条重链和两条轻链, 通过二硫键连接。
抗体的功能区域
密地结合在一起。
多重识别机制
03
抗原抗体结合不仅依赖于锁钥关系或诱导契合,还涉及到电荷、
疏水作用等多重因素。
03 免疫血清制备技术
动物选择与免疫方案
动物选择
选用健康、适龄、免疫原性强的实验动物,如兔、马、羊等 。
免疫方案
根据实验需求和免疫原性质,制定合适的免疫程序,包括免 疫剂量、免疫途径、免疫次数和间隔时间等。
补体结合实验方法
补体结合试验(CFT)
在补体参与下,用已知抗原或抗体检测未知抗体或抗原的方法。该方法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间接补体结合试验
先用已知抗原致敏红细胞,再加入待检血清中的相应抗体,最后加入补体,观察红细胞是否溶解来判 断结果。该方法常用于检测某些病毒、立克次体等微生物的抗体。

医学免疫学第八章MHC讲解PPT课件

医学免疫学第八章MHC讲解PPT课件
小鼠的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称为H-2复合体。人的主要组织相容 性 复 合 体 则 称 为 人 类 白 细 胞 抗 原 复 合 体 ( human leucocyte antigen,HLA)。
MHC的基因构成
一.小鼠H-2复合体 二.人类HLA复合体
第二节 MHC的基因构成
MHC通常代表基因,而MHC分子或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是 基因编码产物。但专指某一动物时,MHC可同时代表基因 和抗原,如小鼠MHC又称为H-2,既可代表鼠的MHC,也可 指其编码分子。
第四节 HLA多态性的遗传基础
HLA是人类最丰富的多态性基因系统。
多态性(polymorphism):是指群体中不
同个体HLA基因型(表型)存在差别。在随机婚 配的群体中,存在两种以上的等位基因,在群 体中可以编码多种抗原分子,因此群体中不同 个体在等位基因拥有状态上存在差别。群体中 HLA表型具多样性,在人群中HLA表型可达到107 数量级。在无关人群中,HLA表现型完全相同的 可能性极小。 HLA分子的多态性由其编码基因的遗传特点所决 定。
TAP是存在于内质网上的异源性二聚体,其功能是将胞 浆中LMP加工过的抗原片段转运至内质网,并在内质网 腔中组装免疫原性多肽—MHCⅠ类分子复合体。
LMP及TAP均具多态性,在不同个体中LMP蛋白结合催化 水解蛋白的部位不同,产生的肽段及抗原决定簇亦不 同。因此,不同个体的MHCⅠ类分子对同一抗原提呈的 抗原片段可不同,从而使不同机体对同一抗原的免疫 应答可表现出个体差异,或产生免疫应答,或产生免 疫耐受,或有自身免疫倾向,或表现出MHC相关疾病。
二.HLAⅡ类分子的分布、结构和功能
HLAⅡ类分子是由经典HLAⅡ类基因HLADR、DQ、DP位点编码的分子产物,也称 Ⅱ类抗原。

《医学免疫学》课件

《医学免疫学》课件
《医学免疫学》课件
探索免疫学的奥秘,从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开始,了解免疫学在诊断、治 疗和新疫苗技术方面的应用。
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免疫细胞
免疫系统的基本组成单元,如T细胞和B细胞, 起着关键的抗体和细胞介导免疫反应的作用。
淋巴系统
淋巴结、淋巴管和脾脏等器官组成,起着免疫 细胞的存储和激活的重要作用。
3
疫苗
通过激活免疫系统产生特异性抗体和记忆,预防感染性疾病和某些肿瘤的发生。
新型疫苗技术及其应用前景
RNA疫苗
通过输入mRNA编码特定抗原,直接激活免疫系统,具有高效和快速的免疫应答。
重组蛋白疫苗
利用重组技术制备的表达特定抗原的蛋白,能够诱导针对目标抗原的免疫反应。
骨髓
产生免疫细胞的关键器官之一,包括造血干细 胞和成熟的免疫细胞。
胸腺
T细胞的发育和成熟地方,起着重要的免疫耐受 性调节作用。
免疫学中的免疫原、抗原和抗体
1
免疫原
各种物质或分子,例如病毒、细菌和过敏原,能够引起免疫系统的免疫反应。
2
抗原
免疫原与免疫系统产生特异性结合反应的部分,能够激活免疫细胞和促进抗体的 产生。
2 变态反应性疾病
包括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和过敏性哮喘等疾病,是免疫系统免疫反应的异常 表现。
免疫系统与感染性疾病
1
病原体
病毒、细菌和寄生虫等微生物,能够侵入机体并引发感染性疾病。
2
免疫防御
免疫系统的免疫反应,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用于抵抗和清除感染。
3
免疫记忆
免疫系统对曾经感染过的病原体具有特异性的记忆,能够更快、更强地应对再次 感染。
免疫系统与肿瘤的关系
抗肿瘤免疫反应

医学免疫学(第7版)PPT课件 第十四章 固有免疫系统及其介导的应答

医学免疫学(第7版)PPT课件 第十四章 固有免疫系统及其介导的应答

医学免疫学(第7版)
1.NKT细胞 • 分布:骨髓、肝脏、胸腺,少量存在于脾、淋巴结和外周血。 • 识别特点:TCR缺乏多样性,抗原识别不受MHC限制。可识别靶细胞CD1分子提呈
的磷脂和糖脂类抗原。 • 功能:通过分泌穿孔素和表达FasL发挥杀伤肿瘤、病毒和胞内寄生菌感染的靶细胞。
医学免疫学(第7版)
病原体相关模式病分子(PAMP)
胞膜型PRR
甘露糖受体(MR)
细菌或真菌甘露糖/岩藻糖残基
清道夫受体(SR)
G+菌脂磷壁酸、G-菌脂多糖
TLR2/TLR6 或 TLR2/TLR1 异 二 G+菌肽聚糖/脂磷壁酸,细菌或支原体脂蛋白/脂肽、酵母
聚体
菌的酵母多糖
TLR4同源二聚体
G-菌脂多糖
TLR5同源二聚体
第十四章
固有免疫系统及其介导的应答
作者 : 王炜 安云庆
单位 : 首都医科大学
目录
第一节 固有免疫系统概述 第二节 固有免疫细胞及其主要作用 第三节 固有免疫应答的作用时相和作用特点
重点难点
掌握 固有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固有免疫细胞的分类。
熟悉 模式识别受体的概念、种类及其识别的病原相关模式分子; 巨噬细胞表面受体/分子及其主要作用;NK细胞识别杀伤病 毒感染或肿瘤靶细胞的作用机制;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 胞、肥大细胞、B1细胞的主要特征和生物学作用。
1型巨噬细胞和2型巨噬细胞的形成及其主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作用
医学免疫学(第7版)
(二)巨噬细胞
• 巨噬细胞由定居和游走两类细胞组成:定居在不同组织中的巨噬细胞有不同的命名,如 肝脏中的库普弗细胞、中枢神经系统中的小胶质细胞、骨组织中的破骨细胞等。

免疫学防治ppt课件精选全文

免疫学防治ppt课件精选全文

学习指导
1.掌握人工主动免疫和人工被动免疫的概念 2.掌握常用的人工免疫预防制剂,死、活疫苗的比较 3.熟悉疫苗、灭活疫苗、减毒活疫苗及计划免疫 4.了解新的疫苗制剂及发展 5 .掌握主动免疫和被动免疫治疗、免疫增强和免疫
抑制治疗的概念 6 .掌握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一般检测方法 7 .熟悉计划免疫
第二节 免疫学治疗
二、细胞治疗 细胞治疗指给机体输入细胞制剂,以激活或增强机体的
免疫应答,例如使用细胞疫苗、干细胞移植、过继免疫 治疗等。 (一)细胞疫苗 1.肿瘤细胞疫苗:包括灭活瘤苗、异构瘤苗等。 2.基因修饰的瘤苗 将肿瘤细胞用基因修饰方法改变其遗 传背景、降低致瘤性,增强免疫原性。 (二)过继免疫治疗
2.减毒活疫苗 (attenuated vaccine) 由无毒或弱毒的 病原微生物制成,无毒性和致病性,但保存了免疫原性 及在体内的增殖活性。与死疫苗相比,其特点为:由于 可在体内增殖,所需接种剂量小,且仅需一次接种;接 种过程类似隐性或轻度感染,接种局部及全身反应较轻; 免疫效果较死疫苗好。目前应用的减毒活疫苗有卡介苗、 麻疹、腮腺炎、脊髓灰质炎(Sabin)、风疹及水痘疫苗等。
(二)变态反应性疾病 机体对变原的免疫应答,可导致变态反应性疾病的发生。
抑制免疫应答可以控制变态反应强度,缓解症状。临床 上严重的Ⅰ型超敏反应发生时,用激素治疗可取得明显 疗效。治疗变态反应一般不使用环磷酰胺,CsA等强力免 疫抑制药。
补充内容
附:免疫抑制药物的适应症和副作用(了解)
用于人工接种的物质被称为生物制品,而在用于免疫预 防的生物制品中最重要的当属疫苗(vaccine)
一、疫苗的基本要求 免疫预防最主要的措施是接种疫苗。习惯上将细菌性制
剂、病毒性制剂以及类毒素等人工主动免疫制剂统称为 疫苗。 1.安全 2.有效 3.实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