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流行现状

合集下载

艾滋病流行病学数据

艾滋病流行病学数据

艾滋病疫情预测
疫情现状
全球范围内,艾滋病感染人数呈现稳定趋势,但在部分地区仍呈现上升态势。
艾滋病防控策略与措施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艾滋病的认知和防范意识。
宣传教育
监测与检测
医疗救治
社会参与
建立完善的监测和检测体系,及时发现和控制疫情。
提供医疗救治,对感染者进行抗病毒治疗和心理支持。
鼓励社会各界参与艾滋病防治工作,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格局。
行为与生物学因素
性行为
不安全的性行为是艾滋病传播的主要途径之一,包括未使用安全套、与感染者共用注射器等。
吸毒行为
通过共用注射器吸毒是感染艾滋病的主要途径之一,特别是在一些发展中国家。
生物学因素
研究发现,某些人群的生物学特征可能使其对艾滋病病毒更加易感,例如CCR5基因突变等。
01
02
03
04
艾滋病流行预测与防控
目前,全球范围内正在推广“获得治疗、减少传播”的理念,旨在提高治疗覆盖率,控制艾滋病传播。
02
艾滋病流行病学特征
年龄特征
职业特征
文化程度
艾滋病感染人群特征
艾滋病传播途径分析
要点三
性传播
不洁性行为是艾滋病传播的主要途径,包括同性性行为和异性性行为。
要点一
要点二
血液传播
使用污染的血液制品、共用注射器等血液接触方式是艾滋病传播的途径之一。
影响因素分析
THANKS
感谢观看
xx年xx月xx日
艾滋病流行病学数据
艾滋病全球概览艾滋病流行病学特征艾滋病流行影响因素艾滋病流行预测与防控研究方法与技术
contents
目录
01
艾滋病全球概览

我国艾滋病流行现状及防治对策

我国艾滋病流行现状及防治对策

艾滋病流行现状及防治对策【重点】☞艾滋病的流行现状☞艾滋病的预防与控制艾滋病是一个全球性的话题,它的发展趋势如今已异常严峻,在我国也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重大传染病。

一、艾滋病流行现状【全球艾滋病流行概况】见表1表1 全球艾滋病流行概况(截止2005年12月):2005年由卫生部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和世界卫生组织共同对中国的艾滋病进行的一次评估:1. 评估结果艾滋病毒感染者和病人约65万;艾滋病人约7.5万;人群感染率平均0.05%。

2.人群构成吸毒人群——28.8万(44.3%);有偿供血/输血/血制品——6.9万(10.7%);暗娼及嫖客——12.7万(19.6%);感染者配偶及普通人群——10.9万(19.6%);男男性接触——4.7万(7.3%);母婴传播——9000人(1.4%)。

3.感染现状 2005年有7.0万名新艾滋病毒感染者,主要是吸毒、暗娼、嫖客、男男性接触,母婴传播比例较小。

4.艾滋病中国流行特点(1)疫情仍呈上升趋势;(2)流行范围广,地区差异大:感染者超过3万例的有两个省份,分别是河南和云南,河南是以采供血机构感染为主,云南是以吸毒为主要的传播途径感染;超过1万例的有三个省份,分别是广西、新疆和广东;低于100例的基本是在西部,分别是宁夏、青海和西藏;(3)三种传播途径并存,性传播为新发感染主要途径:注射吸毒和性接触已经成为艾滋病传播的一个主要方式;(4)艾滋病发病及死亡情况严重:艾滋病人主要临床表现为肺部感染、感染性腹泻、带状疱疹及口腔真菌感染,约1/3病人至晚期或机会性感染较重时才接受治疗,影响疗效;艾滋病毒感染者已经进入一个发病的高峰期;(5)艾滋病由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艾滋病由吸毒、卖淫、嫖娼等高危人群已经向一般人群扩散;(6)艾滋病疫情蔓延的危险因素:公众对艾滋病的了解依然很低,很多人不知道如何保护自己免受艾滋病毒侵害;45.5%注射吸毒者共用注射器;11%吸毒者危险性行为,增加感染和传播危险;艾滋病毒在吸毒和暗娼、嫖客之间的传播加剧;感染者的流动加快艾滋病传播速度;大量人口流动,性行为增加以及很多城市增长的性病发病率,都成为艾滋病蔓延的重要因素。

艾滋病流行病学数据

艾滋病流行病学数据
01
02
03
非洲、东南亚、加勒比海地区、北美、欧洲等地区是艾滋病高发区。
地区分布
撒哈拉以南非洲是全球艾滋病疫情最严重的地区,其次是中非和西非地区。
国家分布
艾滋病区域分布特点
03
艾滋病流行影响因素
艾滋病感染者通常集中在15-49岁,其中青年人(15-24岁)是主要人群。
年龄
性别
职业
全球范围内,男性感染者多于女性,但女性感染者往往具有更高的病死率。
宣传教育
监测与检测
医疗救治
社会参与
建立完善的监测和检测体系,及时发现和控制疫情。
提供医疗救治,对感染者进行抗病毒治疗和心理支持。
鼓励社会各界参与艾滋病防治,形成联防联控的社会合力。
艾滋病防治成效评估
影响因素
疫情变化受多种因素影响,如防治措施、社会经济和人口结构等。
防治经验
总结防治经验,发现防控中的问题和不足,不断完善防控措施。
艾滋病防治政策与措施
国际组织和非政府组织在艾滋病防治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如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世界卫生组织等。
各国政府加强与私营企业的合作,共同推进艾滋病防治工作。
全球各国政府积极制定和实施艾滋病防治政策,包括抗病毒治疗、预防宣传、关怀与支持等。
02
艾滋病流行病学特征
艾滋病感染者多集中在15-49岁,其中男性感染者比例高于女性。
截至2021年,全球艾滋病感染者人数约为3840万,其中15-49岁人群约占67%。
艾滋病传播趋势
近年来,全球艾滋病感染率呈现稳定趋势,但各地区艾滋病疫情仍存在差异。
部分地区艾滋病感染率上升,主要是由于性传播途径的增加和耐药性菌株的出现。
非洲地区仍是全球艾滋病疫情最严重的地区,其中南部非洲感染率最高。

艾滋病流行现状及未被满足的需求

艾滋病流行现状及未被满足的需求
1.陈昭云,等.中华传染病杂志, 2021,39(8) : 480-484. 2.艾滋病抗病毒药物治疗手册第4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3.WHO releases HIV drug resistance report 2021 4.张福杰,等.中华医学会第四次全国艾滋病、病毒性丙型肝炎暨全国热带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
患者比例(%)
耐药基因突变
PI耐药
NRTI耐药
NNRTI耐药
NRTI+NNRTI耐药
M184V/I位点突变
K103N/Q位点突变
22/579
163/579
129/579
中国HIV晚发现、治疗给控制HIV传染带来负面影响
发现晚。在当年新发现的感染者/病人中,第1次发现即为晚期的艾滋病病人占当年新发现的感染者总数的20%-25%启动抗病毒治疗晚,以及抗病毒治疗推进速度赶不上艾滋病疫情发展速度
HIV及AIDS相关疾病是患者死亡主因
目录
多种因素可导致抗病毒治疗失败
一项156例抗病毒治疗失败的艾滋病患者的研究中,78.21%发生了耐药且耐药位点存在多样性1有研究显示,依从性不佳和药物不良反应能解释28%~40%的治疗失败及方案中断2,3我国国家免费抗逆转录病毒治疗项目显示:治疗过晚是患者最大的死亡风险因素4
25.8%
74.2%
药物毒副作用发生率高,导致治疗中断
Shubber Z, et al. AIDS. 2013 Jun 1;27(9):1403-12.
选择安全性好的药物,可降低药物更换率和治疗中断率。未来抗病毒治疗应该更关注安全性,药物选择趋于多元化、个体化
Meta分析数据显示:初治成人HIV感染者NVP和EFV的一线治疗时因药物不良事件导致的治疗中断率分别为8.68%和5.77%

2024年度艾滋病健康教育PPT课件(PPT2)

2024年度艾滋病健康教育PPT课件(PPT2)

艾滋病健康教育PPT课件(PPT2)contents •艾滋病概述•艾滋病预防知识普及•临床表现与诊断治疗•心理干预与关爱支持•政策法规与伦理道德探讨•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目录01CATALOGUE 艾滋病概述定义与传播途径定义艾滋病(AIDS)是一种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严重免疫缺陷病。

传播途径主要通过性接触、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

全球及国内现状分析全球现状截至2023年,全球有超过3800万人感染HIV,其中约2500万人已经发展为艾滋病。

国内现状我国自1985年发现首例艾滋病病例以来,感染人数逐年上升。

截至2023年,我国累计报告HIV/AIDS病例已超过100万例。

危害与影响对个人的危害导致免疫系统崩溃,易感染各种疾病,甚至死亡。

对家庭的影响给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和精神负担,影响家庭稳定和幸福。

对社会的影响加剧社会不平等现象,影响社会稳定和发展。

同时,由于艾滋病患者的歧视和排斥现象,进一步加剧了社会的不和谐因素。

02CATALOGUE艾滋病预防知识普及1 2 3认识不同性行为的风险程度,避免高风险行为。

了解性传播感染风险在性接触中坚持正确使用质量合格的安全套,降低感染风险。

正确使用安全套减少性伴侣数量,降低感染艾滋病毒的风险。

限制性伴侣数量预防性传播感染措施避免母婴传播方法计划怀孕前接受艾滋病咨询和检测,确保自身健康。

感染艾滋病毒的孕妇应在医生指导下接受抗病毒治疗,降低母婴传播风险。

根据医生建议选择合适的分娩方式,降低新生儿感染风险。

对感染艾滋病毒的产妇所生婴儿进行抗病毒药物预防治疗,减少婴儿感染风险。

孕前咨询与检测孕期抗病毒治疗分娩方式选择产后婴儿防护拒绝毒品了解毒品危害寻求帮助宣传禁毒知识拒绝毒品,远离艾滋01020304坚决不吸毒,不尝试任何毒品,避免通过注射毒品感染艾滋病毒。

充分认识毒品的危害,包括对身体、心理和社会的负面影响。

如有吸毒问题,应主动寻求专业帮助,接受戒毒治疗和心理辅导。

潮州市艾滋病流行现状分析

潮州市艾滋病流行现状分析

潮州市艾滋病流行现状分析
王小英;刘少群;杨少逵;许奕涛
【期刊名称】《中国热带医学》
【年(卷),期】2008(8)2
【摘要】目的分析潮州市艾滋病感染和流行现状,为制定预防控制策略提供依据。

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潮州市1991~2006年艾滋病疫情资料。

结果潮州市累计报告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27例,其中病人9例,死亡9例。

男女性别比为2.86:1,年龄以25~39岁青壮年为主,占70.3%,感染途径以性途径为主,占55.6%。

结论潮州市艾滋病流行尚处于低流行期,但应在高危人群和重点人群开展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

【总页数】2页(P281-282)
【关键词】艾滋病;流行;分析
【作者】王小英;刘少群;杨少逵;许奕涛
【作者单位】潮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12.91
【相关文献】
1.贵州省艾滋病流行现状及流行趋势分析 [J], 雷世光
2.从今年世界艾滋病日的主题,分析全球艾滋病流行的现状和未来 [J], 康来仪
3.九江地区艾滋病流行现状及用药分析 [J], 刘霞;刘志红;余黄鹏;徐焕新;平祥华
4.湖南省艾滋病流行现状与流行趋势分析 [J], 陈焱;陈曦;张艳辉;贺健梅;宋立新
5.河北省艾滋病低流行山区农民艾滋病认知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J], 杨红茹;季文琦;靳秀生;张红杰;米光明;张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大学生艾滋病现状调查引言

大学生艾滋病现状调查引言

大学生艾滋病现状调查引言一、大学生艾滋病感染的现状分析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给出的数据和分析指出:"截至20xx年8月31日,我国现存活的艾滋病病毒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428867例,死亡人数127758例"。

其中15-24岁青年学生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从20xx年的482例增加到20xx年的1387例,占每年新发现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的构成比例从20xx年的0.9%到20xx年的1.7%,呈现较大幅度的上升趋势。

"我国的艾滋病疫情已经从高危人群开始向普通人群蔓延,青少年已成为受艾滋病影响的主要人群。

" 当代大学生的生理处于活跃时期,心理发展还未完全成熟,知识尚不完整,性观念又比较趋于开放,自我保护意识不强,缺乏相关的经验和知识来抗击艾滋病,让自己免于艾滋病的侵袭,因此,有学者将大学生也归为了艾滋病毒的高危易感染人群。

大学生感染艾滋病病毒的主要途径是不安全性行为。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观念的变化,我国大学生的婚前性行为态度逐渐开放,性行为的发生率已经到了一定的程度,高校学生卖淫嫖娼的行为以及男性同性恋感染艾滋病的新闻报道也已屡见不鲜。

另外,虽然政府机构在积极倡导要正确认识和对待艾滋病,但由于艾滋病对人体巨大的危害和至今为止的不可治愈性使恐艾心理在中国民众中普遍存在,大学生这一群体也不例外。

根据笔者的调查,有74%的同学表示不愿意和艾滋病人或艾滋病毒携带者住同一个寝室,有72%的人表示如果自己不幸感染率艾滋病将会选择不将其公之于众。

因此,面临大学生艾滋病感染率的逐年上升,对该群体及时进行积极有效的干预措施非常必要。

二、大学生艾滋病感染率上升的原因(一)大学生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缺乏和认识的偏差通过对安徽、湖南、兰州地区部分高校的300名大学生的抽样调查发现,大学生对艾滋病本身的认识及其传播途径的知晓不全面准确。

分别有41%、53%的同学一般都在报纸书刊、电视广播中获取艾滋病的相关知识和新闻。

我国艾滋病流行现状及预防策略

我国艾滋病流行现状及预防策略

的 1 . 20 0 %,0 7年 5万新发感染 者中 , 9 异性 性传 播 占 4 .%, 47 男
男性传播 占 1 . 提示性传播在 我国呈 明显上升趋势 , 22 %。 并逐渐 成为主要传播途径I 应引起社会关 注。 4 1 ,
1 . 母婴垂直传播 母 婴垂直传播可 以发生在孕期 、分娩 时 .3 2
艾滋病是获得性免疫缺 陷综合 征( I S 的简称 , 由感染 AD ) 是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 I H V)引起 的一种病死率极高 的恶性传染 病。艾滋病 自 18 年被发现至今 已有 2 91 O余年 , 对社会、 家庭造
成极大影响 , 其广泛 流行成 为当今世 界严重的公共卫生和社会
V0.7 o 9 N . 12 2 o o3
我 国 艾 滋 病 流 行 现 状 及 预 防 策 略
戴翠 萍
( 淮阴卫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 江苏 淮安 2 3 0 ) 2 30
关键词 - 艾滋病 ; 流行现状 ; 防策略 预 中图分类号 : 5 29 R 1 .1 文献标识码 : B
文 章 编 号 :6 1 14 ( 0 9 0 — 15 0 17 — 2 62 0 )3 0 3 — 2
12 传播 选 径 .
121 血源性传播 H V经血源性传播方式包括 : 1静 脉注射 .. I () 吸毒。静脉注射 吸毒者共用 注射器或注射 器消毒不严是感染
H V的危 险行为 。截止 2 0 I 0 7年 1 0月底 , 累计报告 的 HI V感染
耳洞感染 H V的可能。 I 2 预防策略
2 - 9岁年龄组为主 , 03 占报告 总数 的 7 .%; 滋病病人 和患艾 00 艾
滋病死亡以 2 ~ 9岁年龄组为 主。表明我国的艾滋病疫 情处 于 0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