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酸碱平衡和酸碱滴定法PPT课件
合集下载
分析化学05酸碱平衡及酸碱滴定法PPT

pH = 4.00时
δHAc =
δ Ac =
Ka Kb =
aH aA aHA
+
-
aHA aOH = Kw aA
-
pKa + pKb = pKw= 14.00
酸碱中和反应 (滴定反应)
Kt — 滴定反应常数
H+ + OH-
H2O HAc
1 Kt = =10 14.00 Kw
H+
+
Ac-
Kb 1 Kt = = Ka Kw
Ac-
OH-
+ HAc
H2O +
一元弱酸溶液
多元弱酸溶液
分布分数 —— 一元弱酸
HAc H++ AcδHAc=
cHAc=[HAc]+[Ac-]
[HAc] [HAc] cHAc = [HAc]+[Ac-] =
+] [H = [H+] + Ka
[HAc] [HAc]Ka [HAc]+ [H+]
δAc
-
=
cHAc
[Ac-]
Ka [Ac-] = = [H+] + Ka [HAc]+[Ac ]
分布分数的一些特征 δHA
+] [H = [H+] + Ka
δA-
Ka = [H+] + Ka
δ 仅是pH和pKa 的函数,与酸的分析浓度c无关 对于给定弱酸, δ 仅与pH有关 δHA+ δA -=1
例: 计算pH4.00和8.00时HAc的δHAc、δAc解: 已知HAc的Ka=1.75×10-5
pKb1 + pKa3 = 14.00 pKb2 + pKa2 = 14.00 pKb3 + pKa1= 14.00
第五章酸碱平衡.ppt

新乡学院化学与化工学院
5.2.2 溶液的pH值
pH = -lg{c(H3O+ )} 令 pOH = -lg{c(OH- )} 根据 KW ={c(H3O+ )}{c(OH- )}= 1.0×10-14
即 - lg c(H+ ) - lg c(OH- ) = - lg KW = 14 \ pH + pOH = pKW = 14
§ 5.1 酸碱质子理论概述
*5.1.1 历史回顾
5.1.2 酸碱质子理论的基本概念
5.1.3 酸的相对强度和 碱的相对强度
2020-11-9
感谢你的观看
2
新乡学院化学与化工学院
5.1.2 酸碱质子理论的基本概念
酸:凡是能释放出质子(H+)的任何 含氢原子的分子或离子的物种。
(质子的给予体) 碱:凡是能与质子(H+)结合的分子 或离子的物种。 (质子的接受体)
HAc(aq)+H2O(l) H3O+(aq)+Ac-(aq)
初始浓度/mol·L-1 0.10
0
0
平衡浓度/mol·L-1 0.10-x
x
x
Ka
(HAc)
=
{c(H
O+
3
)}{c(Ac-
{c(HAc)}
)}
Ka
2020-11-9
(HAc)
=
x2 0.10 - x 感谢你的观看
x=1.3×10-3
15
② 水是两性物质,它的自身解离反应 也是质子转移反应。
H+
H2O(l)+H2O(l) H3O+(aq) +OH-(aq)
酸(1) 碱(2) 酸(2)
第五章 酸碱平衡与酸碱滴定

二、酸碱反应的实质:质子的转移
H+
酸+ 碱
如: H+
共轭碱 + 共轭酸
HCl(g) + NH3(g)
Cl- + NH4
请你排一排它们的酸碱性大小?
三、酸碱的强弱:本身性质、溶剂
H+(部分)
HAc + H2O H+(全部)
HAc + NH3
Ac- + H3O 醋酸为弱酸 Ac- + NH4 醋酸为强酸
溶液分为酸性、中性和碱性溶液。298.15K时: 当[H+]=[OH-] = 1×10–7 mol/L时,溶液显中性; 当[H+]>[OH-],[H+]>1×10–7 mol/L,溶液显酸性; 当[H+]<[OH-],[H+]<1×10–7 mol/L,溶液显碱性。 谁比较多,就显什么性 1×10–3 mol/L 1×10–9 mol/L
注意: 1.在计算多元酸碱解离常数时,应注意各级Ka和 Kb的关系。 2.由上述关系式看出:物质的酸性越强(Ka越大), 其共轭碱的碱性就越弱(Kb越小)
四、同离子效应和盐效应
酸碱平衡
同离子效应 HAc
HCl
H+ + AcH+ + Cl-
NH3·H2O
NH
4
+ OH-
NH4Cl
NH
4
+ Cl-
第五章 酸碱平衡与酸碱滴定法
第一节 酸碱质子理论 第二节 酸碱平衡 第三节 缓冲溶液 第四节 酸碱滴定法 第五节 非水溶液的酸碱滴定
第五章 酸碱平衡与酸碱滴定法
1、酸碱质子理论 2、水的离子积及其应用
酸碱平衡及酸碱滴定法.pptx

(1) 先选参考水平(大量存在,参与质子转移的物质)。参考 水平 在质子条件平衡式中不会出现。
(2) 将参考水平得质子后的形式写在等式的左边,失质子 后的
形式写在等式的右边. (3) 有关浓度项前乘上得失质子数,总的得失质子的物质
的量
第23页/共119页
例: 一元弱酸(HA)水溶液的质子条件式: 确定参考水平(Zero Level): H2O,
酸 HAc
质子 + 碱 H+ + Ac-
共轭酸碱对
第3页/共119页
关于共轭酸碱对的例子(p46)
酸
共轭碱 + 质子
HF
H
2P
O
4
H6Y2+
NH4+
F-
+
H+
H
P
O
24
+
H+
酸 碱
H5Y+
+
H+
半 反
NH3
+
H+
应
结论:酸碱可以是阳离子、阴离子、中性分子。
第4页/共119页
例: HAc在水中的离解反应(p47)
半反应1:
HAc
Ac- + H+
半反应2: H+ + H2O
总反应: HAc + H2O
简写为:
HAc
H3O+ Ac- + H3O+ Ac- + H+
在这里,溶剂水起到碱的作用! 结论:酸碱反应的实质是质子转移
第5页/共119页
碱(NH3)在水溶液中的离解反应:
NH3 + H+ H2O
(2) 将参考水平得质子后的形式写在等式的左边,失质子 后的
形式写在等式的右边. (3) 有关浓度项前乘上得失质子数,总的得失质子的物质
的量
第23页/共119页
例: 一元弱酸(HA)水溶液的质子条件式: 确定参考水平(Zero Level): H2O,
酸 HAc
质子 + 碱 H+ + Ac-
共轭酸碱对
第3页/共119页
关于共轭酸碱对的例子(p46)
酸
共轭碱 + 质子
HF
H
2P
O
4
H6Y2+
NH4+
F-
+
H+
H
P
O
24
+
H+
酸 碱
H5Y+
+
H+
半 反
NH3
+
H+
应
结论:酸碱可以是阳离子、阴离子、中性分子。
第4页/共119页
例: HAc在水中的离解反应(p47)
半反应1:
HAc
Ac- + H+
半反应2: H+ + H2O
总反应: HAc + H2O
简写为:
HAc
H3O+ Ac- + H3O+ Ac- + H+
在这里,溶剂水起到碱的作用! 结论:酸碱反应的实质是质子转移
第5页/共119页
碱(NH3)在水溶液中的离解反应:
NH3 + H+ H2O
人卫版无机化学酸碱平衡和酸碱滴定法PPT课件

• pH试纸:由多种指示剂混合溶液浸透试纸 后晾干而成。
• pH计
强酸(碱) 完全电离(浓度极低时需考虑水的电离)
2021/1/20
.
上一页 下一页
材料科学与化学工程学院
一元弱酸(碱)
cKө≥20Kwө 时,忽略水的电离 当α< 4.4% 或 c/Kө ≥500时
HA: c(H)c Kac B: c(OH)c Kbc
• 完全电离———强电解1/20
.
上一页 下一页
材料科学与化学工程学院
一、酸碱质子理论
酸碱理论发展的概况
1100-1600年 发现盐酸、硫酸、硝酸等强酸 1774年 法国科学家拉瓦锡提出:
酸的组成中都含有氧元素 十九世纪初 认为酸的组成中都含有氢元素 1884年 瑞典科学家Arrhenius提出电离理论 1923年 Bronsted和Lowry提出酸碱质子理论
例: 浓度为c的弱酸HA水溶液中 HA + H2O ⇌ H3O+ + AH2O+H2O ⇌ H3O++OHc(H3O+) = c(OH-)+c(A-)
简写为: c(H+) = c(OH-)+c(A-)
2021/1/20
.
上一页 下一页
材料科学与化学工程学院
3.酸碱溶液pH值的计算
pH值的测定
• 酸碱指示剂:借助颜色变化来指示溶液的 pH值。HIn ⇌ H++In-
2021/1/20
.
上一页 下一页
材料科学与化学工程学院
5.共轭酸碱对Kaө 和Kbө的关系
K a θ (H K b θ ( A A ) c c (c ) H )c (O ) K H w
• pH计
强酸(碱) 完全电离(浓度极低时需考虑水的电离)
2021/1/20
.
上一页 下一页
材料科学与化学工程学院
一元弱酸(碱)
cKө≥20Kwө 时,忽略水的电离 当α< 4.4% 或 c/Kө ≥500时
HA: c(H)c Kac B: c(OH)c Kbc
• 完全电离———强电解1/20
.
上一页 下一页
材料科学与化学工程学院
一、酸碱质子理论
酸碱理论发展的概况
1100-1600年 发现盐酸、硫酸、硝酸等强酸 1774年 法国科学家拉瓦锡提出:
酸的组成中都含有氧元素 十九世纪初 认为酸的组成中都含有氢元素 1884年 瑞典科学家Arrhenius提出电离理论 1923年 Bronsted和Lowry提出酸碱质子理论
例: 浓度为c的弱酸HA水溶液中 HA + H2O ⇌ H3O+ + AH2O+H2O ⇌ H3O++OHc(H3O+) = c(OH-)+c(A-)
简写为: c(H+) = c(OH-)+c(A-)
2021/1/20
.
上一页 下一页
材料科学与化学工程学院
3.酸碱溶液pH值的计算
pH值的测定
• 酸碱指示剂:借助颜色变化来指示溶液的 pH值。HIn ⇌ H++In-
2021/1/20
.
上一页 下一页
材料科学与化学工程学院
5.共轭酸碱对Kaө 和Kbө的关系
K a θ (H K b θ ( A A ) c c (c ) H )c (O ) K H w
6 酸碱平衡与酸碱滴定法 PPT课件

NH3(碱1) + H2O (酸2)
共轭酸碱对
NH4Cl的水解 (相当于NH4+弱酸的离解)
NH4+ + H2O
H3O+ + NH3
共轭酸碱对
NaAc的水解(相当于Ac-弱碱的离解)
Ac- + H2O
OH- + HAc
共轭酸碱对
醋酸与氨在水溶液中的中和反应 HAc + NH3 NH4+ + Ac-
共轭酸碱对
酸碱中和反应,也是离子酸碱的质子转移反应。
按酸碱质子理论,弱酸或弱碱既可以是分
子型的, HAc
,HF, NH3
,也可以是离子型
的,如 NH4+ , Ac - 等。既能给出质子作为 酸,也能接受质子作为碱的物质称为两性物, 如H2O,HCO3- ,HS- ,HPO42-等。
水是两性物质,它的自身解离反应也是质子 转移反应。 H+ H2O(l)+H2O(l) H3O+(aq) +OH-(aq)
特点:
①从物质的化学组成上揭示了酸碱的本质; ②导出了衡量酸碱强度的定量标度活度(a)、电离常数(Ki)和电 离度等概念,对研究电解质溶液中的平衡关系起了重要作用。
局限性
①只适用于水溶液体系; ②不能解释像NaAc和氯化氨NH4Cl这样的物质的酸碱性,盐包含 了酸性和碱性物质,比较混乱,因此人们又建立了酸碱质子理 论。
6.1.2 酸碱的共轭关系与缓冲体系 酸——溶液中凡能给出质子的物质 碱——溶液中凡能接受质子的物质 特点:
1)具有共轭性 2)具有相对性 3)具有广泛性
如: H2O 中性分子,既可为酸,也可为碱
酸碱滴定法PPT课件

02
实验操作过程中应保持 实验室的清洁卫生,避 免交叉污染。
03
在使用酸碱溶液时应特 别注意安全,避免直接 接触皮肤或吸入蒸汽。
04
在进行滴定操作时应准 确控制滴定速度,避免 过快或过慢,影响实验 结果。
03 酸碱滴定法实验步骤
实验样品的制备
样品选择与处理
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样品,进行适当的 破碎、研磨或溶解等处理,以便进行 后续的滴定分析。
02
根据滴定终点的指示方法不同: 电位滴定、指示剂滴定等。
02 酸碱滴定法实验准备
实验器材的准备
酸碱滴定管
用于准确测量酸碱溶液 的体积,确保滴定结果
的准确性。
烧杯
容量瓶
移液管
用于混合和盛放酸碱溶 液,一般选用容积适中
的烧杯。
用于准确配置酸碱溶液, 确保实验所需的浓度。
用于转移一定量的酸碱 溶液,确保实验操作的
改进建议
为了提高实验的准确性和安全性,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如加强实验操作培训、 使用更精确的实验器材、优化实验步骤、加强实验室安全教育等。
酸碱滴定法未来发展与应用
未来发展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应用领域的拓展,酸碱滴定法 也在不断发展和改进。未来可以探索新的滴定方法和 技术,以提高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同时也可以拓 展酸碱滴定法的应用领域,如环境监测、生物分析、 药物研发等。
样品称量与转移
样品溶解与稀释
对于不溶于水的样品,需要进行适当 的溶解处理;对于浓度过高的样品, 需要进行稀释处理,以避免滴定误差。
使用精确天平称量样品,并将其转移 到适当的容器中,以便进行滴定操作。
滴定管的使用与校准
滴定管选择
根据待测溶液的性质和浓度,选 择合适的滴定管类型和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