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文化产业管理考试大纲
2020年6月曲阜师范大学成人教育 文化产业管理 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

《文化产业管理》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行政监督管理、产业政策管理、法治管理2.组织政策、布局政策3.执法、司法4.政策性融资、股权融资、债权融资二、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1.文化产业宏观调控基于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重大影响,由政府有关部门执行管理职能,采取相应政策工具和行政手段,对文化产业发展目标、发展规模、产业结构、统计评价等进行总量管理和调控。
2.市场准入制度是国家对市场主体资格的确立、审核和确认的法律制度,包括市场主体资格的实体条件和取得主体资格的程序条件。
其表现是国家通过立法,规定市场主体资格的条件及取得程序,并通过审批和登记程序执行。
3.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不同的文化市场行政执法机构联合,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对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文化经营活动进行监督检查,并对违法行为进行处理的具体行政行为。
4.股权融资指企业的股东愿意让出部分企业所有权,通过企业增资的方式引进新的股东的融资方式。
通过股权融资所得资金,企业无需还本付息,新老股东共同分享企业的盈利与增长。
5.文化企业集聚三、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30分)1. 文化产业管理与文化事业管理的关系(1)区别:文化产业管理是以文化产品的市场交易为中心,对文化产业的经济运行、社会文化影响等进行协调控制,保证特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文化事业管理以文化产品的公益性流通、使用为中心,协调公共文化资源和公众文化需求,追求社会效益。
(2)联系:①支持。
文化事业管理的发展能够为文化产业管理提供文化人才、文化遗产、文化基础设施等资源以及技术条件的支持。
②反哺。
文化产业管理的成果能够促进文化事业管理的健康持续发展。
如文化产业的发展保护了濒危的文化遗产,一定程度保证了文化事业的安全管理;文化产业管理催生的新技术能够借鉴到文化事业管理工作中来。
③转化。
在一定历史时期,文化产业管理和文化事业管理可能相互转化。
文化产业经营与管理专业单独招生考试 综合素质测试大纲

文化产业经营与管理专业单独招生考试综合素质测试大纲文化产业经营与管理专业单独招生考试综合素质测试大纲主要
包括以下内容:
专业认知:测试考生对文化产业经营与管理专业的基本认知,包括专业的定义、发展历程、主要课程、就业前景等。
基本素质:测试考生的基本素质,包括语言表达、思维逻辑、人际交往、团队协作、创新思维等方面。
专业知识:测试考生对文化产业经营与管理专业的知识掌握情况,包括文化产业的基本理论、市场营销、项目管理、法律法规等方面的知识。
实践能力:测试考生的实践能力,包括市场调研、项目策划、营销推广、团队协作等方面的实际操作能力。
综合素质:测试考生的综合素质,包括道德品质、文化素养、心理素质、身体素质等方面的综合表现。
在具体考试过程中,可能会采用笔试、面试、实践操作等多种方
式进行测试,具体考试形式和内容可能会因不同学校或地区而有所差异。
考生需要根据所在地区或所报考学校的具体要求,认真准备并参加相应的考试。
文化产业概论考试大纲

考试大纲课程名称:文化产业概论适用专业:历史学专业单位:编制人:审定人:文化产业概论课程考试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代码:16210037课程类别:专业考查课学分:2适用专业:历史学专业二、课程考试目的《文化产业概论》是传播学专业的一门基础专业课程。
针对学生特点,本课程将理论部分精简为核心概念等形式,将大部分理论内容化整为零地分散到各个模块中去,使课程既保证了必要的理论性,又突出了应用性和实用性。
本课程介绍中国和世界文化产业概况,了解文化产业发展繁荣的基本路径;具体而深入地对文化产业的核心类别(广播电视业、新闻出版业、报刊出版产业、演艺产业、会展产业、艺术品产业、动漫产业)进行讲解;使学生初步掌握文化产业的运营管理规则和操作要点,具备从事相关职业和研究的素质。
课程重视案例教学、课堂讨论教学等方法,教师与学生将通过对中外文化产业经典案例的解剖和复盘,从实践中学习文化产业的知识、理论和能力;同时,鼓励学生通过调查研究,关注当地文化产业定位、规划和实施中的最新进展,学以致用。
三、考试内容与要求第一章文化与文化产业考试内容:(一)文化产业的内涵与外延(二)文化产业的基本特征考试要求:掌握文化产业的概念第二章文化产业与文化经济考试内容:文化产业形成过程和发展模式。
1、文化经济的特征: 2、文化产业的模式考试要求:创意城市和三T理论的启示。
并谈谈自己的看法第三章文化产业与国家“软卖力”考试内容:(一)“文明的冲突”与“符号的战争”1、亨廷顿文明的冲突论的基本观点;2、符号的战争——约瑟夫·奈的“软实力(二)文化产业与知识产权保护考试要求:亨廷顿文明的冲突论的基本观点第四章当代文化产业的九大类别考试内容:当代文化产业的九大类别图书出版业、报刊业、广播影视业、音像产业、网络产业、广告业、旅游业、艺术产业和体育产业。
考试要求:重点掌握旅游业第五章国际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考试内容:文化产业形成过程与发展模式1、文化产业发展的过程2、文化产业发展模式:欧洲、北美、亚洲的文化产业考试要求:文化产业发展模式第六章国际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考试内容:(一)简单文化产业模式1、简单文化产业模式包括:生产者经纪人意义解说者消费者。
2020年暨南大学722文化产业基础考研初试大纲(含参考书目)

更多考研资料就上精都考研网
2020年暨南大学文化创意与文化产业专业
“文化产业基础”考试大纲
Ⅰ.考查目标
文化产业的基本概念、知识、原理、政策以及中外文化产业发展的历程、重要的现象和经典案例,要求考生比较系统地掌握本科阶段所学全部内容,具有初步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Ⅱ.考查范围
本课程重点考查本科阶段所学的《文化产业概论》,以及相关的《世界文化产业》、《文化产业政策学》《文化产业经济学》《文化管理学》等课程的基本内容。
包括文化产业的概念与门类、文化产业的属性、特征与规律、国内外文化产业发展的历史与现状、文化经营与管理、文化金融与文化科技、文化产业对于国家发展的战略意义、文化产业的政策与制度等。
Ⅲ.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一、试卷总分数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
专业基础知识(40%)
专业理解能力(30%)
专业应用能力(30%)
四、试卷题型结构
(一)名词解释题(5题中选3,每小题8分,共24分,多选不计分)
(二)简答题(3题中选2,每小题10分,共20分,多选不计分)
(三)辨析题(3题中选2,每小题18分,共36分,多选不计分)
(四)论述题(3题中选2,每小题35分,共70分,多选不计分)
1。
04122文化产业与管理课程考试说明

04122 文化产业与管理课程考试说明一、本课程使用的教材、大纲本课程使用教材为:《文化产业与管理》,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组编,胡惠林主编,南开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二、本课程的试卷题型结构及试题难易度1. 试卷题型结构表2.试卷分别针对识记、领会和综合应用三个认知及能力层次命制试题,三个层面在试卷中所占的比例分别为40%、40%和20%。
3.试卷难易度大致可以分为较易、中等和较难三个等级,不同难易度在试卷中所占的比例分别是30%、50%、20%。
三、各章内容分数的大致分布根据自学考试大纲的要求,试卷在命题内容的分布上,兼顾考核的覆盖面和课程重点,力求点面结合。
各编所占的分值大致如下:四、考核重点与难点绪论1.文化产业的概念2.文化产业理论研究的对象和学科属性3.文化产业研究的理论系统与研究方法第一章文化、文化生产、文化产业1.文化产业的特征;2.文化生产的历史发展阶段;3.文化产业产生的历史条件;4.文化产业与内容产业、创意产业的联系于区别。
第二章文化经济运动与文化产业发展1.文化经济的概念;2.文化经济运动;3.文化经济运动的历史形态;4.文化产业发展的历史阶段;5.现代文化产业形成的动因与历史条件;6.增长方式;7.视觉文化对现实经济生活的影响。
第三章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1.公益性文化的概念;2.公益性文化的构成和性质;3.经营性文化的构成和特征;4.文化产品的公益属性和经济属性;5.文化需求增长的主要表现和原因;6.文化产品的供给主体和供给方式;7.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主要区别。
第四章文化产业结构1.文化产业结构的概念;2.文化产业价值链的概念及主要表现形式;3.三次产业分类法;4.现阶段我国文化产业的分类体系;5.影响文化产业结构变动的因素;6.授权产业的概念。
第五章文化产业组织1.文化市场结构类型;2.文化企业行为包含的内容;3.评价文化市场绩效的内容。
第六章文化产业运行机制1.文化市场的主体及其构成;2.文化经济结构的概念;3.文化经济结构的概念4.文化市场规则;5.文化市场机制;6.文化市场失灵的表现形式;7.政府在文化市场建设中的主要职能。
文化产业创意与策划考试大纲

文化产业创意与策划考试大纲文化产业创意与策划(4125)自学考试大纲一、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要求(一)本课程的性质与设置的目的文化产业是观念形态的产业化,是以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为生产和消费对象的特殊产业,它最终满足的是人们的精神心理需求。
文化产业在获取丰厚经济效益的同时,还担负起增强人的文化素养、提升人的思想道德水平、塑造人的健康心灵的社会责任,因此发展文化产业必须同时遵循文化和经济的双重规律,这一内容生产的本质决定了创意与策划在文化产业中的核心地位。
国内外文化产业发展的实践表明,文化产业创意与策划已经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先导,成为保持文化产业发展活力的保证。
文化生产创意不仅体现在对文化产品设计方面的灵感和创造力,更重要的是对本民族文化资源利用的巧思新意,以文化创意来激发全民族的文化创造力;而文化产业策划是文化产业市场化运作中极为重要的前期工作,策划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文化企业能否真正把握市场机会、规避投资风险、取得理想的经济效益和文化传播效果。
因此,文化产业的创意与策划要贯穿于文化产业发展的全过程,包括文化项目的开发、文化活动的构想、文化产品的设计,也包括文化内容、文化服务、文化产业经营方式的创新等等。
在今天的文化产业领域,成功的创意和策划各呈异彩,各具特色,但从总体上观察又具有一些共同特点,把握这些特点和规律是保障文化产业顺利运作的基础,也是文化产业从业者的基本素质要求。
文化产业创意与策划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新型应用学科,认真学习这门课程,对于认识我国文化产业创意与策划领域的现状,借鉴国内外文化产业创意与策划的经验和方法,总结当前文化产业运作的得失,制定文化产业发展的市场战略规划和具体运作策略,增强文化产业主体在信息传播和产品营销方面的竞争力,有效地实现文化产业的市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提高文化产业经营者的综合素质,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二)本课程的基本要求本课程首先要求系统地梳理文化产业策划与创意的理论及方法,从文化产业创意的内涵入手,分析创意的思维特点,文化产业策划的特征、原则以及一般程序;继而对文化产业创意与策划的各个环节进行理论阐释,包括文化市场战略的创意与策划、文化产品的创意与策划、文化品牌的创意与策划、文化市场流通渠道的创意与策划,着重分析文化产业市场运作过程中的重要问题。
中国传媒大学828文化产业基础2020年考研专业课初试大纲

中国传媒大学2020年考研828文化产业基础考试大纲 一、考试目的及要求
本科目主要考查考生关于文化产业理论方面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科研分析能力。
考试目的在于选拔具备良好理论基础,具备文学、艺术学、经济学、管理学基本思维的综合性能力的学生。
要求考生根据本大纲的内容和参考书目,通过系统学习,掌握文化产业基本理论框架、主要理论内容,形成自己的观点,并能灵活使用相关理论知识分析文化产业具体问题。
二、考试内容
第一部分文化产业的源起
1. 文化产业兴起的时代背景
2. 文化产业兴起的社会基础
3. 文化产业发展历史阶段
4. 中国文化产业发展阶段和主要特点
第二部分文化产业的界定
1. 世界不同国家文化产业的内涵与界定
2. 国民经济中文化产业的分类
3. 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
第三部分文化产业基本原理
1. 经济学的视角
2. 社会学的视角
3. 艺术学的视角
4. 文化研究领域中的文化产业。
文化产业学考试大纲

文化产业学考试大纲一、考试概述1. 考试目的及重要性2. 考试形式及考试时间3. 考试范围4. 考试内容及权重分配二、文化产业基础知识1. 文化产业定义及发展历程2. 文化产业的分类及特点3. 文化创意产业的概念与特征4. 文化企业的组织形式与经营模式5. 文化产业政策与法规三、文化产业市场分析1. 文化产业市场规模及增长趋势2. 文化消费者行为与市场需求分析3. 文化产业市场竞争力分析4. 文化产业市场创新与变革四、文化产品开发与运营1. 文化产品设计与开发要素2. 文化产品生产与制作流程3. 文化产品品牌建设及市场推广4. 文化产品运营与管理五、文化产业投融资与项目管理1. 文化产业投融资模式及特点2. 文化产业投融资市场分析与评估3. 文化项目策划与管理4. 文化产业风险控制与应对策略六、文化产业国际交流与合作1. 文化产业国际交流的机制和途径2. 文化产业国际合作模式及案例分析3. 文化产业跨文化交流与沟通能力培养4. 文化产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与发展七、文化产业法律与知识产权保护1. 文化产业相关法律法规2. 文化产业知识产权的保护与运营3. 文化产业合同管理与纠纷解决4. 文化产业的社会责任与道德规范八、文化产业创新与应用1. 文化产业创新的动力与机制2. 文化产业创新的核心要素3. 文化产业创新案例分析4. 文化产业与科技创新的融合与发展九、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1. 文化产业的绿色发展与资源管理2. 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利益相关方分析3. 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策略与实践4. 文化产业的社会影响与社会责任十、文化产业的未来发展趋势与展望1. 文化产业的未来发展趋势分析2. 文化产业创新与技术变革的影响3. 文化产业与社会发展的关系4. 文化产业的发展策略与应对措施结语:文化产业学考试大纲涵盖了文化产业的基础知识、市场分析、产品开发与运营、投融资与项目管理、国际交流与合作、法律与知识产权保护、创新与应用、可持续发展等重要方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研究方向:文化产业管理研究考试科目:711艺术理论 812文化产业学711《艺术理论》考试大纲一、考试目的本考试旨在全面考察考生对艺术学基础理论的系统掌握。
二、考试基本要求1. 准确把握艺术学理论的基本概念及其特征。
2. 了解掌握艺术学理论的基本课题及其主干问题。
3. 熟练运用艺术学理论知识分析相关问题。
三、考试内容第一部分艺术本体论(一)艺术活动的构成及其基本特征(二)关于艺术发生的诸种学说及艺术发展规律的思考(三)关于艺术活动的功能的理解第二部分艺术类型论(一)艺术分类的基本方式(二)造型艺术的类别及其美学特征1.绘画(概念、种类、基本特征、相关史料)2.雕塑(概念、种类、基本特征、相关史料)3.摄影(概念、种类、基本特征、相关史料)4.书法(概念、种类、基本特征、相关史料)(三)实用艺术的类别及其美学特征1.建筑(概念、种类、基本特征、相关史料)2.园林(概念、种类、基本特征、相关史料)3.工艺与设计艺术(概念、种类、基本特征、相关史料)(四)表情艺术的类别及其美学特征1.音乐(概念、种类、基本特征、相关史料)2.舞蹈(概念、种类、基本特征、相关史料)(五)语言艺术的类别及其美学特征1.文学体裁(诗歌、散文、小说的概念及各自的艺术特征)2.语言艺术的基本特征(六)综合艺术的类别及其美学特征1.戏剧与戏曲(概念、种类、基本特征、相关史料)2.电影与电视(概念、种类、基本特征、相关史料)第三部分艺术创造论(一)关于艺术创作主体——艺术家的认知与理解(二)关于艺术创作过程的认知与理解(三)关于艺术创造的心理学要素与特点的认知与理解第四部分艺术作品论(一)关于艺术作品内容、艺术形式的认知与理解(二)关于艺术形象、艺术典型、艺术意境的认知与理解(三)关于艺术风格、艺术流派与艺术思潮的认知与理解第五部分艺术接受论(一)艺术传播的内涵、构成、不同方式及特点(二)艺术鉴赏的特点与过程(三)关于艺术批评的特点与形态分类(四)关于艺术批评家的素养第六部分艺术美学论(一)艺术审美类型1.优美与壮美2.悲剧、崇高与荒诞3.喜剧、丑与滑稽4.艺术形式美的内涵以及创造规律(二)艺术审美价值1.高雅与通俗2.民族的与世界的812《文化产业学》考试大纲一、考试目的全面考察考生对文化产业相关基础知识、基本理论的掌握及运用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基本要求1.准确掌握文化产业学基本知识和理论。
2.了解文化产业发展的基本动向。
3.能够运用文化产业学基本知识和理论分析当前文化产业的发展状况和问题。
三、考试内容第一部分文化经济学部分(一)文化生产1. 现代文化生产的划分和产品差异现代文化生产的形成现代文化生产形态的划分现代文化产品的差异2. 现代文化生产的性质和特征现代文化生产的产业性质现代文化生产的生产劳动性质现代文化生产的特征3. 现代文化生产的双重运动价值规律及其在现代文化生产中的一般运动文艺规律在现代文化生产中的运动特性(二)文化需求、供给和均衡1.文化需求文化需求的产生及类型文化需求规律文化需求的弹性影响文化需求的其他因素2.文化供给文化供给及其类型文化供给规律和弹性影响文化供给的其他因素3.文化供求的均衡及调节文化供求的矛盾运动文化供求矛盾的主要表现文化供求的调节(三)文化消费1.文化消费的作用、特点和运动趋势文化消费的作用文化消费的特点文化消费的运动趋势文化消费全球化的意义2.文化消费结构文化消费结构的含义及基本类型影响文化消费结构变化的因素文化消费结构的合理化文化消费结构的变化趋势3.文化消费水平文化消费水平及其划分文化消费水平的差异提高文化消费水平的途径4.信息技术影响下的网络消费及其风险信息技术对文化消费的支持和影响知识经济时代的网络消费及其文化风险5.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消费战略文化消费全球化趋势的挑战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消费战略(四)文化市场1.文化市场的划分和特点文化市场的划分和细分文化市场的特点2.文化市场在文化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文化资源的概念和种类文化资源优化配置的原则和方式文化市场在文化资源优化配置中的作用3.文化市场的宏观调控宏观调控的必要性宏观调控的经济手段4.文化市场的开拓以文化产品为核心拓展文化市场空间以文化产业为平台推进民族文化输出(五)文化商品1.文化商品的意义和特性文化商品的意义分析文化商品的双重属性文化商品的特点2.文化商品的价值文化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文化商品的价值两重性文化商品的价值实现机制3.文化商品和公共文化产品文化商品的形态和类型文化商品和公共文化产品(六)文化商品价格1.文化商品价格的构成、特征和种类文化商品的价格和价值文化商品价格的特点和种类2.文化商品的价格体系文化商品价格体系和文化商品结构体系文化商品价格体系的形态和实质影响文化商品价格变动的因素3.文化商品价格的制定文化商品价格制定的依据制定文化商品价格的目标和策略(七)文化投资1.文化投资的性质和特点文化投资的性质及构成文化投资的特点2.文化投资的一般运动过程文化投资的形成和筹集文化投资的分配文化投资的运用文化投资的回收3.文化投资的结构和布局文化投资结构和文化经济结构之间关系文化投资的布局(八)文化发展战略1.文化战略和文化发展战略文化战略与文化发展战略的概念区分文化发展战略的特征2.文化发展战略的选择和制定影响文化发展战略选择的主要动力因素文化发展战略目标选择和优劣机制分析文化发展战略选择的利益需求和制定原则3.文化发展战略的构成、类型和模式文化发展战略的构成文化发展战略类型和模式(九)文化经济管理1.西方国家的主要管理模式2.我国文化经济管理体制的历史进程第二部分文化产业学部分(一)文化产业相关概念如:文化、文化产业(国际、国内界定)、文化事业、文化经济(二)世界文化产业发展历程及新动向(三)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历程及新动向(四)文化产业的功能与特征(五)文化资源与文化资本的区分(六)论析政府对文化产业的推动作用(七)理解科学技术与文化产业的关系十、阅读书目1.《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导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马克思,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2.《1844年经济学一哲学手稿》,《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十二卷,马克思,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3.《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毛泽东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53年版;4.《邓小平文选》第三卷,邓小平,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5.《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人民出版社,1980 年版;6.《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下,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7.《柏拉图文艺对话集》,柏拉图,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版;8.《诗学》,亚里士多德,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9.《拉奥孔》,莱辛,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10.《判断力批判》上卷,康德,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11.《歌德谈话录》,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12.《审美教育书简》,席勒,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13.《美学》一、二、三卷,黑格尔,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14.《罗丹艺术论》,人民美术出版社,1978年版;15.《艺术哲学》,丹纳,人民文学出版社,195年版;16.《弗洛伊德美学论文选》,弗洛伊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年版;17.《心理学与文学》,荣格,三联书店,1987年版;18.《艺术》,贝尔,中国文艺联合出版公司,1984年版;19.《艺术问题》、《情感与形式》,苏珊·朗格,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20.《审美特性》,卢卡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21.《技术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本雅明,浙江文艺出版社, 2005年版;22.《艺术与错觉》,贡布里希,浙江摄影出版社,1987年版;23.《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尧斯,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24.《西方美学家论美和美感》,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25.《西方文论选》,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年版;26.《西方画论辑要》,江苏美术出版社,1990年版;27.《朱光潜美学文集》(一、二、三、四卷),朱光潜,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年版;28.《宗白华选集》,宗白华,天津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29.《美的历程》,李泽厚,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30.《中国美学史大纲》,叶朗,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11月版;31.《西方美学史》,凌继尧,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年12月版;32.《中国艺术学》彭吉象,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1月版;33.《中国美学史资料选编》(上、下册),中华书局,1980--81年版;34.《中国画论类编》,人民美术出版社,1986年版;35.《中国音乐美学史资料注译》,人民音乐出版社,1990年版;36.《中国古代文论类编》,海峡出版社,1990年版;37.《跨文化管理教程》第5版,[美]菲利普·R·哈里斯/ 罗伯特·T·.莫兰,新华出版社,2002年1月出版;38.《管理学》(第十版),[美]哈罗德.·孔茨/海因茨·韦里克,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年8月版;39.《管理学》(第9版),[美] 斯蒂芬·P·罗宾斯/玛丽·库尔特,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版;40.《管理学:现代的观点》,芮明杰,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9月版;41.《创意产业经济学》,[美]理查德·E·凯夫斯,新华出版社,2004年5月版;42.《艺术文化经济学》(第二版),[美]詹姆斯·海尔布伦、查尔斯·M·格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10月版;43.《创意产业导论》,厉无畏主编,学林出版社, 2006年6月版;44.《文化产业学》,胡惠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8月版;45.《文化产业管理概论》,李向民、王晨、成乔明,山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46.《文化管理学概论》,田川流、何群,云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12月版;47.《文化产业通论》,欧阳友权主编,湖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3月版;48.《艺术与创意》,田川流,山东友谊出版社,2009年5月版;49.《文化生产及产品分析》,何群,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12月版;50.《文化产业与政策导论》,张玉国,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12月版;51.《国际文化贸易概论》,李怀亮,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12月版;52.《新文化产业论》,[日]日下公人:范作申译,北京,东方出版社,1989版;53.《现代经济学前沿专题》,汤敏、茅于轼主编,商务印书馆,1999年5月版;54.《微观经济学》,[美]平迪克、鲁宾费尔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55.《宏观经济学》,[美]布兰查德,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中文版;56.《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美]沃纳·塞佛林,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57.《第二媒介时代》,[美]马克·波斯特,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58.《传播政治经济学》,[加]文森特·莫斯可,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59.《多媒体时代与大众传播》,[日]桂敬一编,新华出版社,2000年版;60.《中国文化遗产保护概论》,于海广、王巨山主编,山东大学出版社,2008 年5月版;61.《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郭万平,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年11月第1版;62.《中国博物馆学基础》(修订版),王宏钧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6第9次印刷;63.《当代西方博物馆发展态势研究》杨玲、潘守永主编,学苑出版社,2005年12月版;64.《博物馆的美学经济》,刘惠媛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6月第1版;65.《独立策展人》,[澳]爱莉森:桂雅文译,五观艺术管理公司出版,2004年7月版;66.《中国科学技术史》,[英]李约瑟,科学出版社,1978年版;67.《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史》,刘洪涛编,南开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68.《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王文章,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年10月第1版;69.《文物保护法及其配套规定》,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年11月版;70.《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中国国家委员会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文物局推荐,2004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