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的地质作用

合集下载

流水地质作用

流水地质作用

**理工大学流水地质作用**理工大学学号:************姓名:******学院:**********老师:日期:流水地质作用1.概况流水地质作用分为侵蚀作用、搬运作用和沉积作用。

1.1侵蚀作用:河流的侵蚀作用包括机械侵蚀和化学侵蚀两种。

河流侵蚀方面向下冲刷切割河床,称为下蚀作用。

另一方面,河水以自身动力以及挟带的砂石对河床两侧的谷坡进行破坏的作用称为侧向侵蚀,而河流化学侵蚀只是在可溶岩地区比较明显,没有机械侵蚀那么普遍。

1.2搬运作用:河水在流动过程中,搬运着河流自身侵蚀的和谷坡上崩塌、冲刷下来的物质。

其中,大部分是机械碎屑物,少部分为溶解于水中的各种化合物。

前者称为机械搬运,后者称为化学搬运。

河流机械搬运量与河流的流量、流速有关,还与流域内自然地理——地质条件有关。

**理工大学1.3沉积作用:当河床的坡度减小,或搬运物质增加,而引起流速变慢时,则使河流的搬运能力降低,河水挟带的碎屑物便逐渐沉积下来,形成层状的冲积物,称为沉积作用。

河流沉积作用主要发生在河流入海、入湖和支流入干流处,或在河流的中下游,以及河曲的凸岸。

但大部分都沉积在海洋和湖泊里。

河谷沉积只占搬运物质的少部分,而且多是暂时性沉积,很容易被再次侵蚀和搬运。

2.水圈概况地球表面3/4的面积被海洋、冰层、湖泊、沼泽及江河覆盖。

大陆表层岩石和土壤的空隙中也充填有大量地下水。

大气对流层中漂浮着大量的水气和雨、雪微粒。

这些水体共同构成一个连续而不规则的圈层,称为水圈。

水圈的质量约有 1.44×10^18t,是地球总质量的近1/4000。

3.水的驱动力,能量和来源太阳能,重力能加地形是水运动的驱动机力,能量来源。

【水能=机械能+化学能】,从地幔中析离出来的原始水流入海洋,再流入地下到被蒸发到大气圈在以降雨等多种形式被转移到海洋,地下,地表。

完成水的驱动。

4.地球表层水分循环海洋、陆地水和大气的水随时随地都通过相变和运动进行着大规**理工大学模的交换,这种交换过程称为地球水分循环。

水地质作用

水地质作用

流的 作用 流的地质作用 流的地质作用

片流的洗刷作用
洗刷作用:面流在斜坡上流动过程中,可冲
走细粒物质,并将这些物质带到斜坡下部。 走细粒物质,并将这些物质带到斜坡下部。 面流的水动力微弱, 面流的水动力微弱,仅能冲走颗粒较小的 粉沙及泥土。可溶性岩石(石灰岩) 粉沙及泥土。可溶性岩石(石灰岩)组成的山 坡还能产生溶蚀作用,形成溶勾、石芽地貌。 坡还能产生溶蚀作用,形成溶勾、石芽地貌。 在山坡下部, 在山坡下部,无数细小股流水还具有一定 的线状侵蚀能力。坡面在小股流水冲刷作用下, 的线状侵蚀能力。坡面在小股流水冲刷作用下, 出现无数小沟。 出现无数小沟。山坡上裸露的土壤常受到面流 的洗刷,产生大量的土壤流失。 的洗刷,产生大量的土壤流失。
水地质作用
地表水(地面流水) 地表水(地面流水) 地下水
地面流水地质作用
地面流水指陆地表面流动着的液态水。在重力作用下,沿地表从高 地面流水 处向低处流动。主要来自大气降水,其次来自冰雪融水和地下水 。 地 面 流 水 地面流水 地面流水
流 流 低 的 流
的 流 的 面 流动的 流水 地面流水
流动的 地面流水
冲刷作用: 冲刷作用:洪流以巨大的机械冲击力猛烈 冲刷沟底及沟壁岩石的过程。
洪流的冲刷作用形 成的沟谷地貌称: 冲沟。 冲沟。
洪积扇:洪流携带大量泥沙、石块到沟口, 洪积扇:洪流携带大量泥沙、石块到沟口,由于 沟口 坡度减小,洪流无侧壁约束,水流分散, 坡度减小,洪流无侧壁约束,水流分散,动能 迅速减弱,所搬运的碎屑物在沟口大量沉积, 迅速减弱,所搬运的碎屑物在沟口大量沉积, 形成扇形堆积地貌 扇形堆积地貌。 形成扇形堆积地貌。
3.承压水(层间水)——埋藏在地下两个隔水层之 间的含水层中的水。当两个隔水层之间的含水层被水充 满时,就是有了一定的静压力,称为承压水。 自流井——当打井凿穿上部隔水层时,如果承压水 的静水压力所达到的水头高度超过井口地面时,则自行喷 溢出地表,形成自流井。

27水知识点

27水知识点

27水知识点水是地球上最为常见的物质之一,它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以下是关于水的27个知识点,帮助你更好地了解水的特性和重要性。

1.水的化学成分:水的化学式为H2O,由氢原子和氧原子组成。

2.水的循环:水通过蒸发、降水和地下水循环在地球上循环流动。

这个过程称为水循环。

3.水的三态:水可以以固态(冰)、液态(水)和气态(水蒸气)存在。

4.水的密度:水的密度较大,因此冷水比热水更重。

5.水的热容量:水的热容量较大,因此它能够吸收和释放大量的热量而不引起温度变化。

6.水的沸点和凝固点:在常压下,水的沸点为100摄氏度,凝固点为0摄氏度。

7.水的溶解能力:水是一种良好的溶剂,可以溶解许多物质,如盐和糖。

8.水的表面张力:水具有较高的表面张力,使得水滴呈现球形。

9.水的透明度:纯净的水是透明的,可以使光线穿过。

10.水的pH值:纯净的水的pH值为7,是中性的。

11.水的酸碱性:当水中的氢离子浓度高于氢氧根离子浓度时,水呈酸性;反之,呈碱性。

12.水的冰融化:当冰受热时,会融化成液体水,这是由于冰的分子结构发生变化。

13.水的蒸发:水在受热时会转化为水蒸气,这是由于水分子的热运动引起的。

14.水的凝固:水在受冷时会凝固成冰,这是由于水分子的热运动减缓导致的。

15.水的浸透性:水可以通过渗透进入土壤和岩石,从而形成地下水。

16.水的地质作用:水的流动和侵蚀作用可以形成河流、湖泊和峡谷等地质地貌。

17.水的生物作用:水对于生物生存至关重要,水是细胞内液体的主要成分,也是生物体养分的传导介质。

18.水的环境保护:水资源的保护对于维护生态平衡和人类的生存环境至关重要。

19.水的能量利用:水能可以转换成电能,被广泛用于发电和供应能源。

20.水的污染:水的污染会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影响,因此需要加强水污染的防控工作。

21.水的健康效益:饮用适量的水对于保持身体健康非常重要,有助于排毒和维持新陈代谢。

水的神奇之处

水的神奇之处

水的神奇之处水,是地球上最为普遍的物质之一,也是生命之源。

它以其独特的性质和作用而显得神奇。

本文将探讨水的神奇之处,并从多个角度进行论述。

1. 物理性质水的物理性质使它在自然界中具有许多特殊的作用。

首先,水具有高的比热容。

这意味着水的温度相对稳定,它能够吸收大量的热量而不发生明显的温度变化。

这一性质使得水体能够维持稳定的温度,保护水中生物的生存环境。

其次,水是唯一一种在自然界中同时存在于三态的物质,即固态、液态和气态。

这种状态的转变带来了循环运动,如水的蒸发和降水,形成了水循环。

水循环是维持地球生态平衡的重要过程。

最后,水的密度在不同温度下发生变化,最密集的水处于4摄氏度。

这一特殊性质使得水在结冰时会形成冰的浮力,保护水下生物免受寒冷环境的伤害。

2. 生物作用水对生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水是所有细胞和生物体内的主要组成部分。

细胞内的水分子为细胞提供了结构和支持,使其能够正常运转。

其次,水对植物的生长至关重要。

水通过根系被植物吸收,并在植物体内通过输送系统向上分配,从而提供了植物所需的养分和水分。

此外,水还在植物光合作用中起到催化剂的作用,促进光合作用的进行。

对于动物来说,水是维持体温平衡、输送养分和排除废物的必需物质,而鱼类和其它水生生物则完全依赖水中的氧气生存。

3. 地质作用水在地质作用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首先,水的侵蚀作用使得河流、海洋等地貌形成。

水流能够通过长时间的侵蚀作用,形成各种各样的地貌,如峡谷、深谷和平原。

其次,水在地下形成水溶洞。

地下水侵蚀和化学作用使得溶洞形成,这些洞穴中往往富含独特的地下河流和珍贵的地下水域生态系统。

4. 环境作用水对环境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首先,水能够吸收大量的热量,通过蒸发冷却地球表面,维持大气的湿度和温度。

其次,水稳定了气候,减缓气候变化的速度。

水面对太阳光的反射和吸收减少了太阳辐射的强度,使地球温度得到调节。

此外,水是污染物的载体,通过河流和海洋运输废物,起到净化环境的作用。

工程地质学_第三章水流地质作用

工程地质学_第三章水流地质作用
坡积物与洪积物经常共存,在野外工作时,应注意二者 的区别:①由于坡积物来自附近山坡,所以坡积物一般比洪 积物成分更单纯,另外坡积物中砾石含量少,洪积物砾石丰 富;②片流动力弱而不稳定,故坡积物的分选性比洪积物差; ③坡积物比洪积物的磨圆度低,砾石的棱角较明显;④坡积 物略显层状,不具洪积物的分带现象;⑤坡积物多分布于坡 麓,构成坡积裾地形,而洪积物分布于沟口形成洪积扇地貌。
(4)对河谷纵断面的塑造
A、急流
B、瀑布
C、平衡剖面
(4)向源侵蚀与河流袭夺
下蚀作用在加深河谷的同 时,还使河流向源头方向 发展,加长河谷,把河流 向源头发展的的侵蚀作用 称为向源侵蚀作用。
二、河流的侧蚀作用
河水以自身的动力及挟带 的砂石对河床两侧或谷坡 进行破坏的作用称为河流 的侧蚀作用(或称旁蚀作 用)。 侧蚀作用是平原区河流及 河流下游的主要侵蚀形式。 侧蚀作用的结果使河床弯 曲、谷坡后退、河谷加宽。
(2)山坡型泥石流
B.按泥石流固体物质组成分类
a.泥流:由黏粒、粉粒和砂粒组成,砾石和卵石 颗粒很少,颗粒级配偏细,密度偏高,分稀性和稠 性,呈黏泥状。
b.泥石流:固体物质由大量的黏性土和粒径不等 的砂粒、石块组成,颗粒级配域宽,密度幅度域大, 分布地域广。 c.水石流 固体物质以大小不等的石 块、砂粒为主,黏性土含量较少。
大幅度弯曲的河曲在洪 水期中可能被截弯取直, 遗留的河道形似牛轭,形 成牛轭湖。
3.3 河流的搬运作用与沉积作用
一、搬运作用
河流的搬运作用既有机械搬运,也有化学搬运。
机械搬运作用可分为推移、跃移和悬移三种。
在河流中、上游水急、颗粒较大,推移、跃移和悬移三者共 存,且推移、跃移更主要;在中下游则是跃移和悬移更主要。 颗粒的搬运方式不是固定不变的,随着流速增大,推移可变 为跃移,跃移也可变为悬移。流速降低时,则发生相反的转

第二节地表水的地质作用

第二节地表水的地质作用
第二节 地表水的地质作用
地表水是指地表面在重力作用下流动着的液态水
地面流水直接流入同一条河流的区域,叫流域, 流域之间的高地称为分水岭。
地表水地 质作用
暂时性流 水的地质 作用
雨蚀
片流
洪流
坡积物 洪积物
经常性流 水的地质 作用
河流
冲积物
一、暂时性流水地质作用
(一)雨蚀作用
山坡上部经雨滴多次冲击,物质 遭受侵蚀,山坡下部不断有激溅 下落的泥沙堆积,使山坡变缓 1、雨蚀作用分类 机械作用(雨滴冲击地面)
•粘土成分多时,渗透性小;粗碎 屑石块较多,渗透性大
•滑坡,不均匀沉降对基坑开挖, 道路危害很大
围护 结构
墙体水平位移
支撑
坑底回 弹竖向 分布
滑坡对基坑开挖危害很大
•挡土的应力传递路径是围护墙
支撑
连续墙、钢支撑
锚杆支护
(三)洪流作用
1、洪流 片流遇到凹凸不平地面时,水流集中到低洼沟中流动
2、影响因素 植被少,土质松散,降雨集中的山区作用大 3、作用结果 洪积物
近山坡处为粗 砾石。压缩性 低,强度高。
远山坡处为碎屑土、 粘土。压缩性高, 抗剪强度低。
洪流
2、影响因素: 降水量大小和强度 山坡土质松散,作用增大 植被
坡度400左右,山坡洗刷作用最大 3、作用结果: 坡积物
•坡积物的分选性及磨圆度差,无层理或层理不清晰; •和粉质粘土。 •厚度上部厚下部薄。
•结构松散,孔隙大,强度低
工 程 地 质 性 质
化学作用(雨水的化 学溶蚀作用)
2、影响因素
降水量和降水速度: 降雨越多、越强烈, 作用越强。
斜坡坡度与性质: 组成岩石或土壤的 粒径大小、固结程度、 透水性能和植被覆盖 情况。

水的地质作用地表水

水的地质作用地表水

风力分布的影响
水体能够影响风力分布, 例如,湖面上的微风和河 流两岸的风速增加。
气温变化的缓冲
水体能够减缓气温的变化, 使得周边地区的气温波动 较小。
气候变化的调节
碳循环的调节
水体能够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 有助于减缓全球气候变暖。
气候变化的反馈
水体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是复杂的, 它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影响气候变化 的过程,例如,冰川融化可以影响 海平面和全球气候。
划定水源保护区,加强对水源地的监管和 保护,确保水源的安全和可持续利用。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蒸发不仅影响地表水量的变化, 还对气候和生态系统的水分循环
产生重要影响。
降水的形成
降水是水循环的另一个重要环节, 它包括雨、雪、雾、露、霜等形
式。
降水的形成需要空气中的水蒸气 凝结,形成云和雾,最终形成降
水。
降水的形成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如温度、湿度、气压、风速等。 在不同的气候条件下,降水的形
水分的蒸发作用会使地下水中的盐分随着水分上升到地表,并在地表积累。
盐碱化的土壤会导致植物生长受阻,甚至死亡,影响农业生产。同时,盐碱化还会 导致土地荒漠化、生态失衡等问题。
土壤肥力的影响
土壤肥力是指土壤提供养分、水分、空 气和温度等条件,以支持植物生长的能
力。
水是植物生长的重要因素,充足的水分 然而,水分过多也会导致土壤通气性变 可以促进植物生长,提高土壤肥力。 差,影响植物根系呼吸,降低土壤肥力。 同时,盐碱化和侵蚀等过程也会影响土 壤肥力。
气候稳定性的维护
水体在维护地球气候稳定性方面起 着重要作用,它能够调节地球表面 的温度和湿度,从而影响气候变化。
05
水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第3章_水的地质作用--地表水

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第3章_水的地质作用--地表水

1 地球上的水
50
3000 2000 1600 1200 800 600 400 200 50
400 200
800
1200
1 地球上的水
2 自然界的水2循环自然界的水循环
自然界的水循环:自大气圈到地幔的地球各个层圈中的水构成 一个系统,该系统内的水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过程。
按其循环途径长短、循环速度快慢及涉及层圈范围,分为水文 循环与地质循环。
淡水 2.5%
河湖水
咸水
冰冻\积雪
地下水
1 地球上的水
水的存在形式
水存在于:
江、河、湖、海、渠、库、塘等洼地
—地表水 水 圈
大气层
—大气水 大气圈
生物体内
—生物水 生物圈
地壳浅部(十几km,主要1~2km)
—地下水 岩石圈
矿物结晶格架
—地下水 岩石圈
岩浆源
—地下水 岩石圈
地幔带
—地下水 岩石圈
(2)河流阶地
河谷内河流侵蚀或沉积作用形成的阶梯状地形。
(2)河流阶地
形成原因:地壳上升,河床下切,原来的河谷抬高,不再被 水淹没。
地壳多次间歇性上升,可形成多级阶地。
(2)河流阶地
横向阶地 阶地延伸方向与河流方向垂直; 由于河流经过各种悬崖、陡坎,或经过各种软硬不同的岩石下切程度
不同而造成的。 纵向阶地 阶地延伸方向与河流方向平行; 是地壳上升运动与河流地质作用的结果。
3 地表水的地质作用
侵蚀作用
地表水对地面的洗刷作用、对沟谷及河谷的冲刷作用,均不断地使原有地面
遭到破坏。 • 后果:地面大量水土流失、冲沟发展,引起河谷斜坡滑塌、河岸坍塌等各种
不良地质现象和工程地质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水的地质作用Ⅰ.名词解释1.淋滤作用p49经过渗流水的物理与化学作用后,地表附近岩石逐渐失去其完整性、致密性,残留在原地的则为未被冲走、又不易溶解的松散物质,这个过程称淋滤作用.2.残积层p49淋滤作用后,残留在原地的松散破碎物质称残积层。

3.侵蚀作用p49地表流水对坡面的洗刷作用及对沟谷及河谷的冲刷作用,不断使原有地面遭到破坏,这种破坏被称为侵蚀作用。

4.洗刷作用p50大气降水沿地表流动的部分,在汇入洼地或沟谷以前,往往沿整个山坡坡面漫流,把覆盖在坡面上的风化破碎物质携带到山坡坡脚处,这个过程称洗刷作用。

5.洪流p51集中暴雨或积雪骤然大量融化,都会在短时间内形成巨大的地表暂时流水,一般称为洪流。

6.侵蚀基准面p52河流下蚀不能无止境地进行,一般以河流注入湖、海的河口水面为下蚀下限,此下限水面称为侵蚀基准面。

7.河流的分选作用P54在河流平面上与断面上,沉积物颗粒大小在垂直方向上显示出层理,这种有规律的变化,称河流的分选作用。

8.水的硬度p62地下水的硬度就是指水中所含钙、镁离子的数量。

水中所含钙、镁离子总量称总硬度。

Ⅱ.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题中选最佳答案,将其代码填在括号中)1.地表流水逐渐向低洼沟槽中汇集,侵蚀使沟槽向深处下切,同时使沟槽不断变宽,这个过程叫做( )。

p50A.洗刷作用B.冲刷作用C.淋滤作用D.河流地质作用2.大气降雨沿坡面漫流,将坡面风化物质搬运到坡脚平缓处堆积,形成( )。

p50A.洪积层B.冲积层C.残积层D.坡积层3.残积层就是( )。

p50A.淋滤作用的产物B.洗刷作用的产物C.冲刷作用的产物D.河流地质作用的产物4.河流的侵蚀、搬运、沉识作用,被称为( )。

p52A.第四纪地质作用B.冲刷作用C.成岩作用D.河流地质作用5.河流的侵蚀能力与( )关系最大. p52A.河床宽度B.河流流量C.河流流速D.河床粗糙率6.河流的搬运能力与( )关系最大。

p53A.河流流速B.泥沙石块大小C. 河流流量D. 可溶物溶解度7.河流地质作用产生的沉积物叫做( )。

p54A.洪积层B.残积层C.坡积层D.冲积层8.下面对河漫滩叙述正确的就是( )。

p55A.平水期可以被淹没B.洪水期不能被淹没C.平水期不能被淹没,洪水期可以被淹没D.水流流速变快时被淹没9.河流阶地一般用罗马数字编号,编号愈大则( )。

p56A.阶地位置愈高,生成年代愈晚B.阶地位置愈低,生成年代愈早C.阶地位置愈高,生成年代愈早D.阶地位置愈低,生成年代愈晚10.阶地表面主要由被侵蚀的岩石构成的阶地叫做( )。

p56A.侵蚀阶地B.基座阶地C.冲积阶地D.横向阶地11.上部为冲积层,下部为基岩的河流阶地叫做( )。

p56A.侵蚀阶地B.基座阶地C.堆积阶地D.纵向阶地12.吸附在岩,土颗粒表面,不受重力影响的地下水叫做( )。

p58A.重力水B.毛细水C.汽态水D.结合水13.饱水带就是指( )。

p60A.毛细水带B.毛细水带与重力水带C.重力水带D.汽态水、吸附水、薄膜水带14.地下水中所含各种离子、分子及化合物的总量称( )。

p62A.总矿化度B.总硬度C.暂时硬度D.永久硬度15.埋藏在地面下第一个稳定隔水层上的重力水叫做( )。

p65A.上层滞水B.潜水C.承压水D.裂隙水16.埋藏并充满两个隔水带之间的重力水叫做( )。

p67A.潜水B.承压水C.上层滞水D.包气带水17.地下水按含水层性质分类,不包括下列哪种类型的地下水( )。

p68A.孔隙水B.裂隙水C.潜水D.岩溶水18.地下水对混凝土的溶出性浸蚀,主要因为地下水中( )。

p72A. CO2含量过高B.水质偏酸性C.硫酸根离子超标D.暂时性硬度小于319.地下水中含有侵蚀性CO2时,对混凝土有( )。

p72A.一般酸性侵蚀B.溶出性侵蚀C.碳酸侵蚀D.硫酸侵蚀20.侵蚀性CO2就是因为地下水中( )。

p72A. CO2本来就有侵蚀性B.CO2含量没达到平衡标准C. CO2含量超过平衡标准D.CO2含量恰好达到平衡标准21.水泥细菌指的就是( )。

p72A. 氢氧化钙B. 水化硫铝酸钙C. 水化硅酸钙D. 二水石膏Ⅲ.多项选择题(蓝色为不选项)1.地表水的地质作用就是指( )。

p49A.地表流水将风化物质搬运到低洼地方沉积成岩的作用B.地表流水的侵蚀、搬运与沉积作用C.淋滤、洗刷、冲刷与河流地质作用D.地表水对岩、土的破坏作用2.下列选项中,属于残积层特征的为( )。

p49A.物质成分与下伏基岩成分密切相关B.就是位于地表以下、基岩风化带以上的一层松散破碎物质C.具有较大的孔隙率、较高的含水量,作为建筑物地基,强度较低D.厚度与地形、降水量、水中化学成分等多种因素有关3.下列选项中,属于坡积层特征的为( )。

p50A.多由碎石与黏土组成,其成分与下伏基岩无关B.位于山坡坡脚处,其厚度变化较大C.松散、富水,作为建筑物地基强度很差D.层理不明显,碎石棱角清楚4.河流阶地的形成可能就是因为( )。

A.地壳上升,河流下切B.地壳下降,河床堆积C.地壳稳定,河流侧蚀D.河的侵蚀与沉积共同作用5.地下水的赋存状态中,受重力影响的为( )。

A.吸着水B.薄膜水C.毛细水D.重力水6.地下水可以( )。

A.按PH值分为酸性水、中性水、碱性水B.按埋藏条件分为上层滞水、潜水、承压水C.按含水层性质分为孔隙水、裂隙水、岩溶水D.按钙、镁离子含量分为侵蚀性与非侵蚀性水7.上层滞水的主要补给来源就是( )。

p65A.大气降水B.潜水C.地表水D.岩溶水8.非重力水主要指( )。

p64A.吸着水B.薄膜水C.毛细水D.孔隙水9.承压水的主要补给来源为( )。

p67A.大气降水B.潜水C.地表水D.岩溶水10.地下水的地质作用包括( )。

p67A.对土、石的冲刷破坏作用B.对可溶性岩石所产生的岩溶作用C.将其剥蚀产物沿垂直或水平运动方向进行搬运的搬运作用D.机械沉积作用与化学沉积作用Ⅳ.改错题1.河曲的形成及河床的变深就是由河流的侧蚀作用造成的。

河曲的形成及河床的变深就是由河流的侧蚀作用及下蚀作用造成的。

P522.吸着水能传递静水压力,薄膜水不能传递静水压力。

吸着水与薄膜水均不能传递静水压力。

P583.潜水的分布区与补给区不一致,而承压水的分布区与补给区就是基本一致的。

承压水的分布区与补给区不一致,而潜水的分布区与补给区就是基本一致的。

P65 p674.潜水的水位与潜水的埋藏深度一致。

潜水位=地面绝对标高-潜水埋藏深度p655.利用潜水的等水位线图可以确定潜水的流向,但不能确定潜水的水力梯度。

利用潜水的等水位线图可以确定潜水的流向与水力梯度。

P666.岩溶水就是指能溶解岩石的水。

p69岩溶水就是指埋藏在可溶岩裂隙、溶洞及暗河中的地下水。

Ⅴ.判图题1.写出下图中承压水分区名称。

a.排泄区b.补给区c.径流(承压)区2.写出下图所示河谷横断面各部位的名称。

(1)为河床,(2)为河漫滩,(3)为河谷斜坡,对于有阶地的河谷,它就是河漫滩以上Ⅰ级阶地的斜坡;(4)、(5)、(6)分别为河流Ⅰ级、Ⅱ级、Ⅲ级阶地。

3.从工程地质角度,评价下图中墩台基础设置方案的合理性及存在的问题。

A台不稳定,可能由于岩层滑动而破坏;C墩位于断层上,断层两侧岩石不同,或断层带内岩石破碎,均不利于稳定;而B台基础位置较好。

4.写出下图地貌名称,并简要叙述其形成机制。

牛轭湖;河流的蛇曲地段,弯曲程度很大,某些河湾之间非常接近,只隔一条狭窄地段,到了洪水季节,洪水将能冲决这一狭窄地段,河水经由新冲出的距离短、流速大的河道流动,残余的河曲两端逐渐淤塞,脱离河床而形成特殊形状的牛轭湖。

5.写出下图中河流阶地的类型。

(a)侵蚀阶地;(b)基座阶地;(c)冲积阶地6.写出下图地貌名称,并简要说明其特征。

三角洲;三角洲的内部构造与洪积扇、冲积扇相似:下粗上细,即近河口处较粗,距河口愈远愈细。

不同的就是,在河口外有一个比河床更陡的斜坡在水下伸向海洋,此斜坡远离海岸后渐趋平缓,三角洲就沉积在此斜坡上。

7.下图为水在岩土中的不同状态,写出各标号代表的不同岩土颗粒类别。

1.具有不完全吸着水量的颗粒;2.具有最大吸着水量的颗粒;3、4.具有薄膜水的颗粒;5.具有重力水的颗粒。

8.下图为各种状态地下水在地下的垂直分布情况,写出各标号代表的地下水类别。

1.气态水;2.吸着水;3.薄膜水;4.毛细水;5.重力水9.写出下图中各标号代表的含义。

1.包气带;2.潜水面;3.潜水带;4.毛细水带;5.上层滞水10.读图,写出承压水的不同补给形式。

(a)大气降水补给;(b)地表水补给;(c)潜水补给11.读图,写出承压水的不同排泄方式。

(a)以泉的形式排泄;(b)向地表水排泄;(c)向潜水排泄12.读图,写出岩溶水的不同循环分类。

I垂直循环带;II季节循环带;III水平循环带;IV深部循环带13.读图,写出下图中第四纪沉积层类别,并说明其主要工程地质问题。

坡积层;坡积层松散、富水,作为建筑物地基强度很差。

坡积层很容易发生滑动,坡积层下原有地面愈陡,坡积层中含水愈多,坡积层物质粒度愈小、黏土含量愈高,则愈容易发生坡积层滑坡。

14.读图,写出下图中第四纪沉积物类别,并说明其主要工程地质问题。

洪积扇;在洪积扇上修筑建筑,首先要注意洪积扇的活动性。

正在活动的洪积扇,每当暴雨季节,仍将发生新的洪积物沉积。

对于已停止活动的洪积扇,应充分查清其物质成分及分布情况、地表水及地下水情况,以便对洪积扇不同部位的工程地质条件做出评价。

Ⅵ.简答题1.地下水排泄的方式有那些?答:1)泉水排泄;2)向地表水排泄:地下水与地表水补排可相互转化;3)蒸发排泄;4)不同类型含水层之间的排泄:两个相邻含水层之间所能产生的排泄,取决于它们之间的水流通道与水头差。

2.地表流水地质作用的类型与产物有哪些? p49~51地表流水的地质作用主要包括侵蚀作用、搬运作用与沉积作用。

暂时流水的地质作用:(1)淋滤作用及残积层(Qel);(2)洗刷作用及坡积层(Qdl);(3)冲刷作用及洪积层(Qpl)3.地下水在岩、土中的存在形式有哪些? p58~60气态水、吸着水、薄膜水、毛细水、重力水、固态水4.地下水的硬度就是根据什么判定的?水按硬度可分为哪些类型?研究它们有何意义? P62水的硬度取决于水中Ca2+、Mg2+的含量。

硬度可将地下水分为五类:极软水、软水、微硬水、极硬水。

水的硬度对水泥混凝土的侵蚀性有影响。

5.比较潜水与承压水的区别。

饱与带中第一个稳定隔水层之上、具有自由水面的含水层中的重力水,成为潜水。

充满于两个稳定隔水层之间,含水层中具有水头压力的地下水,称为承压水。

6.地下水对混凝土的侵蚀类型有哪些? p72答:(1)溶出侵蚀;(2)碳酸侵蚀;(3)硫酸盐侵蚀;(4)一般酸性侵蚀;(5)镁盐侵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