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试卷及答案三

合集下载

教育学考试题及答案

教育学考试题及答案

教育学考试题及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
1. 下列哪一位是教育学奠基人?
A. 皮亚杰
B. 弗洛伊德
C. 沃尔登
D. 巴黎特
答案:A. 皮亚杰
2. 教育学的基本范式是?
A. 实践
B. 科学
C. 艺术
D. 技术
答案:B. 科学
3. 以下哪位教育学家是功能主义理论代表人物?
A. 杜威
B. 杜尔克
C. 艾伦
D. 列文施坦因
答案:D. 列文施坦因
4. 具有最直接教育引导意义的教育学派是?
A. 实证主义
B. 唯物主义
C. 辩证唯物主义
D. 辩证法
答案:C. 辩证唯物主义
第二部分:判断题
1. 儿童的个性发展受家庭环境的影响最大。

判断正确或错误。

答案:正确
2. 学生的学习动力与目标、奖惩、激励等因素有关。

判断正确或错误。

答案:正确
3. 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主要是知识传授和信息灌输。

判断正确或错误。

答案:错误
第三部分:简答题
1. 请简要说明孩子的早期教育对其成长发展的重要性。

答案:孩子的早期教育是对其人格养成和世界观形成具有决定性影响的阶段,良好的早期教育可以为孩子的将来奠定坚实基础。

2. 如何应对学生学习中遇到的困难?
答案: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并通过引导、鼓励、帮助等方式帮助学生克服困难,激发学习兴趣。

以上为教育学考试题及答案,希望能对您的学习和备考有所帮助。

祝您取得优异成绩!。

教育学试题答案

教育学试题答案

教育学试题答案一、选择题1. 教育学中,关于教育目的的主要理论有哪些?A. 个体发展理论B. 社会改造理论C. 文化再生产理论D. 所有以上答案:D2. 以下哪位教育家被认为是现代教育学的奠基人?A. 约翰·杜威B. 赫尔巴特C. 康德D. 柏拉图答案:A3. 情感教育的主要目标是什么?A. 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B. 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C. 促进学生的情感发展D. 增强学生的身体健康答案:C4. 根据维高斯基的近端发展理论,以下哪个概念描述了学生能够在成人指导或更有能力的同伴帮助下达到的学习水平?A. 学习动机B. 学习策略C. 近端发展区D. 学习风格答案:C5. 教育心理学中的“自我效能感”是由谁提出的?A. 阿尔伯特·班杜拉B. 卡尔·罗杰斯C. 亚伯拉罕·马斯洛D. 埃里克·埃里克森答案:A二、填空题1. 教育的本质功能是________,而其社会功能主要包括文化传承、社会融合和________。

答案:促进个体全面发展;社会改造与发展2. 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应当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实施________的教学,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答案:差异化3. 教育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的________和改进教学方法,从而提高教育质量。

答案:发展三、简答题1. 请简述教育心理学中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答案:认知发展阶段理论是由瑞士心理学家让·皮亚杰提出的,他认为儿童的认知发展经历四个阶段:感觉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

每个阶段有其特定的认知特征,儿童在不同阶段表现出不同的思考和理解能力。

2. 阐述“教育公平”的概念及其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

答案:教育公平是指为所有学生提供平等的教育机会和条件,无论他们的性别、种族、社会经济地位或其他个人背景如何。

在现代社会中,教育公平是实现社会公正和促进社会整体进步的基石。

教育学考试题及答案

教育学考试题及答案

教育学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教育学的形成与发展,主要是受到了哪些因素的影响?A. 社会政治变迁B. 经济发展水平C. 科技进步D. 所有以上因素答案:D2. 以下哪位教育家被认为是现代教育学的奠基人?A. 赫尔巴特B. 杜威C. 洛克D. 康德答案:A3. 教育目的的分类通常不包括以下哪项?A. 知识性目的B. 技能性目的C. 情感性目的D. 经济性目的答案:D4. 教育心理学中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是由谁提出的?A. 皮亚杰B. 维果茨基C. 布鲁纳D. 斯金纳答案:A5. 根据教育学的基本原理,教育评价的主要功能是什么?A. 选拔和淘汰B. 激励和发展C. 管理和监控D. 预测和指导答案:B二、填空题1. 教育的本质功能是________,即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塑造个性。

答案:培养人2. 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应当注重学生的__________,以促进其全面发展。

答案:主体性3. 教育公平是指在教育机会、教育资源和教育结果等方面实现__________。

答案:平等4. 教育政策的制定应当基于__________的原则,以确保教育的质量和效益。

答案:科学性5. 教育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教学的__________和互动性。

答案:效率三、简答题1. 简述教育的社会功能。

答:教育的社会功能主要包括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传承和创新文化、促进社会公平和公正等。

2. 描述教育心理学中的“最近发展区”概念。

答:最近发展区是指学生在独立完成任务时所能达到的水平与在有指导和帮助下所能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区域,这个区域体现了学生潜在的发展可能性。

3. 教育评价的基本原则有哪些?答:教育评价的基本原则包括客观性、公正性、全面性、发展性和实用性等。

4. 阐述教育改革的主要趋势。

答:教育改革的主要趋势包括个性化教育、终身教育、信息技术与教育的融合、教育国际化以及重视创新能力和批判性思维的培养等。

四、论述题1. 论述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及其对教育的影响。

教育学试题及答案

教育学试题及答案

教育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教育学中的“教育公平”主要指的是()。

A. 教育资源的均衡分配B. 教育机会的均等C. 教育结果的公正D. 教育过程的平等答案:B2. 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个体在()阶段开始具备逻辑运算的能力。

A. 感觉运动B. 前运算C. 具体运算D. 形式运算答案:D3. 以下哪位教育家是“启发式教学法”的代表人物?()A. 赫尔巴特B. 杜威C. 布鲁纳D. 洛克答案:C4. 教育心理学中的“自我效能感”是由()提出的。

A. 班杜拉B. 斯金纳C. 维果茨基D. 马斯洛答案:A5. 多元智能理论是由()提出的。

A. 加德纳B. 埃里克森C. 皮亚杰D. 布鲁姆答案:A二、填空题1.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________。

答案: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 教育心理学中的“认知负荷”是指个体在学习过程中所承受的________。

答案:认知活动的负担3. 根据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理论,教育应该促进学生达到其“最近发展区”,这一概念又被称为________。

答案:潜在发展区4. 教育测量中,用于评估学生学习成就的标准化测试通常具有较高的________和效度。

答案:信度5. 在教育评价中,形成性评价的主要目的是提供及时的反馈,以促进学生的________。

答案:持续发展三、简答题1. 请简述赫尔巴特的“四段教学法”。

答:赫尔巴特的“四段教学法”包括四个阶段:清楚(清楚地呈现教学内容)、联想(引导学生将新知识与已有知识联系起来)、系统(系统化教学内容,形成知识体系)和方法(通过练习和应用巩固所学知识)。

2. 描述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及其在教育中的应用。

答: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将人的需求分为五个层次,从低到高依次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在教育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基本需求是否得到满足,创造一个安全、支持的学习环境,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提高自尊和自信,最终促进学生自我实现的潜能发展。

教育学自考试题及答案

教育学自考试题及答案

教育学自考试题及答案一. 选择题1.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主要包括:A. 教育规律B. 教育理论C. 教育现象D. 教育实践答案:C. 教育现象2. 教育学的基本任务是:A. 描述教育现象B. 分析教育问题C. 构建教育体系D. 促进教育发展答案:B. 分析教育问题3. 教育学研究中的“教育原理”是指:A. 教育目的的规定B. 教育方法的选择C. 教育规律的总结D. 教育内容的确定答案:C. 教育规律的总结4. 教育学研究的方法主要包括:A. 观察法B. 实验法C. 访谈法D. 文献法答案:D. 文献法5. 教育学的发展趋势是:A. 个体化教育B. 统一化教育C. 分工化教育D. 多元化教育答案:D. 多元化教育二. 简答题1. 什么是教育学?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教育规律和教育问题的学科。

它主要关注教育的目的、内容、方法以及教育过程中的各种因素,旨在为教育实践提供理论指导。

2. 教育学的基本任务是什么?教育学的基本任务是分析教育问题。

它通过对教育现象、教育规律的研究,揭示教育活动的内在规律及其对个体、社会和国家发展的影响,为教育实践提供科学依据。

3. 教育学研究中的“教育原理”指的是什么?教育学研究中的“教育原理”是指总结归纳出的指导教育实践的准则和规律。

它能够帮助教育工作者更好地制定教育目标、选择教育方法、确定教育内容,以实现教育的良好效果。

4. 教育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有哪些?教育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包括观察法、实验法、访谈法和文献法。

观察法通过对教育现象的观察和记录来获取数据;实验法通过设计实验条件,观察和比较不同教育因素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影响;访谈法通过与教育参与者的交流来了解他们的观点和体验;文献法通过研究文献资料,总结教育经验和教育理论。

5. 教育学的发展趋势是什么?教育学的发展趋势是多元化教育。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对教育的需求多样化,传统的统一化教育已经不能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

多元化教育提倡个体差异化教育,尊重不同学生的特点和发展需求,为他们提供符合个体需求的教育。

全国统一考试教育学试卷三(精选)

全国统一考试教育学试卷三(精选)

教育学(一)总分:110.0一、单选题(共15题,共30分)1、主张教育要从儿童本性出发,尊重儿童天性,发展儿童个性,并远离城市,到偏远宁静乡村进行的观点是()(2分)A:自然教育B:绅士教育C:骑士教育D:和谐教育2、报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教师的身份特征是()(2分)A:准专业人员B:专业人员C:非专业人员D:不确定3、依据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教育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2分)A:重要依据B:重要前提C:重要条件D:重要途径4、德育对学生生存、发展和享用产生的影响属于德育的()(2分)A:社会性功能B:个体性功能C:教育性功能D:自然性功能5、根据教学计划,以纲要形式编定,规定了学科的教材范围、教材体系、教学进度和教学基本要求的教学指导文件是()(2分)A:课程计划B:课程标准C:教科书D:教学参考资料6、个体动作遵循着自上而下、由躯体中心向外围、从粗动作向细动作发展的规律,这体现了儿童身心发展的()(2分)A:顺序性B:不平衡性C:阶段性D:个别差异性7、目前在世界范围内,最普遍采用的教学组织形式是()(2分)A:班级授课制B:分层教学C:小组合作学习D:复式教学8、教师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借助启发性问题,通过口头问答的方式,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分析、判断等思维活动获取知识的教学方法是()(2分)A:谈话法B:讨论法C:讲授法D:练习法9、班集体成熟的重要标志是()(2分)A:健康舆论的形成B:学生干部的选拔C:共同目标的确立D:班级制度的建立10、在心理咨询过程中.系统脱敏、行为契约、模仿学习等属于()(2分)A:着重调整情感的方法B:着重训练行为的方法C:着重改变认知的方法D:运用游戏及艺术活动的方法11、具有鲜明的阶级性、严格的等级性或浓厚的宗教性的学校教育普遍存在于()(2分)A:原始杜会B:奴隶社会C:封建杜会D:资本主义杜会12、我国首次规定了中小学实行“六三三”分段的学制是()(2分)A:壬寅学制B:癸卯学制C:壬戌学制D:戊戌学制13、以宪法为依据制定的、主要规定了我国教育的性质、地位、任务、法律原则和法律制度等的基本法律是()(2分)A:《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B:《部门教育法》C:《教育行政法规》D:《地方性法规》14、提出以学生为本、让学生自发地学习、排除对学习者自身的威胁、给学生安全感等教学原则体系的是()(2分)A:凯洛夫B:赞可夫C:布鲁纳D:罗杰斯15、在一门课结束后,教师会编制一套试题,全面考察学生的掌握情况,用来评判教学质量或用于人才选拔,这种测验是()(2分)A:安置性测验B:形成性测验C:诊断性测验D:总结性测验二、文字题(共13题,共80分)16、名词解释:教师聘任制度(3分)17、名词解释:课程(3分)18、名词解释:讨论法(3分)19、名词解释:教师申诉制度(3分)20、名词解释:教育目的(3分)21、简述现代教育的基本特征。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制度、课程)模拟试卷3(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制度、课程)模拟试卷3(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制度、课程)模拟试卷3(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2. 辨析题 3. 简答题 4. 分析论述题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教育大辞典》中解释的“一个国家各种教育机构的体系”指的是A.国家教育制度B.义务教育制度C.学校教育制度D.教育制度正确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制度的概念。

《教育大辞典》中把教育制度解释为“一个国家各种教育机构的体系”。

因此,本题的答案是D。

知识模块:教育制度2.某高校规定学生在校期间的任何考试不得舞弊,否则开除学籍。

这体现了教育制度的A.客观性B.规范性C.历史性D.强制性正确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制度的特点。

教育制度的特点有:客观性、规范性、历史性、强制性。

题目叙述的情境反映的是教育制度的强制性,该校所有大学生都需要遵守此制度,否则会被开除学籍。

因此,本题的答案为D。

知识模块:教育制度3.教育制度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地调适,不断地进行改革。

这体现了教育制度的A.客观性B.规范性C.历史性D.强制性正确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制度的特点。

教育制度的特点有:客观性、规范性、历史性、强制性。

题目叙述的情境反映的是教育制度的历史性。

因此,本题的答案为C。

知识模块:教育制度4.明治维新时期的日本,规定义务教育6年;几年后因国内缺乏劳动力,又规定义务教育4年。

这体现的教育制度的制约因素是A.经济B.政治C.文化D.人口正确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制约教育制度的社会因素。

制约教育制度的社会因素有经济、政治、文化。

经济发展为教育制度提供了一定的物质基础和相应的客观需要。

因此,本题的答案为A。

知识模块:教育制度5.下列不属于教育形式的构成的是A.学校教育B.家庭教育C.社会教育D.业余学校正确答案:D解析:我国教育制度规定的教育形式构成包括: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

因此,本题的答案是D。

教育学试题及答案小学

教育学试题及答案小学

教育学试题及答案小学一、选择题1. 以下哪个是教育学的基本任务?A. 教师培训B. 学生评估C. 教学研究D. 教育管理答案:C2.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A. 教学方法B. 学生行为C. 教育现象D. 学校管理答案:C3. 教育学包括哪些基本理论?A. 思维理论、行为主义理论B. 认知理论、发展理论C. 社会学习理论、人本主义理论D. 人类学理论、心理学理论答案:B4. 教育学中的教学设计指的是什么?A. 制定课程内容B. 设计教学活动C. 确定教学目标D. 分析学生需求答案:B5. 教育学中的评估方法有哪些?A. 期中考试、期末考试B. 作业评估、项目评估C. 口头测试、书面测试D. 批判性思维评估、创造性评估答案:B二、判断题1. 教育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

B. 错误答案:A2. 合作学习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

A. 正确B. 错误答案:A3. 学生个体的差异对教学没有影响。

A. 正确B. 错误答案:B4.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仅限于学校。

A. 正确B. 错误答案:B5. 教师在教育过程中仅起到传递知识的作用。

A. 正确答案:B三、简答题1. 请简要说明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答案: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现象,包括学校、教学活动、学生、教师等。

教育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观察法、实验法、问卷调查法等。

2. 请简要解释教育学中的教学设计与课程设计的区别。

答案:教学设计指的是针对特定课程或教学活动制定教学方案和活动设计,包括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组织、教学方法的运用等。

而课程设计则是指制定整个课程的目标、结构、内容和评价标准等,是对教学活动的整体规划。

四、论述题请就现代教育理论对传统教育观念的冲击进行论述。

答案:现代教育理论提出了个体差异教育、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等新的观念和方法,给传统的教育观念带来了冲击。

传统教育观念注重知识的传授,强调教师的权威和一刀切的教学方式。

而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需要以个体差异为基础进行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在科学分类中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提出来的人是___________。

()A.培根B.苏格拉底C.柏拉图D.洛克2、以下哪个不是教师劳动的特点?()A.复杂性B.示范性C.长期性D.不稳定性3、根据人发展的差异性,教育应该做到___________。

()A.循序渐进B.教学相长C.防微杜渐D.因材施教4、我国现行学制属于___________。

()A.分支型学制B.单轨学制C.双轨学制D.都不属于5、以某种教学理论为指导,以一定的教学实践为基础形成的,教学活动的各个组成部分按照一定的要求和程序整合而成的、比较固定的和具有典型性的教学实践形式是___________。

()A.教学方案B.教学模式C.教学方法D.教学手段6、近代最早的教育学著作是___________。

()A.《普通教育学》B.《大教学论》C.《爱弥尔》D.《教育漫话》7、学生的个性品质是在___________中形成的。

()A.学校学习B.社会交往C.家庭生活D.师生交往8、《民主主义与教育》一书的作者___________。

()A.斯宾塞B.克鲁普斯卡娅C.杜威D.洛克9、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主要是通过___________实现的。

()A.间接经验B.生产活动C.直接经验D.生活经验10、一种适应学习化社会的需要,能够满足所有年龄受教育者接受教育需求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制度叫___________。

()A.继续教育B.成人教育C.普通教育D.终身教育11、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德育原则是___________的成功教育经验。

()A.乌申斯基B.马卡连柯C.加里宁D.赞科夫12、在阶级社会中,教育总要反映一定阶级的利益、意志、愿望和要求,因此,教育具有___________。

()A.历史性B.永恒性C.继承性D.阶级性13、《爱弥尔》是哪位教育家的著作___________。

()A.杜威B.皮亚杰C.卢梭D.科尔伯格14、“培养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我国___________。

()A.教育目的B.教育目标C.教育内容D.教育制度15、“广泛利用环境的暗示信息和人的可暗示性,把教学组织得如同演剧活动,以音乐舞蹈等艺术手段配合教学活动,调动大脑无意识领域的潜能,激发学生情绪,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不知不觉地学到很多的知识和技能”描述的是下列哪一种教学理论?()A.“非指导性教学”B.“暗示教学法”C.“结构——发现教学”D.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16、信度是指___________。

()A.测验的有效性B.测验结果的前后一致程度C.测验的难易程度D.测验能否拉开分数距离的指标17、儿童犹如一块“白板”,他们长大成人后怎样主要由他们所受的教育决定。

这是下列哪本著作的观点?()A.《大教学论》B.《爱弥儿》C.《教育漫话》D.《民本主义与教育》18、“……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这段话描述的是对师生关系的哪个要求?()A.民主平等B.尊师爱生C.心理相容D.教学相长19、“根据教学目的和不同类型学校的教学任务所制定的有关教学和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指的是___________。

()A.教学计划B.教学大纲C.教科书D.教案20、教学过程是以学生认识为基础的___________。

()A.促进学生发展的过程B.形成操作技能的过程C.促进教师教的过程D.学习直接经验的过程21、德育过程的主要矛盾是___________。

()A.学生知的深与知的浅的矛盾B.无产阶级思想与无产阶级思想的矛盾C.教育者提出的要求由于受教育者已有的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D.教育者与德育内容、方法的矛盾22、现代教育派的代表人物是___________。

()A.杜威B.乌申斯基C.苏霍姆林斯基D.赞可夫23、决定教育性质的根本因素是___________。

()A.社会生产力B.上层建筑C.政治经济制度D.科学技术24、体现我国教学的根本方向和特点的教学原则是___________。

()A.理论联系实际原则B.循序渐进性原则C.因材施教原则D.科学性与教育性相结合的原则25、一个教师在同一个教室的一节课内向两个以上不同年级的学生同时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___________。

()A.小班教学B.复式教学C.班级授课D.分组教学来源:考试大_教师资格证考试26、根据一个国家政治、经济、生产力发展和实施教育目的的需要而建立的整个教育组织系统叫做___________()A.教育体制B.教育目的C.教育规划D.教育制度27、美国学者孟禄认为,教育起源于____________。

()A.心理模仿B.生物本能C.人的理性D.生产劳动28、在近代教育史上,对于掌握知识和发展能力究竟以谁为主问题上存在争论,一种理论是形式教育论,另一种理论是____________。

()A.学科课程论B.活动课程论C.实质教育论D.现代课程论29、我国古代的《学记》中说:“不陵节而施”,这体现了下列哪个教学原则?()A.巩固性原则B.因材施教原则C.循序渐进原则D.启发性原则30、通过创设良好的环境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方法属于____________。

()A.说服教育方B.品德评价法C.榜样示范法D.陶冶教育法31、在我国首次把美育列入教育组成部分的教育家是____________。

()A.鲁迅B.蔡元培C.陶行知D.杨贤江32、我国的___________是世界上最早的教育文献。

()A.《学记》B.《中庸》C.《论演说家的教育》D.《论语》33、在西方,古罗马昆体良的教育名著是____________。

()A.《理想国》B.《论演说家的教育》C.《大教学论》D.《教育论》34、以教师的语言为主要媒介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表达情感和价值观念的教育方法是________。

()A.演示法B.讲授法C.谈话法D.陶冶法35、在教学中,教师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近及远,由简到繁,由具体到抽象,引导学生扎扎实实地掌握知识和技能,这是贯彻___________原则的要求。

()A.循序渐进B.因材施教C.启发性D.巩固性36、提出“最近发展区”理论的教育家是___________。

()A.皮亚杰B.赞科夫C.维果茨基D.苏霍姆林斯基37、下列关于遗传、环境、教育对人的身心发展的影响作用表述错误的是___________。

()A.环境对人的身心发展的有重要影响B.遗传对人的身心发展起决定性作用C.教育对人的身心发展起主导作用D.社会环境对人的身心发展不起决定性作用38、“泛智教育”思想的提出者是___________。

()A.夸美纽斯B.赫尔巴特C.布鲁纳D.洛克39、《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是哪一年颁布的________?()A.1993年B.1986年C.1996年D.1995年40、“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说明了在人的发展中________具有重要的作用。

()A.遗传B.环境D.主观能动性41、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主动探求知识,增强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指教学原则中的________。

()A.直观性原则B.循序渐进原则C.启发性原则D.理论联系实际原则42、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可能性的生理前提因素是___________。

()A.遗传B.身体素质C.生理成熟度D.个体活动43、教育科学知识主要包括在___________三门课程中。

()A.教育学、管理学和心理学B.教育学、心理学和分科教学法C.教育学、管理学和分科教学法D.教育学、心理学和教育行政学44、教学是:___________。

()A.教师教的活动B.学生学的活动C.教师指导下学生学的活动D.教师教和学生学的统一活动45、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

其进行顺序是___________。

()A.以知为开端,知、情、意、行依次进行B.以情为开端,情、知、意、行依次进行C.以意为开端,意、知、情、行依次进行D.视具体情况,可有多种开端46、三结合的教育一般是指___________。

()A.学校、家庭、社会教育三结合B.班主任、科任老师和家长教育三结合C.校长、教师和家长教育三结合D.遗传、环境和学校教育三结合47、在教学过程中,认为应以能力发展为主而相对忽视掌握知识的理论主张称为___________。

()A.现代教育论B.传统教育论C.实质教育论D.形式教育论48、由教育者创设一定的情境,以提升教育对象的智慧水平为目标的教育是:___________。

()A.德育B.智育C.体育49、现在仍然在世界范围内应用最广泛、最普通的一种教学方法是:___________。

()A.讲授法B.扮演法C.谈话法D.讨论法50、“教育在于使青年社会化——在我们每个人之中,造成一个社会的我。

这是教育的目的。

”这是怎样的教育目的论?()A.社会本位论B.集体本位论C.个人本位论D.班级本位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