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植物病理学菌物概述

合集下载

普通植物病理学电子书籍

普通植物病理学电子书籍

第一章绪论人类的生存与动植物的关系密不可分,植物健康地生长与正常的发育. 就能提供更多更好的粮油食品、果蔬产品和其他各种农副产品。

植物的生长发育都需要有一定的环境条件,才能保证它按遗传因子所决定的发育程序正常进行,如要求有适宜的土壤营养和水分条件,合适的温度、湿度、光照等大气环境,细胞才能正常分裂,生理活动得以顺序进行,最终获得高产与优质。

植物在自然界里的生长与发育从来都不可能是十分顺利或轻易成功,它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挑战与威胁。

任何影响植物健康地生长发育的因素都有可能影响它的产量与质量,从而影响人类对它的利用价值。

不适宜的土壤结构、养分状况、水分供应、微生物区系等,不良的大气物理环境和化学环境,各种有害生物的侵袭与破坏等,都可能导致植物不能正常的生长与发育,严重时可导致死亡。

植物因受到不良条件或有害生物的影响超过它的忍耐限度而不能保持平衡时,植物的局部或整体的生理活动或生长发育就出现异常状态,这种表现异常的植物我们称之为“有病的植物”或植物发生了“病害”。

引起植物发生病害的这些因素,统称为“病因”。

植物发生病害的因素十分复杂,各种病害发生发展的过程也各不相同,病害造成的损失以及控制病害的措施和策略差异也很大。

研究植物发生病害的原因、病害的发生发展规律、植物与有害生物间的互相作用机制以及怎样控制病害等的学科领域,称为植物病理学。

植物病理学是在医学微生物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与真菌学、细菌学、病毒学、线虫学、植物学、动物学、昆虫学、植物生理学、生物化学、遗传学、气象学和分子生物学及其他许多分支学科都有着密切的联系,这些学科的每一个新成就都可使植物病理学受益。

第一节植物病害一、植物病害的概念植物由于受到病原生物或不良环境条件的持续干扰,其干扰强度超过了能够忍耐的程度,使植物正常的生理功能受到严重影响,在生理上和外观上表现出异常,这种偏离了正常状态的植物就是发生了病害。

动植物在各自进化的历程中,都逐渐适应了不断变化的环境,产生了很强的适应能力,技“适者生存”的原则,能生存至今的物种必然是适应性较强的物种。

普通植物病理学复习提纲

普通植物病理学复习提纲

普通植物病理学复习提纲需要掌握得名词概念植物病害植物由于受到病原生物或不良环境得持续影响,在生理、组织与细胞上发生得一系列病理变化, 外部表现出不正常现象传染性病害由病原生物因素浸染造成得病害,可以传染非传染性病害无病原生物参加,只就是由于植物自身原因或外界环境条件得恶化引起得病害,不具有传染性症状植物受病原物或不良环境得侵扰后,内部生理活动或外观生长发育所显示得某种异常状态病状植物患病后,植物病部本身表现出来得不正常状态病征病部上出现得肉眼可见得病原物个体或群体活体营养型只能从活得寄主组织与细胞中获得所需营养物质得寄生物,其营养方式为活体营养型死体营养型以死亡得有机体作为营养物质来源得生活方式称为死体营养型专性寄生寄生物只能从活得寄主组织与细胞中获得所需营养物质得特性非专性寄生寄生物即能从活体又能从死得植物组织上获取营养物质得特性柯赫法则确定某种微生物就是侵染性病害得病原物时必须遵循得原则,常表述为四步:1病植株上有一种微生物得存在;2该微生物可在离体或人工培养基上分离纯化;3将纯化培养物接种到相同健康植株上出现相同症状病害;4从接种发病得植株上可以再分离得到相同得纯培养物,性状与接种物相同真菌狭义得真菌就是具有真正得细胞核,典型得营养体为丝状体,不含光合色素,主要以吸收得方式获取营养,靠产生孢子得方式进行繁殖得生物。

广义得真菌就是包括卵菌、黏菌、壶菌、接合菌、子囊菌与担子菌等,又称菌物。

吸器真菌菌丝产生得一种短小分支,在功能上特化为专门从寄主细胞内吸取营养物质得菌丝变态结构菌核由真菌菌丝或菌丝与寄主组织共同构成得一种较为坚硬得结构,具有较强得抗逆性子座由疏丝组织与拟薄壁组织形成得或就是由菌组织与寄主组织组成,可用于产生子囊等生殖器官得垫状或头状组织。

菌索菌组织纠缠在一起形成得绳索状结构,可吸收营养与抵抗不良环境厚垣孢子由菌丝中得个别细胞膨大,原生质浓缩、细胞壁加厚形成得休眠孢子,可抵抗不良环境游动孢子鞭毛菌得无性孢子,具鞭毛,无细胞壁,可在水中游动孢囊孢子接合菌得无性孢子,不具鞭毛,有细胞壁,原生质割裂产生分生孢子子囊菌、半知菌及担子菌得外生无性孢子,主要由芽殖与裂殖产生卵孢子卵菌得有性孢子,由雄器与藏卵器配合产生具有厚壁得休眠孢子,卵孢子为二倍体接合孢子接合菌得有性孢子,由配子囊配合产生子囊孢子子囊菌得有性孢子,产于子囊内,每个子囊8个孢子担孢子担子菌得有性孢子,着生在一种称为担子得结构上,单细胞、单核、单倍体子实体具有一定形状并着生孢子得真菌得产孢结构闭囊壳包被完全封闭,无固定孔口得子囊果称作闭囊壳子囊壳子囊果有孔口,球形或瓶形,内生子囊与子囊孢子子囊座子囊着生与子座部分组织消解形成得空腔内,子囊周围不形成真正得子囊果壁,此子座组织称为子囊座子囊盘子囊果盘状或杯状,子囊平行排列在盘上分生孢子梗由菌丝分化产生得一种分支或不分支得梗状物,其顶端产生分生孢子分生孢子盘由菌丝体组成得一种垫状或浅盘状得产孢结构,上面成排得短生分生孢子梗,或直接在内壁生成分生孢子分生孢子器由菌丝组成得一种球形、近球形、或不规则得结构,有孔口与拟薄壁组织单主寄生有得真菌在同一种寄主植物上就可以完成其整个生活史得现象转主寄生真菌必须在两种以上不同得寄主植物上寄生生活才能完成其生活史革兰氏染色鉴定细菌细胞壁性状得一种染色方法,一般分为结晶紫染色,碘液处理,乙醇脱色,红色染料复染稀释终点病株组织榨取液用水稀释,超过一定限度便失去传染力,这个最大稀释限度称为稀释终点失活温度病株组织榨取液在不同温度下处理十分钟,十分钟内病毒全部失去传染力得温度全寄生从寄主植物上夺取自己所需所有生活物质得寄生方式称为全寄生,例如:列当、菟丝子半寄生寄生物对寄主得寄生关系主要就是水分得依赖关系,这种寄生方式称为半寄生寄生性寄生物从寄主体内夺取水分养分等生活物质以维持生存与繁殖得特性致病性病原所具有得破坏寄主并引起病害得特性毒性寄主植物对病原表现垂直抗性时,病原物致病力得强弱用毒性表示,强弱程度称为毒力得不同生理小种病原物种、变种或专型内对寄主植物种与品种具有不同致病力得专化类型专化型同一种寄生物种内,根据其对寄生物种内得科、属、种、具有不同致病力区分得专化类型变种病原物种内对不同科、属植物致病性各异,且形态上差别小得群体基因对基因学说对应于寄主方面每一个决定抗病性得基因,病原物方面也存在一个决定致病性得基因,反之亦然。

《植物病理学》课程笔记

《植物病理学》课程笔记

《植物病理学》课程笔记第一章绪论一、植物病害的概念1. 定义植物病害是指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由于受到生物因素(如病原体)和非生物因素(如环境条件)的影响,导致植物的正常生理功能、代谢活动、生长发育以及形态结构发生异常变化,从而影响植物的生产力和产品质量。

2. 特点- 病害的发生具有特定的病原体或环境因素。

- 病害的发展具有特定的病程和症状。

- 病害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品质有显著影响。

二、植物病害的分类1. 根据病因分类(1)生物性病害:由病原生物引起,包括真菌、细菌、病毒、线虫、寄生性植物等。

(2)非生物性病害:由非生物因素引起,如温度、湿度、光照、土壤、化学物质等。

2. 根据病原生物分类(1)真菌性病害:如稻瘟病、小麦叶锈病、番茄早疫病等。

(2)细菌性病害:如水稻白叶枯病、柑橘溃疡病、番茄青枯病等。

(3)病毒性病害:如烟草花叶病毒、黄瓜花叶病毒、马铃薯卷叶病毒等。

(4)线虫性病害:如根结线虫病、根腐线虫病、茎线虫病等。

(5)寄生性植物病害:如菟丝子、桑寄生、槲寄生等。

3. 根据受害部位分类(1)叶部病害:如各种叶斑病、叶枯病、叶霉病等。

(2)根部病害:如根腐病、根癌病、根结线虫病等。

(3)茎部病害:如枯萎病、茎腐病、蔓枯病等。

(4)花部病害:如花腐病、花叶病、花枯病等。

(5)果实病害:如炭疽病、疮痂病、黑腐病等。

三、植物病害的危害1. 产量损失植物病害会导致植株生长受阻,减少光合作用面积,降低光合效率,从而减少作物产量。

2. 品质下降病害会影响植物产品的外观、口感、营养价值,降低其市场竞争力。

3. 经济损失病害导致的产量和品质下降,会增加生产成本,减少农民收入。

4. 生态环境影响严重病害可能导致植被破坏,影响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

5. 食品安全风险病原体及其代谢产物可能对人体健康构成威胁。

四、植物病害研究意义1. 保障粮食安全研究植物病害,提高防治技术,减少产量损失,是确保粮食安全的重要措施。

园艺植物病理学讲义

园艺植物病理学讲义

《园艺植物病理学》讲义第一章绪论园艺植物病理学(Horticultural Pathology)是植物病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研究园艺植物病害的症状表现、发生原因、流行规律、预测预报、防治原理以及治理措施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

一、园艺植物生产的重要性植物是自然界生物的食物链中最基本的营养来源,是动物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同时也是生态环境中动物生活不可缺少的环境基础。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蔬菜、水果和花卉的生产受到各级政府部门、生产者和广大消费者的高度重视,特别是近年来随着我国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园艺作物的品种增加、数量翻番、质量提高,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逐年上升。

园艺植物的生产不仅改善了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加快了经济发展,同时正在并将继续改善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

保护好园艺植物的生产是园艺植物病理学的任务。

二、园艺植物病害的特点和防治的重要性1、与人类一样,绿色植物的生长发育也会遇到各种病害。

这些病害不仅影响到园艺作物的产量,更重要的是降低园艺作物的质量,有时还会影响国际贸易和出口创汇;病害防治方法不当,会引起作物药害、人畜中毒和环境污染。

因此,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2、根据国外专家的统计,全世界由于病虫草害造成的蔬菜产量损失为27.7%,其中病害损失为10.1%。

(1)马铃薯:总产量损失是32.3%,病害为21.8%;(2)果树:产量损失为28.0%,其中病害为16.4%。

3、农业部全国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统计,我国农作物每年因病虫草鼠的危害,损失粮食10%、棉花15%—20%,水果、蔬菜各25%以上。

根据1984—1986全国园林植物病虫害普查的结果,在1256种园林植物上发现植物病害5508种,平均每种植物上4.4种,可见园艺作物保护的任务远远重于粮棉作物。

4、由于病害大发生、控制不及时,在历史上曾经造成巨大灾难。

例如,1845年爱乐兰马铃薯晚疫病大流行,造成几十万人死亡,150万人无家可归。

《普通植物病理学》考研笔记(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许志刚)-各大高校通用

《普通植物病理学》考研笔记(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许志刚)-各大高校通用

专业课复习资料(最新版)封面第一章绪论第一节.植物病害、病害症状、病因的定义。

1、植物病害的定义植物因受到不良条件或有害生物的影响超过它的忍耐限度而不能保持平衡时,植物的局部或整体的生理活动或生长发育就出现异常状态,这种表现异常的植物我们称之为植物病害。

2、病害整症状的定义及种类症状是植物受病原生物或不良环境因素的侵扰后,内部的生理活动和外观的生长发育所显示的某种异常状态。

常见的病害症状有很多种,变化很多归纳起来只有5类,即变色、坏死、萎蔫、腐烂和畸形。

3、病因引起植物偏离正常生长发育状态而表现病变的因素谓之“病因”。

植物发生病害的原因很多,既有不适宜的环境因素,包括各种物理因素与化学围素,又有生物因素。

引起植物发生病害的生物,统称为病原生物(pathogen)。

病原生物的种类很多,有动物界的线虫和原生动物,有植物界的寄生藻和寄生性种子植物,有菌物界的真菌和粘菌,有原核生物界的细菌、放线菌和支原体,还有病毒界的病毒和类病毒。

由病原生物侵害植物引起的病害称为侵染病害。

没有病原生物侵染的植物病害称为非侵染性病害。

第二节.寄生性、致病性、抗病性的概念。

寄生性是寄生物从寄主体内夺取养分和水分等生活物质以维持生存和繁殖的特性。

一种生物生活在其他活的生物上,以获得它赖以生存的主要营养物质,这种生物称作寄生物(parasite)。

供给寄生物以必要生活条件的生物就是它的寄主(host)或宿主(parasitifer)。

寄生是生物的一种生活方式。

这两种生物之间存在的密切关系是寄生关系。

植物病害的病原物都是寄生物,但是寄生的程度不同。

有的是只能从活的植物细胞和组织中获得所需要的营养物质的专性寄生物。

其营养方式为活体营养型(biotrophe)。

有的除寄生生活外,还可在死的植物组织上生活,或者以死的有机质作为生活所需要的营养物质的非专性寄生物,这种以死亡的有机体作为营养来源的称为死体营养型(necrtroph)。

只能从死有机体上获得营养的称腐生物(saprogen)。

植物病理学教学大纲

植物病理学教学大纲

植物病理学教学⼤纲《植物病理学》教学⼤纲课程名称:植物病理学计划总学时:144 实践学时:72适⽤专业:植物保护制订⼈:邢益范教研组:植保教研组制订时间:2011.4⼀、课程性质、任务《植物病理学》是植物保护专业必修的专业课程,也是⼀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综合性课程。

通过教学,使学⽣掌握植物病理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重要作物病害的概况、症状特点,病原特征、发⽣流⾏规律,综合防治措施与策略。

利⽤实验和实践教学,培养学⽣识别病害和病原物的能⼒。

通过分析各种病害的发⽣特点,引导学⽣运⽤已学植物病理学的基本原理去思考综合防治在⽣态农业、⽆公害⽣产和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性。

培养学⽣⽤综合的⽅法解决⽣产实际问题的能⼒。

学习该门课程掌握了热带作物植物病理,既可完全⽤于后续课程《专业实训》、《顶岗实习》、《毕业设计/论⽂》之中,还与⼆年级开设的实践性课程《课外综合实践》、《暑期社会实践》相辅相承,使学⽣毕业后能胜任热带作物植物保护技术⼯作,还为学⽣通过热带作物植保⼯种鉴定等职业资格鉴定起到⽀撑作⽤,真正做到专业技能、职业素养与⽣产实际的紧密结合。

为学⽣⾛向社会指导⽣产和从事热带作物植物保护技术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课程特⾊植物病理学有两门核⼼课程即"普通植物病理学"(简称"普病")和"农业植物病理学"(简称"农病"),"普病"为"农病"提供基本理论,⽽"农病"是"普病"知识在农业⽣产实践中的具体运⽤,解决农业⽣产中出现的植物病害问题。

事实上,植物病理学的两门核⼼课即"普病"和"农病"是⼀门课程的两个部分,在欧、美许多国家就是把"普病"和"农病"作为植物病理学⼀门课程讲授。

园艺植物病理学 第三章(1)园艺植物病害的病原-植物病原真菌

园艺植物病理学  第三章(1)园艺植物病害的病原-植物病原真菌
26
2、疫霉属(Phytophthora)
引起番茄和马铃薯晚疫病,苹果疫腐病。孢子囊 在孢囊梗上形成,孢囊梗无限生长。孢子囊圆形, 成熟后脱落,萌发时产生游动孢子,或直接萌发 产生芽管。孢子囊多数有层出现象,游动孢子在 孢子囊内形成,而不是在泡囊内形成。藏卵器穿 雄生。
3
4
❖ 菌组织:菌丝体密集而
形成菌组织。菌组织可
分为疏丝组织和拟薄壁
组织。
❖ 疏丝组织: 菌丝体组成比 较疏松的组织,能看到 菌丝体长形细胞。
❖ 拟薄壁组织:菌丝体组 成比较紧密的组织,菌 丝体细胞变为圆形或三 角形,与高等植物的薄 壁组织相似,称为拟薄 壁组织。
5
❖ 菌核(sclerotium):由拟 薄壁组织和疏丝组织形成 的一种较坚硬的休眠体。
单主寄生(Autoecism):有些真菌只在一种寄主 上完成生活史的现象。 转主寄生(Heteroecism):同一病原真菌不同类型 的孢子,发生在两种不同科的寄主上才能完成其生 活史的现象称为转主寄生。转主寄生以锈菌最为明 显。
22
二、植物病原真核菌的主要类群
(一)原生界根肿菌门
1. 习性:水生或两栖,寄生于高等植物根部,为专 性寄生菌,多引起促进型畸形病变。
❖ 子座(stroma):由菌组织 或与部分寄主组织结合形 成的一种垫状物。
❖ 菌索(rhizomorph):由 菌丝平行组织成的绳索状 物,外形与高等植物根系 相似,也称为根状菌索。
6
7
2、繁殖体
真核菌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经过营养阶段后,即进 入繁殖阶段。
繁殖方式:无性繁殖产生无性孢子 有性生殖产生有性孢子
第三章 园艺植物病害的病原
植物病原真核菌类/菌物(原生界根肿菌、色 藻界卵菌、真菌界接合菌门和双核菌门) 原核生物(细菌、植原体) 病毒界(病毒、类病毒、朊病毒) 动物界(植物病原线虫) 植物界(寄生性种子植物)

植物病理学 实验四 壶菌门、接合菌门和子囊菌门菌物 图文

植物病理学 实验四 壶菌门、接合菌门和子囊菌门菌物 图文
➢附属丝的形状和子囊数目的多少是分属的依据。
➢白粉菌可以引起多种植物白粉病,病害症状主要是开始时病叶出现褪 绿或黄色斑,接着在变色部分叶面出现白色或灰白色的粉状物,即是 白粉菌的无性繁殖形成的分生孢子。当农作物接近成熟,植株老化或 一年生杂草即将枯死前,病叶表面在原来长有白粉的地方逐渐形成许 多黑色小颗粒,这就是白粉菌的闭囊壳。
-------------------------叉丝单囊壳属(Podosphaera) 3 附属丝菌丝状-----------------------------------------------------------------------------------4 3‘ 附属丝非菌丝状-----------------------------------------------------------------------------5 4 附属丝发育不良,较短------------------------------------布氏白粉菌属(Blumeria) 4‘ 附属丝较长----------------------------------------------------白粉菌属(Erysiphe) 5 附属丝刚直,基部膨大,顶端尖锐-----------------------球针壳属(Phyllactinia) 5‘ 附属丝基部不膨大----------------------------------------------------------------------6 6 附属丝粗、刚直,顶端二叉分枝,分枝末端卷曲---------------------------------------
无性繁殖:产生孢子囊和孢囊孢子; 有性繁殖:产生接合孢子;
生活习性:大多数腐生,少数是寄生, 有的是昆虫和高等植物的共生菌,有些 可用于食品发酵和生产酶和有机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