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简介

合集下载

安徽亳州花戏楼建筑风格探析

安徽亳州花戏楼建筑风格探析

【亮鉴】Refreshing Appreciation山陕会馆是研究历史文化发展脉络、特征的重要历史文物之一,做好山陕会馆的研究、开发利用,将有助于现代人深入了解古人的思想文化意识及建筑风格特征等,因此其具备突出的研究及学术价值。

所以,为了更好地理解历史建筑文化,做好安徽亳州花戏楼建筑风格研究十分必要。

1 安徽亳州花戏楼建筑存在的时代文化背景分析清顺治十三年(1656)安徽亳州花戏楼破土兴建。

清朝在顺治、乾隆统治期间政治清明、经济发展稳定,萌生了资本主义萌芽,促进了商业的发展,促使依赖运河生存的漕运生意越发兴旺。

在亳州当地,其辖制的河流均属淮河水系,茨淮新河、涡河等构成了亳州管制河流的干流河,其中涡河由于具备河道宽阔、水位深等特点,十分容易开展水运活动。

而涡河边上恰巧正是亳州县城,加之当地药材售卖等商业发展迅速,全国各地的商人都纷纷向亳州靠拢,加速了当地商业经济的发展。

虽然亳州商业发展迅速、商人手握大量财富,但社会地位依旧较低,所以商人们为了显示自己的财力、寄托自己的思想情感,便集体或个人出资完成了具有家乡特色的建筑建造,用来休闲、娱乐、洽谈、访友等,以此寄托对家乡的思念。

关帝庙是亳州花戏楼的前身,清顺治十三年兴建,康熙十五年(1676)经扩建、修理变成戏楼,至乾隆时期又经历了扩修、藻井彩绘等处理,花戏楼便被彻底建成。

清代经顺治帝及乾隆帝统治,实现了经济的稳定发展与复苏,并出现了举世闻名的康乾盛世,当时大清国库充盈、民富国强,推动了中国建筑业的高速发展,使中国传统建筑业达到了顶峰。

当时,清政府已经制定、落实了“营造法式”等建筑标准,对官式建筑形式进行了严格规范。

由于明清时代制砖技术发展迅速,所以花戏楼建筑采用了砖木混合式搭建方法,而且花戏楼中精美的砖雕数不胜数、美不胜收。

2 亳州花戏楼平面布局分析安徽亳州花戏楼又称“歌台”,本就是演戏时使用的舞台,更是明清年间方便山陕药商途径亳州经商、歇脚的建筑场所,还是对关羽祭拜的重要庙宇,所以又被叫作“山陕会馆”或“大关帝庙”。

亳州市铁路小学简介

亳州市铁路小学简介

亳州市铁路小学简介
亳州市铁路小学是大京九铁路干线上的一颗新星,始创于1988年,2003年转属地方,是一所个性张扬、充满活力的学校。

学校秉承“质量立校、科教兴校、特色强校”的办学理念,通过开展特色活动大力发展德育、智育、体育和艺术教育,大力推进“国学经典”教育,每周一的晨会上,全校近400名师生齐诵国学经典篇章,整齐嘹亮的诵读声穿越时空、响遏行云,“每周一诗”把孩子们带进了语言艺术的天堂。

2015年,亳州铁路小学再掀新篇章,谯城区教育局投资1000万,用于改善校容校貌,一个崭新的花园式校园即将矗立在亳州大地上,成为亳州大的一颗东方明珠,我们坚信亳州铁路小学的明天一定更加辉煌!。

安徽简介

安徽简介

1.安徽简称“皖”:源于春秋时期古皖国,安徽省安庆市,天柱山,又称皖山。

2.徽商:徽商文化是安徽的骄傲,也是中国和世界的骄傲,300年前,古老的徽州大地上,曾经上演过一幕徽商文化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繁荣的历史剧,留下了宝贵的物质和精神财富。

徽商是中国十大商帮之一,徽商又称新安商人、徽州商人、“徽帮”,它是旧徽州府籍商人集团之总称(并不是指所有安徽商人)。

徽人经商,源远流长,早在东晋时就有新安商人活动的记载,以后代代有发展,明朝成化、弘治年间形成商帮集团。

作为古代中国商界中的一支劲旅,徽商商业资本之巨,从贾人数之众、活动区域之广、经营行业之多、经营能力之强,都是其他商帮所无法匹敌的,所以能在中国商界称雄数百年。

3.A.徽商流长的原因:1、与日俱增的人口和山多地少的客观环境压力,这正如明嘉靖年间微州一村妇所说的:“吾郡在山谷,即富者无可耕之田,不贾何待。

”2、丰富的物产、便捷的水路交通刺激徽人经商;3、徽人思变精神的内部动力加上当时中国经济重心南移的外部契机。

而其三者,最主要的也是最本质的是徽人的思变精神。

正是因为他们敢于打破“重农抑商”,冲破世俗偏见,才使许多徽民变为徽商,与正是这种转变才产生了徽商的鼎盛。

B. 徽商产生条件1、古徽州处“吴头楚尾”,属边缘地带,山高林密,地形多变,开发较晚。

汉代前人口不多,而晋末、宋末、唐末及中国历史上三次移民潮,给皖南徽州送来了大量人口,人口众多,山多地少,怎么办?出外经商是一条出路。

2、丰富资源促进了商业发展。

徽商最早经营的是山货和外地粮食。

如利用丰富的木材资源用于建筑、做墨、油漆、桐油、造纸,这些是外运的大宗商品,茶叶有祁门红、婺源绿名品。

外出经商主要是经营盐、棉(布)、粮食等。

3、徽文化塑造了徽商的品格—儒商,以儒家文化来指导经商。

4、明清是我国商品经济较发展的时期,明清已有资本主义萌芽,这是徽商鼎盛之时。

4.徽文化:徽州文化,是历史上的徽州(前称新安郡)人民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亳州地区方言[shu]-[f]音变研究

亳州地区方言[shu]-[f]音变研究

亳州地区方言[shu]-[f]音变研究卢维芳【摘要】亳州地处黄淮海平原,语言接近于普通话.该地方言有一个很明显的特点:那就是绝大部分字词的发音接近于普通话,但是当sh和u相拼的时候会转变为f音,此类现象与普通话差距甚远.选取了当地方言中最具代表性的音变进行研究,通过实地调查和问卷,运用语音学和音系学的分析方法,对该地方言的成因进行解释.【期刊名称】《蚌埠学院学报》【年(卷),期】2018(007)004【总页数】4页(P116-119)【关键词】方言;音变;语音学;音系学【作者】卢维芳【作者单位】安徽外国语学院西方语言学院,安徽合肥 2312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H172.2中国方言众多,这众多的方言共同构成了多姿多彩的中国话。

方言代表着一个地区的文化风貌与历史传承[1],方言是一个地区最具特色的要点之一。

在广袤的黄淮海平原,当地方言接近普通话,可是却有其独特的特点。

在属于中原官话郑曹片[2]的亳州地区方言中,有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当地方言中一类[shu]音会被发成[fu]音[3],如“书”听起来类似于“服”,“顺”类似于“奋”,“刷”类似于“发”。

这种音变现象有什么特点?又是如何形成的?未来会如何变化?笔者通过采访亳州地区一些当地的人,利用语音分析软件对其进行分析,试图从声学、语音学和历史等角度对其进行解释。

1 亳州方言简介皖北地区主要以中原官话为主[4],分布在安徽省淮河以北17个市县。

亳州市是安徽省省辖市,位于安徽省西北部,下辖谯城区、涡阳县、蒙城县和利辛县,人口534万。

亳州自从商朝以来一直是中原重镇,已有3700多年的文明史。

亳州方言属于中原官话郑曹片。

本文要讨论的从“shu”到“fu”的变化也主要是在皖北地区。

方言中元音改变的比较多,像这种改变辅音的现象较少,特别是在和普通话非常相近的中原官话区,这不得不说是一个有意思的现象。

2 方法和数据关于亳州方言的研究,对现象的描述居多,对本地人的系统调查较少,也很少见到使用语音学软件进行分析的相关研究。

亳州地区方言[shu]-[f]音变研究

亳州地区方言[shu]-[f]音变研究

2018年8月第7卷㊀第4期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JournalofBengbuUniversity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Aug 2018Vol 7ꎬNo 4亳州地区方言[shu]-[f]音变研究收稿日期:2018-03-21作者简介:卢维芳(1990-)ꎬ女ꎬ安徽亳州人ꎬ助教ꎬ硕士ꎮE-mail:725497629@qq.com卢维芳(安徽外国语学院㊀西方语言学院ꎬ安徽㊀合肥㊀231201)摘㊀要:亳州地处黄淮海平原ꎬ语言接近于普通话ꎮ该地方言有一个很明显的特点:那就是绝大部分字词的发音接近于普通话ꎬ但是当sh和u相拼的时候会转变为f音ꎬ此类现象与普通话差距甚远ꎮ选取了当地方言中最具代表性的音变进行研究ꎬ通过实地调查和问卷ꎬ运用语音学和音系学的分析方法ꎬ对该地方言的成因进行解释ꎮ关键词:方言ꎻ音变ꎻ语音学ꎻ音系学中图分类号:H17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18)04-0116-04Studyonthe[shu] ̄[f]VoiceChangesintheBozhouDialectLUWei ̄fang(SchoolofWesternLanguagesꎬAnhuiForeignLanguagesUniversityꎬHefeiꎬ231201ꎬAnhui)Abstract:LocatedontheHuang ̄Huai ̄HaiPlainꎬBozhoudialectsoundssimilartoMadarin.Butonespe ̄cialsoundinBozhoudialectisrecognizedbyalotofpeople:thechangefromsh+utofisveryunusualinBozhoudialectꎬwhichisfardifferentfromMadarin.Ittriedtostudythisphenomenoninthispaperbyfieldworkandquestionnaires.Phoneticandphonologicalanalysiswasappliedtothestudyintheprocessofexplainingthereasonsofsuchachange.Keywords:dialectꎻchangeꎻphoneticsꎻphonology㊀㊀中国方言众多ꎬ这众多的方言共同构成了多姿多彩的中国话ꎮ方言代表着一个地区的文化风貌与历史传承[1]ꎬ方言是一个地区最具特色的要点之一ꎮ在广袤的黄淮海平原ꎬ当地方言接近普通话ꎬ可是却有其独特的特点ꎮ在属于中原官话郑曹片[2]的亳州地区方言中ꎬ有一个很有趣的现象ꎬ当地方言中一类[shu]音会被发成[fu]音[3]ꎬ如 书 听起来类似于 服 ꎬ 顺 类似于 奋 ꎬ 刷 类似于 发 ꎮ这种音变现象有什么特点?又是如何形成的?未来会如何变化?笔者通过采访亳州地区一些当地的人ꎬ利用语音分析软件对其进行分析ꎬ试图从声学㊁语音学和历史等角度对其进行解释ꎮ1㊀亳州方言简介皖北地区主要以中原官话为主[4]ꎬ分布在安徽省淮河以北17个市县ꎮ亳州市是安徽省省辖市ꎬ位于安徽省西北部ꎬ下辖谯城区㊁涡阳县㊁蒙城县和利辛县ꎬ人口534万ꎮ亳州自从商朝以来一直是中原重镇ꎬ已有3700多年的文明史ꎮ亳州方言属于中原官话郑曹片ꎮ本文要讨论的从 shu 到 fu 的变化也主要是在皖北地区ꎮ方言中元音改变的比较多ꎬ像这种改变辅音的现象较少ꎬ特别是在和普通话非常相近的中原官话区ꎬ这不得不说是一个有意思的现象ꎮ2㊀方法和数据关于亳州方言的研究ꎬ对现象的描述居多ꎬ对本地人的系统调查较少ꎬ也很少见到使用语音学软件进行分析的相关研究ꎮ笔者使用问卷调查与语音分析相结合的方法ꎬ同时又参考了当地人语感和历史依据ꎮ选取世代居住在亳州市谯城区赵桥乡6岁儿童到60多岁老人等各个年龄层次的居民为调查对象ꎬ依据«方言调查字表»和«新华字典»制定调查问卷ꎬ并且在问卷的制定过程中考虑当地人的语感ꎬ以便于后期的分析ꎮ在调查的实施中ꎬ对被调查人发音进行录音ꎬ以便于后期在分析过程中发现问卷回答和平时说话不一样的情况时进行参考ꎮ在得到数据之后ꎬ首先把发生音变的词和不发生音变的词分类ꎬ然后分析发生的变化ꎬ并尝试从中找出规律ꎮ之后ꎬ使用Praat语音分析软件对几个典型的字㊁词和句子进行分析ꎮ最后ꎬ结合参考文献和相关资料ꎬ分析这种音变变化的原因ꎮ3㊀音变分析首先从«方言调查字表»和«新华字典»中找出以sh开始的代表字(见表1)ꎬ然后从中找出发生音变的字ꎬ并扩展这一类的字ꎬ看是否存在共通性(见表2)ꎮ表1㊀以sh开始的代表字CCPPBPCCPPBP傻ᶊa213ᶊa24手ᶊou213ᶊou24晒ᶊE51ᶊE52*书ᶊu55fu213山ᶊan55ᶊan213*叔ᶊu55fu24伤ᶊaN55ᶊaN213*刷ᶊuA55fA213捎ᶊau55ᶊau213*栓ᶊuAn55fAn213*勺(子)ᶊau35fuo24*双ᶊuAN55fAN213少ᶊau213ᶊau24*水ᶊuei213fei24舌ᶊV35ᶊY24顺ᶊu«n51ᶊu«n52/fn52谁ᶊei35/ᶊwei35ᶊei24*说ᶊuo55fuo213师ᶊl55ᶊl213㊀㊀从表1中可以看出ꎬ以sh为开始的字ꎬ有两种读音ꎬ一种是按原来的读[sh]ꎬ一种是变成[f]ꎮ在本文中ꎬ以sh作辅音的字变成以f开始的字是研究的重点ꎬ表2是所选中的有音变的词(需要注意的是ꎬ有些字的读音产生了分化ꎬ已经接近于普通话的发音了)ꎮ㊀㊀从表2可以看出ꎬ在亳州话中ꎬ普通话的 sh 有两种发音ꎬ一种是它本身的音ꎬ另一种是[f]ꎮsh和f在发音位置上差别很大ꎬ那么为什么这种情况还是会出现呢?如果结合后面的元音ꎬ就不难看出ꎬ当sh和圆唇的后元音u相拼的时候ꎬ极有可能变成fꎬ比如表2中的 勺 和 书 ꎮ但是并不是所有这一类的音都遵循这一规则ꎬ比如表1中的 淑 和 恕 ꎬ这又是为什么呢?表2㊀产生音变的代表字CCPPBPCCPPBP1.勺*(子)ᶊau35fuo2416.竖ᶊu51ᶊu52/fu522.书*ᶊu55fu21317.恕ᶊu51ᶊu523.舒ᶊu55ᶊu21318.漱ᶊu51fu524.叔*ᶊu55fu2419.刷*ᶊuA55fA2135.淑ᶊu55ᶊu21320.耍ᶊuA213fA24/fAn2136.殊ᶊu55fu24/ᶊu2421.摔ᶊuAi55fAi2137.梳ᶊu55fuo21322.栓*ᶊuAn55fAn2138.输ᶊu55ᶊu213/ᶊu21323.涮ᶊuAn51fAn529.熟ᶊu35fu2424.双*ᶊuAN55fAN21310.暑ᶊu213fu2425.霜ᶊuAN55fAN21311.属ᶊu213fu2426.爽ᶊuAN213ᶊuAN21312.鼠ᶊu213ᶊu/ᶊu27.谁ᶊei35/ᶊwei35ᶊei2413.数ᶊu51fuo5228.水*ᶊuei213fei4514.术ᶊu51fu2429.睡ᶊuei51ᶊei5215.树ᶊu51fu5230.顺ᶊuᶊn51ᶊu«n52/fn52可以首先生成一个规则ꎬ这个规则能表示大部分的这种现象ꎬ即:ᶊңf/+u#V(orcompoundvowels){这就是说ꎬ在亳州方言中sh和u或者以u为介音的元音组合相拼的时候会变成f的发音ꎬ意即亳州方言中没有shu(ᶊu)或shua(ᶊuA)㊁shun(ᶊu«n)㊁shuang(ᶊuAN)这样的发音ꎮ但是我们也应该注意到ꎬ并不是所有[ᶊ+u/uA/uAi/uei/uAn/uAN]发音组合在亳州话中都会遵循这个规则ꎬ比如表2中的3ꎬ5ꎬ8ꎬ12ꎬ16ꎬ17ꎬ27ꎬ28和30ꎮ那么这些为什么不符合规则呢?或者还有另外的一条规则?在那些遵循这个规则的词语中ꎬ为什么又会把辅音发成跟普通话差别很大的音呢ꎬ特别是在当地人认为自己的方言跟普通话很相近的情况下ꎬ在本文的下一部分ꎬ作者试图从几个方面解释这个问题ꎮ4㊀音变原因分析亳州话和普通话的这种不同ꎬ乍看起来似乎让人很难理解ꎬ但是当仔细查看这些发音的时候就会发现ꎬ翘舌音sh和圆唇后元音u相拼的时候ꎬ是有一点唇齿音f和圆唇后元音u的成分ꎬ起码这两种发音都有摩擦的成分ꎬ并且发音部位也比较接近ꎮ但是因为语言是不断变化的ꎬ在做分析的时候也应711卢维芳㊀亳州地区方言[shu] ̄[f]音变研究该考虑到历史等因素ꎬ这时候再结合现代的科技ꎬ也许会得到比较接近的答案ꎮ4.1㊀历史原因语言具有传承性ꎬ尽管它自身也会发生变化ꎬ但是这种变换不是毫无缘由的ꎬ而是有一定的规律的ꎮ历史上亳州地区就和河南㊁山东等地的联系比较紧密ꎬ在唐㊁宋㊁明等朝代的多次移民浪潮中[5]ꎬ亳州地区的人口大部分是来自河南㊁山东等地ꎬ因而当地的方言多多少少也会受此影响[6]ꎮ因此ꎬ中古以前的语音也许被沿袭了下来ꎬ中古的pf/pf`/f/r在现代普通话中与zh/ch/sh/r对应ꎬ而该地方言中并没有发生此类的变化ꎮ当然ꎬ这需要更多的依据证实ꎮ4.2㊀语音学解释从发音部位上来说ꎬshu和fu发音部位比较相似ꎮ根据PhoneticSymbolGuideꎬ ᶊ 是一个卷舌的清辅音ꎬ中间有摩擦ꎬ f 是一个清唇齿擦音[7]ꎮ因此当 ᶊ 和圆唇后元音 u 相拼的时候ꎬ舌尖抵上齿龈ꎬ舌尖卷曲ꎬ嘴唇撮起ꎻ当 f 和 u 相拼的时候舌头部位基本与前者相近ꎬ只是舌头稍微平些ꎬ并且下唇与上齿有轻微接触ꎮ这样不论对于说话者还是对于听话者ꎬ两个音都是比较接近的ꎮ但要注意的是ꎬ发 ᶊu 的音要比发 fu 的音需要更多的力气和技巧[8]ꎬ这也是为什么很多方言中没有翘舌音却有唇齿音的原因ꎮ图1的截图可以很容易的看出 ᶊ 要比 f 难发一些(阴影部分表示发音所需的力气)ꎮ图1㊀ su 和 fu 发音区别再者ꎬ汉语中有很多协同发音(coarticulation)ꎬ特别是在词汇方面ꎬ这就是说ꎬ语音会受到其前面或后面的音的影响ꎬ可以从双音节词中更容易看到这点(见图2)ꎮ图2㊀普通话 暑假 和亳州话 暑假从图2可以更清楚地看到ꎬ亳州话中 暑 受后面 假 的影响更大ꎬ语图也更接近于 假 的语图ꎮ然而ꎬ在亳州话中并不是所有的翘舌音sh和u的发音组合都被发成fuꎬ比如表2中的第17和29个词ꎬ 恕 被发成 ᶊu52 ꎬ 睡 被发成 ᶊei52 ꎮ笔者猜想ꎬ前者是因为 恕 是书面语ꎬ口语中基本上不用ꎬ这个音是当地音系中所没有的ꎮ至于 睡 被发成 ᶊei52 ꎬ是因为亳州方言中已经有fei的音ꎬ如果再用这个音表示 睡觉 的 睡 的话ꎬ就会造成语音识别上的困难ꎮ4.3㊀音系学解释音系注重的是语言的语音系统ꎬ从亳州方言的语音系统来看ꎬ这个系统是没有 su 这个音的ꎬ这并不是说亳州方言中没有音 ᶊ ꎬ而是亳州话中没有翘舌音 ᶊ 和圆唇后元音 u 相拼的音[9]ꎮ即:ᶊ+u(+V)=ØVoicelessretroflexhighbackroundedvowel因此ꎬ在亳州方言中ꎬ ᶊ 是不能和uꎬuaꎬuaiꎬuanꎬuangꎬueiꎬ或uen相拼的ꎬ但是却可以和其他元音相拼ꎬ比如 杀 晒 伤 等ꎮ亳州话中能和 ᶊ 相拼的韵母见图3:图3㊀亳州话中能和 s 相拼的韵母但是应该注意的是ꎬ并不是所有不和 ᶊ 相拼的韵母都能和 f 相拼ꎬ在亳州话中 f 能和 u 相拼ꎬ但是不能和以 u 为介音的韵母相拼ꎬ当 f 和以 u 为介音的韵母相拼的时候ꎬ要去掉中间的介音 u ꎬ比如说 刷 在亳州话中读作 fa ꎮ能和 f 相拼的韵母见下图4:图4㊀能和 f 相拼的韵母另外ꎬ亳州话的音系也包括声调ꎬ声调在亳州话中占据很重要的位置ꎬ就如同汉语是一门声调语言ꎬ声调对于汉语是非常重要的ꎮ普通话有四个声调ꎬ汉语的方言中声调各不相同ꎬ从三个到九个各不相等ꎮ和普通话一样ꎬ亳州话也是有四个声调ꎬ但是与亳州话不同的是普通话中每个字的发音基本上没有811蚌埠学院学报㊀2018年8月㊀第7卷㊀第4期(总第40期)强弱重轻的差别ꎬ而亳州话中重音基本上是在后面ꎬ以 刷牙 为例ꎬ普通话中两个字的重音基本上一致ꎬ但是在亳州话中ꎬ 牙 要比 刷 说的重一些[10-11]ꎬ这样也就能理解为什么亳州话中 ᶊu 会被 fu 替代了(见图5)ꎮ图5㊀ 刷牙 在普通话和亳州话中的语图5㊀当地人语感在考察一门语言或方言的时候ꎬ不得不考虑的还包括本地人的语感ꎮ研究者不能仅仅凭借自己的观察和自己的感受下结论ꎬ说这种语言或方言的人在这方面更有发言权ꎮ因此ꎬ在这次调查过程中ꎬ笔者设计了几个针对当地人语感的调查题目ꎬ内容涉及到 你认为亳州话好听吗? 平时说话意识到亳州话和普通话之间的区别吗?都有哪些区别? 亳州话与普通话的不同给学生学习普通话有影响吗? 现在一些小孩子说话越来越像普通话ꎬ他们也不区分这种读音区别了ꎬ你认为这样好吗? 你认为亳州话是保存好还是大家都讲普通话好? 等等ꎬ目的是收集数据ꎬ以便在分析的时候能作为参考ꎮ调查结果显示ꎬ所有的受访者都认为亳州话好听ꎬ对于亳州话和普通话的区别ꎬ大部分人都注意到了ꎬ只有一个6岁的儿童认为亳州话和普通话完全一样ꎬ这可能是他年龄太小还区分不出来其中的区别ꎬ但是他平时说话是用亳州话的ꎬ只有在读书或者念书上的字的时候才用普通话ꎮ大多数人认为亳州话和普通话十分接近ꎬ但是他们也指出普通话的适用范围更广一些ꎮ至于对亳州话和普通话越来越接近的看法ꎬ大多数人都不置可否ꎬ觉得无所谓ꎬ怎么都行ꎬ所以对于要不要保护亳州话的问题ꎬ他们倾向于不做回答ꎮ6㊀结论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和普通话的深入人心ꎬ越来越多的人在学习普通话㊁使用普通话ꎮ而对于方言的研究ꎬ有利于更好地使学习者意识到方言和普通话的区别ꎬ便于更好地学习普通话ꎻ另外ꎬ对方言的调查和研究也有利于对方言的保护ꎮ本文首先介绍了皖北方言和亳州话的基本情况ꎬ然后介绍了笔者所做的一个调查ꎬ并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得出亳州方言中shu变f的规则ꎬ之后用语音学和音系学的方法对其进行分析ꎬ最后对这种变化予以解释ꎬ加上对本地人语感的参考ꎮ本文从实地调查的角度分析了亳州话比较明显的特色ꎬ也提出了一个大多数方言普遍面临的问题ꎬ即:方言是否应该保护?这一点笔者没有给出答案ꎬ很多专家学者也无法给出一个统一的答案ꎬ这也是方言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ꎮ目前ꎬ亳州本地人对亳州方言的认同感普遍比较强ꎬ他们认为亳州话很好听ꎮ但是也应该注意到ꎬ越来越多的当地年轻人说话接近普通话ꎬ可以很明显地感到代际之间发音的区别越来越大ꎮ增加对方言的了解不仅有助于从历史㊁语音和音系方面把握某一地区的方言ꎬ还有助于更有针对性地进行普通话教学和方言保护ꎬ也有助于该地的人民了解自己的方言㊁更好地与外界交流ꎮ参考文献:[1]洪晓波.从方言地理学角度看安徽中原官话发展现状[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ꎬ2009(3):29-30. [2]贺巍.河南山东皖北苏北的官话[J].方言ꎬ1985(3):163-170.[3]安徽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安徽省志 方言志[M].北京:方志出版社ꎬ1997:3-4.[4]李荣.官话方言的分区[J].方言ꎬ1985(1):2-5. [5]唐丽丽.影响安徽方言分区的若干因素探析[J].巢湖学院学报ꎬ2006ꎬ80(5):135-139.[6]李如龙.论汉语方言语音的演变[J].语言研究ꎬ1999(1):102-112.[7]PULLUMꎬGEOFFREYꎬWILLIAMAL.PhoneticSymbolGuide[M].Chicago:TheUniversityofChicagoPressꎬ1996:301.[8]王琴.安徽阜阳方言来自古照组的声母[J].方言ꎬ2009(4):314-316.[9]张世方.中原官话知系字读唇齿音声母的形成与分布[J].语言科学ꎬ2004(4):13.[10]焦伟娜.亳州普通话语音特征分析及提升策略研究[J].怀化学院学报ꎬ2016ꎬ35(1):109.[11]焦伟娜.普-方语音差异研究及其在普通话教学中的意义 以亳州方言为例[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ꎬ2015(1):110.911卢维芳㊀亳州地区方言[shu] ̄[f]音变研究。

安徽蒙城简介

安徽蒙城简介

安徽蒙城简介
摘要:
一、地理位置
二、历史文化
三、经济发展
四、旅游景点
五、特色美食
六、总结
正文:
一、地理位置
蒙城,位于安徽省亳州市,地处安徽省西北部,豫皖两省交界处。

东邻涡阳县,西接利辛县,南与凤台县接壤,北与河南省永城市毗邻。

蒙城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是亳州市的重要交通枢纽。

二、历史文化
蒙城历史悠久,距今已有2300多年的历史。

春秋时期,这里曾是宋国的附属国。

秦朝时期,设立蒙县,自此蒙城成为历代行政区划的所在地。

境内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100多处,历史文化底蕴丰厚。

三、经济发展
蒙城经济发展迅速,是全国粮食生产基地、优质棉产区、瘦肉型猪养殖基地。

近年来,蒙城县紧紧围绕“农业富县、工业强县、服务业活县”的发展战略,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县域经济实力不断增强。

四、旅游景点
蒙城拥有众多旅游景点,其中最著名的是AAAA级旅游景区——蒙城海洋世界。

此外,还有岳坊景区、许疃煤矿景区、板桥集战斗纪念馆等。

这些景点不仅吸引了大量游客,还为蒙城带来了丰厚的旅游收入。

五、特色美食
蒙城特色美食丰富多样,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蒙城烧饼、蒙城羊肉汤、蒙城麻辣烫等。

这些美食以其独特的口感和制作工艺,吸引了众多食客。

六、总结
蒙城,一个地理位置优越、历史文化底蕴丰厚、经济发展迅速、旅游资源丰富的城市。

这里不仅有美丽的风景,还有美味的小吃,无疑是值得一游的地方。

安徽蒙城简介

安徽蒙城简介

安徽蒙城简介
摘要:
一、地理位置
二、历史文化
三、风景名胜
四、经济发展
五、特色美食
六、未来展望
正文:
蒙城,位于我国安徽省西北部,隶属于亳州市,地处淮北平原,地理坐标为东经115°37′-116°05′,北纬33°15′-33°39′。

东邻蚌埠市,西接阜阳市,南毗淮南市,北靠宿州市。

全县总面积2064 平方千米,人口140 万。

蒙城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

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

据史书记载,蒙城始建于周朝,距今已有3000 多年的历史。

秦汉时期设县,唐代改为蒙城县。

境内有许多历史遗址和人文景观,如庄子祠、文庙、万佛塔等,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参观游览。

蒙城县的风景名胜颇具特色。

庄子祠位于蒙城县庄子故里,是为纪念道家学派创立者庄子而建。

文庙是蒙城县古代最高的学府,也是当地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

万佛塔则是一座具有佛教特色的古塔,塔内供奉着从北魏至隋唐时期的万余尊石刻佛像。

近年来,蒙城县经济发展迅速。

农业方面,蒙城县是中国重要的商品粮生
产基地之一,主要种植小麦、玉米、大豆等粮食作物。

工业方面,蒙城县重点发展化工、食品、建材等产业。

其中,白酒产业是蒙城县的特色产业,拥有多个知名品牌。

蒙城县的特色美食丰富多样。

蒙城烧饼是当地的传统名点,选用优质小麦粉制成,外皮酥脆,内馅鲜美。

另外,蒙城卤猪蹄、蒙城麻花等特色小吃也备受人们喜爱。

展望未来,蒙城县将继续发挥自身优势,推动经济、文化、旅游等多方面的发展。

安徽省亳州中药材市场简介

安徽省亳州中药材市场简介

安徽省亳州中药材市场简介
佚名
【期刊名称】《农村百事通》
【年(卷),期】2002(0)19
【摘要】该市场占地27公顷,建筑面积20万平方米。

【总页数】1页(P12-12)
【关键词】中药材市场;安徽省;亳州;铺面房;客流量;亳州市;成交额;邮编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323.7
【相关文献】
1.药材市场年年整假冒伪劣处处见——亳州中药材市场为何久治难愈 [J], 卢尧;张晓松
2.安徽省中药材出口贸易现状与发展对策--以亳州药材为例 [J], 侯晶;王萍;侯博
3.今年国内早稻价格看涨/鸡爪市场价格猛涨/安徽省亳州中药材市场简介 [J],
4.提升安徽省农产品竞争力的对策研究r——以亳州中药材为例 [J], 王超
5.从亳州中药材交易市场看我国药材市场现状及对策研究 [J], 吴春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亳州位于安徽省西北部,黄淮平原南端,北部衔接河南省商丘市、西部接壤周口市,南部接壤阜阳市、东部接壤淮北市、蚌埠市,辖涡阳、蒙城、利辛和谯城三县一区,谯城区为市政府所在地,城市规划区总面积572.77k㎡。

是一座具有三千多年历史的文化古城,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首批优秀旅游城市”。

全市国土面积8374平方公里,总人口633万。

亳州自然条件优越,自然资源较为丰富,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优质畜产品、商品用材林和蔬菜生产基地,地下煤炭、石油资源非常丰富,累计查明资源储量57亿吨,其中煤炭储量达47.23亿吨。

中药材种植400多个品种,种植面积52.28千公顷。

中药材种植面积占全国的1/10左右,中药饮片产量约占全国的1/4左右。

亳州市已形成全国最大的中药饮片产业集群,是全球最大的中药材集散中心和价格形成中心。

亳州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是3700年前商汤王的建都地,是中药、白酒、道家三大文化的发祥地,诞生了老子、庄子、曹操、华佗等先哲名流,是中国长寿之乡、中国五禽戏之乡。

经济:
2013年,在省统计局公布的反映地方经济发展趋势的24项宏观经济指标中,亳州有13项增幅居全省前5位,有6项增幅居全省前3位。

2013年,亳州全年生产总值(GDP)791.1亿元,比上年增长9.7%。

第一产业增加值195.0亿元,增长3.8%;第二产业增加值320.1亿
元,增长12.7%;第三产业增加值276.0亿元,增长10.2%。

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25.3:40.4:34.3调整为24.6:40.5:34.9。

人均GDP16071元(折合2595美元),比上年增加1429元。

全年进出口总额4.3亿美元,比上年减少14.6%。

其中,出口3.8亿美元,减少18.3%;进口0.5亿美元,增长32.1%。

全年财政收入103.5亿元,比上年增长21.6%,其中地方财政收入64.4亿元,增长35%。

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40亿元,增长2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45亿元,增长13.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500元,增长10%;农民人均纯收入7530元,增长15%。

目前,亳州有经济技术开发区、亳州芜湖现代产业园、亳州工业园区、涡阳县工业园区、蒙城经济开发区、利辛工业园区六大工业园区。

全市现有现代中药、白酒、食品制造及农产品加工、汽车及零部件、文化旅游、煤化工及新能源、电子信息、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劳动密集型装备制造等十大产业。

重要领导、组织架构:
市委书记:杨敬农。

简介:杨敬农,男,汉族,安徽怀宁人,研究生学历,管理学硕士。

1966年3月出生,1986年7月参加工作,1993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现任中共安徽省亳州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

市长:沈强
简介:沈强男,汉族,1961年6月出生,安徽宿州人。

1983年
7月毕业于淮北煤炭师范学院,1983年7月入党,中央党校导师制在
职研究生,文学学士。

现任中共亳州市委副书记、市政府市长。

工作负责:领导市政府全面工作。

负责监察、审计等方面工作。

分管监察局、审计局。

亳州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刘辉。

简介:刘辉,男,汉族,临泉县人,研究生学历。

2013年6月任亳州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

工作负责:负责市政府常务工作。

负责发展改革、财政、税务、统计、物价、金融、编制、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住房城乡建设、城管执法、城乡文明创建、国土资源、环境保护、招商引资、政务公开、招投标管理、工商行政管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关事务管理、应急管理、开发区建设、亳芜现代产业园建设、区域经济合作、高校等方面工作。

分管市政府办公室、编办、发展改革委、财政局、统计局、物价局、金融办、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住房城乡建设委、城乡规划局、城管执法局、房产局(房改办)、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文明办、国土资源局、环保局、招商局、公共资源招投标监督管理局(政务服务中心、政务公开办)、工商局、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国资委、市直机关事务管理局、应急办、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亳芜现代产业园区管委会、亳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亳州职业技术学院、城市建设投资集团公司、亳州药都地产公司、交通建设投资有限公司。

区位交通:
亳州位于中原战略要地,素有“南北通衢,中州锁钥”之称,历来是重要商埠和兵家必争之地,区位优势明显,是豫皖交界区域中心城市、中原经济区成员城市、皖北旅游中心城市。

亳州交通十分便利,京九铁路、青阜铁路纵贯全境,311、105国道在市内交叉穿过,济广高速、宁洛高速、泗许高速和即将建设的济祁高速构成亳州市“井”字型高速公路网,涡河、茨淮新河航运可直接通江达海,北距商丘机场60公里,南距阜阳机场120公里。

智慧城市建设:
目前,亳州市委市政府正抓紧智慧城市的建设,在农业物联网、智慧旅游等领域取得有效突破。

2012年10月,亳州市与中国联通安徽省分公司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共同建设“数字城市、智慧亳州”。

中国联通智慧城市云平台重点承载交通、安全、能源、医疗、政务、物流等十大应用领域,计划主推30项应用,关注20项应用,形成智慧城市应用体系。

2014年 4月 18日,亳州市发布《亳州市智慧城市总体规划和概要设计项目招标公告》。

2014年5月19日,亳州市发布中标结果:中国普天信息产业北京通信规划设计院中标,中标金额为肆拾捌万陆仟柒佰元整 (小写:486700元)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