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短期经济波动模型:ADAS模型

合集下载

宏观经济学第五章 ADAS模型

宏观经济学第五章 ADAS模型

宏观经济学第五章 ADAS模型第五章 ADAS模型在宏观经济学中,ADAS模型是用来分析经济活动中总供给和总需求变化的一种工具。

ADAS模型是由三个基本方程组成的:总供给方程:AS = f(Y, Z)总需求方程:AD = f(P, Y)平衡方程:Y = AS(P) = AD(P)其中,AS代表总供给,AD代表总需求,Y代表总产出,P代表物价水平,Z代表影响总供给的其他因素。

我们要理解每个方程的含义。

总供给方程表示经济的总供给量是由产出和物价水平以及其他因素共同决定的。

总需求方程表示经济的总需求量是由物价水平和产出以及其他因素共同决定的。

平衡方程则表示在给定的物价水平下,经济的总产出等于总供给量和总需求量的平衡。

接下来,我们来分析ADAS模型的应用。

ADAS模型可以用来解释经济的短期波动。

在短期内,物价水平、产出和就业量可能会因为各种原因而发生变化。

例如,如果发生了自然灾害,产出可能会下降,物价水平可能会上升。

在这种情况下,ADAS模型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这些变化的原因和结果。

ADAS模型还可以用来预测经济趋势。

通过分析历史数据和当前的经济形势,我们可以预测未来的物价水平和产出趋势。

这可以帮助政策制定者制定更加有效的经济政策。

ADAS模型还可以用来评估经济政策的效果。

例如,如果政府实行了扩张性的货币政策,这可能会刺激总需求,从而增加产出和就业量。

在这种情况下,ADAS模型可以帮助我们评估这种政策的效果和可持续性。

ADAS模型是宏观经济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工具,它可以用来分析经济活动中的各种问题和现象。

通过理解ADAS模型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经济的运行机制和政策效果。

西方经济学中,ADAS模型是最具代表性的模型之一,它代表着总供给与总需求模型,是经济学中用于分析经济周期和政策效应的重要工具。

ADAS模型是由三部分组成:总供给曲线、总需求曲线和短期与长期均衡。

总供给曲线表示的是在一定的价格水平上,企业愿意提供的商品和服务的数量;总需求曲线表示的是在一定的价格水平上,消费者愿意购买的商品和服务的数量;短期与长期均衡则是通过总供给曲线和总需求曲线的交点来确定。

第5章 短期经济波动模型:ADAS模型

第5章 短期经济波动模型:ADAS模型

0
N
N0
潜在(充分)就业量
是指一个社会在现有激励条件下所有愿意工作的 人都参加生产时所达到的就业量。一般被看作外 生变量,而随着人口增长而稳定增长。
3.劳动市场理论:总就业量的决定
假定劳动市场是
Y
完全竞争的,企 业在既定的工资 水平和产品市场 价格水平下,选 择就业水平,使 劳动的边际产品 等于实际工资, 从而达到厂商利 润最大化。
M/(Ph)
IS:r=(a+e)/d - (1-β )y/d
Md [dk h(1 )] y h(a e) P
h ( a e) 令a dk h(1 ) d b [dk h(1 )
h(a e) Md y dk h(1 ) P[dk h(1 )
Y1
Y2
Y
二、总供给曲线(AS Aggregate supply)及其变动
1.总供给:一定时期内,一国(生产者和政府向国内外)在
每一个价格水平上提供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总和。
总供给=总收入=GDP。 总供给主要由劳动力、生产性资本存量和技术决定。
AS函数被定义为:y=y(P) 表示总产出水平与一般价格水平之间的关系。 AS曲线是根据生产函数、劳动需求函数和劳动供给函数以 及货币工资曲线推导而得到的。
说明:当Ms不变,价格上升时,实际货币供给量减少, LM曲线左移;但在价格上涨时,企业投资中所有的投 入和产出的价格同比例上涨,不改变实际利率与投资 预期利润率之间的关系,IS曲线位置不变。
5.总需求曲线图示
总需求函数:价格水平与国民收入间的关系。
表示在某个价格水平上,社会需要多高水平的产量。
总需求曲线与微观意义的需 求曲线基本相同。 总需求与一般物价水平反方 向变动。 AD曲线经济含义:

教案宏观经济学ADAS模型

教案宏观经济学ADAS模型

教案宏观经济学ADAS模型教案:宏观经济学ADAS模型一、概述宏观经济学ADAS模型是一种用于分析整体经济状况和宏观经济政策影响的工具。

ADAS模型由总供给(AS)曲线和总需求(AD)曲线组成,通过调整这两条曲线的位置和形状来描述经济的调整和平衡过程。

二、总供给(AS)曲线总供给曲线表示在一定时期内,经济内各种资源的有效利用水平下,企业愿意提供的总产量与价格水平之间的关系。

总供给受到生产要素的可利用程度、生产技术以及期望利润等因素的影响。

1. 总供给曲线的形状总供给曲线通常呈现正斜率,表明当价格上升时,企业愿意提供的总产量也会增加。

这是因为企业面临了价格上升所带来的利润增加的激励。

2. 影响总供给曲线的因素(1)生产要素供给量:如劳动力、资本等资源的供给情况,决定了总供给的上限。

(2)生产技术水平:技术进步和生产效率提高可以增加总供给。

(3)预期利润:企业对未来市场的预期,将影响他们的生产决策,从而影响总供给。

三、总需求(AD)曲线总需求曲线表示在一定时期内,总消费支出、总投资支出、政府支出和净出口支出等构成的总需求量与价格水平之间的关系。

1. 总需求曲线的形状总需求曲线通常呈现负斜率,表明当价格上升时,总需求量会下降。

这是因为较高的价格水平会降低消费者的购买力和企业的投资意愿。

2. 影响总需求曲线的因素(1)总消费支出:消费者收入和偏好对总消费支出产生影响,消费支出是影响总需求的主要因素。

(2)总投资支出:投资支出受到利率、预期利润和技术进步等因素的影响。

(3)政府支出:政府的购买和投资对总需求产生重要影响。

(4)净出口支出:出口与进口之间的差额会对总需求产生影响,这取决于国内外价格差异和国际贸易政策等因素。

四、ADAS模型的均衡ADAS模型通过调整总需求曲线和总供给曲线的位置和形状,以求得经济均衡状态。

当总需求与总供给的交点为均衡点时,经济即达到了长期平衡。

在这个均衡点上,总产品供给量等于总产品需求量,不会出现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的问题。

李建德教授教案:宏观经济学05ADAS模型

李建德教授教案:宏观经济学05ADAS模型
一切要素市场的参数,都能够得到足够的调整; 一国的产量就能实现充分就业的产量, 或者说,在长期P对产量具有完全弹性。 或者说,在长期一国处于充分就业的状态, 或,此时的失业量为自然失业量。 由于生产要素的增长和技术的进步,
04-04-20
长期总供给曲线会向右方平行移动。
37
5.2-2 The Shot-Run Aggregate Supply Curve
社会上全部个别需 求之总和。
04-04-20
P1 P2 P3 Y Y1 Y2 Y3
7
(3)The Relation Between AD and AE
总需求与总支出的关系
总需求与总支出从构成的内容上说, 是完全相同的,在四部门经济中, 都是C+I+G+(X-M) 它们却处于不同的坐标中。 AE坐落在收入—支出坐标中。 这意味着是在价格不变条件下的变量。
04-04-20 4
B、货币供给与利息
在物价水平不变时:
• 货币供给增加时,利息下降,投资增加; • 货币供给减少时,利息上升,投资减少;
04-04-20
5
C、物价水平与货币供给
在货币供给不变时:
• 物价下降时,导致实际货币量上升,利息下降,
投资增加,国民收入上升;
• 物价上升时,导致实际货币量下降,利息上升,
04-04-20 23
续上页
对政府而言,政府支出增加, 是挤出效应为主还是挤进效应为主, 就看政府支出的项目。 用于竞争性投资,那以挤出效应为主; 投资于公共项目的投资,就以挤进效应为主。 近几年我国的扩大内需的 政府财政政策。
04-04-20 24
B、TX,
税收增加,使IS曲线左移,

短期经济波动理论:AS-AD模型

短期经济波动理论:AS-AD模型
或者在极端的时期
SRAS 1 情形下的产量决定
SRAS 2: 倾斜的情形
随着价格的提高,总供给增加
价格,P LRAS
SRAS
一般出现在接近充分就业的时候 或者时间较长
C B A
总产出, Y
SRAS 2 情形下的产量决定 随着总需求的变化,价格与 价格,P 产量都会调整
F
LRAS SRAS
E AD2
E
AD1
Y*
短期:石油危机总供给减少扩展性政策 刺激需求
LRAS
SRAS2
P2
A
SRAS1
F
P1
E
AD1
Y*
• 接下来假设SRAS是水平的,分析思路是一样的。
Adverse Shocks to Aggregate Supply: Consequence in the Short run
Adverse Shocks to Aggregate Supply: Consequence in the Long Run
A
F
P1
E
Y*
SRAS2 SRAS1
AD1
以上是没有政府介入的情况。
假设政府理解介入,以总需求管理政策调节宏观经济。那么结 果是
短期:石油危机总供给减少
LRAS
P2
A
SRAS2 SRAS1
F
P1
E
AD1
Y*
短期:石油危机总供给减少扩展性政策 刺激需求
LRAS
SRAS2
P2
A
SRAS1
F
P1
• 曲线本身描述总需求和一般物价水平之间的关系: 物价水平下降导致总需求量增加
• 曲线的移动可以用来说明一般物价以外因素对总需求 的影响

总需求与总供给理论ADAS模型

总需求与总供给理论ADAS模型

制定政策目标
政策制定者可以根据ADAS模型的预测结果,制定 相应的宏观经济政策目标,如稳定物价、促进经济 增长等。
评估政策效果
ADAS模型可以用于评估宏观经济政策的效 果,帮助政策制定者调整政策方向和力度, 实现更好的政策效果。
ADAS模型在货币政策中的应用
货币政策决策
ADAS模型可以用于分析货币供应和需求的变化趋势,为 货币政策决策提供依据。
总供给的影响因素
生产要素的投入
包括劳动、资本、土地等生产要素的投入量, 决定了生产的规模和效率。
生产成本
生产成本的高低影响企业的生产决策,进而 影响总供给。
生产技术水平
生产技术的进步和创新可以提高生产效率, 增加总供给。
经济政策
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如产业政策、税收政 策等,也会对总供给产生影响。
总供给的决定因素
预期
企业和居民对未来的经济预期会影响其消费 和投资决策,从而影响总需求。
总需大小取决于各种产品和劳务
的需求量。
收入水平
收入水平越高,消费需求和投 资需求也越大,从而总需求也 越大。
产业结构
不同产业的需求特点不同,产 业结构的变化会影响总需求的 构成和大小。
随着时间的推移,ADAS模型不断得到完善和发 展,加入了更多的变量和因素,以更好地解释经 济现象。
应用
ADAS模型被广泛应用于学术研究和政策制定中, 成为现代宏观经济学的核心模型之一。
02
CHAPTER
总需求理论
总需求定义
01
总需求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和一定价 格水平上,居民对产品和劳务的需求总量。
结合长期经济增长理论 考虑制度因素的影响
将ADAS模型与内生增长理论等长期 经济增长理论相结合,以更好地解释

ADAS模型和经济波动PPT课件

ADAS模型和经济波动PPT课件

文档仅供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 二、短期波动的典型事实
➢ 经济波动是无规律和无法预测的 ➢ 大多数宏观经济变量同时波动 ➢ 短期中的产量变动与经济中的劳动力利用变动密
切相关
文档仅供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GDP变动%
2 0 -2
短期波动
实际GDP增长率 平均增长率
年份
文档仅供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 经济周期 ➢ 经济运行过程中上升和下降的不断交替 ➢ 传统上一般把经济周期分为危机、萧条、复 苏、繁荣四个阶段 ➢ 现在更多地用下降和上升两个阶段描述经济 周期 ➢ 康德拉捷耶夫周期(50年左右),尤格拉周 期(约10年左右),基钦周期(约40个月左 右)。此外,库兹涅茨周期(约20年左右)
文档仅供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 三、经济波动的衡量
➢ 产出缺口 ➢ 通货紧缩缺口 ➢ 通货膨胀缺口
文档仅供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 四、中国经济波动和经济周期
➢ 按照“低谷-低谷”法划分,从1953~2014年, 共经历11个周期
➢ 改革前5个周期,除了第一个周期外,其余周期 的波动幅度均在10个百分点以上
文档仅供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 三、长期总供给曲线
➢ 长期主要是指各种价格具有足够的弹性,使得货 币供求量变化,全部反映在名义变量的变化上, 而实际变量不受影响。即物价变化对总供给不产 生影响
➢ 长期总供给曲线表现为价格——总供给量的二维 坐标上,是一条垂直线(见图)
文档仅供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文档仅供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第二节 总需求的决定

ADAS模型.ppt

ADAS模型.ppt
P
AD
0
Y
如果IS曲线和IM曲线已知,则我们可以求出某一经济状态 AD曲线的方程;如果AD曲线已知,则我们可以根据一定的 价格水平推测该经济状态的总收入水平或总产出水平。
3
例1 已知IS曲线的方程为r=80-0.4Y,LM曲线的方程为
r 4 M 0.4Y 5P
其中名义货币供给量M=5000,求AD曲线的方程及其图像。 解 由IS=LM,可得
10
按照上述条件,总供给曲线将具有不同的形状。在图A中,劳动的总 供给曲线Ns和总需求曲线Nd的交点,形成了均衡的实际工资W0/ P0和均衡的就业量N0,根据总生产曲线y,收入为Y0。假定价格水 平为P0,在图(D)便得到价格水平P0和收入Y0对应点A。
假定价格水平从P0下降到P2,在货
假定价格水平从P0上升到P1,在货 币工资仍为W0的情况下,实际工资 下降,W0/ P1小于W0 /P0。实
币工资仍为W0的情况下,实际工资 上升,W0/P2大于W0 /P0。实 际工资上升使劳动总供给量增加,
际工资的下降使劳动总供给量减少,
总需求量减少,劳动市场出现供过
总需求量增加,劳动市场出现供不
于求的现象。如果货币工资具有弹
应求的现象。厂商为了雇佣到他们
性,它将趋于下降。但是货币工资
希望雇佣的劳动者,不得不提高货
收入或产出对价格变动的反应越迟
钝,图中价格由P0降至P1时,
AD0所反应的收入或产出由Y0增
加至Y2,而由斜率更大的AD1所
反应的收入或产出则只是由Y0增
加至Y1,增加幅度要小。反之,
由斜率较小的AD2所反应的收入
或产出则由Y0增加至Y3,增加幅
度较大。
8
二、 总供给函数与AS曲线 1、总供给曲线的推导 总供给函数表示总产出水平和价格水平之间的关系,总供给函数的图像叫做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f ( N , K )
利润 工资总额WN
O
N
利润最大化的就业量
设名义工资是W, 实际工资是W/P。
Nd Nd w P N d 表示劳动需求量;w P 表示实际工资; Nd与 w P 成反方向变动关系。
W Nd ( ) P
由于劳动的边际产品随
W/P (W/P)0 (W/P)1
Nd
劳动投入的增加而降低, 所以劳动的需求曲线是实 际工资的减函数。
动而变动;
考虑三大市场:产品市场、劳动市场、货币市场
的均衡。
一、总需求曲线(AD曲线)及其变动
1、有关AD曲线的几个概念:
总需求AD Aggregate Demand
一定时期内,对本国产品和劳务的需求总量。衡量的是经
济中各种行为主体的总支出。
在四部门条件下,包括国内(消费需求、投资需求、政府 购买需求)和国外需求。
0
N
N0
潜在(充分)就业量
是指一个社会在现有激励条件下所有愿意工作的 人都参加生产时所达到的就业量。一般被看作外 生变量,而随着人口增长而稳定增长。
3.劳动市场理论:总就业量的决定
假定劳动市场是
Y
完全竞争的,企 业在既定的工资 水平和产品市场 价格水平下,选 择就业水平,使 劳动的边际产品 等于实际工资, 从而达到厂商利 润最大化。
2.宏观(总量)生产函数: 国民经济中,总投入和总产出之间的关系。
既定技术,使用(总量意义的)劳动和资本两种要素: y=f(N,K) N为整个经济的就业水平=就业量。 K为整个社会的资本存量。
生产函数也有长短期之分。
回顾:微观生产函数 一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短期) Q=f(K,L)
2、价格水平对总需求的影响(四种效应) 凯恩斯利率效应:
P ↑ → m=M/P ↓→ r ↑→ i↓ →y ↓
P ↓ → m=M/P ↑ → r ↓ → i ↑ →y↑
将价格水平变动引起利率同方向变动,进而使投 资和产出水平反方向变动的情况称为利率效应。
税收效应: P ↑ → 名义收入↑→ 税负↑→ yd↓→ c↓ P ↓ → 名义收入↓→ 税负↓ → yd ↑ → c ↑
Y f(N ,K )
N﹡为各个短期中的充分就业量,K﹡为各期资本
量,Y﹡为充分就业时的产量。



宏观生产函数在经济学中的两条重要假定
A、总产量随就业量的增加而增加;
B 、由于“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的作用,随着就业量的增
加 ( 劳动的边际效率即边际生产力是递减的 ) ,总产出按 递减的比率增加。 如图所示:
可把资本存量作为外生变量处理,将K作为常数处理。
y=f(N, K)
表明:一定技术水平和资本存量 下,产出取决于就业量。 总产出随着就业量的增加而增加;
y y* y0
K y=f(N,)
但按照递减的比率增加。
N0 N* N 宏观生产函数
长期宏观生产函数
长期内技术水平可以提高、人口增长会带来充分 就业劳动量的变化、资本也会变化,所以生产函 数为:
由IS-LM模型图形推导AD曲线的结论
在IS-LM模型中,当P和M既定时,IS-LM曲线的交点代 表产品与货币市场的同时处于均衡时的利率与产出的 组合。 而AD曲线上的每一点都是IS-LM曲线的交点,所以AD曲 线就是IS-LM曲线在不同价格水平下的交点的集合。 总需求曲线表示当产品与货币市场同时实现均衡时价 格水平与产量的组合。
Y1
Y2
Y
二、总供给曲线(AS Aggregate supply)及其变动
1.总供给:一定时期内,一国(生产者和政府向国内外)在
每一个价格水平上提供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总和。
总供给=总收入=GDP。 总供给主要由劳动力、生产性资本存量和技术决定。
AS函数被定义为:y=y(P) 表示总产出水平与一般价格水平之间的关系。 AS曲线是根据生产函数、劳动需求函数和劳动供给函数以 及货币工资曲线推导而得到的。
3.实际货币与名义货币
实际货币:货币所能购买到的商品量,即以实物形态衡量
的货币。
r% m=M/P
假设:价格指数=P
实际货币量=m=M /P 名义货币量=M=mP
m1 m0 m 2
货币供给
m
实际货币供给变化
如果名义货币供给 不变, 价格变化, 会影响到实际货币。 y1 y2 r% r1 r2
则越敏感。
影响AD曲线斜率的主要因素是d、k、h、b等参数。 AD曲线水平移动。价格水平不变,其他原因导致总产出变化,可看
作AD曲线的水平移动。
主要原因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扩张性财政政策对AD的影响
扩张性财政和货币政策, 都使AD曲线右移。 如扩张财政: 增加政府支出,IS右移。 在原价格水平下,形成 新均衡,利率升高,收 入增加。
用简单国民收入决定模型(NI-AE模型)推导AD曲线
AE 45度线 AE0(P0)
A
B
y1 P1 P0 y1 y0
AE1(P1)
Y
P
y0 A
B
AD y
P↑→m=M/P↓→r↑→ i↓→AE↓→y↓ 从 而 , AD 曲 线 是 向右下方倾斜的 ,显 示了价格水平与均衡 支出量 ( 总产量 ) 之间 存在反方向关系 。价 格水平越高 ,总需求 量越小;价格水平越 低,总需求量越大。
bM AD 曲线 y a P
AD曲线的推导图示(用IS-LM模型推导)
价格水平为P1时,均衡 总支出=总收入=LM(P2) IS
价格水平为P2时,均衡 总支出=总收入=y2
y1
y2 D1
y
P P1
P2
两点连线。得到总需求 曲线。
D2
y1 y2 y
劳动供求均衡之处。 此时,产量始终等于
W/P
Nd Nd (
W ) P
Ns Ns (
W ) P
(W/P)1 (W/P)0
潜在产量。
E0
均衡工资率
W W Nd ( ) Ns ( ) P P
N1
劳动市场均衡
N0
N2
N
均衡就业量
4、总供给曲线的推导
总供给函数:价格水平与总产量之间的关系。
根据货币工资与价格水平调整所需时间长短,分为三种总供
P
描述总需求达到宏观均衡、 即IS=LM时,一国总产出水 平与价格水平之间存在反向 关系。
AD O 总需求曲线 Y
6. AD曲线的变动
沿AD曲线变动。只有价格变动导致总产出沿着AD移动。
AD曲线旋转移动。涉及AD曲线斜率,表示总产出对价格水平变动的
敏感程度。
斜率(绝对值)越大,总产出对价格水平变动的反应越迟钝。反之,
产出(Q)
D
C
总产出
B
A
0 1 2 3 4 5 6 7 8 9 10 劳动(L)
两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长期)
Q = F(L,K)
等产量曲线:技术水平不变条件下,生
K
产相同产量的两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的
所有不同数量组合的轨迹。
Q3
o Q1 Q2 L
短期宏观生产函数
假设:资本存量很大。新投资流量短期内对资本存量的影响有限。
第5章 短期经济波动模型:总需求
与总供给模型(AD-AS模型)
引入了价格因素后的国民收入的决定理论
一、总需求曲线及其变动
二、总供给曲线及其变动 总供给的一般说明 古典总供给曲线 凯恩斯总供给曲线 常规总供给曲线 三、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对现实的解释
前 言
IS-LM 分析模型是假定价格P是不变的
是Keynes理论,是治理萧条经济的理论
说明:当Ms不变,价格上升时,实际货币供给量减少, LM曲线左移;但在价格上涨时,企业投资中所有的投 入和产出的价格同比例上涨,不改变实际利率与投资 预期利润率之间的关系,IS曲线位置不变。
5.总需求曲线图示
总需求函数:价格水平与国民收入间的关系。
表示在某个价格水平上,社会需要多高水平的产量。
总需求曲线与微观意义的需 求曲线基本相同。 总需求与一般物价水平反方 向变动。 AD曲线经济含义:
总需求=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净出口,即:
AD=C+I+G+(X-M) 总需求=GDP=总支出
AD函数被定义为:
产量(收入)和价格水平之间的关系,即 y=y(P),描述的是与每一价格水平相对应的均衡 的支出或收入。 它表示在某个特定的价格水平下,经济社会需 要多高水平的收入。 AD曲线可以从简单的国民收入模型中推导出来; 也可由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均衡(IS-LM模型) 推导AD曲线 。
实际货币余额效应 实际货币余额: 是指名义货币存量与价格水平的比值,
用来衡量货币的实际购买力。 (1) 消费(c =c( yd ,M/ P ))的实际货币余额效应 ---- 庇 古的财富效应 P ↓ → 货币的实际价值↑ → 货币的实际购买力 ↑ → c ↑(并非由于收入引起,类似于自发性消费的增加 ) →IS曲线向右上方移动。 P ↑ → 货币的实际价值↓→ 货币的实际购买力 ↓ → c↓(并非由于收入引起,类似于自发性消费的减少 ) → IS曲线向左下方移动。
r r2 r1
E2 E1
LM(P1) IS2
IS1 y1 y2 D2
y
P P1
D1
相同价格下,收入增加 后AD曲线右移。
y1
y2
y
扩张的货币政策与AD线移动
r
E1 E2 IS LM1 LM2
P
Y
B
P1
A
AD1 AD2
结论:无论 是扩张的财 政政策还是 扩张的货币 政策都会使 总需求曲线 向右移动。 反之则反是。
外贸效应---(蒙德尔—弗莱明汇率效应) 假如一国的物价水平上升,在外国消费者看来, 该国的商品价格相对上升,就会减少对该国商品 的消费,从而导致该国出口减少;同时,在该国 消费者看来外国的消费品价格相对下降,增加对 外国商品的消费,并导致进口增加;一增一减, 该国净出口下降,导致总需求减少。 即: P使国内产品与进口产品相比变得昂贵, 使进口增加和出口下降NX A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