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数学行程问题整理
七年级数学应用题专题---行程问题

行程问题1:甲、乙两地相距416千米,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每小时行32千米,汽车开出半小时后,一辆摩托车从乙地开往甲地,速度是汽车的1.5倍,问摩托车开出几小时后才能与汽车相遇?2:甲、乙两人相距80千米,甲骑自行车每小时行20千米,乙骑摩托车每小时行60千米,摩托车在自行车后面,两人同时出发,同向行驶,问乙经过多少时间追上甲。
3:一只轮船,在甲、乙两地之间航行,顺水用8小时,逆水比顺水多30分钟,已知轮船在静水中速度是每小时26千米,求水流的速度。
4:自行车环城赛,一圈12千米,已知甲的速度是乙的5/7,两人同时同地出发后2小时30分相遇,问乙比甲每分钟快多少千米?5:一架飞机在两个城市之间飞行,顺风时需要5小时30分钟,逆风时需要6小时,已知风速是每小时24千米,求两城市之间的距离?6:甲、乙两人骑自行车从相距75千米的两地相向而行,3小时后相遇,若甲比乙每小时多走2千米,求甲、乙的速度及各自所走的距离?7:一条环形跑道长400米,甲骑车,平均速度为550米/分,乙跑步平均速度为250米/分。
⑴两人同时同向从同地出发经过多少分钟两人再相遇。
⑵两人同时同地背向出发经过多少分钟相遇?8:甲、乙两人沿一公路自西向东前进,速度分别为3千米/小时和5千米/小时,甲于中午12时经过A地,乙于下午2时经过A地,则乙追上甲时离A地多远?9:若敌我相距15千米,且敌军于1小时前以每小时4千米的速度逃跑,现我军以每小时7千米的速度追击,问几小时可以追上?10:甲骑自行车从A地出发,以每小时12千米的速度驶向B地,经过15分钟后,乙骑自行车从B地出发,以每小时14千米的速度驶向A地,两人相遇时,乙已超过中点1.5千米,求A、B两地距离。
11:一只轮船,航行于甲、乙两地之间,顺水用3小时,逆水比顺水多30分钟,已知轮船在静水中速度是每小时26千米,求水流的速度?12:甲、乙两地相距128千米,一人骑自行车从甲地出发,每小时16千米,另一人骑摩托车从乙地出发,两人同时相向而行,已知摩托车速度是自行车的3倍,问多少小时后两人相遇?17:甲乙两站间的路程360km,一列慢车从甲站台开出,每小时行驶48km,一列快车从乙站台出发每小时行驶72km。
数学行程问题

课堂练习
甲86km/h 上海
330km
乙74km/h
南京 2小时后甲、乙 两车分别行驶 了多少千米?
❖ 练习4:沪宁高速公路全长330千米,甲、乙 两辆小汽车分别从上海和南京同时出发相向 而行,甲车每小时行86千米,乙车每小时行 74千米,2小时后两车相距多少千米?
86×2=172km 甲
74×2=148km 乙
❖ 2、甲、乙两人分别从东、西两地同时出发, 相向而行,甲每小时走5千米,乙每小时走 4千米,甲带了一只狗同时出发,狗以每小 时8千米的速度向乙奔去,遇到乙后,马上
回头向甲奔去,遇到甲后又回头向乙奔去,
如此往返,直到甲、乙两人相距3千米时才 停止奔跑,这时狗共跑了16千米。东、西 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两辆汽车在距中点32千米处相遇。求两地相
距多少千米?
甲比乙多行驶:
假设甲、乙两车从同一地点出发:
甲56km/h
32km
32+32=64km 甲比乙每小时多行驶:
56-48=8km
乙48km/h
32km 中点
行驶时间:
64÷8=8h 两地距离:
多行距离÷速度差=时间 (56+48)×8=832
速度和×时间=距离
330-172-148=10km
答:2小时后两车相距10千米。
当堂反馈:
❖ 1、甲、乙两地相距418千米,一辆货车和一 辆客车分别从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货车 每小时行63千米,客车每小时行58千米,3 小时后两车相距多少千米?
七年级数学应用题3(行程问题)

甲、乙两车同时从A地出发,沿 同一条公路前往B地。A、B两地 相距100km。甲车的速度为 40km/h,乙车的速度为 30km/h。甲车到达B地后立即 返回,途中与乙车相遇。求两 车相遇时距离A地多远?
甲、乙两车从A地出发,前往B 地,然后返回。A、B相距 100km,甲车速度40km/h,乙 车速度30km/h。
特点
速度保持不变,加速度为零,路 程与时间成正比。
匀速直线运动的基本公式
01
02
03
路程公式
$s = vt$,其中$s$表示 路程,$v$表示速度,$t$ 表示时间。
速度公式
$v = frac{s}{t}$,其中 $v$表示速度,$s$表示路 程,$t$表示时间。
加速度公式
$a = 0$,因为匀速直线 运动的速度保持不变。
04 匀减速直线运动问题
匀减速直线运动的定义和特点
定义
匀减速直线运动是指物体在直线运动过程中,速度随时间均匀减小的运动。
特点
加速度恒定,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速度随时间均匀减小。
匀减速直线运动的基本公式
速度公式
$v = v_{0} - at$,其中$v_{0}$是初速度,$a$是加速度,$t$是 时间。
七年级数学应用题3(行程问题)
目录
• 行程问题概述 • 匀速直线运动问题 • 匀加速直线运动问题 • 匀减速直线运动问题 • 追及与相遇问题
01 行程问题概述
行程问题的定义
行程问题是一种常见的数学应用 题,主要研究物体或人在运动过 程中所经历的距离、速度和时间
之间的关系。
它涉及到实际生活中的各种运动 场景,如走路、跑步、骑车、开
03 匀加速直线运动问题
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定义和特点
(完整)七年级数学行程问题(整理)

行程问题无论怎么变化,都离不开“三个量,三个关系”:这三个量是:路程(s)、速度(v)、时间(t)三个关系:简单行程:路程=速度×时间相遇问题:路程和=速度和×时间追击问题:路程差=速度差×时间流水问题:顺水行程=(船速+水速)×顺水时间逆水行程=(船速-水速)×逆水时间顺水速度=船速+水速逆水速度=船速-水速静水速度=(顺水速度+逆水速度)÷2水速=(顺水速度-逆水速度)÷2甲、乙两人分别从相距100 米的 A 、B 两地出发,相向而行,其中甲的速度是 2 米每秒,乙的速度是 3 米每秒。
一只狗从 A 地出发,先以 6 米每秒的速度奔向乙,碰到乙后再掉头冲向甲,碰到甲之后再跑向乙,如此反复,直到甲、乙两人相遇。
问在此过程中狗一共跑了多少米?1.甲、已两个车站相距168千米,一列慢车从甲站开出,速度为36千米/小时,一列快车从乙站开出,速度为48千米/小时。
(1)两列火车同时开出,相向而行,多少小时相遇?(2)慢车先开1小时,相向而行,快车开几小时与慢车相遇?2.甲、乙两人从同地出发前往某地。
甲步行,每小时走4公里,甲走了16公里后,乙骑自行车以每小时12公里的速度追赶甲,问乙出发后,几小时能追上甲?3.甲、乙两人练习50米短距离赛跑,甲每秒钟跑7米,乙每秒钟跑6.5米。
(1)几秒后,甲在乙前面2米?(2)如果甲让乙先跑4米,几秒可追上乙?4甲、乙两人在400米的环行形跑道上练习跑步,甲每秒跑5.5米,乙每秒跑4.5米。
a)乙先跑10米,甲再和乙同地、同向出发,还要多长时间首次相遇?b)乙先跑10米,甲再和乙同地,背向出发,还要多长时间首次相遇?c)甲、乙同时同地同向出发,经过多长时间二人首次相遇?d)甲先跑10米,乙再和甲同地、同向出发,还要多长时间首次相遇?5、一艘船在两个码头之间航行,水流速度是3千米每小时,顺水航行需要2小时,逆水航行需要3小时,求两码头的之间的距离?6、甲、乙两人在一条长400米的环形跑道上跑步,如果同向跑,每隔133分钟相遇一次,,如果反向跑,则每隔40秒相遇一次,已知甲比乙跑的快,求甲、乙两人的速度?7、甲、乙两人骑自行车,同时从相距65千米两地相向而行,甲的速度为17.5千米每小时,乙的速度为15千米每小时,经过了几小时两人相距32.5千米?1、甲乙两辆汽车同时从东西两地相向开出,甲车每小时行56千米,乙车每小时行48千米。
七年级上册数学行程问题公式

七年级上册数学行程问题公式
在七年级上册数学中,行程问题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以下是关于行程问题的一些基本公式:
1. 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v = \frac{s}{t}$
其中,$v$ 是速度,$s$ 是距离,$t$ 是时间。
2. 匀速直线运动的距离公式:$s = vt$
其中,$s$ 是距离,$v$ 是速度,$t$ 是时间。
3. 匀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公式:$a = \frac{v - v_0}{t}$
其中,$a$ 是加速度,$v$ 是末速度,$v_0$ 是初速度,$t$ 是时间。
4. 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x = ut + \frac{1}{2}at^2$
其中,$x$ 是位移,$u$ 是初速度,$a$ 是加速度,$t$ 是时间。
5. 相对速度公式:当两个物体以不同的速度相对移动时,它们的相对速度是两者速度之和或之差(取决于它们的相对方向)。
6. 追及问题公式:当两个物体在同一方向上移动时,如果一个物体追赶另一个物体,追赶物体的速度必须大于被追赶物体的速度。
7. 相遇问题公式:当两个物体在相反方向上移动时,它们的相对速度是两者速度之和。
这些公式是解决七年级上册数学中行程问题的基础。
通过理解和应用这些公式,可以解决各种与行程相关的问题。
初一数学上册:一元一次方程行程问题

初一数学上册:一元一次方程行程问题在行车、走路等类似运动时,已知其中的两种量,按照速度、路程和时间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求第三种量的问题,叫做“行程问题”。
此类问题一般分为四类:一、相遇问题;二、追及问题;三、流水行船问题;四、过桥问题。
行程问题中的相遇问题和追及问题主要的变化是在人(或事物)的数量和运动方向上。
相遇(相离)问题和追及问题当中参与者必须是两个人(或事物)以上;如果它们的运动方向相反,则为相遇(相离)问题,如果他们的运动方向相同,则为追及问题。
01相遇问题两个运动物体作相向运动,或在环形道口作背向运动,随着时间的延续、发展,必然面对面地相遇。
这类问题即为相遇问题。
相遇问题的模型为:甲从A地到B地,乙从B地到A地,然后甲,乙在途中相遇,实质上是两人共同走了A、B之间这段路程,如果两人同时出发,那么:A,B两地的路程=(甲的速度+乙的速度)×相遇时间=速度和×相遇时间基本公式有:两地距离=速度和×相遇时间相遇时间=两地距离÷速度和速度和=两地距离÷相遇时间二次相遇问题的模型为:甲从A地出发,乙从B地出发相向而行,两人在C地相遇,相遇后甲继续走到B地后返回,乙继续走到A地后返回,第二次在D地相遇。
则有:第二次相遇时走的路程是第一次相遇时走的路程的两倍。
相遇问题的核心是“速度和”问题。
利用速度和与速度差可以迅速找到问题的突破口,从而保证了迅速解题。
02追及问题两个运动着的物体从不同的地点出发,同向运动。
慢的在前,快的在后,经过若干时间,快的追上慢的。
有时,快的与慢的从同一地点同时出发,同向而行,经过一段时间快的领先一段路程,我们也把它看作追及问题。
解答这类问题要找出两个运动物体之间的距离和速度之差,从而求出追及时间。
解题的关键是在互相关联、互相对应的距离差、速度差、追及时间三者之中,找出两者,然后运用公式求出第三者来达到解题目的。
基本公式有:追及(或领先)的路程÷速度差=追及时间速度差×追及时间=追及(或领先)的路程追及(或领先)的路程÷追及时间=速度差要正确解答有关“行程问题”,必须弄清物体运动的具体情况。
初一数学行程问题公式

初一数学行程问题公式路程=速度×时间;路程÷时间=速度;路程÷速度=时间关键问题:确定行程过程中的位置路程相遇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相遇路程÷相遇时间= 速度和1、相遇问题:1)直线:甲的路程+乙的路程=总路程2)环形:甲的路程 +乙的路程=环形周长2、追及问题追及时间=路程差÷速度差速度差=路程差÷追及时间追及时间×速度差=路程差1)直线:距离差=追者路程-被追者路程=速度差X追及时间2)环形:快的路程-慢的路程=曲线的周长3、流水问题顺水行程=(船速+水速)×顺水时间逆水行程=(船速-水速)×逆水时间顺水速度=船速+水速逆水速度=船速-水速静水速度=(顺水速度+逆水速度)÷2水速:(顺水速度-逆水速度)÷21、甲乙齐自行车同时从相距80千米的两地相向而行,2小时相遇,甲比乙每小时多骑2.5千米,求乙的速度。
18.752、A、B两地相距230千米,甲队从A地出发,两小时后,乙队从B地出发与甲相向而行,乙队出发20小时后相遇,已知乙的速度比甲的速度每小时快1千米,求甲、乙的速度各是多少?5,63、甲、乙两车自西向东行驶,甲车速度是每小时48千米,乙车速度是每小时72千米,甲车开25分钟后乙车开出,吻几小时后乙车追上甲车。
5/64、甲乙两位同学练习赛跑,甲每秒跑7米,乙每秒跑6.5米(1)如果甲让乙先跑5米,几秒后可追上乙?10(2)如果加让一先跑1秒钟后,几秒钟后甲可以追上乙?13三辆汽车A、B、C各以不变的速度从甲地开往乙地.已知:B比C迟5分钟出发,出发后20分钟追上C;A比B迟10分钟,出发后50分钟追上C。
那么A出发多长时间追上B?解:设A,B,C三车速度分别为x,y,z由条件:(5+20)*z=20*y(10+5+50)*z=50*x设追上时间为t,则:(t+10)*y=t*x解之得:t=250有一项工程,甲单独做45天完成,乙单独做30天完成,乙先做25天,在合作完成。
行程问题九大题型初中公式

行程问题九大题型初中公式
在解决行程问题时,初中阶段主要涉及到的公式主要包括以下九大题型:
1. 相遇问题:
公式:总路程 = (甲速度 + 乙速度) × 相遇时间
2. 追及问题:
公式:追及时间 = 追及路程 / (快速 - 慢速)
公式:追及路程 = (快速 - 慢速) × 追及时间
3. 环形跑道上的相遇与追及:
公式:外圈路程 - 内圈路程 = 快者速度× 时间 - 慢者速度× 时间
4. 行程问题中的正反比例关系:
公式:路程一定,速度与时间成反比
5. 航行问题:
公式:顺水速度 = 静水速度 + 水流速度
公式:逆水速度 = 静水速度 - 水流速度
6. 火车过桥问题:
公式:车长 + 桥长 = 火车速度× 火车过桥时间
7. 流水问题:
公式:船速的(1 - 水速/船速)× 时间 = (顺水路程 / 顺水时间)× 时间
8. 行程问题中的比例关系:
公式:路程一定时,时间和速度成反比
9. 行程问题中的线性关系:
公式:速度一定时,路程和时间成正比
在解决具体问题时,需要根据问题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公式进行计算。
同时,理解和掌握这些公式的含义和应用方法,对于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非常重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行程问题无论怎么变化,都离不开“三个量,三个关系”:这三个量就是:路程(s)、速度(v)、时间(t)三个关系:简单行程:路程=速度×时间相遇问题:路程与=速度与×时间追击问题:路程差=速度差×时间流水问题:顺水行程=(船速+水速)×顺水时间逆水行程=(船速-水速)×逆水时间顺水速度=船速+水速逆水速度=船速-水速静水速度=(顺水速度+逆水速度)÷2水速=(顺水速度-逆水速度)÷2甲、乙两人分别从相距100 米的 A 、B 两地出发,相向而行,其中甲的速度就是 2 米每秒,乙的速度就是 3 米每秒。
一只狗从 A 地出发,先以 6 米每秒的速度奔向乙,碰到乙后再掉头冲向甲,碰到甲之后再跑向乙,如此反复,直到甲、乙两人相遇。
问在此过程中狗一共跑了多少米?1.甲、已两个车站相距168千米,一列慢车从甲站开出,速度为36千米/小时,一列快车从乙站开出,速度为48千米/小时。
(1)两列火车同时开出,相向而行,多少小时相遇?(2)慢车先开1小时,相向而行,快车开几小时与慢车相遇?2.甲、乙两人从同地出发前往某地。
甲步行,每小时走4公里,甲走了16公里后,乙骑自行车以每小时12公里的速度追赶甲,问乙出发后,几小时能追上甲?3.甲、乙两人练习50米短距离赛跑,甲每秒钟跑7米,乙每秒钟跑6、5米。
(1)几秒后,甲在乙前面2米?(2)如果甲让乙先跑4米,几秒可追上乙?4甲、乙两人在400米的环行形跑道上练习跑步,甲每秒跑5、5米,乙每秒跑4、5米。
a)乙先跑10米,甲再与乙同地、同向出发,还要多长时间首次相遇?b)乙先跑10米,甲再与乙同地,背向出发,还要多长时间首次相遇?c)甲、乙同时同地同向出发,经过多长时间二人首次相遇?d)甲先跑10米,乙再与甲同地、同向出发,还要多长时间首次相遇?5、一艘船在两个码头之间航行,水流速度就是3千米每小时,顺水航行需要2小时,逆水航行需要3小时,求两码头的之间的距离?6、甲、乙两人在一条长400米的环形跑道上跑步,如果同向跑,每隔133分钟相遇一次,,如果反向跑,则每隔40秒相遇一次,已知甲比乙跑的快,求甲、乙两人的速度?7、甲、乙两人骑自行车,同时从相距65千米两地相向而行,甲的速度为17、5千米每小时,乙的速度为15千米每小时,经过了几小时两人相距32、5千米?1、甲乙两辆汽车同时从东西两地相向开出,甲车每小时行56千米,乙车每小时行48千米。
两车在距中点32千米处相遇。
东西两地相距多少千米?思路:两车在距中点32千米处相遇,意思就是:两车行的路程相差64千米。
有了路程差与速度差就可以求出相遇时间了为8小时。
其她计算就容易了。
2、小玲每分钟行100米,小平每分钟行80米,两人同时从学校与少年宫相向而行,并在离中点120米处相遇,学校到少年宫有多少米?1、快车与慢车同时从甲乙两地相向开出,快车每小时行40千米,经过3小时,快车已驶过中点25千米,这时两车相距7千米。
慢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思路:先计算快车3小时行120千米,再减去25千米就就是路程的一半,这时快车与慢车还相距7千米,则慢车行了63千米。
因此慢车的速度为21千米/小时。
2、兄弟二人同时从学校与家中出发,相向而行。
哥哥每分钟行120米,5分钟后哥哥已超过中点50米,这时兄弟二人还相距30米。
弟弟每分钟行多少米?1、甲乙二人上午8时同时从东村骑车到西村去,甲每小时比乙快6千米。
中午12时甲到西村后立即返回东村,在距西村15千米处遇到乙。
求东西两村相距多少千米?思路:先找到路程差,就可以求出相遇时间为5小时,则甲的速度就就是15÷(5-4)=15(千米/小时)。
两村相距就是15×4=60(千米)2、甲乙二人同时从A地到B地,甲每分钟走250米,乙每分钟走90米。
甲到达B 地后立即返回A地,在离B地3、2千米处相遇。
A、B两地之间相距多少千米?1、甲乙两队学生从相距18千米的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
一个同学骑自行车以每小时14千米的速度,在两队之间不停地往返联络。
甲队每小时行5千米,乙队每小时行4千米。
两队相遇时,骑自行车的同学共行多少千米?思路:要求两队相遇时,骑自行车的同学共行多少千米?就要求她的速度与时间。
速度就是已知的,时间就就是两队的相遇时间。
只要先求出相遇时间就可以了。
2、两支队伍从相距55千米的两地相向而行。
通信员骑马以每小时16千米的速度在两支队伍之间不断往返联络。
已知一支队伍每小时行5千米,另一支队伍每小时行6千米,两队相遇时,通信员共行了多少千米?1、甲乙两车早上8时分别从A、B两地同时出发,到10时两车相距112、5千米。
两车继续行使到下午1时,两车相距还就是112、5千米。
A、B两地之间相距多少千米?思路:从10时两车相距112、5千米。
两车继续行使到下午1时,两车相距还就是112、5千米,说明在3小时内两车行驶225千米,则两车的速度与就是75千米。
甲乙两车早上8时分别从A、B两地同时出发,到10时两车相距112、5千米。
2小时内两车就行驶150千米,因此两地相距262、5千米。
2、甲乙两车同时从A、B两地相向而行,3小时后,两车还相距120千米,又行了3小时,两车又相距120千米。
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1、中巴车每小时行60千米,小轿车每小时行84千米,两车同时从相距60千米的两地同方向开出,且中巴车在前,求几小时后小轿车追上中巴车?思路:直接使用追击问题的计算公式即可:路程÷速度差=追击时间2、兄弟二人从100米的跑道的起点同时出发,沿同一方向跑步,弟弟在前,每分钟跑120米,哥哥在后,每分钟跑140米。
几分钟后哥哥追上弟弟?1、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要行360千米,开始按计划以每小时45千米的速度行驶,途中因汽车出故障修车2小时。
因为要按时到达乙地,修好车后必须每小时多行30千米。
问:汽车就是在离甲地多远处修车的?思路:途中修车用了2小时,汽车就少行了90千米,修车后为了按时到达,每小时多行了30千米,说明修车后汽车行了3小时,即修车后汽车行了225千米。
因此汽车就是在离甲地135千米处修车的。
2、小王家离工厂3千米,她每天骑车以每分钟200米的速度上班,正好准时到达,有一天,她出发几分钟后,因遇熟人停车2分钟,为了准时到厂,后面的路必须每分钟多行100米,求小王就是在离工厂多远处遇到熟人的?1、甲骑车、乙跑步,二人同时从一点出发沿着长4千米的环形公路同方向进行晨练,出发后10分钟,甲便从乙身后追上了乙,已知两人的速度与就是每分钟行700米,求甲乙二人的速度各就是多少?思路:根据甲骑车、乙跑步,二人同时从一点出发沿着长4千米的环形公路同方向进行晨练,出发后10分钟,甲便从乙身后追上了乙,可以计算两人的速度差就是400米。
以后的计算就简单了。
2、爸爸与小明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沿相同方向在环形跑道上跑步,爸爸每分钟跑150米,小明每分钟跑120米,如果跑道全长900米,问至少经过几分钟爸爸从小明身后追上小明?1、甲乙丙三人都从A地到B地,早晨6时,甲乙二人一起从A地出发,甲每小时走5千米,乙每小时走4千米。
丙上午8时才从A地出发,傍晚6时,甲与丙同时到达B地。
问丙什么时候追上乙?思路:甲比丙先行2小时,就先行了10千米,10小时后同时到达,说明丙每小时比甲多行1千米,则丙的速度就是每小时行6千米,乙也比并先行2小时,则先行8千米,因此并只须4小时可追上乙。
也就就是在中午12时就追上了乙。
2、客车、货车与小轿车都从A地出发到B地,货车每小时行50千米,客车每小时行60千米,2小时后,小轿车才从A地出发,12小时后,小轿车追上了客车,问小轿车在出发后几小时追上了货车?1、甲乙丙三人步行的速度分别就是每分钟100米、90米与75米。
甲在公路上A处,乙丙同在公路上B处,三人同时出发,甲与乙、丙相向而行。
甲与乙相遇3分钟后,甲与丙又相遇了。
求A、B之间的距离。
思路:甲与乙相遇后3分钟又能与丙相遇,说明这3分钟内甲与丙走的525米就就是甲与乙相遇时乙比丙多行的路程,则可计算甲乙相遇的时间就是525÷(90-75)=35(分钟),A、B之间的距离就就是(100+90)×35=6650(米)。
2、甲乙丙三人行走的速度分别就是每分钟60米、80米与100米。
甲乙两人在B地,丙在A地与甲乙二人同时同向而行,丙与乙相遇后,又经过2分钟与甲相遇。
求A、B两地之间的距离。
1、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平均每小时行20千米。
到乙地后又立即以每小时30千米的速度返回甲地,往返一次共用了7、5小时。
求甲乙两地之间相距多少千米?思路:1、可用方程解答。
2、也可先计算平均速度,假设两地相距60千米,则时间与就是5小时,则平均速度就是24千米。
有了平均速度与共用的时间,即可计算两地的路程就是90千米。
2、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送货,去时每小时行30千米,返回时每小时行40千米。
往返一次共用8小时45分。
求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1、一个通信员骑自行车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把信送到某地。
每小时走15千米可早到0、4小时,如果每小时走12千米就要迟到0、25小时。
她去某地的路程有多远?思路:1、可用方程计算,设规定时间为x小时。
2、先计算两次所行的路程差,用路程差除以速度差等于规定时间,有了规定时间,计算就简单了。
2、小李有乡里到县城开会,每小时行4千米,到预定时间时,离县城还有1、5千米。
如果小李每小时走5、5千米,到预定时间时,又会多走4、5千米。
乡里到县城有多少千米?1、东西两地相距5400米,甲乙从东地,丙从西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
甲每分钟行55米,乙每分钟行60米,丙每分钟行70米,多少分钟后乙正好走到甲、丙两人的中间。
思路:1、可用方程计算,设所用时间为x分钟。
2、用算术方法较难。
2、ABC三地在一条直线上,A B C ,AB两地相距2千米,甲乙二人分别从AB两地同时向C地行走,甲每分钟走35米,乙每分钟走45米,经过几分钟B地在甲乙两人的中点处?1、快慢两车同时从A地到B地,快车每小时行54千米,慢车每小时行48千米。
途中快车因故停了3小时。
结果两车同时到达B地。
求AB两地之间的距离。
思路:1、可用方程解答,设快车行了x小时;2、途中快车因故停了3小时,说明慢车多行了3小时,这样144千米就就是两车的路程差,有了路程差与速度差,就计算出快车的时间(相遇时间)。
两地的路程就是1296千米。
2、甲每分钟行120米,乙每分钟行80米,二人同时从A店去B店,当乙到达B店时,甲已在B店停留了2分钟。
AB两店之间相距多少米?1、一位同学在360米长的环形跑道上跑了一圈,已知她前一半时间每秒跑5米,后一半时间每秒跑4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