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基本知识与新闻写作共50页
新闻写作基本知识培训(doc 31页)

新闻写作基本知识培训(doc 31页)新闻写作基本知识□翟河贵目录一、新闻的基本概念二、新闻的基本体裁三、新闻写作方法四、目前新闻写作中的常见毛病五、宝剑锋自磨砺出县委宣传部通讯员培训班2012年9月28日在当今信息社会,对信息的获取与占有,成为人们更新观念、把控机遇、迎接挑战、创新人生的重要手段之一。
每天发生与报道的各类大量新闻,就是这林林总总的信息集合。
人,生活在新闻的包围圈里,其身边每天每时都在发生着异彩纷呈的新闻。
新闻便以其无尽的魅力,吸引着人们的好奇心与求知欲。
新闻无时不在发生,新闻无时不需报道,报道必需新闻写手,写手必备新闻知识。
一、新闻的基本概念1、什么是新闻简单并通俗地说,新闻就是最近最新发生的所见闻的事情。
或者说,新闻就是社会上新近发生的能引起广大读者或听众感兴趣的事情事件的报道。
就字面而言,新闻泛指新近发生的让人感兴趣的事情。
但我们这里所说的新闻,是特指通过一定传媒对这种事情的报道。
这特指的新闻,有两个必备构件,一是新闻事实,二是传媒报道。
具体对新闻本义的认知与评定,因其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意识形态,而有不同的见解与答案。
达纳在1869至1897年主管《纽约太阳报》时说,新闻是“社会上大多数人感兴趣,而且在此以前从未对它注意过的那些事情。
”达纳属下的采访主任约翰·B·博加特1882年提出了一个经典性的新闻概念:“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
”也就是说,一切反常的、有刺激性的、人们好奇的事才是新闻。
1943年9月陆定一(时任《解放日报》总编辑)提出:“新闻就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1981年8月中宣部在京召开全国18大城市的报纸工作座谈会,对新闻作了新的定义:“新闻反映新发生的、重要的、有意义的、能引起广泛兴趣的事实,具有迅速、明了、简短的特点,是一种最有效的宣传形式。
”现媒体通行的说法是:新闻是对新近发生或发现的有社会意义的能引起广泛兴趣的事实的传播。
新闻写作的基础知识

新闻写作的基本知识第一节新闻概述一、新闻定义什么是新闻?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意识形态,就有不同的回答。
在美国,麦尔文·曼切尔著的《新闻报道与写作》一书,引述了过去和现在新闻学家对新闻的一些解释。
例如:达纳在1869年至1897年主管过《纽约太阳报》,他说,新闻是“社会上大多数人感兴趣,而且在此以前从未对它注意过的那些事情。
”达纳的一个编辑提出了一个经典性的新闻概念:“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
”(注:这是达纳1882年办《纽约太阳报》时,他属下的采访主任约翰·B·博加特对一个青年记者说的。
) 另外一个新闻的典型概念是斯坦利·瓦利克尔提出来的。
他是本世纪三十年代初期《纽约先驱论坛报》的采编主任。
他说,新闻是建立在三个“W”的基础上:“妇女(Women)、金钱(Wampun)和坏事(Wrongdoing)。
”其实,以上表述并非科学意义的下定义,但他们的观点却集中地代表了西方新闻学的基本立场,即一切反常的、有刺激性的、人们好奇的事才是新闻。
这种观点当然有其深厚的人文背景及经济基础,虽然他们对新闻定义的认识已侧重在“读者兴趣”上,但其实质仍不能脱离“利润”的操纵。
在中国,“新闻”这个词最早出现在《新唐书》。
《新唐书》记载:初唐神龙年间(公元705年前后),有一个叫孙处玄的文人曾说过:“恨天下无书以广新闻”。
孙处玄曾投书当时执政的大臣恒彦范,评论时政得失,未被采纳,他就挂冠而去,可见他是个很关心时事政治的人。
这样的人对没有书刊传播新闻(当时印刷术尚未应用于书籍)表示不满,是理所当然的事。
孙处玄这句议论竟被载入《新唐书》,说明尽管唐代还未完全具备传播新闻的条件,但人们已意识到需要报道这类新闻的传播工具。
“新闻”一词在这里是指“最近消息”。
《现代汉语词典》释“新闻”为:①报纸或广播电台等报道的国内外消息:新闻广播/采访新闻。
②指社会上最近发生的新事情。
《辞海》对新闻的解释是:①报社、通讯社、广播电台、电视台等新闻机构对当前政治事件或社会事件所作的报道。
新闻写作的基本知识与常见问题共41页

26、机遇对于有定是性格中最必要的力 量泉源 之一, 也是成 功的利 器之一 。没有 它,天 才也会 在矛盾 无定的 迷径中 ,徒劳 无功。- -查士 德斐尔 爵士。 29、困难就是机遇。--温斯顿.丘吉 尔。 30、我奋斗,所以我快乐。--格林斯 潘。
31、只有永远躺在泥坑里的人,才不会再掉进坑里。——黑格尔 32、希望的灯一旦熄灭,生活刹那间变成了一片黑暗。——普列姆昌德 33、希望是人生的乳母。——科策布 34、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郭沫若 35、学到很多东西的诀窍,就是一下子不要学很多。——洛克
新闻写作基本常识和消息的基本写法132页PPT

1、最灵繁的人也看不见自己的背脊。——非洲 2、最困难的事情就是认识自己。——希腊 3、有勇气承担命运这才是英雄好汉。——黑塞 4、与肝胆人共事,无字句处读书。——周恩来 5、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使人精确
51、没有哪个社会可以制订一部永远 适用的 宪法, 甚至一 条永远 适用的 法律。 ——杰 斐逊 52、法律源于人的自卫本能。——英 格索尔
53、人们通常会发现,法律就是这样 一种的 网,触 犯法律 的人, 小的可 以穿网 而过, 大的可 以破网 而出, 只有中 等的才 会坠入 网中。 ——申 斯通 54、法律就是法律它是一座雄伟的大 夏,庇 护着我 们大家 ;它的 每一块 砖石都 垒在另 一块砖 石上。 ——高 尔斯华 绥 55、今天的法律未必明天仍是法律。 ——罗·伯顿
(完整版)新闻稿基本知识与写作技巧

新闻稿基本知识与写作技巧新闻,是指报纸、电台、电视台经常使用的记录社会、传播信息、反映时代的一种文体。
新闻的种类很多,今天只介绍使用频率最高的消息和通讯,也就是我们俗称的新闻稿(消息)与通讯稿(采访稿)。
★消息消息,就是新闻。
消息是用概括的叙述方式,比较简明扼要的文字,迅速及时地报道国内外(校内外)新近发生的、有价值的、群众(老师学生)最关心的事实。
一、消息特点:1 内容真实,事实准确。
2 内容新鲜,有价值。
3 要迅速及时,有时效性。
4 简明扼要,篇幅短小。
二、消息的种类(一般把消息概括为四类):1.动态消息动态消息是迅速而准确地报道新近发生的国际、国内重大事件、重要的活动和各项建设中最新出现的新情况、新动态、新成就、新问题的一种文体。
它是报纸上使用最多的一类。
如《我国多种应用卫星齐头发》(光明日报) 1993年5月13日)。
2.典型消息典型消息也叫经验消息,它是对一些具体部门、单位、行业的典型经验、成功做法集中报道的一种文体。
这种消息是在介绍经验、做法之后,总结经验,揭示规律,以达到以点带面,推动工作的目的。
如《一切依靠群众自己的创造——首钢十年改革的一条基本经验》(《人民日报》)1988年12月26日)。
3.综合消息综合消息是把发生在不同地点、不同单位、各具特色、性质相同的事实综合在一起,并体现一个主题的报道。
它的特点是在综合、概括事实的基础上,进行分析,提出见解,揭示规律。
如《滥砍树木南亚三国水灾仍频,亡羊补牢印北方帮助员植树》(《光明日报》1993年7月25日)。
4.述评消息又称“记者述评”、“新闻述评”。
是一种兼有消息与评论作用的新闻。
它是在陈述事实的基础上,穿插评论或抒发感慨,从而分析说明所报道事实的本质和意义。
它的特点是边叙边评,要求以国家的方针政策为依据,针对事实进行评说,要观点正确,评论得当。
如《分清主流与支流,莫把“开头”当“过头”》(《辽宁日报》1979年5月)。
三、消息的写法:1.标题(1)多行标题。
新闻写作基础知识及写作技巧

新闻写作基础知识及写作技巧一、新闻写作基础知识在进行新闻写作之前,必须了解以下基础知识:1. 新闻的定义新闻是记者对现实事件进行报道、分析和评论的文字作品,其目的是传递信息、引起读者关注、反映社会状况。
2. 新闻的特点•及时性:新闻都是针对最近发生的事件进行报道;•真实性:新闻报道应当客观、真实,避免夸大或虚假报道;•公正性:新闻应对所有当事人公正报道,避免片面或偏颇;•精炼性:新闻文体要简洁明了,不啰嗦;•入门性:新闻要吸引读者,引导读者关注。
3. 新闻的要素•新闻标题:简洁明了,能概括新闻要点;•新闻Lead:即导语,介绍新闻主要内容,切忌拖沓;•新闻正文:详细报道事件经过、情节等;•照片和视频:配图或视频加强新闻视觉效果;•新闻来源:标明消息来源,确保新闻真实可靠。
二、新闻写作技巧1. 写作风格•简洁明了:排除繁复词汇,语言生动简练;•恰当措辞:选择恰当词语,提升新闻质感;•像读者说话:用平易近人的语言与读者沟通。
2. 线索独特•找到新颖视角:寻找角度,使新闻独树一帜;•深耕热点话题:抓住社会热点,提升新闻关注度;•多元化报道:多角度展示事件细节,提高新闻深度。
3. 格式规范•采用倒金字塔式写作:将新闻要点放在开头;•遵循文体规范:采用“谁、什么、何时、何地、为什么”五个方面介绍事件;•避免拖沓:新闻文本内容要简洁明了,舍弃无关细节。
4. 根据社交媒体特点定位•引导连接:在新闻末尾留下引导读者参与互动的方式;•利用标签:添加标签,提高文章被搜索引擎检索的概率;•深度报道:可适当附加相关背景材料或专家解读,增加新闻深度。
以上是关于新闻写作基础知识及写作技巧的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如果有任何疑问,欢迎留言讨论。
《新闻写作》 ppt

例1、为下面的消息写一则标题(不超过25字)。 中国日报网站消息:联合国负责人道救援事务的副秘书 长扬·埃格兰1月3日在每日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印度尼 西亚苏门答腊岛西部地区和亚齐省的遇难人数可能会增加数 万人。埃格兰说,印度洋海啸的遇难人数迄今已经突破15万 人,这个数字还将进一步上升。有些人虽然目前侥幸存活, 但由于药品紧缺,他们可能因一些常见病死亡。
九江未解放,用语准确
战线长
所向披靡 无坚不摧 战绩辉煌
战线长 胜利大
时间准确 暗示进展迅速
至发电时止,该路 三十五万人民解放 军已渡过三分之二
鲜明的感情色彩 我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 褒
敌军:纷纷溃退,毫无斗志, 贬
课后练习三
越过
只写出了“经过”
第
一
突破
题
表现了经过战斗所取 得的进展。
“到达”只表示一般的“到了”“抵达” 之意,“渡至”则表现的是“从水路进军, 来到了……”
写作演练
1.静心写作,完成p16必做任务。 2.参照评价标准,互相交流,并修改完善。
旅顺警方大力整治学校周边环境
小试牛刀
• 请你就学校新发生的事实拟一个标 题吧!
(1)初中各年级上好新学年开学第一课 (2)我校学子全国创客大赛载誉归来 (3)xx学校举办教师节庆祝活动
导语
• 请同学们默读课本上四篇消息的导 语,试着分析导语的特点。
1.突出重点,吸引读者。2.言之有物,用事实说话。 3.简明扼要,开启全篇。4.形式多样,体现特色。
范文评析
本报讯 5月21日上午,从本市中小学篮球联赛上传来喜讯,代表我校参 加初中组决赛的男女篮球队,经过艰苦鏖战,分获初中组男女篮球联赛的第 一名和第二名。
决赛现场一波三折,扣人心弦,参赛双方的比分始终交替上升,不分伯 仲,两队都打进了加时赛。加时赛中的最后几分钟,男子篮球队在比分落后 的情况下,毫不气馁,沉着应战,打出了4∶0的小高潮,最终以两分的优势 反超,让对手臣服马下,获得初中组男子冠军。女队则在最后的加时赛中, 由于体力不支,客场败于对手。
新闻写作基础知识

新闻写作基础知识第一章新闻写作概念第一节新闻的含义消息、通讯、新闻评论都是新闻文体;所谓新闻,就是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时代不同,新闻事业的性质不同,新闻的含义也就不同;后滕武男在新闻纸研究一文中认为,最早的新闻是政府的新闻;公元前一世纪,罗马统治者凯撒为了使公民知道和他们有关的官方规定,要求把政府的行为公布在罗马广场上的每日公报上;这个说法与我国的情况吻合;我国唐朝就用邸报向宫廷官员通报朝廷的行动;邸报是中国古代报纸的统称;目前大陆所能看到的最早的邸报,是尹钧公从北京图书馆找到的明代急选报,该报出版于公元1580年4月;人类最早的新闻是通报官方行动;16、17世纪西方,新闻主要指的是商业行为;新闻事业的商业性质,决定了新闻行为以人们的接受心理为导向;当然新闻事业打从一开始,就是与政治联姻的,后来只不过披上了商业的面纱而已;事实上,从某个角度而言,在整个资本主义发展的过程中,商业行为本身就是一种政治行为;今天西方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鼓吹新闻自由,但当美国新闻记者经过千辛万苦的调查,独家报导了美国侵越期间在一小岛上进行惨绝人寰屠杀的轰动的新闻之后,马上就在政府的干预下被老板吵了鱿鱼;这至少说明,他们的“新闻自由”决不是没有前提的;无产阶级则公开宣称报纸、电台是他们的“喉舌”;我们现在的新闻事业虽然也在逐步走向市场,但其性质同资本主义国家新闻的性质是有根本区别的;陆定一同志在我们对于新闻学的基本的观点中说:“新闻的定义就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这一定义跳出了一切时代与阶级的局限,高度准确的概括了新闻最本质的特征;第二节新闻的特点新闻最本质的特点是事实性、真实性和时效性;1.事实性新闻是以社会生活中发生的客观事实为报道对象;离开了事实,新闻就不复存在;即使是新闻评论,它也是来源于新闻事实和对新闻事实的评论;2.真实性真实是新闻的生命;因为,追本溯源,新闻的产生,是发布新闻的主体把正在发生和将要发生的事情告诉受众,希望受众于以配合,以使主体的意图充分实现;不真实的新闻会使结果相反,此其一;第二,新闻作为一种事业能够存在和发展,正是由于他的真实使其具有正确认识外部世界的价值,失实的新闻是毫无价值的,也就不算是新闻了;第三,新闻是人们了解外部世界,决定自己的行动,端正自己的认识的重要信息源,不实的新闻会使受众产生错误,这是道德和法律所不能允许的;第四,真实性是形成和确保新闻权威性的根本前提;3.时效性时效是新闻竞争的核心;新闻的时效性有两层含义,一是指新闻发生的新近性,二是指报道的及时性;第三节新闻价值新闻价值是指构成新闻事实和材料本身所具有的满足社会对新闻的需要的信息意义;新闻价值是判定一个事实值不值得报道的客观标准;新闻价值包括5个要素:1.时新性:新闻姓“新”,时间越近,新闻越新,所具有的新闻价值就越大;2.重要性:指社会生活中出现的影响较大而又为许多人所关注的事件;3.显着性:指引人注目的人物和事件;4.接近性:指新闻与受众在地理上、思想上、职业上、性别上、年龄上、心理上的关联;其关联程度越紧密,越能引起受众的兴趣,新闻价值越大;5.趣味性:新闻报道的内容必须是广大读者的感兴趣的;有的新闻事实不一定具有很大的社会意义,但只要是有健康趣味的,也是有新闻价值的;第二章新闻写作的常用文体与类型第一节消息消息是迅速及时地报道社会生活中重要的突出事件和新近发生或发现的事物、成就、问题、情况等的新闻文体,是新闻报道的主要形式,也是新闻报道的最常见、最主要的文体;一.消息的结构消息的结构是指一篇消息的材料组合和段落安排的总体设计,也就是写作顺序;新闻写作中对消息的材料结构的总的要求是:简明扼要,层次清晰,能准确地叙述事实,能发挥新闻价值的最佳效果,最有利于表现主题,最能够吸引读者;目前,国内外常见的消息形式,大致有三大类;1倒金字塔式结构这是采用最多的一种消息结构,也称为“倒三角结构”;它的特点是将最重要、最新鲜、最吸引人的新闻事实放在最前面,并按材料的重要性来安排段落层次:重要的居前,次要的继之,再次要的置于末尾;2金字塔结构作者完全按事件发生、发展的先后顺序安排层次;事件的开头就是消息的开头,事件的结尾就是消息的结尾;这种编年史式的写法,读者容易接受和理解;一些故事性强、人情浓的消息常采用这种结构;3自由式结构现实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消息的内容也是千姿百态、千变万化的,因此,消息的结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消息还有并列式结构、对比式结构、问答式结构、总结式结构,等等;二.消息的标题一般来说,一篇消息可以分为5个部分: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尾;其中导语、主体、背景是主要部分;当然,并非任何一则消息都包含有完整的5个部分,有的只有其中的两或三四个部分;消息的标题具有多行性的特点,信息量大;它有所谓引题、主题、副题之分;引题,又称肩题、眉题或看题;它主要用来揭示新闻事实的意义,交代形势,说明背景,烘托气氛,引出主题;在主题为虚题时,还有说明“主题”的作用;其位置在主题的上方;主题,又称正题,它一般用来点明消息的主要事实或概括说明消息所表达的思想和观点;它在引题之下,副题之上,其位居中,且字体比引题、副题大;副题,又称辅题或子题,一般用以报道事实的结构或提要,有是也用来的说明主题的来源、依据,弥补主题的不足;其位置在主题之下;三.消息的导语消息的导语,即消息的开头,通常是指消息的第一自然段;它以极简要的文字写出消息的主要内容,用最新鲜、最重要、最引人的事实,揭示新闻的主题,引起读者的兴趣和注意;由两个或多个自然段组成的导语,称“复合导语”;导语写法多样,而且可以按不同标准分类;按消息要素在导语里出现的多少分类,导语可分为全型导语和微型导语两种;所谓全型导语,就是消息的六个要素齐全的导语;随着新闻事业的发展,全型导语的采用越来越少了,代之而起的是部分要素导语,也称做微型导语;按照导语中强调的要素,可分为突出“何人”的导语,突出“何地”、“何时”、“何事”的导语等;按导语表达方式,可分为叙述式的导语、描写式导语、评论式导语和引语式导语,等等;导语的表现形式还有一些,如比喻式、摘要式、对比式、抒情式、悬念式,等等;一则消息的导语究竟如何写,主要根据新闻事实的特点还决定,不应拘泥于某种形式;四.消息的主体和结尾圈定导语主体是消息的主干部分;他承接导语,用具体、充实的材料,展开导语,揭示消息的主题;消息主体的结构形式一般有时间顺序、逻辑顺序和时间顺序和逻辑顺序结合三种;五.消息的背景新闻背景是有关新闻事实的历史和环境资料;用背景材料衬托或说明新闻事实,可以显示或强调信息的重要意义;新闻背景材料可分为说明性材料和注释性材料;说明性材料即对新闻人物或事件的政治背景、地理环境、历史演变及其他情况做介绍和交代,以说明事物产生的各种因素,揭示事物发生和变化的意义;注释性材料,是对有关名词科技知识等的注释;它能帮助读者看懂消息的内容,增长知识和见闻;第二节通讯通讯是一种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具体、生动、及时地报道具有新闻意义的人物、事件和情况的新闻文体;通讯是由消息扩展而来的,可以说是消息内容的扩充;但是两者在具体的写作要求和写作方法上有很多的不同之处,如下表:一.通讯的特点新闻性;通讯中所报道的人应是新闻人物,所报道的事应是新闻事件;形象性;通讯不仅要用事实说话,还要用形象说话,即塑造活生生的“新闻形象”;它往往用叙述、描写、议论、抒情的手法表明作者的思想倾向和感情色彩;二.通讯的类型及其写作通讯按其内容分类,可分为人物通讯、事件通讯、工作通讯、风貌通讯、新闻小故事等类;1、人物通讯人物通讯着重报道某一人或一些人的思想、言行和事迹;它要求把人物放在突出的地位,从某一侧面或某些片段来详细地描述人物的事迹,反映人物的思想,揭示人物的精神境界;人物通讯的写作要求:抓住个性,不贪大求全;每个人物都有着不同的社会经历、不同思想、不同个性、不同的事迹,这是他们的个性,写通讯就要抓住这些鲜明、独特的个性特点,方能写出新意,并使人物形象生动; 写好行动;写人物在矛盾冲突中的行为,可以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和个性特征;写好人物语言;写人物要善于选择人物个性化的语言来表现人物;写好细节;用细节展现人物的特性,是写活人物的关键;只有那些最能说明问题、最能反映人物本质特征的典型细节,才是人物通讯中所要着重描写的细节;采用恰当的议论;人物通讯中除了用叙述、描写来刻画人物、表现主题,还可以用恰当的议论来表现作者的主观感受、加强读者对人物、事迹的正确认识,增强通讯的感染力;2、事件通讯事件通讯是以报道事件为主要内容的通讯;它以记事为主,一般一个中心事件,其他事件都围绕这一中心事件展开,人物则随事件的发展相应出现,并揭示人物行动的思想根据来表现事件所显示出来的社会意义;事件通讯的写作要求有:叙事要有目的;事件通讯中所叙述的事实必须要选择显示生活中最有典型意义的事件进行报道,以反映时代精神;一般要对事件作有头有尾的完整报道,让读者有一个完整的印象,以便充分理解事件的意义;叙事要清晰;事件通讯要报道事件的来龙去脉,就必须将事件的情节和线索交代清楚,否则正确的思想含义就无法得到明确的体现;但又不能形成流水账,要根据通讯主题需要,切合事件本身的实际,采取适当叙述方式反映主题思想;叙事有波澜;“文似看山不喜平”;事件通讯不能写得平铺直叙,缺乏变化,有重点、有波澜,才能形象生动,感动读者;在写作过程中,应当注意:要抓住事件本身的矛盾来写,将矛盾的发生、发展及变化叙述清楚,通讯才有思想深度;二要突出重点,有详有略;三要灵活运用多种表现手法; 叙事中不能忘记写人;事在人为,写任何事件,都离不开人物;将人写活,有助于写活事件,表达主题;但事件通讯毕竟以写事为中心,不能以写人为中心,因此在写人物时,要力求文约而意丰,以抓住特征、留下印象为宜;3、工作通讯工作通讯以介绍工作经验或研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为主,是对实际工作有较强指导性的一种通讯;工作通讯写作要求:要反映实际工作中的新经验、新问题,要善于抓住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内容,使读者从中获得对实际工作有普遍指导意义的新经验,了解实际工作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要选择有广泛社会意义的题材;在选择题材时,要考虑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和兴趣,尽可能选择同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题材;要有分析、有观点;工作通讯给人以指导,因此在叙述新闻事实的基础上,要作恰当的分析议论,并得出正确的结论;也就是说,工作通讯应带有一定的评论色彩;评论的方法一般可以引用群众的见解,或者作者自己的事实基础上进行点睛式的评说;4、风貌通讯风貌通讯是综述某一地区、某一系统、某一部门的形式,勾勒某一活动、某一事件的基本面貌,展示某一地区或单位今昔变化的通讯;风貌通信也介绍祖国风光、地方特产、民情风俗等;报刊上的“见闻”“巡礼”“纪行”“侧记”等,都属此类;风貌通信写作要求是:抓住特点写见闻;用对比衬托描写新风新貌;有景有情,缘物寄情;4、新闻故事新闻小故事有叫新闻小通讯,是一种篇幅小、故事性强的通讯;新闻小故事写作要求有:选择生动的故事情节;要在结构上下功夫;由于受新闻真实性和“小”的约束,因而不可能像写小说那样可以虚构,使其曲折生动,它主要依靠结构来帮忙;一般采用顺叙式结构、大倒叙式结构和特写式开头的结构方式;如果采写的新闻的事实事件完整,自身情节曲折,可采用顺叙式表现方法,详略有致地写出故事;如果采写的新闻事实最终的结局格外令人振奋或惊奇,可采用大倒叙式结构;即文章开头写结局的前半部分,结尾写结局的后半部分,中间的主体部分则写被包孕的其他新闻事实;如采写的新闻事实丰富但却零碎,而最终结局又比较平淡,则以特写的方式开头,然后引入倒叙;倒叙完了,与特写开头照应,再继续写后面的事情;第三节新闻评论新闻评论是用夹叙夹议的手法对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或带有倾向性的问题进行评论,以判断是非、表明态度的文体;新闻评论按内容可分为政治评论、经济评论、文化评论和社会评论等;按形式可分为社论、评论员文章、短评、编者按、编后语和专栏评论等;一、新闻评论的特点1、鲜明的政治性新闻评论具有鲜明的政治性和党性,这是由新闻媒介的性质和任务决定的;新闻评论围绕当前具体重大政治意义的问题,以及在贯彻行党的中心任务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思想问题发言,鲜明地表明党的立场和主张,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另外,有一些新闻评论,其中的政治性不是很明显,但实际上,也是为政治目标的服务的;经常出现于报纸上的国际时事评论,无疑具有强烈的政治色彩;这些评论,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我国在国际事务中的立场、观点与态度;2、较强的时效性新闻评论是一种新闻文体,自然也有时效性;为时效性很强的新闻写的评论时效性自然很强,必须和新闻同时发,晚一天也不行;但是,另一些新闻评论并不是为时效性很强的新闻配写的,而是针对现实工作的某一个问题或现实生活中某一类思想倾向而写的,它也有时效性的要求,只是不像前一类那么高;新闻评论的时效性,并不单纯地表现在具体日期上,它不是一个单纯的时间概念,而是说它必须紧跟时代前进的脚步,追踪社会生活的进程,扣紧人们思想的脉搏;否则,新闻评论就可能成为昨日黄花,或是无的放矢;3、明显的指导性新闻评论的社会功能,从根本上来说是一种舆论向导;不管是有关重大政治原则的评论,还是关于日常工作的评论,也不管是关于哪个领域、哪个部门的评论,它总要帮助群众澄清一些认识上的模糊的问题,提醒观众注意一些在实际中被忽视的问题,或者给观众提供一些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办法,其指导性是非常明显的;评论的指导性强不强,并不在它是否用了很多指令性的词语,而在于它所讲的道理是否正确,正确的道理讲得是否透彻,是否切合实际;新闻评论尽管很多时候都在代表党和政府讲话,但它毕竟不同于党和政府的文件、指示,所以在非必要的时候,最好少用指令性的语言;4广泛的群众性新闻是面向社会、面向广大受众的,所以具有广泛的群众性;首先表现在它及时回答广大群众最关心、最感兴趣的问题;它阐述的观点,既反映了群众的心声,又能起到引导群众前进的作用;代表群众利益,为群众说话是新闻评论群众性的另一个表现;对那些有利于群众的事,它满腔热情的支持;对于那些有损于人民群众的事,它旗帜鲜明的反对;它时刻为人民群众的利益“鼓与呼”;群众喜闻乐见,是新闻评论群众性的又一表现;在语言运用上,力求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切不可佶屈聱牙,更不能故弄玄虚;尽量避免那种居高临下、教训人的腔调,而应用同志式的、心平气和的方式讲道理;这是对面向人民群众的评论而说的,而对于与敌人论战的新闻评论,则应是具有战斗性的;新闻评论的群众性还表现在广大人民群众也加入到评论写作队伍中来尤其是各报开辟的小评论专栏,稿件绝大多数出自广大业余评论者之手;二、新闻评论的写作要求1、选题要准选题就是解决讲什么的问题,它规定所评论的对象和范围,是评论写作的关键一步;好的评论主题至少要符合两个要求:上合党意,下关民情;如果选题不符合当前党的宣传中心,甚至出现方向错误,即使读者感兴趣,也达不到甚至背离评论的目的;若选题正确,但读者不关心,不感兴趣,没人看,也起不到评论应有的作用;选题可以从报刊上选择有典型意义、有评论价值的新闻、通讯、调查报告等等,就事论理,以事带理;也可通过调查研究,了解群众关心什么,有什么想弄清、应该弄清而尚未弄清的问题,从而通过报纸评论予以回答和反映;还可以从上级精神中选题,写成评论,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2、立意求新评论的题目选好了,就要着手“立意”;立意最重要的是求新;一是要有新思想、新观点;一篇评论,总要给读者一点新的东西,尤其是要力求有新的思想、新的观点;如果一篇评论通篇是陈旧老话、妇孺皆知的道理,即使百分之百的正确,也味同嚼蜡,不为读者所喜欢;二要寻找新角度;社会现象本身就是复杂的,任何事物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与周围事物有各种各样的联系;因此,同一事物,往往可以从不同角度去认识它、评价它;新闻评论也如此,可从新的角度立意,另辟蹊径; 三是要利用新的材料;这也是使新闻评论翻出新意的一种办法;选用新鲜、真实材料,往往能比讲许多道理还有说服力;可以通过实地调查统计,获得客观性社会调查材料,为评论提供论据,创造新意;3、结构忌散一般来说,新闻评论包括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三部分,与之相呼应的,是评论的引论开头、正论中间、结论尾巴三个部分;新闻评论的结构,以纵深推进式、横向展开式,纵横交叉为为基本结构方式;纵身推进式,是根据事物的本质联系和人们认识问题由浅入深的思维规律,层层深入;逐步展开,由表及里,卒章显义;横向展开式是运用得较多的一个结构方式,它的特点是围绕着中心论点,从各个方面进行论证,各个方面是一中并列的关系;这种方式便于拓宽广度,对事理进行多侧面、多方面的分析,使纷繁的事理显得条理清晰;纵横交错式;许多评论文章,同时运用纵深推进和横向展开的结构方式;有的从整篇文章看,是纵深推进,步步深入的,但其某一部分,却是横向展开的;4、论证求严新闻评论具有论点、论据、论证三要素;论点是作者想要表达的主要观点与见解;论据是用以论证论点的材料;论证则是揭示论点和论据间的逻辑关系,运用事实、道理论证论点,使之确立和得以阐明的过程和方法;在新闻评论中常见的论证方法有:例证法:即运用归纳推理,通过列举典型、真实、带有普遍性的事例,从特殊推一般、从个别推全面,以证明论点正确性的论证方法;引证法:在论证中引用那些被实践证明是正确的,为人们所公认的道理、原则或理论,来论证有待证明的某个观点的正确性,这就是评论写作中常见的引证法;它是一种运用演绎推理,从一般到个别的方法;反证法与归谬法:反证法是通过对反面论点的否定来证明某一论点是正确的方法,即以事实、事理证明同自己论点相矛盾的论点是错误的,根据矛盾法则,从而证明自己的论点是正确的;归谬论证是一种间接论证,它先假定对立面的论点是正确的,然后以其为前提,经过推理分析,引出荒谬的结论,从而证明对方的论点是错误的,使其不能自圆其说,不攻自破;在运用归谬法时,必须注意由对方论点自然推出的结论是明显荒谬错误的,否则,不宜采用这种方法;5、学会配评论给新闻配评论,首先要考虑该不该配;其次配的评论不能只是重复“新闻”,要源于新闻而又高于新闻;评论所阐明的思想、观点,所提出的意见、办法,必须是“新闻”里所蕴涵的,但又不是“新闻”里已充分展开论述的,因而不会使人感到重复,反而会感到有新的启迪、新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