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小班端午节安全教育教案

合集下载

小班安全教案及教学反思《端午节》

小班安全教案及教学反思《端午节》

小班安全教案及教学反思《端午节》教案概述目的通过本次安全教育,让小班的孩子能够了解端午节的来由、相关的习俗和文化,并且掌握一些与端午节相关的安全知识。

教学目标1.能够用简单的语言讲述端午节的来由和相关的习俗。

2.能够辨认出端午节的重要物品——艾草和粽子。

3.掌握一定的自我保护意识和技能。

教学准备1.分别准备好端午节的相关物品——艾草、粽子等。

2.准备一些适合小班的端午节的歌谣、故事等资源,以及相关的图片、绘本等。

3.编写有针对性的口头或书面说明。

教学内容第一节:端午节的来由和相关的习俗活动一:听故事、看绘本•老师可以准备好一些有关端午节的故事和绘本,给小班孩子讲解端午节的来由和相关的习俗。

•通过我们讲述的故事或教师在广场上演示,让孩子们感受到端午节的氛围并学习到其中的文化内涵。

活动二:制作五彩丝带•孩子们根据自己喜欢的顺序将彩带放在长方形卡纸的一侧上。

•注意事项:彩带的颜色和长度都要协调。

•当孩子们完成后,此时半个五彩丝带已经制作完成,然后固定好。

活动三:制作粽子、泡艾草贴•孩子们用搓揉的方式将糯米和馅料混合搓揉均匀。

•老师们指导孩子们将粽子用竹叶缠好。

•孩子们可以在清洗过的手上沾些水,然后将艾草粘在胳膊上泡上艾草水,或者是像贴金蚕一样将艾草贴在自己的衣服上。

第二节:与端午节相关的安全知识活动一:安全的粽子制作•挑选好的食材,如糯米、棕榈叶、甘蔗叶等。

•在制作过程中,老师可以向孩子们演示正确的制作方式,让孩子们了解如何保持厨房卫生、正确处理食材等。

活动二:反串龙舟游戏•孩子们在游戏中扮演“龙船”和“龙虾”等角色,加强对水中危险的认知。

•同时,老师提供安全指导,并在游戏后对孩子们进行安全教育。

第三节:教学反思端午安全教育活动通过生动活泼的故事讲解和直观有趣的手工制作活动,让孩子们在感受到端午的风俗和文化的同时,也增强了孩子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和技能。

在教育活动中,孩子们脸上洋溢着真挚的笑容,积极参与,细心观察,体验感强,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小班安全端午节教案【8篇】

小班安全端午节教案【8篇】

小班安全端午节教案【优秀8篇】端午节安全幼儿园教案篇一活动目标:1、知道乘坐汽车时不随意按动车内按钮,不干扰成人开车,不把头和手伸出窗,开关车门时注意安全。

2、被困车内时知道及时呼救。

3、积极参加活动,感受户外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1、男孩被车门挤到手的图片;男孩坐在车内将头和手伸出窗外的图片;汽车内各种按钮的图片;男孩被困车内的照片;2、节奏儿歌《宝宝坐汽车》。

活动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1、提问:(1)你坐过车吗?坐过什么车?(2)是和谁一起坐的?感觉好不好?幼儿都高兴地讲述自己的乘车过程。

二、了解安全乘车常识。

1、观看男孩被车门挤到手的图片。

男孩坐在车内将头和手伸出窗外的图片。

提问:图中的小朋友怎么了?我们在开关车门时应该怎样做?在乘坐小汽车时怎样做才更安全?小结:开关车门时要注意安全,不要把手和脚放到车门外,不随意开关车门。

如果车内有宝宝安全座椅,一定要坐在安全座椅上,,如果没有,就要提醒爸爸妈妈把车开的慢一点。

不要把头和手伸出车窗外,这样做很危险。

2、观看汽车内各种按钮的图片提问:汽车里这些按钮你认识吗?他们有什么作用?我们坐车的时候能随意动这些按钮吗?为什么?小结:汽车里的按钮都有各自不同的用处,小朋友在乘车是不能随便乱动按钮,千万不要干扰爸爸妈妈开车。

三、请你帮帮他。

知道被困车内的自救方法。

播放一段视频:炎热的夏天,小男孩被锁在了汽车内,车里又热又闷,小男孩满头大汗难受极了。

这时候他应该怎样做?请你帮帮他。

与幼儿讨论被困车内的自救方法。

小结:我们一定要提醒妈妈爸爸,不要把我们独自留在车内。

如果被困车内感觉不舒服,一定想办法呼救。

可以按喇叭、用力拍打车窗等方法向路人求救。

端午节安全幼儿园教案篇二活动目标:1、知道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一种风俗习惯,感受竞赛活动的热闹气氛。

2、愿意积极参加活动,感受节日的快乐。

3、知道节日时人们主要的庆祝活动。

活动准备:了解本地举办“赛龙舟”的活动情况。

小班端午节假期安全教案2篇

小班端午节假期安全教案2篇

小班端午节假期安全教案小班端午节假期安全教案精选2篇(一)主题:小班端午节假期安全教案目标学生:幼儿园小班幼儿时间:30分钟教学目标:1. 了解端午节的由来和意义;2. 学习如何在假期中保持安全。

教学准备:1. 端午节的相关图片、视频或故事书;2. 安全事故的图片或绘本;3. 红绳、纸、剪刀、颜料等材料;4. 保龄球、板球等室内运动器材。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 展示端午节的图片,引导学生了解端午节的来历和意义。

- 与学生一起回顾端午节的传统食物——粽子,提问学生他们喜欢吃什么口味的粽子,为什么喜欢?2. 安全教育(10分钟)- 展示安全事故的图片或绘本,与学生一起讨论图片中发生的事情,引导学生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

- 以端午节为契机,引导学生讨论在端午节假期中可能发生的危险情况,如火灾、物品刺伤、跌倒等。

提醒学生要注意火源、锋利物品的使用安全以及行走时要小心等。

- 示范如何正确使用剪刀并提醒学生使用剪刀时要小心。

- 引导学生将红绳用剪刀剪成适当长度,然后使用颜料将绳子染成红色,告诉学生这是端午节的一种安全符号,象征着关注和保护自己的意识。

3. 活动游戏(15分钟)- 设立一个室内运动区域,为学生准备保龄球、板球等室内运动器材。

- 分组进行比赛,教师引导学生注意比赛过程中的安全,如站稳脚步、正确扔球等。

- 结束比赛后,教师总结比赛中遵守安全规则的好表现,并再次强调保持安全的重要性。

4. 总结(5分钟)- 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强调在假期中保持安全的重要性。

- 提醒学生在端午节假期中要与家人一起度过愉快、安全的时光。

扩展活动:1. 邀请学生带来自家做的粽子,分享自己的端午节习俗和传统食物。

2. 在课后,给家长发放一份安全提示单,提醒家长在假期中关注并确保孩子的安全。

评估方式:观察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参与度和对安全知识的了解程度。

小班端午节假期安全教案精选2篇(二)活动名称:小班端午节传统文化体验活动目标:通过各种趣味性的活动,让幼儿了解和体验传统的端午节文化,激发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创造力。

端午节安全教育活动教案

端午节安全教育活动教案

端午节安全教育活动教案端午节安全教育活动教案(精选5篇)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

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店铺收集整理的端午节安全教育活动教案(精选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端午节安全教育活动教案1一、活动目标:1、让幼儿在交流活动中认识一些常见的交通标志。

2、让幼儿在游戏活动中体验交通规则的重要性,从而自觉地遵守交通规则。

3、让幼儿在合作学习中学得一些基本的学习方法。

二、活动准备:1、精心布置活动场景。

2、收集各种交通标志(照片或图片)。

3、字卡:交通安全、红灯停,绿灯行、人行道、非机动车道、汽车道。

三、活动过程:(一)展开联想,揭示活动主题1、出示交通事故图片,请幼儿仔细观察。

提问:孩子们,刚才你们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2、多么可怕的车祸,为了不让这样的事情再发生,我们一定要注意交通安全。

(出示字卡“交通安全”)(二)在活动中体会交通规则的重要性1、孩子们,看看我们坐的队形像什么?十字路口的学问可多了,现在我们就在十字路口做个游戏。

老师请出三个司机,三个骑车的以及五个行人。

参加游戏活动的孩子听到老师说完“开始”之后,立即向自己的对面出发。

其他孩子仔细观察,看看会发生什么事情?(1)孩子们,刚才你们看到了什么?你们想说什么?(2)如果生活中也是这样可不行啊!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情况呢?(3)(教师拿出信号灯标志)这是什么?谁能编句儿歌来说说信号灯的作用。

(将标志贴在黑板上)幼儿回答后出示字卡“红灯停,绿灯行”。

(三)初步了解常见交通标志的作用(出示交通标志)在车辆穿梭的马路上,除了信号灯这个交通标志外,还有很多交通标志,这些交通标志都有什么用呢?(四)现场指挥1、刚才我们认识的交通标志对维护交通安全起着重要的作用。

车辆的顺畅,人们的生命安全,更离不开交通警察。

老师向交警叔叔学了一些指挥交通的本领,请小朋友仔细看,猜一猜是什么意思。

幼儿园小班端午节活动教案3篇

幼儿园小班端午节活动教案3篇

幼儿园小班端午节活动教案3篇(第一篇)一、活动主题小班端午节活动二、活动目的1.让幼儿了解端午节的由来和意义。

2.增强幼儿的民族意识和爱国情感。

3.提高幼儿的综合能力,如观察、表达、创造和动手能力等。

三、活动内容1.端午节故事讲解:通过讲故事的方式,介绍端午节的由来和意义,让幼儿了解中国传统文化。

2.制作艾叶香囊:教师向幼儿介绍传统的端午节习俗,让幼儿亲手制作艾叶香囊,感受端午节的气氛。

3.游戏:举行各种有趣的游戏,如捉龙舟、包粽子、戴五彩绸带等,让幼儿在游戏中感受端午节的欢乐。

4.粽子制作:幼儿用米和其他食材制作粽子,并享用他们亲手制作的美食。

四、活动准备1.制作故事卡片和艾叶香囊的材料:纸张、笔、绳子、艾叶等。

2.游戏道具:龙舟、五彩绸带、粽子等。

3.食材:糯米、猪肉、豆沙、棕叶等。

五、活动流程1.讲解端午节的由来和意义(15分钟)2.制作艾叶香囊(20分钟)3.游戏时间(30分钟)4.粽子制作(60分钟)六、活动评估1.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反应。

2.听取家长对活动的反馈。

3.通过幼儿手工制作和口头表达等方式,了解幼儿对端午节的理解和认知。

七、注意事项1.在活动前,要对材料和食品进行安全检查和卫生处理,确保幼儿的安全和健康。

2.活动前要对每个环节进行详细的讲解和演示,确保幼儿能够顺利完成活动。

3.活动中要注意幼儿的情绪变化,及时调整活动内容和方式,保障幼儿的身心健康。

八、活动反思与总结活动效果评估:通过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反应,以及家长的反馈,对活动的效果进行评估。

优点总结:本次活动引导幼儿了解端午节的历史和文化,并通过手工制作、游戏和美食制作等方式,培养了幼儿的观察、表达、创造和动手能力。

不足反思:本次活动时间较短,需要更长时间的准备和实施,同时在活动设计上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改进方案:在以后的活动中,可以加强家园合作,邀请家长参与活动,同时也可以加大活动的宣传力度,提高幼儿对端午节的认知和理解。

幼儿小班端午节安全教育(3篇)

幼儿小班端午节安全教育(3篇)

第1篇一、引言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是我国传统的节日之一,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风俗习惯。

在这个特殊的节日里,幼儿小班的安全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为了确保孩子们度过一个安全、愉快的端午节,以下是一篇针对幼儿小班的端午节安全教育文章,旨在提高孩子们的安全意识,预防意外事故的发生。

二、端午节安全教育活动目标1. 让幼儿了解端午节的相关知识,知道端午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之一。

2. 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提高幼儿在端午节期间的安全防范能力。

3. 教育幼儿尊重传统文化,传承民族精神。

三、端午节安全教育活动内容1. 端午节的来历和习俗(1)端午节的历史渊源:端午节起源于战国时期,为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2)端午节的习俗:赛龙舟、吃粽子、挂艾草、佩香囊等。

2. 端午节期间的安全教育(1)交通安全:端午节期间,外出游玩的车辆增多,幼儿要遵守交通规则,不横穿马路,不在马路边玩耍。

(2)饮食安全:粽子是端午节的传统食品,但粽子不易消化,幼儿要适量食用。

同时,要注意食品卫生,不吃过期、变质的食物。

(3)居家安全:端午节期间,家中可能会用艾草、香囊等物品进行装饰,幼儿要远离这些物品,防止误伤。

(4)防溺水安全:端午节期间,天气渐热,幼儿要避免到河边、池塘等水域玩耍,防止溺水事故的发生。

(5)消防安全:端午节期间,家中可能会使用蜡烛、香等物品,幼儿要远离火源,防止火灾事故的发生。

3. 端午节的安全儿歌(1)交通安全儿歌:过马路,左右看,红灯停,绿灯行。

不闯灯,不追逐,安全出行最重要。

(2)饮食安全儿歌:粽子香,艾叶香,吃得适量才健康。

食品卫生要记牢,过期变质不要尝。

(3)居家安全儿歌:艾草香,香囊佩,远离火源保平安。

家中装饰要小心,防止误伤保护好自己。

四、端午节安全教育活动方法1. 教师讲解:通过讲解端午节的历史渊源、习俗以及安全知识,让幼儿了解端午节,提高安全意识。

2. 角色扮演:组织幼儿进行交通安全、饮食安全、居家安全等情景模拟,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安全知识。

幼儿端午节安全教育教案(3篇)

幼儿端午节安全教育教案(3篇)

第1篇课时:1课时年级:大班教材:《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端午节的文化内涵,感受中国传统节日的魅力。

2. 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提高幼儿在端午节期间的安全防范能力。

3. 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让幼儿在端午节期间能够保护自己。

教学重点:1. 让幼儿了解端午节的文化内涵。

2. 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

教学难点:1. 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向幼儿展示端午节的相关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小朋友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节日吗?”2. 幼儿回答后,教师总结:“是的,这是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

”二、端午节文化教育1. 教师向幼儿讲解端午节的由来、习俗等文化内涵。

2. 教师提问:“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为什么端午节要吃粽子吗?”3. 幼儿回答后,教师总结:“端午节吃粽子是为了纪念我国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4. 教师继续讲解端午节的其他习俗,如赛龙舟、挂艾草等。

三、端午节安全教育1. 教师向幼儿讲解端午节期间的安全知识,如:(1)不要私自下水游泳,以防溺水事故发生。

(2)不要触摸电、火等危险物品,以防触电、火灾等事故发生。

(3)不要吃陌生人给的食物,以防食物中毒。

(4)不要攀爬高处,以防摔伤。

2. 教师提问:“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如何保护自己吗?”3. 幼儿回答后,教师总结:“小朋友们要记住,遇到危险时,要学会保护自己,寻求他人的帮助。

”四、实践操作1. 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安全知识问答”游戏,巩固幼儿对端午节安全知识的掌握。

2. 教师带领幼儿进行“安全演练”,如模拟火灾逃生、触电等情景,让幼儿在实践中学会自我保护。

五、总结1. 教师对本次教学活动进行总结,强调端午节期间的安全重要性。

2. 教师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安全,学会保护自己。

教学反思:本次教学活动通过讲解端午节文化内涵和端午节安全教育,使幼儿了解了端午节的相关知识,提高了幼儿的安全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游戏和演练,让幼儿在实践中学会自我保护。

幼儿园小班端午节教案(通用6篇)

幼儿园小班端午节教案(通用6篇)

幼儿园小班端午节教案(通用6篇)幼儿园小班端午节教案1(一)活动目标:1、知道端午节的日期,了解端午节的一些风俗和来历。

2、喜欢和老师、小朋友一起玩玩、尝尝,共享节日的快乐。

(二)活动准备:粽子、鸡蛋、艾蒿、荷包、五彩线、端午图片(三)活动过程:1、谈话导入,引出端午的由来。

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农历五月初五是什么节日吗?(端午节)你们知道端午节的由来吗?那我们一起来听听端午节的由来,好吗?2、引导幼儿观察周围环境的变化,谈谈端午的习俗。

师:小朋友今天我们班的门上挂的是什么呀?(菖蒲)那为什么要挂艾蒿呢?(因为端午节要到了,挂艾蒿是端午节的习俗)小朋友们,你们知不知道端午节还有哪些习俗呢?(1)挂艾叶菖蒲:艾草和菖蒲中都含有一种叫芳香油的东西,可以用来杀虫防病虫害,它的香气可以起到净化环境、驱虫祛瘟的作用。

(2)赛龙舟:屈原投湖自杀的时候呢,有许多人划船去追赶拯救。

他们争先恐后,可是却没有能够把屈原就上来,后来每年五月五日就用划龙舟来纪念这件事。

吃粽子:屈原死了之后,人们怕河里的鱼虾把他的尸体吃掉,就将糯米包在粽叶中,投到河里喂鱼。

(3)佩香包:端午节的时候小朋友们都要戴上香包,驱邪之意,香包里面放了很多想香料,闻起来香香的,香包有各种各样的形状和颜色,可以挂在脖子上,也可以带在手腕上,好看极了!(4)五彩绳:在端午节人们编各种彩色的带子挂在手上,很好看又有吉祥的意思。

3。

学习儿歌《五月五》。

师:现在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关于端午节的儿歌——《五月五》。

五月五,是端阳,插艾蒿,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

4。

吃粽子(1)观察粽子的外形和颜色。

师:今天老师也为小朋友带来了很多的粽子,请你拿一个看一看,摸一摸、想一想,你手里拿的粽子像什么?并用一句完整的话来说一说。

小结:粽子的形状真有趣!(2)认识粽叶。

师:粽子的形状真有趣,我们来闻一闻,香吗?你们知道这阵清香,来自哪儿?是从粽子外面的这片叶子上散发出来的,它叫粽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小班端午节安全教育教案
幼儿小班端午节安全教育教案
(一)活动目标:
1.知道端午节的日期,了解端午节的一些风俗和来历。

2.喜欢和老师、小朋友一起玩玩、尝尝,共享节日的快乐。

(二)活动准备:
粽子、鸡蛋、艾蒿、荷包、五彩线、端午图片
(三)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引出端午的由来。

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农历五月初五是什么节日吗?(端午节)你们知道端午节的由来吗?那我们一起来听听端午节的由来,好吗?
2.引导幼儿观察周围环境的变化,谈谈端午的习俗。

师:小朋友今天我们班的门上挂的是什么呀?(菖蒲)那为什么要挂艾蒿呢?(因为端午节要到了,挂艾蒿是端午节的习俗)小朋友们,你们知不知道端午节还有哪些习俗呢?
(1)挂艾叶菖蒲:艾草和菖蒲中都含有一种叫芳香油的东西,可以用来杀虫防病虫害,它的香气可以起到净化环境、驱虫祛瘟的作用。

(2)赛龙舟:屈原投湖自杀的时候呢,有许多人划船去追赶拯救。

他们争先恐后,可是却没有能够把屈原就上来,
后来每年五月五日就用划龙舟来纪念这件事。

吃粽子:屈原死了之后,人们怕河里的鱼虾把他的尸体吃掉,就将糯米包在粽叶中,投到河里喂鱼。

(3)佩香包:端午节的时候小朋友们都要戴上香包,驱邪之意,香包里面放了很多想香料,闻起来香香的,香包有各种各样的形状和颜色,可以挂在脖子上,也可以带在手腕上,好看极了!
(4)五彩绳:在端午节人们编各种彩色的带子挂在手上,很好看又有吉祥的意思。

3.学习儿歌《五月五》。

师:现在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关于端午节的儿歌--《五月五》。

五月五,是端阳,插艾蒿,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

4.吃粽子
(1)观察粽子的外形和颜色。

师:今天老师也为小朋友带来了很多的粽子,请你拿一个看一看,摸一摸、想一想,你手里拿的粽子像什么?并用一句完整的话来说一说。

小结:粽子的形状真有趣!
(2)认识粽叶。

师:粽子的形状真有趣,我们来闻一闻,香吗?你们知道这阵清香,来自哪儿?是从粽子外面的这片叶子上散发出
来的,它叫粽叶。

(3)幼儿品尝。

师:你们吃过粽子吗?你吃过哪些粽子?今天老师也为
你们准备了很多的粽子,我们来吃吃看,跟你吃过的一样吗?
(4)幼儿讲述粽子的馅及它的味道。

小结:原来粽子的品种这么丰富啊!
(四)活动延伸:
请小朋友共同品尝端午食品。

幼儿小班端午节安全教育教案
一、设计思考
端午节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设计并组织有关
端午节的主题教育活动,是为了让幼儿更好地了解端午节,感受端午节丰富的文化内涵,激发初步的爱国主义情感,丰
富以下主要经验:①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端午节也是一
家人团聚的日子。

②端午节有吃五黄、挂五端以驱毒避虫的
习俗。

“五黄”指黄豆做的粽子、咸鸭蛋黄、雄黄酒、黄鱼
和黄瓜;“五端”指菖蒲、艾草、石榴花、蒜头和龙船花。

③端午节有赛龙舟的习俗。

④端午节有特别的食品粽子,它
是多种形状、多种口味的。

⑤端午节有许多传说、故事、儿歌,如:有关屈原的传说等。

二、各年龄段主题活动目标
年龄段
主要目标
小班
(1)初步了解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感受端午节的节日氛围;
(2)喜欢和老师、小朋友一起做做、玩玩、尝尝,共享节日的快乐
三、主题活动实施概况
年龄段
序号
活动内容
主要涉及领域
组织形式
小班
1参观端午节的环境
社会
集体
2好吃的粽子
科学
分组
3绿豆糕
艺术
分组、区域
4划龙船
健康
体育、游戏
5一起过端午
综合
集体
7端午节亲子活动
综合
年级组活动
5热闹的赛龙舟
语言、社会
集体
6龙舟竞赛
健康、社会
集体
7一起过端午
综合
大带小活动
四、主题活动环境创设及资源利用
环境创设
(1)园内大厅布置“赛龙舟”的场景;
(2)班级中陈列幼儿收集的与端午节有关的物品,悬挂
艾草、粽子、鸭蛋、香包等;
(3)各班以端午节为主题更换主题墙饰,展示幼儿参与端午节活动的全过程及在活动过程中的发现、收获与体验:①中、大班可以以“我的调查”、“我的发现”等为标题展示幼儿端午节活动进展情况,如:有关端午的
问题以及对端午的传说与习俗方面的调查资料等;②小班则可以以“我们在端午节里”为题展出幼儿的活动情况;(4)区域中提供与主题相关的操作材料,如:①图书角:提供有关端午节的图书、图片,供幼儿欣赏、阅读;②体育角:提供“赛龙舟”游戏所需的竹竿、彩条、纸棍、小旗等,供幼儿游戏;③动手区:中、大班提供纸、线等材料供幼儿尝试包粽子、缝香包、编鸭蛋网,小班提供油泥让幼儿尝试自制绿豆糕、鸭蛋。

(5)家长园地:介绍主题活动中须请家长配合的内容、主题活动进展情况等
资源利用
(1)请家长协助幼儿进行相关资料的调查及收集,丰富幼儿的相关经验;
(2)请家长来园参加活动,和老师、幼儿共同感受节日做做、玩玩、尝尝的快乐;
(3)在本地组织“赛龙舟”活动时,组织师幼前往参观并摄像
五、主要教育活动方案
(一)小班
活动一:参观端午节的环境
主要涉及领域:社会
活动目标:
1.通过参观园内环境,感受节日氛围。

2.初步了解端午节的一些习俗。

活动准备:
园内布置的端午节的环境。

活动过程:
1.谈话,激发参观兴趣。

2.参观园内环境,自由交流、讲述与端午相关的物品。

3.集体交流,了解端午节的有关习俗。

★指导语:①你看到了什么?②幼儿园里为什么要挂这些东西?
活动二:好吃的粽子
主要涉及领域:科学
活动目标:
1.知道粽子是端午节的节日食品,通过观察,了解粽子是由粽叶、糯米等包成的。

2.喜欢吃粽子,通过品尝活动进一步感受节日的愉快。

活动准备:
1.粽叶、糯米、棉线。

2.煮熟的粽子、生粽子人手一只。

活动过程:
1.观察粽子,知道粽子是端午节的节日食品,激发活动兴趣。

2.进一步观察粽子的外形、气味等特征。

★指导语:粽子是什么样子的?闻起来有什么味道?
3.观察包粽子的材料,了解粽子的制作过程。

(1)知道材料的名称,了解其用途。

★指导语:包粽子需要哪些材料呢?怎么包?
(2)观察老师包粽子、煮粽子的过程。

4.品尝粽子,体验快乐。

(1)探索剥粽子的方法。

(2)品尝粽子,与同伴说说自己吃的粽子的口味及自己吃粽子的心情。

活动三:绿豆糕
主要涉及领域:艺术
活动目标:
1.尝试用油泥自制“绿豆糕”,感受做做、玩玩的快乐。

2.注意保持桌面的干净,有良好的活动习惯。

活动准备:
小盒、油泥、装绿豆糕的塑料盒、各种玩具等辅助材
料。

活动过程:
1.观察绿豆糕的外形,激发兴趣。

★指导语:这是什么?它是什么样子的?
2.讨论制作绿豆糕的方法及要求。

(1)讨论制作绿豆糕的方法。

★指导语:怎么做绿豆糕?(根据讨论情况,请个别幼儿示范绿豆糕的制作方法。

)
(2)讨论制作绿豆糕的要求。

★指导语:做绿豆糕时要注意什么?
3.制作绿豆糕。

(鼓励幼儿用辅助材料在绿豆糕上进行装饰,提醒幼儿保持桌面干净。

)
4.将制作的绿豆糕送入“娃娃超市”,体验成功的快乐。

活动四:划龙船
主要涉及领域:健康
活动目标:
1.在鼓点的伴奏下,有节奏地模仿划龙船的动作。

2.乐意邀请同伴与自己共同游戏,体验合作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锣鼓、自制龙船若干。

2.幼儿具有划龙船的相关经验。

活动过程:
1.听鼓点做不同的身体动作,感受节奏的快慢。

2.游戏:《划龙船》。

(1)迁移已有经验,探索划龙船的动作。

★指导语:怎么划龙船?(引导幼儿用动作进行模仿。

)
(2)观察自制龙船,讨论合作划龙船的方法。

★指导语:几个人一起划,该怎样划呢?(请几名幼儿
进行示范。

)
(3)幼儿自由结伴,尝试合作划龙船。

(4)在鼓点的伴奏下,有节奏整齐地划龙船。

(教师可
视情况调整节奏快慢,让幼儿随着节奏划行。

)
3.划龙船比赛,体验合作游戏的快乐。

活动五:一起过端午
主要涉及领域:综合
活动目标:
参加大班端午节主题会,与大班哥哥、姐姐一起品尝
端午美食,体验和老师、小朋友一起过节的快乐。

活动准备:
1.与大班年级组联系,参加大班的端午节主题会活动。

2.端午美食若干(粽子、绿豆糕、鸭蛋、黄鱼、黄瓜、龙虾等)。

活动过程:
1.进入活动场景,激发和大班哥哥、姐姐一起过节的兴趣。

2.大班、小班端午联谊活动(详见大班《一起过端午》活动方案)。

(1)知识问答活动,了解端午节的主要习俗(吃粽子、吃鸭蛋、吃绿豆糕、赛龙舟等)。

(2)才艺展示活动,表现自己的端午经验。

3.端午节美食活动。

延伸活动:
在活动后,引导幼儿谈谈、说说自己和大班哥哥、姐姐一起过节时的活动和心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