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宏观经济分析报告

合集下载

2018年中国对外经济贸易现状分析,中国外贸市场发展更趋平衡「图」

2018年中国对外经济贸易现状分析,中国外贸市场发展更趋平衡「图」

2018年中国对外经济贸易现状分析,中国外贸市场发展更趋平衡「图」一、2018年中国对外贸易总体概况1、结构持续优化2018年,我国外贸结构在贸易方式、商品结构、国内区域布局、经营主体等方面均实现了优化。

”全年一般贸易出口占比提高至56.3%,机电产品出口占比上升至58.7%。

西部、中部地区外贸增速分别为16.1%、11.4%,分别超过全国增速6.4、1.7个百分点。

民营企业出口占比提升至48%,继续保持出口第一大经营主体地位。

2、动力加快转换外贸新业态发展环境不断改善,外贸发展新旧动能加快转换。

2018年全国新设22个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和6个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主体,跨境电商市场采购贸易连续三年保持高速增长。

3、市场更加多元2018年,我国在稳住传统外贸市场的同时,引导企业积极开拓新兴市场。

年终盘点,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非洲和拉丁美洲进出口增速分别高出整体增速3.6、6.7和6个百分点。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4、发展更趋平衡2018年,我国外贸在实现出口16.42万亿元、增长7.1%的同时,实现进口14.09万亿元,增长12.9%;贸易顺差收窄18.3%。

一年下来,进口对外贸增长的贡献率超过出口,达到56.6%。

二、2018年我国对外贸易现状分析2018年货物进出口总额305050亿元,比上年增长9.7%。

其中,出口164177亿元,增长7.1%;进口140874亿元,增长12.9%。

货物进出口顺差23303亿元,比上年减少5217亿元。

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总额83657亿元,比上年增长13.3%。

其中,出口46478亿元,增长7.9%;进口37179亿元,增长20.9%。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2018年货物进出口总额及其增长速度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三、2018年外商直接投资情况分析2018年外商直接投资(不含银行、证券、保险领域)新设立企业60533家,比上年增长69.8%。

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金额8856亿元,增长0.9%,折1350亿美元,增长3.0%。

宏观经济形势分析发展趋势研判思考

宏观经济形势分析发展趋势研判思考

次贷危机 2007年 美国次贷危机
加入WTO 2001.12, 中 国 正 式 成 为 WTO 成员
《物权法》通过 2007 年 3 月 , 十 届 全 国 人 大五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 民共和国物权法》。
举行博鳌亚洲论坛 2007年4月,以“亚洲制胜全球经济—创 新和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的博鳌亚洲论坛 举行。
一季度,CPI同比上涨1.8%,上半年2.2%,比一季度上涨0.4个百分点。一季度,PPI上涨0.2%, 涨幅比去年同期回落3.5个百分点,上半年PPI上涨0.3%,比一季度上升0.1个百分点。
贸易数据波动较大
今年上半年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比去年同期增长3.9%。其中出口增长6.1%;进口增长1.4%;贸易 顺差1.23万亿元,扩大41.6%。上半年,我国对欧盟进出口增长11.2%,对东盟进出口增长10.5%, 对美国进出口下降9%;对日本进出口增长1.7%,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增长9.7%。
行业风口,造就全民财富时代
中国经济40年·转型
2015年 “十三五” 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 制定国民经济和社发展第十 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2017年 十九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 入新时代,明确全面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 国家新目标。
2018年 贸易保护主 义抬头 美国宣布对中国商品 加征关税,限制中国 企业对美投资并购。
信贷规模宽松有度
货币供应方面,一季度M2再创13个月新高。6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192.14万亿元,同比增长8.5%, 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0.6个和0.3个百分点;
人民币汇率破7
跨境资金流动、进口以及外储、购买力都会有不同程度的动荡
国外形势小结
外部环境复杂严峻

财务报告宏观分析(3篇)

财务报告宏观分析(3篇)

第1篇一、引言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企业的财务状况不仅受到自身经营策略和内部管理的影响,还受到宏观经济环境的多重影响。

因此,对财务报告进行宏观分析,有助于企业全面了解自身在宏观经济环境中的地位,为未来的经营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将从宏观经济环境、行业发展趋势和公司财务状况三个方面对财务报告进行宏观分析。

二、宏观经济环境分析1. 经济增长率经济增长率是衡量宏观经济环境的关键指标。

近年来,我国GDP增速保持在6%以上,显示出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

在分析财务报告时,需要关注企业所处行业的经济增长率,以判断企业的发展前景。

2. 通货膨胀率通货膨胀率是衡量物价水平变动的重要指标。

在分析财务报告时,需要关注通货膨胀对企业成本和收入的影响,以评估企业的盈利能力。

3. 利率水平利率水平是影响企业融资成本和投资回报的重要因素。

在分析财务报告时,需要关注利率水平的变动趋势,以评估企业的财务风险。

4. 货币政策货币政策是影响宏观经济环境的重要因素。

在分析财务报告时,需要关注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调控,以评估企业面临的宏观经济风险。

三、行业发展趋势分析1. 行业政策行业政策对行业发展具有重要导向作用。

在分析财务报告时,需要关注国家对于企业所处行业的扶持政策,以判断企业的发展潜力。

2. 市场需求市场需求是推动行业发展的根本动力。

在分析财务报告时,需要关注行业需求的变化趋势,以评估企业的市场份额和盈利能力。

3. 技术进步技术进步是推动行业发展的关键因素。

在分析财务报告时,需要关注企业所在行业的技术发展趋势,以评估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四、公司财务状况分析1. 盈利能力盈利能力是衡量企业财务状况的核心指标。

在分析财务报告时,需要关注企业的营业收入、净利润等指标,以评估企业的盈利能力。

2. 偿债能力偿债能力是衡量企业财务风险的重要指标。

在分析财务报告时,需要关注企业的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等指标,以评估企业的偿债能力。

3. 运营能力运营能力是衡量企业内部管理效率的重要指标。

第四次中国经济普查2018年数据:1-A-1 全部工业企业主要经济指标

第四次中国经济普查2018年数据:1-A-1  全部工业企业主要经济指标

783365.8 42808.5 8512.4 7017.9 4547.5 2857.6 2236.8 109.6 19955.9 9231.0 8910.9 2682.8 15715.7 9239.8 4528.1 4208.6 4310.7 10146.8 4163.5 6525.0 22936.5 47099.4 15655.8 5186.9 16079.7 35565.6 40969.4 28870.0 22766.4 31286.2
5501.4 1952.5 2041.2 1810.4 105801.7 8155.2 13826.4
38129.0 87909.8 16387.1 72081.9 115028.6
9223.2 3358.7 4634.1 2129.0 66043.1 8804.6 3935.9
注:1.工业统计调查单位为工业企业单位数, 包括机构类型为企业的法人单位,以及执行企
1185269.9 26831.1 8894.6 3641.6 4028.5 4720.1 2523.5 74.4 51359.3 20745.1 16464.7 10462.6 31506.5 23576.0 15293.6 12983.8 9819.2 16593.5 9168.2 16849.5 48757.1 75063.1 24811.1 8978.3 32304.5 61050.4 69245.7 56143.7 45540.8 50174.0
3450649 12574 387 10134 6743 34133 4044 2178
136675 71496 60226 309
143851 177745
80770 106259
83756 74413 81397 120827 11629 114153 26247

西藏城市拉萨日喀则昌都林芝山南那曲2011-2018年宏观经济指标数据分析对比表

西藏城市拉萨日喀则昌都林芝山南那曲2011-2018年宏观经济指标数据分析对比表
60.1 60.1
50.4 50.4
37.82
37.82
7
20.89 20.89 20.8 20.8
30.0
30.0
52.88 52.88 61.4 61.4
59.0 59.0
57.9 57.9
130987
130987
22.28 22.28
29.9 29.9
1-2018年
人口
出生人口 市辖区 (人)
西藏城市拉萨日喀则昌都林芝山南那曲2011-2018年 宏观经济指标数据分析对比表
2-1 人口

数据年度
年末总人口
年平均人口
年末总户数
出生人口
城市 全巿 市辖区 全巿 市辖区 全巿 市辖区 全巿
2018 西藏自冶区 2018 拉萨市 2018 日喀则市 2018 昌都市 2018 林芝市 2018 山南市 2018 那曲市
51.4 92.74 92.29
85.23 92.77
50.88 91.30 86.32 89.93 85.74 93.64
第二产业:采矿业
市辖区 (%)
全市 (%)
市辖区 (%)
全市 (%)
巿辖区 (%)
全市 (万人)
市辖区 (万人)
全市 (万人)
市辖区 (万人)
18.04
6.97
2.01
7.26
0.09
14.74
2.87
16.62
7.93
1.97
12.63
6.67
0.12
14.06
1.77
2.4 17.55
2.34 5.88
718
3406 4833 6586 1208 1786 2392

2018年单身经济分析报告

2018年单身经济分析报告

2018年单身经济分析报告2018年2月目录一、趋势分析:“单身时代”来临 (5)1、中国现实:“单身”群体规模庞大 (5)2、世界范围:“单身”已成潮流 (5)二、成因分析:单身是选择还是无奈 (6)1、被动单身:性别失衡导致男性人口过剩 (6)2、主动单身:现代单身男女难进围城 (8)(1)婚姻的风险与“预期收益” (8)(2)“胜女”难嫁 (9)三、后果分析:单身潮背后的隐忧 (11)1、危害社会公共安全 (11)2、人口问题连锁反应 (11)3、加剧阶级固化 (12)4、心理影响 (13)5、成婚成本 (13)6、家庭传统观念与收入决策 (15)7、养老问题 (15)四、机会分析:单身经济将催生多个产业风口 (16)1、重点单身群体特征分析 (16)(1)农村单身男性画像 (16)(2)城市单身女性画像 (17)2、潜在产业机会分析 (18)(1)改善婚恋市场供给 (18)(2)减少婚恋市场信息不对称 (18)(3)待开发的单身消费市场 (19)①单身群体需求 (19)②国外经验借鉴 (20)③产业机会分析 (21)(4)社会后果引发的产业机会 (22)当单身人士成为主流消费人群,关爱“单身狗”就不是一句空话。

趋势分析:从世界范围看,单身是一个大趋势,我国也将迎来单身经济时代,也是消费升级。

随着社会发展,婚姻承载的许多功能逐渐剥离,家庭在个人生活中的角色会被逐渐弱化,单身会成为越来越多人的生活常态。

截至2016 年,未婚和离婚的单身人口总数已达2.4 亿,未来可能达到4 亿。

成因分析:单身可以分为被动单身与主动单身两种。

由于男性人口绝对过剩,有千万数量级的适婚男性因没有女性可选而被动单身。

随着经济发展和思想的解放,婚姻的“投资收益”越来越不被看好,越来越多人选择主动单身。

后果分析:单身潮背后隐忧,可能导致诸多社会问题。

危害社会公共安全人口问题连锁反应加剧阶级固化心理影响成婚成本家庭传统观念与收入决策养老问题机会分析:单身经济孕育新的产业机会。

2018年经济危机

2018年经济危机

2018年经济危机引言2018年是全球经济面临巨大挑战的一年。

在这一年里,许多国家和地区都经历了经济危机,对全球经济造成了严重的冲击。

本文将探讨2018年经济危机的原因、影响和应对措施,并对未来的经济发展提出一些展望。

一、原因2018年经济危机的原因可以归结为多个因素的综合作用。

首先,全球贸易摩擦不断升级。

2018年,美国与中国的贸易战引发了全球范围内的关注和担忧。

两个最大的经济体之间的紧张局势导致了贸易壁垒的出现,不仅使得国际贸易受阻,还引发了全球市场的不稳定和波动。

其次,全球资本市场的动荡也是2018年经济危机的一个重要原因。

各国央行政策调整和利率上升导致了股票市场的波动以及资金的流动性不足。

投资者的不确定性加剧了市场的不稳定,进一步加深了经济危机的影响。

最后,全球经济增长放缓也是2018年经济危机的一个重要原因。

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增长出现疲软,其中包括欧洲、日本和新兴市场国家等。

全球经济增长的放缓导致了企业利润下降、投资减少和就业市场疲软,进而引发了经济危机。

二、影响2018年经济危机对全球经济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首先,全球贸易受阻。

贸易战的爆发导致了跨国公司面临的贸易壁垒增加,进而导致全球贸易量下降。

从而使全球供应链受阻,对全球经济增长构成威胁。

其次,金融市场动荡。

不稳定的全球金融市场使得投资者对风险的态度变得谨慎,股市和外汇市场的不确定性增加,投资者纷纷撤离市场。

金融市场动荡不仅影响了投资者的信心,还对银行、保险公司和其他金融机构造成了巨大压力。

最后,就业市场受到冲击。

经济危机导致企业利润下降,很多企业被迫削减成本,裁员成为常态。

失业率的上升不仅给个人和家庭造成了困扰,还对社会稳定和消费需求产生了负面影响。

三、应对措施面对2018年经济危机,政府和国际组织采取了一系列应对措施。

首先,各国政府加强了宏观调控。

通过调整货币政策、提供财政刺激措施等,各国政府试图刺激经济增长,缓解经济危机带来的冲击。

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全文)(政府报告测试题请登陆下载)李克强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国务院,向大会报告过去五年政府工作,对今年工作提出建议,请予审议,并请全国政协委员提出意见。

一、过去五年工作回顾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以来的五年,是我国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五年。

面对极其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砥砺前行,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面开创新局面。

党的十九大确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制定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宏伟蓝图和行动纲领,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各地区各部门不断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深入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十二五”规划圆满完成,“十三五”规划顺利实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

五年来,经济实力跃上新台阶。

国内生产总值从54万亿元增加到82.7万亿元,年均增长7.1%,占世界经济比重从11.4%提高到15%左右,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

财政收入从11.7万亿元增加到17.3万亿元。

居民消费价格年均上涨1.9%,保持较低水平。

城镇新增就业6600万人以上,13亿多人口的大国实现了比较充分就业。

五年来,经济结构出现重大变革。

消费贡献率由54.9%提高到58.8%,服务业比重从45.3%上升到51.6%,成为经济增长主动力。

高技术制造业年均增长11.7%。

粮食生产能力达到1.2万亿斤。

城镇化率从52.6%提高到58.5%, 8000多万农业转移人口成为城镇居民。

五年来,创新驱动发展成果丰硕。

全社会研发投入年均增长11%,规模跃居世界第二位。

科技进步贡献率由52.2%提高到57.5%。

载人航天、深海探测、量子通信、大飞机等重大创新成果不断涌现。

高铁网络、电子商务、移动支付、共享经济等引领世界潮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
2014 商品房待售面积:住宅 库存去化周期[右轴] 2015 2016 棚改销售 2017E 2018E 2019E 2020E 一般销售
资料来源:XX资讯、XX研究所
7
预计2018年房地产投资增速将小幅下行
目前土地购置面积和房屋新开工面积累计同比均处于高位,从拿地和新开工的高增速来 看,明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是有保证的,但是考虑到目前房地产企业融资端面临较大 压力,预计2018年房地产投资增速将小幅下行。
图:车辆购置税减免政策
日期
图:汽车类零售额累计同比增速
12
10 8 6 4 2 0 -2 购置税减免 政策出台 %
车辆购置税减免政策变化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9月29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 议,确定支持新能源和小排量汽车发展措施,决 定从2015年10月1日到2016年12月31日,对购买 1.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车实施减半征收车辆购置税 的优惠政策。小排量汽车车辆购置税由10%税率减 到5%税率。 财政部官网正式发布通知称,自2017年1月1日起 至12月31日止,对购置1.6升及以下排量的乘用车 减按7.5%的税率征收车辆购置税。自2018年1月1 日起,恢复按10%的法定税率征收车辆购置税。
税收政策对短期汽车消费影响较大。2015年9月末,国务院决定对购买1.6升及以下排量 乘用车实施减半征收车辆购置税的优惠政策,汽车零售增速同比在短期内迅速从4%上升 至10%以上,2017年以来,由于税收优惠力度减弱,汽车消费增速小幅下降。 预计2018年受车辆购置税退出和高基数影响,汽车消费增速将明显下降,甚至出现负增 长现象。
7.5 7.4 7.3 7.2 7.1 7.0 6.9 6.8 6.7 6.6 6.5 6.9 6.8 6.7 6.7 6.7 6.8
GDP:不变价:当季同比
GDP增速钝化
6.9 6.9 6.8
资料来源:XX资讯、XX研究所
3
汽车销量决定消费增速
汽车消费在总消费中地位极其重要:首先,汽车消费在总消费中占比高达25%;其次, 汽车由于单价高,其在家庭消费中也占有较高比重;最后,汽车某种程度上属于可选消 费,能够体现居民的消费倾向。从增速相关程度来看,各年汽车销售与总消费增速均呈 现强相关性,相关系数基本处于70-85%之间。
图:汽车消费在总消费中的占比 图:汽车销售增速与总消费增速的相关性
100% 80% 79% 58% 85% 86% 72%
汽车类 25%
60% 40%
其他类 75%
20% 0%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企业商品零售总额同比与汽车零售额同比:相关系数
资料来源:XX资讯、XX研究所
4
购置税政策退出,汽车消费增速将下行
图:房地产和基建投资占比 图:财政收入与基建投资增速
27
25 房地产投资 18% 23 21 其他 55% 19 17 15 %
2013年后,财政收入下 滑导致基建投资下滑
2017年,财政收入 增速加快,基建投 资有企稳势头
% 13 12 11 10 9 8 7 6 5 4
基建投资 27%
基建投资:累计同比
图:人民币汇率走势
8.0 7.8 7.6 7.4 7.2 7.0 6.8 6.6 7.0
图: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和出口金额累计同比
10 5 0 -5 -10 -15 -20 -25 % 1,600 1,400 1,200 1,000 800 600 400 200 6.9 6.8 6.7 6.6 6.5 6.4
2015/9/29
2016/12/15
资料来源:XX资讯、XX研究所
5
财政收入增速企稳,基建资金有保障
投资中,基建投资和房地产投资分别占比高达27%和18%,两者合计占据固定资产投资的 半壁江山,影响举足轻重。2013年以来,受财政收入增速下滑制约,基建投资增速呈现 连续下滑的趋势,对经济增长的推动明显减弱。2017年,随着国内经济企稳,财政收入 增速明显加快,这给明年基建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障。
图:商品房待售面积和库存去化周期
5.0 4.5 4.0 3.5 3.0 2.5 2.0 1.5 亿平方米 月 5 4.5
图:棚改带来的房地产硬性需求估算
18
16 14 12 10 8 6
亿平方米
4
3.5
商品房库存处于2013年末水平 去化周期不足3个月
3 2.5 2
4
2
未来3年有棚改 带来硬性需求 约7.2亿平方米
本年购置土地面积:累计同比 房屋新开工面积:住宅:累计同比[右轴]
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额:累计同比
资料来源:XX资讯、XX研究所
பைடு நூலகம்
8
出口受益全球贸易回暖
过去出口是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拉动力,而后随着全球经济衰退、国内劳动力成本上升 、人民币汇率升值,出口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减退。未来虽然中国在全球的出口份额占比 已经很难再有增长,但随着主要发达国家经济增速加快,全球贸易回暖,中国作为一个 出口大国必将受益。此外,与两年前相比,目前人民币贬值明显,这也增加了我国产品 在海外市场的竞争力。
公共财政收入:累计同比[右轴]
资料来源:XX资讯、XX研究所
6
当前房地产库存处于低位
2015年,房地产库存高企导致房地产投资快速下滑。目前受去库存政策影响,商品房库 存已下降至2013年末水平,去化周期不足三个月。虽然目前房地产销售正逐渐降温,但 房价依然处于高位,补库需求依然较大,且未来三年还有棚改带来的硬性需求约7.2亿 平方米。综合以上因素,预计未来两年房地产投资还有空间。
图:本年购置土地面积和新屋开工面积同比
20 10
图: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预估
25 20 15 10 5 0 -5 -10 -15 -20 -25 20 18 16 14 12 10 8 6 4 2 0
%
%
%
0
-10 -20 -30 -40 土地购置/新屋开工 面积增速处于高位
预计2018年房地产 投资增速小幅下行
1
目录
宏观经济:企业盈利向好,通胀略有上升 货币政策:流动性中性偏紧,监管趋严 债券市场:利率中枢维持高位 汇率走势:人民币兑美元平稳运行
2
GDP增速钝化,L底继续
2015年经济进入L底之后,GDP增速呈现钝化局面,即GDP增速在6.7-7%之间窄幅波动。 根据“十三五”规划提出的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十三五” 期间的GDP增速底线是6.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