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政治第一轮文化创新复习教案.doc

合集下载

山东省潍坊市高考政治第一轮复习 3.5文化创新导学案

山东省潍坊市高考政治第一轮复习 3.5文化创新导学案

第五课文化创新【高考考点】1、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2、文化创新的意义3、创新与继承的关系4、创新与借鉴、融合的关系5、坚持文化创新的正确方向【课前预习案】【考点知识清单】1.社会实践与文化创新的辩证关系2.文化创新的源泉、动力2.为什么要进行文化创新?3.文化创新的途径(如何进行文化创新?)(1) 根本途径:(2) 基本途径:①文化创新与继承的关系:具体要求:A.B.②文化创新与借鉴、融合的关系:A. 是什么?B.为什么?C.怎样做?(3)(4)(5)【自主构建知识体系】【课内探究案】【拓展】文化传播、文化继承、文化发展、文化创新之间的关系(1)文化传播既表现为不同民族和国家文化横向间的相互交流,又表现为同一民族和国家文化纵向上的继承与发展。

(2)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

文化继承是文化发展的必要前提,文化发展是文化继承的必然要求。

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

(2)文化发展的实质是文化创新。

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文化自身发展的内在动力。

文化创新必须以继承传统文化为基础和前提。

(3)文化在交流中传播,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都包含者文化创新的意义。

文化自身的继承与发展,是一个新陈代谢、不断创新的过程。

一、【易错易混点探究】(1)发展先进文化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

()(2)文化创新来自作者的灵感,主要靠文化创新者的聪明才智。

()(3)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

()(4)各民族文化趋于一致。

()(5)文化交流,需要吸收和借鉴一切外来文化。

()(6)中华文化得到世界各国的认可。

()二、【重点知识探究】1.[2014·新课标全国卷Ⅰ]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被授予“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的钱学森认为,他的人生受益于中学教育。

他常常深情地回忆自己的中学生活:化学教师特别重视化学实验和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化学实验室随时开放,学生进出自由,我那时做了许多实验。

2019届高考政治文化生活复习教案1

2019届高考政治文化生活复习教案1

2019届高考政治文化生活复习教案1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重点难点(高考考点梳理):第一课文化与社会+综合探究活动:聚集文化竞争力文化的内涵与特点、文化的形式、文化的社会作用、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文化与综合国力。

第二课文化对人的影响文化对人影响的表现和特点、文化塑造人生(丰富精神世界、促进全面发展)第一课文化与社会第一框题体味文化自主学习篇读书摘要自我检测落实“双基”预习达标1、文化现象不在,不在,不同的区域,有不同的环境,也有不同的环境,呈现出各自的色彩。

2、文化的内涵(1)含义:从本质上看,文化是相对于政治、经济而言的人类全部和,属于范畴。

(2)内容:从范围上看,文化既包括、、等意识形态部分,又包括和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

(3)文化的形式思想、、信念、、、教育、文学等都属于文化 (静态)人们进行文化、、的过程,都是文化活动。

(动态)(4)文化的特点第一,文化是人类社会的现象,是人们的产物。

(从产生看)第二,每个所具有的文化素养,是通过对,特别是通过参与,接受而逐步培养出来的。

(从人们文化素养的形成看)第三,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精神产品离不开。

(从文化的载体看)4?文化的作用(1)文化作为一种,能够在人们、的过程中转化为,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2)这种影响不仅表现在的成长过程中,而且表现在的历史中。

(从影响的对象来看)而从影响的后果来看,文化的影响作用具有双重性。

教材第10页合作交流篇师生互动释疑解惑拓展思维明辨是非1?怎样理解文化的内涵?(1)把握文化概念,注意三点:从本质上看,文化属于精神范畴①文化是一种精神活动。

文化活动与经济活动、政治活动最本质的区别在于它是精神活动。

②文化包括人类所创造的全部精神产品。

如文字作品、音乐、舞蹈、美术作品等。

从范围(内容)上看,文化有意识形态与非意识形态之分。

意识形态文化具有鲜明的阶级性,而非意识形态文化则没有阶级性。

从形式上看,文化形式丰富。

既包括静态文化,也包括动态文化。

2019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精品课件5课文化创新

2019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精品课件5课文化创新

知识体系构建
知识全通关
考点1 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
考点2 文化创新的途径
政治 专题十
文化传承与创新
1.文化创新 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社会实践 (1)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离开了社会实践,文化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人们就不能进行有价值
的文化创造。
(2)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
①社会实践不断出现新情况,提出新问题,需要文化不断创新,以适应新情况、
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证。文化创新是文
化自身发展的内在动力。
政治 专题十
文化传承与创新
误区警示 认为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是促进文化自身的繁荣 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也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根 本标准。
考点透析
会实践与文化创新的关系
化创新与人民群众的关系
3.文化创新的主体
回答新问题。
②社会实践的发展,为文化创新提供了更为丰富的资源,准备了更加充足的
条件。
政治 专题十
文化传承与创新
2.文化创新的意义 (1)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文化源于社会实践,又引导、制约着社会实践的发展。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也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标准。
(2)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考查传统文化的继承与
发展(考向2)
考查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考向3)
命题分析预测
1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文化
创新的途径和意义是考查重点。 (2)命题形式既有选择题也有非选择题,经常设置体现类、原因类、措施类、 评析类试题。 (3)常以日常生活中的热点材料为命题背景,如文化遗产的保护、中外文化交 流的具体案例、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等。 2.命题预测 结合典型的中华文化交流活动,考查文化的多样性、文化传播 和推动文化交流的意义;结合文化遗产保护的具体案例,考查对待传统文化 的正确态度;结合文化创新的典型案例,考查文化创新的途径和意义。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34讲文化创新教案新人教版必修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34讲文化创新教案新人教版必修

第34讲文化创新一、教学目标课标分解文化创新的意义三、问题探究问题一:理解文化创新与社会实践的关系1.由山东省吕剧院创作演出的吕剧《百姓书记》取材于县委书记王伯祥的真实经历,用戏曲艺术特有的形式,塑造了一个改革开放时期县委书记的形象,极大地感染了现场的观众。

吕剧《百姓书记》的成功说明A.文化创新要立足于社会实践B.艺术工作者是文化创造的主体C.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D.文化创新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2.近年来,中国文化走出去取得显著成果,但在强势外来文化的冲击下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要更好地走出去,必须大力推进文化创新。

下列对文化创新的认识正确的有①离开社会实践,文化创新就成了无源之水②文化创新是文化自身发展的内在动力③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是促进民族文化繁荣④实现文化创新需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归纳总结:问题二:分清文化创新的源泉、根基、渊源和主体3.中国既是茶的故乡,又是茶文化的发源地。

人们在长期的茶叶生产和消费过程中,形成了包括茶俗、茶礼、茶艺、茶道和茶理等在内的独具特色的茶文化。

茶文化的发展不断丰富着中华文化,成为中华文化的一朵奇葩。

这说明①文化引导和制约着社会实践的发展②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③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和发展的主体④各民族文化共同构成中华文化A.①②B.②③ C.①④D.③④归纳总结:问题三:正确处理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4.鲁迅先生在谈到如何对待外来思想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时说:“此所为明哲之士,必洞达世界之大势,权衡较量,去其偏颇,得其神明,施之国中,翕合无间。

外之既不后于世界之思潮,内之仍弗失固有之血脉,取今复古,别立新宗……”这段话告诉我们对外来思想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必须A.坚持拿来主义,全盘吸收 B.坚持排外主义,全盘否定C.辩证对待,吸收其精华,剔除其糟粕D.区别对待,吸收传统文化,排除外来文化5.北京中医药大学张其成教授认为,中医走出去的方向是立足国学、走向科学。

2019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专题十文化传承与创新(含最新高考真题)课件

2019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专题十文化传承与创新(含最新高考真题)课件

号巡洋舰、斯莫尔尼宫、列宁墓等,感受俄罗斯红色文化的魅力。
同时,毛泽东故居等中国红色旅游项目越来越受到俄罗斯人的喜爱。
中俄两国之间红色旅游发展得益于两国的红色文化( )
①是推动两国文化发展的主导性因素 ②是满足两国民众文化需
求的重要资源 ③既具有共同的精神内涵又各具鲜明特色 ④规
定着各自民族文化内容和形式的多样性
-6-
2.(2018全国Ⅱ·20)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凝聚着深邃的哲学智 慧和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实践经验。2016年,国务院 印发《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把发展中医药 上升为国家战略。截至2016年底,我国与相关国家和国际组织签订 中医药合作协议达86个,中医药传播到世界上183个国家和地区。 中医药走向世界的文化意义在于 ( ) ①实现中医药文化的转型升级 ②扩大中医药文化的世界影响 ③创新中医药文化发展的价值导向 ④满足世界各国对中医药文 化的需求 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
专题十 文化传承与创新
2019 年
2014 年
2015 年 2016 年 2017 年
2018 年
把脉高考
高考必 备
Ⅰ卷
Ⅱ 卷
Ⅰ卷
Ⅱ 卷
Ⅰ 卷
Ⅱ 卷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Ⅲ 卷
Ⅰ 卷
Ⅱ 卷
Ⅲ卷
Ⅰ 卷
Ⅱ 卷
Ⅲ 卷
高频考点:该专题命 题点较多,主要有:文
命 文化 题 多样 角 性与 度 文化 1 传播
化的多样性与文化
传播、文化继承与发
日益扩大 ④表明当代中国的发展越来越引起韩国民众的关注
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

2019届高三政治第一轮复习:必修三文化生活第五课文化创新 学案

2019届高三政治第一轮复习:必修三文化生活第五课文化创新 学案

第五课文化创新一、课标及考纲二、考情分析三、基础知识梳理教材改动:P50:第一段第二句改为:文化失去了创新能力,也就丧失了新陈代谢的机能,是没有发展前途的。

P50:第二段前两行改为:今天,我们生活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在时代的新起点上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推动文化内容形式...........P50:第三段第二句改为:谁想成为一个有作为的文化创造者,谁就应该自觉地投身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P51:第二行改为:理解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日益增长的需要P55:第三段第一行改为:纵览古今,文化只有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不断创新,才能充满生机与活力。

P56:第一行改为:建设学习型社会,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任务之一。

(一)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1._____________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2.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__________。

一方面,社会实践中不断出现新情况、提出新问题,需要文化不断创新,以适应新情况、回答新问题;另一方面,社会实践的发展,为文化创新提供了更为丰富的资源,准备了更加充足的条件。

(二)为什么进行文化创新1.必要性①___________是文化发展的实质。

②文化创新是____________发展的必然要求。

2.意义①创新是文化富有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重要保证。

②文化创新可以推动_______________的发展。

文化源于______________,又引导、制约着社会实践的发展。

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是文化创新的____________,也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根本标准。

③文化创新能够促进_______________的繁荣。

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的文化永葆__________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证。

(三)怎样进行文化创新1.根本途径:___________。

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作的基本要求,也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2.基本途径:______________,推陈出新;面向世界,_____________。

2019年高考政治大一轮复习精品课件:第十单元 第五课 文化创新

2019年高考政治大一轮复习精品课件:第十单元 第五课 文化创新
①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②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 ③文化创作者在文化创新中的作用 ④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的 主体 内容 3.杂技芭蕾舞剧《天鹅湖》第一次把杂技与芭蕾浑然一体地结 合,整合了东方杂技和西方芭蕾两门艺术门类,使爱情的浪漫 与杂技的惊险融为一体,巧妙地进行了糅合创新。用西方人能 够接受的《天鹅湖》的部分剧情,在欧洲舞台上表演具有中国 特色的杂技,受到当地观众的欢迎。
考点突破 命题探究 跟踪训练 落实体验 首页 上页 下页
尾页
考点突破 命题探究
考点一 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意义
知识梳理 深度思考 命题探究 思维建模
命题点一
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答案
解析
1.(2015· 四川省广安市期末考试)赵本山之所以 能有今天的成就,源于他始终对农村、农民 怀有很深的感情,从黑土地上获得了丰富的 营养,从民间文化中汲取精华,黑土地上滋 生出的民间艺术正是他艺术创作中割不断的 内容( 血脉。这一事实说明 D ) ①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②文 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③文化创 作来自于文化创作者的灵感 ④条件差的农 村也能搞好精神文明建设 A.②④ C.③④
考点突破 命题探究
B.①③ D.①②
跟踪训练 落实体验
解析:赵本山从黑土地上获 得了丰富的营养,从民间文 化中,汲取精华进行文化创 作,说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 新的源泉和动力,①说法正 确;文化创新源于社会实 践,反过来又能推动社会实 践的发展,源于黑土地上的 民间文化带动了当地经济的 发展,②说法正确;文化创 作来自于社会实践,③说法 错误;④与题意不符。该题 选D。
社会实践 是文化创新的动力。一方面,社会实践中不断出 (2) _________ 新情况 ,提出_______ 新问题 ,需要文化不断创新,以适应新情 现_______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教案《文化生活》第五课文化创新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教案《文化生活》第五课文化创新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教案《文化生活》第五课文化创新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识记:(1)文化发展的实质(2)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3)文化创新的巨大作用(4)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5)继承传统,推陈出新(6)实现文化创新需要博采众长(7)文化发展需要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理解:(1)社会实践在文化创新中的作用(2)文化创新推动着社会实践的发展,推动着民族文化的繁荣(3)社会实践是文化创作的源泉,也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4)文化多样性是世界的基本特征,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分析(1)通过分析社会实践对文化创新的作用和文化创新对社会实跋的作用,来完整地把握二者之间辩证统一的关系(2)通过分析明确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根本途径;明确文化创新要博采众长,又要反对历史虚无主义2、能力目标(1)能够通过列举事例说明社会实践对文化创新的作用(2)能够举例说明文化知识对推动社会实践和民族文化繁荣的作用(3)通过结合现实生活深刻理解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根本途径(4)通过结合具体事例把握文化创新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3、情感、态度、值观目标(1)深刻理解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意义(2)为我们伟大祖国的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而感到自豪和骄傲(3)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同学们更要立足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着眼于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在历史与现实、东方与西方的文化交汇点上,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汲取世界各民族文化的长处,在内容和形式上积极创新,努力铸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二、【课程标准】:2.5 汇集实例,说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作和发展的重要根源,阐述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是文化创新的重要途径。

2.7评析国际文化交流的典型事例,阐明世界范围内各种文化的相互交融也是文化发展和创新的重要途径。

三、【整体感知】: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同学们将进一步理解人类文化是—个不断发展、创新的过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届高考政治第一轮文化创新复习教案江苏省南京六中XX年高考政治复习教学讲义(学案+测试)第五课文化创新一、关注考点(3)文化创新①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动力②文化创新的意义③文化创新与继承的关系④文化创新与借鉴、融合的关系二、考点解读考点一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动力1.文化发展的实质: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

2.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1)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人类在改造自然和社会的实践中,创造出自己特有的文化。

离开了社会实践,文化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人们就不可能作出有价值的文化创造。

(2)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

一方面,社会实践不断出现新情况,提出新问题,需要文化不断创新,以适应新情况、回答新问题;另一方面,社会实践的发展,为文化创新提供了更为丰富的资源,准备了更加充足的条件。

考点二文化创新的意义1.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文化源于社会实践,又引导制约着社会实践的发展。

文化创新,是适应社会实践的需要,为社会实践服务。

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也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根本标准。

2.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创新,传统文化才能焕发生机、历久弥新,民族文化才能充满活力、日益丰富。

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的文化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证。

考点三创新与继承的关系1.社会实践是文化创作的源泉。

所以,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作的基本要求,也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2.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文化创新既是一个“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改造传统文化的过程,又是一个“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创造新文化、发展先进文化的过程。

3.不能离开传统文化,空谈文化创新。

文化创新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继承是创新的必要前提,离开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性继承,就会失去文化创新的根基,任何形式的文化,都不可能摒弃传统文化而从头开始。

4.体现时代精神,是文化创新的重要追求。

社会实践的发展,要求文化体现新的时代精神。

文化创新,表现在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的努力之中。

考点四创新与借鉴、融合的关系1.文化创新的过程,既是一个不同民族文化相互交流、融合的过程,又是一个借鉴、汲取人类一切优秀文化成果,发展民族文化的过程。

不同民族文化之间交流、借鉴和融合,是文化创新必然要经历的过程。

2.在文化交流、借鉴与融合的过程中,必须以世界优秀文化为营养,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

3.在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时,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我们要植根于自己民族的文化土壤,不断实现中华民族的文化创新。

考点五坚持文化创新的正确方向1.坚持正确的方向,要把握好当代文化和传统文化、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

2.要坚持正确的方向,既要反对“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又要克服“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的错误倾向。

3.我们要立足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着眼于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汲取世界各民族文化的长处,在内容和形式上积极创新,努力铸造中华文化的新辉煌。

三、知识体系四、典型例题1.XX年8月14日至26日首届青奥会在新加坡举行。

青奥会开幕式表演中用了很多中国传统文化故事,其中最让人期待的点火仪式同样取材中国文化,展现的是“凤凰涅槃”的故事。

青奥会开幕式表演烙上“中国印”的事实启示我们,进行文化创新( )34562019-04-21江苏省南京六中XX年高考政治复习教学讲义(学案+测试)第五课文化创新一、关注考点(3)文化创新①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动力②文化创新的意义③文化创新与继承的关系④文化创新与借鉴、融合的关系二、考点解读考点一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动力1.文化发展的实质: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

2.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1)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人类在改造自然和社会的实践中,创造出自己特有的文化。

离开了社会实践,文化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人们就不可能作出有价值的文化创造。

(2)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

一方面,社会实践不断出现新情况,提出新问题,需要文化不断创新,以适应新情况、回答新问题;另一方面,社会实践的发展,为文化创新提供了更为丰富的资源,准备了更加充足的条件。

考点二文化创新的意义1.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文化源于社会实践,又引导制约着社会实践的发展。

文化创新,是适应社会实践的需要,为社会实践服务。

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也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根本标准。

2.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创新,传统文化才能焕发生机、历久弥新,民族文化才能充满活力、日益丰富。

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的文化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证。

考点三创新与继承的关系1.社会实践是文化创作的源泉。

所以,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作的基本要求,也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2.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文化创新既是一个“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改造传统文化的过程,又是一个“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创造新文化、发展先进文化的过程。

3.不能离开传统文化,空谈文化创新。

文化创新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继承是创新的必要前提,离开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性继承,就会失去文化创新的根基,任何形式的文化,都不可能摒弃传统文化而从头开始。

4.体现时代精神,是文化创新的重要追求。

社会实践的发展,要求文化体现新的时代精神。

文化创新,表现在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的努力之中。

考点四创新与借鉴、融合的关系1.文化创新的过程,既是一个不同民族文化相互交流、融合的过程,又是一个借鉴、汲取人类一切优秀文化成果,发展民族文化的过程。

不同民族文化之间交流、借鉴和融合,是文化创新必然要经历的过程。

2.在文化交流、借鉴与融合的过程中,必须以世界优秀文化为营养,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

3.在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时,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我们要植根于自己民族的文化土壤,不断实现中华民族的文化创新。

考点五坚持文化创新的正确方向1.坚持正确的方向,要把握好当代文化和传统文化、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

2.要坚持正确的方向,既要反对“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又要克服“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的错误倾向。

3.我们要立足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着眼于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汲取世界各民族文化的长处,在内容和形式上积极创新,努力铸造中华文化的新辉煌。

三、知识体系四、典型例题1.XX年8月14日至26日首届青奥会在新加坡举行。

青奥会开幕式表演中用了很多中国传统文化故事,其中最让人期待的点火仪式同样取材中国文化,展现的是“凤凰涅槃”的故事。

青奥会开幕式表演烙上“中国印”的事实启示我们,进行文化创新( )34562019-04-21江苏省南京六中XX年高考政治复习教学讲义(学案+测试)第五课文化创新一、关注考点(3)文化创新①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动力②文化创新的意义③文化创新与继承的关系④文化创新与借鉴、融合的关系二、考点解读考点一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动力1.文化发展的实质: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

2.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1)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人类在改造自然和社会的实践中,创造出自己特有的文化。

离开了社会实践,文化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人们就不可能作出有价值的文化创造。

(2)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

一方面,社会实践不断出现新情况,提出新问题,需要文化不断创新,以适应新情况、回答新问题;另一方面,社会实践的发展,为文化创新提供了更为丰富的资源,准备了更加充足的条件。

考点二文化创新的意义1.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文化源于社会实践,又引导制约着社会实践的发展。

文化创新,是适应社会实践的需要,为社会实践服务。

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也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根本标准。

2.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创新,传统文化才能焕发生机、历久弥新,民族文化才能充满活力、日益丰富。

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的文化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证。

考点三创新与继承的关系1.社会实践是文化创作的源泉。

所以,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作的基本要求,也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2.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文化创新既是一个“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改造传统文化的过程,又是一个“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创造新文化、发展先进文化的过程。

3.不能离开传统文化,空谈文化创新。

文化创新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继承是创新的必要前提,离开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性继承,就会失去文化创新的根基,任何形式的文化,都不可能摒弃传统文化而从头开始。

4.体现时代精神,是文化创新的重要追求。

社会实践的发展,要求文化体现新的时代精神。

文化创新,表现在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的努力之中。

考点四创新与借鉴、融合的关系1.文化创新的过程,既是一个不同民族文化相互交流、融合的过程,又是一个借鉴、汲取人类一切优秀文化成果,发展民族文化的过程。

不同民族文化之间交流、借鉴和融合,是文化创新必然要经历的过程。

2.在文化交流、借鉴与融合的过程中,必须以世界优秀文化为营养,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

3.在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时,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我们要植根于自己民族的文化土壤,不断实现中华民族的文化创新。

考点五坚持文化创新的正确方向1.坚持正确的方向,要把握好当代文化和传统文化、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

2.要坚持正确的方向,既要反对“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又要克服“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的错误倾向。

3.我们要立足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着眼于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汲取世界各民族文化的长处,在内容和形式上积极创新,努力铸造中华文化的新辉煌。

三、知识体系四、典型例题1.XX年8月14日至26日首届青奥会在新加坡举行。

青奥会开幕式表演中用了很多中国传统文化故事,其中最让人期待的点火仪式同样取材中国文化,展现的是“凤凰涅槃”的故事。

青奥会开幕式表演烙上“中国印”的事实启示我们,进行文化创新( )34562019-04-21江苏省南京六中XX年高考政治复习教学讲义(学案+测试)第五课文化创新一、关注考点(3)文化创新①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动力②文化创新的意义③文化创新与继承的关系④文化创新与借鉴、融合的关系二、考点解读考点一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动力1.文化发展的实质: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

2.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1)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人类在改造自然和社会的实践中,创造出自己特有的文化。

离开了社会实践,文化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人们就不可能作出有价值的文化创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