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简答题汇总
宏观经济学简答整理

1、什么是国内生产总值?理解时应注意哪些方面?2、现有的以GDP为核心的核算方法有何缺陷?应如何予以弥补?3、计算总需求时,计入政府购买吗?政府转移支付呢,为什么?4、试述税收、政府购买和减少转移支付分别是如何影响总支出的?5、分析膨胀缺口与紧缩缺口的产生及其应对措施?6、乘数作用的发挥在现实生活中会受到哪些限制?7、按照凯恩斯观点,增加储蓄对均衡收入会有什么影响?什么是节俭的悖论?试解释。
1、简述平衡财政思想与功能财政思想有何区别?2、简述影响汇率的因素有哪一些?3、试论人名币升值的利弊?[答] 人民币升值的有利因素:有利于中国进口,降低原材料进口依赖型企业的成本;增强国内企业对外投资能力,提高我国国际购买力;减轻外债还本付息压力;加快人民币成为国际通用性货币的进程。
人民币升值的弊端:提高我国产品在国际市场的价格,给外贸出口造成极大伤害;降低我国对外资的吸引力,减少外商对中国的直接投资;降低中国企业的利润率,增大就业压力。
4、简诉IS-LM模型?5、怎样理解IS-LM模型是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的核心?6、为什么说政府支出增加会使利率和收入同时上升,而中央银行增加货币供给会使收入增加而利率下降?7、试用IS-LM-FE-BP模型描述我国国民经济所处区间及其对策。
[答] IS-LM-FE-BP模型表示:在IS曲线左边,I >S,在IS曲线右边,I<S;在LM曲线左边,L<M,在LM曲线右边,L>M;在BP曲线左边,B>0,在BP右边,B<0;在FE曲线左边存在失业,在FE曲线右边存在通货膨胀。
根据我国近两年的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存在局部过热苗头,即投资大于储蓄,货币需求大于货币供给,国际收支盈余迅速增加,又存在严重失业,可见,对内对、外经济并未处于均衡状态,IS、LM、FE、BP四线并未交于一点,而是处于图中用﹡号标出的区间。
为了促使产品市场、货币市场、劳动市场、国际市场共同均衡,IS,LM,BP交于FE上的一点,即充分就业收入水平,应当坚持科学发展观,加强结构调整,有保有压,采取以“软着陆”为目标的宏观调控政策:从积极的财政政策转向稳健的财政政策,在某种意义上说,也就是从扩张的财政政策转向紧缩的财政政策,包括加强税收,控制财政支出和国债发行,使IS曲线适当左移。
宏观经济学简答题

GDP的核算方法1.生产法,它是按“最终产品价值等于整个生产过程中全部价值增值之总和”的原理来核算国民收入的。
用此方法和算时,各商品和劳务生产部门要把所使用的中间产品价值全部扣除,只核算本部门的增加值,然后将全社会所有部门的增加值加总。
2.收入法,它是将生产要素(劳动、土地、资本和企业家才能分别所得到的工资、地租、利息和利润)在生产中的所得相加。
GDP=工资+利息+租金+利润+间接税+企业转移支付+折旧+非公司企业业主收入。
3.支出法,就是通过核算在一定时期内整个社会购买最终产品和劳务的总支出来计算GDP。
在低于充分就业经济中,为什么均衡收入水平随着总需求的变动而变动在收入的变动过程中,一般价格水平为什么常常保持不变答:在低于充分就业的经济中,国民收入唯一地由总需求决定,与总需求同方向变动。
如果总需求减少,部分产品卖不出去,企业的非计划存货投资就上升。
为了减少非计划存货投资,将实际存货投资保持在意愿的水平上,厂商就会缩减生产,从而引起国民收入减少;如果总需求增加,产品供不应求,企业的计划存货投资就会减少。
为了将存货投资保持在意愿的水平上,有关厂商就会扩大生产,从而引起国民收入增加。
另外,在低于充分就业的经济中,社会资原尚未得到充分利用,资源供大于求。
当社会总需求增加时,闲置的资源会逐渐得到利用,但资源的价格往往不上升,从而在产量增加的同时,产品的成本不变,进而价格保持不变。
因而,国民收入可以随总需求的变动而变动,但一般价格水平可以保持不变。
由于价格不变,经济主要是通过数量调节机制而不是价格调节机制的调整达到均衡。
人们对货币需求的动机有哪些答:人们对货币的需求动机有三种。
一是货币的交易动机,指公众为应付正常的交易(即购买支出)而持有货币,产生于人们的收入和支出在时间上的间隔。
二是预防动机,指公众为了应付非正常情况的交易而持有货币。
它产生于收入和支出的不确定性。
三是货币的投机动机,指为了避免由债券价格下跌所造成的损失,或者是为了在未来购买收益率高于当期的债券而持有货币。
宏观经济学简答题

简答题By坤哥1.政府转移支付和购买普通股票的价值是否可计入GDP?为什么?政府转移支付和购买普通股票的价值都不计入GDP。
因为政府转移支付只是简单地把收入从一些人或一些组织转移到另一些人或另一些组织,没有相应的物品或劳务的交换发生。
经济学上所讲的投资是增加或替换资本资产的支出,而人们购买普通股票只是一种证券交易活动,并不是实际的生产经营活动。
2.什么是名义GDP、实际GDP,及其关系。
名义GDP是用生产物品和劳务的当年价格计算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实际GDP是用从前某一年作为基期价格计算出来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实际GDP=名义GDP/价格总水平3.什么是投资乘数?投资乘数指收入的变化与带来这种变化的投资支出的变化比率。
决定因素:边际消费倾向越大或边际储蓄倾向越小,投资乘数越大。
4.IS曲线的移动投资需求上升,则IS曲线向右移;投资需求下降,则IS曲线向左移。
储蓄增加,则IS曲线向左移;储蓄减少,则IS曲线向右移。
增加政府购买性支出,在自发支出量变动的作用中等于增加投资支出,因此,也会使IS曲线向右移。
政府增加一笔税收,税收增加就会加重企业的负担,会使投资减少所以会使IS曲线向左移动。
5.什么是“流动性偏好”?是指由于货币具有使用上的灵活性,人们肯以牺牲利息收入而储存不生不息的货币来保持财富的心理倾向。
6.LM曲线的移动名义货币增加,LM曲线向右下方移动。
价格水平上升,LM曲线向左上方移动。
7.政府支出会在多大程度上“挤占”私人支出,主要取决于那几个因素?第一,支出乘数的大小。
第二,货币需求对产出的变动的敏感程度。
第三,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动的敏感程度。
第四,投资需求对利率变动的敏感程度,即投资的利率系数的大小。
8.简述古典主义的极端情况古典主义的极端情况时,水平的IS和垂直的LM曲线相交,LM垂直,货币需求的利率系数等于零,债券价格很低,所以人们会将所有货币去购买债券。
IS曲线水平,说明投资的利率系数达到无限大,所以利率稍有变动,就会使投资大幅变动。
宏观经济学简答题汇总

宏观经济学简答题汇总1.国内消费总值〔GDP〕:是指经济社会〔即一国或一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运用消费要素所消费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P3672.名义GDP〔货币GDP〕:是用消费物品和劳务的当年价格计算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3.实际GDP是从前某一年为基期价格计算出来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P3764.平衡产出:和总需求相等的产出称为平衡产出。
P3825.边际消费倾向〔MPC〕:增加的消费与增加的收入之比率,也就是增加的1单位收入中用于增加消费局部的比率。
P3846.资本边际效率〔MEC〕:是一种贴现率,这种贴现率正好使一项资本物品的试用期内各预期收益的现值之和等于这项资本品的供给价格或者重置本钱。
P4107.IS曲线:一条反映利率和收入间互相关系的曲线。
这条曲线上的任何一点都代表一定的利率和收入的组合,在这些组合下,投资和储蓄都是相等的,即I=s,从而产品市场是平衡的,因此这条曲线称为IS曲线。
P4158.LM曲线的含义:满足货币市场的平衡条件下的收入y与r的关系的曲线。
此线上任一点都代表一定利率和收入的组合,在这样的组合下,货币需求与供给都是相等的,亦即货币市场是平衡的。
P4259.流动性偏好陷阱:当利率极低,人们会认为这时利率不大可能会下降,或者说有价证券市场的价格不大可能再上升而只会跌落,因此会将所持有的有价证券全部换成货币。
人们有了货币也绝不肯再去买有价证券,以免证券价格下降时出现损失。
人们不管有多少货币都愿意持有在手中,这种情况称为“凯恩斯陷阱”或“流动性偏好陷阱”。
P42210.财政政策:政府变动税收和支出以便影响总需求进而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政策。
P43911.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指利率的上升抑制了私人投资,存在着政府根底私人投资的问题P44112.自然失业率:是社会经济在正常情况下的失业率,它是劳动市场处于供求稳定状态时的失业率,这里的稳定状态被认为是:既不会造成通货膨胀也不会造成通货紧缩的状态。
宏观经济学简答+名词解释

★3.下列各项是否应计入GDP?为什么?GDP=C+I+GP+(X-M)(1)转移支付:不计入,因为转移支付只是简单的把收入从一些人或一些组织转移到另一些他人或另一些组织那里去,没有相应的物品和劳务的交换发生。
而政府转移支付只是改变了社会财富量的分配,并没有增加社会的财富量.所以不能计入GDP (2)购买一辆旧车:不计入,GDP是新生产的物品和劳务,重要点是最终产品和当期生产!对于二手东西买卖,并没有产生新的商品和劳务,整个社会的总收入并没有发生改变,只是过去的价值进行了再分配。
(3)购买普通股票:不计入,这属于财富转移,只有生产出实际产品或服务才能计算进GDP。
★4.国民收入核算的两种主要方法。
支出法。
用支出法核算国内生产总值,就是通过核算在一定时期内整个社会购买最终产品的总支出来计算GDP。
就是核算经济社会(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个人消费、投资、政府购买以及出口这几方面支出的总和。
GDP=C+I+G+(X—M) 收入法。
这种方法是从收入的角度来计算国内生产总值。
把生产过程中各种生产要素所得到的收入,即工资、利润、利息和租金相加起来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
但严格说来,最终产品市场价值除了生产要素收入构成的成本外,还有间接税、折旧、公司未分配利润等内容。
GDP=工资+利息+利润+租金+间接税+企业转移支付+折旧5.★社会保险税增加对GDP,NDP,NI,PI,DI这五个总量中哪一个总量有影响?为什么?社会保险税实质上是企业和职工为得到社会保障而支付的保险金,它由政府有关部门(一般是社会保险局)按一定比率以税收形式征收.社会保险税是从国民收入中扣除的,因此,社会保险税的增加并不影响GDP、NDP和NI,但影响个人收入PI.社会保险税增加会减少个人收入,从而也从某种意义上会影响个人可支配收入。
然而,应当认为,社会保险税的增加并不直接影响可支配收入,因为一旦个人收入决定以后,只有个人所得税的变动才会影响个人可支配收入DPI。
宏观经济学简答题汇总

1.什么就是投资乘数?为什么有乘数效应?投资乘数指收入得变化与带来这种变化得投资支出得变化得比率。
最初投资增加(店主买玻璃)会引起相关部门收入与支出增加得连锁反应,从而使最后国民收入得增加量大于最初投资得增加量。
这种过程被称为“乘数效应”.2。
我国消费不足得原因就是什么?应采取什么措施刺激消费?平均消费倾向就是递减得,边际消费倾向也就是递减得措施:财政政策:降低税费,提高工资、薪金所得得费用减除标准,困难群体从社保改革中得到更多关爱3.分析投资与利率得关系?i=e-dr 投资由投资预期利润率与资本市场贷款利率决定,投资得预期利润率既定,投资与利率反向变动,贷款利率既定,投资与预期利润率同向变动。
4.什么就是资本边际效率与投资边际效率?资本边际效率就是一种贴现率,这种贴现率正好使一项资本品得使用期内各预期收益得现值之与等于这项资本品得供给价格或者重置成本。
它表明一个投资项目得收益应按何种比例增长才能达到预期得收益,因此,它也代表该项目得预期利润率。
当利率下降时,如果每个企业都增加投资,资本品得价格会上涨,由于资本品价格上涨而被缩小了得资本边际效率被称为投资边际效率.5.什么就是IS曲线与LM曲线?如何推导?6.IS曲线:符合产品市场均衡条件(i=s)得收入与利率之间函数关系得曲线。
推导:产品市场均衡就是指产品市场上总需求与总供给相等,均衡条件为:i=sLM曲线:满足货币市场均衡条件(L=M)得收入与利率之间关系得曲线推导:货币市场均衡条件: m= L= L1+L2 = ky – h r7.什么就是货币需求函数?分析货币供求与利率得关系.L= L1+L2=ky-hro 35\36PPT8.IS曲线得斜率由什么决定? IS曲线在什么情况下移动?IS曲线得斜率取决于投资曲线与储蓄曲线得斜率.—1-C’/Dﻩ投资增加,收入增加, IS曲线向右移动,∆y= ∆i• ki储蓄增加,收入减少, IS曲线向左移动, ∆y= ∆s •ki政府支出增加,收入增加, IS曲线向右移动,∆y=∆g •kg政府税收增加,收入减少, IS曲线向左移动。
宏观经济学简答题大全及答案

1,何为GDP?如何理解GDP?GDP定义:国内生产总值是指经济社会〔一国一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劳务的市场价值总和,常被公认为衡量国家经济状况的最正确指标。
它不但可反映一个国家的经济表现,还可以反映一国的国力与财富。
理解:第一,是一个市场价值的概念。
第二,是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中间产品价值的价值不计入,否则会造成重复计算。
第三,是一定时期内所生产而不是所售卖掉的最终产品价值。
第四,GDP是计算期内生产的最终产品价值,因而是流量而不是存量。
第五,是一国范围内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是一个地域概念。
第六,一般仅指市场活动导致的价值。
2,在均衡产出水平上,是否计划存货投资和非计划存货投资都必然为零?当处于均衡产出水平时,计划存货投资一般不为零,而非计划存货投资必然为零。
这是因为计划存货投资是计划投资的一部分,而均衡产出就是等于消费加计划投资的产出,因此计划存货不一定是零。
计划存货增加时,存货投资就大于零;计划存货减少时,存货投资就小于零。
需要指出的是,存货是存量,存货投资是流量,存货投资是指存货的变动。
在均衡产出水平上,计划存货投资是计划投资的一部分,它不一定是零,但是非计划存货投资一定是零,如果非计划存货投资不是零,那就不是均衡产出了。
比方说,企业错误估计了形势,超出市场需要而多生产了产品,就造成了非计划存货投资。
3,4,ISLM模型是说明总需求的好模型吗?课本452根据IS LM模型推导,如图6—22(a)和图6—20(b)所示。
图6—22(a)为IS LM;图6—22(b)表示价格水平和总需求量之间的关系,即总需求曲线。
当价格为1P时,此时的LM曲线(1P)与IS相交于1E,1E点所表示的国民收入和利率顺次为1Y和1r。
将1P 和1Y标在图6-22(b)中便得到总需求曲线上的1D点。
现假设P由1P下降为2P。
由于P的下降,LM曲线右移到〔2P〕位置,它与IS的相交点为2E点,又可在图6—22〔b〕中找到2D点。
宏观经济学-简答题

宏观经济学-简答题问题1:什么是宏观经济学?它研究的主要内容有哪些?宏观经济学是一门研究整体经济活动的学科,关注的是整个经济系统的运行和变化。
它与微观经济学相对,后者关注个体经济单位的行为和决策。
宏观经济学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经济增长:研究经济总产出的增长和变化,以及与之相关的因素,例如技术进步、人口增长和投资。
2. 通货膨胀和物价稳定:关注总物价水平的变化和影响因素,以及如何维持稳定的价格水平。
3. 失业和就业:研究劳动力市场的情况,包括失业率、就业机会和工资水平等因素。
4. 货币和货币政策:分析货币供应和货币政策对经济活动的影响,以及它们与其他宏观经济指标之间的关系。
5. 国际经济关系:研究跨国贸易、国际资本流动和汇率等因素对各国经济的影响。
6. 经济周期和经济波动:研究经济活动的周期性变化,包括经济扩张和衰退。
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旨在了解经济的整体表现,并提供政策建议以促进经济稳定和增长。
问题2:为什么宏观经济学对我们重要?宏观经济学对我们具有重要意义的几个方面:1. 政策制定: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成果为政府制定经济政策提供了依据。
通过了解经济的整体状况和变化趋势,政府可以制定合适的货币政策、税收政策和财政政策,促进经济稳定和增长。
2. 企业决策:企业需要了解宏观经济环境以做出决策。
宏观经济学可以提供对宏观经济变化的预测和解释,帮助企业调整生产和投资策略以适应变化的经济环境。
3. 资源配置:宏观经济学研究经济的整体运行和分配,帮助我们了解资源的利用和分配效率。
这有助于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福利水平。
4. 个人理财:宏观经济变化对个人和家庭的购买力、就业机会和收入水平有着直接的影响。
了解宏观经济的变化趋势,可以帮助个人做出理性的理财决策,更好地应对经济环境的变化。
总之,宏观经济学对我们来说非常重要,它帮助我们理解并应对整体经济的运行和变化,为政策制定、企业决策、资源配置和个人理财提供指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什么是投资乘数?为什么有乘数效应?投资乘数指收入的变化与带来这种变化的投资支出的变化的比率。
最初投资增加(店主买玻璃)会引起相关部门收入与支出增加的连锁反应,从而使最后国民收入的增加量大于最初投资的增加量。
这种过程被称为“乘数效应”。
2.我国消费不足的原因是什么?应采取什么措施刺激消费?平均消费倾向是递减的,边际消费倾向也是递减的措施:财政政策:降低税费,提高工资、薪金所得的费用减除标准,困难群体从社保改革中得到更多关爱3.分析投资和利率的关系?i=e-dr 投资由投资预期利润率和资本市场贷款利率决定,投资的预期利润率既定,投资与利率反向变动,贷款利率既定,投资与预期利润率同向变动。
4.什么是资本边际效率和投资边际效率?资本边际效率是一种贴现率,这种贴现率正好使一项资本品的使用期内各预期收益的现值之和等于这项资本品的供给价格或者重置成本。
它表明一个投资项目的收益应按何种比例增长才能达到预期的收益,因此,它也代表该项目的预期利润率。
当利率下降时,如果每个企业都增加投资,资本品的价格会上涨,由于资本品价格上涨而被缩小了的资本边际效率被称为投资边际效率。
5.什么是IS曲线和LM曲线?如何推导?6.IS曲线:符合产品市场均衡条件 ( i=s)的收入和利率之间函数关系的曲线。
推导:产品市场均衡是指产品市场上总需求和总供给相等,均衡条件为:i=sLM曲线:满足货币市场均衡条件(L=M)的收入和利率之间关系的曲线推导:货币市场均衡条件: m = L= L1+L2 = ky – h r7.什么是货币需求函数?分析货币供求和利率的关系。
L= L1+L2=ky-hro 35\36PPT8.IS曲线的斜率由什么决定? IS曲线在什么情况下移动?IS曲线的斜率取决于投资曲线和储蓄曲线的斜率。
—1—C’/D投资增加,收入增加, IS曲线向右移动,∆y= ∆i • ki储蓄增加,收入减少, IS曲线向左移动, ∆y= ∆s • ki政府支出增加,收入增加, IS曲线向右移动,∆y= ∆g • kg政府税收增加,收入减少, IS曲线向左移动。
∆y= ∆T • kt9.LM曲线的斜率由什么决定? LM曲线在什么情况下移动?LM曲线的斜率取决于货币投机需求曲线和货币交易需求曲线的斜率。
K/H(1)名义货币供给量变动使LM曲线发生同方向变动。
因为在货币需求不变时,货币供给增加使利率下降,利率下降又刺激投资和消费,从而使国民收入增加,使LM曲线向右移动。
(2)价格水平的变动。
价格水平上升,实际货币供给量减少, LM曲线向左上方移动;反之,价格水平下降,实际货币供给量增加, LM曲线向右下方移动。
10.什么是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是怎样实现的?IS曲线上的收入和利率组合实现了产品市场均衡,LM曲线上的收入和利率组合实现了货币市场均衡。
IS曲线和LM曲线交点上的收入和利率组合实现了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同时均衡。
书10411.简述凯恩斯的基本理论框架。
凯恩斯如何解释经济危机的原因?60PPT12.什么是财政政策效果?财政政策效果取决于那些因素?财政政策效果指政府收支变化(变动税收、政府购买和转移支付等),使IS曲线移动对国民收入变动产生的影响。
货币需求利率系数 h, h 越大(LM曲线平坦),政府支出增加使利率上升少,挤掉的投资少,财政政策效果较大。
投资需求利率系数 d, d 越小(IS曲线陡峭),利率上升挤掉的投资少,挤出效应小,财政政策效果较大。
13.什么是挤出效应?分析影响挤出效应的因素?挤出效应:指由于政府支出增加所引起的私人消费或投资降低的作用。
挤出效应取决因素:(1)支出乘数。
kg越大,乘数越大,挤出效应越大。
(2)货币需求产出系数k,k 越大,产出增加所导致的货币需求增加的多,利率上升多,挤出效应大。
(3)货币需求对利率的敏感度h,h 越大,货币需求增加引起的利率上升少,挤出效应小。
(4)投资需求对利率变动的敏感度d,d越大,利率变动挤掉的投资多,挤出效应大。
14.什么是货币政策效果?货币政策效果取决于那些因素?货币政策效果指变动货币供给量的政策对总需求的影响。
货币需求利率系数(h)越小,LM曲线越陡峭,增加货币供给使利率下降较多,从而投资增加较多,货币政策效果较大。
投资需求利率系数越大,IS曲线斜率越小,越平坦,由于投资对利率变动较敏感,利率下降使投资增加的越多,货币政策效果越大。
15.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为什么要配合使用?如何相互配合?书 13716.在凯恩斯主义极端什么政策有效?为什么?在古典主义极端什么政策有效?为什么?PPT抑制需求。
17.什么是总需求,为什么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总需求是紧急社会对产品和劳务的需求总量。
第一,利率效应。
价格水平上升时,实际货币供给下降,货币供给小于货币需求,导致利率上升,投资下降,总需求量减少;第二,实际余额效应。
价格总水平上升时,资产的实际价值下降,人们实际拥有的财富减少,人们的消费水平下降;第三,税收效应。
价格总水平上升时,人们的名义收入水平增加,会使人们进入更高的纳税等级,从而增加人们的税收负担,减少可支配收入,进而减少消费;第四,净出口效应。
国内物价水平上升,在汇率不变条件下,使进口商品的价格相对下降,出口商品的价格相对上升,导致本国居民增加对国外的商品购买,外国居民购买本国商品减少。
18.总需求曲线与IS-LM模型的关系?在那本书上220页19.用总需求曲线描述当前我们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运用。
扩张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使总需求曲线相右移动。
当国民总需求小的时候国家利用财政政策(税收)减少国民的个人所得税或各种税种增加支出来扩大国民收入拉动总需求。
货币政策是国家通过发行货币加大市场的共给与需求。
扩张货币政策通过增加货币供应量,使利率下降,带动投资,以刺激总需求的增长。
紧缩货币政策通过削减货币供给来降低总需求。
20.分析古典总供给曲线、凯恩斯总供给曲线、常规总供给曲线的政策含义。
古典:垂直的古典总供给曲线表示增加需求的政策并不能增加产量,而只能造成物价上涨,甚至通货膨胀。
凯恩斯:在充分就业之前,政府增加需求的政策在价格不变的条件下使国民收入增加,在达到充分就业之后,不论价格水平提高到何种程度,该社会的国民收入都不会增长,而有可能出现通货膨胀的情况。
常规:在经济处于萧条状态,由于存在大量闲置的生产能力,收入增加,价格会稍有上升,总供给曲线相对平缓。
收入增高时,生产能力接近充分利用,由于某些投入短缺,不得不支付更高的要素价格,并提高产品价格,所以物价水平提高较快。
总供给曲线叫陡峭。
21.什么是自然失业率?指充分就业下的失业率。
自然失业率即是一个不会造成通货膨胀的失业率。
官方解释:是指在没有货币因素干扰的情况下,让劳动市场和货币市场自发供求。
22.什么事通货膨胀?及其原因?当以个经济中的大多数商品和劳务的价格连续在一段时间内普遍上涨时,成为通货膨胀。
原因:①作为货币现象的通货膨胀,经济中存在的货币供应量决定了货币价值和物价水平,因而货币量增长是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
②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总需求超过总供给锁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的持续显著上涨。
③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是指垄断企业和寡头企业利用市场势力谋取过高利润所导致的一半价格水平的上涨。
④结构性通货膨胀,由于经济结构因素的变动锁引起的一半价格水平的持续上涨。
⑤通货膨胀的持续23.什么是菲利普斯曲线,为什么向右下方倾斜?表明失业与通货膨胀存在一种交替关系的曲线,通货膨胀率高时,失业率低;通货膨胀率低时,失业率高。
横轴和纵轴呈反比关系,所以向右下方倾斜。
还有,横轴是失业率,纵轴是通胀率。
24.经济增长的源泉?劳动、资本、技术的增长25.经济周期的含义、特征、阶段、类型、理论概述。
见PPT最后两页26.说明国际收支平衡的确切含义。
国际收支平衡,指一国国际收支净额即净出口与净资本流出的差额为零。
27.说明浮动汇率制度下国际收支逆差的调整过程28.汇率变动和净出口变动有何相互影响?汇率上升,本币贬值,有利于出口,不利于进口,净出口增加,反之,净出口减少。
29.人民币面临升值压力的原因及利弊分析原因:近年来,我国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双顺差持续扩大,加剧了国际收支失衡。
利:有利于中国进口外债还本付息压力减轻中国资产出卖更合算中国GDP国际地位提高增加国家税收收入中国百姓国际购买力增强原材料进口依赖型厂商成本下降国内企业对外投资能力增强在华外商投资企业盈利增加有利于人才出国学习和培训弊:人民币升值会给中国的通货紧缩带来更大的压力人民币升值将导致对外资吸引力的下降,减少外商对中国的直接投资给中国的外贸出口造成极大的伤害人民币升值会降低中国企业的利润率,增大就业压力财政赤字将由于人民币升值而增加,同时影响货币政策稳定30.什么是货币需求?货币需求有哪些动机?答:货币需求,是指人们宁肯牺牲利息收入而将不能生息的、流动性最强的货币保存在身边的心理倾向。
货币需求包括:(1)交易动机。
又称交易需求是指企业和个人出于正常交易的需要而产生的持有货币的愿望。
(2)预防性动。
又称谨慎动机,是指为应付意外事故或紧急情况的支出而持有一部分货币的愿望。
(3)投机动机。
是指企业或个人出于购买有价证券的投机利益而手中持有货币的愿望。
31.简述形成通货膨胀的原因?答:按照西方经济学的解释,引起通货膨胀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类:(1)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
是指总需求超过总供给所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的持续显著上涨。
引起需求扩大的因素有两大类:一类是消费需求、投资需求的扩大、政府支出的增加、减税、净出口增加等,都会导致总需求的增加,从而形成需求拉动通货膨胀。
另一类是货币因素,即货币供给量的增加或实际货币需求量的减少,主要由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消费习惯的改变等因素引起,导致总需求增加。
(2)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
指在没有过度需求的情况下,由于供给方面成本的提高所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持续和显著地上涨。
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又可以分为工资推动通货膨胀和利润推动通货膨胀。
工资推动通货膨胀指不完全竞争的劳动市场造成的过高工资所导致的一般价格水平的上涨。
利润推动通货膨胀是指具有垄断地位的企业利用市场势力谋取过高利润所导致的一般价格水平的上涨。
不完全竞争的产品市场是利润推动通货膨胀的前提。
垄断企业利用垄断地位通过利润加成获得高额垄断利润,因而造成产品价格上涨。
(3)结构性通货膨胀是指由于经济结构因素的变动,出现一般价格水平的持续上涨。
它是从分析经济结构的变动来分析通货膨胀原因的。
32.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工具主要有那些?答:货币政策目标是通过一定的货币政策工具来实现的,公开市场业务、法定准备金率、再贴现率是中央银行间接调控金融的三大货币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