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岳阳楼记》《宋史·岳飞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岳阳楼记》含答案

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岳阳楼记》含答案 阅读《岳阳楼记》(节选),完成下面小题。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
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
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14. 解释加点词语。 (1)沙鸥翔集.
(2)或.异二者之为
15. 翻译句子。 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16. 孟子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这已成为封建时代士大夫的信
条,贬官在外的范仲淹本可以独善其身,可他却仍然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来勉励自己和朋友。那么,你是怎样看待范仲淹的政治情怀的,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14. (1)停息;(2)或许、也许,表示委婉的语气。 15. 浮动的光像跳动的金子,静静的月影像沉入水中的玉璧。 16. 示例:我认为范仲淹以治国安邦为己任,忧在天下人之前,乐在天下人之后。
这种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品质,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意识,苦己为人的奉献精神,在今天仍具有现实意义。 【解析】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1)句意:沙洲上的鸥鸟,时而飞翔,时而停歇。集:停息; (2)句意:或者不同于以上两种人的表现。或:或许、也许,表示委婉的语气。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重点词有:浮光跃金,浮动的光像跳动的金子(这是写月光照耀下的水波);静影沉璧,静静的月影像沉入水中的玉璧(这是写无风时水中的月影)。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内容理解、谈看法,正确看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现实意义,表达自己的看法,言之有理即可。 示例:根据“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联系“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可知,范仲淹不因外物与自己的境遇或喜或悲,而是时刻将百姓、国家放在首位的忧国忧民情怀的体现,他以治国安邦为己任。范仲淹这种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意识亦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所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我们应该向其学习。范仲淹先忧后乐,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为了百姓、国家而“苦”自己,这种奉献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我们要为国家的发展、繁荣富强奉献属于自己的力量。 【点睛】参考译文: 到了春风和煦,阳光明媚的时候,湖面平静,没有惊涛骇浪,天色湖光相连,一片碧绿,广阔无际;沙洲上的鸥鸟,时而飞翔,时而停歇,美丽的鱼游来游去,岸上与小洲上的花草,青翠欲滴。有时大片烟雾完全消散,皎洁的月光一泻千里,波动的光闪着金色,静静的月影像沉入水中的玉璧,渔夫的歌声在你唱我和地响起来,这种乐趣真是无穷无尽啊!这时登上这座楼,就会感到心胸开阔、心情愉快,光荣和屈辱一并忘了,端着酒杯,吹着微风,那真是快乐高兴极了。 唉!我曾经探求古时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或者不同于以上两种人的表现,这是为什么呢?是由于不因外物和自己处境的变化而喜悲。在朝廷里做高官就应当心系百姓;处在僻远的江湖间也不能忘记关注国家安危。这样来说在朝廷做官也担忧,在僻远的江湖也担忧。既然这样,那么他们什么时候才会感到快乐呢?大概一定会说:“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唉!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写于庆历六年九月十五日。
初中语文岳阳楼记练习题附答案

初中语文岳阳楼记练习题附答案
初中语文岳阳楼记练习题附答案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节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1.写出下列加粗词的意思。
(1)山岳潜形形____________
(2)则有去国怀乡去____________
(3)至若春和景明明____________
(4)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求____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抒发了作者怎样的理想抱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1)形体(形迹)(2)离开(3)日光(阳光)(4)探求2.不因外物的.(好坏)和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
3.抒发了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理想抱负。
(不设统一答案)。
中考语文复习文言文阅读《岳阳楼记》含答案

中考语文复习文言文阅读《岳阳楼记》含答案阅读下面甲、乙两则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节选自《岳阳楼记》)【乙】杨最,字殿之,射洪人。
正德十二年进士。
授工部主事。
督逋①山西,悯其民贫,不俟奏报辄返。
尚书李鐩②劾之,有诏复往。
最乃极陈岁灾民困状,请缓其徵③。
历郎中,治水淮、扬。
值世宗即位,上言:“氾光湖④西南高,东北下。
运舟行湖中三十余里。
而东北提岸不逾三尺,雨霪风厉,辄冲决,阴阻运舟,监城、兴化、通、泰良田悉遭其害。
宜如往年白圭修筑高邮康济湖,专敕大臣加修内河培旧提为外障可百年无患,是为上策……”出为宁波知府。
请罢浙东贡币,诏悉以银充,民以为便。
累迁贵州按察使,入为太仆卿。
(选自《明史·列传·卷九十七》,有删节)【注】①逋(bū):拖欠,这里指收取拖欠税收。
②李鐩(suì)、白圭:人名。
③徵(zhēng):同“征”,征收。
④氾光湖(fàn),湖名。
5.用斜线“/”给文中划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专敕大臣加修内河培旧堤为外障可百年无患6.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__________)。
A.不以.物喜民以.为便B.极陈.岁灾民困状杂然而前陈.者C.是为上策.策.之不以其道D.良田悉.遭其害悉.如外人7.翻译下列句子。
(1)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2)督逋山西,悯其民贫,不俟奏报辄返。
8.★甲乙两文都体现了孟子的“仁政”思想,请结合内容具体分析。
【答案】5.专敕大臣加修内河/培旧堤为外障/可百年无患6.D 7.(1)在朝廷做官就为百姓忧虑;处在僻远的江湖中间就为国君忧虑。
(2)他奉命到山西督征赋税,同情百姓贫困,不等上报朝廷减免赋税就立即返回。
《宋史•岳飞传》-附译文翻译_文言文阅读题在线测试(附答案)

《宋史•岳飞传》|附译文翻译_文言文阅读题在线测试(附答案)《宋史·岳飞传》|附译文翻译_文言文阅读题岳飞,字鹏举,相州汤阴人。
飞生时,有大禽若鹄,飞鸣室上,因以为名。
飞至孝,母留河北,遣人求访,迎归。
母有痼疾,药饵必亲。
母卒,水浆不入口者三日。
家无姬侍。
吴玠素服飞,愿与交欢,饰名姝遗之。
飞曰:“主上宵旰,岂大将安乐时?”却不受,玠益敬服。
少豪饮,帝戒之曰:“卿异时到河朔,乃可饮。
”遂绝不饮。
帝初为飞营第,飞辞曰:“敌未灭,何以家为?”或问天下何时太平,飞曰:“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
”师每休舍,课将士注坡跳壕,皆重铠习之。
子云尝习注坡,马踬,怒而鞭之。
卒有取民麻一缕以束刍者,立斩以徇。
卒夜宿,民开门愿纳,无敢入者。
军号“冻死不拆屋,饿死不卤掠”。
卒有疾,躬为调药;诸将远戍,遣妻问劳其家;死事者哭之而育其孤,或以子婚其女。
凡有颁犒,均给军吏,秋毫不私。
善以少击众。
欲有所举,尽召诸统制与谋,谋定而后战,故有胜无败。
猝遇敌不动,故敌为之语曰:“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张俊尝问用兵之术,曰:“仁、智、信、勇、严,阙一不可。
”调军食,必蹙额曰:“东南民力,耗敝极矣。
”荆湖平,募民营田,又为屯田,岁省漕运之半。
帝手书曹操、诸葛亮、羊祜三事赐之。
飞跋其后,独指操为奸贼而鄙之,尤桧所恶也。
张所死,飞感旧恩,鞠其子宗本,奏以官。
李宝自楚来归韩世忠留之宝痛哭愿归飞世忠以书来谂飞复曰均为国家何分彼此世忠叹服。
襄阳之役,诏光世为援,六郡既复,光世始至,飞奏先赏光世军。
好贤礼士,览经史,雅歌投壶,恂恂如书生。
每辞官,必曰:“将士效力,飞何功之有?”然忠愤激烈,议论持正,不挫于人,卒以此得祸。
(节选自《宋史&岳飞传》)参考译文:岳飞,字鹏举,相州汤阴人。
岳飞出生时,有天鹅般的大鸟,在屋顶上飞过并鸣叫,因此父母便为他取名“岳飞”。
岳飞十分孝顺,母亲留在黄河以北地区,他派人去探望母亲,并且把母亲迎接归来。
岳阳楼记阅读练习题及答案

岳阳楼记阅读练习题及答案岳阳楼记阅读练习题及答案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荡荡,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若夫霪雨霏霏,连日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1.“去”在古汉语中有多种意思,请你为下列语句中加点的“去”选择正确的义项,将所选字母填涂在答题卡上。
去:A.距离 B.离开 C.除掉,去掉①去国怀乡②去粗取精,去伪存真③委而去之④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2.用现代汉语说出下面语句的意思。
浮光跃金,静影沉璧答:3.唐代诗人孟浩然的诗句“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与选文第一段所描写的洞庭湖的景色、气势相近,都突出了洞庭湖的特点。
4.选文第二段描绘的画面特点是,第三段描绘的画面特点是;如果请你朗读第二、三两段文字,应注意分别读出和的语气语调。
5.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写这三段文字是为了借题发挥引出议论,阐明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与他同时代的欧阳修则在《醉翁亭记》中以“乐”字贯穿全篇,抒写情怀。
请将下面两个句子补充完整,要求补写后的句子能分别体现这两篇文章的中心。
(每句填7个字)①范仲淹□□□□□□□。
②欧阳修□□□□□□□。
1.①B ②C ③B ④A 2.湖面上金光闪烁,月影犹如一块璧,静静地沉浸在水底。
3.壮阔、浩渺 4.阴晦萧索晴朗明丽悲凉低沉喜悦昂扬5.答案示例:①范仲淹为天下先忧后乐。
②欧阳修与吏民同醉同乐。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岳阳楼记》阅读训练(含答案)

《岳阳楼记》阅读训练(1)课内阅读阅读课文,完成文后题目: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1.作者为什么会对“览物而悲者”和“览物而喜者”这两者的情绪加以否定?这说明了什么?2.本文将叙事、写景、议论、抒情相结合。
这种写法有何好处?3.“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胸襟和抱负?你是怎样看待这种胸襟和抱负的?(2)课外阅读比较阅读,完成文后题目:甲文: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乙文:范仲淹二岁而孤,母贫无依,再适①长山朱氏。
既长,知其世家,感泣辞母,去.之南都入学舍。
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寝。
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
往往饘粥不充②,日昃③始食。
遂大通六经之旨,慨然有志于天下。
《岳阳楼记》阅读练习附答案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2分)⑴属予作文以记之⑵薄暮冥冥,虎啸猿啼2.翻译下列句子。
(4分)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⑵微斯人,吾谁与归?3. “是进亦忧,退亦忧”中“进”和“退”各是什么意思?(2分)参考答案:1. ⑴通“嘱”,嘱托。
(1分)⑵迫近(1分)2. ⑴在天下人担忧之前先担忧,在天下人快乐之后才快乐。
(2分)⑵(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和谁一道呢?(2分)3.进:在朝廷做官(或“居庙堂之高”)。
(1分)退:不在朝廷做官,退隐江湖为民(或“处江湖之远”)。
(1分)。
《岳阳楼记》阅读理解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岳阳楼记》阅读理解练习题及参考答案《岳阳楼记》阅读理解练习题及参考答案阅读第1段,回答下列问题。
1、藤子京在取得怎样的政绩后,才开始重修岳阳楼的?(用原文回答)2、重修岳阳楼后的变化是什么?(用原文回答)3、.表达作者写作缘由的句子是二、阅读第2段,回答下列问题。
1、作者对“岳阳楼之大观”的描写很简略,其原因是什么?请联系第⑴段,用课文中的话回答。
2、文中第二段的哪句话能领起下文?3、文中第二段"前从之述备矣"一句有什么作用?4、第二段中,"予"指(人名),具体描写"巴陵胜状"的句子是5、文中与"大观"相照应的词是,"前人之述"指。
"多会于此"的"此"指。
6、作者不详尽描述岳阳楼大观的原因是。
(用原文回答)7、《岳阳楼记》第二段中引出下文抒情的句子是三、阅读第3段,回答下列问题。
1、第三段描写什么景色?这时迁客骚人有何感受?四、阅读第4段,回答下列问题。
1、第四段写景,时间上由到。
依次写了、、、、,给人心旷神怡的感觉2、第四段写什么景象?这时登楼者的感受又是什么样的?3、写出4段中描写"洞庭月夜图"的句子4、写湖水风平浪静的'一句是5、写湖水微波荡漾的一句是:6、写白天天空广阔的两句是:7、写夜晚天空广阔的两句是:8、写无风月景的一个比喻句是9、写有风月景的—个比喻句是:五、阅读第5段,回答下列问题。
1、“是进亦忧,退亦忧”中的“进”和“退”分别指什么?2、文中“古仁人之心”是指(用原文回答):3、二者"指哪两种心情?(用原句回答)4、作者认为,一个人应当具有怎样的抱负才能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用原句回答)5、"古仁人"与一般迁客骚人异在何处?6、"古仁人"何时忧,何时乐?7、第五段十分巧妙地利用方式、逐层推进,最后点出警句;作者先用古仁人之心与相比较而设问,分别从(消极方面)和(积极方面)阐明了"古仁人之心"的内涵,显示了古仁人的阔大胸襟和高尚的道德情操,然后得出的论断,突出一个字,自然引出第二个设问,使文章又推进一层,并自然提出的中心论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岳阳楼记》《宋史·岳飞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三、文言文阅读(共11分,其中第9-12小题2分,第13小题3分)
【甲】①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
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
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②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
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
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节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
【乙】飞至孝,母留河北,遣人求访,迎归。母有痼疾,药饵必亲。母卒,水浆不入口者三
日。家无婢侍。吴玠素服飞,愿与交欢,饰名姝遗之。飞曰:“主上宵旰,岂大将安乐时?”
飞辞不受,玠益敬之。少嗜酒,帝戒之曰:“卿异时到河朔,乃可饮。”遂绝不饮。帝初欲
为飞营第,飞辞曰:“敌未灭,何以家为?”或问天下何时太平,飞曰:“文臣不爱钱,武
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
(节选自《宋史·岳飞传》,有改动)
【注释】①吴玠:人名,岳飞的朋友。②名姝:有名气的美女。③宵旰:即宵衣旰食,天不
亮起床,天黑才吃饭,形容终日操劳。④营第:建造宅子。
9.下列各组加点的词,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
A.至若春和景明 四时之景不同
B.而或长烟一空 上下一白
C.吴玠素服飞 吴广素爱人
D.饰名姝遗之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10.下列对【甲】文中画波浪线句子停顿的判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B.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C.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D.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11.下列对【甲】文中画横线句子的翻译,有错误的一项是( )
A.予尝求古仁人之心。译文:我曾经探求过古人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
B.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译文:不凭借外物和自己处境的变化而喜悲。
C.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译文:处在僻远的江湖就为他们的国君忧虑。
D.然则何时而乐耶?译文:既然这样,那么他们什么时候才快乐呢?
12.下列对【甲】【乙】选文的理解与分析,有错误的一项是( )
A.【甲】文①段以“至若”领起,语言骈散结合,格调高亢,节奏明快有力,
B.【乙】文表现了岳飞是一个孝顺、自律、善用人才、以天下为己任的人。
C.【甲】文概括写景,重在言志抒情。【乙】文通过记录人物言行来刻画人物形象。
D.【甲】【乙】两文体裁各异,但都表现出“忧国忧民、心怀天下”的家国情怀。
13.把“文言文阅读”【乙】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
飞辞不受,玠益敬之。
答案:
三、文言文阅读(共11分,其中第9-12小题2分,第13小题3分)
9.答案:A(A日光、风景,景色;B.全,都;C.一向;D.赠送,给予)
10.答案:A
11.答案:B(“凭借”错误,“以”是译为因为)
12.答案:B(没有表现岳飞“善用人才”)
13.答案:岳飞推辞(1分)不接受,吴玠更加(1分)敬仰(敬重,尊重)(1分)他了。
参考翻译:岳飞特别孝顺,他的母亲留在黄河以北,他就派人去看望母亲,并把母亲接了回来。
母亲患病,很久没好,岳飞必定会亲自给母亲喂药母亲去世后,岳飞三天三夜不吃不喝。家中
没有婢女服侍。吴玠一向佩服岳飞,愿意与他结为好友,打扮了美女送给他。岳飞说:“主上
终日为国事操劳,怎是臣子贪图享乐的时候呢?”岳飞推辞不接受,吴玠更加敬仰他了。岳飞
少年时特别喜欢喝酒,皇帝告诫他说:“等你何时到了黄河以北,才可以这样饮酒。于是他从
此不再喝酒。皇帝曾经想要给岳飞建造一个住宅,岳飞推辞道:“敌人尚未被消灭,怎能谈论
家事?…有人问:“天下何时才会太平?”岳飞说:“文官不爱钱,武将不怕死,天下就太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