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难病例讨论记录

合集下载

疑难病例讨论记录样表

疑难病例讨论记录样表

疑难病例讨论记录样表XXX放射科6月份疑难病例讨论记录(三)讨论时间:2014年6月13日地点:放射科阅片室主持人:XXX资料准备及讨论记录人:应参加人员: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到人员:未到人员:患者姓名:XXX性别:(男)年龄:62岁检查ID:科室:普外烧伤泌尿科床号:30简要病史:全身发现散在肿块渐增大1月。

辅助检查资料:无影像诊断:肝脏、双肺、双肾、肾上腺、肾临床诊断:1、全身多发肿块:脂肪瘤?周、腹盆腔、腹膜、腹膜后及腹壁软组织多2、高血压2级(极高危险组)发转移性病灶考虑,右肾萎缩。

胰腺头部增3、冠心病。

大,转移灶待排,建议CT增强扫描进一步检查。

讨论记录向飞医师意见:肝脏、双肺、双肾、肾上腺、肾周、腹盆腔、腹膜、腹膜后及腹壁软组织多发病灶,首先考虑转移性病变,该病变需要进一步检查,是否能发现原发病灶。

XXX医师意见:全身多发脏器、软组织病变无法做出明确的诊断。

(建议淋巴结穿刺活检)活检对该病变的诊断有所帮助。

XXX、XXX、XXX、XXX、XXX医师意见:同意上述医师意见。

XXX、XXX、XXX见学技士意见:同意上述医师意见。

存在问题:总结:肝脏、双肺、双肾、肾上腺、肾周、腹盆腔、腹膜、腹膜后及腹壁软构造多发转移性病灶斟酌,右肾萎缩。

(发起淋巴结穿刺活检)胰腺头部增大,转移灶待排,发起CT加强扫描进一步检查。

整改意见:备注:每周五下午14:30开始,作为疑难病例读片时间,影像科人员无特殊情况必须参加。

质控组医师准备病例资料、介绍病情、检查经过。

参加人员不分资历,各抒己见,主持人作总结分析,提出诊断意见。

由当日值班医师将所讨论的病例进行记录。

XXX放射科6月份疑问病例讨论记录(四)讨论工夫:2014年6月17日地点:放射科阅片室主持人:XXX资料准备及讨论记录人:应参加人员: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到人员:未到人员:患者姓名:XXX性别:(男)年岁:74岁检查ID:科室:内一科床号:22简要病史:进行性吞咽困难9个月,呕血2辅助检查资料:测随机指尖血糖为:天。

疑难病例讨论记录

疑难病例讨论记录

疑难病例讨论记录1(总3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疑难病例讨论记录时间:地点:住院部医生办公室主持人:李超然医务科长参加人员:何建中副主任医师、李超然医务科长、冯志华主治医师、李杰深医师、邓伟庭医师、朱学鑫医生邓伟庭医师介绍病情:患患者骆泽佳,男,77岁,太平镇水南村人,因“反复咳嗽、咯痰、气促5年,再发并加重10天。

”而于今天下午收治入院。

患者于5年前开始出现咳嗽,呈阵发性咳,每年咳嗽时间合共超过3个月;伴咯白色痰,痰量时多时少;有气促,行走约500米即需休息。

无伴发热、畏寒,无胸痛,无心悸,无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及双下肢浮肿。

曾不规则当地卫生站治疗,病情反复。

近5年气促逐渐加重,行走约200米即有气促。

10天前疑受凉后上述症状再发并加重,咳嗽频繁,伴咯大量白色粘稠痰,稍活动即有气促,伴双下肢凹陷性浮肿,休息后气促缓解,无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及端坐呼吸,无午后潮热、盗汗、体重下降。

多次当地卫生站治疗,效果欠佳。

今到我院求诊,经门诊收治入院。

患者自发病以来,精神可,胃纳可,睡眠可,大小便如常,体重无进行性增减。

体格检查:T 37℃ P 105次/分 R 20次/分 BP103/71mmHg 发育正常,形体消瘦;神志清,痛苦面容,自动体位,查体配合。

唇甲无发绀,全身皮肤粘膜无黄疸,各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

头颅五官无畸形,双侧瞳孔等圆等大,直径约毫米,对光反射灵敏。

耳、鼻、口未见异常分泌物,各副鼻窦均无压痛。

颈软,颈静脉怒张。

甲状腺无肿大,气管居中。

桶状胸,肋间隙增宽,两肺呼吸音粗,双下肺可闻及少量湿啰音,未闻及哮鸣音。

心前区无隆起,心律整齐,心脏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

腹部平软,全腹无压痛,无反跳痛,肝脏、脾脏肋下未及肿大。

Murphg's 征阴性,双肾区无叩击痛,双侧输尿管行程中、下段压痛点无压痛,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正常。

疑难病例讨论记录本五篇

疑难病例讨论记录本五篇

疑难病例讨论记录本五篇第一篇:疑难病例讨论记录本疑难(危重)病例讨论记录本 XXX疑难(危重)病例讨论时间:****年**月**日时分地点:参加人员(科室医务人员及进修、实习人员)主持人:记录人:讨论目的:病历汇报:简要病史:阳性体征和相关的阴性体征:辅助检查:现阶段采取的整治措施:病情的演变过程:个人发言:XXX住院医师: XXX主治医师:XXX主任(副主任)医师:讨论结果:科主任签字:要求1、专人记录2、凡是危重、诊断不明的病人必须进行科内讨论3、凡是以“待查”、诊断不明入院的患者、完善相关检查后仍未明确诊断者,必须科内进行讨论4、虽然诊断明确的病人但治疗效果不明显或者多脏器功能损害者需要进行讨论5、外科系统应将术前讨论记录填写在疑难(危重)病例讨论记录本中,格式与、要求与疑难(危重)病例讨论记录要求一致。

死亡病例讨论记录本 XXX死亡病例讨论时间:****年**月**日时分地点:参加人员:主持人:记录人:讨论目的:病历汇报:简要病史:阳性体征和相关的阴性体征:辅助检查:诊治过程:个人发言: XXX住院医师: XXX主治医师:XXX主任(副主任)医师:讨论结果:1、死亡原因2、经验教训科主任签字:要求1、所有入院超过24小时死亡病历均要进行死亡讨论并且在死亡后一周内完成2、死亡讨论内容包括诊断、治疗经过、死亡原因、死亡诊断以及经验教训进修、实习医生带教记录本X年X月X日——X年X月X日进修、实习医生安排表(进修、实习医生安排表由医务科提供)X月进修、实习医生带教记录1、进修、实习医生名单,带教老师名单。

带教老师进修、实习医生 XXXXXX XXXXXX XXXXXX2、进修、实习医生考勤记录3、教学计划4、教学讲课记录(有讲义)5、教学查房记录6、教学情况小结(包括:进修、实习医生病历书写完成情况、各种操作完成情况,病种完成率等)要求1、每月教学讲课不少于2次、讲课内容必须有讲义2、每月教学查房不少于4次院内感染记录本科室院内感染监控医生名单、护士名单X月院内感染记录姓名性别年龄床位住院号入院时间:****年**月**日诊断:院内感染发生时间:****年**月**日院内感染诊断:院内感染诊断依据:细菌培养及药敏结果:抗生素应用情况:治疗结果:医师签名:本月本科室院内感染情况分析小结:要求1、所有确证的院内感染均需记录2、每月对本科室院内感染情况必须进行分析小结医疗安全会议记录本 X月医疗安全会议记录时间:****年**月**日地点:参加人员:主持人:记录人:本月科室在医疗过程中存在哪些不安全因素或安全隐患:整改的措施:科主任签字要求1、科室医疗安全会议每月至少召开一次,并详细记录。

疑难病例讨论记录

疑难病例讨论记录

疑难病例讨论记录日期:XXXX年X月X日讨论主题:疑难病例讨论参与人员:1.主治医生A2.主治医生B3.住院医生C4.护士D5.专家E病例介绍:患者为一名43岁的男性,主诉持续性全身疼痛、无力、易疲劳等症状。

病史中无显著疾病史,无药物过敏史。

体格检查发现患者的心率、血压、呼吸、体温均正常,但出现全身轻度肌肉萎缩。

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尿常规、血生化、乳酸脱氢酶(LDH)、血肌酐、肌酸激酶(CK)等指标均正常。

病理活检结果显示肌肉组织正常。

讨论记录:主治医生A:该患者的临床表现比较复杂,但常规检查结果均正常,我们需要从其他方面寻找原因。

主治医生B:我观察到患者出现了全身轻度肌肉萎缩,这可能与肌肉供血不足有关。

住院医生C:我认为我们应该进一步了解患者的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等情况,以便找到可能的线索。

护士D:我注意到患者近期是否有过外伤、手术等情况?主治医生A:根据病史,患者没有外伤或手术的记录。

护士D:患者是否有过度疲劳、精神紧张等情况?主治医生B:据患者自述,他的工作压力相对较大,但没有过度疲劳或精神紧张的情况。

专家E:考虑到病人的症状特征,我们应该考虑一些罕见的疾病如多发性硬化症、线性系统性红斑狼疮等自身免疫性疾病。

主治医生A:确实,我们不能排除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可能性。

我们应该进行相关的免疫学检查。

主治医生B:我建议我们可以参考一下国内外的疑难病例报告,看是否有类似的病例以及他们的诊疗过程。

住院医生C:对于这个病例的确诊确实有困难,我们可能需要请教其他领域的专家,以获得更多的建议。

专家E:我确认一下,我们已经排除了一些常见疾病的可能性吗?主治医生A:是的,我们已经进行了常规检查,并未发现异常。

专家E:好的,我们将对患者进一步进行检查,包括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检查等。

同时考虑行脑脊液检查以排除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结论与进展:通过团队的讨论,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与进展:1.尽管常规检查结果正常,但我们需要进一步了解患者的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等情况,以找到可能的线索。

疑难病例讨论的内容

疑难病例讨论的内容

疑难病例讨论的内容1. 哎呀呀,你知道那种怎么都查不出病因的病例吗?就像在迷雾中找路一样迷茫!有个病人一直头疼得厉害,各种检查都做了,还是没个定论。

这不是让人着急上火嘛!大家七嘴八舌地讨论,最后居然想到是不是压力太大导致的。

这就像在一堆乱麻中找到了那关键的线头!结论就是,有时候得多角度去想啊,不能一条道走到黑。

2. 嘿,你们碰到过那种极其罕见的病例吗?就好比大海捞针一样难啊!我们之前有个病例,症状奇奇怪怪的,大家都绞尽脑汁。

主任一拍脑袋说:“会不会是那种很少见的遗传病啊?”哇,真的像黑暗中突然亮了一盏灯!这说明了关键时刻还得靠经验丰富的人来点醒大家呀!最后一查,还真是!3. 哇塞,你们能想象那种看似普通却又特别难搞的病例不?就像隐藏在草丛中的小怪兽!有个病人就是常见的咳嗽,可就是治不好。

大家讨论得那叫一个激烈,有人说可能是环境问题,有人说会不会是免疫力低下。

这不就像在迷宫里找出口嘛!后来发现竟然是病人对家里的宠物毛过敏。

嘿嘿,真得处处留意啊。

4. 你们说,那些疑难杂症是不是像调皮的小精灵,老爱和我们捉迷藏啊?昨天来了个病例,身体到处不舒服,我们一群人围在一起商量。

有人开玩笑说:“这病是不是会七十二变啊!”哈哈,结果还真被一个年轻医生抓住了关键,发现是一种新的病毒感染。

这就是众人拾柴火焰高啊!5. 天哪,有种病例能把人逼疯啊!就如同解不开的死结。

有个病人症状一会儿这样一会儿那样,大家讨论半天也没个准。

甲医生说可能是这个,乙医生说也许是那个。

这不就像在混乱中找秩序嘛!最后还是靠仔细询问病史找到了线索。

可见询问病史有多重要啊!6. 哎呀呀,说起疑难病例就头疼啊!就像走进了无边无际的森林。

有个病人全身浮肿,怎么都找不出原因。

大家面面相觑,着急啊!最后还是一位老专家说可能是内分泌失调引起的。

哇,这真的像在黑暗中找到了方向!所以说经验还是很重要滴。

疑难病例讨论及研究记录

疑难病例讨论及研究记录

疑难病例讨论及研究记录引言本文档旨在记录疑难病例的讨论和研究结果,以便于进一步分析和探索解决方案。

疑难病例一案例描述患者A,35岁,主诉持续性胸痛和呼吸困难。

经过详细询问和体格检查,发现患者没有明显的心脏病史和肺病史,但心电图显示心脏节律异常。

讨论为了进一步确定患者的诊断,我们进行了以下讨论:- 心电图异常可能是由于心脏结构问题导致的吗?- 是否需要进行进一步的心脏超声检查来排除结构异常?- 是否需要进行血液检查以排除其他潜在疾病导致的心脏节律异常?- 是否需要进行其他影像学检查(如胸部X光或CT扫描)来排除其他原因导致的胸痛和呼吸困难?研究结果经过讨论和进一步研究,我们得出以下结论:- 需要进行进一步的心脏超声检查以排除结构异常。

- 建议进行血液检查,包括心肌酶谱和甲状腺功能检查。

- 考虑进行胸部X光或CT扫描来排除其他原因导致的胸痛和呼吸困难。

疑难病例二案例描述患者B,50岁,主诉反复出现头痛和视力模糊。

经过详细询问和眼科检查,未发现明显的眼科病变。

讨论为了确定患者的病因,我们进行了以下讨论:- 头痛和视力模糊可能是由于眼科问题导致的吗?- 是否需要进行进一步的神经学检查来排除神经系统病变?- 是否需要进行其他影像学检查(如头部MRI或CT扫描)来排除其他原因导致的头痛和视力模糊?研究结果经过讨论和进一步研究,我们得出以下结论:- 建议进行头部MRI或CT扫描来排除其他原因导致的头痛和视力模糊。

- 如果头部影像学检查未发现异常,建议进行神经学检查以排除神经系统病变。

结论本文档记录了两个疑难病例的讨论和研究结果。

根据讨论和研究,我们提出了进一步的诊断和治疗建议,以期帮助患者尽早找到合适的解决方案。

疑难病例讨论记录糖尿病

疑难病例讨论记录糖尿病

疑难病例讨论记录糖尿病讨论日期:2010年5月8日,讨论地点:内一科办公室。

参加人员包括主持人XXX副主任医师、科主任,主治医师XXX、XXX、XXX、XXX,以及护士长XXX。

讨论对象为住院号的XXX,男性,68岁。

XXX的主诉为“多饮、多食、多尿3年,四肢麻木1年,加重2天”,入院时检查发现BP为160/120mmHg,神志清,精神差,心、肺、腹无特殊异常,双足背动脉搏动减弱,双足痛觉减退,随机血糖为 6.3mmol/L,尿八项为GLU+2KET-PRO+2.初步诊断为2型糖尿病,糖尿病神经病变、周围血管病变和肾病,同时也被诊断为高血压病3级、极高危。

治疗方案包括完善检查、调控血糖、血压、护胃、护肾、改善微循环、营养神经、支持和对症治疗。

虽然患者病情有所好转,但仍有双下肢麻木、疼痛和感觉减退,因此请求讨论明确诊断和下一步治疗方案。

主治医师XXX介绍了患者病情,包括患者的“三多症状”、四肢麻木等,同时提出了肌电图、周围血管彩超和血液生化检查等协助诊断的建议。

目前的治疗方案被大家认可。

主治医师XXX指出,患者病情明显,检查结果也符合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他建议加强营养神经,改善微循环,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和坏疽形成,同时考虑查胰岛素释放试验、IAA、ICA、GADA等协助诊断。

主治医师XXX认为,除了调控血糖外,还应积极改善微循环、营养神经、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和坏疽形成。

他建议给予ACEI类或ARB药物调控血压,减少尿蛋白渗出,防治并发症。

经过讨论,大家一致认为患者的诊断为2型糖尿病,合并有糖尿病神经病变、周围血管病变和肾病。

治疗方案包括完善检查、调控血糖、血压、护胃、护肾、改善微循环、营养神经、支持和对症治疗。

同时,还应加强营养神经、改善微循环、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和坏疽形成,给予ACEI类或ARB药物调控血压,减少尿蛋白渗出,防治并发症。

根据主持人XXX副主任医师、科主任的综合性意见,这位老年男性患者出现了多饮、多食、多尿三多症状,多次血糖检查高于正常值,尿液中GLU和PRO都为+2.患者没有自发酮症倾向,口服降糖药物治疗有效,因此应该诊断为2型糖尿病。

疑难病例病历讨论记录

疑难病例病历讨论记录

疑难病例病历讨论记录病人信息:病人为一名50岁的女性,无重大过往病史。

主诉为头痛、发热、乏力、全身疼痛已有1周。

现病史:病人于1周前开始出现头痛症状,起初为间歇性,但逐渐加重并发展为持续性。

头痛伴随发热,体温最高达到39.5℃。

病人感到全身乏力,浑身疼痛。

病程中存在轻度咳嗽和喉咙痛的症状。

无明显的呼吸困难或咯血。

没有胸痛、腹痛或腹泻的症状。

病人没有明显的颈强度测试阳性的情况。

既往史:病人无任何重大既往病史。

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肾脏疾病或过敏史。

没有手术史。

体格检查:一般情况:病人面色苍白,呈憔悴状。

有明显的全身乏力现象。

心肺:心率正常,无杂音。

肺部无明显干啰音。

腹部:腹部平坦,柔软,无压痛或包块。

神经系统:意识清晰,运动功能正常。

颈部活动范围正常,未见颈强度阳性反应。

初步诊断:根据病史和体格检查结果,初步诊断为急性头痛未明原因。

下一步检查:1.血常规检查:查看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水平和血小板计数,以排除感染的可能性。

2.C-反应蛋白(CRP)和红细胞沉降率(ESR):这些指标有助于评估炎症反应和排除结缔组织病的可能性。

3.血尿分析:排除尿路感染的可能性。

4.头颅CT扫描:以排除颅内病变,如颅内出血或肿瘤等。

5.血培养:寻找感染的迹象。

6.自身免疫疾病的特异性抗体检测:自身免疫疾病可能导致头痛和全身不适。

7.病毒学检测:如乙型肝炎病毒、人免疫缺陷病毒(HIV)和埃及血清样品(HCV)。

初步治疗:1.对症治疗:使用解热药物(如对乙酰氨基酚)降低发热和头痛症状。

2.休息:病人需要充分休息以帮助恢复。

3.观察和监测: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讨论:该病例中的病人出现了头痛、发热和全身疼痛等症状。

这些症状可能与多种疾病有关,包括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代谢性病变等。

针对该病例,首先需要排除一些常见的疾病,如感染性疾病。

血常规检查、CRP和ESR等指标有助于评估炎症反应。

同时,应进行头颅CT扫描,以排除颅内病变,如颅内出血或肿瘤等引起的头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疑难病例讨论记录
经管医师ZBC医师汇报病史:患儿男孩,1岁4个月,因“反复发热1周,解稀水便1天”于2015-04-25入院。

入院查体:T38.5℃,R32次/分,P120次/分,Wt9kg。

舌红,苔黄腻,指纹淡紫,透风关。

精神一般,面色正常。

皮肤弹性可,前囟已闭合。

眼窝无凹陷,哭时有泪,口唇无发绀,舌面、颊粘膜可见白色凝乳样物附着,咽充血,扁桃体不大,颈软,双肺呼吸音稍粗,未闻及干湿性啰音。

心界不大,心率120次/分,心音有力,心律齐,无杂音。

腹软,无压痛、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肠鸣音正常,6次/分,无高调。

肛周稍红。

指尖毛细血管充盈时间:1秒。

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

入院完善相关检查:2015-04-25 腹部立位片:腹部未见明显肠梗阻征象。

2015-04-25血常规:白细胞计数 15.62 *10^9/L ,中性粒细胞比率 48.74 % ,淋巴细胞比率 45.54 % ,血红蛋白 112.00 g/L ,红细胞压积 36.90 % ,血小板计数 305.00 *10^9/L 。

A组轮状病毒抗原:阴性(-)。

结核抗体-IgG:阴性(-) 。

甲型、乙型流感病毒抗原:阴性。

肝功能:谷草转氨酶 45 U/L ,谷丙转氨酶 30 U/L ,谷氨酰转肽酶 29 U/L ,总胆红素 7.55 umol/L 。

心肌酶谱:乳酸脱氢酶 427 U/L ,肌酸激酶 68 U/L ,肌酸激酶同工酶 42.0 U/L ,羟丁酸脱氢酸酶 392 U/L 。

血电解质:钠 134.0 mmol/L ,余正常范围。

二氧化碳总量:14.3 mmol/L。

C反应蛋白:83.5 mg/L 。

超敏肌钙蛋白I定量:<0.01 ug/L 。

降钙素原:2.14 ug/L 。

大便常规检验报告:粘液(+),红细胞 0-3 ,白细胞(+),隐血试验阳性(+)。

2015-04-27尿常规:正常范围。

肥达氏反应:阴性。

2015-04-28胸正位片:双肺野纹理增粗。

2015-04-29 复查血常规:白细胞计数10.97 *10^9/L ,中性粒细胞比率 40.44 % ,淋巴细胞比率 46.64 % ,嗜酸性粒细胞比率 1.14 % ,血红蛋白 102.00 g/L ,红细胞压积 34.10 % ,血小板计数 426.00 *10^9/L 。

复查降钙素原:0.55 ug/L 。

血沉降:63 mm/h 。

复查肝功能:谷丙转氨酶21 U/L ,碱性磷酸酶 269 U/L ,谷氨酰转肽酶 25 U/L ,总蛋白 62.4 g/L ,白蛋白31.9 g/L ,球蛋白 30.50 g/L ,白蛋白/球蛋白 1.046 。

免疫五项:补体C3 1.39 g/L ,补体C4 0.41 g/L ,免疫球蛋白IgA 0.81 g/L ,免疫球蛋白IgG 9.0 g/L ,免疫球蛋白IgM 1.14 g/L。

复查C反应蛋白:55.4 mg/L 。

复查大便常规检验报告:酵母样菌 + ,余正常范围。

2015-04-29 大便培养回报:未检出沙门氏、志贺氏菌及真菌。

入院予头孢曲松(罗氏芬)抗感染,制霉菌素外涂口腔,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口服调节肠道菌群平衡,补液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支持治疗。

现患儿腹泻症状明显好转,鹅口疮消退,但仍反复发热,热峰无明显下降。

Thj中医师:患儿不慎感受湿热伏邪,客于胃肠,肠道功能失司,不能分清泌浊,至水谷精微混杂而下,发为本病;胃失和降,上逆则呕,脾胃受病,脾运化不利,胃受纳腐熟无能,则纳差,脾运化失职,津液与湿浊并走大肠,津不上承加之湿浊阻滞则口渴不欲饮,舌红,苔黄腻,指纹淡紫,透风关,皆为湿热之象。

四诊合参,属湿热泄泻,本病病位在胃肠,病性属实,积极治疗,预后可。

中医与痢疾鉴别,后者大便量少而次数多,见赤白脓血,伴腹痛、里急后重,故可资鉴别。

Stbz医师:本病患儿目前腹泻症状好转,仍反复发热,查CRP、降钙素原等炎症指标高,西
医诊断方面考虑合并其他感染性疾病,不排除脓毒血症,需完善血培养等检查,治疗上可予升级或联合使用抗生素加强抗感染。

Hyj主治医师:本病反复高热,需考虑感染性疾病和非感染性疾病,虽患儿无明显咳嗽、咳痰等呼吸道感染症状,仍建议行呼吸道病原体抗体、咽部拭子培养等相关检查,排除合并呼吸道感染疾病,同时还需完善Q热立克次体抗体、外斐试验检查,排除立克次体感染。

而患儿年幼,营养欠佳,入院时发现有鹅口疮,不排除患儿存在念珠菌肠炎、念珠菌菌血症等可能,而使用抗生素可导致症状加重,今予完善血培养及复查大便常规、大便培养以及时发现异常。

非感染性疾病方面,患儿反复发热,不排除川崎病等自身免疫疾病可能,今予进一步完善心脏彩超检查,及时发现冠状动脉病变等异常。

Xgp主任中医师:综合本病患儿病史、症状、体征、辅助检查,目前中医诊断:泄泻(湿热泻);西医诊断:1.腹泻病,2.念珠菌性口炎。

中医认为湿热泄泻病因主要为外感湿热,脾恶湿,·外来湿邪,最易困阻脾土,致脾失健运,升降失调,水谷不化,清浊不分,混杂而下,形成泄泻,风热外邪与湿邪相兼,合起致泻。

泄泻的病位在脾胃肠,治以清热利湿,方选葛根清连汤,该方是治疗湿热泄泻常用方剂。

方中葛根解肌清热,煨用能生清止泻,黄芩、黄连苦寒清热燥湿,甘草甘缓和中。

患儿有发热,指纹浮紫等风热表证,可加金银花、连翘、薄荷。

西医方面,患儿诊断未明确,需进一步继续完善血培养、心脏彩超等多项检查,向家属告知病情,目前治疗上仍予积极抗感染,对症并加强支持治疗。

注意密观患儿病情,根据病情变化、辅助检查的结果提示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