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有爱有意有效的老师(陆小荣老师)

合集下载

做一个有爱心的教师(共5篇)

做一个有爱心的教师(共5篇)

做一个有爱心的教师(共5篇)第一篇:做一个有爱心的教师做一个有爱心的教师近代著名教育家夏乞尊先生说过:“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

没有水,就不称其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林崇德教授也说过:“热爱学生,是一种心态,一种责任,一种智慧。

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热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

” 通过学习张向葵老师的讲课后,让我对教育中的爱有了一些领悟。

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我常常在思考:怎样才能做一名优秀的教师?最重要的条件是什么?我要说:那是爱,是充满爱心的教育。

爱是什么?爱,是倾情的关怀。

爱,是持久的坚守。

师爱,是天底下最伟大、最高洁的爱,它唤醒了多少迷惘,哺育了多少自信,点燃了多少青春,催发了多少征帆!我是一名普通的幼儿教师,但我懂得作为一名幼儿教师,首先要热孩子,热爱自己从事的教育事业。

首先,幼儿教师必须发自内心的热爱自己所从事的幼教工作。

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只有热爱幼教工作,以幼教工作为“乐”,热情地投入到幼教工作中去,才是成为一名合格幼儿教师的开始。

还有,幼儿教师必须对孩子们有真切的爱心。

幼师是非常特殊的职业,工作中面对的是幼儿,他们不懂人情事理、他们娇嗔脆弱,必须平等地欣赏、对待每一位孩子,为每一位孩子提供均等的发展机会,让他们幸福得像花一样健康成长,是幼儿教师的天赋使命。

一个有了爱心的教师她的世界才会更加精彩,更加迷人。

第二篇:做一个有爱心的教师做一个有爱心的教师通过阅读学员学习手册的案例一《深化农村小学校德育工作》,让我意识到德育教育在学生成长中起到的巨大作用。

在如今的农村学校,学生父母外出打工,越来越多的孩子成为留守儿童,他们依靠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生活,有些家长一年才回来一次,甚至几年才回来一次,这对孩子的成长必将带来了一些或轻或重的问题。

对此,教师便成为学生成长中最重要的角色,部分监护人根本无法辅导孩子的学习,所以孩子的学习完全靠老师的讲解与辅导,但学生的心理上的问题,我们有时候就不能完全了解和掌握。

做一位有爱的班主任

做一位有爱的班主任

做一位有爱的班主任有爱的班主任应该关心每一个学生。

班主任要时刻关注学生的生活、学业、情绪等方面的变化,及时发现并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

要用关心、耐心和理解的态度对待每一个学生,让他们感受到被重视和被关爱,从而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

要注重与学生的沟通,倾听他们的心声,理解他们的需求,给予他们适当的帮助和引导。

有爱的班主任应该热爱教育事业。

热爱教育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基础,只有真心热爱教育事业的人才能够对学生付出真心和爱心。

爱心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可以激励学生,让他们愿意接受班主任的引导和教育。

爱心也是一种温暖的力量,可以让学生感受到班主任的关怀和温暖,从而建立良好的信任和亲近的师生关系。

班主任要以爱心为动力,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和谐、温馨、有爱的学习环境。

有爱的班主任应该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

班主任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各方面素质,包括学习能力、品德修养、思维能力、沟通能力等。

要让学生在学习中不断提高,让他们在成长中不断进步。

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他们具备全面发展的基础。

班主任要注重学生的品德、情商和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让他们具备健康的心理素质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有爱的班主任应该以身作则。

班主任要成为学生的榜样和引领者,要不断提升自己的素质和能力,做一个有品德、有学问、有修养的人。

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影响和感染学生,让他们从自己的身上学到做人做事的道理和方法。

班主任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做一个正直、善良、有担当的人,引导学生在健康向上的道路上成长和发展。

做一位有爱的班主任不仅需要有过硬的专业素质和教育水平,更需要有一颗赤诚的爱心。

班主任应该以关心学生、热爱教育、注重培养、以身作则为宗旨,用爱心和慈爱呵护每一位学生,让他们茁壮成长。

有爱的班主任不仅是教育工作者,更是学生心中温暖的阳光,是他们成长中最重要的引路人。

希望每一位班主任都能够以爱的方式,做好自己的工作,成为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坚强后盾和最好的引路人。

做一名有爱的老师

做一名有爱的老师

做一名有爱的老师学生是一个个鲜活而又可爱的生命,唯有爱学生才是对他们最好的尊重。

师爱是师德的要求,是师德的灵魂。

高尔基说过“谁不爱孩子,孩子就不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孩子。

”作为教师,首先,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爱学生。

这种爱,必须是发自内心的,无私的,不求任何回报的。

像爱自己的孩子一样,爱自己的学生。

爱学生就是辛勤耕耘,静待花开。

有的学生学习接受能力快一点,有的学生接受能力慢一点。

对接受能力慢一点的学生,我们要有足够多的爱和耐心,从心理上正视和允许这种不一样。

“上帝给我一个任务,叫我牵一只蜗牛去散步。

我不能走得太快,蜗牛已经尽力爬,每次总是挪那么一点点。

”这是《牵一只蜗牛去散步》的开头。

教育学生就像牵一只蜗牛去散步,我们要有足够的爱心和耐心。

对学习接受能力慢一点的学生,我们要在课上给他们多一些关注,课下多多地辅导。

他们总有学会的时候,他们只是慢了一些。

静待花开的过程中,我们会闻到花香,听到鸟鸣,赏到沿途的风景,看到满天的星斗。

爱学生就是将心比心,不求回报。

孟子有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在生活中,要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关心爱护学生。

学生从早上到校,到下午离校,白天大部分时间都在学校和老师、同学度过。

在生活上,老师就要向他们的父母一样,在他们需要帮助的时候,给予他们无私的关爱。

学生忘记带学习用品,感冒发烧了等情况时有发生,孩子们不知道怎么处理,这时候老师就要拥有一颗爱心,将心比心,把他们当成我们自己的孩子,帮他们想办法解决。

就在我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们班一位同学来办公室找我,说忘记带出入证了,问我能不能打电话联系他的家长给送来。

说实话,像这样需要打电话联系家长的情况很多很多,虽然老师们没有电话费报销,但是当孩子们需要帮助的时候,我们老师却总是能毫无顾忌地打电话联系家长。

班里有的同学家庭情况特殊,作为老师要充分了解他们的家庭情况,在生活上、心理上给予他们关爱。

离异家庭的孩子,长期缺乏另一方父母的爱,在心理上会有孤独感、失落感,教师要多跟他们谈话、沟通交流,并且发动班里的其他学生多和他们做游戏,给他们帮助,让这部分学生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和爱,从而对生活更有信心。

爱的教育——做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

爱的教育——做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

爱的教育——做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发表时间:2020-11-12T02:35:52.521Z 来源:《学习与科普》2020年10期作者:倪桂玲[导读] 爱是教育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师爱是教育的前提,教师只有掌握了师爱的原则,与学生建立起民主、平等、友爱、互助的新型师生关系,才能开启学生的心扉,通往学生的内心世界,才能真正担负起培养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者的重任。

汕头市潮南区两英鹤丰初级中学广东汕头 515141摘要:教师要担负起培养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者的重任,就必须与学生建设起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就必须用爱的教育,去打开学生的心扉,理解、尊重、公平地对待每一位学生,为教育的成功创造有利的条件。

而这过程的展开便是我们所要关注的重点。

关键词:教育;师爱;理解;尊重;公平做好老师,要有仁爱之心。

爱是教育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师爱是教育的前提,教师只有掌握了师爱的原则,与学生建立起民主、平等、友爱、互助的新型师生关系,才能开启学生的心扉,通往学生的内心世界,才能真正担负起培养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者的重任。

当今社会,信息丰富多彩,电视、电脑、手机、互联网等现代产物,容易使学生紧锁心扉,这更要求教师用“爱的钥匙”,去打开学生心灵的窗口。

“亲其师,信其道”这是古人的告诫。

教师用爱的教育,能溶解师生之间“师道尊严”的心理隔阂,使学生体味到老师的温情,把老师当做“益友”。

记得我读初中时的连珊瑚老师,素以严格、负责出名,但接触她后却觉得她非常亲切,教育中充满关爱和鼓励,这让我增加了前进的勇气。

每个学生都有优点和缺点,能全面的看待学生,发现其闪光点是很重要的,而这也需要教师用心去了解学生。

首先,理解是教师与学生沟通的前提,是师爱产生的关键。

当今世界,社会信息化,经济全球化,学生在思维方式、情感体验、价值观念等方面有较大的差异,理解尤为重要。

学生是活生生的人,他们的家庭环境、思想状况、兴趣爱好等都有特点,不了解他们的内心情感,不掌握他们的相关材料,便无法沟通他们,无法传递“爱”的信息。

以爱为底色,做有爱有温度的班主任——初中班主任关怀教育叙事案例

以爱为底色,做有爱有温度的班主任——初中班主任关怀教育叙事案例

以爱为底色,做有爱有温度的班主任 ——初中班主任关怀教育叙事案例发布时间:2022-11-06T17:01:23.351Z 来源:《中国教师》2022年10月下作者:罗云膑[导读]罗云膑云南省玉溪市易门县六街中学云南玉溪 651100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2022)10-151-01苏联教育家赞科夫曾经说过:“当教师必不可少的,甚至几乎是最重要的品质就是热爱学生。

”可见,师者之爱是极为重要的。

也可以说,没有师者之爱,就没有教育,也没有学生的成长,为人师者也就失去了职业价值。

因此,师者之爱,是一种高尚的情感、品质和力量,是师者走向成功的重要秘诀。

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乐其学”,班主任爱护和关心学生,学生自然乐于接受班主任的教育和管理。

记得上一届,我作为初二年级的班主任,接手了一个有点特殊的学生,叫小俊(化名),这个学生上课时难以集中注意力,不是东看西瞅,就是低着头摆弄桌子上的铅笔橡皮等物品,下课后就在教室里乱窜,捉弄同学,经常让同学面红耳赤,有些胆子小的或腼腆的女生甚至会被吓哭,这时候他看起来似乎就很开心,一段时间后,班上几乎没什么同学愿意和他一起合作学习或者玩耍讲话,甚至每天都有学生来告状,说小俊自私、讨厌、爱欺负人。

后来我在批改作业时,听到学生告状,说小俊打了人,而且打的挺严重,赶紧前往事发的地方,先将受伤同学送到校医室,后将小俊待会办公室询问事情缘由。

小俊一直强调是那位受伤的同学先推搡自己,还踩了他的脚,并试图将所有责任推给那位受伤的学生。

我没有打断他的陈述,只是安安静静的听他说完,然后把事情起因、经过与结果捋了一遍。

在询问校医受伤同学情况时,校医告诉我问题不是很严重,但是受伤的同学额头需要冰敷消肿,我就让小俊去校医室照顾受伤的同学。

这之后,我将小俊的家长请到了办公室,将事情向家长讲明,家长听完我的话很吃惊,说前几天小俊经历过同样的事,一个高中部的学生因为很小的原因打了小俊,但小俊就是胳膊上有轻微的红肿,并不严重,而且小俊也不太清楚打他的同学叫什么名字,在哪个班,因此,这件事便不了了之,没想到,小俊会用同样的方法对待同学。

教育案例

教育案例

怎样看待为人之师彭阳县新集乡大火小学黎荣一个好教师意味着什么?首先意味着他热爱孩子,感到跟孩子交往是一种乐趣,相信每个孩子都能成为一个好人,善于跟他们交朋友,关心孩子的快乐和悲伤,了解学生的心灵,时刻都不忘记自己也曾是个孩子。

大爱无痕,润物细无声,教育无处不在,老师的一个微笑,一个和蔼的眼神,一个爱抚的动作,一句关心的话语,都会给学生带来欢乐、带来智慧,我为学生,为事业不懈地努力着。

一年级、学前班的孩子们太小,无论什么时间,什么地方,好像到处都有他们叽叽喳喳似鸟儿般的欢闹声,充分发挥着他们最原始的天性。

中午睡觉时分,教室里一时半会儿总是难以自行消停下来。

我走进教室,才会有少许安静,一部分无所顾及,视而不见。

我也只是静静站在门口上,注视着他们,耐心地等待着他们。

此时“无声胜有声”,不少孩子注意到了我,立刻坐端正,闭上小嘴,零星的说话声也渐渐没有了,直至完全静下来。

我见时机已到就说:“哟!咱们班的学生怎么这么棒呀”我用轻柔的声音继续说:“看哪个班的学生有咱们班的学生乖,午休都不说话,教室静悄悄地”许多小朋友很自觉的趴在桌子上睡觉。

“教育的核心问题是人格的塑造,而教育的艺术则在于习惯的养成。

”午睡一直都是一些小学生不情愿的事,也是老师可感头痛的问题,这样,经过好几次“鼓励”好多学生逐渐有了一个良好的午睡习惯。

课间操期间,我和孩子们跳绳,故意把一些不会跳的小朋友放在里面,有些胆怯的小朋友不肯尝试,我也是耐心的鼓励,慢慢的更多的孩子学会了跳绳,我心里也开了花。

大家都笑了。

孩子们还争着跳绳,跳自编的“双人舞”呢!我成了“孩子王”。

不过体操音乐一响,孩子们尽管意犹未尽,却立即跑到自己位置站好,开始做操。

我和他们一起运动。

“童趣无邪”,“当我们真的用心置身于孩子中间时,连我们自己也变得纯真起来了。

”前苏联有位教育家曾说过:“漂亮的孩子人人爱,而爱不漂亮的孩子才是老师真正的爱。

”关爱学生,尊重学生,首先就要尊重学生的人格,信任每一个孩子。

做一位有爱的班主任

做一位有爱的班主任

做一位有爱的班主任爱心教育是做一位有爱的班主任最基本的要求。

爱心是一个班主任能否取得学生信任和尊重的基础。

班主任要用爱心去对待每个学生,不管他们是聪明还是不太聪明,是好学生还是差学生,都要给予同样的关怀。

班主任要从每个学生的角度出发,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着想,尊重学生的个性和特长,用关爱去激发学生的潜能。

只有有爱心的班主任,才能真正赢得学生的尊重和喜爱。

倾听与理解是做一位有爱的班主任必备的素质之一。

在和学生交流的过程中,班主任要善于倾听学生的心声,不仅要听他们说话,更要听他们的内心世界。

班主任要理解学生的困惑和迷茫,帮助他们走出困境,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班主任要成为学生的知心人,给予他们善意的建议和帮助,引导他们健康成长。

只有理解学生、关心学生,班主任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成长成才。

尊重与信任是做一位有爱的班主任必须具备的品质。

班主任不仅要尊重学生的人格,也要尊重学生的选择和决定,给予他们充分的信任和支持。

班主任要给学生足够的空间和自由发挥,让他们在健康的环境中展现自己的才能。

班主任要认为学生是可以信赖的,只有给孩子们足够的信任,他们才会更加自信和积极,勇敢地去追求自己的梦想。

激发潜能是做一位有爱的班主任的重要使命。

班主任要善于发现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并用鼓励和关心去激发他们的潜能。

班主任要引导学生注重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的培养,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引导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

班主任要给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资源支持,让他们在健康的氛围中茁壮成长,助力他们迈向辉煌的未来。

做一位有爱的班主任需要具备丰富的知识素养和较高的教育水平,更需要有温暖的心灵和丰富的爱心。

爱心教育、倾听与理解、尊重与信任、激发潜能,是做一位有爱的班主任必备的素质和能力。

班主任要用自己的爱心激励学生成长,让他们在爱的呵护下茁壮成长,迎接美好的未来。

只有有爱的班主任,才能成为学生们心中的良师益友,为他们的成长保驾护航。

希望每一位班主任都能成为一名有爱的班主任,呵护学生的成长,传递爱的力量。

做一个有爱的教师 (2)

做一个有爱的教师 (2)

做一个有爱的教师爱是教育的基础,爱是教育关键,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特殊的感情,它不同于亲子之情,兄弟之情,友人之情,它是多种爱的集合体。

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情感投资,师爱是无私的爱的奉献,教师爱学生的目的在于让学生用同样的善良、真诚之心去爱他人,爱人民、爱集体、爱社会,从而达到爱的教育。

因此,具有正确师爱的人,必须全身心地投入,用火热的真情去感化学生,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的知识传授给学生。

有了这利无私的爱,其言必亲切,其行必感人。

具有正确师爱的教师应把爱平均的分给每一个学生,也就是以平等的态度对待每一个学生。

学生的情况是各异的,有乖巧的,也有淘气的;有开朗的,也有内向的;有健康活涝的,也有先天缺陷的;有聪明伶俐的,也有反应迟钝的;有干部子女,也有农家弟子等等。

总之个性有不同,智力有高低,能力有差异,品行有上下,家庭情况有差距。

做为教师。

主要任务在于精雕细刻塑造学生的心灵,注重发展学生健康的个性。

具有正确师爱的教师应照学生的原样去认识他,接纳他,为他开辟自己成长的道路。

不能凭自己的好恶感情,偏视、庇护一部分学生,而鄙视、冷淡另一部分学生。

相反,应将更多的爱给予后进或处于困境中的学生,偏爱有缺陷的学生,帮助他们克服自卑,树立自信,让每个学生都体会到自己在集体中的地位完全是平等的。

对学生的严与宽应建立于爱的这个基点上,只要出发点是爱学生、为学生好,就应该严时严,该宽时宽。

严出于爱,爱属于严。

我国历来把严格管教子女的父亲称为“严父”。

把慈祥爱护子女的母亲称为“慈母”。

具有正确师爱的教师,应该是“严父”又是“慈母”。

例如,有的学生从小养成不好的学习习惯,作业拖拉,不按时完成,为了纠正这种不良风气。

教师要耐心地帮助学生找出学习上的困难,且找时间补上缺漏的知识,在纠正的过程中教师要严格要求学生,逐渐扫清学习中的障碍。

这样学生成绩有了提高,兴趣自然也就增强了,同时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的自觉性也就增强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做一个有爱、有意、有效的老师
------上海培训总结
陆小荣
2014年8月10日,盛夏,上海开放大学热情拥抱了我这位来自南宁的学子。

她颇具上海风情,毗邻复旦大学和同济大学,身处闹市却拥有大片的绿地和花园,幽静典雅的学习环境让人第一眼就感受到了别样的学习氛围。

短短5天时间里聆听了8场讲座,参观了一所名校,学习过程时而如沐春风,时而如雷贯耳,时而醍醐顿开,受益匪浅。

现简要的将听课中印象最深刻的片段摘取记录并总结之。

早上8点半培训开班仪式开始。

孙占林校长的4句话让人印象尤为深刻:1、把想好的事情做实;2、把做实的事情记全;3、把记全的事情理顺;4、把理顺的事情悟透。

专家型的教师无不是从自己的教学经验出发,在教育教学中发现问题和差距,然后学会反思,下决心将事情做实,同时坚持记录过程,再将其领悟透甚至上升到理论的高度,而我又认真的做到哪一点了呢?
9点来自华东师范大学冯大鸣教授给我们做题为《教师的专业标杆》的讲座。

他的教学五问和德育五问让人感慨良多。

教学五问:一问教学结果;二问教学效果;三问备课质量;四问教学艺术;五问教法探新。

德育五问:一问困境意识;二问学生体察;三问难题破解;四问真相揭示;五问意蕴附加。

他在课堂上谈到了一位38岁取得高级教师职称后就再没有动力去学习新的知识追求更高层次的动力。

他的困惑,我听着心有戚戚,我在38岁取得高级职称后,不也陷入了这样的困惑当中吗?现在的我才40出头不是已经陷入到初老暮气沉沉的工作生活状态中了吗?在讲到教法探新时,冯大鸣老师一段高大上的犹如凤凰卫视才能拍出来的微课吸引了我,课后我迫不及待的前去和他探讨,一度也想在慕课或微课上做点更深的学习,可是惰性不是又将我这个spotlight给泯灭了吗?我为此深深自责。

下午,美丽的陈萍怡教授给我们带来题为《心灵种树,全面提升高中教师综合素质》的讲座。

陈老师带着我们做了很多心灵解压的游戏,教授了我们很多善待自己身体的方法,教我们如何扫除心灵垃圾,释放身体正能量。

做自己心灵的禅师吧,不好中有好的,这头不好那头好,现在不好将来好,经过努力争取不到的想想它的坏处,经过努力摆脱不掉的想想它的好处。

8月11日,明媚的晨曦中来自上海师范大学学科教育研究所的谢利民教授给我们做题为《卓越教师素养与教学能力发展》的讲座。

他从课程与教学改革过程中关注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然性讲起,谈了教师的实践性知识、教师对现代教学理念的贯彻、教师对课程与教材的再开发、教师以“问题解决”为核心做教学研究、教师的教学能力发展等几个方面给我们娓娓道来,让人如沐春风,思考良多。

在一个功利化的时代,我们在教学中是否能深刻领会“以学生发展为本”这一理念的内涵,尊重学生的差异、个性与选择权利了吗?我们是不是太急功近利,一心想出成绩当骨干学科带头人而忘记了教育的最优化----使每一个学生得到自己的最好发展?有没有不断的突破自己,形成自己比较稳定的有个性特征的教学艺术?
午后,我们去参观了上海知名中学格致中学。

格致中学前身为“格致书院”,始建于1874
年,位于黄浦区广西北路66号,上海市中心城区唯一一块“教育绿肺”。

格致中学是我国近代最早开办的中西合办、最先传授西方自然科学知识、培养科技人才的新型学堂之一。

137年来,学校继承“爱国,科学”的优良传统,弘扬“格物致知,求实求是”精神,发展“和谐、崇理”的办学特色,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包括19位两院院士),并以其教育的高质量享誉海内外。

1958年,学校即被评为本市首批市重点中学,现为上海市首批“实验性示范性高中”之一。

江泽民同志曾为学校题词“乐育英才”,朱镕基同志也称赞学校“培养了一流人才”。

学校在培养提高学生全面素质的同时,特别关注理科资优生的培养,也注重艺术、体育、科技特长生的培养。

学校重视对学生思维品质、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多年来,学校形成了“和谐发展,理科见长”的教学优势与育人特色。

在交流座谈中,我对该校的课程创新很感兴趣。

学校课程第一、第二课堂双轨进行,凸显三类课程(基础型、拓展型、研究型),为呼应社会、关注前沿、借鉴国际开设四类、八群、百门课程,此外还有学生自己开设的微课程。

在名校林立的上海,格致中学领导高瞻远瞩、充满智慧又独具匠心的确定学校的发展定位也很是让我佩服,联想我校因学校定位不断改变而逐渐出现的不是很良性的发展让人感概万分,此话不表。

8月12日上午,迟希新校长给我们做了题为《新课程背景下班主任的专业素养》的讲座。

他从关于学生的常识、关于教室的常识、关于教师的常识说起,提醒我们正视学生的差异,尊重差异,因材施教和分层教学;要使我们的教师成为舒适温馨的学习场所、学生喜欢的地方,学习活动的空间并关注隐形教育的场域。

了解教师也是人,也有自由的空间,有特殊的规定性,有强大的能动性,但教师又不是万能的。

他用冰山理论和我们谈隐性德育和显性德育,提醒我们当班主任的是学生精神的关怀者,人格塑造者,拥有实践智慧的德育研究者,是学生全面发展的主导者,因而要注重班主任要拥有了解学生的能力、有效沟通交流的能力、等。

他还给我们谈到了班级活动设计的创新并提供了一些非常有借鉴意义的实例。

因为是英语老师的缘故,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迟校长英文说得很好,案例中如SWOT分析、SAB式学习及对study的解释让人好佩服。

SWOT分析:S代表strength,优势(认识自己),W代表weakness,缺点(扬长避短),O代表opportunity,机遇(把握机遇),T代表threat,威胁(做好准备)。

SAB式学习:S代表spider,意思是像蜘蛛这样学习,自己抽丝结网,不学习他人的东西。

A代表ant,像蚂蚁一样忙忙碌碌只知道学习不懂总结,而我们的学习应该像bee这样学习,勤奋同时也学会加工改造,才能获得蜂蜜。

study其实就是search-try-use-do-yourself。

教师要做个有心人,要做行动的研究者,学会积累。

下午,程红兵教授给我们带来的是题为《教师的教学执行力》的讲座。

他从如何把课上好,如何进行有效教学及如何进行课程创新讲起。

提醒我们再备课中要脑中有纲(标准)、胸中有本(教材),目中有人(学生),心里有数(差异),手中有法(方法),当老师要有真性情,有深情有真气。

课堂要常有三声:掌声(深刻与精辟,有感悟)、笑声(生动与精彩,有兴趣)、辩论声(启发与探究,有参与)。

好教师就是在课堂上显得比平时更漂亮的人,教师就是面带微笑的知识。

8月13日,最有收获的一天,来自上海交大二附中的吴金瑜校长给我们带来《基于一种新知识分类的课堂教学范式》的讲座。

吴校长以问题驱动,先是与我们探讨了以下几个问
题:如:1、新课程实施过程中课堂教学出现的主要问题是什么?(教学思想上彻底否定我们的传统彻底西化、教学行为上由满堂灌变成满堂探究、师生关系由传统的师道尊严变成为极端的学生自主、各种一时一地的,纯经验型的课堂教学改革满天飞、因循守旧,继续过去的传统教学不变.)2、新课改前的课堂教学与今天中国课堂教学除了技术有没有发生根本的变化?(没有,中华民族教育文化传统之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已经成为我们生命的一部分,要改很难。

)3、西方的先进教育策略方法能否直接引入我们的校园?几个问题引入后,吴校长分别谈了一、决定课堂教学方法的因素是什么?(教育文化、教与学的主体、认知事物的特征)二、对知识的再认识。

(教育价值的变化:由工业社会的知识中心走向今天的以人为中心,以人的发展为本。

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策略性知识)三、一种新知识分类及相应教学方法。

四、一种新课堂教学范式。

如何来解决教师的演绎、师生生生互动和教师的指导下的学生主动学习间的关系?高中211(20分钟+10分钟+10分钟),初中332,小学233。

211理解型课堂教学模式有无固定模式?NO!为什么我会说这一天是我收获最大的一天呢,因为不是班主任的我一直很想在课堂教学上有个人的发展,所以听得最认真,收获也最大。

教学是科学,故有规律,吴校长阐释了其规律所在。

同时,教学是艺术,艺术具每个人的独特性,故我们要像吴校长说的要做西施,绝不做东施!
8月14日上午,来自温州九中全国知名优秀班主任方东海老师给我们带来题为《三思而后行-班主任工作的隐性法则》的讲座。

方老师一席经验之谈,让我们耳目一新。

他的三思:思学生、思班集体、思教师让人心有戚戚;一个鸡蛋的故事让人深思,改案例的关键词:体验、过程、分析、象征性教育;一则湖泊短片让我们知道我们的痛苦有限而容量无限,我们不要做一只杯子,而要做一个湖泊。

其实成功的路上一点都不拥挤,因为坚持的人太少了!
下午王斌华教授带来《学生评价:夯实双基培养能力》,和我们娓娓道来学生评价历程、重心、方法,并给我们就如何命题做了一些指导。

收益良多,时间有限,恕不能一一道来。

人生四大惜事:少无良师,长无益友,壮无善事,老无令名。

我一直很感动,成长路上至今一直不乏良师益友。

壮年之际,有一份稳定的工作,虽然时有彷徨时有困惑但从没放弃要把工作做好,成就一番善事,老了有份好的名声的决心。

这次培训是一次非常好的加油站,它启发了我鼓励了我,让我更有信心做好我的教育教学工作,做善事,做有益的人。

尽心就是完美,仅此总结我8月的培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