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资源评价的方法

合集下载

旅游资源的评价标准

旅游资源的评价标准

旅游资源的评价标准旅游资源是指各种具有旅游价值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和社会景观,是旅游业的基础和核心。

评价旅游资源的好坏与否,对于旅游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那么,我们应该按照怎样的标准来评价旅游资源呢?首先,我们可以从自然环境的角度出发来评价旅游资源。

自然环境包括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地貌景观等因素。

地理位置的优劣直接影响到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和旅游者的出行便利程度。

气候条件则直接关系到旅游资源的季节性和舒适度,地貌景观则是旅游资源的核心吸引力之一。

一个地区的自然环境是否适宜旅游,是评价旅游资源的重要标准之一。

其次,人文环境也是评价旅游资源的重要标准之一。

人文环境包括历史文化、民俗风情、人文景观等因素。

历史文化积淀丰厚的地区往往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如古建筑、历史遗迹等都是吸引游客的重要因素。

民俗风情则是地方特色的代表,能够展现当地人民的生活习俗和文化传统。

人文景观则是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相结合的产物,如古镇、古村落等都是具有独特魅力的旅游资源。

再者,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水平也是评价旅游资源的重要标准。

旅游基础设施包括交通便利程度、住宿餐饮条件、旅游设施等因素。

交通便利程度决定了游客的出行便利程度,住宿餐饮条件则直接关系到游客的居住和生活质量,旅游设施则是提高游客体验的重要因素。

服务水平则包括旅游接待、导游服务、旅游安全等方面,这些都是影响游客满意度的重要因素。

最后,旅游资源的可持续性发展也是评价旅游资源的重要标准之一。

一个地区的旅游资源是否能够持续发展,关系到地区旅游业的长远发展。

保护环境、保护历史文化、保护民俗风情等都是保障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总的来说,评价旅游资源的标准是多方面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水平、可持续性发展等都是需要考虑的因素。

只有综合考量这些因素,才能够准确评价一个地区的旅游资源优劣,并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旅游资源的开发评价

旅游资源的开发评价

一、旅游资源的开发评价1.游览价值(1)资源价值“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独特性):旅游资源质量高,具有较高的美学价值、科学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

(2)集群状况:该旅游线路景点类型多样,共同组成景观群,集群状况好。

(3)地域组合状况:周围无雷同的景点,地域组合好。

2.交通的通达度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可进入性强,开发价值大。

3.市场距离(1)客源地游客的来源地,越是经济发达地区,旅游动机越强。

客源地主要是经济发达地区。

经济发达地区的居民,收入相对较高,他们既有外出旅游的动机,也有外出旅游的条件。

(2)旅游地与客源地的距离旅游的吸引半径是有限的,市场距离越近,吸引力越大,开发的价值越大。

一般来说,靠近经济发达地区或国家(即主要客源地)的旅游资源,其开发利用的价值要优于远离经济发达地区或国家的旅游资源。

4.基础设施区内食、宿、行、娱、游、购等配套服务设施较完善,接待的能力强,开发条件好。

5.旅游地的环境承载量旅游活动的规模应与旅游区的环境承载量相适应。

区内用地广、布局合理和环境承载力强。

二、旅游与区域发展1.现代旅游对区域发展的意义(1)拉动经济发展①发展国际旅游,能够增加国家外汇收入;②发展国内旅游业是回笼货币、稳定市场的一个重要途径;③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④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2)促进社会文化繁荣①促进国民素质和生活质量的提高;②提供大量就业机会;③促进文化交流(3)影响区域环境旅游对环境保护具有促进作用;旅游业的发展对环境也有消极作用,如果旅游与环境的关系处理不好,环境也会朝着恶化的方向发展。

三、旅游环境问题(1)合理的旅游开发和建设有保护自然与人文环境、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等作用。

①促进了历史古迹、古建筑、纪念馆的修复。

②为自然资源的保护提供了推动力。

③采取行政法规和规划措施使保护环境成为可能。

旅游资源调研与评估方法

旅游资源调研与评估方法

旅游资源调研与评估方法随着人们旅游需求的不断增长,旅游资源的调研与评估成为了旅游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旅游资源调研与评估方法,以帮助旅游从业者更好地了解和评估旅游资源的价值和潜力。

一、问卷调查法问卷调查法是旅游资源调研与评估中常用的方法之一。

通过设计问卷并向游客、当地居民以及旅行社等相关群体进行调查,可以获取到各种关于旅游资源的信息。

问卷可以包括对旅游景点的认知、满意度、消费行为等内容,同时也可以通过开放性问题了解被调查者对旅游资源的看法和建议。

通过对问卷结果的统计分析,可以得出对旅游资源的评估和改进建议。

二、观测法观测法是通过直接观察旅游资源来进行评估的方法之一。

观测法可以分为定性观测和定量观测。

定性观测主要是通过对旅游资源的审美特点、自然环境、服务质量等进行主观的观察和描述,通过专家评分或者群体讨论的方式得出评估结果。

定量观测则是通过对旅游资源相关数据的测量和统计,例如游客数量、游客满意度、收入等指标,来进行评估和比较分析。

三、案例研究法案例研究法是通过研究国内外类似旅游资源的案例,借鉴其成功经验和教训,从而对特定旅游资源进行评估和改进的方法。

通过对案例的深入研究,可以了解到不同旅游资源的运营模式、市场特点、管理经验等信息,为旅游资源评估提供参考和借鉴。

四、专家评价法专家评价法是通过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对旅游资源进行评价和打分的方法。

专家可以根据自身的经验和专业知识,从不同的角度对旅游资源的质量、独特性、市场潜力等进行评估。

通过专家评价的结果,可以得出对旅游资源的综合评估和发展建议。

五、SWOT分析法SWOT分析法是一种常用的管理工具,也可以用于旅游资源的评估与规划。

SWOT分析将旅游资源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进行系统性的整理和分析,帮助旅游从业者了解旅游资源的内外部环境,并制定相应的发展策略。

在进行旅游资源调研与评估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结合以上方法的优势和特点来选择合适的方法。

简述旅游资源的三三六评价法

简述旅游资源的三三六评价法

简述旅游资源的三三六评价法
三三六评价法是对旅游资源进行评价的方式,主要包括三个层次、三个维度和六个方面。

三个层次包括:基础层次、支撑层次和上层建筑层次。

三个维度包括:客观维度、主观维度和评价维度。

六个方面包括:开发利用水平、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影响、文化价值和管理水平。

具体来说,三三六评价法按照不同的维度和方面对旅游资源进行评价,从而得出旅游资源的整体评价和优劣。

在客观维度方面,主要关注旅游资源本身的品质和特点。

在主观维度方面,则主要关注旅游者的感受和体验。

在评价维度方面,则需要关注旅游资源的可持续性和综合效益。

在开发利用水平方面,需要评估旅游资源的基础设施、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

在经济效益方面,则需要考量旅游活动所带来的经济利益。

在社会效益方面,则需要关注旅游活动对当地社会和文化的影响。

在环境影响方面,则需要评估旅游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在文化价值方面,则需要评价旅游资源所具有的历史和文
化价值。

在管理水平方面,则需要关注旅游开发和管理的合理性和规范性。

通过三三六评价法的评价,可以为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和管理提供科学的依据,同时也可以为旅游者选择旅游目的地提供参考。

旅游资源定性评价方法

旅游资源定性评价方法

旅游资源定性评价方法与分级一、定性评价(1)“三三六”评价法:即三大价值(旅游资源的历史文化价值、艺术观赏价值和科学考察价值);三大效益(旅游资源开发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六大条件(影响旅游资源开发的地理位置条件、景观地域组合条件、环境容量条件、客源市场条件、投资条件和施工条件)。

(2)“六字七标准”评价法:主要是从旅游资源本身和资源所处环境两个方面考虑。

对旅游资源本身采用六字评价:美、古、名、特、奇、用;对旅游资源所处环境的评价标准是:季节性、污染状况、联系性、可进人性、基础结构、社会经济环境、市场状况等。

二、旅游资源的分级系统在体现旅游资源单体规模时,新的分类以等级来区别。

一个单体根据其本身特征可归纳为某个景型之某级类。

本着不使问题复杂化及定量评价简捷化,设定景型的规模分三个等级:景域(field)、景段(segment)、景元(site)(见表2)。

景域、景段、景元分别是体现大、中、小规模或重要性的概念。

规模分级的“景域—景段—景元”与属性分类的“景系—景类—景型”概念有着严格的区别。

属性分类系统中的“景系、景类、景型”三者之间是包含和从属关系,即“景系”包含“景类”,“景类”包含“景型”。

而分级体系中的“景域、景段、景元”在特征方面是一个并列关系,互不包容和从属。

只是体现其规模与空间尺度。

表2中小写字母a,b,c代表资源属性分类中的景系,小写字母加阿拉伯数字表示属性分类中的景类,小黑点后面的数字表示景型在景类内的编号。

在属性分类前冠以大写字母A,B,C,代表规模等级分类。

如Aa1.01表示自然景系(a)地文景类(a1)第一景型(.01)中的景域(A)。

“景域”、“景段”、“景元”作为基类“景型”的三个规模,但并非所有的基类“景型”都有这三个规模,不同的“景型”据其特点可能只有其中的一个或两个规模等级,只有少数景型具有三个规模等级。

如瀑布,既有大型瀑布群(景域),又有大中型瀑布(景段)和小型瀑布/人工瀑布(景元)。

第五章旅游资源评价

第五章旅游资源评价

T12
0.178(
武陵源和衡山旅游资源评价实例
——采用楚义芳建立的观赏型旅游地评价模型 见下页
表5—5 武陵源和衡山旅游开发评价
评价因子
因子权重
因子评分(满分取10 )
武陵源
衡山
旅游资源(F1) :
地形与地质(T1)
2.267
水体(T2)
0.495
气候(T3) 动物(T4) 植物(T5)
0.546 质量 0.385 (S1) 0.631
评三 价三
▪ 4、三三六评价法
法六












历 艺 科经 价史 价术 价学 济 值文 值观 值考 效
化 赏 察益
社 会 效 益
环 境 效 益
交 通 条 件
地 理 位 置 和
组景 合物 条地 件域
容景 量区 条旅 件游
施 工 条 件


资 条源
条 件市


▪ 5、双向标准评价模型
资源本身
1.262(1.798)
0.681(4.598) 0.159(1.037) 0.164(1.105) 0.229(1.549) 0.248(1.675)
1.273(8.514) 0.222(1.486)
表5-4 山岳型旅游资源第二三层评价因子的权重
评价因子
代码


5.762(8.202)
地形与地质
文物古迹 T6 0.665(1.154) 0.838(1.455) 0.871(1.512) 1.844(3.201) 5.041(8.750)

旅游资源评价的方法

旅游资源评价的方法

旅游资源评价的方法旅游资源评价方法一般分为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两种。

一、定性评价定性评价是以客观的、系统的、专业的方法,对旅游资源的重要性、质量和数量等特性,进行客观定性描述、评价和分析,以实现旅游资源利用管理的可行性。

它通常采用实地调查法、专家访谈法、量表分析法、学者评分法和其他定性分析方法,进行旅游资源的定性分析和评价。

(1)实地调查法实地调查法是定性评价旅游资源最常用评价方法之一,是采用现场调查的方法,结合现场观察、采访等方法,把握形态特征、资源结构等指标,考察其可科学遵守旅游发展规律,进行有效保护和发展,以满足业主使用需求。

(2)专家访谈法专家访谈法主要是通过访谈技术,从现有旅游资源的形态特征、形状、分布与衍生特征及勘测改造调整后的特征和功能,以及拟定的旅游资源管理规划,依据专家意见评价旅游资源状况,以此看出旅游资源发展的前景及其对其的影响。

(3)量表分析法量表分析法是一种重要的定性评价方法。

采用该分析法时,对被测资源采用从0到10分以上或1到4分以上的量表,按照专家访谈、调查研究结果进行评分,利用一定的期望点得分评价方法来确定各项分析指标的得分。

(4)学者评分法学者评分法,其基本思想是根据相关的学术研究,建立评价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指标系统,并根据各项指标进行评分。

以此决定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程度,为旅游管理增添参考价值。

实景评价法是一种定量评价旅游资源的重要方法,它采用客观的现场调查,特别是采用影象技术、地理信息技术等信息处理技术,把旅游资源可视化后,根据不同的定量指标,进行旅游资源定量化和实地化评价和管理,发掘旅游资源的实际效果,准确判断旅游景区的ポジション、形状和状态等,以便为利用管理设计提供参考。

(2)优势比较法优势比较法是宏观定量评价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方法。

通过识别和对比不同旅游资源的定量指标,如景观质量、美学价值、资源负荷等,以确定最适宜的旅游资源开发利用和规划措施。

SWOT分析是一种定量评价方法,它将旅游资源管理和利用过程中环境内外的资源优势与不足因素和机会与威胁,分别纳入内部环境的“SIL”(strength,weakness,opportunity)和外部环境的“THR”(threat)四大衡量指标。

旅游资源评价

旅游资源评价

旅游资源评价1. 引言旅游资源评价是一个评估和判断旅游目的地的吸引力和可持续发展潜力的过程。

旅游资源的评价对于旅游业的发展和旅游目的地的规划和管理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旅游资源评价的概念和意义,并探讨一些常用的旅游资源评价方法。

2. 旅游资源评价的意义旅游资源评价对于旅游业的发展和旅游目的地的规划和管理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旅游资源评价可以帮助旅游业界和政府了解旅游目的地的吸引力和竞争力,从而制定相应的营销和发展策略。

其次,旅游资源评价可以帮助旅游目的地的规划和管理者更好地评估旅游资源的价值和潜力,为旅游开发和资源配置提供科学依据。

此外,旅游资源评价还可以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保护和利用旅游资源,提高旅游目的地的可持续竞争力。

3. 旅游资源评价的方法3.1 SWOT分析SWOT分析是一种常用的旅游资源评价方法,它将旅游目的地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进行系统的分析和评估。

通过对目的地的内外部环境进行SWOT分析,可以发现目的地的潜在优势和问题,并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

3.2 问卷调查问卷调查是一种常用的定量评价方法,通过向游客进行问卷调查,了解他们对旅游目的地的满意度、期望和需求。

问卷调查可以帮助评价目的地的各种服务和设施,发现问题并改进。

3.3 专家评估专家评估是一种定性评价方法,通过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对旅游资源进行评估和判断。

专家评估可以借助专业知识和经验,更全面地评价旅游资源的品质和潜力。

4. 旅游资源评价的指标体系在进行旅游资源评价时,需要建立相应的指标体系来评估旅游资源的各个方面。

旅游资源评价的指标体系可以包括自然资源、人文资源、设施资源、服务质量等方面的指标,以便全面评估旅游资源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5. 旅游资源评价的案例分析以某个旅游目的地为例,通过上述的评价方法和指标体系进行旅游资源评价。

通过对旅游目的地的SWOT分析、问卷调查和专家评估,可以得出对旅游资源的评估结果,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所谓旅游资源评价,是从资源开发利用的角度,对构成旅游资源的各要素,如观赏游憩价值、文化价值、规模丰度、适宜开发方向及开发潜力等方面对旅游资源进行综合评估,从而为开
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旅游资源的评价要考虑它在国际、国内和区内的相对重要程度,同时还要考虑潜在的客源市场、当地居民对资源的利用情况、可进人性、保护和开发的相对成本费用、资源的环境承载
力及开发可能造成的环境及社会文化影响等要素。

需要指出的是,这些要素往往并不是同等
重要的,在策划或规划时要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评价要素或评价指标,并对选择的指标赋予
不同的重要性。

这往往不是仅依靠单独的几个模式化评价模型或标准就能完成任务的。

作为评价的结果,至少要能够回答哪些资源是主要资源,最具有开发潜力,以及哪类资源是
区域类的主要资源。

后者往往是进行市场分析的重要前提。

通常来说,一个旅游目的地的资
源基础是由多种类型和各种不同重要程度的资源共同组成的。

对旅游资源进行评价的方法很多,有定性的,也有半定量或定量的,下面对其加以简要介绍。

传统的定性评价方法
传统定性评价通常是在对旅游资源进行了详细考察后,凭借经验和学识,对资源进行主观色
彩浓厚的结论性描述。

有学者从资源本身的一些特点对旅游资源进行评价,例如,资源是否
具备“古、特、奇、美、名、用”等特点,有些学者则归纳了一些定性评价的标准,如美学价值、文化价值、科学价值、历史价值、环境质量、旅游容量、组合状况、区位条件、适应范
围和开发条件等(刘振礼、王兵,2001)。

这种方法的优点在于能从宏观上把握旅游资源的特色,缺点是主观性强,不能量化,科学性
相对较差,评价准确与否与评价者的经验和素养高度相关。

因而,这种评价方法对初学者来讲,尽管方法简便,但实际操作却十分困难。

定量评价方法
定量评价方法相比定性评价方法而言,主要考虑对构成旅游目的地资源中的各类影响因子尽
可能通过数学或其他方式进行量化,从而得出一个科学的结论。

严格来说,目前存在的各类
定量评价方法都不是完全定量的,它们在评价指标甄选以及各指标所占重要性确定方面都有
一定的定性分析成分。

因此,这些定量评价方法实际上是定性与定量方法的结合。

评价者如
果没有扎实的业务素养和丰富的工作经验作为基础,即便采用了定量评价方法也并非能够获
得科学的评价结果。

一般而言,通过大量调查走访后,运用定量评价方法还需要经过以下几个步骤。

1、评价指标的甄选
在旅游资源定量评价的实践中,很难构建符合所有资源情况的评价指标体系,因此,许多学
者都根据具体的操作实践来制定评价的指标体系。

卢云亭(1991)、郭康(1995)和宋剑霞(1994)根据他们在北京、河北、陕西的实际调查和归纳分析,提出了“八度”评价指标体系,即规模度、古悠度、珍稀度、奇特度、保存度、审美度、组合度、知名度。

郝晓兰、李兰维(1994)在对呼和浩特地区旅游资源的评价过程中,将旅游资源开发潜力的评价指标体系首
先划分为旅游资源价值和旅游区位条件两个评价综合指标层,在每个综合指标层下又设若干
个评价因素指标层。

其中,旅游资源价值综合指标层包括四个评价因素指标层,旅游区位条
件指标层包括三个评价因素指标层。

每个评价因素指标层又可以山若干个评价因子构成,这
些评价因子是最基本的指标单元,例如,观赏价值这一评价因素就由美感度、奇特度和规模
度三个评价因子构成。

这样,整个评价指标体系就由评价综合指标层、评价因素指标层和评
价因子指标层三层构成。

需要提出的是,2003年出台的《旅游资源分类、调查和评价》(GB/T18972一2003)以国家标准的形式确定了旅游资源的评价指标体系,将其分为资源要素价值、资源影响力及可以计
算附加值的环境保护与环境安全三大评价项目,每一评价项目又设若干个固定的评价因子这
样做看上去显得统一而权威,实际上它对许多旅游资源,尤其是价值类型相对比较单一的资
源来说就显得很不公平。

实际上,在很多时候硬性地对资源评价规定一套评价指标是徒劳的,因为旅游资源的类型、价值和开发利用途径是如此丰富,很难用某个单一的万能指标体系去
适应这种多样和丰富,这也是现行的国家标准为许多学者所批评(黄远水2006;刘益、黄向、刘家明等2006;朱竑2005;王建军2005;王良健2006;杨振之2006)的一个重要原因。

2、确定不同指标的重要程度
在整个评价指标体系中,并非所有指标都同等重要。

这些要求根据策划或规划的实际情况来
确定各个指标的重要程度。

通常,各指标的地位通过对它赋予的权重来进行表达。

而在资源
评价中经常谈论的层次分析法、模糊数学法等就是根据权重计算方法的差异进行划分的。

确定权重有很多方法,包括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模糊数学法、灰色模型法、五点记分法等。

其实,无论哪种方法,都或多或少掺杂主观因素。

其是否客观与科学,与评价者和专家
团队的学识和经验关系很大。

3、确定评价分级
评价分级的作用是比较同一种资源的相对地位。

傅文伟(1994)对资源的评价指标用计分方
法分为5级;张国强(1998)将风景资源分为5个等级,即特级景源、一级景源、二级景源、三级景源和四级景源,分别相当于国际级、国家级、省级、市县级、本地级;《旅游资源分类、调查和评价》(GB/T18972一2003)也将旅游资源单体评价划分为5级,并规定五级旅
游资源称为“特品级旅游资源”,五级、四级、三级旅游资源被通称为“优良级旅游资源”,而
二级、一级旅游资源被通称为“普通级旅游资源”。

4、评分
按照确定的评价指标体系对旅游资源进行单项评分。

然后根据资源各单项指标得分以及该项
指标的权重,根据加权求和算出资源的总得分,最后按照起初拟定的评价分级对资源进行评
价总结,从而确定该资源所处的等级。

其中加权求和公式可以表达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