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盆栽花卉的生产情况

合集下载

2023年花卉苗木行业市场需求分析

2023年花卉苗木行业市场需求分析

2023年花卉苗木行业市场需求分析花卉苗木行业是指种植、生产、销售各种室内外观花、观叶、观果类花卉及其他园林绿化苗木以及花草盆栽等产品的产业,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们对绿化环保的要求不断增强,花卉苗木行业面临的市场需求也在不断变化。

本文将从四个方面对花卉苗木行业的市场需求进行分析。

一、市场需求的多样化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花卉苗木的需求也越来越多元化。

传统的观花苗木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新兴的品种和花卉类别不断涌现,消费者对于颜色、形态、香味、功能等多方面均有要求。

比如,近年来深受人们喜爱的养生植物、办公室小清新、家居绿植等新兴植物品类,以及气味芬芳、颜色艳丽、形态各异的多肉植物、仙人掌、芦荟等盆栽植物,都成为消费者追捧的对象。

因此,花卉苗木行业需要根据市场需求情况来不断丰富和拓展产品种类,以满足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

二、市场需求的服务化同时,消费者对于购买花卉苗木的服务质量和服务体验也越来越关注。

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和生活方式的变化,很多消费者更愿意在网上购买花卉苗木。

因此,花卉苗木行业必须优化电商平台、提升售后服务,以及完善物流配送等环节,为消费者提供更加便捷、高效、优质的服务。

此外,花卉苗木行业也需要结合实际情况,不断开展同城送花业务、绿化设计服务、植物养护服务等,提高市场竞争力和服务品质。

三、市场需求的环保化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下,环保意识日益增强,人们越来越注重生态保护和环境改善,这也推动了花卉苗木行业朝着更加环保、健康、绿色化的方向发展。

花卉苗木行业在生产过程中应该遵循环保原则,不使用农药或化肥等危害植物生长的化学产品,采用有机肥料、生物农药等天然环保材料,生产出更加健康、绿色的花卉苗木,并提倡消费者在养护过程中遵循环保养护方式,减少生态破坏。

四、市场需求的定制化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需求的多样化,花卉苗木行业需要通过定制化服务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不同的场合、不同的用途都需要不同的花卉苗木,因此花卉苗木行业在产品设计、生产和销售过程中可以加强与消费者之间的沟通交流,挖掘消费者的真实需求,根据消费者需求提供个性化的定制服务,以满足不同的市场需求。

2024年盆景市场需求分析

2024年盆景市场需求分析

2024年盆景市场需求分析1. 引言盆景是中国传统艺术形式之一,通过将小型植物种植在盆中,以及对其修剪和塑形,创造出具有观赏价值的景观作品。

近年来,盆景艺术在中国与世界各地越来越受到重视和欢迎。

本文旨在对盆景市场需求进行分析,以帮助相关企业和个人更好地了解市场前景和机会。

2. 盆景市场概况盆景市场涉及盆景作品的制作、销售、展览和培训等多个环节。

在中国,盆景市场已经拥有庞大的消费群体,并且这个群体不断增长。

盆景作为一种传统文化艺术,具有浓厚的文化内涵,享有较高的地位和价值。

3. 盆景市场需求特点盆景市场需求具有以下特点:3.1 文化追求盆景作为一种传统文化艺术形式,深受爱好传统文化和历史的人们追捧。

他们希望通过欣赏盆景,体验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并在生活中获得一种独特的审美享受。

3.2 生活情趣盆景作品也是一种艺术品,对于那些追求生活品质和情趣的人们而言,拥有一盆精致的盆景作品可以为生活增添一份独特的艺术氛围和美感。

3.3 放松心情繁忙的生活节奏和高度竞争的社会环境下,人们渴望一个能够让他们放松心情、减压的空间。

养殖盆景可以成为一种放松心情、抒发情感、陶冶性情的方式,满足人们对心灵享受的需求。

4. 盆景市场需求驱动因素盆景市场需求的增长和发展主要受以下因素的驱动:4.1 城市化发展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人们生活空间的缩小使得盆景成为一个理想的选择。

盆景的小型化和美观特点可以满足城市居民在有限空间内追求绿色生活和自然美的需求。

4.2 生活品质提升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生活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盆景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可以提升人们的生活品味和文化修养。

4.3 文化传承与保护当代社会中,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关注和追求日益增加。

盆景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社会价值和历史意义,保护和传承盆景艺术成为人们的共同责任。

5. 盆景市场发展前景盆景市场的发展前景广阔。

花卉苗木发展现状及趋势

花卉苗木发展现状及趋势

景观农业J I NG GU A N N O N GYE 林业经济与管理花卉苗木发展现状及趋势徐 波(新疆天池管理委员国家级森林公园,新疆阜康 831500)摘 要 花卉苗木行业是一种传统行业,相较于其他新型产业,这一行业的现代化发展水平较低。

基于此,首先对当前花卉苗木行业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又根据当前市场环境与经济形式提出了花卉苗木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以期花卉苗木行业能够更加适应现代化市场经济发展要求。

关键词 花卉苗木;发展现状;前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追求也越来越高,花卉苗木等产业开始被重视起来。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大部分区域的花卉苗木行业依旧处于不利地位,其分散性大、规模小、生产原始化等特点制约着花卉苗木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对花卉苗木行业发展进行研究具有现实意义。

1 花卉苗木发展存在的不足2.1 生产规模仍有待提高 花卉苗木行业相较于其他种植业而言,规模化、现代化和组织化程度仍较低,多以个体产户或家庭作坊为主要经营形式,具有规模性的大企业数量仍较少,大体上呈现出小且散的分布特点。

这种分布特点给花卉苗木的发展带来了巨大挑战,一方面不利于管理,很多病虫害不能进行统一防治,不能很好地统筹资源和配置资源;另一方面,基础设施很难实现区域性建成和区域共享,部分先进技术难以快速得到推广,十分影响生产效率。

1.2 销售途径依旧是难题 由于花卉苗木产业分散且规模较小,龙头企业少,带头作用有限,很难形成规模效应,难以产生品牌效应和市场主动权。

很多厂家在市场竞争中存在被压价、压级的现象,没有对自己商品的定价权,也没有科学的业内种植规划。

由于多数生产厂家都是小规模经营,没有太多的市场资源和市场调研,种植种类多半根据市场价格确定,对眼前的利益过分夸大,易产生部分中低档类别种植数量过多,形成供大于求的现象,这既浪费了社会资源,也对种植户造成了较大影响。

现阶段,网络的发展在销售渠道和市场信息上给种植户带来了很多便利,但由于花卉苗木业内发展仍不成熟,存在信息不流通、信息资源数量少、信息不全面不科学等问题,甚至还可能出现虚假的信息,这些均严重影响了花卉苗木的销售。

2023年花卉苗木行业市场环境分析

2023年花卉苗木行业市场环境分析

2023年花卉苗木行业市场环境分析随着人们对生态环境的重视,花卉苗木行业已经成为了一个快速发展的产业。

花卉苗木不仅具有观赏价值,还具有生态保护和人们身心健康的作用。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花卉苗木行业从事人员已经达到了1000多万,是一个极具潜力和发展前景的产业。

一、行业规模不断壮大花卉苗木种植的规模和技术水平日益提升,行业规模不断壮大。

据中国林业技术开发中心的数据显示,目前全国花卉苗木面积已经超过300万亩,年产值达到了300亿元以上。

同时,随着养殖技术和市场销售水平的提高,花卉苗木的品种、质量、数量均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不仅极大地满足了国内市场的需求,还逐渐向国外市场拓展。

二、行业竞争激烈花卉苗木行业市场竞争激烈,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品种竞争激烈。

花卉苗木品种繁多,不同品种的养殖技术和销售策略也有所不同。

因此,在市场中不同品种之间的竞争十分激烈。

有些优质品种的供应量不足,而有些品种的市场竞争压力较大,甚至出现滞销的情况。

2.品质竞争激烈。

花卉苗木是一个品质重要的行业,顶尖企业常常通过加强技术研发和提高生产质量来保证产品的品质。

这种优势产生了巨大的价值,也形成了市场竞争的主要动力。

3.价格竞争激烈。

花卉苗木价格变动较大,随着市场需求和节假日等因素的变化,价格也会有销售周期性波动。

此外,由于行业竞争的激烈,许多企业会通过不断降低价格来争夺市场份额。

三、文化和观念逐渐改善花卉苗木行业与文化和观念密不可分,随着人们对生态环境和身心健康的重视,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花卉苗木种植和养殖。

特别是在城市化进程推进的今天,越来越多的城市居民将花卉苗木作为自己家庭装修、休闲和养生的重要元素,也在推动行业不断发展。

同时,花卉苗木行业的文化价值也逐渐得到人们的认识和重视。

花卉苗木种植和养殖不仅展示了人类对大自然的热爱,更是一种对人类灵魂的滋养和精神意义的表达。

在此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走进花卉苗木行业,并在其中找到自己的生命价值和意义。

国内外花卉市场竞争格局对比

国内外花卉市场竞争格局对比

国内外花卉市场竞争格局对比目录一、说明 (2)二、国内外花卉市场竞争格局对比 (3)三、国内外花卉市场规模对比 (5)四、中国花卉市场发展趋势及前景预测 (7)五、花卉行业的分类 (9)六、国内外花卉市场结构差异 (11)一、说明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于公开渠道或根据行业大模型生成,对文中内容的准确性不作任何保证。

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相关领域的建议和依据。

新品种的研发与推广是花卉行业发展的重要动力。

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更多具有特色、高品质、耐运输的新品种将不断涌现,满足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追求越来越高。

花卉作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消费需求自然随之增长。

人们不仅在节日庆典时会购买花卉,日常生活中也会购买花卉来装饰家居、办公室等场所,增加生活氛围。

国际花卉行业注重科技创新,通过引进新技术、新品种等方式推动行业发展。

智能化、自动化等技术的应用也为花卉行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花卉行业产业链包括种子研发、种植、销售、物流、园艺设计等多个环节,目前这些环节已经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链,并且不断完善。

随着全球经济的持续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花卉行业在全球范围内呈现出蓬勃的发展态势。

花卉不仅作为美化环境的重要元素,还广泛应用于园艺、家居装饰、庆典活动、医疗保健等领域,其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格局。

二、国内外花卉市场竞争格局对比(一)国际花卉市场竞争格局1、全球花卉市场概述全球花卉市场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态势,多个国家和地区均有花卉产业的一定规模和发展。

以荷兰、泰国、肯尼亚等国家为代表,拥有成熟的花卉产业链,以其高质量的产品和良好的产业化体系在国际市场上占据重要地位。

2、主要花卉生产国家竞争态势荷兰以其先进的温室技术和丰富的花卉品种闻名于世,长期占据全球花卉市场的领先地位。

泰国则以其热带气候和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大力发展鲜切花和盆栽植物出口。

肯尼亚作为非洲的花卉生产中心,其出口市场主要集中在欧洲。

苗木花卉调查报告

苗木花卉调查报告

苗木花卉调查报告苗木花卉调查报告1根据省、市林业局部署,我局专门选派六人成立两个调查组,对全区苗木花卉生产情况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和总结。

现将调查汇总情况作以下总结报告;一、我区苗木花卉生产现状近几年来,我区苗木花卉生产情况呈逐年上升趋势。

据6月上旬调查统计,全区苗木花卉种植面积达到720亩,总产苗量达到1459万株,总产值可达1911万元。

育苗情况按类型划分:生态防护林育苗面积165亩,产苗量可达955万株,实现产值201万元,主要树种包括侧柏、黄栌等,速生用材林育苗面积75亩,产苗量24万株,产值可达60万元。

经济林育苗330亩,产苗300万株,实现产值450万元。

园林绿化育苗面积150亩,产苗120万株,实现产值670万元。

花卉种植面积已达141亩,产量60万株,实现产值530万元,其中观赏苗木类育苗达105亩,苗木产量51万株,产值可达500万株。

目前,我区有比较固定的专业化苗圃8处,总面积675亩,可育苗面积604亩,年生产能力达1055万株,总资产945万元,其中固定资产362.5万元。

育苗面积和生产能力分别占全区总量的84%和72%。

育苗种类包括生态防护林苗,用材林苗,经济林苗及园林绿化苗四个类型,近三十个树种。

全区现有花卉经营户5家,其中在__新城的经营户3家。

全区全年销售额约90万元。

主要经营盆栽花卉,自产自育面积4150m2,5.7万盆(株),年纯盈利38万元。

温室大棚面积4200m2,展销门市面积2100m2,主要经营多年生灌木,一年生或多年生花卉等,全区现有3个地方开展奇石经营活动,经营场地面积约60亩,经营规模有继续扩大趋势。

按照目前我区苗木花卉生产规模分析,我区与省内县区相比还不是育苗强区,因此,人均收入,产值以及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还比较低,对农民增收的贡献还不够明显。

种质资源保护工作是个薄弱环节。

由于我区属经济欠发达地区,财力有限,开展这项工作存在许多困难,今年我区制定了全区林木种植资源保护利用规划,也开展了一些基础性工作,但是,与种植资源保护利用的重要性及迫切性要求相比,差距还很大,开展好这项工作,需要投入较大的人力、物力及财力。

花卉市场调研报告最佳范文

花卉市场调研报告最佳范文

花卉市场调研报告最佳范文花卉市场调研报告最佳范文「篇一」随着我国加入WTO,在市场经济下成长起来的花卉业表现出更强的生命力,花卉科研生产、推广、流通、消费等各个环节都将与世界接轨,与世界花卉业同呼吸、共命运。

花卉产品结构由过去单一的以绿色苗木、传统盆景为主,逐步向观赏苗木、切花、盆花、观赏植物、商品盆景等多样化方面发展。

因此,花卉发展的新动向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花形互变型。

花形大的变小,小的变大,改变传统的花形。

二是一花多色型。

花卉由1 种或2种颜色变为多种颜色。

三是造型盆景型。

各种工艺造型的花卉盆景。

四是地栽变盆型。

由室外地栽花卉向室内微形盆栽观赏花卉发展。

五是花期异常型。

该类型可分为3种情况,即一年2次或多次开花型;将正常花期一次性延长;花期错季型。

我国花卉生产正在由“小而全,小而散”的传统生产方式向专业化、规模化、优质化方向发展。

针对目前状况,国内花卉产业的发展趋势应为:合理布局、加强控制、突出特色专业生产;建立市场体系,规范市场秩序;重视科学研究,培训技术人才;扩大对外合作与交流;以科技为支撑,提高花卉产业科技含量和企业效益;培育具有特色的花卉优良品种。

产品、科研、教育脱节,已成为广东花卉产业顺利发展的主要瓶颈。

花卉是科技含量较高的产品,对花卉生产技术、设施、经营管理水平要求较高,但现有科研和教育与生产相互结合构成的支撑体系,不能满足花卉生产快速发展的需要,主要表现在:① 广东农村劳动力素质偏低。

② 科研部门由于体制关系及缺乏科研资金扶持,相当部分骨干力量的精力放在创收上,而不是放在科研上。

③ 高校是培养花卉业生产、经营管理第一线人才的重要基地。

④ 本省高等院校开设花卉相关课程不多,花卉方面的人才不足。

⑤ 政府对花卉产业的.科技开发投入不够。

⑥ 没有一支从事花卉新品种、新技术的农业技术推广队伍。

(2) 重视外地(外国) 品种引种,忽视本地植物资源的开发引种。

(3)专业化不高,生产方式落后,缺乏规范行业标准。

我国花卉产业面临的瓶颈问题与出路对策

我国花卉产业面临的瓶颈问题与出路对策

我国花卉产业面临的瓶颈问题与出路对策我国花卉栽培历史悠久,在浙江余姚河考古中发现了距今约7000年的盆栽图案陶器残块。

战国时期的《诗经》中已有花卉栽培的文字记载。

秦汉时期就进行了大规模引种驯化试验,创造了盆景技艺。

西晋时第一部花卉园艺专著《南方草木状》问世。

唐宋时花文化繁荣,育苗、嫁接、修剪、插花和盆景技术达到了很高水平。

元代时文化低落,花卉园艺日趋衰弱。

明代时逐渐恢复,开始商品化生产,以种花为生的人渐多。

清初花卉业也盛,但清末以后直到民国时期,由于遭受外国侵略,我国花卉资源和名花品种屡被掠夺,战争造成经济衰落,民不聊生,花卉业日渐衰退。

新中国加速了园林建设,花卉园艺逐渐恢复。

但20世纪60年代,面对自然灾害影响粮食生产提出的“以粮为纲”农业方针,客观上放弃了花卉生产。

70年代末,花卉业又得以恢复发展。

1984年“中国花协”成立,促进了科研生产不断发展。

1999年,我国举办了“世界园艺博览会”,为花卉产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

2003年,我国花卉种植面积15万hm2,以超过1/3比率稳居世界第一成为园艺大国,产值540亿元,出口创汇2.6亿美元。

①近年来,乘着国家经济建设东风,设施栽培、生物手段、自动调控等高新技术广泛应用,花卉产业步入现代化发展时期。

一、我国花卉产业面临的挑战与瓶颈(一)发达国家现代化管理水平对我国产生的挑战加入WTO对我国花卉产业来说是一把双刃剑,机遇与挑战并存。

发达国家由于经济和科技优势,花卉产业早已进入品种专门化、经营集约化、生产规模化、技术高新化、育苗工厂化、栽培设施化、调控自动化、管理标准化、产品优质化、品位高档化、信息网络化、服务一体化、供应周年化等现代化发展时期。

我们背负这些差距包袱在追赶中面临竞争,不能说没有压力。

(二)我国花卉产业自身存在的瓶颈问题1.规模小难以适应专业化生产。

目前,我国由于农业土地散碎分割,花农多数采用“小而全的百花园”生产方式。

据中国花协统计,2000年,我国花卉面积14.8万hm2,生产企业2.2万家,农户42万户,大中型企业仅占1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内盆栽花卉的生产情况
我国盆栽花卉生产的历史比较悠久,可追溯到周秦时代。
西周在园囿中已盆栽兰花。《楚辞·离骚》中已有盆栽秋菊。宋代已有盆栽茉莉
的记录。明代,梅花、月季常用于盆栽观赏,盆栽花卉开始进入商品化生产。18
世纪后,国外花卉开始传入中国,出现盆栽金盏菊、万寿菊等草花。清代乾隆年
间,上海郊区已见批量草花盆栽生产。民国时代,南京、上海等地,山茶、杜鹃
等木本花卉已作为盆栽观赏。开始建有一些小型温室,生产四季秋海棠、樱草、
一品红、仙客来、朱顶红、文竹等,盆栽花卉开始进入市场。新中国成立以后,
盆栽花卉在花卉业中所占比重不大,常以传统栽培方法为主,规模小,种类老,
品种少,栽培技术落后,常以自产自用为主。1982年11月,由中国花卉盆景
协会与上海市园林局合办的中国菊花展览,展出菊花10万余盆。1987年4月,
中国花卉协会在北京举办第一届中国花卉博览会,展示了我国20世纪80年代
盆栽花卉的水平,盆花仍以传统花卉和传统栽培方法为主。新品种、新技术应用
直到1997年4月在上海举办的第四届中国花卉博览会上才得以体现。盆栽花卉
的数量、品种和栽培技术方面有了较大发展,开始看到我国盆花生产步入规模化
和出现商品化的雏形。此后,许多省市开始将盆花生产列入花卉业的主要发展方
向之一。

1.天津早在20世纪70年代末,天津的仙客来盆花就在全国已有名气。由于病
毒病的原因,影响了其进一步发展。直到20世纪90年代,在解决脱毒、无土
栽培、育种和专业性商品生产等问题之后,有效地提高了天津仙客来的商品性状,
形成了工厂化、集约化、科学化、规模化的商品生产模式,建立了有160余个
仙客来品种的种质基地,已向国内市场推出优质盆花50多万盆。并组建了全国
仙客来研究开发中心。为了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发挥地区优势,天津利用张家
口的冷凉气候、基质草炭、能源、土地和劳力等优势,1995年生产仙客来10
万盆,1998年生产20万盆。

2.上海1991年上海盆花年生产量仅100万盆。1997年上海市发挥技术优势,
盆花销售量剧增,年销售量达到1500万盆,比1996年翻一番。近年来,在青
浦的教大科技公司,1996年生产盆花40万盆,1997年生产量达到150万盆,
销售十分兴旺。种类有天竺葵、四季秋海棠、万寿菊、矮牵牛、鸡冠花、金鱼草、
美女樱、大花马齿苋等。为了满足上海市场的需求,1991年上海入境的花卉盆
栽植物约46万盆,包括从荷兰进口的凤梨科植物、一品红、仙客来、球根秋海
棠、火鹤花和微型月季等。另外,还有地产盆花仙客来、一品红、瓜叶菊和报春
花等。

3.北京为了适应城市绿化、美化和群众家庭养花的需要,北京盆花生产逐渐兴
旺起来,1993年生产盆花1000万盆,2000年达到2000万盆,满足首都大环
境的装饰。主要栽培种类有小菊、一品红、一串红、仙客来、万寿菊、瓜叶菊和
比利时杜鹃。

4.山东山东省在盆花生产上投入较大,发展迅速,重点扶持传统名贵花卉,坚
持生产、科研、销售一条龙的路子,逐步做到基地化、工厂化、多样化和优质化。
其中曹州的盆栽牡丹、莱州的盆栽月季,青州、青岛的仙客来,德州的菊花等,
年产量均不少,在国内花卉市场有一定影响。

5.江苏江苏省盆栽花卉的历史悠久。始于唐代,盆栽养兰十分盛行。宋代,赛
菊、赏菊在苏州等地非常流行。清代,扬州盆菊、盆栽疙瘩梅,南京花神庙盆栽
茉莉、白兰等闻名国内。民国期间无锡植鹃艺兰和1928年南京中山陵园的建成,
每年生产盆菊4000盆,盆花3000盆,球根花卉2000盆,装点陵区。新中国
成立后,南京、苏州两地栽有茉莉、白兰等香花400万盆。南京、靖江、无锡
的兰花从1991年的1000多盆,到1997年已发展到上万盆。1986年宜兴的
比利时杜鹃从引种开始,1993年年产20万盆,至今发展到年产100万盆以上。
南通等城市每年生产盆菊100万盆以上。江苏从1990年年产盆花65万盆,发
展到如今,用于城市环境装饰的盆花在1000万盆以上。

6.武汉随着城市的建设和发展,湖北省武汉市对盆花的需求量大幅度增长。仅
7个城区,年换花需200万盆,加之节假日景点布置等,对盆花需求量更大。至
今,武汉盆花年生产量在120万盆,盆花品种单一、老化,仍以百日草、一串
红、金盏菊、万寿菊、凤仙花等唱主角。准备在盆花方面建立一定规模的生产基
地,引进新品种、新技术,增加先进设施,来提高武汉盆花的数量和质量。

7.广东广东省在盆栽植物生产上非常有特点,就是充分利用本地气候条件的优
势,在广州着重栽培具有传统性的盆栽金橘、年橘,目前年产在25万~40万盆
之间,还有盆栽碧桃、茶花等。在深圳生产盆栽热带兰、火鹤花等高档盆花,在
顺德生产盆栽兰花,并销往东南亚、日本和我国台湾省。观叶植物生产基地分布
在珠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地处亚热带南缘,在历史上栽培九里香、米兰和白兰
等亚热带木本香花,栽培基础较好,成为我国亚热带木本香花的生产、供应基地。
改革开放以来,又引进了许多原产热带的阴生观叶植物,如巴西铁、亮丝草、竹
芋、黛粉叶、绿萝、南洋杉、变叶木、龟背竹、蔓绿绒、榕树和棕榈科植物的散
尾葵、软叶刺葵、袖珍椰子、鱼尾葵等,在珠江三角洲又形成了生产室内观叶植
物的热潮。每年北运观叶植物和木本香花有500车皮之多。据统计,1995年生
产观叶植物3000万盆(株),成为我国盆栽观叶植物生产和供应的最大中心。
由于进口量的大幅度增加,地产种苗、地租等成本投入增加加上大企业规模生产、
以薄利多销方式争夺市场份额(如广东棕榈园林公司,生产面积66.6公顷,
有棕榈科植物150余种,存圃观叶植物1000余万株),使观叶植物价格急剧下
降,生产观叶植物的利润也随之降低。1995年利润率为30%,1996年为18%,
1997年为10%,目前生产观叶植物的利润率仅为5%以下。为此,观叶植物生
产企业也就不断推陈出新,不断丰富品种,来提高市场占有率。

8.福建福建省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盆花生产从小到大,主要着重建兰、龙岩
素、鱼兰、大凤尾素、永安素的发展,在国兰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销往全国,
出口东南亚,1997年年产值达到5000万元,出口额为1000万元。同时,城
市装饰环境的时令盆花开始走俏,出现供不应求的景象。同时,1985年从香港
缤纷园艺公司和荷兰引进室内观叶植物以来,由于自然环境适宜,发展很快,观
叶植物的生产形成福州、厦门、漳州三点和沿福厦国道一条线的生产布局。目前
观叶植物已有300多个品种,已向专业化、规模化、现代化方向发展。1995年
观叶植物栽培面积200公顷、产值1亿元,1996年为233.3公顷、产值1.16
亿元,1997年达到280公顷、产值1.18亿元。观叶植物的栽培种类,早期
为室内观叶植物,如发财树、巴西木、变叶木、绿萝、蔓绿绒等。中后期发展棕
榈科植物的新品种,如散尾葵、袖珍椰子、小蒲葵等。目前,观叶植物销售趋于
平缓,生产趋于稳定。

9.四川盆栽植物在四川已开始推向市场,并热销。1993年盆花用量达到1000
多万盆,主要用于大中城市的环境布置。同时,发挥四川兰花的优势,现已批量
生产,1992年兰花栽培面积达到20公顷。

我国盆花生产还处于起步阶段,栽培面积还十分有限。由于设施栽培投资大,周
期长,风险性大,发展速度不快。目前,我国全年盆花生产量在1.5亿~2亿
盆,其产品质量仅属一般。由此看来,随着我国21世纪城市景观的改善和人民
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将对高质量盆栽花卉的需求越来越多,整个社会对盆花有
着极强劲的消费潜力。根据国际盆花业的发展趋势,21世纪我国的盆花事业的
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