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杵磨针》读后感300字

合集下载

铁棒磨成针读后感(通用5篇)

铁棒磨成针读后感(通用5篇)

铁棒磨成针读后感当品读完一部作品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获,何不写一篇读后感记录下呢?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铁棒磨成针读后感(通用5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铁棒磨成针读后感1今天,我读了一则故事,它讲述了唐代诗人李白小时候很贪玩,不用功学习,经常逃学。

有一次,他看到一位老奶奶在磨铁棒,他感到很奇怪。

老奶奶说;"愚公可以移山,滴水可以穿石,我也可以把铁棒磨成绣花针。

”李白受到启发,于是勤奋苦读,终于成为伟大的诗人。

故事读完了,我不由得想起了去年的那件事。

我和爸爸。

外公去爬莲花山。

站在山脚下,莲花山直插云霄,又高又险。

我顿时感觉自己爬不上去,便想要放弃了,可是在外公的不断鼓励下,我终于鼓起勇气,中间有好几次我都想放弃,可看到外公的那认真劲儿,心中便充满了力量。

由于我的坚持不懈,奋力攀登,终于爬到了山顶。

站在山顶上,我既欣赏了美景,也收获了快乐。

其实,生活不可能一帆风顺,在困难和挫折面前,我们要鼓起勇气,坚持到底。

“滴水能把石穿透,万事功到自然成”嘛。

铁棒磨成针读后感2当我读了《铁棒磨成针》之后,我知道了小时侯就应该套刻苦加勤劳地读书。

否则的话,是成不了大器才的。

这里面的故事是这样的:李白小的时候非常调皮,常常逃课。

那是因为他根本就不喜欢念书。

有一天,正当小李白兴冲冲地拿这风车从屋里跑出来时,他看到了一位年龄很高的老奶奶正在磨石上正用手磨着一根大大的、粗粗的铁棒。

小李白觉得挺有意思的,就走了过去问老奶奶:“老奶奶,请问您磨着这铁棒干什么用啊?”老奶奶慈祥地对小李白说:“孩子啊,奶奶这是在把铁棒磨成绣花针给我儿媳妇用的。

”小李白不禁得大吃一惊,问:“那老奶奶,要磨成这么一跟小小的绣花针可是需要很长很长,不,几十年也磨不成的呀!”老奶奶先笑了一笑,然后说道:“孩子啊,你要明白:只要工夫深,铁棍就能磨成针!”后来,就是老奶奶说的这句话领导了李白。

使他用心学习,最后成了我国最的一位大诗人。

读《铁杵成针》有感(精选5篇)

读《铁杵成针》有感(精选5篇)

读《铁杵成针》有感读《铁杵成针》有感(精选5篇)读《铁杵成针》有感篇1今天,我读到了一篇《铁杵成针》的故事。

故事主要讲的是李白小时候很贪玩,一次李白逃学了,经过溪边时,看见了一位老奶奶在磨一根铁杵。

于是好奇地问:“老奶奶,您在这做什么呀?”老奶奶慈祥地笑了一笑,只说了一句话:“孩子,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李白仔细一想,觉得很惭愧,就向老奶奶行个礼,从此发愤读书。

后来,李白成了著名的诗人。

回想自己,也常常遇到一些小挫折就气馁了。

记得有一次,我看一本课外书,计划用一个月时间看完,每天看30分钟,前几天还按计划看书,到后来就不能坚持了,偶尔看看。

还有一次,老师布置了几道奥数题。

其中几道题都做完了,只剩下一道题不会做,我绞尽脑汁都想不出来,索性不做了。

后来经老师指导,我才恍然大悟,其实只要自己再仔细点,也能找到这种方法。

经过这几次教训,我才深深地体会到:凡事只要有恒心,就没有做不到的事。

少年李白的“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的故事给了我深刻的教育。

我相信在今后的日子里,这句话将会伴随着我成长。

你知道吗?这已经成为我和少年李白之间永远的小秘密。

读《铁杵成针》有感篇2我是一个小皮猴,上课总是动个不停,爱做小动作,做任何事情总是三分钟热度,等热情过后说什么也不想坚持了。

为这点,妈妈非常头疼,为此她找到了我们的陈老师,陈老师微笑着递给我一个小故事,说:“我相信聪明的陈栋能从中得到许多启发。

”老师的微笑似乎有魔力,我迫不及待地读起了故事。

这是一个《铁杵成针》的故事,写的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小时候的事情。

李白小时候学习不用功,经常逃课,一次他在路上碰到一个老太婆在溪边磨杵。

李白觉得奇怪,就问:“奶奶你磨这铁杵干什么?”老太婆说:“我要把它磨成针呀。

”李白说:“铁杵这么粗,针那么细,要磨成针,太不可思义了!”老太婆回答说:“只要功夫深铁杵就能磨成针。

”李白听了,很受触动,从此发奋学习,终于在文学上取得极大的成就。

读了这个寓言故事我又想到了《滴水穿石的启示》,当看到那微小的小滴时,我百思不得其解,小小的、弱弱的、软软的水滴怎么能把坚硬的石滴穿透呢?我读了《铁杵成针》后才明白,铁杵磨成针和滴水穿石的道理是一样的,只要持之以恒,一定就能有所收获。

铁杵磨针读后感范文(通用8篇)

铁杵磨针读后感范文(通用8篇)

铁杵磨针读后感范文(通用8篇)读完一本名著以后,相信大家都增长了不少见闻,写一份读后感,记录收获与付出吧。

怎样写读后感才能避免写成“流水账”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铁杵磨针读后感范文(通用8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铁杵磨针读后感1假里,我读了一篇成语故事《铁杵磨针》。

故事讲的是:唐代著名大诗人李白小时候虽然聪明,但不爱学习,经常逃学出去玩。

有一次,他逃出学堂,在城外看见一个草屋,草屋门口坐着一位老奶奶,手里正拿着一根铁棒在石头上磨。

李白走过去好奇地问:“老奶奶你在干什么。

”老奶奶说:“在磨做衣服的针。

”李白笑着说:“这么粗的铁棒,要磨成针,怎么可能呢?”老奶奶笑着对李白说:“铁棒虽粗,我天天磨,只要我肯下功夫,还怕它磨不成针。

”听了老奶奶的话,李白很受感动。

回去之后,他再没有逃学,每天认真做学问,遇到困难就想到铁杵磨针的事情,就立刻增加了勇气与毅力。

后来,他终于成为一位伟大的诗人。

读了《铁杵磨针》的故事,我被老奶奶那种坚持不懈的精神感动。

想到自己平时对于学习不够主动,做作业时遇到难题就知难而退,急于求助家长,没有耐心和恒心,从心里感到惭愧。

通过学习这则成语故事,让我懂得了做任何事情,都要持之以恒,坚持下去,不能半途而废,最终一定能取得成功。

铁杵磨针读后感2书像台阶,我们在书的海洋徜徉着,是多么的快乐。

我给同学们推荐一篇文章——《铁杵磨针》。

这篇文章是讲李白不喜欢读书,常常逃学。

有一天李白又没上学,在街上闲逛。

突然,看见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婆婆在磨铁杵。

他听了老婆婆的话,就发奋学习,终于成了唐朝名垂千古的诗仙。

读了这篇文章,我明白了无论做什么事情,只要有恒心,就一定会成功。

任何成就都是刻苦劳动的结果。

铁杵磨针读后感3每当我决定放弃的时候,我就会想起这样一个成语故事。

唐朝著名诗人李白小时候不喜欢念书,经常逃学,到街上去玩。

一天,李白又没去上学,在街上闲逛,他东溜溜西看看,不知不觉就到了城外,温暖的阳光,自由自在飞翔的小鸟,使李白赞叹不已,他心想:这么好的天气,如果整天在屋子里读书,那多没意思啊!走着走着,在一个屋门口,坐着一位头发苍白的老婆婆,正在磨一根棍子般粗的铁杵。

铁杵磨成针优秀读后感精品范文(精选5篇)

铁杵磨成针优秀读后感精品范文(精选5篇)

铁杵磨成针优秀读后感精品范文(精选5篇)WTT整理,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铁杵磨成针优秀读后感1故事主要讲了小时候李白很贪玩,不好学。

一天,他趁老师们不注意,丢下课本,溜了出去。

李白在街上走呀走,无意间走到了村外,李白发现村外的景色可美了。

有欢悦的小鱼,可爱的小鸟。

李白想:“这么好的景色,不出来观看,天天闷在学堂里怪可惜的!”李白走啊走,看到了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太太,她正用一根粗棒子在石板上磨着,李白惊奇地问:“老奶奶,您为什么要用粗棒子在石板上磨呢?”老奶奶抬起头,望着李白白笑笑说:“我要把这根铁杵磨成绣花针。

”李白大吃一惊地说:“怎么可能呢?铁杵那么粗。

”老奶奶说:“滴水能穿石,愚公能移山,我为什么不能把铁杵磨成绣花针呢?”,李白想了想,觉得老奶奶说的话有道理,这是一种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精神,顿时感到自己很惭愧,便回到了学堂,发誓,今后一定要发奋学习,最后他成了举世闻名的诗仙。

《铁杵磨成针》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任何事情,只要有恒心,有毅力,坚持下去便能获得成功。

铁杵磨成针优秀读后感2生活中,我们常听到持之以恒﹑坚持不懈之类的话。

其中我最喜欢的句子是“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话说唐代大诗人李白小的时候,在外面玩耍,看见一位老婆婆拿着一根又粗又大的铁杵。

在那石头上打磨,那李白不解地问:“老婆婆,您那这么大的铁杵,什么时候才能磨成绣花针”。

老婆婆笑着说老婆婆笑着说:“只要每天磨一点,铁杵总有一天会变成绣花针的”。

上面的故事就是“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的由来,老婆婆的那种不怕吃苦,有恒心,有毅力的精神非常值得我们敬佩。

现在的生活中,我们很多人都缺少这样的精神,例如在学习中,遇到一个难题,看了一遍,没有头绪,就不做了,还有,我们每次数学考试的最后一题往往都很难,这样,一次很难,两次很难,第三次我们都不做了,都成了定向思维,就看的不看,这样导致成绩上不去,实际上生活中有许多自己刻苦后,练成了不平凡的技术,如走钢丝,如果没有平时刻苦再刻苦的训练。

铁杵磨成针的故事读后感(精选13篇)

铁杵磨成针的故事读后感(精选13篇)

铁杵磨成针的故事读后感(精选13篇)铁杵磨成针的故事读后感(精选13篇)铁杵磨成针的故事读后感篇1我读了许多书,有《科学实验王》、《幽默格言故事》、《故事大王》、《木偶奇遇记》等等,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难忘的是《故事大王》这本书,这本书里我最喜欢的一个故事是《铁杵磨针》,这个故事主要是讲我国唐代著名的大诗人李白少年时候很顽皮,不用心读书,有一天,李白来到了一条小河边,看见一位老婆婆在一块石头上磨一个大铁棒,李白问:“老婆婆,您在磨什么呀”?老婆婆说:“我要给我女儿磨一根绣花针”。

李白惊奇地问:“什么?这么粗的的铁棒要磨成绣花针,这可能吗”?老婆婆严肃地说:“孩子,你别看这铁棒很粗,只要天天磨,就会越磨越细,功夫到了就能磨成针了”。

李白听了老婆婆的话,深思了很久,觉得老婆婆说的话里面有很深的道理,他为自己不好好读书而惭愧,决心今后要向老婆婆学习,发愤努力地读书,再不贪玩了,通过李白自己的努力,最后成为著名的大诗人。

通过这个故事,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情,只要有毅力、有恒心,下苦功夫,就能克服重重困难做出成绩。

从现在起,我也要向李白学习,发愤、刻苦、努力的读书,争取考一个我理想中的清华大学。

作者:二年一班陈梦璇铁杵磨成针的故事读后感篇2为了把铁棒磨成针,他不辞劳苦,白天磨呀,晚间磨。

不但在滴水成冰的冬天磨呀磨!而且在炎炎似火夏天还是在磨呀磨!亲戚朋友劝,他只要摇头。

路过的人劝,他还是摇摇头。

妈妈心疼儿子,劝他不要磨了,他笑了笑说,做事哪能半途而废呀!又继续磨呀磨!最终大功告成。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只要努力,就会有收获的。

这个故事对我教育很深。

我以前铅笔字写得不好,看懂我的字的人不多。

老师让我练字,开始还好,愿意写,一会就不愿意写了,枯燥无味,即使写也是处于应付,字没有进步。

老师发现后,让我《铁杵磨成针》的故事,使我很受启发。

又拿来字帖让我临摹,一段时间我的字明显进步,妈妈看我的字非常“惊呀”,同学看我的字好似羡慕呀。

铁杵磨成针读后感

铁杵磨成针读后感

铁杵磨成针读后感铁杵磨成针读后感5篇当认真看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积累了属于自己的读书感悟,这时候,最关键的读后感怎么能落下!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读后感呢?以下是店铺整理的铁杵磨成针读后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铁杵磨成针读后感1故事主要讲了小时候李白很贪玩,不好学。

一天,他趁老师们不注意,丢下课本,溜了出去。

李白在街上走呀走,无意间走到了村外,李白发现村外的景色可美了。

有欢悦的小鱼,可爱的小鸟。

李白想:“这么好的景色,不出来观看,天天闷在学堂里怪可惜的!”李白走啊走,看到了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太太,她正用一根粗棒子在石板上磨着,李白惊奇地问:“老奶奶,您为什么要用粗棒子在石板上磨呢?”老奶奶抬起头,望着李白白笑笑说:“我要把这根铁杵磨成绣花针。

”李白大吃一惊地说:“怎么可能呢?铁杵那么粗。

”老奶奶说:“滴水能穿石,愚公能移山,我为什么不能把铁杵磨成绣花针呢?”,李白想了想,觉得老奶奶说的话有道理,这是一种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精神,顿时感到自己很惭愧,便回到了学堂,发誓,今后一定要发奋学习,最后他成了举世闻名的诗仙。

《铁杵磨成针》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任何事情,只要有恒心,有毅力,坚持下去便能获得成功。

铁杵磨成针读后感2今天我读了一篇故事,故事的名字是《铁杵磨针》。

这篇故事讲的是我国的大诗人李白,在他小的时候很调皮,他在家背文章背不下来就溜出去玩。

他在小溪旁边看到一个老婆婆在磨一个大铁棒,李白问:“老婆婆,你在磨什么呀?”老婆婆一边磨一边说:“我要给我女儿磨一根绣花针。

”李白有些奇怪的问:“什么?这么粗的铁棒要磨成绣花针这可能吗?”老婆婆说:“孩子,你别看这铁棒很粗,只要天天磨就会越磨越细工夫到了就能磨成针了。

”李白听了老婆婆的话,想了很久才慢慢离去。

李白觉得老婆婆说的很对,话里面有很多的道理。

他为自己不好好学习而惭愧决定以后要好好学习发奋读书,最后成为了著名的`大诗人。

读了这篇故事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这个道理是干什么事只要有毅力下苦工夫就能克服困难做出成绩的。

铁杵磨针读后感300字五篇

铁杵磨针读后感300字五篇

铁杵磨针读后感300字五篇咀嚼书中的宁静,体会其人生滋味。

读书,可以让读者在迷茫中找到出路;在书海中,找见自身的启迪。

下面是为大家准备以下的内容铁杵磨针读后感,仅供参考。

铁杵磨针读后感一李白我想大家肯定都知道,对他小时候发生的铁杵磨针的事也多少有些了解,这个不起眼的故事,却蕴含着大智慧,我非常喜欢它。

故事情节简洁明了却引人深思。

如果李白没有遇到磨针的老奶奶呢?后果可想而知,他会继续地贪玩下去,荒废学业,失去了人的道德品格,掉进黑暗的深谷,默默无闻的到死。

李白在老人的指点下,终于明白,人生像帆船,沿着自己的航线走下去,虽然会遇到风雨,但是阴云后会是彩虹,如果不慎跌进礁石区,船会撞的粉碎,沉落_。

生活中到处都有着老奶奶身影,我曾经读过一篇*,一位孤独恶老人听说一个花园重金购买一种花的白色品种,可在常人眼里是不可能培育出这种花的包色品种的,但在老人心里,早已下定了培育出白色品种的决心,他首先买了种子,在每年的秋天开花的季节挑出花色淡的花来打种,这样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终于在第十二年培育出了纯白色的花,他像老奶奶磨针一样,都有着一个信念,那就是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读完后,我还有一个问题没有解答出来,铁杵磨针对我们今后的路有何启示?后来我终于弄清楚,在想做一件事时,心中要有一种力量,一种信念—有志完事能成,无志十事九空。

铁杵磨针读后感二《铁杵磨针》这个故事讲述了在唐朝有一个叫李白的人,他从小不爱念书,常常逃学,经常到街上去闲逛。

一次,李白偶遇一位老婆婆用一根棍子般粗的铁杵在磨绣花针。

老婆婆的一番话令李白羞愧难当。

从此以后,李白再也没有逃过学,每天学习特别用功。

李白最终成了名垂千古的“诗仙”。

“只要功夫深,特出磨成针”也因此成为经典之句。

学习虽辛苦,但如果象李白那样长期逃学不念书的话,他学业就一定会荒废,对他的学习影响不说,久而久之,会养成一种游手好闲的坏习惯,对他的成长、成才及其有害。

学习这样的小事情都做不好,是不能做成大事业的。

《铁杵磨成针》读后感范文(通用8篇)

《铁杵磨成针》读后感范文(通用8篇)

《铁杵磨成针》读后感范文(通用8篇)认真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增长了不少见闻,何不静下心来写写读后感呢?想必许多人都在为如何写好读后感而烦恼吧,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铁杵磨成针》读后感范文(通用8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铁杵磨成针》读后感1读书可以让我明白很多道理,增长很多见识,每天我都读书,印象最深的是一个关于李白的故事:李白从小很贪玩,一天他出去玩时,看见一位老婆婆在磨铁棒,便问道“婆婆,您在干什么呀?”,老婆婆边磨边说“我在用铁棒磨绣花针呢!”李白听了很惊讶“铁棒也能磨成绣花针吗?”老婆婆继续说“能,只要天天磨,肯下功夫,铁棒也能磨成绣花针”。

李白想想觉得很有道理,好像从中悟出了什么,联想到自己的学习,知道不学习是不对的,就立刻跑回去继续读书。

后来,他终于成为历史上著名的诗人。

同学们,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管是学习还是生活中,肯定会有困难和险阻挡住我们前进的道路,但是,只要我们有恒心、有毅力、不放弃,不断总结提高和改进,就总会有克服困难、取得巨大成功的一天。

读书,不能一味的讲究数量,要善于思考和总结,小故事往往隐含了大道理,很多成语故事虽短小精悍,却寓意深刻,如:囫囵吞枣、凿壁偷光、刻舟求剑、黔驴技穷等等。

同学们,让我们携起手来,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探索和发现知识的奥秘,读万卷书才能行万里路,也只有读书破万卷,才能下笔若有神。

《铁杵磨成针》读后感2“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说起这句话,还有一个关于李白小时候的故事。

李白是唐代的大诗人,被誉为“诗仙”,可是他小时候并不喜欢读书。

一天,李白正在读书,读着读着他就有些不耐烦了,心想:这么厚的一本书,什么时候才能看完啊?我还是先玩会儿吧!于是,李白把书一扔,就跑出去玩儿了。

李白来到桥边,看见一位老奶奶正在磨一根铁棒,忍不住问:“老奶奶,您磨这根铁棒做什么啊?”“我要把它磨成一根针。

”李白又问:“那什么时候才能磨成针呀?”老奶奶说:“我每天都磨,还愁磨不成针吗?”李白听后,若有所思,就回到家继续读书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铁杵磨针》读后感300字
《铁杵磨针》读后感300字苏州新区实验二(2)班王子玥
暑假里,我读了一篇故事《铁杵磨针》。

故事讲的是:唐代著名大小时候虽然聪明,但不爱学习,经常逃学出去玩。

有一次,他逃出学堂,在城外看见一个草屋,草屋门口坐着一位老奶奶,手里正拿着一根铁棒在石头上磨。

李白走过去好奇地问:老奶奶你在干什么。

老奶奶说:在磨做衣服的针。

李白笑着说:这么粗的铁棒,要磨成针,怎么可能呢?老奶奶笑着对李白说:铁棒虽粗,我天天磨,只要我肯下功夫,还怕它磨不成针。

听了老奶奶的话,李白很受感动。

回去之后,他再没有逃学,每天认真做学问,遇到困难就想到铁杵磨针的事情,就立刻增加了勇气与毅力。

后来,他终于成为一位伟大的人。

读了《铁杵磨针》的故事,我被老奶奶那种坚持不懈的精神感动。

想到自己平时对于学习不够主动,做作业时遇到难题就知难而退,急于求助家长,没有耐心和恒心,从心里感到惭愧。

通过学习这则成语故事,让我懂得了做任何事情,都要持之以恒,坚持下去,不能半途而废,最终一定能取得成功。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