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铁件通用检验标准
铸件质量检查标准

一、目的:为了确保外协标准铸件、成品铸件质量符合工艺、技术要求,为了满足产品特性,结合相关文件特制定本标准。
二、适用范围:本办法适用于我公司产品外协、采购、装配过程中、全部铸件质量检查标准。
三、检查标准:3.1、铸件结构要符合设计要求或加工工艺要求。
无特殊要求时按铸件通用标准执行。
通用标准等级分为:交货验收技术条件标准;铸件质量分等通则(合格品、一等品、优等品)材质、检验方法;工艺和材料规格等一般性规则。
3.2、铸件成品检验。
铸件成品检验包括:相关技术条件的检验、表面质量检验、几何尺寸检验等项内容。
①相关技术条件的检验。
包括铸件化学成分、机械性能等检验内容。
机械性能检验和金相及化学成分检验等技术条件的检验,均必须按相关国家标准执行检验(此处略)。
②表面质量检验。
机械加工生产一线人员在工艺过程中对铸造毛坯的检查主要是对其外观铸造缺陷(如有无沙眼、沙孔、疏松、有无浇不足、铸造裂纹等)的检验;以及毛坯加工余量是否满足加工要求的检验。
表3-1铸件外观质量检验项目(GB6060.1—1985)表3-2 铸件表面粗糙度(R a 值μm)(GB6414—1986)③铸件成品几何尺寸检验。
主要一种是采用划线法检查毛坯的加工余量是否足够。
另一种方法是:用毛坯的参考基准面(也称工艺基准面)作为毛坯的检验基准面的相对测量法(需要测量相对基准面的尺寸及进行简单换算)。
表3-3 铸件尺寸公差数值(mm)(GB6414—1986)注:铸件基本尺寸≤10mm 时,其公差等级提高3 级;大于10mm 至等于15mm 时,其公差等级提高2级;大于16mm 至25mm 时,其公差等级提高1 级。
附表:铸件质量检验与缺陷处理实用技术。
热泵铸铁件标准

热泵铸铁件标准
热泵铸铁件的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铸件质量:铸件应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
如GB/T 9439-2010《灰铸铁件》等。
铸件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能够承受热泵运行过程中的各种负荷和应力。
2.外观质量:铸件表面应平整、光滑,无裂纹、气孔、缩松等缺陷。
铸件表面应进行防锈处理,以防止生锈和腐蚀。
3.尺寸精度:铸件的尺寸应符合图纸要求。
公差应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
尺寸精度高可以保证热泵系统的正常运行和稳定性。
4.材料要求:铸铁材料应具有良好的铸造性能、力学性能和耐腐蚀性能。
常用的铸铁材料有灰铸铁、球蛋铸铁等。
5.热处理要求:对于需要提高力学性能和耐腐蚀性能的铸件,需要进行热处理。
热处理I艺应根据铸件的材料和用途来确定。
6.检验要求:铸件应进行严格的检验,包括外观检查、尺寸检查、力学性能测试等。
检验合格后方可出厂和使用。
总之。
热泵铸铁件的标准涉及到多个方面,包括铸件质量、外观质量、尺寸精度、材料要求热处理要求和检验要求等。
只有符合这些标准的铸件才能保证热泵系统的正常运行和稳定性。
制定:审核:批准:。
铸件检验标准

铝合金铸造件检验技术条件(试行)1 内容及适用范围本标准根据GB/T 1173-1995及GB/T 9438-1999的相关内容,规定了铝合金铸件的分类和铸件的外观质量、内在质量以及铸件修补等内容的技术要求与检验规则等。
本标准适用于我公司采用金属型铸造所生产的制动器上、下泵体等铸件(不含压力铸造)。
根据工作条件、用途以及在使用过程中如果损坏,所能造成的危害程度,将铸件分类如下:2 技术要求2.1 化学成分2.1.1合金的化学成分根据GB/T 1173-1995的规定,应符合表2-1及表2-2的规定。
2.1.2当使用杂质总和来表示杂质含量时,如无特殊规定,其中每一种未列出的元素含量不大于0.02%。
2.2 状态2.2.1铸件按表2-3的规定,呈铸态或热处理状态供应。
注:在保证合金机械性能前提下,可以不加铍(Be)。
2.3 机械性能2.3.1 每批铸件应按其类别检验机械性能。
2.3.2 合金及其铸件的机械性能应符合表2-3的规定。
2.4外观质量2.4.1铸件在进行表面粗糙度、表面缺陷、尺寸等外观质量检验之前,飞边、溢流口、隔皮等应清理干净、平整,但不可在非加工表面上留有明显的凿痕,且宽度不得超过2mm。
2.4.2铸件的表面粗糙度Ra为6.3μm以上。
2.4.3非加工表面的浇冒口,应清理到与铸件表面齐平;待加工表面的浇冒口残留量应不大于3mm。
2.4.4清除飞翅、夹砂等多肉类缺陷,铸件的内外表面由于型芯及顶杆的磨损所产生的飞边、毛刺应清除干净。
2.4.5根据顾客图样或技术文件的要求,铸件表面可进行喷砂处理。
2.4.6铸件上作为基准用的部位应平整,不允许存在任何凸起痕迹,装饰面上不允许有推杆痕迹(图样上注明)。
2.4.7非加工表面上,由于模具组合镶并或受分型面影响而形成的铸件表面高低不平差值不得超过0.3mm。
2.4. 8非加工表面上,不允许有超过表2-4(Ⅰ)级规定的花纹、麻面和有色斑点。
2.4.9铸件尺寸应符合图样的要求。
铸铁锅检验标准

3、产品需保持清洁,不可留有灰尘、废屑等脏污;
4、陶瓷底部及边缘需要平整、放置在桌面上需要平稳不能晃动
(高低边情况),底部不平度不大于0.5mm;
目视/塞尺/
1
外观
7、盖子与罐身配合需紧密,不可有左右翘动等不着实现象;
铅封样品
Ⅱ
2.5
8、盖子锁附螺钉与盖钮需配合牢固,不可有滑牙,松动及盖钮未
锁紧现象,
S-2
1.0
委外测试
1、搪瓷需通过FDA食品安全性测试,FDA:CPG7117.06&07;
4
与食品接触安 2、与食品接触的搪瓷部分铅、镉溶出量应符合,铅≤0.5mg/L,镉 全性测试 ≤0测试
75±1度环境下测试32小时后搪瓷表面不可有掉釉、褪色及生锈现 象;
洗碗机
2、环保要求,洗碗机测试、热稳定性测试在第一次出货时抽样测试,后续将定期或不定期的进行随机抽样测试;
审核:
制表:杨东明
小刀/3H铅笔
S-3
1.0
1、热稳定性试验方法:
将试样放入已达到160℃温度的高温箱内,待温度回升后,保温30min。保温结束后,取出样品,样品口径与水面约45℃,
备注
以最快的速度投入水中(从取出样品到投入水中时间不应超过15s,水面就高出试样至少20mm,水温变化不应超过4℃), 浸泡10min,取出试样用布揩干,检查有无胎裂现象。
产品名称
美利龙集团检验标准
铸铁锅
产品型号
SIP: C1300-X01
NO 检验项目
标准要求
检验方法 检查水平 AQL
1、锅身和锅盖表面为搪瓷处理效果,外表面为深灰色,内表面为
奶白色,色泽要一致,不可有明显色差情形,详见铅封样;
铸件外观检验规范标准

铸件外观检验规
一、围
本规适用于本厂产品的精铸件、砂型铸件的外观检验。
本规规定了精铸件、砂型铸件的外观检验要求和具体验收准则。
二、铸件外观缺陷名称及分类
铸件不得有明显孔眼(气孔、缩孔、缩松、渣眼、砂眼、铁豆),裂纹(热裂、冷裂、温裂),表面缺陷(粘砂、结疤、夹砂、冷隔),形状缺陷(多肉、浇不足、变形、料口毛刺)等严重影响产品的外观和强度缺陷。
四、具体验收准则
(一)手轮
(二)定位轮
(三)调整块
(四)尾环架
1 气孔
2 多肉
3 浇不足
4 料口毛刺
注:如出现其它严重影响产品的外观缺陷,一律不可接收。
铸铁检查井盖》检验标准

《铸铁检查井盖》检验标准(C J/T3012-1993)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建设行业标准CJ/T3012-93铸铁检查井盖Cast iron manhole top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1)2、引用标准 (1)3、术语 (1)4、产品瑾和标记示例 (2)5、承载等级 (2)6、技术要求 (3)7、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 (4)8、检验规则 (5)9、标志及证明书 (6)附加说明 (6)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铸铁检查井盖的承载等级、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
2、引用标准GB 9439 灰铸铁件GB 1348 球墨铸铁件GB 6414-86 铸件尺寸公差3、术语3.1检查井通往地下设施(如自来水、排水、电信、电力、燃气、热力、消火栓、阀门、环境卫生等)的出入口。
3.2检查井盖检查井盖部的封闭物。
由支座和井盖组成。
检查井盖中固定于检查井井口的部分。
用于安放井盖。
检查井盖中未固定部分。
其功能是封闭检查井口,需要时能够开启。
3.3嵌入深度支座支承面至支座顶面的高度。
3.4缝宽支座与井盖之间的间隙3.5支座支承面支承井盖的支座平面。
3.6井盖接触面井盖与支座支承面相接触的平面。
3.7检查井盖净宽D(mm)支座孔口的最大内切圆直径。
3.8试验荷载(井盖压力试验机)在测试检查井盖承载能力时规定施加的荷载。
4、产品型号和标记示例×宽(mm),设计号四部分组成:4.2标记示例JG-D-6005、承载等级检查井盖按其承载能力不同分为重型与轻型两个等级(见表1)。
表 1等级标志设置场合重型重(Z)机动车行驶、停放的道路、场地轻型轻(Q)除上述范围以外的绿地,禁止机动车通行和停放的道路、场地6、技术要求6.1原材料a灰口铸铁。
b球墨铸铁6.2检查井盖的形状宜为圆形,也可以是方形或矩形。
6.3井盖与支座间的缝宽应符合表2的要求。
表 2检查井盖净宽JK(mm)缝宽a=(a1+a2)(mm)≥600 8 +2 (-4)<600 6 ±26.4支座支承面的宽度应符合表3的要求。
铝铸件检验标准

铝铸件检验标准1. 引言铝铸件是一种常见的材料,在许多行业中都被广泛使用。
为了确保其质量和可靠性,需要进行严格的检验。
本文将介绍铝铸件的检验标准及相关要求。
2. 外观检验外观检验是铝铸件检验中的首要步骤。
在这一步骤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表面缺陷:检查铝铸件表面是否存在气孔、夹杂物、砂眼等缺陷。
根据铸件的用途和要求,一般会规定缺陷的数量和尺寸限制。
- 尺寸检验:测量铝铸件的关键尺寸,包括长度、宽度、高度等。
根据设计要求和图纸,核对尺寸是否符合要求。
- 表面光洁度:检查铸件表面的光洁度,确保没有明显的划痕、氧化或腐蚀。
3. 化学成分检验铝铸件的化学成分直接影响其物理性能和机械性能。
化学成分检验的要求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铝含量:检验铸件中的铝含量是否符合要求,一般要求铝含量在一定范围内。
- 合金成分:根据具体要求,确定铸件中其他合金元素的含量,如锰、镁等。
确保各元素的含量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 杂质含量:检验铸件中有害杂质的含量,如铁、铅等。
杂质含量超过标准限制将会影响铸件的质量和性能。
4. 机械性能检验铝铸件的机械性能是其可靠性和使用寿命的重要指标。
机械性能检验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抗拉强度:测量铝铸件在拉伸过程中的抗拉强度,以确定其承受力和稳定性。
- 屈服强度:测试铸件在受力作用下出现塑性变形的最大压力,以评估其抗变形性能。
- 延伸率:测量铝铸件的延伸率,即在断裂前能承受的最大形变量。
延伸率越大,铝铸件的韧性和延展性越好。
5. 硬度检验硬度检验是评估铝铸件强度和耐磨性的重要手段。
常用的硬度检验方法有:- 布氏硬度检验:通过将硬度计针对铸件表面施加一定负荷,测量其在给定条件下的深度,从而获得硬度值。
- 洛氏硬度检验:利用一个钢球或金刚石锥头对铸件表面施加一定负荷,根据其压入深度计算硬度值。
- Vickers硬度检验:利用菱形钻头对铸件施加一定负荷,测量其压入区的对角线长度,并计算硬度值。
01-铸件外观质量检验标准

编制审核批准变更经历批准日期
制成
△1
△2
文件号HHMC/ZCBZ-003 △3
铸件外观质量检验标准
一目的
为使铸造产品品质得到有效控制,同时使检验人员在进行检验作业时有据可循,特制定此标准.
二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本公司铸件外观质量控制.
三内容
1.检验项目
铸件表面质量检验标准见表1
2.各项目检验频率及取样方法、检验方法及检验结果处理见表2。
3.检验标准
1)定义
铸件外观质量即指铸件表面状况及其达到用户要求的程度
铸件外观质量包括:铸件的直线度、非加工面的错箱量、铸件表面质量、尺寸公差、重量公差。
2)铸件外观质量要求
➢铸件的直线度
树脂砂铸件外露的非加工表面的直线度误差,在同一铸型平面内任意600mm长度上不大于2mm. 铸件表面质量
a)铸件表面粗糙度
铸件表面粗糙度指铸件表面不光滑和凹凸不平的程度。
铸件表面粗糙度的评定方法按BWZ001-88的规定,以全国铸造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监制生产的铸造表面粗糙度比较样块为对照标准,对被检铸件的铸造表面用视觉或触觉的方法进行比对。
b)铸件表面及内腔上的粘砂和粘结物应清理干净。
c)对铸件外露的非加工面上的浇冒口及局部凸起、飞边、毛刺,一律要先铲平,后磨平,磨后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的:
规范公司对铸铁件的检查验收。
适用范围: 适用于铸铁件。
※ 本标准是铸件的通用标准,铸件有特殊要求时,参见相关铸件分类验收标准。
3 验收标准:
铸铁件材质检验标准:
3.1.1球墨铸铁件材质检验标准:
球墨铸件材质验收标准应符合GB1348或EN1563:1997球墨铸铁的标准,以机
械性能(抗拉强度、延伸率)、球化率和渗碳体含量为验收依据,硬度、其它金
相组织及化学成份做为参考。
3.1.1.1球墨铸铁牌号及机械性能(单铸试块)见下表:
球铁牌号
机械性能
抗拉强度, σb (MPa) 屈服强度, σ (MPa) 延伸率,
δ(%)
硬度(HB)
QT400-18 ≥400 ≥250 ≥18 130-180
QT400-15 ≥400 ≥250 ≥15 130-180
QT450-10 ≥450 ≥310 ≥10 160-210
QT450-12 ≥450 ≥310 ≥12 160-210
QT500-7 ≥500 ≥320 ≥7 170-270
QT600-3 ≥600 ≥370 ≥3 190-270
QT700-2 ≥700 ≥420 ≥2 225-305
QT550-6 ≥550 ≥379 ≥6 187-255
3.1.1.2 球墨铸铁常规金相组织
球铁牌号 球化率 基体组织 渗碳体
QT400-18
≥80% 铁素体F≥80% ≤3%
QT400-15
≥80% 铁素体F≥75% ≤3%
QT450-10
≥80% 铁素体F≥75% ≤3%
QT450-12
≥80% 铁素体F≥75% ≤3%
QT500-7
≥80% 铁素体F+珠光体P ≤3%
QT600-3
≥80% 珠光体P+铁素体F ≤3%
QT700-2
≥80% 珠光体P ≤3%
QT550-6
≥80% 珠光体P+铁素体F ≤3%
3.1.1.3球墨铸铁化学成份
球铁牌号
化学成份
C,% Si,% Mn,% P,% S,% Mg,% Re,%
Cu,%
QT400-18
3.1.2灰铸铁件材质检验标准:
灰铸件材质验收标准应符合GB9439或EN 1561:1997灰铸铁件的标准,以机械性
能(抗拉强度)和硬度为验收依据,金相组织及化学成份做为参考。
3.1.2.1灰铸铁牌号及机械性能(单铸试块)见下表:
灰铁牌号
机械性能
抗拉强度,
σb (MPa)
硬度(HB)
HT100 100-200
≤170
HT150 150-250 150-200
HT200 200-300 170-220
续上表
HT250 250-350 190-240
HT300 300-400 210-260
HT350 350-450 230-280
3. 1.2.2 灰铸铁常规金相组织
灰铁牌号 石墨 基体组织 磷共晶
HT150 A,B型石墨 珠光体+铁素体 7%
HT200 A,B型石墨 珠光体 4%
HT250
A型石墨 珠光体 3%
HT300 A型石墨 珠光体 2%
3.1.2.3灰铸铁化学成份
球铁牌号
化学成份
C,% Si,% Mn,% P,% S,%
HT150
3.1.3 材质检验取样规范
3.1.3.1机械性能检查:机械性能测试的试棒,每班次每种牌号至少浇一组,有
新产品时增加一组,每组浇三根,若铸件进行退火处理,必须连同试棒(试块)
一同进行热处理(若是渗碳体超标需热处理的件,按热处理后铸件本体的金相组
织来验收)。机械性能试验:二根用于生产厂测试性能(第一根合格则该批次合
格,余下试棒留存(留有生产日期、包次标识),在工厂存放,存放期三年;若
第一根试棒不合格,测试剩余二根,若第二根不合格则该批次产品全部报废;若
第二根合格,应加试第三根,合格则判定该炉产品合格,若第三根不合格则该批
次产品全部报废)。材质检测报告存根(原始记录)保留11年。
常规灰铸铁试棒见下图:
φ
2
5
其余
φ20±0.1
常规球墨铸铁试棒见下图:
φ
1
4
±
0
.
0
9
其余
φ
2
0
大小连杆试棒见下图:
其余
ASTM536标准(美标)试棒见下图
3.1.3.2金相组织检查:球铁铸件从每包铁水的最后一型附铸金相试块或铸件本体
进行检验,依次往前直到合格(或本包铁水所浇铸件检验完)为止。附铸试块应能
代表本体。试块不好,破件进行检验。对于灰铸铁件每炉铁水至少分析一件附铸
试块或本体废件。若金相有问题,加倍抽查。金相本体试块应按天分类以月为单
位保存,保持期6个月。检验报告保留11年。
3.1.3.3化学成份检查:每天必须分析每炉铁水(炉前)及至少两炉铸件(炉后)
的化学成分。炉前主要化验碳、硅和硫;炉后碳、硅、锰、硫、磷、稀土、镁(灰
铸铁件无稀土、镁两元素)全部化验。每天第一炉熔清后必须检测C、Si、Mn、
S,之后C、Si每炉化验检测。化学成分记录要求齐全,归档存放保留11年。
铸件尺寸精度
3.2.1 铸件尺寸符合图纸要求,未注尺寸公差采用CT9公差,具体数值见下表:
基本尺寸 0~10
10~16 16~25 25~40 40~63 63~100 100~160 160~250 250~400 400~630 630~
1000
尺寸公差
铸件外观质量
3.3.1 铸字、标识:铸件上所要求的铸字、标识必须完整、清晰、正确,符合图
纸要求。
3.3.2 错箱值:铸件最大错箱值不超过0.8mm。
3.3.3 浇冒口、飞边残留高度:铸件上浇冒口、披缝等要清理干净,最大残留高
度不超过0.5mm。
3.3.4 表面粗糙度:铸件表面应光滑、平整,表面有粘砂、氧化皮、锈蚀等应清
理干净,表面粗糙度应小于Ra25。
3.3.5 铸件表面缺陷
3.3.5.1生产交货的铸件表面质量应进行100%目测检验。铸件上不允许存在影响
性能的缺陷(裂纹、冷隔、浇不足、缩孔等)存在。
3.3.5.2铸件非加工面允许不大于2×2mm深1.5mm的单个孔洞存在,并且每×
12.5mm面积范围内的孔数,不多于3处存在,相邻缺陷间隔在10mm以上。但
不允许在铸件壁厚的对应面出现,不允许成片的孔眼类缺陷。
3.3.5.3 铸件加工面允许存在加工时可以去除的缺陷,一般控制在加工量的2/3。
3.3.5.4 铸件非加工表面每棱边上的磕碰砸伤不得多于2处,并且每处面积不得
大于2×2mm。
3.3.5.5 铸件非加工面上缺陷如果超出的规定(但缺陷深度不允许超过铸件壁厚
的二分之一),且不在铸件的关键部位(密封面、受力部位、应力点等)周围直
径30毫米范围内时,经过允许可以通过焊补或胶补的方法进行修补。
4. 铸件表面防护处理
铸件表面的锈蚀、粘砂、氧化皮等应通过抛丸处理干净。
对有防腐处理要求的铸件,按指定的要求(喷涂、防锈油或防锈漆)进行表面
处理,表面处理后颜色应一致且符合要求。涂层均匀表面光滑,没有磕碰、划伤、
流挂、堆集和气泡等明显缺陷。表面洁净,无污物粘连。待确认铸件表面涂层完
全干透之后,方可进行装箱工序操作,防止涂层粘连的质量问题发生。
5. 铸件包装及装箱
铸件包装时表面应干净、整洁。
铸件装箱时,应在包装箱内放防潮塑料袋,铸件摆放整齐、放置牢靠、数量准
确,装箱后及时将防潮塑料袋扎口密封以防生锈。
装箱后的铸件,箱内必须附带产品合格证、并填写产品库存卡:必须标明装箱
产品的名称、产品图号、模型号、箱编号XXXXX-YYYY-ZZ(年月日(年一位数)-
日期码-当日装箱序号)、数量等所需标签贴在包装箱外测,并准确无误。
铸件包装箱采用多层胶合板,外测必须用至少三道钢制打包带固定牢靠。
6. 引用标准
GB1348 球墨铸铁件牌号 GB9439 灰铸铁件牌号
GB6414 铸件尺寸公差 GB9441 球墨铸铁金相检验
GB7216 灰铸铁金相检验 EN1563:1997
EN1561: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