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烈士陵园观后感 参观烈士陵园有感
清明节广州烈士陵园观后感

清明节广州烈士陵园观后感
今天是清明节,老师带我们去广州烈士陵园参观。
哎呀,那里好大好美呀!我们一进大门,就看见好多高高的石碑,像大大的“高高的山”一样,耸得好高,感觉有点儿严肃呢。
我最记得的是烈士们的雕像。
它们站得笔直笔直的,好像在告诉我们:“我们为了国家,做了很大的牺牲。
”我看着那一个个雕像,心里觉得有点儿难过。
老师说,那些勇敢的叔叔阿姨们为了保护我们,牺牲了自己的生命。
我一边看,一边心里默默地说:“谢谢你们,烈士叔叔阿姨!”
我们还在烈士陵园前面站了好多会儿,老师带我们一起默哀,安静得像小猫咪一样,不敢出声。
风轻轻吹着,树叶沙沙响,好像是在跟我们说话,提醒我们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回家的路上,我一直在想,虽然我还小,可是我知道了,烈士们是为了我们能过得好,才做出了那么大的牺牲。
我要好好学习,长大了也要做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像烈士们一样勇敢!
—— 1 —1 —。
广州烈士陵园博物馆观后感

广州烈士陵园博物馆观后感那天,我走进了广州烈士陵园博物馆,就像走进了一部活着的历史书,不过这本历史书可不是那种干巴巴让人犯困的,而是充满了热血与震撼的传奇故事集。
一进去,那种庄严肃穆的气氛就像一只无形的大手,紧紧地抓住了我。
周围安静得很,只有我自己的脚步声在空荡荡的大厅里回响,仿佛是历史在轻声诉说着什么。
墙上那些照片和文字就像一个个会说话的小窗口,带我回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
看着那些烈士们的照片,他们一个个年轻又坚毅的脸庞,眼神里透着视死如归的光芒,我心里就像打翻了五味瓶,很不是滋味。
我看到了他们用过的破旧武器,那些简陋的枪支、刀剑,甚至还有自制的土炮。
我就在想,这些在现在看来简直就像老古董一样的东西,在当时可是他们保卫家园、对抗敌人的“神器”啊!他们就靠着这些简陋的装备,去和那些装备精良的敌人拼命,这得需要多大的勇气啊。
我忍不住脑补了一下当时的战斗画面,勇士们拿着这些家伙事儿,怒吼着冲向敌人,那场面,简直就像电影里演的一样热血,不,应该说比电影还热血,因为这是真真切切发生过的事情。
再往前走,我看到了烈士们写的家书和日记。
字里行间,没有什么豪言壮语,都是一些家常话,可就是这些家常话,让我看到了他们也是有血有肉的人。
他们也会想念家人,也会害怕死亡,但他们为了心中的信念,为了让更多的人能过上好日子,毅然决然地走上了战场。
有一封信里写着“母亲,儿不能尽孝了,但儿做的是大事,等胜利了,大家都会过上好日子的。
”看到这儿,我鼻子一酸,差点就哭出来了。
这就是人性的伟大之处吧,他们能把对小家的爱,转化成对大家的奉献。
从博物馆出来的时候,我感觉自己像是经历了一场洗礼。
我突然觉得自己现在的生活是多么来之不易,那些烈士们用生命换来的和平与繁荣,我们可不能就这么轻易地浪费掉。
以前我可能还会为了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儿烦恼,比如今天吃什么,穿什么衣服好看之类的。
但是现在,我觉得这些事儿和烈士们所经历的比起来,简直就是微不足道。
清明节广州烈士陵园观后感

清明节广州烈士陵园观后感清明节的时候,我去了广州烈士陵园,那一趟真的是让我心里有好多好多的感触。
一走进烈士陵园,那股庄严肃穆的气息就扑面而来,就像有一只无形的大手,一下子把我那些嘻嘻哈哈的情绪都给收走了。
整个陵园特别的安静,安静得我都能听到自己的脚步声,感觉每一步都像是踩在历史的琴弦上,发出低沉的回响。
我看到了那些烈士的墓碑整整齐齐地排列着,就像他们当年整齐的队列一样。
我站在那儿,就忍不住去想,这些烈士在他们年轻的时候,为了我们今天的美好生活,那得有多大的勇气啊。
他们当时面对敌人,肯定没有丝毫的退缩,那是一群真正的硬汉和女英雄。
你看那些墓碑上的名字,简简单单的几个字,可背后却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是一个个热血的故事。
他们有的可能是刚刚结婚,有的可能还只是个半大孩子,就义无反顾地冲向了战场。
他们图啥呢?肯定不是为了什么荣华富贵,就是为了心中的信念,为了咱们老百姓能过上好日子。
我在陵园里还看到了好多来祭拜的人,有老人,有小孩,有年轻人。
大家的表情都很凝重,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缅怀这些英雄。
有个小朋友在他爸爸妈妈的带领下,在墓碑前献花,那小模样可认真了,奶声奶气地说要谢谢叔叔阿姨。
我就想啊,这就是传承,英雄们的精神就像一颗种子,在一代又一代的人心里种下,然后生根发芽。
走着走着,我看到了陵园里那些郁郁葱葱的树木,它们就像卫士一样,守护着这些烈士。
我突然觉得,这些烈士其实也没有真正地离开我们,他们就像这些树一样,一直默默地在我们身边,看着我们的城市变得越来越繁华,看着我们的生活变得越来越美好。
我在烈士陵园里待了好一会儿,出来的时候,感觉自己像是经历了一场洗礼。
我就对自己说,以后可不能老是抱怨生活这不好那不好了。
和这些烈士们经历的比起来,我们现在的那些小烦恼又算得了什么呢?我们得好好珍惜现在的生活,也得努力让自己变得更好,这样才对得起这些英雄们的牺牲啊。
广州烈士陵园就像一本活着的历史书,每一页都写满了英雄们的故事,我希望以后有更多的人能走进这里,感受一下这种震撼心灵的力量。
广州越秀烈士陵园观后感

广州越秀烈士陵园观后感
今天我们班去参观了广州越秀烈士陵园,哇,那里可真大!一路上风吹得树叶“沙沙”响,像是在跟我们打招呼似的。
我走在小路上,看到两旁有好多高高的松树,直挺挺地站着,像小士兵一样守护着陵园。
老师说,这些烈士可勇敢啦,是为了让我们现在能过上好日子才牺牲的。
我听了,心里有点沉甸甸的。
到了纪念碑那儿,我看到碑上刻着好多字,虽然我不太认识,但老师说那些是为了记住烈士们的名字。
我偷偷看了一眼旁边的小朋友,有的眼睛都红了呢。
我也赶紧闭上眼睛,双手合十,小声地说:“烈士哥哥姐姐们,谢谢你们,我以后会好好学习的!”
走出陵园时,我回头看了看,那些树还在“沙沙”地响,好像在跟我们说再见。
我心想,这些烈士可真伟大,连树木都懂得守护他们呢!今天的参观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就是一定要珍惜现在的生活!
—— 1 —1 —。
【观后感】广州烈士陵园观后感

广州烈士陵园观后感在这个快节奏、高压力的现代生活中,偶尔放慢脚步,走进那些承载着厚重历史与文化的地方,总能让人收获一份难得的宁静与深思。
上周六,我趁着阳光正好,心情也恰好,踏上了前往广州烈士陵园的旅程。
这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出游,更是一场心灵的洗礼和历史的沉思。
走进陵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片苍翠欲滴的松柏,它们挺拔而庄严,仿佛在为长眠于此的英烈们默默守护着一片净土。
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斑驳陆离的光影,给这静谧的空间增添了几分神秘与庄重。
我深吸一口气,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草木香,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湿润,那是历史的味道,也是英雄的气息。
一、历史的回响,英雄的足迹沿着陵园的中轴线缓步前行,每一步都显得格外沉重。
两侧的石碑上,镌刻着一个个熟悉而又陌生的名字,他们是民族的脊梁,是国家的骄傲。
我的目光在这些名字间游走,试图从那些简短的生平介绍中,捕捉到他们生前的英勇与不凡。
有的烈士,正值青春年华,却毅然决然地踏上了革命的征途;有的,则是家中的顶梁柱,却在国家危难之际,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牺牲小我,成就大我。
每一个名字背后,都是一段感人至深的故事,都是一段不可磨灭的历史。
二、缅怀先烈,铭记功勋继续深入,我来到了烈士陵园的核心区域——烈士墓区。
这里,每一座墓碑都代表着一位为国捐躯的英雄,他们静静地躺在那里,仿佛还在诉说着那段烽火连天的岁月。
我站在一座墓碑前,轻轻抚摸着那冰冷的石碑,心中却涌动着无尽的温暖与敬意。
我想,正是有了这些英雄的牺牲,才有了我们今天的和平与安宁。
他们的名字,应该被永远铭记;他们的功勋,应该被世代传颂。
三、心灵的洗礼,未来的启示在陵园里,我还遇到了不少前来缅怀的市民和学生。
他们有的手持鲜花,有的低头默哀,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对英雄的敬仰与怀念。
这一刻,我仿佛能感受到一种无形的力量,在每个人心中悄然生长。
那是一种对生命的敬畏,对历史的尊重,更是对未来的期许。
我想,这大概就是广州烈士陵园给予我们最宝贵的礼物吧——它让我们明白,无论时代如何变迁,我们都不应忘记那些为国家、为民族付出过巨大牺牲的先烈们;它让我们懂得,珍惜当下,不忘初心,方能行稳致远。
广州市起义烈士陵园观后感

广州市起义烈士陵园观后感走进广州市起义烈士陵园,就像翻开了一本厚重的历史大书,每一页都写满了故事,不过这可不是那种枯燥乏味的故事,而是能让你热血沸腾又忍不住沉思的传奇。
一进门,那庄严肃穆的氛围就像一只大手,一下子抓住了我。
道路两旁的树木郁郁葱葱,像是一排排忠诚的卫士,静静地守护着这片土地上的英灵。
我心想,这些树肯定知道很多当年的秘密,要是它们能说话就好了。
来到烈士纪念碑前,那高耸的碑身就像一个巨人,直直地冲向天空。
碑上的字仿佛有着一种神奇的魔力,让我一下子就安静了下来,脑海里开始想象当年起义的场景。
那些勇敢的革命者啊,他们就像超级英雄一样,在枪林弹雨中冲锋陷阵,为了心中的理想,为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毫不犹豫地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我当时就想,他们得多勇敢啊,要是我在那个时候,会不会吓得腿软呢?不过肯定不能,他们的精神就像一道光照进我的心里,给我力量。
再往里面走,看到了烈士墓。
那一个个墓冢整齐地排列着,每一个都代表着一个鲜活的生命。
我突然觉得,这些烈士们并没有离开,他们就在我们身边,在这片他们热爱的土地上默默守护着我们。
我就像在和他们对话一样,在心里默默说着:“你们放心吧,现在的广州可漂亮了,人们也都过得很幸福呢。
”在参观的过程中,我还看到了一些介绍起义的图片和文字。
哇,那时候的条件可真艰苦,和我们现在简直没法比。
可是他们却能做出那么伟大的事情,这就更让我敬佩了。
我感觉自己像是在进行一场时空穿越,亲眼目睹了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从烈士陵园出来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我就像吃了一颗超级励志的药丸,满脑子都是要努力奋斗的想法。
这些烈士们用生命为我们创造了这么好的生活,我要是还整天浑浑噩噩的,那可就太对不起他们了。
我决定以后要更加珍惜现在的生活,好好学习或者好好工作,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说不定哪一天,我也能成为像他们一样的英雄呢,当然不是在战场上,而是在平凡的生活中,做出不平凡的事情。
总的来说,这次参观广州市起义烈士陵园就像是一场心灵的洗礼,让我这个在城市里忙忙碌碌的人,停下脚步,去缅怀过去,去思考未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 6 xx烈士陵园观后感参观烈士陵园有感 你去过广州烈士陵园吗?那里是革命前辈洒满鲜血的地方。我们来看一下去过的童鞋有何感想。
篇一20XX年11月22日,经党校党课培训班的要求,我们参加一个“纪念先辈,红色实践”的活动。在组长的带领下,我们所有人带着沉重,严肃的心情坐车从学校出发,经过半个小时到达了活动目的地广州起义烈士陵园。
陵区建筑庄严肃穆,绿化以苍松翠柏和红花为基调;园区则是典型的岭南园林风格,以清新淡雅的绿化配置和园林造景为特色。陵区规模宏大,气魄雄伟。
大门为中国传统式阙门,两边是白石阙门座,壁中镶有大理石刻,周恩来总理题写的“广州起义烈士陵园”八个金黄色大字赫然显目。穿过典雅端庄的朱漆金端大铁栅门,陵墓大道两旁苍松翠柏如肃立的卫士,二十个花坛中红花竞先吐艳,象征革命烈士的鲜血洒在大地上。
走过一段距离,呈现在眼前的是直冲云霄的广州起义纪念碑。这座纪念碑建于1987年,高达45米。三座大山上握枪的手握枪杆直冲云霄的造型象征着“枪杆子里出政权”,大手遒劲如山,枪杆子直指苍穹。碑体上刻有邓小平同志的题词:
“广州起义烈士永垂不朽”,金字闪闪发光。纪念碑四周表现广州起义战斗过程的浮雕栩栩如生,仿佛将人们拉回到当年那惊心动魄,枪林弹雨的黑暗黎明的前夜。1927年12月11日凌晨,中共广东省委书记张太雷和叶挺、叶剑英、苏兆征、聂荣臻、徐向前等同志领导发动了广州起义,由于当时国民党反动势力十分强大,敌我力量悬殊,经三天三夜浴血奋战,起义不幸失败,起义中有5700多名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惨遭杀害。
广州起义的率先枪响,是我们党领导武装革命的一大强音。是创建人民政权的一次伟大尝试,它和南昌起义、秋收起义连接在一起,成为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和创造人民军队的伟大开端。看到先烈们出生入死的画面,我们倍感今天幸福生活之来之不易,更感到肩上责任之重大。碑体前生长着一块方形的菊花带,黄菊花像极了因激动而怒放的心灵,它们被献给敬爱的长眠于 2 / 6
此的烈士们。碑前还摆放着数个花圈,我们在花圈前瞻仰沉默后,向烈士致以最为沉重的敬礼。一双双眼睛深情地在瞻仰着……
瞻仰完纪念碑中的烈士后,移步到一个巨大高耸的圆墓广州公社烈士墓。公墓像个巨大的圆形金字塔。花岗石的墓墙和栏杆,墓墙环绕着陵墓,其间柱顶有40只石狮守灵,魏为壮观,朱德同志在墓墙正面题字“广州公社烈士之墓”,墓墙东面刻有广州起义经过的碑铭。
看到如此庄严的陵墓后,我深深感受到那些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是多么的高大!他们为了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疯狂迫害和屠杀,不怕危险,不贪生怕死。虽然他们牺牲了,但他们是好样的,无比光荣神圣的。他们为了广州的和平与自由而战死,他们是我们广州起义中英勇牺牲的烈士。这些英雄烈士们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献出了人生中仅有的一次生命。
如果没有他们,或许就不会有我们今天这样太平幸福的生活。 这次起义虽败犹荣,它引燃了中国革命的星星之火,在那以后,鼓舞着中国革命号角向全国吹响。
历史风云变幻,瞬息万变。在松杉包围的一个鸟语轻鸣的角落,我们发现在古朴端庄的四烈士墓的背面是广州起义领导者之一的叶剑英元帅的纪念碑。纪念碑用天然花岗石雕琢而成,上面有叶剑英同志的半身浮雕像,碑前的红褐色卧碑上刻有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撰写的碑文。遥想当年,叶元帅血气方刚,不畏强暴,英勇斗争。挥迄方遒,带领人民无畏地争取正义战争胜利。如今,“昔人已乘鹤西去,此地空留黄鹤楼”,悲乎哀哉!安息吧,历史不会忘记你们。值此春夏之际,借袅袅青烟,寄去我们的思念与决心。
离开叶剑英元帅陵墓,迈着沉重的脚步,我们走进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与英雄广场,近距离切身心了解广东革命的历史过程与事迹。
陵园东部开辟有人工湖,湖光潋滟,绿树垂荫,曲径延绵,鸟语花香,绿荫芳草和碧水间座落着各具特色的纪念亭:
建有为纪念广州起义中牺牲的朝鲜和苏联烈士而建造的“中苏人民血谊亭”和“中朝人民血谊亭”两座,还有血祭轩辕亭。血祭轩辕亭,位于湖心,飞阁流 3 / 6
丹,黄琉璃瓦面、花、红柱,是为纪念“刑场上的婚礼”中的周文雍、陈铁军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而建造。上有董必武,朱德,叶剑英等同志的题词。
通过这次活动。我们更加深刻地了解了历史。我们不会忘记那一个个英勇牺牲的热血生命,那一群群不曾远去的背影。他们泽被当代,启明后人。无论是在风雨如晦,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中,是在气壮山河,奋发图强的社会主义建设中,还是在波澜壮阔,开拓创还新的改革开放大潮中,都有无数先烈前仆后继,无畏牺牲,即使是在今天,我们依然可以感受到英烈碧血的余温。
我们作为新时代的建设者与接班人,要乘先烈之志,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武装自己的头脑,时刻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带头人,才能告慰先烈的在天之灵!
篇二7月10日上午,我跟随“喜迎党的十八大宣传服务团队”参加了由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财经系组织的XX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当天早晨,我们团队在学校西门口集中出发。到达“广州烈士陵园”时,大家忽然安静下来,对历史遗址的敬重之情油然而生。
翻开史书,时光回到 1927年12月11日凌晨,在当时的中共广东省委书记张太雷以及叶挺、叶剑英等人的领导和策划下,广州发动了起义。然而因形势所逼,起义失败,死难烈士达5700多人。后来,为纪念革命先烈,建国后,广州市人民政府在此兴建陵园,就是现在的广州起义烈士陵园。
广州起义烈士陵园正门朝着中山三路的英雄广场和广东省体育场。大门墙上镌刻着周恩来同志为该园题写的园名“广州起义烈士陵园”。园内连着正门的是一条宽30米、长167米的花岗石大道,大道两旁是苍松翠柏,绿荫如盖。大道的北端是一座高达45米的广州起义烈士纪念碑。该碑是1987年广州起义60周年时兴建的,面积达2500平方米。纪念碑造型十分独特:
三块巨石中,一只有力的巨手紧握钢枪、高举着直指云天;钢枪上系着起义的识别带红领巾;雕像底部基座宽阔,坚如磐石;枪尖如刺,崇高向上,象征了当 4 / 6
年革命先烈举枪呐喊,誓要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用武装斗争夺取政权的决心。纪念碑正面刻着邓小平手书的漆金碑名;三块巨石上刻有4幅反映广州起义战斗场面的浮雕。
当我们“三下乡”团队一行来到了一对夫妻雕像前时,师姐说,这对夫妻在广州起义是假扮的夫妻,最终为了革命事业而牺牲,多么伟大的一对夫妻呀。我们回想一下,当时的旧社会,女子的名声是多么珍贵,是多么高洁,但是她却为了革命事业而放弃了这些,我敬重她。然而,当今社会的人们是怎样对待爱情的呢?那些闪婚闪离,为了钱而破坏别人家庭的“二奶”、“三奶”,那些经不起美色诱惑、抛弃槽糠之妻的男士们……这些现象的发生,是我们社会的悲哀。
我们“三下乡”团队一行一边参观烈士陵园一边听导游的讲解,来到一个八角湖心亭,已是中午时分,湖心亭上悬挂着董必武题书的“血祭轩辕”的牌匾。我们在亭子里休息,同时填写了一份问卷调查表,内容主要是:
历史、时事、政策,调查对象面向少年、青年、中年、老年。 参观完广州起义烈士陵园,我们“三下乡”团队一行来到了广州现代博物馆。到了博物馆,我们又好像回到了过去
1927年12月11日。我们看到了中共广东省委书记张太雷以及叶挺、叶剑英等人正在开会策划“广州起义”的旧图片。
博物馆里还陈列着“广州起义”后的几次会议、战役时的照片,旗帜,会议的草稿文案等等。
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结束了,一天的时间让我们身临其境地了解历史,了解过去。时间虽短,但收获很多。
时光流逝,许多往事都会成为过眼云烟,但参观“广州起义烈士陵园”和“广州现代博物馆”所激发出来的坚定的革命主义信念,却永铭在我心!参观有着深刻历史意义和教育意义的烈士陵园,我们深情缅怀为了维护国家尊严、争取民族独立解放、国家繁荣昌盛和人民自由幸福而献出宝贵生命的英烈们,我们的心灵也得到一次洗礼,我们将永不忘记这些光荣的先烈。 5 / 6
这次参观学习活动,对我的启发很大,不仅让我对革命先烈产生崇仰之情,而且让我感受到今天的幸福多么来之不易。更重要的是,让我认识到,我们的党一直是为人民服务的党,这是我们永不动摇的坚定信念。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我们都要跟随党,为人民谋利益,为国家做贡献,为社会添光彩。
篇三红色的栏杆、土黄的围墙、开阔的正门、鲜明的标志,11月26日上午,在年级入党培养人的组织下,作为入党积极分子,本人与一批入党积极分子一同前往广州起义烈士陵园参观学习,祭奠为实现民族解放、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而壮烈牺牲的革命先烈。
广州起义烈士陵园坐落在xxxx,于 1957年12月11日广州起义30周年纪念日落成。凝望着周恩来总理手书的“广州起义烈士陵园”,我们从正门进入庄严肃穆的陵园,并在入党培养人的带领下,先后来到了四烈士墓、叶剑英纪念碑、血祭轩辕亭、中朝人民血谊亭、中苏人民血谊亭、广州公社烈士墓、广州起义纪念碑参观。
通过学习,本人了解了那段英勇的历史。纪念碑四周雕刻着的广州起义战斗场面的浮雕,栩栩如生,勾起了人们心中那段红色的记忆,将人拉回到枪林弹雨、血流成河的革命年代。仰望着那直指苍天的枪支,仿佛看到了党领导人民英勇抗战的那段流金岁月,看到了无数革命先烈为人民抛头颅、晒热血的无畏眼神,崇敬之情油然而生。
而面对面而矗立着的中朝人民血谊亭和中苏人民血谊亭,则显得格外和谐。伴随着优美的音乐,一群中年男女正在曼妙地跳着交谊舞。那优雅的舞姿,让人想起了当年中苏人民、中朝人民彼此间互助互谅的友好关系,回顾起社会主义走过的光辉历程。从《共产宣言》的面世到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的成立,到现在我国的强大发展,都证明这社会主义的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发展前途。
更加可喜的是,本人在湖边的休息厅看到一群年过花甲的老人正在大声地歌唱着革命红色歌曲,小小的休息厅里人头攒动,人群围了一圈又一圈。激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