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珠澳大桥沉管隧道施工技术

合集下载

沉管隧道施工技术

沉管隧道施工技术

沉管隧道施工技术目录第一节沉管隧道概述第二节沉管隧道设计第三节沉管隧道施工第四节沉管隧道应用第五节沉管隧道工程量清单第一节沉管隧道概述随着内河及远洋航运事业的发展,在江河下游、海湾(峡)通行轮船的吨位和密度越来越大,要求桥下通行的净空越来越高,跨度越来越大,使修建桥梁的造价及难度大增。

因此,人们寻求另一种跨江河及海湾的新方式,即水下隧道的方式来实现。

目前主要有如下几种方式:盾构法矿山法围堰明挖法悬浮法沉管法1.1 沉管法的概念通过预制管段、浮运沉放修建水底隧道的一种施工方法。

其施工顺序是先在船台上或干坞中制作隧道管段(用钢板和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管段两端用临时封墙密封后滑移下水(或在坞内放水),使其浮在水中,再拖运到隧道设计位置。

定位后,向管段内加载,使其下沉至预先挖好的水底沟槽内。

管段逐节沉放,并用水力压接法将相邻管段连接。

最后拆除封墙,使各节管段连通成为整体的隧道。

在其顶部和外侧用块石覆盖。

沉管隧道的主要分项工程包括:干坞施工、管节制作、基槽浚挖、管节防水、管节沉放、基础处理、回填覆盖、管内工程等施工工序。

其中干坞施工、管段制作、基槽浚挖、管段的沉放、管段基础处理是沉管隧道施工的关键工序。

沉管管段结构示意图1.2 沉管隧道的适用条件沉管隧道在施工时,将受气象、水文条件的制约,一定程度上影响航运。

选择沉管隧道要考虑以下原则:(1)与城市总体规划要求的两岸交通疏解方案相协调。

要保证隧道与两岸所需衔接的道路具有良好的连接。

(2)具有较为合适的河(海)航道、水文及河(海)床条件。

沉管隧道多在江河的下游修建,因下游河床较平坦,水流缓。

水流急或不稳定,河床有深沟、陡壁,都会给管节的沉放与对接造成困难。

(3)施工条件满足要求。

如航道能否有足够的水深和宽度实施浮运、转向和储放;隧址附近有无合适的干坞修建地带等。

1.3 沉管隧道的技术发展1、沉管法隧道组成一般由敞开段、暗埋段、岸边竖井与沉埋段等组成。

沉埋段两端通常设置竖井作为起讫点,竖井起到通风、供电、排水和监控等作用。

中国工程奇葩施工(3篇)

中国工程奇葩施工(3篇)

第1篇在中国,工程建设历来是展现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窗口。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我国在工程建设领域不断突破创新,许多工程项目不仅技术含量高,而且在施工过程中展现出了独特的“奇葩”特色。

这些奇葩施工不仅彰显了我国工程建设的智慧,更是创新的生动体现。

一、绿色环保的生态施工近年来,我国在工程建设中高度重视环保问题,许多工程项目采用了绿色环保的施工方法。

例如,在青藏铁路建设中,施工人员采用“生态隧道”技术,将隧道与自然景观融为一体,有效保护了青藏高原的生态环境。

此外,在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建设中,采用“绿色施工”理念,实现了环保与建设的双赢。

二、复杂地质条件下的创新施工我国地大物博,地质条件复杂多变。

在工程建设中,针对不同地质条件,我国工程技术人员创新出了一系列奇葩施工方法。

如在海南海底隧道建设中,采用“海底盾构法”成功穿越复杂地质层,实现了海底隧道的顺利贯通。

在青藏高原铁路建设中,针对多年冻土区,采用“冻土层冻结法”和“热棒技术”等,成功克服了地质难题。

三、高科技手段助力施工在工程建设中,我国充分利用高科技手段,提高了施工效率和质量。

如上海中心大厦建设中,采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对施工过程进行实时监测,确保了大厦的精准施工。

此外,在港珠澳大桥建设中,采用“无人机施工监测系统”对桥梁施工进行全方位监控,提高了施工安全性。

四、创意无限的临时设施在工程建设过程中,临时设施的设计与施工同样充满创意。

如北京地铁建设中,为解决地下管线复杂问题,设计出“地下管线转换站”,实现了管线的高效转换。

在青藏铁路建设中,为解决高海拔缺氧问题,设计出“高原帐篷式工地”,为施工人员提供了舒适的居住环境。

五、巧妙利用地形地貌的施工我国地形地貌多样,工程建设中巧妙利用地形地貌,既节省了成本,又提高了施工效率。

如在广西来宾市的建设中,利用当地丰富的喀斯特地貌,采用“溶洞施工法”,成功完成了地下工程的建设。

总之,我国工程建设的奇葩施工展现了我国工程技术的智慧和创新。

港珠澳大桥的隧道工程盾构法与沉管法的地质适应性分析

港珠澳大桥的隧道工程盾构法与沉管法的地质适应性分析
的掘进 参 数 , 减少 对刀 盘 、 具 的磨损 。可 对 这类 问题 进 行 刀 专题 研 究 。
24 岩 土层 对 大直 径盾构 开 挖 面稳定 性 的影 响 .
根 据 港珠 澳大 桥 隧道 断面 , 可设 置 约 1 个 横 通 道 , 0 除
里 程 K m45 0 m附 近隧 道底 部 为岩 石 强风 化 之外 , 8 k 0 - 其余
的结论 和建议 ,对 于港珠 澳大桥 的隧 道_ 方案 的选择 ,具有 一定参 考价值 。 T程 关键 词 : 珠澳 大桥 沉 管隧道 盾构 隧道 地质适 应性分 析 港 中图 分类号 : 4 21 U 5. 1 / 文献标 识码 B 【 文章编 号 】10— 0 12 1 )804 — 3 04 10 (020 — 80 0
状 , 质坚硬 , 岩 抗压 强度 一般 大于 i0Ma 0 P。 根据 “ 勘察 报 告 ”和 盾 构 隧道 断 面 ,在 里 程 K m 8k+ 2 0I 8k + 5 l 面 突起 , 风化 带 顶面 局部 已 达隧 8 l m 60 I l ~K l 岩 强 道 内( . m 。 2 ) 根据 花 岗岩 的成 因 , 华 南地 区 , 山期 花 岗 4 在 燕 岩 球形风 化 明显 。港珠 澳大桥 工 程范 围 的花 岗岩 成 因与华 南 其 他 地 区 的 相 同 或 相 近 。 在 港 珠 澳 大 桥 盾 构 隧 道

2 .5 m—一 64 m 又 查阅盾 构段 地质 剖面 图及现 场岩 芯 70 9 . 。
观 察 , 岩 面 ( 要 为微风 化 或 中等 风 化 的顶 面 ) 伏 变化 基 主 起
江 三角 洲西部 地 区 、粤 西地 区通往 香港 的最便 捷 的陆路 通
道。

施工难度工程排名(3篇)

施工难度工程排名(3篇)

第1篇在人类历史上,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工程技术的不断发展,无数令人瞩目的超级工程应运而生。

这些工程不仅展示了人类智慧与力量的结合,也成为了人类征服自然、实现梦想的见证。

然而,在成就的背后,往往隐藏着难以想象的施工难度。

以下是世界上施工难度最大的工程排名:1. 港珠澳大桥海底隧道港珠澳大桥海底隧道是当今世界施工难度最大的海底隧道工程。

全长5664米,由33节预制好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沉管对接而成。

海底隧道工程在深海之吻”对接过程中,堪比神九与天宫一号太空对接。

此外,海底隧道的沉管隧道是国内第一例先铺法施工的海底沉管,施工难度之大可见一斑。

2. 集大原高铁恒山隧道集大原高铁恒山隧道位于山西省朔州、忻州两市交界处,全长14.76公里,为单洞双线隧道。

该隧道穿越断层破碎带及影响带18条,IV、V级围岩占比近80%,围岩完整性和稳定性极差。

在施工过程中,参建人员通过超前钻探、加深炮孔、30米综合地质预报等手段,提前探明地质环境,保证了施工的科学安全推进。

3. 珠三角水资源配置工程珠三角水资源配置工程是广东历史上投资规模最大、输水线路最长、受水区域最广的水利工程。

该工程在地下40到60米深处,修建横跨整个珠三角的大型调水工程。

施工过程中,面临高水压渗水、复杂地底环境等难题,需要一双“明亮的眼睛”进行实时监控。

4. 宁电入湘工程宁电入湘工程是我国首条以输送沙戈荒”风电光伏大基地新能源为主的特高压输电工程。

宁夏段完成最大难度跨越施工,线路全长2.145公里,新建杆塔7基。

在施工过程中,面临着地形复杂、周边环境复杂、安全风险高等诸多难题。

5. 瓜达尔港瓜达尔港位于巴基斯坦,是世界上施工难度最大的港口工程之一。

该工程在施工过程中,面临着极端气候、地质条件复杂、周边环境恶劣等难题。

经过多年努力,瓜达尔港已逐渐成为巴基斯坦乃至南亚地区的重要港口。

以上排名仅限于施工难度较大的工程,实际上,世界各地还有许多其他具有挑战性的工程。

港珠澳大桥工程实施方案(3篇)

港珠澳大桥工程实施方案(3篇)

第1篇一、项目背景港珠澳大桥是连接香港、珠海和澳门三地的世界级跨海大桥,是我国“一国两制”实践的重大工程,也是我国桥梁建设史上的一项重要里程碑。

该工程的建设,对于促进香港、珠海和澳门三地的经济、社会和文化的交流与合作,提升我国在国际航运和物流领域的地位具有重要意义。

二、项目目标1. 实现香港、珠海和澳门三地的快速连接,缩短三地间的交通时间,提高通行效率。

2. 促进三地经济、社会和文化的交流与合作,推动区域一体化发展。

3. 提升我国在国际航运和物流领域的地位,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航运枢纽。

4. 塑造我国桥梁建设领域的品牌形象,提高我国桥梁建设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三、项目规模1. 跨海桥总长55公里,其中主桥长29.6公里,海底隧道长6.7公里。

2. 设计时速100公里,双向六车道。

3. 桥面宽度:33.5米。

四、项目实施方案(一)工程前期准备1. 成立项目领导小组,负责工程的组织、协调和管理工作。

2. 制定工程总体规划和设计,明确工程规模、技术标准和建设要求。

3. 开展环境影响评价、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等工作,确保工程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

4. 进行土地征用、拆迁安置等工作,确保工程顺利进行。

(二)工程设计1. 采用先进的设计理念和技术,确保工程安全、可靠、经济、环保。

2. 主桥采用悬索桥设计,主跨为1000米,是世界上最大跨径的悬索桥。

3. 海底隧道采用双管双层设计,每层四车道,隧道直径为15.2米。

4. 桥面铺装采用高性能沥青混凝土,具有良好的耐久性和抗滑性能。

(三)工程建设1. 施工组织:采用分段施工、流水作业的方式,确保工程进度。

2. 施工技术: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如沉管法、盾构法、悬索桥施工技术等。

3. 施工管理:建立健全工程质量、安全、进度、成本等管理体系,确保工程顺利进行。

(四)工程监理1. 成立监理机构,负责工程的质量、安全、进度、投资等方面的监督和管理。

2. 制定监理方案,明确监理内容、方法和标准。

《港珠澳大桥》课件

《港珠澳大桥》课件
提升珠江口湾区竞争力
港珠澳大桥的建设使得珠江口湾区成为一个更加紧密的经济整体,提高了区域 内的产业协同效应和市场竞争力,为珠江口湾区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对交通行业的影响
改善珠江口交通状况
港珠澳大桥的建设有效缓解了珠江口地区的交通拥 堵状况,优化了区域内的交通网络布局,提高了交 通效率和安全性。
促进交通行业技术创新
建成通车
2018年10月24日,港珠 澳大桥正式通车运营。
02
港珠澳大桥的技术创新
Chapter
桥梁设计
跨海大桥设计
港珠澳大桥跨越伶仃洋, 连接香港、珠海和澳门, 是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 之一。
结构创新
大桥采用新型的斜拉桥结 构,主跨跨度达到666米 ,提高了桥梁的承载能力 和稳定性。
景观设计
桥塔和桥身的设计充分考 虑了景观美学,与周围的 海景和城市景观相协调。
港珠澳大桥的建设和运营,将进一步拓展珠江三角洲地区在 国际上的影响力和合作空间,吸引更多的国际资本和人才流 入,推动区域经济的国际化进程。
05
结语
Chapter
总结
港珠澳大桥是中国交通建设史上的一项伟大工程,它的 建成通车标志着我国在桥梁建设方面达到了世界先进水 平。 港珠澳大桥的建设过程历经了诸多困难和挑战,但通过 科学管理和技术创新,最终实现了这一壮举。
安全宣传
加强安全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共同 维护大桥安全。
04
港珠澳大桥的影响与展望
Chapter
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促进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
港珠澳大桥的建成通车,加强了珠江三角洲地区与香港、澳门之间的经济联系 ,促进了区域内的贸易、投资和人员流动,进一步推动了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经 济发展。

港珠澳大桥新技术摩擦焊工艺介绍

港珠澳大桥新技术摩擦焊工艺介绍

摩擦焊工艺与应用一工程概况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海底隧道采用两孔一管廊截面形式,宽3795cm,高1140cm 底板厚150cm 侧墙及顶板厚150cm 中隔墙厚80cn。

沉管由33个管节组成,管节长180 m(8个节段组成),其中的4个管节长112.5 m(5个节段组成)。

节段长22.5 m,由节段连接成管节。

管节横断面示意图管节采用两条生产线同时生产,每条生产线要制作100多件节段,平均每月每条生产线要生产4个节段。

单节段钢筋用量约900t,钢筋级别均为HRB400每条生产线每天的钢筋加工量达100多吨。

节段预制钢筋加工量大,钢筋密集,每方混凝土用钢量约为280公斤,远远高于世界范围内同类工程用钢量。

采取传统钢筋加工方式无法满足生产需要,经过前期的比较调研,借鉴各大型工程和工厂钢筋加工中心的成熟经验,结合工程实际需要,形成港珠澳特色的全自动钢筋加工中心。

钢筋笼的施工采用流水线方式,钢筋集中在加工区成型,然后,依次通过底板区、侧墙区、顶板区绑扎成钢筋笼,最后推送入浇筑区。

节段的砼浇筑采用一次完成的全断面浇筑工艺施工,浇筑前,38mx 22.5m x 11.4m的庞大钢筋笼要经过多次体系转换,才能在砼浇筑区设定的位置就位。

钢筋加工精度要求高,钢筋笼体系中还有预埋的各种类型预埋件,预埋件的安装精度要求也很严格,这就要求钢筋笼必须要有足够的稳定性。

钢筋构造图如下:二J 型拉钩筋的设置与摩擦焊1、‘ J 型拉钩筋’的应用为满足管节受力设计的需要,在庞大的钢筋笼中,侧墙、中墙以及底板、顶 板I Cri cl <I」©4p®pL丄◎ItI B£i⑪■"丿IW!1 w^a^RittiMu *标准管节钢筋构造断面图中,剪力键等部位,都需布设大量的箍筋,或是拉筋。

由于钢筋笼的钢筋太密集,且又要兼顾预埋件及预埋件的锚固筋等因素的影响,哪怕是开口的双肢箍也难以有足够的空间位置进行操作。

沉管隧道技术发展现状与分析

沉管隧道技术发展现状与分析

沉管隧道技术发展现状与分析摘要:近年来,沉管隧道技术在我国取得了长足发展,为了更好的了解我国沉管隧道技术的发展情况,从而进一步提高现有技术的应用能力,文章对国内外沉管隧道技术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总结,并对港珠澳大桥沉管隧道工程、南昌红谷沉管隧道工程中关键沉管隧道技术的发展与创新进行了分析和论述,这将对沉管隧道的施工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最后,对我国沉管隧道技术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沉管隧道;现状分析;技术;发展1.引言沉管法[1]是指在大型驳船上或干坞内先预制管段,再浮运至指定位置下沉对接固定,从而建成水下构筑物或过江隧道的施工工法。

沉管法自1910年在美国首次应用以来,工程届相继开展了大量研究,对所取得的成果进行了系统总结,使沉管隧道的设计方法、施工工艺及配套工程技术取得了长足进步[2]。

本文结合国内外已完工的沉管隧道工程,分析和论述沉管隧道技术的发展与创新,更好的了解国内外沉管隧道技术的发展现状,对进一步提高我国沉管技术的应用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1.沉管隧道技术现状分析1.1.沉管隧道长度2017年之前,美国的旧金山海湾地铁隧道是世界上最长的沉管隧道,全长5825m,由111节管段组成;公路沉管隧道最长的是瑞典的厄勒海峡隧道,全长3560m,由20节管段组成。

至此之后,中国的港珠澳大桥沉管隧道便打破了已有公路沉管隧道长度不到4km的极限,沉管段长约5664m,由33节管段组成。

此外,在建的深中通道沉管段长度为5035m,由32节管段组成,建成后将成为国内长度排名第二的沉管隧道工程。

1.1.沉管隧道结构形式沉管隧道主要分为钢结构和混凝土结构沉管隧道,其中混凝土沉管隧道纵向结构可分为整体式和节段式两种基本形式。

节段式沉管隧道管节的长度一般为100m~200m之间,一个管节由若干个节段组成,每个节段长度约20~30m,节段与节段之间完全断开,通过柔性止水带相连,这种型式在欧洲采用广泛;整体式沉管隧道管节的长度一般在80m~120m,一个管节以若干施工缝划分并分批浇筑,最后形成混凝土结构整体,相邻施工缝之间的长度约20~30m,这种型式在亚洲采用较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 . .
word 可编辑..
港珠澳大桥沉管隧道施工技术

单项选择题
第1题 港珠澳大桥沉管隧道基槽精挖采用( )技术保证开挖的高程控制精度满足设计要求
A、声呐探测
B、定深平挖
C、钢桩定位

第2题 港珠澳沉管隧道采用的梯形块整体预制安装最终接头,其本体结构形式是
A、钢壳混凝土组合结构
B、钢筋混凝土结构
C、钢结构

第3题 沉管隧道一般由沉管段、( )和敞开段三部分组成
A、暗埋段
B、岸上段
C、水下段

第4题 港珠澳大桥沉管隧道采用了( )技术进行块石基床的密实工作
A、重锤夯实
B、爆夯
C、液压振动锤夯平

第5题 下列哪一项不是管节浮运安装的工序
A、出坞浮运
B、系泊定位
. . . . .
word 可编辑..
C、沉放对接
D、贯通测量
E、覆盖回填

第6题 管节按制作材料主要分为两种形式,分别为钢壳混凝土管节和
A、钢筋混凝土管节
B、钢结构管节
C、混凝土管节

第7题 下述哪一种不是管节制作常用的方法
A、船台法
B、干坞法
C、工厂法
D、挂篮悬浇法

第8题 下述哪类施工方法不适用于在软土地质中修建水下隧道
A、盾构法
B、沉管法
C、矿山法

第9题 下列哪一项不是先铺法的优点
A、基础施工不在隧道施工关键线路上,可以节省工期
B、取消了本体结构中的预留孔洞,更有利于结构自防水的实现
C、取消了在基槽中提前设置的临时支撑结构,简化工序,提高了工效
D、需要特制的专用刮铺设备
. . . . .
word 可编辑..
第10题 沉管隧道管节之间的柔性接头大多采用( )防水体系形式
A、GINA一道橡胶止水带
B、GINA和OMEGA两道橡胶止水带
C、OMEGA一道橡胶止水带

多项选择题
第11题 沉管基槽开挖分为三个步骤完成,分别是
A、基槽粗挖
B、边坡开挖
C、基槽清淤
D、基槽精挖

第12题 沉管隧道施工所使用的沉放设备和方法,包括
A、起重船吊沉法
B、浮箱吊沉法
C、双驳扛吊法
D、双体船杠吊法
E、自升式平台船骑吊法

第13题 沉管隧道回填防护按照功能分为( )三个组成部分
A、锁定回填
B、一般回填
C、块石回填
D、护面层回填
. . . . .
word 可编辑..
第14题 港珠澳大桥沉管隧道在预制工厂需要完成的施工工序包括
A、管节起浮横移
B、一次舾装
C、管节系泊寄存
D、二次舾装
E、管节制作

第15题 港珠澳沉管隧道使用的自升式平台整平船集( )三道工序为一体
A、抛石
B、整平
C、夯实
D、检测

第16题 工厂法四大关键工艺包括
A、液压模板工艺
B、流水线钢筋绑扎
C、全断面混凝土浇筑
D、整体顶推
E、浮运出坞

第17题 水下隧道常用施工工法包括下述的
A、钻爆法(矿山法和新奥法)
B、盾构法(或TBM法)
. . . . .
word 可编辑..
C、沉管法
D、明挖暗埋法

第18题 世界上沉管隧道技术最发达建造沉管数量最多的三个国家是
A、美国
B、日本
C、中国
D、荷兰

第19题 下述哪几项属于沉管隧道的优点
A、对地质条件适应能力强,对地基承载力要求低
B、埋深浅,管顶可与海床面平齐,无需长引道,与两岸道路衔接容易
C、隧道整体防水性能好,结构接头少,漏水几率低
D、管节断面形式多样,使用功能适应性强,可以实现大断面、多车道设计

第20题 下面符合沉管隧道定义的选项有
A、在拟修建隧道的江河、海湾或海峡的水底下预先开挖一条基槽
B、把若干陆上预制的管节分别浮运至现场,一个接一个地沉放安装
C、在水下依次将管节相互连接并正确定位在基槽内
D、在管内外进行相关辅助和交通工程施工,使管节组合体成为连接水体两端陆上交通的隧道型运输载体

第21题 沉管基础按照基础施作与管节安装时间先后关系分为( )两类
A、先铺法
B、砂流法
C、后填法
. . . . .
word 可编辑..
D、灌浆法
第22题 沉管浮运需要开挖的航道一般包括
A、社会船舶临时通航航道
B、管节浮运航道
C、施工专用航道

第23题 沉管隧道施工的主要施工工序包括
A、管节制作
B、基槽开挖
C、管节浮运
D、沉放对接
E、基础处理
F、覆盖回填

第24题 钢筋混凝土管节根据设计结构和浇筑方式的不同,分两种类型
A、整体式
B、串联式
C、节段式
判断题
第25题 管节在制作完成之后,须进行检漏工作以确认管节的水密性
正确
错误
. . . . .
word 可编辑..
第26题 港珠澳沉管隧道采用了压载水远程遥控系统,实现了管节内无人沉放对接
正确
错误

第27题 沉管隧道施工受水文和气象条件影响明显
正确
错误

第28题 沉管安装后一般采用大块石进行锁定和一般回填
正确
错误

第29题 沉管隧道施工期间对航道的社会通航没有影响
正确
错误

第30题 沉管浮运对航经水域的船舶通航环境影响大,海事警戒和护航组织工作非常重要
正确
错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