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套箱计算书
承台钢套箱设计计算书讲诉

水中承台施工方案——经调查分析,桥位处施工水位拟定是为5.0m。
围堰的顶标高为施工水位+0.5安全高度+0.2m波浪高约▽5.7m.如下图所示:2.5m面板厚 =6mm横向肋为:[ 10 @500竖向肋为:I 14a @500面板四周设∟140×140×10角钢与相邻面板连接,连接螺栓开孔Ф22mm,孔距150mm单排,螺栓M 20*65mm钢套箱拟设三层围令,上层围令设置标高▽4.5m处为内围令;中层围令设置标高▽2.5m处为外围令,下层围令设置标高▽0.7m处为外围令。
两层外围令旨在方便承台的施工。
尽量缩短承台工期,且两道外围令均在河床面上,日后由潜水工切割,将其回收。
一、设计依据1、仪扬河大桥施工图设计;2、实测河床断面图;3、历年的水文资料;4、各种桥涵设计、施工规范和设计计算手册;二、方案可行性研究及其对策1、筑岛围堰:根据施工图设计,主墩承台顶面在河床面以上,墩位处水深5.0m左右。
如采用土围堰(包括草袋土围堰或木桩土围堰),则围堰较高,必须将围堰做得很大。
这样压缩航道不但对航运产生不利影响,且工程量很大,费工费时,土壤又缺乏,无论是从工期还是造价上均不够合理,同时在施工过程中还存在巨大风险,故此方案不能采纳。
2、钢套箱围堰:利用钢管桩脚手平台拼装,下沉钢套箱比较方便,而且钢套箱仅需下沉2.5m左右是完全可能的。
在本桥的地质条件下,下沉2.5m最好采用单壁钢套箱,由于本身自重虽较小,但下沉较浅,这完全是可能的。
且单壁钢围堰待承台浇筑后又能回收利用,经济上及工期上均是合理的。
综上,最后研究决定,采用单壁钢围堰施工承台。
三、套箱围堰平面尺寸及标高的确定1、套箱围堰的标高拟定顶标高:根据历年水文资料及一般以十年一遇的水位作为施工水位,故将施工水位定为▽5.0m,因流速不大,只考虑0.7m安全高度,所以套箱围堰顶标高为5.7m;底标高:承台底标高为0.0m,封底混凝土厚度拟定为1.2m,围堰吸泥下沉后用蛇皮袋装粘土铺平的处理高度约为0.3m,再考虑套箱的底脚切入河床表面0.8m,则底脚标高应为-2.3m。
钢套箱设计计算方案

钢套箱设计计算方案一、 工程概况XX 大桥XX 线X 号、X 墩为水中基础,桩基为X 根Φ2.2m 钻孔灌注桩,横桥向2排,每排3根。
承台顶面设计标高为XXXXm ,底面设计标高为XXXm ,承台平面尺寸为14.40×10.9×4m 。
按项目部施工组织设计X#、X#墩承台围堰采用单壁钢套箱施工,钢套箱尺寸为承台尺寸放大100mm ,作为承台的模板。
钢护筒外径2.4m 。
根据项目实测的地质情况后研究决定,X 号墩钢套箱施工设计水位为XXXm ,封底砼标高为XXXm ,钢套箱顶面标高为:XXXm ,钢套箱共分两节加工,(2m+5.5m ),最下层按不拆除考虑,钢套箱设计示意图如下:二、荷载取值荷载的取值依据为《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荷载组合V 考虑钢吊箱围堰设计组合。
水平荷载:静水压力+流水压力+风力+其它三、Q235钢材许用应力轴向应力:[]Mpa z 140=σ 容许应力提高系数1.3 []Mpa z1823.1140=⨯=σ 弯曲应力:[]Mpa 145=σ 容许应力提高系数1.3 []Mpa 5.1883.1145=⨯=σ 剪应力:[]Mpa 85=τ 容许应力提高系数1.3 []Mpa 5.1103.185=⨯=τ四、具体结构设计(一)、封底砼设计封底砼按1.5m 厚设计,用C30砼。
1、抗浮校核浮力:131.1371917.91t ⨯⨯=封底砼自重:131.13 2.3 1.5452.4t ⨯⨯=钢护筒握裹力:1.5 3.14 2.4610678.24t ⨯⨯⨯⨯=钢套箱自重:52t抗浮安全系数: 452.4678.2452 1.29 1.1917.91K ++==> 满足要求 2、封底砼强度校核取封底混凝土板计算。
封底混凝土板由钢护筒与混凝土的握裹力和封底混凝土板自重抵抗作用于封底砼板的静水压力。
为便于计算偏于安全地将封底混凝土板简化为空间梁格,钢套筒中心连线作为支点。
钢套箱计算说明书

钢套箱计算说明书1、设计依据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J021-89)公路桥涵钢结构及木结构设计规范(JTJ025-86)苏通长江公路大桥北引桥招标文件同类型相关结生构设计资料2、计算说明依水文勘测资料及钢套箱施工工期,取钢套箱设计水位为3.91m,垂线流速2.39m/s。
采用两种形式的钢套箱形式:承台底位于水中的采用有底钢吊箱形式,承台底位于水中的采用无底钢套箱形式。
有底钢套箱平面尺寸29.1m⨯8.0m,无底钢套箱平面尺寸11.6m⨯8.0m。
钢套箱顶面标高4.5m,底标高为:有底钢吊箱-2.5m,无底钢套箱-2.8m。
3、有底钢套箱3.1 侧壁计算1)竖向加劲计算钢套箱内共设上下两层支撑。
承台高2.5m,顶面标高为1.0m,为方便施工下层支撑中心位于承台顶面以上0.50m处,标高为1.50m。
标高-1.5m处水压力:p2=γh+1.5γ v2/(2g)=10⨯(3.91+1.5)+1.5⨯10⨯2.392/20=58.4KN/m23节钢套箱的竖向加劲肋中心间距均为66cm,上节钢套箱竖向加劲肋选用I12型钢,中节、底节选用I18型钢。
取66cm宽侧壁压力及刚度,经计算(计算过程略)得:中节、底节:M max=27.61KNm上节:M max=7.14KNm应力验算:中节、底节:σ上=MY上/I=27.61⨯1000⨯3.85/3380=31.46MPa<1.3⨯145MPaσ下=MY下/I=26.94⨯1000⨯5.95/3380=48.58MPa<188.5MPa上节:σ上=MY上/I=7.14⨯1000⨯1.8/823.8=15.65MPa<188.5MPaσ下=MY下/I=7.14⨯1000⨯5.0/823.8=43.33MPa<188.5MPa最大变形0.22mm,刚度满足要求。
2)横向加劲计算中、底节钢套箱的横向加劲肋中心间距均为60cm,横向加劲肋选用L100⨯63⨯8型钢。
钢套箱计算书

东海大桥VII标—颗珠山大桥西主墩钢套箱计算书路桥建设东海大桥项目总经理部2003年8月西主墩钢套箱计算书一、设计条件水文条件、地质特征及设计参数详见西主墩钢套箱设计与施工方案2.1。
二、基本数据⑴Eg=206×103N/mm2⑵[σ]=160Mpa⑶材料面积钢板δ10=25cm2∠75×75×6=8.8cm2∠90×56×7=9.88cm2 [10=12.74cm2[40a=75.04cm2∠75×50×6=7.26cm2⑷钢箱(100×100)W=9143.1 cm3I=457152.8 cm4三、结构计算3.1荷载种类⑴钢套箱结构自重⑵封底砼自重⑶承台砼自重⑷承台砼侧压力⑸静水压力⑹水浮力⑺20年一遇风暴高水位时的波浪力⑻水流力⑼风载取0.5Kp a3.2工况及荷载组合⑴工况一:钢套箱下沉到河床荷载组合:水平荷载⑻竖向荷载⑴+⑸⑵工况二:封底抽水后,承台砼浇注前施工阶段。
荷载组合:水平荷载⑸+⑺+⑻+⑼竖向荷载⑴+⑵+⑹⑶工况三:承台砼浇注阶段荷载组合:水平荷载⑷+⑸竖向荷载⑴+⑵+⑶+⑹3.3计算方法、模式钢套箱结构采用Sap2000空间有限元程序进行计算。
选取半幅整个钢套箱进行三维空间建模,计算模型及成果图示详见3.5.3。
3.4计算内容将围堰面板所承受的水平荷载转化为节点力,节点力方向垂直于各杆件,按实际情况,杆件赋予了各自的材料特性,同时将竖向钢箱模拟在模型中。
计算内容:钢围堰在水平荷载和竖向荷载作用下,对钢围堰整体进行计算,分析各构件、内支撑等。
约束条件:钢围堰底为固结,竖向杆件和水平环向杆件节头为固结,水平斜杆端头为铰接,内支撑两端为铰结。
3.5计算成果3.5.1荷载计算⑴风载计算=0.5KN/m2风载p风迎风面积:A1=3.35×24=80.4m2风力:F=80.4×0.05=4.02t⑵水流力计算按《港口工程荷载规范(JTJ215-98)》计算F W=C W·ρ·V2·A/2C W=0.52 d=5.65mF W=C W·ρ·V2·A/2 =0.52×1.025×1.22×135.6/2=52.04KN p动水=0.384KN/m2⑶波浪力计算按《海港水文规范(JTJ213-98)》计算①波态确定●迎波面河床为-3.5m●设计高水位为2.15m●波高H=2.3m●波长L=49.1m则d=5.65md/H=5.65/2.3=2.46>1.8 波态为立波d/L=5.65/49.1=0.115②波峰作用下立波计算d/H=5.65/2.3=2.46>1.8 d/L=5.65/49.1=0.115a.波面高程计算ηc/d=Βη(H/d)mT*=T(平均)√(g/d)=6.4×√(9.8/5.65)=8.4Βη=2.3104-2.5907T*-0.5941 =1.579m=T*/(0.00913T*2+0.636T*+1.2515)=1.16ηc/d=1.579×(2.3/5.65) 1.16=0.5567ηc=5.65×0.5567=3.15mb.在静水面以上hc处墙面波压力强度n=max[0.636618+4.23264(H/d)1.67,1.0]=1.58h c/d=2ηc/(d(n+2))=(2×3.15)/(1.58+2)/5.65=0.3115hc=1.76mp ac/γd=2p oc/(γd (n+1)(n+2))=2p oc/(γd×2.58×3.58)= 2p oc/(10×5.65×2.58×3.58)p ac/γd=2p oc/521.86c.p oc及墙面上其他各特征点的波压力强度:系数可查海港水文规范表8.1.2-1。
钢套箱计算

主墩钢套箱设计钢套箱侧板由内外壁板和加劲桁架杆组成,内外壁板采用8mm厚钢板,套箱壁内横肋采用[10槽钢,竖肋采用[20槽钢,间距均为50cm。
套箱壁间纵横向和竖向加劲型钢采用2[40a槽钢,设置在内支撑及水压力较大处适当加密,见侧板立面图。
底板采用8mm厚钢板,横肋采用I20a工字钢,间距50cm,底板大横梁每根由2[40a槽钢组成。
钢套箱内支撑由Φ500mm×10mm钢管和Φ152mm×10mm吊管组成,通过吊杆将内支撑与挑梁连接在一起,将自重荷载传递给桩基。
吊挂系统主要由悬挑梁、吊杆、预埋在桩基内的立柱及外侧定位桩组成。
悬挑梁由双排单层贝雷梁组成。
吊杆共有56根,采用Φ32精扎螺纹钢筋,吊杆梁采用2[40a槽钢。
立柱采用Φ1000mm钢管桩,浇筑桩基砼时预埋在桩基内1.5m。
外侧钢管桩的设置与钻孔平台一致。
单位:毫米钢套箱侧板平面布置图单位:毫米钢套箱侧板立面布置图1设计计算依据(1)施工设计图(A 标段); (2) 《材料力学》;(3)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简明施工计算手册》; (4) 人民交通出版社《路桥施工计算手册》。
2流水压力计算最大流速按2m/s 计算。
流水压力P : P=0.8Arv 2/2g=0.8×1×1×22/(2×10)=0.16t/m 2 3静水压力的计算 设计水位按+77.5m 计算。
(1) 各标高点处的水压力h 1=+68.8m P 1=8.7t/m 2 h 2=+70.0m P 2=7.5t/m 2 h 3=+72.5m P 3=5.0t/m 2 h 4=+75.0m P 4=2.5t/m 2+68.8mP1+65.8m +70.0m+72.5m +75.0m+77.5mP2P3P4(2) 相应标高处均带荷载q 的计算(水平每延米荷载)h=+68.8m q 1=1/2×7.5×1.2+2/3×1/2×(8.7-7.5)×1.2=4.98t/m 标高+68.8m 至+65.8m 段为封底砼,此段压力不算入+68.8m 位置。
钢套箱计算单

32#墩钢套箱计算单(一)、计算依据1、(建标[2002]99号) 建设部《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文件》2、(JTJ021—89) 《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3、(JTJ025—85) 《公路刚结构桥涵设计归规范》4、(JTJ001—97)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5、(JTJ041—2000)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6、(GBJ17—88) 《刚结构设计规范》7、1995人民交通出版社 《公路桥涵设计手册—基本资料》 8、1994高等教育出版社 《材料力学》 9、2001.5北京交通出版社 《路桥施工手册》 (二)、计算资料套箱顶标高按15.826米计,套箱高6米、其长、宽比承台大30cm ,按一节加工。
施工水位15.0米,计算水位15.826米。
面板用4mm 厚A3钢板加工。
(三)套箱的水浮力验算套箱的水浮力按两个阶段进行验算,一是封底等强后进行抽水,二是浇注承台第一层(2m 厚)时。
钢套箱标高9施工水位套箱施工封底示意图如下。
计算数据:钢套箱底面积:757m2;钢护筒总面积:π×2.82×24/4=147.8m2;钢套箱自重:220t;封底1m砼自重:(757-147.8)×1×2.5=1523t;浇注承台第一层(2m)砼自重:(757-147.8)×2×2.5=3046t;钢套箱到位封底后水浮力:(757-147.8)×(13.5-9.826)×1=2238t;封底砼强度达到100%时与钢护筒最大粘结力:P max=1.5×π×2.8×24×0.1×102=3167t。
1、封底等强后进行抽水时考虑封底砼与钢套箱自重与水浮力的差值:N=2238-(1523+220)=495t<P max=3167t即砼粘结力能够平衡水浮力。
2、浇注承台第一层(2m厚)时考虑封底砼、承台砼与钢套箱自重与水浮力的差值:N=3046+1523+220-2238=2551t<P max=3167t即砼粘结力能够平衡结构物自重。
钢套箱受力验算(正版)

钢套箱各部位结构受力验算1、基本资料:封底砼自重:25*13.6*10*1.2=4080 KN封底砼产生的浮力:10*13.6*10*1.3=1768KN钢套箱自重:773KN封底后底板单位面积所受荷载:(4080+773-1768)/(13.6*10)=22.68KN/m22、浇筑封底砼过程中套箱受力验算:(1)、底板①、L80*50*7受力计算:角钢支承在纵横肋上,取纵向间距0.8m,取横向间距为0.9m,按简支梁计算:q=22.68*0.8=18.14 KN/m截面特性:W=10.58cm3,I=56.16cm4M max=0.125*q*L2=0.125*18.14*0.92=1.84KN*mбmax= M max/W=1.84/(10.58*10-3)=173.5MPa<[бw]=215MPaf max=5*18.14*9004/(384*2.1*105*56.16*104)=1.3mm<L/500=1.8mm符合要求②、纵、横肋I20工字钢受力计算:底板纵横肋用I20工字钢,取纵向间距1.5m,横向间距为2.4m,按简支梁计算:均面荷载:q=22.68*1.5=34.02KN/m跨中弯矩:M=1/8*q*l2=1/8*34.02*2.42=24.49KN*m查截面抵抗矩:W=250.2cm3弯矩应力:б=24.49*106/(250.2*103)=97.9MPa<215MPa查表得:Ix=2502cm4跨中挠度:f=5*34.02*24004/(384*2.1*105*2502*104)=2.7mm<L/500=4.8mm符合要求(2)、钢套箱侧模面板及纵横肋受力验算:浇筑封底砼的过程中,砼对侧模板有侧压力作用,砼在初凝前,钢套箱内外水对模板的侧压力基本相等,在此不予考虑水的侧压力,故P=25*1=30KN/m2,封底后,套箱内抽水,水对侧模板最大侧压力P max=10*4=40KN/m2,故侧模板受力最不利工况为抽水后、承台砼浇筑前。
承台钢套箱设计计算书(DOC)

水中承台施工方案——经调查分析,桥位处施工水位拟定是为5.0m。
围堰的顶标高为施工水位+0.5安全高度+0.2m波浪高约▽5.7m.如下图所示:2.5m面板厚 =6mm横向肋为:[ 10 @500竖向肋为:I 14a @500面板四周设∟140×140×10角钢与相邻面板连接,连接螺栓开孔Ф22mm,孔距150mm单排,螺栓M 20*65mm钢套箱拟设三层围令,上层围令设置标高▽4.5m处为内围令;中层围令设置标高▽2.5m处为外围令,下层围令设置标高▽0.7m处为外围令。
两层外围令旨在方便承台的施工。
尽量缩短承台工期,且两道外围令均在河床面上,日后由潜水工切割,将其回收。
一、设计依据1、仪扬河大桥施工图设计;2、实测河床断面图;3、历年的水文资料;4、各种桥涵设计、施工规范和设计计算手册;二、方案可行性研究及其对策1、筑岛围堰:根据施工图设计,主墩承台顶面在河床面以上,墩位处水深5.0m左右。
如采用土围堰(包括草袋土围堰或木桩土围堰),则围堰较高,必须将围堰做得很大。
这样压缩航道不但对航运产生不利影响,且工程量很大,费工费时,土壤又缺乏,无论是从工期还是造价上均不够合理,同时在施工过程中还存在巨大风险,故此方案不能采纳。
2、钢套箱围堰:利用钢管桩脚手平台拼装,下沉钢套箱比较方便,而且钢套箱仅需下沉2.5m左右是完全可能的。
在本桥的地质条件下,下沉2.5m最好采用单壁钢套箱,由于本身自重虽较小,但下沉较浅,这完全是可能的。
且单壁钢围堰待承台浇筑后又能回收利用,经济上及工期上均是合理的。
综上,最后研究决定,采用单壁钢围堰施工承台。
三、套箱围堰平面尺寸及标高的确定1、套箱围堰的标高拟定顶标高:根据历年水文资料及一般以十年一遇的水位作为施工水位,故将施工水位定为▽5.0m,因流速不大,只考虑0.7m安全高度,所以套箱围堰顶标高为5.7m;底标高:承台底标高为0.0m,封底混凝土厚度拟定为1.2m,围堰吸泥下沉后用蛇皮袋装粘土铺平的处理高度约为0.3m,再考虑套箱的底脚切入河床表面0.8m,则底脚标高应为-2.3m。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主墩钢套箱计算书
1 设计参数取值
1) 承台底标高: 83.5m
2) 套箱底板顶面标高: 82.5m
3) 壁板顶标高: 87.7m
4) 壁板底标高: 82.5m
5) 封底混凝土厚: 1.0m
6) 设计高水位: 86.22m(10年一遇)
7) 设计低水位: 84.57m
2 材料容许应力值
(1)Q235钢:
]=145MPa
容许弯应力[σ
w
容许轴向力[σ]=140MPa
容许剪应力[τ]=85MPa。
参考《路桥施工计算手册》,临时结构钢材容许应力可提高1.3倍。
本计算中Q235钢材容许弯应力取1.3×145=188.5MPa,容许轴向应力取1.3×140=182MPa,容许剪应力取1.3×85=110MPa。
(2)C25混凝土:
弹性模量E
=2.8×104MPa
c
=11.5MPa
轴心抗压强度f
cd
轴心抗拉强度f
=1.23MPa
td
(3)钢护筒与混凝土之间握裹力:
取经验值150KN/m2
3荷载取值
3.1 静水压力
桥位处设计最高水位86.22m,钢套箱壁板底部高程为82.5m。
则壁板底部最大静水压强为:,从水面至套箱底部呈线性分布,如下图所示。
图1 静水压力图
3.2 混凝土荷载
承台分两次浇注,第一次浇注1.5m,第二次浇注2.7m,则第一次浇注混凝土侧压力为:
则第二次浇注混凝土侧压力为:
4钢套箱结构工况分析
4.1吊杆计算
4.1.1整体下放阶段
采用Φ32精轧螺纹钢筋吊杆,共计4根。
钢套箱重:60t
每根吊杆承受拉力为15t,满足要求。
4.1.2封底混凝土浇注阶段
采用Φ32精轧螺纹钢筋吊杆,共计16根。
1m封底混凝土重:87.8×2.4=211t
钢套箱重:60t
每根拉压杆受力为:(211+60)/(4×4)=17t
4.2底板计算
底板承受封底混凝土荷载,封底混凝土重24×1=24KPa,均匀作用在底板上。
底板面板采用δ=6mmQ235B钢板,主梁采用2[28b型钢,次梁采用12.6工钢。
4.2.1面板计算
取1cm宽板条计算,
Wx=b×h2/6= 0.01×0.0062/6=6×10-8m3
Ix=b×h3/12= 0.01×0.0063/12=1.8×10-10m4
=145000×6×10-8=0.0087KN.m
M
允
Q
=85000×(0.01×0.006)=5.1KN
允
计算模型如下:
.26.26.26
1
2
3
4
( 1 )( 2 )( 3 )0.50
0.50
0.50
杆件单元受力如下:
最大弯矩为-0.007KN.m ,最大剪力为0.078KN ,满足要求。
4.2.2工12.6计算
工12.6:Wx=77.5cm 3,Ix=488cm 4 M 允=145000×77.5×10-6=11.237KN.m Q 允=85000×(0.126×0.005) ×10-4=53.55KN EA=380478KN ;EI=1024.8KN.m 2 计算模型如下:
13
1
2
( 1 )1.83
弯矩图:
x
1( 1 )5.45
最大弯矩为5.45KN.m ,满足要求。
剪力图:
x
最大剪力为11.91KN,满足要求。
4.2.3主梁2[28b计算
2[28b:Wx=732cm3,Ix=10260cm4
M
允
=145000×732×10-6=106KN.m
Q
允
=85000×(0.28×0.0095×2) =452.2KN EA=1916628KN;EI=21546KN.m2
计算模型如下:
弯矩图:
x
最大弯矩为109.65KN.m<1.3×106=137.8 KN.m,满足要求。
剪力图:
最大剪力为181.07KN,满足要求。
4.3壁板计算
计算采用Midas Civil 2006整体建模分析:面板采用面单元,小肋、大肋、背枋、内支撑等采用梁单元建立模型。
工况一:1m封底混凝土浇注阶段
荷载:1m高封底混凝土荷载
受力模型如下(2#-1):
面单元(面板)最大组合应力为32.7MPa,应力图如下:
梁单元最大应力为148.5MPa,应力图如下:
结构总体变形图如下:X轴方向(横桥向)最大变形5mm,Y轴方向(顺桥向)最大变形为5mm,Z轴方向(竖向)最大变形7mm。
工况二:封底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抽水阶段
荷载:静水压力
受力模型如下(2#-2):
面板最大组合应力为79MPa,应力图如下:梁单元最大应力为158.9MPa,应力图如下:
结构总体变形图如下:X轴方向(横桥向)最大变形4mm,Y轴方向(顺桥向)最大变形为4mm,Z轴方向(竖向)最大变形4.5mm。
工况三:第一层承台混凝土浇注阶段(1.5m)
荷载组合:静水压力+1.5m高混凝土荷载
面单元最大应力为18.4MPa,应力图如下:
梁单元最大应力为81.7MPa,应力图如下:
工况四:内支撑割除,第二层承台混凝土浇注阶段荷载组合:静水压力+第二层2.7m高混凝土荷载面板最大应力为71.9MPa,应力图如下:
梁单元最大应力为135.8MPa,应力图如下:
4.4内支撑计算
内支撑钢管为φ273×6mm,A=50cm2,Ix=44.8cm4。
根据以上计算,工况二内支撑受力为最不利,如下所示。
钢管内支撑所受最大组合应力-18.8,即轴向力9.4t,满足要求。
应力图:
内力图:
4.5封底混凝土计算(1m)
(1)混凝土强度计算
工况一:封底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未浇筑承台混凝土之前(仅考虑浮力影响)
均布荷载(设计水位取86.22,封底混凝土底标高82.5m):()2
kN
10m
86
q=
⨯
=(向上)
2.5
/
.2
.2
37
8-2
封底混凝土自重由程序自动计入。
采用Midas程序,取整个承台封底混凝土进行计算,护筒与混凝土接触面约束简化为固
结,模型如下(1m 封底混凝土):
计算模型
组合应力:
最大拉应力为0.443MPa <1.23MPa ,满足要求。
工况二:浇筑4.2m 承台混凝土阶段(取最不利工况即最低水位84.57m 验算)
承台混凝土荷载:2/9.2102.426m kN q =⨯=
(向下) 浮力:10×(84.57-82.5)=20.7KN/m2(向上)
封底混凝土自重由程序自动计入。
采用Midas 程序,取整个承台封底混凝土进行计算,护筒与混凝土接触面约束简化为固结,模型如下(1m 封底混凝土工况二):
计算模型
组合应力图:
最大拉应力为0.971MPa<1.23MPa,满足要求。
(2)握裹力计算
封底混凝土厚度1m,护筒与封底混凝土接触面积为
,握裹强度按150KN/m2计,则总握裹力为4×9.5×150=5700KN。
(3)套箱抗上浮(下滑)稳定性验算
①在高水位时(86.22m),封底混凝土浇注完成后承台混凝土浇注之前,钢套箱抗浮稳
定性计算
竖直向下力包括:
套箱自重:60t
封底混凝土自重:211t
握裹力:570t
竖直向上力包括:
浮力:F=10.8×10.8×(86.22-82.5)=434t
抗浮稳定系数K=∑F
下/∑F
上
=(60+211+570)/434=1.94,稳定。
②在低水位时(84.57m),承台砼浇筑阶段、套箱抗下滑稳定性计算竖直向下的力包括:
套箱自重:60t
封底混凝土自重:211t
承台混凝土自重:10.8×10.8×4.2×2.6=1274t。
竖直向上的力包括:
握裹力:570t
浮力:F=10.8×10.8×(84.57-82.5)=241t
抗下滑稳定系数K=∑F
上/∑F
下
=(570+241)/(60+211+1274)=0.52,不稳定。
故承台分两次浇注,第一次浇注高度 1.5m,则承台混凝土自重:10.8×10.8×1.5×2.6=455t。
抗下滑稳定系数K=∑F
上/∑F
下
=(570+241)/(60+211+455)=1.12,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