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电压表的设计实验报告
大学物理实验讲义实验电表设计与制作

实验4 电表设计与制作本实验属于设计性实验,请同学们自行查阅资料完成设计性实验报告;实验目的1. 掌握改装电表的原理和校准电表的方法;2. 学会设计单量程电表直流电流表、直流电压表; 3. 学习用万用表检查电路故障的方法;仪器用具HG61303型数字直流稳压电源、GDM-8145型数字万用表、滑线变阻器、FBZX21型电阻箱、C31-V 型电压表、C31-A 型电流表、FB715型物理设计性实验装置、可调电阻及导线若干实验原理1. 将微安表头改装成较大量程的电流表将微安表头改装成较大量程的电流表时,表头与分流器并联,被测电流的一部分流过分流器,一部分流经表头,由表头直接指示,这样,由表头和分流器组成的整体就可量度较大的电流;最简单的单量程电流表的原理图如图4-1所示,分流器只有一个电阻1R ;为方便计算,图中加入了一附加的可调电阻0R ,使表头G 与0R 串联起来,构成了一量限为g I 、等效内阻为g r '的表头本实验要求调节0R 使得k Ω8.10=+='R r r g g;如果要将量程为g I 的表头改装成量程为1I 的电流表,分流电阻1R 的计算公式为:gg g I I r I R -'⋅=11 4-1如果要将微安表改装成有m 个量程分别为1I ,2I ,…的电流表,则分流器中应有m 个电阻,选用分流器中不同阻值的分流电阻,可以得到不同量程的电流档;按照欧姆定律,可计算出各个分流电阻的阻值;2. 将微安表头改装成电压表将微安表头改装成电压表时,表头与分压器串联,被测电压的一大部分降落在分压器上,一小部分降落在表头上,这样,由表头和分压器组成的整体就可量度较大的电压;最简单的单量程电压表的原理图如图4-2所示,分压器只有一个电阻2R ,如果要将量程为g I 、等效内阻为g r 'k Ω8.10=+='R r r g g 的表头改装成量程为1U 的电压表,分压电阻2R 的计算公式为:图4-1 微安表头的扩程方法 图4-2 改装电压表的方法g gr I U R '-=12 4-2 如果要将微安表改装成有n 个量程分别为1U ,2U ,…的电压表,则分压器中应有n 个电阻,选用分压器中不同阻值的分压电阻,可以得到不同量程的电压档;按照欧姆定律,可计算出各个分压电阻的阻值;3. 将微安表头改装成欧姆表微安表头也可以改装成测量电阻的欧姆表,方法是将等效内阻为g r '的微安表头与内阻为E r 的电源E 、可调电阻3R 连接起来,就可构成一个欧姆表本实验欧姆表各档电阻均采用可调电阻,故省去了调零电阻,如图24-3所示;由图可知,欧姆表的总内阻为3R r r R E g++'=内,当欧姆表的a 、b 两端接入待测电阻x R 时,电路中的电流为xR R EI +=内 4-3当E 和内R 一定时,由4-3式可知,电表读数I 与x R 之间有一一对应的关系,因此电表经定标后即可直接读出x R 值;在具体设计制作欧姆表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当0=x R 时即a 、b 之间短接,若调节3R 使指针偏转到表头满刻度的位置,则此时有以下关系: 即gI ER =内 4-4 这时,可把指针偏转到满刻度位置定为欧姆表的零值刻度;如果欧姆表的电源是干电池,则当出现E 下降、E r 变大的情况时,可调节3R 使4-4式仍然成立,即当a 、b 短接时,仍能保证指针刚好指在零欧姆位置;(2)当∞→x R 时即a 、b 之间开路,回路电流为零,这时指针指在表头的零刻度位置上,这个位置可定为欧姆表的无穷大值刻度;由此可见,相对于电压表和电流表而言,欧姆表的刻度尺是反向标度的; (3)当内R R x =时,根据4-3、4-4式有22g I R EI ==内 4-5 这时,指针应指在表头标度尺的正中央位置上,这位置的欧姆表刻度数值称为中值电阻中R ,显然,中R 有以下关系:gI ER R ==内中 4-6 由4-6式可见,中值电阻的大小是取决于电源电动势E 和表头量限g I 的;选用不同的E 和g I 时,欧姆表的中值电阻就不同,依据这一点,我们可以设计一个多量程的欧姆表,以用来测量不同阻值的电阻,如“1⨯”档、“10⨯” 档、“100⨯” 档、“K 1⨯” 档、“K 10⨯”档等等;这里有两点需要注意:① 欧姆表的标度尺刻度是不均匀的;这可以从4-3式看出,当中R R x >>时,标度尺刻度越来越密,读数误差越大,而当中R R x <<时,指针接近满刻度,I 随x R 的变化不明显,因而测量误差也很大,只有当xR 图4-3 改装欧姆表的方法 图4-4 改装低量程欧姆表的方法在中R ~10中R 范围内时,测量才比较准确,因此,应根据待测电阻的大小选择合适的档来测量;② 在设计欧姆表的“1⨯”档、“10⨯” 档、“100⨯” 档时,由于中值电阻较小,电路中的电流将大于表头量限g I ,因此需要在图4-3的电路中给表头并联一个电阻R 以扩大表头的量程,如图4-4所示;例如,若欧姆表电源的电动势为5.1=E V,要求欧姆表“100⨯” 档的中值电阻为Ω,则由4-6式可计算出表头扩程后电路中的总电流为15.15.1=Ω==K V R E I 中mA,再根据图4-4所示的电路计算出需并联的电阻的大小;4. 改装表的校准在改装电表的工作完成后,还需要对改装表进行校准,并作出改装表的校准曲线;校准电表的过程,实际就是将改装表的示数与标准表的示数进行比较的过程;例如,校准电流表的办法是:将改装表与一个用作标准的电流表串联起来接进电路中,给电路通以可调节大小的电流注意不得超过改装表的量程,当改变电流的大小使得改装表的示数x I 按刻度作等间隔变化时,读出相应的标准表的示数S I ,由此可得到各刻度的电流修正值x S x I I I -=∆,作出x x I I -∆曲线,即为该电流表的校准曲线,如图4-5所示;这里应注意三点:①当标准表的示数正好为待校准量程的量限时,改装表应正好满偏;②校准时应以改装表为自变量,读出相应的标准表的读数;③电表的校准曲线应为折线状;根据电表的校准曲线可以修正电表的读数,得到较准确的结果;由校准曲线找出最大误差如图4-5中的m I ∆,可计算出改装表的准确度等级a 参见实验三;实验内容与要求1. 设计一个单量程直流电流表要求将一个量程为=g I 100μA 、内阻为g r 约为Ω的表头改装成量程为5mA 的电流表,完成电路设计、参数计算;2. 电流表校准方案设计:设计电压表校准电路,说明所需仪器、实验步骤; 3. 设计一个单量程直流电压表要求将一个量程为=g I 100μA 、内阻为g r 约为Ω的表头改装成量程为5mA 的电流表,完成电路设计、参数计算;4. 电压表校准方案设计要求同25. 进入实验室前必须完成1~4项,写出设计方案,经老师检查合格,可进行制作与`校准实验; 6. 制作并校准设计好的单量程电表 (1)测量表头内阻g r 的准确值;(2)制作已设计好的电表,注意实验室所提供的电阻均为可调电阻,学生需调节电阻到所需大小,连接好改装表的电路;(3)连接好校准电路,利用实验室给出的数字电表或指针式电表作为标准电表,校准改装表的5mA 档和5V 档,作出校准曲线;实验提示以电流表校准为例:首先校准标准表和改装表的零点;然后校准量程,使标准表对应5mA,观察改装表是否刚好满刻度,若不是,调节分流电阻箱使改装表满刻度和标准表对应5mA 同时满足,记下此时的电阻箱读数R ';随后校准刻度,在被校准的刻度盘上,均匀选取11个校图4-5 改装电流表的校准曲线准点包括零点,其示数为x I ,从小到大依次在校准各点的刻度上,记下标准表相应的读数+I ,再由大到小重复一遍,记下标准表读数-I ,取平均值20-++=I I I ,数据填入下表; (4)描绘电表校准曲线,并计算改装表的准确度等级a; 实验提示:以改装电流为例;表头内阻g r = ,准确度等级a= 级,刻度格为 格;改装表电路图为 ;校准电路图为 ;分流电阻R 计算值为 以g r =Ω作为计算;实际值电阻箱读数R '为 分流电阻箱必须调节到同时满足表头满偏和标准表读数对应5mA;标准表型号 ,档位 ,准确度 ;注意事项1. 测量表头内阻时,通过表头的电流值不得超过表头的量限,更不允许电流反向;2. 注意使用数字标准表电压、电流功能时正确选择接线端口;3. 实验电压应从零缓慢升起;4. 校准前先校正改装表和标准表的零点;5.选择标准表的级别要比被校表高2级以上;例如被校表为级,则应选级以上的电表作为标准表;思考问题1. 校正电流表时,如果发现改装表的读数相对于标准表的读数都偏高,试问要达到标准表的数值,此时改装表的分流电阻应调大还是调小为什么2. 校正电压表时,如果发现改装表的读数相对于标准表的读数都偏低,试问要达到标准表的数值,此时改装表的分压电阻应调大还是调小为什么3. 标准表的准确度等级比表头的准确度等级要低,此时能用该标准表对改装表进行校准,为什么4. 测量表头内阻的方法很多,试设计多种测量电路,比较它们的优缺点;5. 能否把量程为1000uA 、内阻约为100Ω的表头改装成量程为50uA 的微安表头或的电压表为什么。
电工和电子技术(A)1实验报告

电工和电子技术(A)1实验报告实验一 电位、电压的测定及基尔霍夫定律1.1电位、电压的测定及电路电位图的绘制一、实验目的 1.验证电路中电位的相对性、电压的绝对性 2. 掌握电路电位图的绘制方法利用DVCC-03实验挂箱上的“基尔霍夫定律/叠加原理”实验电路板,按图1-1接线。
1. 分别将两路直流稳压电源接入电路,令 U 1=6V ,U 2=12V 。
(先调准输出电压值,再接入实验线路中。
)图2. 以图1-1中的A点作为电位的参考点,分别测量B、C、D、E、F各点的电位值φ及相邻两点之间的电压值U AB、U BC、U CD、U DE、U EF及U FA,数据列于表中。
3. 以D点作为参考点,重复实验内容2的测量,测得数据列于表中。
四、思考题若以F点为参考电位点,实验测得各点的电位值;现令E点作为参考电位点,试问此时各点的电位值应有何变化?答:五、实验报告1.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两个电位图形,并对照观察各对应两点间的电压情况。
两个电位图的参考点不同,但各点的相对顺序应一致,以便对照。
答:2. 完成数据表格中的计算,对误差作必要的分析。
答:3. 总结电位相对性和电压绝对性的结论。
答:1.2基尔霍夫定律的验证一、实验目的1. 验证基尔霍夫定律的正确性,加深对基尔霍夫定律的理解。
2. 学会用电流插头、插座测量各支路电流。
二、实验内容实验线路与图1-1相同,用DVCC-03挂箱的“基尔霍夫定律/叠加原理”电路板。
1. 实验前先任意设定三条支路电流正方向。
如图1-1中的I1、I2、I3的方向已设定。
闭合回路的正方向可任意设定。
2. 分别将两路直流稳压源接入电路,令U1=6V,U2=12V。
3. 熟悉电流插头的结构,将电流插头的两端接至数字电流表的“+、-”两端。
4. 将电流插头分别插入三条支路的三个电流插座中,读出并记录电流值。
5. 用直流数字电压表分别测量两路电源及电阻元件上的电压值,记录之。
三、预习思考题1. 根据图1-1的电路参数,计算出待测的电流I1、I2、I3和各电阻上的电压值,记入表中,以便实验测量时,可正确地选定电流表和电压表的量程。
电路实验

电路实验实验一 基本电工仪表的使用及测量误差的计算一、实验目的1. 熟悉实验台上各类电源及各类测量仪表的布局和使用方法。
2. 掌握指针式电压表、电流表内阻的测量方法。
3. 熟悉电工仪表测量误差的计算方法。
二、原理说明1. 为了准确地测量电路中实际的电压和电流,必须保证仪表接入电路后不会改变被测电路的工作状态。
这就要求电压表的内阻为无穷大;电流表的内阻为零。
而实际使用的指针式电工仪表都不能满足上述要求。
因此,当测量仪表一旦接入电路,就会改变电路原有的工作状态,这就导致仪表的读数值与电路原有的实际值$之间出现误差。
这种测量误差值的大小与仪表本身内阻值的大小密切相关。
只要测出仪表的内阻,即可计算出由其产生的测量误差。
以下介绍几种测量指针式仪表内阻的方法。
2. 用“分流法”测量电流表的内阻如图1-1所示。
A 为被测内阻(R A )的直流电流 表。
测量时先断开开关S ,调节电流源的输出电流I 使A 表指针满偏转。
然后合上开关S ,并保持I 值不 变,调节电阻箱R B 的阻值,使电流表的指针指在1/2 满偏转位置,此时有I A =I S =I/2∴ R A =R B ∥R 1 可调电流源 R 1为固定电阻器之值,R B 可由电阻箱的刻度盘上读得。
图 1-13. 用分压法测量电压表的内阻。
如图1-2所示。
V 为被测内阻(R V )的电压表。
测量时先将开关S 闭合,调节直流稳压电源的 输出电压,使电压表V 的指针为满偏转。
然后 断开开关S ,调节R B 使电压表V 的指示值减半。
此时有:R V =R B +R 1电压表的灵敏度为:S =R V /U (Ω/V) 。
式中U 为电压表满偏时的电压值。
可调稳压源 图 1-2 4. 仪表内阻引入的测量误差(通常称之为方法误差, 而仪表本身结构引起的误差称为仪表基本误差)的计算。
R 1(1)以图1-3所示电路为例,R 1上的电压为 U R1=─── 。
R 1+R 2 现用一内阻为R V 的电压表来测量U R1值,当R V 与R 1并联后,R V R 1R AB =───,以此来替代上式中的R 1,则得R V +R 1VR R V BSR 1++R R AV BvU21AR B R AI I sS++1R V R 1 图 1-3────R V +R 1 -R 2 1R 2UU'R1=────── U 。
导热系数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用稳态法测定金属、空气、橡皮的导热系数。
二、【实验仪器】导热系数测定仪、铜 -康导热电偶、游标卡尺、数字毫伏表、台秤 (公用 )、杜瓦瓶、秒表、待测样品(橡胶盘、铝芯) 、冰块T 1冰水混合物A B CT 2测 1表 测 2 风扇测 1 220V电源110V输入数字电压表调零测 2导热系数测定仪FD-TX-FPZ-II 导热系数电压表图 4-9-1稳态法测定导热系数实验装置三、【实验原理】1、良导体(金属、空气)导热系数的测定根据傅里叶导热方程式,在物体内部,取两个垂直于热传导方向、彼此间相距为 h 、温度分别为 θ 1、 θ 2 的平行平面(设θ 1>θ 2),若平面面积均为S ,在t时间内通过面积S的热量Q 免租下述表达式:Q S(12)( 3-26-1 )th式中,Q为热流量;即为该物质的导热系数,在数值上等于相距单位长度的两平面t的温度相差 1 个单位时,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面积的热量,其单位是W (m K ) 。
在支架上先放上圆铜盘P ,在 P 的上面放上待测样品 B ,再把带发热器的圆铜盘 A 放在 B 上,发热器通电后,热量从 A 盘传到 B 盘,再传到 P 盘,由于 A,P 都是良导体,其温度即可以代表 B 盘上、下表面的温度 θ 1、θ 2,θ1、 θ 2 分别插入 A 、P 盘边缘小孔的热电偶E 来测量。
热电偶的冷端则浸在杜瓦瓶中的冰水混合物中,通过“传感器切换”开关 G ,切换 A 、P 盘中的热电偶与数字电压表的连接回路。
由式( 3-26-1 )可以知道,单位时间内通过待测样品 B 任一圆截面的热流量为Q ( 12)R B 2(3-26-2)t h B式中, R B 为样品的半径, h B 为样品的厚度。
当热传导达到稳定状态时, θ 1 和 θ 2 的值不变,遇事通过 B 盘上表面的热流量与由铜盘 P 向周围环境散热的速率相等,因此,可通过铜盘P 在稳定温度 T 2 的散热速率来求出热流量Q。
电位、电压的测定及电路电位图的绘制

电位、电压的测定及电路电位图的绘制一.实验目的1.学会测量电路中各点电位和电压的方法,理解电位的相对性和电压的绝对性;2.学会电路电位图的测量、绘制方法;3.掌握使用直流稳压电源、直流电压表的使用方法。
二.原理说明在一个确定的闭合电路中,各点电位的大小视所选的电位参考点的不同而异,但任意两点之间的电压(即两点之间的电位差)则是不变的,这一性质称为电位的相对性和电压的绝对性。
据此性质,我们可用一只电压表来测量出电路中各点的电位及任意两点间的电压。
若以电路中的电位值作纵坐标,电路中各点位置(电阻或电源)作横坐标,将测量到的各点电位在该坐标平面中标出,并把标出点按顺序用直线条相连接,就可得到电路的电位图,每一段直线段即表示该两点电位的变化情况。
而且,任意两点的电位变化,即为该两点之间的电压。
在电路中,电位参考点可任意选定,对于不同的参考点,所绘出的电位图形是不同,但其各点电位变化的规律却是一样的。
三.实验设备1.直流数字电压表、直流数字毫安表(根据型号的不同,EEL—Ⅰ型为单独的MEL-06组件,其余型号含在主控制屏上)2.恒压源(EEL—Ⅰ、Ⅱ、Ⅲ、Ⅳ均含在主控制屏上,根据用户的要求,可能有两种配置(1)+6 V(+5V),+12V,0~30V可调或(2)双路0~30V可调。
)3.EEL-30组件(含实验电路)或EEL-53组件四.实验内容实验电路如图7-1所示,图中的电源U S1用恒压源中的+6V(+5V)输出端,U S2用0~+30V可调电源输出端,并将输出电压调到+12V。
1.测量电路中各点电位以图7-1中的A点作为电位参考点,分别测量B、C、D、E、F各点的电位。
用电压表的黑笔端插入A点,红笔端分别插入B、C、D、E、F各点进行测量,数据记入表7-1中。
以D点作为电位参考点,重复上述步骤,测得数据记入表7-1中。
-1中。
五.实验注意事项1.EEL-30组件中的实验电路供多个实验通用,本次实验没有用到电流插头和插座。
电表改装及校准实验报告

电表改装及校准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实验的目的是通过电表改装及校准,了解电表的工作原理与构造,理解各种电表的主要参数,掌握电表的读数方法,以及能够进行电表的校准并验证测量误差是否在规定范围内。
二、实验仪器与设备1. 实验电表:万用电表、电动脉冲表。
2. 实验电源:数字稳压电源、直流电源。
3. 改装实验装置:金属杆、焊接设备、细铜线、桥臂、电流表等。
4. 校准实验装置:电阻箱、数字电压表、接线板、开关、电位器等。
5. 电线、电缆等连接线。
三、实验原理1. 电表的工作原理与构造电表是测量电量和电能的仪表。
根据其工作原理和构造,电表主要分为磁动力式电表、电磁式电表、静电式电表、电容式电表、感应电能表等几种类型。
其中,磁动力式电表通过电路内的线圈内通电产生的磁场,推动电流表的指针运动,从而完成电流的测量以及电量的计算;电磁式电表则是利用磁场互作用力来引导其工作,其内部通过磁极定向、弹簧连接以及线圈直接参与电路等构成一个简单的电磁系统。
2. 电表的主要参数电表的主要参数包括电流量程、电压量程、电动力学误差、精度等,其中电流量程和电压量程也是电表产品配置时的一大关键要素。
3. 电表的读数方法电表的读数方法主要是根据电流表的刻度读数,量程的倍数和小数位数并加以计算,从而得出电流、电压或者电量值等。
4. 电表的校准方法对于电表日常维护来说,常需要进行电表的校准。
电表校准的方法有很多种,常见的校准方法是通过电路中加入标准电源,分别记录标准电源所测量出的电量和电表所测量出的电量,并计算误差,在误差范围之内即可确认电表的准确度。
四、实验内容1. 由于实验电表测量值的准确度不高,需要对电表进行改装。
2. 根据所需改装电表的型号、电流量程和电压量程,选择合适的材料和工具,设计改装电表的电路和装置。
在电流表中间穿孔压进一枚金属杆,再在金属杆间焊接一根细铜线形成桥臂。
3. 连接改装后的电流表和数字稳压电源,确保电路正常工作。
电路实验实验报告

电路实验实验报告篇一:电路实验报告数字电路实验报告姓名:田月皎学号:XX080432201 学院:信息学院专业:运算机科学与技术指导教师:邹尔宁协助指导教师:XX年 12 月 28 日实验一经常使用仪器仪表利用一、实验目的:熟悉经常使用仪器仪表的利用二、实验器材:数字万用表,数字电路实验箱三、实验内容:熟悉万用表的功能及利用一、测电压〔直流电压测量〕二、测量电阻四、实验原理分析:〔一〕观看和了解数字万用表的构造一、熟悉数字万用表数字万用表的表头是灵敏电流计。
表头上的表盘印有多种符号,刻度线和数值。
符号A一V一Ω表示这只电表是能够测量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多用表。
表盘上印有多条刻度线,其中右端标有“Ω〞的是电阻刻度线,其右端为零,左端为∞,刻度值散布是不均匀的。
符号“-〞或“DC〞表示直流,“~〞或“AC〞表示交流,“~〞表示交流和直流共用的刻度线。
刻度线下的几行数字是与选择开关的不同档位相对应的刻度值。
表头上还设有机械零位调整旋钮,用以校正指针在左端指零位。
2 、选择开关万用表的选择开关是一个多档位的旋转开关。
用来选择测量工程和量程。
〔如图3一4〔B〕〕。
一样的万用表测量工程包括:“mA〞;直流电流、“V〞:直流电压、“V〞:交流电压、“Ω〞:电阻。
每一个测量工程又划分为几个不同的量程以供选择。
二、表笔和表笔插孔表笔分为红、黑二只。
利历时应将红色表笔插入标有“+〞号的插孔,黑色表笔插入标有“-〞号的插孔。
〔二〕万用表的利用方式一、应检查表针是不是停在表盘左端的零位。
如有偏离,可用小螺丝刀轻轻转动表头上的机械零位调整旋钮,使表针指零 2 、将表笔按上面要求插入表笔插孔3 、将选择开关旋到相应的工程和量程上就能够够利用了〔三〕测试结果五实验总结:通过这次实验,了解了万用表的利用,明白了如何用万用表测量电阻,电压,等数据,稳固了电路根底。
实验二门电路功能测试一实验目的:〔1〕明白得TTL和CMOS一般门电路的参数含义〔2〕把握TTL和CMOS 一般门电路的利用方式〔3〕把握分析一般门电路逻辑功能的一样方式〔4〕明白得TTL和CMOS一般门电路参数的一样分析方式二、实验元器件:?一、四双输入与非门 74LS00 ×1片二、电阻100Ω×1只 ?3、电子电路实验箱 1个 ?4、数字万用表 1个三、实验内容:一、与非门逻辑功能测试 ? 二、与非门电压传输特性四、实验原理分析:一、与非门逻辑功能测试 (1)实验电路图与非门逻辑功能分析(a)器件顶视引脚图 (b)测试电路(2) 实验芯片 74LS00芯片 (3)实验进程? 一、参照与非门逻辑功能分析电路图,一只74LS00芯片中含有四个一样的双输入与非门? 二、依照电路图,将线连接正确,确保电路无误后可通电? 3、变换单刀双掷开关的状态,用直流电压表测试电路的输出电压〔4〕测试二、与非门电压传输特性 (1)实验电路图分析与非门电压传输特性电路〔2〕实验进程依照电路,在0~5V 间慢慢伐整输入的电流电压,将随之转变的数据记入测试结果表〔3〕测试结果五、实验总结:通过这次实验,学会用74LS00芯片做该实验研究“与非门电压传输特性〞,将可变电压从5V慢慢伐整到0V,电压在1V时跳变。
电压源与电流源的等效变换实验报告总结

电压源与电流源的等效变换实验报告总结电压源与电流源的等效变换实验报告总结电压源与电流源的等效变换实验报告总结篇一:实验一电压源与电流源的等效变换实验一电压源与电流源的等效变换学号: 132021520 姓名:XXX 班级:13通信X班指导老师:X老师实验组号:5 实验地点:1实203 实验日期:201X年5月18日一、实验目的和要求:1(掌握电源外特性的测试方法;2(验证电压源与电流源等效变换的条件。
二、实验仪器:一、可调直流稳压电源 1台二、直流恒流源 1台三、直流数字电压表 1只四、直流数字毫安表 1只五、电阻器 1个三、实验原理:1、一个直流稳压电源在一定的电流范围内,具有很小的内阻,故在实用中,常将它视为一个理想的电压源,即其输出电压不随负载电流而变,其外特性,即其伏安特性U=f(I)是一条平行于I轴的直线。
一个恒流源在使用中,在一定的电压范围内,可视为一个理想的电流源,即其输出电流不随负载的改变而改变。
2(一个实际的电压源(或电流源),其端电压(或输出电压)不可能不随负载而变,因它具有一定的内组值。
故在实验中,用一个小阻值的电阻(或大电阻)与稳压源(或恒流源)相串联(或并联)来模拟一个电压源(或电流源)的情况。
3(一个实际的电源,就其外部特性而言,既可以看成是一个电压源,又可以看成是一个电流源。
若视为电压源,则可用一个理想的电压源ES与一个电导g相并联的组合来表示,若它们向同样大小的负载供出同样大小的电流和端电压,则称这两个电源是等效的,即具有相同的外特性。
一个电压源与一个电流源等效变换条件为第 1 页共 4 页Is? 或 Es1 g= RR Es? 如下图6-1所示:Is1 R= g0g0四、实验内容:1(测定电压源的外特性(1)按图6-2(a)接线,ES为+6V直流稳压电源,调节R,令其阻值由大至小变化,记录两表的读数图6-2(a) 图6-2(b)(2)按图6-2(b)接线,虚线框可模拟为一个实际的电压源,调节R阻值,记录两表读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 程 设 计
——基于51数字电压表设计
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
电子信息工程
1、课程设计要求
使用单片机AT89C52和ADC0832设计一个数字电压表,能够测量
0-5V之间的直流电压值,两位数码显示。在单片机的作用下,能监测两
路的输入电压值,用8位串行A/D转换器,8位分辨率,逐次逼近型,基
准电压为 5V;能用两位LED进行轮流显示或单路选择显示,显示精度0.1
伏。
2、 硬件单元电路设计
AT89S52单片机简介
AT89S52是一个低功耗,高性能CMOS 8位单片机,片内含8k Bytes
ISP(In-system programmable)的可反复擦写1000次的Flash只读程序
数字电压表的设计
1
存储器,器件采用ATMEL公司的高密度、非易失性存储技术制造,兼容
标准MCS -51指令系统及80C51引脚结构,芯片内集成了通用8位中央
处理器和ISP Flash存储单元,功能强大的微型计算机的AT89S52可为许
多嵌入式控制应用系统提供高性价比的解决方案。
AT89S52具有如下特点:40个引脚,8k Bytes Flash片内程序存储
器,256 bytes的随机存取数据存储器(RAM),32个外部双向输入/输
出(I/O)口,5个中断优先级,2层中断嵌套中断,2个16位可编程定
时计数器,2个全双工串行通信口,看门狗(WDT)电路,片内时钟振荡器。
ADC0832模数转换器简介
ADC0832 是美国国家半导体公司生产的一种8 位分辨率、双通道A/D
转换芯片。由于它体积小,兼容性强,性价比高而深受单片机爱好者及企
业欢迎,其目前已经有很高的普及率。学习并使用ADC0832 可是使我们
了解A/D转换器的原理,有助于我们单片机技术水平的提高。
图1
芯片接口说明:
· CS_ 片选使能,低电平芯片使能。
· CH0 模拟输入通道0,或作为IN+/-使用。
数字电压表的设计
2
· CH1 模拟输入通道1,或作为IN+/-使用。
· GND 芯片参考0 电位(地)。
· DI 数据信号输入,选择通道控制。
· DO 数据信号输出,转换数据输出。
· CLK 芯片时钟输入。
· Vcc/REF 电源输入及参考电压输入(复用)。
单片机对ADC0832 的控制原理:
正常情况下ADC0832 与单片机的接口应为4条数据线,分别是CS、
CLK、DO、DI。但由于DO端与DI端在通信时并未同时有效并与单片机
的接口是双向的,所以电路设计时可以将DO和DI 并联在一根数据线上
使用。当ADC0832未工作时其CS输入端应为高电平,此时芯片禁用,
CLK 和DO/DI 的电平可任意。当要进行A/D转换时,须先将CS使能端
置于低电平并且保持低电平直到转换完全结束。此时芯片开始转换工作,
同时由处理器向芯片时钟输入端CLK 输入时钟脉冲,DO/DI端则使用DI
端输入通道功能选择的数据信号。在第1 个时钟脉冲的下沉之前DI端必
须是高电平,表示启始信号。在第2、3个脉冲下沉之前DI端应输入2 位
数据用于选择通道功能。当此2 位数据为“1”、“0”时,只对CH0 进
行单通道转换。当2位数据为“1”、“1”时,只对CH1进行单通道转
换。当2 位数据为“0”、 “0”时,将CH0作为正输入端IN+,CH1
作为负输入端IN-进行输入。当2 位数据为“0”、“1”时,将CH0作
为负输入端IN-,CH1 作为正输入端IN+进行输入。到第3 个脉冲的下
沉之后DI端的输入电平就失去输入作用,此后DO/DI端则开始利用数据
数字电压表的设计
3
输出DO进行转换数据的读取。从第4个脉冲下沉开始由DO端输出转换
数据最高位DATA7,随后每一个脉冲下沉DO端输出下一位数据。直到
第11个脉冲时发出最低位数据DATA0,一个字节的数据输出完成。也正
是从此位开始输出下一个相反字节的数据,即从第11个字节的下沉输出
DATD0。随后输出8位数据,到第19 个脉冲时数据输出完成,也标志着
一次A/D转换的结束。最后将CS置高电平禁用芯片,直接将转换后的数
据进行处理就可以了。
ADC0832时序图:
图二
数字电压表设计的结构框图和原理图
数字电压表的设计
4
图3 结构框图
A\D转换部分 AT89S52 数码管显示部分
时钟电路
复位电路
数字电压表的设计
5
图4 电路原理图
数字电压表的设计
6
硬件电路实物图
图7 硬件实物图
器件清单
表1 器件清单
所用器件名称 型号及大小 个数
单片机开发板 AT89S52 一个
数字电压表的设计
7
3. 软件单元电路设计
数据处理子程序主要根据标度变换公式1-1,把0~255十进制数转
换为0.0V~5.0V。
主程序
#include
#define uchar unsigned char
#define uint unsigned int
sbit AD_CS = P1^1;
sbit CLK = P1^2;
sbit DIO = P1^0;
uchar code
table0[]={0x40,0x79,0x24,0x30,0x19,0x12,0x02,0x78,0x00,0x10,0x3f
};//带小数点
滑动变阻器 10K 两个
A\D转换器 ADC0832 一个
LED 共阳 两个
跳线插口 -- 若干
跳线 -- 若干
数字电压表的设计
8
uchar code
table1[]={0xc0,0xf9,0xa4,0xb0,0x99,0x92,0x82,0xf8,0x80,0x90,0xbf};
//不带小数点
uchar Read_ADC(void);
void display(void);
void main(void)
{
while(1)
{
display();
}
}
uchar Read_ADC(void)
{
uchar i = 0;
uchar Value1 = 0;
uchar Value2 = 0;
AD_CS = 1;//关掉AD;
CLK = 0;
DIO = 0;
AD_CS = 0;//开启芯片
DIO = 1;//开始位
CLK = 0;
CLK = 1; //上升沿
DIO = 1;//单通道
CLK =0;
CLK = 1;
数字电压表的设计
9
DIO = 1;//通道选择位
CLK = 0;
CLK = 1;
DIO = 1;//空闲位为数据输出做好准备dio要为高
CLK = 0;
CLK = 1;
for(i = 0;i <8 ;i++) //读第一次数据
{
CLK = 1; //下降沿
CLK = 0;
if(DIO)
{
Value1 |= 0x80 >> i;
}
}
for(i = 0; i < 8; i++) //读第二次数据
{
if(DIO)
{
Value2 |= 0x01 << i;
}
CLK = 1;
CLK = 0;
}
AD_CS = 1; //关掉芯片
if(Value1 == Value2) //数据校准
{
return Value1;
数字电压表的设计
10
}
else
{
return 0x00;
}
}
void display(void)
{
uchar i = 0;
uchar a,b;
i = Read_ADC();
a=i*195/10000; //整数部分
b=i*195/1000%10;//小数点后第一位
P0=table0[a];
P2=table1[b];
}
4、课程设计总结
通过这次设计,使我深入了解了AT89S52单片机和ADC0832(A\D
转换器)的结构和特点及数字电压表的工作原理,加深了对课本理论知识
的理解,锻炼了实践动手能力,理论知识与实践设计相结合,培养了创新
开发的思维。在此次课程设计中,收获知识的同时,我还收获了阅历。在
此过程中,我们通过查找资料,请教老师,以及不懈的努力,不仅培养了
独立思考、动手操作的能力,在各种其它能力上也都有了提高。
在此,非常感谢老师的帮助,没有老师的细心讲解,我们的成功会大
打折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