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救室质量管理组

合集下载

抢救室质量控制标准

抢救室质量控制标准

抢救室质量控制标准一、引言抢救室是医院中最重要的区域之一,为了确保患者在紧急情况下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抢救室的质量控制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抢救室质量控制的标准要求,包括空气质量、设备设施、卫生条件等方面。

二、空气质量控制1. 温度和湿度:- 抢救室内温度应控制在22-25摄氏度之间,湿度保持在50-60%。

- 室内温湿度应定期检测,记录并进行调整。

2. 新风系统:- 抢救室应配备新风系统,保证室内空气流通,确保空气新鲜。

- 新风系统应定期检测和清洁,确保其正常工作。

3. 空气净化:- 抢救室应安装空气净化设备,过滤空气中的细菌、病毒等有害物质。

- 空气净化设备应定期维护和更换滤网,确保其有效性。

三、设备设施控制1. 必备设备:- 抢救室应配备必备的医疗设备,如心电监护仪、呼吸机、除颤仪等。

- 设备应定期检测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

2. 设备摆放:- 设备应摆放整齐,易于操作和取用。

- 设备之间应保留足够的空间,方便医护人员的工作。

3. 电源和照明:- 抢救室应有备用电源,以防停电时保证设备的正常使用。

- 照明应璀璨均匀,确保医护人员的操作准确。

四、卫生条件控制1. 清洁与消毒:- 抢救室应定期进行清洁和消毒,特殊是时常接触的表面和设备。

- 清洁和消毒应使用符合卫生标准的清洁剂和消毒剂。

2. 垃圾处理:- 抢救室应设置专用的垃圾箱,并按规定进行分类和处理。

- 垃圾箱应定期清理和更换垃圾袋,避免交叉感染的风险。

3. 消防设施:- 抢救室应配备消防设施,如灭火器、烟雾报警器等。

- 消防设施应定期检测和维护,确保其可靠性和有效性。

五、质量控制管理1. 质量控制计划:- 抢救室应制定质量控制计划,明确各项控制要求和责任人。

- 质量控制计划应定期评估和更新,确保其持续有效。

2. 培训和培训记录:- 医护人员应接受相关培训,掌握抢救室质量控制的要求和操作方法。

- 培训记录应详细记录,包括培训内容、培训人员和培训日期等信息。

急诊医学科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计划

急诊医学科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计划

急诊医学科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计划
1.目的
为加强科室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提高医疗质量,确保医疗安全。

2.范围
适用于急诊医学科
3.定义

4.权责
4.1科主任是本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的第一责任人。

4.2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成员负责落实、监督科室质量与安全计
划的完成,对不达标问题运用工具进行分析、整改,体现质量持
续改进。

5.内容
5.1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组长由科主任担任,成员有副主任、诊
疗组长、护士长、科室骨干成员及秘书组成,由秘书负责日常具
体工作。

本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组成如下:
组长:A
成员:
5.2科室质控小组人员分工
A:负责医疗质量的管理
B:护理质量相关工作的管理
C:负责病案质量及药事质量管理相关工作的管理
D:负责感控质量管理工作的管理
E:负责医保质量等工作的管理
F:负责6S工作的管理
G:负责院前急救等工作的管理
H:负责预检分诊及创伤的管理
附件一:
急诊医学科质量与安全控制指标。

医院病房抢救室工作制度

医院病房抢救室工作制度

医院病房抢救室工作制度一、引言医院病房抢救室是医疗机构中最重要的部门之一,负责处理急诊、危重病人的抢救工作。

为了确保抢救工作的高效性和安全性,制定并执行科学的工作制度是必要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医院病房抢救室的工作制度。

二、抢救室的职责1. 接收急诊患者:抢救室接收急诊患者,对患者进行初步评估和处理,并及时通知相关科室协助处理。

2. 抢救危重病人:抢救室负责抢救危重病人,包括心肺复苏、呼吸道管理、血流动力学监测等。

3. 提供急救药物和设备:抢救室应储备常用急救药物和设备,并确保其有效性和安全性。

4. 与其他科室的协作:抢救室需要与其他科室保持良好的沟通和协作,确保病人的顺利转运和持续抢救。

三、抢救室的组织架构1. 抢救室主任:负责抢救室的整体管理和协调工作,对抢救室的工作质量和安全负最终责任。

2. 抢救室副主任:协助主任管理抢救室,负责日常工作的组织和安排。

3. 抢救室医生:负责接诊、抢救和治疗病人,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急救技能。

4. 抢救室护士:负责病人的护理和监护,配合医生进行各项抢救操作。

5. 抢救室技师:负责抢救室内的设备操作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6. 抢救室管理员:负责抢救室的日常管理和材料的采购,保证抢救室的正常运行。

四、抢救室的工作流程1. 急诊患者接诊:a. 患者到达抢救室后,抢救室护士即将进行初步评估并记录患者的基本信息。

b. 抢救室医生根据患者的病情进行进一步评估和处理,并及时通知相关科室协助处理。

c. 抢救室医生与其他科室的医生进行沟通,确定患者的进一步治疗方案。

2. 危重病人抢救:a. 抢救室医生即将进行心肺复苏等紧急处理,确保患者的生命体征稳定。

b. 抢救室护士配合医生进行各项抢救操作,包括气道管理、静脉通路建立等。

c. 抢救室技师确保抢救设备的正常运行,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

3. 抢救室与其他科室的协作:a. 抢救室医生与其他科室的医生进行沟通,协调患者的转运和持续抢救工作。

抢救室质量控制标准

抢救室质量控制标准

抢救室质量控制标准引言概述:抢救室是医院中最关键的部门之一,它为患者提供急救和抢救服务。

为了确保抢救室的质量和安全性,制定和遵守一套严格的质量控制标准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抢救室质量控制标准的四个部份。

一、设备和器材1.1 设备维护:抢救室内的设备应定期进行维护和检修,确保其正常运行。

维修记录和维护计划应及时更新和保存。

1.2 设备标准:抢救室内的设备应符合国家和行业标准,例如心电图机、呼吸机等应具备相应的认证和检测报告。

1.3 器材管理:抢救室内的器材应按照规定进行分类、摆放和管理,确保易于取用,避免混乱和交叉感染的风险。

二、环境卫生2.1 消毒措施:抢救室内的环境应定期进行消毒,特殊是时常接触患者的区域,如手术台、床位等。

消毒剂的选择和使用应符合相关规定,确保有效杀灭病原体。

2.2 空气质量:抢救室内的空气质量应符合相关标准,确保通风良好,避免细菌和病毒的传播。

定期检测空气质量,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改善。

2.3 垃圾处理:抢救室内的垃圾应按照规定分类和处理,确保及时清理和处理,避免交叉感染的风险。

三、人员素质3.1 技术培训:抢救室的医护人员应定期参加相关的培训和学习,提高抢救技术和应急处理能力。

培训记录应及时更新和保存。

3.2 协作能力:抢救室的医护人员应具备良好的团队协作能力,能够在紧急情况下高效配合,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救治效果。

3.3 专业知识:抢救室的医护人员应具备扎实的医学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能够准确判断病情并采取相应的抢救措施。

四、应急准备4.1 应急设施:抢救室应配备必要的应急设施,如灭火器、急救箱等,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及时应对。

4.2 应急演练:抢救室的医护人员应定期进行应急演练,摹拟各种紧急情况,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和反应速度。

4.3 应急预案:抢救室应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明确各种紧急情况下的应对措施和责任分工,确保救治工作的高效进行。

结论:抢救室质量控制标准的严格执行对于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和提高救治效果至关重要。

医院病房抢救室工作制度

医院病房抢救室工作制度

医院病房抢救室工作制度引言概述:医院病房抢救室是医疗机构中至关重要的部门之一,它承担着抢救患者生命的重要任务。

为了确保抢救工作的高效性和安全性,医院病房抢救室需要建立一套科学的工作制度。

本文将从抢救室的组织架构、工作流程、医疗设备管理、人员培训以及质量控制等五个方面,详细阐述医院病房抢救室的工作制度。

一、组织架构1.1 抢救室的设置:医院病房抢救室应根据医院规模和科室特点,合理设置抢救室数量和位置,以确保患者能够及时得到抢救。

1.2 抢救室人员编制:抢救室应配备一定数量的医生、护士和技术人员,以满足各种急救情况的需求。

1.3 抢救室管理机构:医院应设立专门的抢救室管理机构,负责抢救室的日常管理和协调工作。

二、工作流程2.1 急救呼叫接收:抢救室应设立24小时值班电话,接收急救呼叫并及时做出反应。

2.2 患者接诊和评估:抢救室接收患者后,需要进行快速而准确的评估,确定患者的病情和急救优先级。

2.3 抢救措施和监护:根据患者的病情评估结果,抢救室需采取相应的抢救措施,并进行严密的监护,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

三、医疗设备管理3.1 设备配置和维护:抢救室需要配备必要的急救设备,如心电监护仪、呼吸机等,并定期进行设备维护和检修,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3.2 药品管理:抢救室应储备常用的急救药品,并进行有效的管理,包括药品的采购、储存、使用和过期药品的处理等。

3.3 医疗废物处理:抢救室产生的医疗废物需要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分类、包装和处理,确保环境卫生和职业健康安全。

四、人员培训4.1 抢救技能培训:抢救室人员需要定期参加急救技能培训和考核,保持专业知识的更新和技能的熟练。

4.2 团队合作培训:抢救室工作需要高度的团队合作,医院应组织相关培训,提高团队成员的沟通和协作能力。

4.3 知识普及教育:医院病房抢救室还应定期开展急救知识普及教育,提高公众对急救的认知和应对能力。

五、质量控制5.1 抢救记录和统计分析:抢救室应建立完善的抢救记录系统,及时记录和统计抢救情况,为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急诊科护理_质控小组职责

急诊科护理_质控小组职责

急诊科护理质控小组职责一、消毒隔离质量管理小组:组长:李婷组员:景银环、马婷婷、郝海琴、周莉1、本质量管理小组根据(《陕西省护理质量标准》版次)中消毒隔离考核标准进行检查。

2、检查项目包括:各项技术操作、治疗室、清创缝合室、处置室、抢救室、病房单位、手卫生等,根据质量标准进行相应的检查内容。

3、小组成员根据标准及上月检查的结果(存在的问题)每周进行检查,重点突出,避免同一项目周周重复检查。

4、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上报组长白丽丽,由组长汇总到周质控记录本中,月底科室质控项目负责人汇总到质控考核表中交景银环,科室组织召开质控会,进行讨论分析,提出改进措施,进行全面总结后将结果反馈,并记录于《质控手册》中。

5、质控小组第一次发现问题以口头的形式提醒相关人员,不进行绩效考核,第二次给予相关人员警告,第三次给予扣除绩效0.5 分。

对科室消毒隔离质量提高提出建设意见的人员,科室给予绩效奖励0.5 分。

二、急诊抢救室急救药品器械检查管理小组:组长:白丽丽组员:杨燕,刘佩佩、冯丽娜,曹霞,赵飞,高艳梅1、本质量管理小组根据(《陕西省护理质量标准》2013版)中抢救室工作质量标准、急诊科工作质量标准及考核标准进行考核。

2、检查项目包括:急救药品物品、抢救制度、抢救程序落实,急救技能的熟练程度,急救记录,抢救后用物处置等。

3、小组成员根据标准及上月检查结果每周进行检查,突出重点,避免同一项目周周重复检查。

4、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上报组长白丽丽,由组长汇总到《周质控记录本具体名称》中,月底科室质控项目负责人汇总到质控考核表中交景银环,科室组织召开质控会议讨论分析,提出改进措施,进行全面总结后将结果反馈5、质控小组第一次发现问题仅作为科室提高护理质量的办法,小组成员及时提醒相关人员,不作为绩效考核扣分依据,第二次给予相关人员警告,第三次给予扣除相应绩效分,小组成员提出对科室有建设性意见的给予适当的绩效分奖励。

三、责任护士、基础护理、分级护理质量检查小组组长:赵徐组员:马鑫、陈明艳、白丽娜、张娜、周莉1、本质量管理小组根据《陕西省护理质量标准》中责任护士工作质量标准、基础护理质量标准、分级护理质量标准及考核标准进行考核。

抢救室的管理制度

抢救室的管理制度

抢救室的管理制度一、总则抢救室是医院重要的救治场所,是医务人员救治危重病人、急救伤者的重要场所。

为了规范抢救室的管理,提高医疗护理质量,确保医疗安全,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组织机构1. 抢救室设主任医师一名,护士长一名,医护人员根据具体规模和需要配备。

2. 抢救室设有值班护士长,负责协调护士的工作,制定抢救计划。

3. 抢救室设有值班医生,负责诊疗工作,指导抢救过程。

4. 抢救室设有值班药师,负责药品的管理和配置。

三、抢救流程1. 到达现场后立即评估病情,快速判断症状,制定抢救计划。

2. 保持抢救室设备的完好,确保设备运转正常。

3. 协调医护人员的工作,明确分工,配合默契。

4. 抢救结束后,及时做好病历记录,准确详细。

5. 完成抢救后,做好总结,及时反馈意见,提出改进建议。

四、抢救室设备管理1. 抢救室设备保养:定期检查设备状态,保证设备运转正常。

2. 设备配备:抢救室必备各类急救设备、药品,确保抢救工作的有效开展。

3. 设备库存管理:定期盘点设备和药品库存,制定及时补充计划。

五、抢救室药品管理1. 药品采购:抢救室药品供应由医院采购科统一采购,保证药品质量。

2. 药品分类:药品按照有效期和种类分类存放,保证使用合理规范。

3. 药品使用:医务人员使用前认真核对药品名称、规格、剂量等信息,确保用药安全。

4. 药品回收:过期或者损坏的药品要及时进行温湿度检查并予以回收处理。

六、医务人员管理1. 医务人员要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服从领导指挥,保持良好工作状态。

2. 医务人员要持证上岗,定期参加培训,不断提升业务水平。

3. 医务人员要具有责任心、团队精神,保证医疗安全,确保抢救工作的有效开展。

4. 医务人员工作中出现失职、疏忽等现象,要及时处理,保证医疗质量。

七、安全管理1. 抢救室要保持清洁、整洁,做好防火、防盗、防爆等安全措施。

2. 抢救室设备要定期检查,保证设备安全运行。

3. 抢救室要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医务人员的抢救技能。

各科室医疗质量小组成员及职责分工完整

各科室医疗质量小组成员及职责分工完整

各科室医疗质量小组成员及职责分工(可以直接使用,可编辑优秀版资料,欢迎下载)2021年各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小组成员及职责分工针灸推拿科: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小组成员:组长:王贵玲主任成员;李霞护士长杨清森医师质控员:王贵玲主任(兼)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小组职责: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小组负责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制定科室医疗质量管理措施和考核办法,督促医务人员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诊疗规范,对科室的医疗质量进行检查和考核。

科室主任是科室质量管理的第一责任人。

具体职责分工:王贵玲主任:对科室的医疗质量负总责,兼病历质控。

杨清森医师:负责对科室的医疗质量进行检查和考核。

李霞护士长:负责对护理质量进行检查和考核。

外科: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小组成员:组长:戴夕众主任成员;严晓丽护士长罗学权主治医师质控员:戴夕众主任(兼)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小组职责: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小组负责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制定科室医疗质量管理措施和考核办法,督促医务人员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诊疗规范,对科室的医疗质量进行检查和考核。

科室主任是科室质量管理的第一责任人。

具体职责分工:戴夕众主任:对科室的医疗质量负总责,兼病历质控。

罗学权主治医师:负责对科室的医疗质量进行检查和考核。

严晓丽护士长:负责对护理质量进行检查和考核。

脾胃科: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小组成员:组长:吴静飞主任成员;宋红艳护士长付彦俐主治医师质控员:吴静飞主任(兼)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小组职责: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小组负责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制定科室医疗质量管理措施和考核办法,督促医务人员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诊疗规范,对科室的医疗质量进行检查和考核。

科室主任是科室质量管理的第一责任人。

具体职责分工:吴静飞主任:对科室的医疗质量负总责,兼病历质控。

付彦俐主治医师:负责对科室的医疗质量进行检查和考核。

宋红艳护士长:负责对护理质量进行检查和考核。

脑病科: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小组成员:组长:吴静飞主任成员;宋红艳护士长卢军主治医师质控员:吴静飞主任(兼)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小组职责: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小组负责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制定科室医疗质量管理措施和考核办法,督促医务人员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诊疗规范,对科室的医疗质量进行检查和考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季度抢救室工作质量检查反馈
2015.4
• •

2、检查的重点内容: 急救仪器维护与保养记录本 护理风险预案培训 仪器故障处理培训 急救演练------记录 检查抢救室工作质量
急救仪器维护与保养记录本 护理风险预案培训 仪器故障处理培训 急救演练------记录
• 检查时合格有12 个科室
• 追踪检查合格 26个科室
规范管理
• 仪器检查.ppt
抢救室工作质量在2014年基础上 有所提升,管理较好。
• 1、检查时没有问题的科室21个,约占55.3%,不同程度
有问题的科室有17个,约占44.7%。 • 2、追踪检查时没有问题的科室31个,约占81.6%,不同 程度有问题的科室有7个,约占18.4%。
追踪检查前后对比图
• 护士对各种抢救器械使用与保养方法的掌 握情况检查。 • 针对护士对急救仪器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 的掌握情况进行检查。 • 本季度存在的问题持续追踪检查。
谢谢大家!
1、急救药品交接登记本 签字不全。 2、急救药品未更换新序 号。 3、高危药品与普通急救 抢救室工作 药品未分开放置。 质量检查达 标率100% 4、个别科室氧气筒未挂 “空”“满”标示。 5、个别科室物品放置不 全,缺手电筒、针管等。
规范放置
下季度检查的重点内容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救车管理
检查目标 P 存在问题 D 原因分析 C
1、抢救病人结束 未及时补充。 2、未将规范性工 作融入平时的日常 工作之中,长期养 成不良习惯。 3、监督人员未起 到监督作用,默许 习惯的形成。
改进措施 A
1、规范物品放置,追踪进行 检查。 2、建议各科组织护理人员多 学习急救药品、物品相关知识, 利用晨会提问检查及巩固学习 效果。 3、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有助 于工作效率的提高。 4、继续追踪检查。
检查目标 P
存在问题 D
原因分析 C
改进措施 A
1、两个都用黄皮记录本。 登记本完好 2、应急演练记录本不全, 率100% 如缺演练照片等内容。 3、仪器记录本填写不规 范。
1、未将规范性工 作融入平时的日常 工作之中。 2、个别护士长对 记录本的要求完全 不清楚。
1、督促指导护士长和主管人 学习记录本的正确内容,要求 尽快重新修订记录本。 2、持续追踪检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