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车企业总平面布置图设计概要
整车总布置设计规范

整车总布置设计规范一、 定义汽车总布置是指在汽车的总体方案确定后,要对总成和部件进行空间布置, 并校核初步选定的各个部件的结构尺寸与安装位置能否满足整车空间尺寸的 要求,使其在安全性、拆装便利性以及与人体的关系合理性等多个方面协调 可靠,达到最优结果。
二、整车布置基准线 工作步骤如下图I■■ ■■初步参数确定绘制总布置草图校核总布置方案整车布置基准线注:1.均应在汽车营群雄窸下进行之母图时应将汽耳前融荏左侧■1车库上平面线纵粱上翼面较长的一段平面或承载式车身中部地板或边粱的上缘面在侧(前) 视图上的投影线称为车架上平面,它作为垂直方自尺寸的基准线(面), z 坐标线,向上为“ +”、向下为“-”。
有些客车的车架上平面在满载静止位 置时,通常与地面倾斜 0.5 °〜1.5 ° ,使车架呈前低后高状,这样在汽车加 速时,客厢可接近水平。
为了画图方便,可将车架上平面线画成水平的,将 地面画成斜的。
| 22、前轮中心线通过左右前轮中心,并垂直于车架平面线的平面,在侧视图和俯视图上的投影线称为前轮中心线,它作为纵向方自尺寸的基准线(面),即 z 坐标线, 向前为“-”,向后为“ +”。
33、汽车中心线汽车纵向垂直对称平面在俯视图和前视图上曲投影线称为汽车中心线,用它 作为横自尺寸的基准线(面)。
即 y 坐标线,向左为“ +”、自右为“-”, 4 4、地面线地平面在侧视图和前视图上的投影线称为地面线,此线是标注汽车高度、接 近角、离去角、离地间隙和踏板高度等尺寸的基准线。
55、前轮垂直线通过左、右前轮中心,并垂直于地面的平面,在侧视图和俯视图上的投影线 称为前轮垂直线。
此线用来作为标注汽车轴距和前悬的基准线。
当车架与地 面平行时,前轮垂直线与前轮中心线重合(如轿车)。
形式发动机昼矍驱动形式载客量装或量基准线/面确定同图的零线确定整车方式方和标注 酬定正负要求和琴数的 整车工况 是再合 结构尺寸三、各部件的布置各部件的布置主要包括传动、转向、悬挂、制动等,下面来一一看看:11、传动系的布置由于电动机、无极变速器装成一体,所以在电动机位置确定后,包括电动机、无极变速器在内的动力总成位置也随之而定。
整车总布置图的绘制及各总成

8.转向系的布置 8.转向系的布置
转向系统的布置,主要是保证驾驶员操纵轻便、舒适,并使汽车 具有较高的机动性和灵敏度,转弯时减少车轮的侧滑,减轻转向盘上 的反冲力和有自动回正作用。 转向系布置的关键要保证转向传动装置及拉杆系统有足够的刚度 和较小的传动比变化量。 转向机及转向柱的固定要牢靠,角度及转向盘的高度位置应保证 驾驶员操作灵便,手臂没有被架高的感觉,抬腿蹬踏板时不碰转向盘。 拉杆必须有足够的刚度,特别是弯拉杆,要保证没有弹性变形。 在前轮左右最大转角区间内,各节点不能出现发卡、磨擦现象, 拉杆之间不能出现死角,在转向过程当中传动比的变化应尽量小。
4.发动机及传动系统的布置 4.发动机及传动系统的布置
根据总布置草图中所确定的发动机、前轴及前轮的相互位置关系、 发动机总成、散热器总成、车头驾驶室总成的外形图,一起在总布置图 中进行细化、准确定位,然后确定其坐标位置。 布置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油底壳与前轴的最小跳动距离; ②油底壳与横拉杆的间隙,除前轴垂直跳动量外,还要考虑制动时 由于前簧的S变形而造成前轴向前有一转角β(约3°~4°)所要求的额 外间隙。特别是前驱动桥的传动轴与油底壳或附近的横梁等零件的间隙 也应如此。 ③散热器与风扇的位置关系。一般风扇至散热器可以对齐,或者高于芯部 中心,但风扇不要超过上水室下边,这样的布置冷却效果差;
1.整车布置的基准线 1.整车布置的基准线——零线的确定 整车布置的基准线 零线的确定
汽车在满载状态下,确定整车的零线(三维坐标面的交线)、正 负方向及标注方式。 (1)整车在满载状态、车头向左来确定整车的坐标线。 X坐标线:通过左右前轮中心的铅垂面,在侧视和俯视图上的投影 线即为X坐标线,前为“-”、后为“+”,该线标记为 。
在系列车型设计当中,由于轴距的变化会影响梯形底角的变化,在实 际生产中,这种细小的变动很难处理,管理上容易出现误装或错装,生产 也不好安排,为此就应在设计时回避这一误区。转向梯形的确定,以系列 车型中,产量最大的、或轴距居中的车型、亦可两者兼顾后决定以某一车 型为基础设计其转向梯形,其它车型直接乘用,这样便于组织生产和发展 变型车,对使用影响也不大。 在纵置板簧的布置中,转向垂臂的球头中心应与板簧的跳动中心重合 或接近,上节臂的球头中心应与主片的高度相差,这样可以减少车轮跳动 的干涉量、紧急制动时的干涉跑偏问题。 转向盘的高度、转向柱的角度固定方式等可与车身总布置共同商定, 亦可在1:1的内模型内确定,并与脚踏板和座椅一同考虑。
整车总布置设计-新

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对海量数据进行高 效处理和分析,为整车总布置设计提 供更为全面和准确的设计评估和优化 建议。
基于人工智能的优化方法
详细描述
总结词
基于人工智能的优化方法中,人工智 能技术可以对海量数据进行高效处理 和分析,从而为整车总布置设计提供 更为全面和准确的设计评估和优化建 议。这种方法可以利用人工智能的自 学习能力,不断优化和改进设计方案 ,提高设计效率和精度。
制定设计方案
根据目标和约束条件,制定合理的整车总布 置设计方案。
优化与评审
对设计结果进行优化和评审,确保整车总布 置设计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整车总布置设计的重要性
1 2
提高整车性能
合理的整车总布置设计可以有效提高汽车的动力 性、经济性、舒适性和安全性等方面的性能。
降低制造成本
通过合理的布置和优化设计,可以减少零部件数 量、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生产效率。
基于仿真的优化方法
总结词
通过建立整车总布置设计的仿真模型,对设计方案进行模拟和评估,以找出最优设计方案。
详细描述
基于仿真的优化方法是通过建立整车总布置设计的仿真模型,对设计方案进行模拟和评估,以找出最优设计方案的方 法。这种方法可以模拟车辆在实际运行中的性能表现,从而提前发现和解决潜在的设计问题。
乘员舒适性
关注乘员的坐姿、视野、出入舱等人体工程学因 素。
行李箱使用便利性
优化行李箱设计,方便乘客放置行李物品。
符合法规要求
安全性法规
确保整车设计符合国家和国际的安全法规要求。
环保法规
满足排放和噪声控制等环保法规的限制。
尺寸法规
遵守关于车辆尺寸、轴荷分配等方面的法规限制。
03
整车总布置设计的具体 内容
整车部设计手册 总布置图

第一章整车集成1.1总布置图绘制1.1.1意义根据新产品规划和概念设计确定车身总布置方案,然后再绘制总布置草图,然后开始进一步的造型设计。
其中整车总布置草图的绘制对后期的开发设计起到依据和指导作用。
1.1.2总布置草图的绘制1.1.2.1第一版总布置图-概念草图1.1.2.1.1相关输入及流程为了给造型提供工程依据和下一步设计提供指导,绘制出总布置概念草图。
总布置草图的绘制开始于项目预研阶段,根据新产品的规划,对竞品车进行扫描分析,根据发动机舱初步布置数据得出初步的整车限制尺寸和人机工程目标;依照相应的法律法规要求,并根据现有产品尽可能的考虑通用化的前提下确定车身总布置方案。
总布置概念草图的绘制时间及相关流程见图1-1所示。
图1-1总布置草图绘制时间及流程1.1.2.1.2总布置草图内容草图阶段的总布置图,主要是对造型的输入,体现总布置的基本硬点参数,其中最重要的是H 点的位置,H点是整车的设计参考点,必须在早期准确地确定,一旦更改将对整个前期的布置设计及项目进度产生重大的影响。
在草图阶段的总布置图中,主要体现如下内容:1、H点坐标,人机内部空间等相关参数;2、整车外廓尺寸,包括长、宽、高、轮距、轴距、前悬、后悬;3、法规要求及设计目标;4、COP零件的状态;5.三种载荷状态的地面线;6、各种限制面;7、其他,如车门形式、玻璃曲率等。
1.1.2.1.3绘制概念草图步骤在绘制概念草图之前,是在已经了解项目定位、对项目有了初步策划方案,并且对竞品车或对标车进行了大量分析的前提下开始绘制。
通常,概念草图的绘制需要如下步骤:(1)首先建立车身坐标系,“国标”定义的“整车坐标系”。
通过空载或设计载荷时车轮中心(左、右前轮和左、右后轮)及地板门槛纵平面来确定整车坐标系。
然后摆放车姿,如图1-2所示。
图1-2(2)确定踏板和踵点位置,如图1-3所示。
踏板组后踵点前踵点图1-3(3)先确定前排H 点位置,再确定后排H 点位置,如图1-4所示。
整车开发总布置规范

整车开发总布置流程及内容
团队ISO9001:2000质量方针:与时俱进,精益求精
团队ISO9001:2000质量目标:坚持学习国外先进技术,积极开展技术创新
整车部工程师职责:1、负责整车设计造型阶段伴随分析
2、负责整车设计人机工程校核
3、负责整车设计法律法规校核分析
4、负责整车设计车身总布置分析
5、负责整车设计底盘总布置分析
6、负责整车设计发动机舱总布置分析
7、负责整车设计总布置图绘制
8、负责整车设计DMU分析
总布置流程:
CLICK 附1:HERE
CLICK 附2:HERE
附1.1
整车设计项目造型伴随检查内容—外造型
附1.2
整车设计项目造型伴随检查内容—内造型
附2:法规校核清单。
整车初步布置

2)设计状态
商用车(卡车、客车)设计状态定义为满载 车辆姿态与地面线成0.5--1°前倾角(即车架上平面Z0线与地面线成0.5--
1°) 乘用车设计状态定义为设计载荷(半载) 车辆姿态与地面线也是成0.5--1°前倾角(即地板平面Z0线与地面线成0.5-
-1°) 依据空载、满载不同的轴荷,以及前后悬架的刚度,计算出前后轮处车
前后视图表达特征截面线或总成部件有: 整车轮廓、方向盘布置、踏板布置、外后视镜状态、
内后视镜、前后玻璃特征截面线、前后轮胎(轮 距)、前后头部空间。 。
造型线图—侧视图
四、轿车总体尺寸初步布置(轮廓硬点)
1.整车长度和轴距尺寸确定
根据车辆的等级,或依据标杆车测量、点云值,初步确定一 个长度L值
身高度,由于设定车身Z0线不变,则相应产生空载、满载不同的地面线
3)轿车的设计载荷
轿车的设计载荷是在自重的基础上加上乘员的质量
轿车计算用成员数
座位数 乘员数
分配
2和3 2
2人在前排座位
4和5 3
2人在前排座位,1人在后排座位6
和7 4
2人在前排座位,2人在后排座位8
和9 5
2人在前排座位,3人在最后排座位;
5.整车宽度尺寸的确定 依据车型等级和标杆车尺寸 中级车总宽一般地说在1700—1800 mm 6.接近角、离去角和最小离地间隙确定 依据车型分类和标杆车尺寸 SUV 要求接近角≥25°,离去角≥20° 最小离地间隙≥180 mm SAE-J689 规定乘用车、MPV接近角≥16° 离去角≥13°
1)确定驾驶座椅R点; 2)眼椭圆要求进行室内布置; 3)国标GB11562(汽车驾驶员前方视野要求及测量方法)校核
视野; 4)确定头部空间; 室内高度空间的几个主要参数是: H95-从前R点到车顶内表面 前后头部包络线到车顶内表面间隙值,一般在30—150mm H96-从后R点到车顶内表面 H37/H38顶棚内表面到车顶外表面间隙值 中级车总高一般来说在1450—1550 mm
汽车总布置-总布置图

总布置图1 各视图要素
2 尺寸标注
3 设计硬点
4 设计说明
5 一般规范
1)整车总布置二维图一般绘制在大小为A0的图纸上,视图绘制的比例一般为1:10,也可根据整车尺寸按绘图标准尺寸选取。
2)线型:
●整车可见轮廓线和棱线——粗实线
●内部零部件的轮廓线和棱线——细实线
●不可见轮廓线和棱线——虚线
●剖切平面迹线——细点划线
●轴线和对称中心线——细点划线
●假想轮廓线和运动轮廓线——双点划线
●尺寸界线和分界线——细实线
3)文字:
●视图的名称:7mm;
●尺寸标注:4mm;
●标题栏中的字体,如无特别规定,优先选择以下字高值(必要时可选用适当的字高):
文件名:7mm
文件代号:5mm
材料代号:5mm
其他:3.5mm
●数字和字母的宽高比(Aspect Ratio):0.68
●字符间距(Space factor):0.50。
汽车总布置设计共38页

1
0
、
倚
南
窗
以
寄
傲
,
审
容
膝
之
易
安
。
31、只有永远躺在泥坑里的人,才不会再掉进坑里。——黑格尔 32、希望的灯一旦熄灭,生活刹那间变成了一片黑暗。——普列姆昌德 33、希望是人生的乳母。——科策布 34、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郭沫若 35、学到很多东西的诀窍,就是一下子不要学很多。——洛克
汽车总布置设计
6
、
露
凝
无
游
氛
,
天
高
风
景
澈
。
7、还旧居。
8
、
吁
嗟
身
后
名
,
于
我
若
浮
烟
。
9、 陶渊 明( 约 365年 —427年 ),字 元亮, (又 一说名 潜,字 渊明 )号五 柳先生 ,私 谥“靖 节”, 东晋 末期南 朝宋初 期诗 人、文 学家、 辞赋 家、散
文 家 。汉 族 ,东 晋 浔阳 柴桑 人 (今 江西 九江 ) 。曾 做过 几 年小 官, 后辞 官 回家 ,从 此 隐居 ,田 园生 活 是陶 渊明 诗 的主 要题 材, 相 关作 品有 《饮 酒 》 、 《 归 园 田 居 》 、 《 桃花 源 记 》 、 《 五 柳先 生 传 》 、 《 归 去来 兮 辞 》 等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
厂区主要物流出 入口的定位分析
6
厂区辅助建筑物 的初步定位
7
厂区道路网络的 规划
要点
识别地块所在区域的规划条件,地块周边的规划和建设实 际情况,基本确定厂区主要出入口的方向和特殊建筑物的 影响条件
举例
河道及绿地退让、涂装车间 的环保控制要求
分析厂区周边的主要物流道路,对于外协件物流、整车物 主干道、次干道、支路的物
依据主要建筑物的布置条件,逐一分析辅助建筑物的定位。 通廊的定位以保证工艺流程
主要原则报告,能源和物流距离最短原则,主要的工艺流 为基本要求;联合站房尽量
程优先原则。
靠近厂区能源需求的中心
该步骤属于总图方案设计的细化环节,主要对厂区道路和 绿化带的设置合理性进行分析。
绿化带的功能不仅是满足道 路与厂房空间隔离的需要, 也需要空间布置厂区管网
部分对于工厂选址较密切的规划内容包括: • 功能分区——土地的周边条件 • 用地规划——土地的用地性质 • 道路交通规划——厂区外物流方案 • 河网水系、给水、污水、电力、通信、燃气规划 ——影响厂区公用系统的设计方案
工厂的选址——地块条件(案例)
该地块总面积约503,178m2(合754亩),其中,红线内实际用 地面积约569亩。
形成于厂区内各单体 标高和排水方案确定 以后
形成于厂区管网图纸 设计完成以后
主要用于确定厂区的基本布局,为开展 工艺条件分析提供条件
主要用于报政府规划部门审批规划指标 完成情况;也用于交通评价
主要用于厂区内各建筑物定位放线,需 包含各建筑物坐标信息,并体现建筑物 边墙的轴线位置
主要用于设计厂区各建筑物和道路标高
效果图
Thank you!
总图设计——深度
总图设计在整个项目设计过程中,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趋势。从最初的以物流和工艺厂房定位为目标, 逐步的增加了功能性目标。大致分为以下五个阶段:
方案总图 规划审批总图 平面施工总图 竖向布置总图 厂区管网汇总图
形成于项目规划初期
形成于各单体基本建 筑方案完成
形成于各单体建筑平 立剖锁定
供水站 空压站 循环水泵房 锅炉房 制冷站 天然气调压站 供油站 集中供液站
工艺规划与总图设计的逻辑关系
市场规划
投资条件
销量规划 产能规划 ∑工艺规划
产品定义 产品设计 ∑工艺设计
∑工艺方案
设 备 选 型
工 艺 布 局
生 产 节 拍
自 动 化 率
工 艺 类 型
自 制 / 外 协
工 艺 流 程
生产辅助管理 ∑物流规划
主要用于分析各类厂区管网的布置方案 和交叉点的施工措施;并用于分析后续 扩建改造项目的施工条件
指标
指标表是总图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一般包含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和建筑物一览表两部分。
案例
外协件物流 成品车物流 工艺流程 行人入厂路径
说明Note: • 工厂规划有冲压车间、焊装车间、涂装车间、
总装车间、小件车间、联合站房及污水处理站、 丙类库、废料库、油化库、危废库、油库、储 运科办公室等生产及辅助建筑。 • 工厂规划有办公楼和食堂,满足日常运行管理 人员办公和员工就餐需要。 • 工厂规划节拍24JPH,年基准产能14.4万台。 • 总图布置优先确保工艺流程完整、紧凑,最大 程度的利用土地条件。 • 试车跑道沿厂区东侧布置。 • 外协件物流尽量沿着厂区外围布置,便于厂内 管理,物流距离更经济。 • 成品车物流、外协件物流、行人流互不干涉。 • 联合站房位于厂区中央,向各车间供能距离最 短,运行更经济。 • 办公楼和食堂紧邻人员密集区,便于管理。
∑生产线布局 ∑工艺平面布置
整车工厂规划的基本条件是市场规划和投 资条件。市场规划决定了产品的定义和销 量预期。产品定义决定了产品的设计,以 及所需采取的工艺。销量规划决定了工厂 规划的生产能力。企业的投资条件(包括 资金实力和来源、产品的盈利水平、市场 预期等)决定了按照市场规划来执行产能 规划的能力。工厂的产品和产能是开展工 厂工艺规划和工艺设计的必备条件。
根据工厂生产规模和各车间的占地面积需求, 确定厂区选址所需的面积。综合其它地块选 址条件,由土地出让机构提供红线图。
综合考虑工厂各车间的基本占地面积和尺寸、 总体工艺流程、厂区内建筑、附属设施和道 路规划、厂区外部条件、厂区物流规划,在 满足土地规划设计条件的前提下,开展总图 设计。
工厂的选址——地理位置
地块西南侧红线外已有一条成渝高铁线和一条规划高速公路高架 桥。
地块东北侧红线外已有2条220KV高压输电线路。其中,一条 220KV高压输电线路和电力地下管廊由地块中间穿过。
厂区东北侧地块有农业灌溉河道穿过,河道周边为河道保护绿地。
该地块总面积约122.26公顷(合1833.9亩。 地块西北方向正对着学校地块,地块西南方向紧邻高速公路互通,
工业辅助 门卫 办公楼 食堂
员工培训中心 研发中心 倒班宿舍
整车
配套 冲压件库 总装配套件库 丙类库 油化库 危化废品库 辅料库 固体废料库 联合动力站房 污水处理站 地磅房 降压站/配电站
总装主料站
冲压车间 焊接车间 涂装车间 总装车间 小涂装车间 成品车交检间 动力总成车间 座椅车间 电池Pack车间 计量理化中心 储运科办公室
控制性详细规划是城市、乡镇人 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根据城 市、镇总体规划的要求,用以控 制建设用地性质、使用强度和空 间环境的规划。
地块规划条件 地块控制图
总图设计——步骤
序号
步骤
城市道路和周边 1 总体规划条件分
析
2
厂区周边物流分 析
厂区主要建筑物 3 或构筑物初步定
位
4
厂区主要物流流 向分析
• 构筑物 :构筑物一般是指人们不直接在内进行生产和生活的建筑物。如桥梁、围墙、水池等。分歧:车棚。
• 竖向设计:为适应生产工艺、交通运输及建筑物、构筑物布置的要求,对场地自然标高进行改造。
• 管线综合布置:根据管线的种类及技术要求,结合总平面布置合理地确定各种管线的走向及空间位置,协调各管线 之间、管线与其它设施之间的相互关系,布置合理的管网系统。
土地(红线) 各车间尺寸 工厂工艺流程 厂区构成规划 厂区外部条件 厂区物流规划 土地规划条件
总图设计
根据工厂各车间的工艺平面布置图,确定各 车间的基本尺寸。
在进行与已有工厂同等生产规模的整车工厂 规划时,往往会参考已有工厂的规划开展总 图设计,但从总图规划根本逻辑关系上来看, 工艺规划设计是先于总图设计进行的。
• 建筑退让线:是指建筑红线与地块红线之间的距离。建筑的退让是为了留出适当的公共空间或者满足日照要求,避 免阻挡周围建筑的光照。
• 建筑间距:是指两栋建筑物外墙之间的水平距离。
整车工厂的基本构成
工厂
建筑物
构筑物 厂区道路
设施
工业建筑
厂房 仓库
民用建筑 各类试验设施
围墙 商品车库 试车跑道 厂区管网、照明 厂区景观、绿化 厂区消防、安监
避免整车物流与零部件物流 的交叉;尽可能的实现物流 单向流;物流尽量避开厂区
核心区
在厂区主要建筑物和物流方案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厂区内 建设的办公楼、食堂和倒班宿舍的初步定位,并根据物流 流向,综合市政道路的条件,确定各出入口的位置。
厂区主大门的定位,主要物 流门的定位和尺寸;出入口 定位对市政道路的合理性
• 建筑密度:指在一定范围内,建筑物的基底面积总和与总用地面积的比例(%)。可以反映出一定用地范围内的空地率 和建筑密集程度 。
• 容积率:又称建筑面积毛密度,是指一个小区的地上总建筑面积与用地面积的比率。是衡量建设用地使用强度的一 项重要指标。
• 绿地率:厂区用地范围内各类绿地面积的总和与厂区总用地面积的比率(%)。
厂址的选择首先要基于企业 的战略需要,即企业对于投 资地和产品布局的规划。
其次,要选取具备政策优势 和地域发展优势的地区。
第三,所选地块开发区的投 资政策、基础设施建设条件、 产业和生活配套基础等要具 备优势。
第四,开发区的整体规划、 地块的性质、地形、面积和 形状要符合整车工厂规划的 条件。
整车企业总平面布置设计概要
Vehicle Enterprise General Layout Design Summary
吉利集团制造工程(ME)中心 总图规划:张明伟 March 12, 2017
Contents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目
1. 定义和术语
2. 整车工厂的基本构成
录
3. 工艺规划与总图设计的逻辑关系
4. 工厂的选址
工厂的选址——区域规划
在城市规划时,城市或开发区的规划部门会对区域内 的地块进行提前规划,形成本区域的总体规划。
区域总规一般包括规划文本、规划图纸和说明书三个 部门。内容上一般包含区位图、用地现状、规划结构、 功能分区、用地规划、道路交通规划、河网水系规划、 给水工程规划、污水工程规划、电力工程规划、通信 工程规划、燃气工程规划、环卫防灾工程规划等内容。
地块东北方向紧邻已建成的建筑物。 地块南邻盐田大道,盐田大道上方规划有高速公路高架桥。
红线图和规划条件
红线是指用地红线、建筑红线或道路红线,它规定了地 块边界,或者建筑物的边界外沿界限,即建筑物必须建 造在该线以内,有的城市还有建筑绿线的规定,即建筑 物应在红线内退一定距离。
规划条件是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依据控制性详细规划(控 规),对建设用地以及建设工程提出的引导和控制依据 规划进行建设的规定性和指导性意见。
通过开展整车各制造工艺的设计与规划, 确定了工厂内各子工艺项的工艺方案,进 而确定各工艺车间的生产线布局。再综合 考虑生产辅助条件和管理功能的需要,以 及生产组织过程的物流规划,就可以基本 确定车间的工艺平面布置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