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地质作业1
工程地质作业评讲(1)

《工程地质》课程作业评讲(1)重庆电大远程教育导学中心理工导学部张兴梅本次作业对应于教材第1章、第2章的内容。
我将作业的大题列举出来,供大家参考。
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下面文字,黑色的是问题与答案,其它颜色是说明和解释。
一、选择题1.C 2.A 3.D 4.C 5.A6.A 7.B 8.B 9.A 10.D11.A 12.C 13.A 14.A 15.A二、判断题1.√2.× 3.× 4.× 5.×6.√ 7.× 8.× 9.× 10.√三.简答题1.简述工程地质学及其研究内容。
(1)考核知识点:本题考查工程地质学及其研究内容。
(2)常见错误:本题其实不难,只需要将各个概念搞清楚就行。
(3)答案要点:工程地质学是研究人类工程活动与地质环境相互作用的一门学科,是地质学的一个分支。
它把地质科学的基础理论应用于土木工程实践,通过工程地质调查、勘探等方法,弄清建筑物的地质条件(环境),为土木工程建筑的规划、设计、施工提供可靠的地质资料,并预测和论证工程建筑和地质环境的相互作用,进而提出防治措施。
2.什么是工程地质条件?(1)考核知识点:本题考查工程地质学及其研究内容。
(2)常见错误:本题其实不难,只需要将各个概念搞清楚就行。
(3)答案要点:工程地质条件是指与工程建设有关的地质条件的总和,它包括土和岩石的工程性质、地质构造、地貌、水文地质、地质作用、自然地质现象和天然建筑材料等方面。
3.岩石坚硬程度分类的依据是什么?岩石坚硬程度类型有哪些?(1)考核知识点:本题考查岩石及其工程地质性质的相关知识点。
(2)常见错误:本题有两个问题,注意回答全面。
(3)答案要点:f。
岩石坚硬程度分类的依据是岩石的饱和单轴抗压强度r岩石坚硬程度类型有:坚硬岩、软硬岩、较软岩、软岩和极软岩。
4. 什么是地质作用?内、外地质作用是怎样改造地球的?(1)考核知识点:本题考查地质作用的相关知识点(2)答案要点:在自然界中所发生的一切可以改变地球的物质组成、构造和地表形态的作用称为地质作用。
《工程地质》习题一

《工程地质》习题一北京交通大学远程教育课程作业年级:层次:专业名称:课程名称:作业序号:学号:姓名:作业说明:3、提交作业后,请及时查看我给你的评语及成绩,有疑义请在课程工作室内的在线答疑部分提问;需要重新上传时一定留言,我给你删除原作业后才能上传4、作业完成提交时请添加附件提交,并且将作业附件正确命名为学号课程名称作业次数2、将习题一内的多项选择题作为作业上交3、上交前正确命名自己的作业,方法:点击鼠标右键重命名输入你的学号工程地质1一、填空题(共52题,每题1分)﹡(2—1—1)1.矿物按成因分为三大类型:、次生矿物和变质矿物。
(1m)(2—1—2)2.矿物的物理性质包括矿物的性质、力学性质以及其它方面的特性。
(1m)﹡(2—1—2)3.浅色矿物多以含硅铝质为主,如(1m)﹡(2—1—2)4.深色矿物多以含铁镁质为主,如(1m)(2—1—2)5.矿物摩氏“标准硬度计”中,代表2级(度)的矿物名是(1m)(2—2—1)6.岩石按成因分为、沉积岩和变质岩三大类。
(1m)(2—2—1)7.岩石不仅是研究地质构造、地貌、水文地质、矿产等的基础,而且也是人类一切工程建筑物的(1m)(2—2—2)8.岩浆岩按其生成环境,可分为岩和喷出岩。
(1m)(2—2—3)9.深成侵入岩体的产状有(1m)(2—2—5)10.组成花岗岩的主要矿物成分是和长石类。
(1m)﹡(2—2—5)11.在岩浆岩的“共生组合规律”中石英和橄榄石在其成岩的过程中不会共生,故把这两种矿物列为矿物。
(1m)﹡(2—2—4)12.岩浆岩的结构特征是的综合反映,也是研究岩石形成条件和岩石分类和命名的重要依据。
(1m)(2—3—3)13.碎屑沉积岩按绝对大小,划分为三种:砾状、砂状和结构。
(1m)(2—3—5)14.泥岩和页岩的主要成分是(1m)(2—3—5)15.石灰岩的主要成分是(1m)(2—3—5)16.白云岩的主要成分是(1m)(2—4—1)17.影响变质作用的因素:(1m)(2—4—1)18.变质岩反映在矿物成分上呈现出极为明显的双重性,既有一定的继承性又具有自身的性。
工程地质习题(有答案)

1.问答题1. 沉积岩的主要构造类型是什么?2. 简述地下水引起的地基沉降、流砂的成因及其对工程的影响和防治措施。
3. 什么是潜水的等水位线图?如何根据等水位线确定水流方向和水力梯度?4.选择洞轴线位置时应考虑哪些因素?5. 什么是泥石流?其形成条件有哪些?6. 简述地下水引起的潜蚀、基坑突涌的成因及其对工程的影响和防治措施。
7. 试述褶皱区可能存在的工程地质问题。
8. 工程地质学的具体任务和研究方法是什么?2.填空题1. 按照渗透水流所引起的局部破坏特征,渗透变形可分为管涌和流土两种。
2. 一般说来,比较而言,粘性土的透水性比砂土_ 差____;砂土地基的承载力比碎石土___小____;淤泥或淤泥质土赋存地下水的能力比粉土___强______;碎屑岩中,钙质胶结的岩石强度比硅质胶结的岩石___小______。
3. 膨胀土最显著的特性是吸土膨胀、失水收缩;红粘土的含水量自地表向下随深度而增加;冻土主要具有冻胀性而破坏岩土及工程结构。
4. 石灰岩地区、砂土地区、膨胀土地区、黄土地区、淤泥分布区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分别是岩溶与土洞问题;渗漏问题;胀缩性问题;湿陷性问题;地基压缩变形大问题。
5. 相对年代法可分为地层层序律、生物层序律、切割律三种方法。
6. 关于岩土工程勘察阶段一般划分为选址勘察阶段、初步勘察阶段、详细勘察阶段。
7. 某矿物呈板状,黑色,珍珠光泽,一组极完全解理,硬度 2.5-3,该矿物可定名为黑云母。
8. 泥炭及淤泥质土是由物理风化地质作用形成的。
9. 对石英、长石、方解石、石膏四种矿物比较而言,在同一地质环境下,石英矿物稳定性(抗风化能力)最好。
10.在岩石风化作用中,水中的二氧化碳夺取矿物中的金属离子形成溶于水的碳酸盐并随迁移的作用称为碳酸化作用。
11. 岩体的变形和破坏主要发生在解理成裂隙。
12. 岩体的破坏方式有剪性破坏和张性破坏两种。
13.岩浆岩的产状包括深成岩产出状和浅成侵入岩产状等。
工程地质形考作业1答案

工程地质形考作业1一、选择题:1. 工程地质条件即(A )A: 工程活动的地质环境B; 工程地质问题C; 地质结构和构造D; 地形地貌"2.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工程地质条件的是( C )A: 岩土的工程特性B; 地质作用C; 基础形式D; 水文地质条件"3. 地基稳定性问题是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常遇到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它包括两方面内容,分别是( D )A: 强度和温度敏感性B; 强度和耐久性C; 变形和耐久性D; 强度和变形"4.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工程地质学研究内容的一项是(C)A: 区域工程地质B; 岩土工程性质的研究C; 结构可靠度D; 工程地质勘察理论和方法"5.下列关于工程地质相关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D )A: 在工程地质学中,对人类工程活动有影响的地质环境常用工程地质条件来描述B; 工程地质学是地质学的一个分支,是研究与工程有关的地质条件、地质问题的学科C; 工程地质学是一门解决地质条件与人类工程活动之间矛盾的实用性很强的学科D; 虽然工程地质条件复杂多变,但工程地质问题几乎相同"6.地球的内圈中厚度最小的圈层是( A )A: 地壳B; 地核C; 地幔D; 不能确定"7.下列各地质作用属于内力作用的是( B )A: 风化作用B; 变质作用C; 搬运作用D; 沉积作用"8.岩石按生成原因可以分为(B )A: 岩浆岩、石灰岩、变质岩B; 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C; 沉积岩、石灰岩、变质岩D; 岩浆岩、石灰岩、沉积岩"9.碎屑物质被胶结物胶结以后所形成的结构称为( A )A: 碎屑结构B; 斑状结构C; 沉积结构D; 碎裂结构"10.矿物抵抗刻划、研磨的能力称为(B )A: 刚度B; 硬度C; 强度D; 耐磨性"11.岩浆岩体的形态、规模、与围岩的接触关系、形成时所处的地质构造环境等统称为( C )A: 岩浆岩结构B; 岩浆岩构造C; 岩浆岩产状D; 岩浆岩的解理"12.沉积岩的形成的四个阶段主要包括(A )A: 风化剥蚀阶段、搬运阶段、沉积阶段、硬结成岩B; 风化剥蚀阶段、搬运阶段、变质阶段、硬结成岩C; 风化剥蚀阶段、变质阶段、沉积阶段、硬结成岩。
工程地质作业1

作业一题目.工程地质条件即()正确答案是:工程活动的地质环境题目.下列不属于工程地质条件的是()正确答案是:基础形式题目.地基稳定性问题是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常遇到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它包括两方面内容,分别是()正确答案是:强度和变形题目.下列不属于工程地质学研究内容的一项是()正确答案是:结构可靠度题目.下列关于工程地质相关说法有误的一项是()正确答案是:虽然工程地质条件复杂多变,但工程地质问题几乎相同题目.地球的内圈中厚度最小的圈层是()正确答案是:地壳题目.下列各地质作用属于内力作用的是()正确答案是:变质作用题目.岩石按生成原因可以分为()正确答案是: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题目.碎屑物质被胶结物胶结以后所形成的结构称为()正确答案是:碎屑结构题目.矿物抵抗刻划、研磨的能力称为()正确答案是:硬度题目.岩浆岩体的形态、规模、与围岩的接触关系、形成时所处的地质构造环境等统称为()正确答案是:岩浆岩产状题目.沉积岩的形成的四个阶段主要包括()正确答案是:风化剥蚀阶段、搬运阶段、沉积阶段、硬结成岩题目.根据变质作用的主要因素和地质条件,可将变质作用分为()正确答案是:接触变质作用、区域变质作用、混合岩化作用、动力变质作用题目.岩石在常压下吸入水的重量与干燥岩石重量之比,称为岩石的()正确答案是:吸水率题目.地球以地表为界分为外圈和内圈,以下各项属于外圈的是()正确答案是:大气圈标记题目信息文本二、判断题(20分)题目.地应力是存在于地壳中的未受工程扰动的天然应力,也称岩体初始应力、绝对应力或原岩应力,广义上地应力是指地球体内的应力。
答案是“对”。
题目.根据地质作用的动力来源,地质作用分为外力作用和内力作用两类。
答案是“对”。
题目.岩石的物理性质包括吸水性、透水性、溶解性、软化性、抗冻性等。
答案是“错”。
题目.沉积岩形成过程中,物质沉积是搬运介质物理化学条件变化的开始。
答案是“错”。
题目.岩石的结构、构造对岩石的工程性质没有显著影响。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工程地质》形考任务1试题及答案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工程地质》形考任务1试题及答案形考任务1
题目1
选择题01. 下列不属于工程地质条件的是()
A.基础形式
题目2
选择题02. 概括的讲,工程地质所研究的两方面问题主要体现在()
D.区域稳定和地基稳定
题目3
选择题03. 相比较来讲,下列各学科与工程地质学联系不大的是()
B.材料力学
题目4
选择题04. 下列关于工程地质学及其研究内容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工程地质就是专门研究岩石工程性质的学科
题目5
选择题05. 陆地的总面积大约占地球表面面积的()
C.29.2%
题目6
选择题06. 地球的内圈中厚度最小的圈层是()
A.地壳
题目7
选择题07. 下列各地质作用属于内力作用的是()
D.变质作用
题目8
选择题08. 岩石按生成原因可以分为()
C.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
题目9
选择题09. 矿物抵抗刻划、研磨的能力称为()
B.硬度
题目10
选择题10. 由岩浆冷凝固结而形成的岩石是()。
工程地质作业1-4形考任务1-4参考答案

电大国开工程地质作业1形考任务1参考答案一、选择题(30分)1.工程地质条件即工程活动的地质环境。
2.基础形式不属于工程地质条件。
3.地基稳定性问题是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常遇到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它包括强度和变形两方面内容。
4.结构可靠度不属于工程地质学研究内容。
5.虽然工程地质条件复杂多变,但工程地质问题几乎相同,说法有误。
6.地球的内圈中厚度最小的圈层是地壳。
7.变质作用属于内力作用。
8.岩石按生成原因可以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
9.碎屑物质被胶结物胶结以后所形成的结构称为碎屑结构。
10.矿物抵抗刻划、研磨的能力称为硬度。
11.岩浆岩体的形态、规模、与围岩的接触关系、形成时所处的地质构造环境等统称为岩浆岩产状。
12.沉积岩的形成的四个阶段主要包括风化剥蚀阶段、搬运阶段、沉积阶段、硬结成岩。
13.根据变质作用的主要因素和地质条件,可将变质作用分为接触变质作用、区域变质作用、混合岩化作用、动力变质作用。
14.岩石在常压下吸入水的重量与干燥岩石重量之比,称为岩石的吸水率。
15.地球以地表为界分为外圈和内圈,大气圈属于外圈。
二、判断题(20分)1.地应力是存在于地壳中的未受工程扰动的天然应力,也称岩体初始应力、绝对应力或原岩应力,广义上地应力是指地球体内的应力。
2.根据地质作用的动力来源,地质作用分为外力作用和内力作用两类。
3.岩石的物理性质包括吸水性、透水性、溶解性、软化性、抗冻性等,正确答案是错误。
4.沉积岩形成过程中,物质沉积是搬运介质物理化学条件变化的开始,正确答案是错误。
5.岩石的结构、构造对岩石的工程性质没有显著影响,正确答案是错误。
6.岩石即在地质作用下产生的,由一种或多种矿物按一定规律组成的自然集合体。
7.在改造地壳的过程中,外力地质作用的结果使得地壳表面趋于平缓。
8.地壳物质沿地球半径方向作上升和下降的运动称为水平运动,正确答案是错误。
9.地壳中造岩矿物的主要成分是硫酸盐,正确答案是错误。
工程地质(1)

3工程地质1、地形地貌及物理地质现象库区属丘陵侵蚀剥蚀地貌,为丹霞地貌区,周边山体山顶海拔高度一般为200~300m,库区较开阔,两岸地形基本对称,山坡自然坡度20~40°,地形起伏变化较大。
库区主河床延伸较平直,总体流向由东北往西南。
区内植被发育较好,崩塌、滑坡等不良物理地质现象不发育。
坝址区两岸地形较对称,山顶海拔高度一般为200~220m,原始河床宽约2m左右。
2、地层岩性库坝区出露地层岩性主要有白垩系(K)粉砂岩和第四系(Q)松散堆积层。
白垩系粉砂岩(K):岩性为紫红色。
黄褐色粉砂岩,巨厚层状,岩层产状NW299°/SW∠20°,变化不大,岩体节理裂隙不很发育,分布于整个坝区。
第四系松散堆积层(Q):主要有冲积层和坡残积层,冲积层主要由砂壤土夹卵砾石组成,结构较松散,厚度较薄,不连续分布于库坝区河床两岸阶地及河床内;坡残积层主要由含砂砾粉(粘)土、碎石土组成,可塑或稍密状,厚度变化较大,不连续分布于库坝区的两岸山体缓坡及沟谷处。
其中坝区出露地层岩性有白垩系粉砂岩(K)、第四系冲积层(Q4al)、坡残积层(Q el-dl)。
白垩系(K):粉砂岩,紫红色、黄褐色,层状结构,巨厚层状,岩层产状为NW299°/SW∠20°,单斜构造,为中硬岩,完全风化后呈砂砾土状,分布于整个枢纽区。
第四系冲积层(Q4al):主要为含泥砂卵砾石层,厚度0.5~1m左右,主要分布于原始河床内。
坡残积层(Q el-dl):主要由含砂砾粉(粘)土、碎石土组成,厚度1m左右,主要分布于两岸山坡沟谷及缓坡处。
3、地质构造与地震据区域地质资料,坝区内大的地质构造不发育,无活动性及区域裂通过,区域构造较稳定。
坝区地质构造不很发育,主要表现为节理裂隙,据地表测绘主要发育以下两组节理裂隙:①剪性裂隙,产状为NE43°/NW∠75°,面较平直,延伸较长,多呈闭合状;②张性裂隙,产状为SE130°/SW∠80°,面较弯曲,微张,无充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业一
题目.工程地质条件即()正确答案是:工程活动的地质环境
题目.下列不属于工程地质条件的是()正确答案是:基础形式
题目.地基稳定性问题是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常遇到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它包括两方面内容,分别是()正确答案是:强度和变形
题目.下列不属于工程地质学研究内容的一项是()正确答案是:结构可靠度
题目.下列关于工程地质相关说法有误的一项是()正确答案是:虽然工程地质条件复杂多变,但工程地质问题几乎相同
题目.地球的内圈中厚度最小的圈层是()正确答案是:地壳
题目.下列各地质作用属于内力作用的是()正确答案是:变质作用
题目.岩石按生成原因可以分为()正确答案是: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
题目.碎屑物质被胶结物胶结以后所形成的结构称为()正确答案是:碎屑结构
题目.矿物抵抗刻划、研磨的能力称为()正确答案是:硬度
题目.岩浆岩体的形态、规模、与围岩的接触关系、形成时所处的地质构造环境等统称为()正确答案是:岩浆岩产状
题目.沉积岩的形成的四个阶段主要包括()正确答案是:风化剥蚀阶段、搬运阶段、沉积阶段、硬结成岩
题目.根据变质作用的主要因素和地质条件,可将变质作用分为()正确答案是:接触变质作用、区域变质作用、混合岩化作用、动力变质作用
题目.岩石在常压下吸入水的重量与干燥岩石重量之比,称为岩石的()正确答案是:吸水率
题目.地球以地表为界分为外圈和内圈,以下各项属于外圈的是()正确答案是:大气圈标记
题目信息文本二、判断题(20分)
题目.地应力是存在于地壳中的未受工程扰动的天然应力,也称岩体初始应力、绝对应力或原岩应力,广义上地应力是指地球体内的应力。
答案是“对”。
题目.根据地质作用的动力来源,地质作用分为外力作用和内力作用两类。
答案是“对”。
题目.岩石的物理性质包括吸水性、透水性、溶解性、软化性、抗冻性等。
答案是“错”。
题目.沉积岩形成过程中,物质沉积是搬运介质物理化学条件变化的开始。
答案是“错”。
题目.岩石的结构、构造对岩石的工程性质没有显著影响。
答案是“错”。
题目.岩石即在地质作用下产生的,由一种或多种矿物按一定规律组成的自然集合体。
答案是“对”。
题目.在改造地壳的过程中,外力地质作用的结果使得地壳表面趋于平缓。
答案是“对”。
题目.地壳物质沿地球半径方向作上升和下降的运动称为水平运动。
答案是“错”。
题目.地壳中造岩矿物的主要成分是硫酸盐。
答案是“错”。
题目.岩石的抗冻性可用岩石的强度损失率或岩石的重量损失率来表征。
答案是“对”。
1.什么是工程地质条件,其涉及哪些方面?
工程地质条件即工程活动的地质环境,可理解为对工程建筑的利用和改造有影响的地质因素的综合,一般认为它包括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结构与构造、地下水、地应力、地表地质作用和天然建筑材料等。
2.什么是工程地质问题,就土木工程而言,涉及的工程地质问题有哪些?
要点:
工程地质问题是与工程建设有关的、可能对建筑工程带来灾害或损害的地质问题。
由于工程地质条件复杂多变不同类型的工程对工程地质条件的要求又不尽相同,所以工程地质问题是多种多样的就土木工程而言主要的工程地质问题包括区域稳定性问题,斜坡、边坡稳定性问题,地基稳定性问题,洞室稳定性问题。
3.工程地质学研究的主要任务有哪些?
(1)评价工程地质条件,阐明地上和地下建筑工程兴建和运行的有利和不利因素,选定建筑场地和适宜的建筑形式,保证规划、设计、施工、使用、维修顺利进行。
(2)从地质条件与工程建筑相互作用的角度出发,论证和预测有关工程地质问题发生的可能性、发生的规模和发展趋势。
(3)提出和建议改善、防治或利用有关工程地质条件的措施,加固岩土体和防治地下水的方案。
(4)研究岩体、土体的空间分布规律和工程地质性质。
(5)研究人类工程活动与地质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4.风化作用、剥蚀作用、搬运作用和堆积作用各指什么?
要点:风化作用是指在地表环境中矿物和岩石因大气温度的变化水分、氧气、二氧化碳和生物的作用在原地分解、碎裂的作用;剥蚀作用是指河流、地下水、冰川、风等在运动中对地表岩石和地表形态的破坏和改造的总称。
搬运作用是指地质应力将风化、剥蚀作用形成的物质从原地搬往他处的过程堆积作用是指各种被外应力搬运的物质因应力动能减小或介质的物化条件发生变化而沉淀、堆积的过程。
5.简述野外鉴别常见造岩矿物的步骤。
野外常见造岩矿物的鉴别大致可按以下步骤进行:首先应找到矿物的新鲜面,只有矿物的新鲜面才能真实的反映矿物化学成分和特征;其次观察鉴别矿物的形态和物理性质;第三,根据观察到的矿物的物理性质,结合常见造岩矿物的特征,对矿物进行命名。
分析影响岩石工程地质性质的因素。
影响岩石工程地质性质的因素主要有地质特征,如岩石的矿物成分、结构、构造及成因等;另一个是岩石形成后所受外部因素的影响,如水的作用及风化作用等。
矿物成分:矿物成分对岩石的岩石强度有直接的影响,从工程要求看大多数岩石的强度相对来说都比较高,从工程性质来看,我们应该注意那些可能减低岩石强度的因素。
结构:胶结结构和结晶结构,它对工程地质性质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强度和稳定性方面。
一般来说结晶结构比胶结结构的岩石更稳定,强度更大。
构造:构造对工程地质性质的影响主要是由于矿物成分分布不均匀及各种地质界面
水:水能削弱矿物颗粒之间的联结,使岩石强度受到影响。
但在一定程度上对岩石强度的影响是可逆的。
风:风能促使岩石的结构、构造和整体性遭到破坏,孔隙度增大,容重减小,吸水和透水性显著增高,强度和稳定性大为降低。
伴随化学作用,可以从根本上改变岩石的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