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六年级(下)《第4课 大自然,心中最美的诗》同步练习卷

合集下载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古诗练习试题及答案(全套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古诗练习试题及答案(全套

与诗同行(一)一、将划线的词语换成另一个词语,使句子意思不变。

1.海的胸怀如此的宽大。

( )2.海的家园如此的富足。

()3.我喜欢你们。

()二、给加点的词选择正确的意思。

1.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

( )[A.穿戴 B.接触 C.依附 D.下落]2.花开花谢.( ) [A.感激 B.拒绝 C.道歉 D.凋落 ]3.难闻的怪.味( )[A.奇异 B.非常 C.责备 D.惊奇]4.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A.捶打 B.攻击 C.搅扰 D.摆弄]三、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飞向遥远的地方,要和爸爸妈妈商量商量。

(改为双重否定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去看海,一路唱着热情的歌曲/去看海,有读不完的生命启迪(1)“去看海”反复出现,表现出了作者情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热情”的近义词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热情”中蕴藏着我们对大海的( ) [多选,填序号:A.向往 B.追求 C.思考]。

(3)你还知道哪些有关大海的诗句?写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重点突破.1.《我们去看海》这首小诗,以“_________________”的呼唤贯穿始终,表达了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感悟大海给我们的启迪.2.小诗人敏锐地捕捉到“爸爸的鼾声”,作为写诗的题材,写下了《爸爸的鼾声》,这是因为他觉得爸爸的鼾声( )。

教科版语文(2019)六年级下册-4.大自然,心中最美的诗(相关资料)

教科版语文(2019)六年级下册-4.大自然,心中最美的诗(相关资料)

〔宗白华(1897-1986)〕原名之櫆,字伯华。

江苏常熟人,祖籍浙江杭州。

哲学家、美学家、诗人。

幼年在南京第一模范高等小学读书,17岁到青岛德国高等学校中学部修读,1918年毕业于上海同济大学语言科,后升读大学,课余自修文学、哲学。

同年参加“少年中国学会”,负责编辑《少年中国》月刊。

1919年在上海主编《时事新报》文艺副刊《学灯》,发现和扶植了郭沫若等文坛新秀。

1920年赴德留学,先后在法兰克福大学和柏林大学学习哲学和美学、历史哲学。

1925年回国,任南京东南大学、中央大学哲学系教授。

抗战期随校迁至重庆,抗战胜利后返回南京继续任教。

1952年改任北京大学哲学系美学史教授至逝世。

曾兼任中华全国美学学会顾问。

宗白华是中国现代美学研究的先行者和开拓者之一,被誉为“融贯中西艺术理论的一代美学大师”。

1925年即开始讲授康德哲学及西方美学,当时有“南宗北邓(邓以蜇)”之称。

宗白华认为“空灵”和“充实”是艺术精神的两元,把中国艺术精神的重要特色之一归结为“充实”与“空灵”、有限与无限的统一。

认为“充实”和歌德的进取精神有某种相通的地方,对歌德所描绘的离开有限去追求无限的所谓“浮士德的苦闷”提出了批评。

对中国魏晋玄学中的美学思想给予了特殊的注意,认为其中包含有积极的东西。

还着重论述了中国艺术中的意境和空间意识问题,认为中国艺术中的空间表现了人与悠久无限的大自然生命的亲切统一,是一种节奏化、音乐化了的时空合一的空间,这种空间意识是以道家和《周易》的宇宙观为哲学基础的。

所著《美学散步》论文集,开创了独特的“散步美学”。

对于美学研究,主张不能脱离艺术,不能脱离艺术的创造和欣赏,不能脱离自己民族丰富的美学遗产。

研究中国美学,要注意音乐、建筑、舞蹈等方面,了解中国古代思想发展史,同时将中国美学理论与欧洲、印度美学理论进行比较。

主要著作有:《美学与意境》《美学散步》《歌德研究》《论中西书法之渊源与基础》等;译著有:《判断力批判》(康德原著)、《欧洲现代画派画论选》《海涅生活与艺术》等;主要论文有:《中国艺术意境之诞生》《中国诗画中所表现的空间意识》。

苏教版六年级(下)《第4课时 记金华的双龙洞》同步练习卷

苏教版六年级(下)《第4课时 记金华的双龙洞》同步练习卷

第5页(共5页)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第 4 课时 记金华的双龙洞》同步练习卷
二、标题
1.看拼音,写词语。
luó diàn
dù juān
yóu tónɡ
xiǎo xī
tún bù
qī hēi
shí sǔn
wān yán

2.组词。

















3.在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下面画“
”。
孔隙.(xī xì)
的沙土
的公路
的映山红
地移动
地流淌
地举起。
7.在括号里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
无论……都……
虽……也……
即使……也……
(1)山上开满了映山红,
花朵和叶子,
比盆栽的杜鹃显得有精神。
(2)
说是空隙,可
容得下一只小船进出。
(3)这些石钟乳和石笋,形状变化多端,再加上颜色各异,
不比作什么,

值得观赏。
8.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4 月 14 日;浙江金华双龙洞;游览;泉水流经的路线;洞口 外洞 孔隙 内洞 出洞;还能
感觉左右和上方的山石似乎都在朝我挤压过来;要是把头稍微抬起一点儿;撞破额角;擦伤
鼻子;黑;大;奇;奇;窄;两个人并排仰卧,刚合适,再没法容第三个人,是这样小的小
船;船两头都系着绳子,管理处的工人先进内洞,在里边拉绳子,船就进去,在外洞的工人
拉另一头的绳子,船就出来;仰卧在小船里;蛟龙入海;下山猛虎;天女散花; 9.是说山
高高的耸立着.;是说在那里能集中很多人.;高、大.;举例子;列数字;外洞;大会堂; 10.牵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10 古诗三首 同步练习(含答案)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10 古诗三首 同步练习(含答案)

10古诗三首课时1一、读拼音,写词语。

我从wǎng luò()上看到一篇报道,太行山人凭借一股愚公移山的精神,硬是用钢钎、tiě chuí()kāi záo()出了一条“挂壁”公路,创造了人间奇迹。

二、给句子中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并画“_____”。

1. 几只可爱的燕(yān yàn)子在我家的屋檐下安了家。

2. 古北口有一条南北走向横穿燕(yān yàn)山山脉的重要通道。

3. 他劲(jìn jìng)头十足,干得可卖力了。

4. 王老师的字写得苍劲(jìn jìng)有力。

三、比一比,再组词。

钩()络()谦()焚()捶()钓()洛()歉()梵()锤()四、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何当:____________2.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浑:______________清白:__________________3.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任尔:_________________五、判断下列说法,对的画“√”,错的画“×”。

1.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

( )2. 《竹石》是一首题画诗,是诗人为自己所画的竹石图而题写的。

( )3. 《石灰吟》和《竹石》都是托物言志诗,表面上写物,实际上表达诗人的志向。

( )4. “千磨万击还坚劲”是赞扬石灰不畏艰难、坚强不屈的特点。

( )5. 郑燮,又名郑板桥,唐代书画家,最擅长画兰、竹。

( )六、根据古诗内容填空。

1. 《马诗》的作者是________代诗人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渴望报效祖国、建功立业的崇高志向。

2. 《石灰吟》的作者是__________代的__________,这是一首__________诗。

小学六年级语文诗歌鉴赏练习题及答案

小学六年级语文诗歌鉴赏练习题及答案

小学六年级语文诗歌鉴赏练习题及答案题目一:《月光》诗歌:雨后的夜空,云彩散去,一弯新月,静静地升起。

它如一盏晶莹的灯,照亮了黑夜的天空。

练习题:1.请写出这首诗的题目。

2.这首诗的作者是谁?3.使用一个形容词来描述夜空。

4.这首诗主要描写了什么?5.请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这首诗的意境。

答案:1.《月光》2.作者不详3.黑暗的夜空4.这首诗主要描写了雨后的夜空中升起的新月和它照亮夜空的情景。

5.在雨后的夜晚,云彩散去,夜空逐渐变得明亮,一弯新月像一盏晶莹的灯,在黑夜中静静升起,给人一种宁静和温馨的感觉。

题目二:《童年的快乐》诗歌:咯咯笑声传遍田野,童年的快乐永不消逝。

放风筝,追小鸟,这些记忆让我留恋。

练习题:1.请写出这首诗的题目。

2.这首诗的作者是谁?3.诗中提到的活动有哪些?4.这首诗表达了什么主题?5.你有什么快乐的童年记忆?答案:1.《童年的快乐》2.作者不详3.放风筝、追小鸟4.这首诗表达了童年时的快乐体验是永远不会消逝的。

5.(回答因材施教,可根据实际情况个人作答)题目三:《大自然的声音》诗歌:蝉儿在唱歌,咕噜噜地叫,小溪在流水,哗啦啦地跳。

鸟儿在欢唱,啾啾的声音,大自然的声音,如此美妙。

练习题:1.请写出这首诗的题目。

2.这首诗的作者是谁?3.诗中提到的自然声音有哪些?4.这首诗表达了什么情感?5.你觉得大自然的声音如何?答案:1.《大自然的声音》2.作者不详3.蝉儿唱歌、小溪流水、鸟儿欢唱4.这首诗表达了对大自然声音的美妙之情和对自然的赞美之情。

5.(回答因材施教,可根据实际情况个人作答)小学六年级语文诗歌鉴赏练习题及答案到此结束。

通过这些题目,希望能够帮助同学们提高对于诗歌的鉴赏力和理解能力,同时也能在欣赏诗歌的过程中感受到美好的情感和思考。

最新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四单元试卷同步练习及答案

最新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四单元试卷同步练习及答案

最新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四单元试卷同步练习及答案班级:姓名:分数:考试时间:90分钟一、看拼音写词语。

hàn ɡōnɡwáng hóu pǔsùwén zhānɡkūqìqīxīqīnɡyínɡwūyāmòmòhán qíng二、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冠.冕(guān guàn)散.居(sàn sǎn)南庑.(wú wǔ)蜷.缩(juǎn quán)拧.开(níng nǐng)搁.板(gé gē)三、辨字形,再组词。

蒸(_________)熬(_________)旺(_________)峻(_________)萎(_________)鼎(_________)效(_________)顽(_________)四、补充词语,并选择其中的一个词语写一句话。

举世(____)名(____)计多端国(____)民安(____)通人和难以(____)信应接不(____)不计(____)数心旷神(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选词填空。

严厉严格严峻严肃1.望着他那十分(______)的脸,我一句话也说不上来,竟扑倒在他怀里哭了。

2.共产党员要(____)遵守党的纪律,服从党的分配。

3.他板起了脸,一声不吭,显得特别(_____)。

4.老班长忽然(_____)地说:“你的任务是坚持走路,安定两个小同志的情绪。

”六、按要求改写句子1.李晓玲对王虹说:“我要像你一样热爱集体。

”(直接改间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小雪对小明说;“明天我去你家一起写作业。

”(直接改间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李松说,他做作业虽然准确率高,但速度太慢。

(教科版)六年级语文下册 推荐《大自然,心中最美的诗》习题——第一课时

(教科版)六年级语文下册 推荐《大自然,心中最美的诗》习题——第一课时

4《大自然,心中最美的诗》习题第一课时一、基础题1.根据拼音写汉字。

kù ài yòu zhì hú zhǎoshū qíng jiǎo dòng mí mànlǒng zhào líng xī xiá xiǎngshí qiáo pàn mò mò xiāng tōng2.给下面的多音字、形近字注音组词。

)( ) 萧()()切)()箫()()沼()()诏()()昭()()二、综合题在下面的空格内填写与词语意思相近的词语。

凄凉——()亲密——()变幻——()深切——()清寂——()凝思——()弥漫——()三、提高题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

雨荷有一次,雨中走过荷池,一塘的绿云绵延,独有一朵半开的红莲挺然其间。

我一时为之惊愕驻足,那样似开不开,欲语不语,将红未红,待香未香的一株红莲。

漫天的雨纷然而又漠然,广不可及的灰色中有这样一株红莲!像一堆即将燃起的火,像罐立刻要倾泼的颜色!我立在池畔,虽不欲捞月,也几成失足。

生命不也如一场雨吗?我曾无知地在其间雀跃,你曾痴迷地在其间沉吟——更多的时候,你得忍受那些寒冷和潮湿,那些无奈与寂寞,并且以晴日的幻想度日。

可是,看那株红莲,在雨中怎样的唯我又忘我!当没有阳光的时候,它自己便是阳光;当没有欢欣的时候,它自己便是欢乐!一株莲花里有这么完美与自足的世界!一池的绿,一当无声的歌,在乡间不惹眼的路边——岂只有哲学书里才有真理?岂只有研究院里才有答案?一笔简单的雨荷可绘出多少形象之外的美善,一片亭亭青叶支撑了多少世纪的傲骨!若有荷在池,若有荷在心,则长长的雨季何患?1.“似开不开,欲语不语,将红未红,待香未香”分别从、、、等四个方面描绘了池中的红莲。

2.第四节中的破折号可不可以换成分号?为什么?3.“生命不也如一场雨吗?”在全文结构上起着()的作用。

小学六年级湘教版语文下册古诗阅读专题练习题

小学六年级湘教版语文下册古诗阅读专题练习题

小学六年级湘教版语文下册古诗阅读专题练习题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1. 课内语段赏析。

出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默写古诗。

[2]这首诗作者___代诗人_____;这首诗主要描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诗人从写景入手。

从诗中可以体会____________________的情感。

后两句表达诗人希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阅读宋词,完成练习。

临江仙·送钱穆父[宋]苏轼一别都门①三改火②,天涯踏尽红尘。

依然一笑作春温③。

无波真古井④,有节是秋筠⑤。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

尊前不用翠眉颦。

人生如逆旅⑥,我亦是行人。

[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①前三句写词人与朋友分别已久,历经世事沧桑,见面强颜欢笑。

(______)②第四、五句运用了比喻、对偶的修辞手法,赞扬了友人淡泊、坚贞的品格。

(______)[2]“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营造了一种_________的氛围,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的心情。

[3]“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两句,有人认为是豪放达观,有人认为是失意惆怅,你的看法是什么?请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课文片段阅读理解。

《浪淘沙》作者:代诗人。

九曲黄河万里沙,()。

(),同到牵牛织女家。

《江南春》作者:代诗人。

(),水村山郭酒旗风。

(),多少楼台烟雨中。

《书湖阴先生壁》作者:代词人。

(),花木成畦手自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第4课大自然,心中最美的诗》同步练习

一、填空题(共9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27分)
1.(3分)我会写本课生字并组词。

kù﹣﹣zhì﹣﹣shū﹣﹣
jiǎo﹣﹣mài﹣﹣
2.(3分)选词填空
因为……所以……
虽然……但是……
如果……就……
不管……总是……
(1)爸爸怎么忙,不忘记检查我的作业。

(2)王教授已经老了,他仍旧为他热爱的教育事业工作着。

(3)你是共产党员,要为人民办好事。

(4)你不努力,学习成绩上不去。

3.(3分)填写近义词:
精湛
巧妙
功勋
4.(3分)反义词:
赞叹高超精彩
欢声雷动巧妙
5.(3分)火眼金睛。

翘(qiáo qiào)首膝(xīqī)盖眷(juàn quàn )恋
教诲(huǐhuì)烙(lào luò)印炽(zhìchì)热
6.(3分)根据要求写句子。

(仿写一句赞美老师的话)。

例:在我们心目中,您是天使,您是大树,您是海洋。

7.(3分)阅读片段,回答问题。

明天,我们毕业(节选)
六年的学习生活多像一幅wǔcǎi bān lán的画卷!每天清晨,我们迎着朝阳跨进学校的大门,沉寂了一夜的校园,顿时荡漾起我们的huān shēng xiào yǔ。

早操开始了,我们排着队进入操场。

那整齐的动作,矫健的身姿,还真有几分军人的气概!
上课铃响了,我们飞快的进入教室,在课堂上,我们听得专心,读得动情,议得热烈,就像棵棵幼苗尽情的吮吸着知识的甘泉。

中午十五分钟的写字,是我们每天的“必修课”。

在优雅轻松的乐曲声中,我们一笔一画的描红临帖,从那一个个方块字中,我们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bódàjīng shēn。

每周两次的课外兴趣小组活动,特别受到我们的欢迎。

一到这个时候,我们便奔向各自喜爱的天地,有的学习电脑,有的排练合唱,有的外出写生,有的制作标本。

六年过去了,我们在这里zhuózhuàng chéng zhǎng,我们学到了不少知识和技能,懂得了怎样做人,更感受到了童年的欢乐和幸福。

母校啊母校,这些都是您给予我们的精神财富,我们怎么能忘记?
(1)在文中找出几个四字词语抄写在下面。

(2)照样子简要写出文中描绘的其它四个画面。

清晨进校
(3)读画波浪线的句子,联系课文内容填空。

母校给予我们的“精神财富”文中是指:(5)把最后一句话改为不用问号的句子,意思不变。

8.(3分)按要求改写句子。

(1)缩句:受惊吓的刺猬在镇外的葡萄园里像个刺人球紧紧地缩成一团。

(2)扩句:小明爱钓鱼。

(3)用关联词把两句话合成一句话:
我们坚持植树造林。

我们使这个地方变成绿色公园。

(4)改成转述句: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我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


9.(3分)《大自然,心中最美的诗》课文内容填空。

这篇课文是我国现代美学研究的先行者和开拓者所作。

题目对本文主题高度概括,抒发了作者对的热爱,觉得大自然好像诗那样,给人以。

作者按照的顺序展开,从对自然的到赋予自然的情感,可以看到作者对自然的感受不断发展的心灵进程。

抒发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第4课大自然,心中最美的诗》同
步练习卷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共9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27分)
1.酷;酷爱、酷热;稚;幼稚、稚嫩;抒;抒情、抒发;搅;搅拌、搅动;脉;脉搏、血脉;2.不管;总是;虽然;但是;因为;所以;如果;就;3.精深;灵巧;功绩;4.嘲笑;低劣;糟糕;怨声载道;笨拙;5.qiáo;xī;juàn;huì;lào;chì;6.在我们心目中,您是园丁,您是蜡烛,您是父母。

;7.五彩斑斓;欢声笑语;博大精深;…;茁壮成长;五彩斑斓欢声笑语博大精深茁壮成长;早操、上课、中午写字、课外兴趣小组活动。

;“必修课”电脑、排练合唱、外出写生、制作标本。

;母校啊母校,这些都是您给予我们的精神财富,我们不能忘记。

;8.刺猬缩成一团。

;调皮的小明喜欢到河边钓鱼。

;如果我们坚持植树造林,这个地方就能变成绿色公园;父亲坚决地对母亲说,他是不能轻易离开北京的。

;9.宗白华;大自然;美好的享受;时间;朦胧之爱;诗化;无比热爱大自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