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狼群2读后感

合集下载

《重返狼群》读后感(通用17篇)

《重返狼群》读后感(通用17篇)

《重返狼群》读后感《重返狼群》读后感(通用17篇)《重返狼群》读后感篇1经老师的推荐,我揣着好奇,随着文字走进了《重返狼群》……读完后,我被深深地感动了。

我在真真切切感受到文字所告诉人们关于自由、竞争、生存、梦想、尊严、情谊以及草原和狼之间无尽传说的同时,也对这些作者在极力表达的关键词有了更深的感悟。

狼之生存---“出生一个半月的小狼格林惊人的观察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别说比狗,就是比一两岁小孩的智力都要强得多,它不断地试探着,学习着,分辨着,成长着……将他所认识的事物一一分类,把这些学习来的宝贵信息储存在脑海里。

”感悟生存:每一位家长都不能用担忧限制孩子的尝试,自身的体验比传授的经验更具意义。

狼之探索---“随着小狼格林渐渐长大,胆子也越来越大,俨然成了小恶霸兼破坏专家,他总是有着层出不穷的花招和捣乱伎俩,跟在他后面给人赔礼道歉补偿损失成了我每天的主要工作。

我生怕他再给别人添麻烦,从此以后把他的活动范围严格控制在了天台,再也不带他到楼下去了。

”感悟探索:曾几何时,孩子们的探索精神是否一如格林之执着?而那时的我们都做了什么?是否无情的扼杀了孩子的探索精神和创造力?在书中,作者始终以狼妈自居,因为是她抚养了小狼格林,并且以一种独到的方式教育了格林。

如果从她对格林的教育方式上看,是摒弃了我们早已习惯的约束阻挠和意志强加,而更多的采取了西方的教育理念,即崇尚自然规律和引导自由发挥。

我想,如果能够将这些感悟和家庭教育相融合,也算不枉读一本好书。

《重返狼群》读后感篇2一天我在小区外散步时正好看见了一家新开业的书店,于是我走进去看能不能买到我喜欢的书。

我随意拿起一本比较厚的书翻了翻,前面是一幅幅狼和人的照片,后面是详细介绍人与狼共同生活成长的故事,我觉得很有趣就买了下来。

回家后我迫不及待地拿起来看,才发现这本书的名字叫《重返狼群》,看着这个标题我就很想把这本书一口气读完,直到一个月后……“终于读完了。

”我叹了口气,继续回想书中人与狼的种种……这本书读完后令我非常感动,我以前一直认为狼与狗是一样的,但是读了这本书后我知道了狼和狗的最大区别就是狼的自尊心是很强的狗则是很温顺,温顺到在主人面前可以放弃自尊去讨好主人。

重返狼群读后感

重返狼群读后感

重返狼群读后感重返狼群读后感12篇当品读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都积累了属于自己的读书感悟,现在就让我们写一篇走心的读后感吧。

但是读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重返狼群读后感,欢迎大家分享。

重返狼群读后感1“呜——”一声声狼嚎渗入人心,那嚎中带着呼唤,带着悲哀,那是小狼格林的狼嚎……读了《重返狼群》这本书,我仿佛变成了作者李微漪,在辽阔的大草原上奔跑,小狼格林就在我的身边,我们在草原上一起生活,一起吃饭,一起睡觉。

人与动物就这样和谐共处。

我以前不太喜欢读书,可自从看了《重返狼群》后,我就小狼的魅力所吸引,沉迷其中,开始了大量、疯狂的阅读。

我读了四五遍《重返狼群》,读了所有关于“狼”的图书:《狼图腾》、《小狼小狼》、《狼王梦》……为了继续阅读,只要是关于动物的书籍,我就通通“吃”掉,无论是《西顿动物记》,还是沈石溪写的《激情动物小说系列》,我都读了个遍,可是《重返狼群》还是我的最爱。

在《重返狼群》的指引下,我也开始寻找我自己的个人品牌。

小时候我看的《狼外婆》、《三只小猪》都描写了狼的凶狠、贪婪,给我的印象狼就是无恶不赦的坏蛋,可是谁又能看透狼的内心呢?当我读到狼之柔情这部分的时候,我的思想彻底被颠覆了。

在作者李微漪生病的时候,小狼格林寸步不离獒场,没出去猎食,自己的狼肚子都没填饱,却把好不容易得来的存粮给了“我”。

我第一次感受到了狼的爱——炽烈、纯粹、舍身忘我、不离不弃,狼能做到这一点,有些人类未必能够做到。

狼懂得知恩图报,哪怕是牺牲了自己的生命!狼有时会偷吃牧人的家畜,换个角度想想,它不也是在无奈之中被逼出来的吗?由于人类的肆意捕杀,草原上的野生动物几乎都灭绝了,狼不去偷家畜,难道还要让自己的儿女饿死吗?就像《狼图腾》中的小狼,宁死不屈!我们要学习狼的尊严,士可杀,不可辱!小狼格林刚来到獒场的前几天,因为他是另类,受到藏獒群体的驱逐和欺负。

可格林呢?他像个忍辱负重的战士,在獒场的旁边用了整整三天时间挖了一个一米深的洞,趴在洞里等待时机。

2024年《重返狼群》读后感(三篇)

2024年《重返狼群》读后感(三篇)

2024年《重返狼群》读后感从未想到要去读一本有关狼的书。

朋友推荐李微漪的《重返狼群》,很快被强烈吸引,居然食不甘味、夜不能寐,读完五十多万字厚厚的一本书,仅仅用了两天时间。

我没有见过狼,对狼的刻板印象都是从书本上来的:狼都是凶残、狡猾而且无情的。

提到狼的成语没有一个是褒义的:狼心狗肺、狼子野心、狼狈为奸、引狼入室等等。

而此书中,作者笔下聪明可爱的格林(狼的名字)狼,完全颠覆了狼那可怕而卑鄙形象。

读完第一部后,心中念念不忘的是:格林重返狼群后是否能够适应野狼的生活?能否被完全接纳?有没有遇到心仪的母狼?时时处处,不经意就会想起,就像牵挂自己的孩子。

《重返狼群》第二部出来后立马买来,两天废寝忘食的阅读,完全沉浸在作者描述的嗷星人的世界里,不敢落下一个字,太想从字里行间找到格林的影子。

作者真挚的母爱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触动了心底最柔软的地方,各种情感潮水般涌来,让人欲罢不能,泪眼模糊地读完了后半部分。

其实读第一部的时候也流泪了,是感动的泪水。

感人至深的镜头:一是妈妈(作者)生病时,格林不仅日日守护,还把自己仅有的半只獭兔给了妈妈;二是妈妈身体复原返回獒场时,格林冒着被划破肚皮送命的危险,从高墙上一跃而下扑到妈妈怀抱中;最打动人的还是结尾时,格林恋恋不舍地离开妈妈,一步三回头地随狼群远去,那浓得化不开的亲情,让人不禁潸然泪下。

但是,总体上第一部的主旋律是欢快的。

书中格林完全是主角,作者记录了他成长的点点滴滴,格林的聪明、调皮和成长,给作者带来的是成就感,给读者带来的是愉悦感。

读到第二部时的泪水是酸涩的,心头有一种沉重的压迫感。

催人泪下的有对格林的孩子们因盗猎者的伤害非死即伤的心痛,有对盗猎者和死牛贩子的恐惧和愤怒,有对狼群和牧民恶劣生存环境的担忧。

非常钦佩作者的大爱和吃苦耐劳的精神,为了格林和狼群,为了若尔盖草原的牧民,为了人类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她和男朋友抛弃了城市舒适的生活,舍生忘死,深入草原,呵护狼群,常常命悬一线。

重返狼群读后感

重返狼群读后感

重返狼群读后感重返狼群读后感(通用52篇)读完一本书以后,你有什么领悟呢?何不静下心来写写读后感呢?到底应如何写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重返狼群读后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重返狼群读后感篇1这个假期,我读完了《重返狼群》这本书。

读完以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书中讲述了作者在若尔盖大草原画画时,遇到了一只失去亲人、奄奄一息的小狼。

她把小狼救活后,带回了自己的城市。

作者还给小狼取名叫格林,把他当作自己的孩子来抚养他、陪伴他、训练他。

格林在作者的细心照顾下,身体渐渐康复。

渐渐地格林长大了,还经常被一只叫老狐狸的狗欺负。

有一次,格林迷失在了城市的街头,差点丧命。

最后,作者决定带格林重返草原。

读完这本书后,我明白了人类要与动物共生共存,和平相处。

只有这样,才能建设地球这个和谐家园。

重返狼群读后感篇2《重返狼群》这本厚厚的书我已经读了不下五遍了,小狼格林的活泼淘气深深印在了我的脑海里。

《狼图腾》的作者姜戎在序言里说他已经精读了四遍《重返狼群》,但仍想再读,可见这本书是多么的有趣。

在看这本书的时候,我被小狼格林被狐狸咬住脖子的画面感到冷汗淋漓,被小狼误食牙膏的样子逗得哈哈大笑,又被藏獒黑虎被咬伤的样子感到沉痛……李微漪用笔写出了生动有趣的画面,让我在读这本书时感觉当时的情景就在我眼前……小狼格林认獒作“父”,跟藏獒“皇帝”亲密无间的样子让我的心里一阵温暖,当自家藏獒与其他场子的藏獒血战时,小狼格林被关在铁笼子里,不惜用自己的身体去撞击铁笼子,导致头上从此多出了个“天眼”……我永远忘不了小狼格林与李微漪分手的时候,凄厉的北风吹过,在洁白的若尔盖大草原上,没有几个人知道那群狼的足迹中隐藏着多少故事……我也推荐大家读一读《重返狼群》!重返狼群读后感篇3妈妈给我推荐一本书,叫《重返狼群》,我一看书太厚,没劲。

妈妈让我给点耐心慢慢看,不必一次读完。

我看著看著,发现这书太有意思了,现在我每天看一点,有不懂就问妈妈,都停不下来了。

[读后感]重返狼群读后感8篇

[读后感]重返狼群读后感8篇

[读后感]重返狼群读后感8篇重返狼群读后感重返狼群读后感(一):《重返狼群》读后感李微漪的《重返狼群》看完,久久难以平静,一种许久不曾有过的感动伴随着巨大的精神震撼升腾起来,格林最后离开它日夜相伴的“狼妈”重返狼族时一步一回头的情景,是那样的历历在目,每每想起,嗓子梗得生疼,那是一种怎样厚重的情感,才能让人与狼之间有着如此巨大的依恋与不舍!他们共同历经无数次的九死一生,一路相伴走到最后的离别。

还记得在大雪封山,粮尽弹绝,面临生死威胁的时候,格林日夜狩猎,维持着自己和人类妈妈的生命。

狼是一种何等护食的动物,却能忍着饥饿将它猎到仅有的肉食和它的人类亲人分享。

这种信任和爱,却也是“狼妈”用普通人无法想象的巨大牺牲换来的,“狼妈”与格林的这种厚重的母子深情,也深深地改变了我们根深蒂固的恶狼观念。

作者说,她明白会遇到怎样的狼,却不明白会遇到怎样的人!在人迹罕至的大草原,在冰天雪地的狼山,当饥饿威胁到生命时,他们期望能够遇到人,却也最怕遇到人,猎杀狼的那些人带给他们的只有死亡。

当以前绿草繁盛的若尔盖草原湿地变成如今沙化严重狼迹罕至缺水干燥生物链严重断裂的恶劣环境时,他们想要重返狼群是何其的困难!我们此刻越来越没有信仰,什么都不信,什么都不敬,唯对利益顶礼膜拜,每一天为着一点点蝇头小利做着大逆不道的事,嘴上喊着恶狼,却不知人类自己才是世界上最可怕的种族。

应对不断恶化的环境,我们人类真的需要反省自己,需要学会与懂得敬畏自然,尊重生命,感恩活着!对于自然界的其他物种,给他们留点生存的余地!重返狼群读后感(二):《重返狼群》讲述了一位成都女画家李微漪,在若尔盖草原写生时救活了一只刚出生的小狼,经过短暂的都市生活后,决定带小狼重返草原,回归狼群的真实故事。

故事的主人公是作者李微漪和小狼格林,他们之间情同母子,血肉相连,拥有一段令世人赞叹不已的人与狼相互关心,和谐相处的经历。

当奄奄一息的格林,听到她的一声长叹,摸索着一步一步投入她怀中时,他们就注定结下了不解之缘。

2024年重返狼群读后感(三篇)

2024年重返狼群读后感(三篇)

2024年重返狼群读后感如果说有一本书能让我深思两次,那么非《重返狼群》莫属了。

读完这本书,第一个从我脑子冒出的想法就是养一只狼,待它长大便放归草原。

当然,你一定会取笑我的空想,因为实现它的几率微乎其微。

说实话,我特别羡慕狼女”李微漪“的这次经历,羡慕她与小狼格林的深厚情感以及她帮助照顾小狼成长到其返回狼群的生活。

人都说狼是没有情感的动物,狼是冷血的。

但作者笔下的小狼格林不仅拥有铮铮狼骨,还拥有狼的柔情。

它不仅可以勇战雄鹰,智斗藏獒,还可以在”狼女“的怀里撒娇,保护养育它的主人,甚至在它返回狼群家族时展现出莫大的不舍与感激。

这本书中最让我感动的是狼的集体感。

事情发生时格林已经与獒厂的藏獒成为”好朋友“。

然而不同獒厂的藏獒相遇务必引发一场血战。

格林被作者关在铁笼里,颈毛根根直立,耳朵一刻不停地向着战斗声音的方向转动,眼睛里透出杀戮之前的绿光、羞愤。

它逼视着主人,怨恨着主人剥夺了一头狼为群体而战的权利和尊严,狼牙咬得咯咯响。

而当战争结束,格林被放出铁笼时,它额头正中多了一块醒目的伤口像二郎神的天眼,血流出来把左边的狼眼染红。

铁笼子里几根弯曲的笼柱上沾着斑斑血迹。

看完这段文字我内心此起彼伏久久不能平息。

狼有群体感没什么值得惊讶,因为狼族里每只狼本来就有保护同伴团结一心的责任。

而格林面对的是不同于它的獒的群体。

不禁让我想起小悦悦事件。

人类是一个大群体,是高级生物,应该具有其他物种不具有的优秀特点。

然而别说集体感了,就连一点点的援助都没从人的身上体现出来,可不可以说人不如狼呢?的确,人这一点比狼差远了。

我觉得作为人类一员的我们,真的应该认真思考一下这个问题。

人生一世,草木一春。

我们不应该只为自己活,而应该做些有意义的事,把自己的力量贡献出来,幸福大家。

我们应该培养自己的集体感,不论在学校还是社会,都要做一个无私奉献、勇于担当的人。

第二个引发我思考的是杀戮问题。

在喧闹的城市生活中,有许多人已经忘了生命的真谛,他们就像一只被利欲紧抓在手心的风筝,永远挣脱不了利欲的束缚,只想着飞得更高,占领其他生命的领地,给自己带来更多的利益。

《重返狼群》读后感3篇

《重返狼群》读后感3篇

《重返狼群》读后感《重返狼群》读后感精选3篇(一)《重返狼群》是一部由纪实文学作家约翰·杰夫科特(Jon Krakauer)写的书,讲述了克里斯托弗·麦坎德勒(Christopher McCandless)的真实故事。

在读完这本书后,我深受震撼。

这是一个年轻人离开尘世,独自追寻内心真正理想的故事。

他放弃了一切物质享受,走上一条孤独的道路,试图找到内心的自由和真正的平静。

他的勇气和不畏困难的精神使人钦佩,但又让人感到心痛和悲伤。

通过这本书,我深刻地理解到人生的真谛不在于拥有多少物质财富和地位,而在于追寻内心的真正目标和意义。

克里斯托弗虽然最终死在了荒野中,但他的精神和追求永远留在了人们的心中。

这本书唤起了我对生活的思考与反省,让我重新审视自己的选择和追求。

它让我更加珍惜当下的生活,追求内心的真正欢乐和幸福,而不盲目追求物质的虚荣。

《重返狼群》是一本发人深省的好书,值得每个人去品味和思考。

《重返狼群》读后感精选3篇(二)《重返狼群》一书讲述了一位公司管理人员从失业到重返职场,并取得长足进步的励志故事。

通过主人公的经历,读者可以学习到许多职场管理与领导的技巧和原则。

首先,这本书让我深刻体会到了职场的竞争与挑战。

在当今社会,每个人都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才能在激烈的职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主人公通过自己的努力和不懈的学习,最终实现了自己的职业目标。

这给了我很大的鼓舞和启示,让我更加坚定了要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决心。

其次,这本书还教会了我如何正确处理人际关系。

在职场中,人际关系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人的成功往往取决于他的人脉与社交能力。

通过主人公与同事、领导之间的交往,我学会了如何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如何与他人合作共赢,如何尊重他人并保持自己的原则。

这对我来说是非常有价值的经验,我会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加注重人际交往,创造良好的工作氛围。

最后,这本书让我明白了成功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不断的努力和奋斗。

重返狼群读后感范文(精选5篇)

重返狼群读后感范文(精选5篇)

重返狼群读后感重返狼群读后感范文(精选5篇)当阅读了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增长了不少见闻,需要写一篇读后感好好地作记录了。

但是读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重返狼群读后感范文(精选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重返狼群读后感1《重返狼群》是李微琦和小狼格林之间的一个酸甜苦辣咸的故事。

李微琦在若尔盖草原救了一只小狼,并给狼取名为“格林”。

她把小格林带回家抚养,那时小格林四个月大。

等到格林大了,李玮琦把它带到草原,教会格林野外生存的技能。

不久后,李微琦生病了,高烧不退,格林每天都守护在他身边,时不时舔舔他发烫的脸和手,自己的食物也不吃,全都留给李微琦。

看完这个故事,我思绪万千……那天的雨下的特别大,我正在发愁怎么回家的时候,突然在雨中出现了妈妈的身影,她打着伞一路小跑着向我走来。

然后把我也拉进伞里,可是伞很小,但我抱着妈妈却觉得很温暖,我问妈妈:“妈妈,你冷吗?”“不冷!”妈妈微笑着回答我。

不一会儿,我们到了家。

收起雨伞时我才发现,我身上一点雨水也没有,可是妈妈却湿了大半个身子。

夜里,妈妈发烧了,我起床倒了一杯水给她,妈妈夸我懂事,心疼地说,“快去睡吧,妈妈没事!”我就突然想到了《重返狼群》中的格林和李微漪。

对,我们也要像小狼格林一样,感恩生我们,养我们,帮助我们的人。

感恩不需要什么荣华富贵,只需要奉献我们的孝心去陪伴,爱我们的人一样会觉得快乐幸福。

重返狼群读后感2用了几天的时间我读完了李薇漪写的《重返狼群》这篇文章给了我极大的震撼。

这篇文章主要写的是作者李薇漪在若尔盖草原写生时偶然救活了一只刚刚出生仅五天的小狼,从此开始了与狼在一起的生活。

她把小狼带回都市喂养,并为他起名“格林”。

几个月后格林狂野和嗥叫的狼性开始显现,城市已经不是“格林”的栖息之所了。

李微漪决定带他回到草原,让他重返狼群。

在草原上安营扎寨长达半年时间,从夏到冬,李微漪带着格林寻找狼迹,数次遭到野兽与藏獒攻击。

长大的“格林”守护着妈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返狼群2》读书笔记
如果说《重返狼群》是要发扬把狼的精神,那么《重返狼群2》就是一曲狼的赞歌!
中国狼女在时隔两年以后,重返草原寻找他的狼儿子格林。

这次重返草原一方面是李微漪听网友说格林被盗猎者抓了。

另一个更主要的原因是她太想格林了,想要见上格林一面。

第一次她引狼入室说她是疯狂的话,这一次她重返狼群寻找格林可以说她是真的疯了!她自己搭进去也就算了,把她的男友亦风也拉下水了。

怪不得她的男友叫亦风呢,看来也疯了。

为了实现她女朋友的愿望,把自己的工作室也变卖了。

离倾家荡产不远了。

这才叫真爱呀!先不说寻找格林的困难有多大,光是那套专业的设备就花费了几百万元呢。

放着城里的好日子不过,专门跑到人烟稀少的大草原自找苦吃,究竟是为了什么?为了一只狼值得吗?看完了这本书我不
得不发出这样的疑问。

这也许是人生格局的问题吧,换作我肯定想也不敢想。

李微漪绝非常人,简直是神!
整整一年的苦苦追寻,终于见到了她日思夜想的格林,但是格林已成为狼王,膝下有妻儿老小。

他们的见面显得有些尴尬,她想靠近格林,和他拥抱,可是她每走近格林一步,
格林就会远离她一些。

远远地注视着她,却不走开。

回想起两年前她和格林是多么的亲密无间,她可以随时吻他、抱她都不会反抗。

如今却物是人非事过境迁了。

如果把视点停留在人的立场,我们肯定会想狼毕竟是狼,怎么可能和人有真正的情感呢?即便这只狼是你一手养大的,哪有怎样呢?事实要比你想象的复杂得多。

将近一年的苦苦追寻,却始终连格林的影子都没有见到。

这一年在狼的世界里相当于人类的十年。

一只狼能够活到七八岁就是长寿的了。

再加上分别的那段时日,三年有余,是一只狼的半生啊。

格林到底在不在这个世上,她开始怀疑了。

令他们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他们刚来草原,在和格林曾经一起呆过的小屋住下来的的时候,格林已经知道他们回来了。

可是为什么迟迟不肯相见呢?却又在暗地里好多次给他们
送来猎物,巧合的是每次送来的猎物都被她收养的黑狗享用了,让她以为这些猎物是黑狗自己捕获的呢。

这也难怪他们丝毫没有察觉到格林的存在。

作为一只狼,格林真的挺难的!
就像人类社会一样有道德和法律来约束我们的行为。

作为一只狼,它必须得遵守狼的生存法则。

何况他还是狼王,更得以身作则。

因此它不能再像以前一样和人类相处。

但是它有无法忘记人类对它的养育之恩,所以只能默默地在背后给它的恩人送来猎物,作为回报。

那么最后格林又为什么愿意和李薇漪见面了呢?这又
该作何解释呢?是因为狼雕。

李薇漪寻找格林这一年来,虽然一直没有见到格林,却一直和格林的妻子和儿女们打交道。

他们刚到草原就发现了一个狼窝,住着一家五口,“辣妈”带着四只小狼崽。

她观察了这窝狼好久,格林不可能不知道。

但是格林始终没有出现在他们的视线里,尽管用尽了一切办法,结果都是徒劳。

即便如此格林却没“搬家”,说明格林对李薇漪还是信任的。

要不然它怎能放心它的妻儿处于被人类监控的处境而无动
于衷呢。

正是这份信任却让李薇漪亲眼见证了格林的孩子一步步走向死亡,罪魁祸首就是那些心狠手辣冷酷无情的盗猎者。

《重返狼群2》中有很多的篇幅都是关于盗猎的描写,让我们领略了盗猎者如此猖狂的铁蹄下,草原上的生命的生存环境相当窘迫,趋于灭亡那时迟早的事。

我相信李薇漪这样写绝不是无病呻吟,是希望能够引起政府有关部门的重视,加大打击惩处盗猎者的力度。

但实际情况是怎样的呢?从第一部书出版到第二部出版大概有五年的时间里,在第一步提到的狼山是人迹罕至的地方,在第二部里成了盗猎者下套的地方。

我们大概能够判断出一些什么了。

多余的话就不能多说了,说多了都是泪!
这是一部描写狼的书,却处处流露出了对人性的思考。

相信会有更多的人去读这样的好书,狼的精神会被更多的人
认可,并且向狼学习。

这样人类文明进步的步伐会提速。

因为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性当中那种最原始的美好已经严重缺失,或者说被遗弃。

狼的精神正好能够弥补人类精神层面的不足,如果哪一天狼的精神成为了人的精神,那我们的民族复兴就指日可待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