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整体地下室测量方案
(完整版)主体沉降观测方案

目录一、工程概况 (2)1、工程概况 (2)2、编制依据 (2)3、工程沉降观测施工安排 (2)二、沉降观测 (3)1、沉降水准点布设 (3)2、观测点的布置和要求 (3)3、沉降点的形式与埋设 (4)4、沉降观测的方法和一般规定 (4)三、沉降观测的经验 (5)1、沉降观测的基本要求 (6)2、具体施测程序及步骤 (8)3、两个应该值得注意的问题 (10)一、工程概况1、工程概况(1)工程名称:保利中景花园(2)建设单位:保利韶关房地产有限公司(3)设计单位:广东省重工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4)勘察单位:广东省重工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5)监理单位:广州宏达工程顾问有限公司(6)施工单位:广州富利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7)建设地点:韶关市武江区七号地(8)建设面积:177054 平方米(9)建筑形式:1 栋、10 栋楼地上18 层(首层层高4.5 米,二至十八层层高2.9 米);2 栋—5 栋楼地上33 层(首层5.5 米,二至三十三层层高2.9 米);6 栋—9 栋楼地上34 层(所有楼层层高均为2.9 米);商铺一层(层高5.6 米)。
地下部分为整体地下室一层(层高为5.25 米)。
结构设计基准期为50年,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50 年,建筑耐火等级为二级。
2、编制依据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2)《工程测量规范》GB 50026-20073)《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 —20074)保利中景花园施工图纸3、工程沉降观测施工安排测量人员的确定、观测点的布置、沉降测量及记录、沉降观测测量报告的编制等沉降观测相关工作,全权委托韶关市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测绘组进行操作。
二、沉降观测1、沉降水准点的布设:(1)、建筑物沉降观测是根据建筑物附近的水准点进行的,所以这些水准点必须坚固稳定。
为了对水准点进行相互校核,防止其本身产生变化,水准点的数目不少于3 个,以组成水准网。
对水准点要定期进行高程检测,以保证沉降观测成果的正确性。
结构实体检测方案

目录1.工程概况 (2)1.1.各部位混凝土设计标号 (2)1.2.楼板设计厚度 (3)1.3.钢筋保护层厚度 (3)2.编制说明及依据 (3)2.1.编制说明 (3)2.2.编制依据 (3)3.结构实体检测 (4)3.1.监理、施工单位对结构实体实测 (4)3.2.楼板厚度 (4)3.3.有资质的检测机构实体抽测 (10)4.其他 (11)5.附表 (11)1.工程概况本工程为连体别墅工程,地下室为整体贯通式地下室,地下一层,地上局部二层。
1.1.各部位混凝土设计标号1.2.楼板设计厚度会所地下二层底板厚720mm,其它地下室底板厚度为300mm和400mm,地下室车库顶板板厚300mm,地下室顶板厚有120mm、130mm、150mm、160mm,一层顶板厚有120mm、130mm、150mm、160mm,顶层120mm、130mm、140mm、150mm。
1.3.钢筋保护层厚度2.编制说明及依据2.1.编制说明“百年大计,质量第一”,为确保工程质量,须在施工过程中做好结构实体检测工作,特编写此此方案。
2.2.编制依据编制依据主要:●浙江绿城东方建筑设计研究院提供的施工蓝图;●【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20300-xxx)●【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xxx)●【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江苏省住宅工程质量分户验收规则】●【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xxx)●【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分标准】(GBJ107)●【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T23-xxx)●【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关于进一步加强主体工程、单位工程验收工作的若干规定】●【无锡蠡湖项目2-7地块A标段施工组织设计】;●【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管理文件。
3.结构实体检测对涉及混凝土结构安全的重要部位应进行结构实体检测。
高层住宅测量方案

目录1 、工程概况2 、测量仪器、人员计划3 、施工测量、工程概况建业•森林半岛33#住宅楼工程,地处郑州市北部,西靠天明路,南邻绿荫公园。
地面以上25层,地下室一层。
主楼屋顶标高77.500m, 设计为AB区组合结构,A区横向长度为48.1 m,纵向长度为25.0 m B区累计横向长度为65米,纵向最长部分为16.6 m总建筑面积为37187.19 〃,本工程+0.000相对绝对高程为97.80m。
由于本工程要求工期紧,结构较为复杂,为保证测量及时准确地配合施工进行,特制定本施工测量方案:二、测量仪器、人员计划1、33#住宅楼施工过程中,测量工作十分重要,它是保证施工质量和建筑物安全的重要控制手段。
所以该工程测量工作人员由单位安排有多年实际工作经验、责任心较强的专业测量人员担任,具体人员计划如下:测量工程师 1 名测量工 2 名放线工 3 名2、根据33#住宅楼工程测量施工的实际需要,配备测量专用仪器(见下表);要求所有仪器均具有年度检定证书,且必须在有效期内使用,以保证仪器完好性、准确性。
在具体测量施工过程中,制定测量仪器的管理和检验制度。
坚持随用随检,以确保测量成果的真实性、可靠性。
主要测量仪器表三、施工测量1、指导原则:本工程施工测量工作,遵守“先整体后局部、先控制后碎部”和高精度控制低精度的工作程序,以业主提供的轴线为依据;依据施工总平面布置图和施工现场条件,严格按《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 规定,准确无误地将建筑物轴线及标高提供给施工现场。
并按规定做好工程测量记录。
2、轴线控制本工程轴线控制分为平面与竖向控制测量两大部分,依据《工程测量规程》进行控制网布设。
2.1、轴线平面控制根据33#娄结构特点及施工现场条件,本工程平面轴线控制网的建立,以业主提供的O 轴和0P 轴进行轴线测量控制,施测过程按图纸 要求及规范进行。
因为33#娄的图纸设计中B 区的两个单元相对于A 区经过两次16° 30’的转角,故定位测量比一般高层住宅较难控制, 采用极坐标法进行轴线定位控制测量。
高层房建工程定位测量放线施工方案

高层房建工程定位测量放线施工方案本工程地下车库层高5.25米,一层公建层高4.9米;标准层层高3.3米,建筑最高75米,剪力墙结构;建筑物高度大,功能齐全,平面布局合理,需建立一个高精度的测量控制网来满足施工要求。
测量复核测量人员进驻施工现场后,首先向业主索要永久性平面和高程控制基准点或红线点,并立即检核基准点的正确性,联合监理工程师对其进行复测;再依据现场总平面图,建筑结构平面图,以及现场踏勘情况实施控制网的测量。
总平面控制网的建立为了整个施工区的受控,提高施工的质量、进度、精度、便利等各方面的需要,防止原始基准点的丢失、破坏,根据业主提供的原始城市控制点,在整个施工区布设总平面施工控制网,根据整个建筑群体的特点,需要建立服务于全施工区的总的测量平面控制网,将各个施工区的控制点层层受控。
首先,通过业主提供的基准点,引测现场总平面控制网。
由于整个施工现场分5个单体,建筑物的平面尺寸比较大,对整个建筑物的控制利用原始城市控制点无法实现,布设现场总平面控制网对整个建筑物的平面控制有相当重要的作用,既能保证建筑物轴线引入,又能在精度方面保证满足规范要求,从而使整个建筑物受控。
在布设总平面控制网时,根据建筑物的特点,将总平面控制点布设在和建筑物周线平行和垂直的部位,以便在施工过程中将总平面控制点引入建筑物内部,减少了轴线的投测次数,也减少了因轴线的二次投测造成的误差,从而有效地防止了误差的积累。
其次,以业主提供的基准点为导线起始边,并和布设的总平面控制点连成一闭合导线,用苏-光OTS612全站仪将各导线点进行连测,边长误差2mm/Km,然后利用DJ2经纬仪,精度为2”,进行内角测量,测回数不小于3测回;另外在测量时考虑到大气对楼面的上网点间距的影响,选测量时间一般在凌晨6点到上午10点,并保证做到同时间、同观测方法、同操作者、同台仪器进行测量,消除偶然误差对测量精度的影响。
外业采集各控制点角度、边长,进行内业数据分析,通过城市控制点A、B的坐标计算出控制网各导线点的坐标,用误差原理进行分析各导线点的点位误差,在测量规范允许范围内对产生的误差进行评差处理。
地下室施工工程测量方案

地下室施工工程测量方案一、引言地下室施工工程是指在地表以下进行的建筑工程,包括地下室的结构施工、管道敷设、设备安装等。
地下室施工工程的测量工作是整个施工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它不仅涉及到地下室施工工程的质量和进度,还直接影响到建筑工程的安全和经济效益。
因此,地下室施工工程的测量方案制定对工程质量和进度的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本测量方案旨在对地下室施工工程的测量工作进行规范和规范化管理,确保测量工作能够顺利进行,并为施工进度的控制和质量的保证提供有力支持。
二、测量前的准备工作1. 了解工程资料,包括地下室的设计图纸、施工图纸、技术规范、测量规范等相关资料。
2. 对地下室的施工现场进行调查,了解施工场地的地形地貌、地质情况、周边环境等。
并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测量的具体内容和范围。
3. 确定测量的基准点和控制点,进行必要的前期布点工作。
4. 准备测量仪器和设备,包括全站仪、测距仪、水准仪等测量仪器,以及标杆、钢尺、水平尺等辅助测量设备。
5. 对测量人员进行培训和指导,确保测量人员具备必要的专业技能和资质要求。
6. 制定测量工作的方案和计划,包括测量范围、测量内容、测量方法、测量步骤、安全防护措施、质量控制要求等。
三、测量工作的具体内容和方法1. 地下室的平面测量平面测量是地下室施工工程中的重要测量内容,它主要包括地下室的轮廓线、基础坑底面、墙体、柱子、梁等构件的平面尺寸和位置,以及地下室内部的管道、设备、配电箱、通风口等的位置和尺寸测量。
在进行地下室的平面测量时,应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平面测量方法和测量仪器。
在测量的过程中,应注意测量点的选择和布设,确保测量的准确性和精度要求。
2. 地下室的立面测量立面测量主要是对地下室的墙体、柱子、梁等立面结构进行尺寸和位置的测量,以及对地下室的开口、门窗、通风口、排水口等的位置和尺寸进行测量。
在进行立面测量时,应根据地下室的实际情况和设计要求,采用适当的测量方法和测量仪器。
房建项目施工测量方案

施工测量方案一、测量程序如下图:二、测量实施及管理测量放线工作分实施和检查两个步骤进行,测量工长负责工程轴控网的司测、标识,并组织测量组进行每一操作部位测量放线,做好放线、施测标高记录;技术负责人组织内业技术员、专职质检员对其进行全过程复检和监控,确认司测程序、计量读尺及标记注释完全无误后,再请公司质检科人员进行最终复查,由测量员、专职质检员和技术负责人在放线记录上签字确认,再向下一工序操作班组进行交接,资料存档备查。
三、选用仪器测量选用GTS-102N全站仪,DS3水准仪、电子经纬仪、激光铅垂仪、30m、50m钢尺及配套附件,细部尺寸5m钢卷尺分线。
四、建立测量控制网一)测量依据及定位方法本工程从建设单位处接收书面水准点成果表(即建设单位提供的绝对标高 512.65 为依据),根据各栋楼±0.00进行计算,做出各栋楼±0.00标记。
本工程坐标控制点根据成都市勘察测绘研究院提供的《坐标放线交接单》,以及根据总平面图标识的建筑物轴线与坐标控制点的相关关系,确定建筑物平面位置,经市规划局验线无误后建立测量控制网,进行建筑物的定位放线及检查,满足勘测院红线距离。
二)建立轴线测量控制网轴线控制网结合主体内控点的设置布置主要控制轴线,在建筑物周边坚固位置做好标记,作为校核依据。
控制点的设置应在场内不易破坏和通视条件较好的位置,且应在平行各主轴线≥1.5m的位置建立控制线。
三)测量方法1、地下室工程大面施工测量利用全站仪、经纬仪、水准仪将轴线和标高控制点引测至基坑内,并施放出人工挖孔桩中心线、柱基础、集水坑、电梯坑平面位置,控制基坑的平面尺寸。
基础垫层完成,将基础工程的各构件轴线、尺寸全部引测到垫层上,控制基础底板结构施工。
基础底板施工完毕,利用经纬仪将基坑周边主控轴线标高控制点投放到基础底板表面,同时确定墙、柱等构件平面位置及尺寸。
由于本工程柱基础、积水坑电梯坑等均成棱台形的基坑,控制基坑形状难度较大,因此,需同时测设出基坑上、下平面控制线,便于人工捡底,使之成型正确。
施工测量方案

目录一、工程概况 (1)二、编制依据 (1)三、组织机构 (1)四、施工准备 (2)(一)技术准备 (2)(二)现场准备 (3)五、测量分项施工工艺流程 (3)六、建立平面控制网及工程定位测量 (3)七、建立高程控制网 (4)八、各施工阶段的施工测量 (4)(一)平面控制 (4)(二)高程控制 (5)(三)特殊部位施工测量控制 (6)九、技术复核制度 (7)十、沉降观测 (7)十一、施工测量质量标准 (7)十二、施工测量质量保证措施 (7)十三、施工测量所应有的技术资料 (8)施工测量方案一、工程概况本工程位于×××××××,包括两××××××高层建筑,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基础形式为××××××,结构形式为××××××,最大建筑高度为××××,总建筑面积为×××××××㎡,其中地下部分建筑面积为××××××㎡,地上部分建筑面积为×××㎡。
本工程由××××××投资兴建,××××××进行地质勘察,××××××设计,×××××××监理,××××××××总承包。
测绘技术如何进行地下室内测量

测绘技术如何进行地下室内测量地下室内测量是测绘技术领域中一项重要而复杂的任务。
在建筑、交通和地质等领域,对地下空间的准确测量和布局通常是必要的。
本文将探讨地下室内测量的技术和方法,以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挑战和解决方案。
第一部分:地下室内测量的目的和挑战地下室内测量的目的是获取地下空间的准确数据,以便在建筑设计、施工控制和维护管理中进行准确的布局和决策。
然而,与地表测量相比,地下室内测量存在一些特殊的挑战。
首先,地下室内测量通常面临着无法直接观察目标的困难。
由于地下空间的封闭性和不可见性,传统的测量方法无法直接获取所需数据。
其次,地下室内环境复杂多变,存在较高的噪声干扰和信号衰减。
这些因素使得数据采集和处理变得更加困难。
第二部分:地下室内测量的技术和方法为了克服地下室内测量的挑战,测绘技术领域开发了多种技术和方法。
一种常用的技术是激光扫描测量。
激光扫描测量利用激光束扫描地下空间,并通过接收器接收反射回来的激光信号。
通过计算激光的到达时间和反射点的位置,可以得出地下空间的几何信息。
激光扫描测量具有高精度、高效率和非接触性的特点,广泛应用于地下空间的测量和三维建模。
另一种常用的方法是地下雷达测量。
地下雷达通过发送电磁波信号并接收反射返回的信号,可以探测地下结构和介质的特性。
地下雷达测量可以获取地下空间的物质性质、深度和结构信息,对于地下水管道和地质勘探等应用具有重要价值。
除了激光扫描测量和地下雷达测量,还有一些其他的技术和方法可以用于地下室内测量,如超声波测距、磁力测量和摄影测量等。
这些技术和方法各有优缺点,根据实际的应用需求选择适合的测量方案。
第三部分:地下室内测量的应用案例地下室内测量在建筑、交通和地质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建筑领域,地下室内测量可以用于地下空间的布局和设计。
例如,在地铁工程中,通过地下室内测量可以确定站点、隧道和通风管道的位置和尺寸,确保设计和施工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在交通领域,地下室内测量可以用于地下管线的布局和维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施工测量方案2015年09月01日目录1.编制依据42.工程概况43.施工准备4 3.1场地准备4 3.2测量仪器准备5 3.3技术准备5 3.3.1施测组织 5 3.3.2技术要求 53.3.3施测原则 54.主要施工测量方法6 4.1坐标及高程引入6 4.1.1坐标点、水准点引测依据 6 4.1.2场区平面控制网布设原则 6 4.1.3引测坐标点、水准点,建立局域控制测量网74.2测量控制方法13 4.2.1轴线控制方法13 4.2.2高程传递方法13 4.2.3轴线及高程点放样程序13 4.3基础测量放线14 4.3.1轴线投测15 4.3.2标高控制15 4.4主体结构测量放线16 4.4.1楼层主控轴线传递控制16 4.4.2楼层标高传递控制17 4.5安装工程标高控制18 4.6测量注意事项18 4.7细部放样的要求185.质量标准186.沉降观测与变形观测187.测量复核和资料的整理198.施工管理措施19 8.1保证质量措施198.2安全技术措施209.仪器保养和使用制度201.编制依据1.1GB 50026-2007工程测量规范1.2阜阳市测绘院有限责任公司提供的工程测量成果1.3阜阳民生医院1#楼施工图纸1.4阜阳民生医院1#楼施工组织设计2.工程概况2.1 工程名称:阜阳民生医院1#楼2.2 建设单位:阜阳民生医院2.3 建设地点:安徽省阜阳市2.4 工程主要功能:医疗门诊、住院部2.5 建筑面积:67885.97m2(不含地下室面积),地下室面积24806m22.6 建筑规模:地下1层,地上19层,出地面建筑高度78.15m,建筑总长约138 m,建筑总宽约98.4 m。
2.7 本工程±0.000相当于《勘察报告》中黄海标高31.05米,平面位置见总平面图。
3.施工准备3.1场地准备本工程施工时,现场地势基本平担,定位测量施工前先进行场地平整、清除障碍物后并可进行施工定位放线工作。
3.2测量仪器准备根据本工程的规模、质量要求、施工进度确定所用的测量仪器,所有测量器具必须经专业法定检测部门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使用时应严格遵照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要求操作、保管及维护,并设立测量设备台帐。
测量仪器配备一览表序号测量仪器名称型号规格单位数量备注1 全站仪KTS-462R4L 台 22 自动安平水准仪DZS3-1 台 33 激光铅垂仪JDA-96 台 24 钢卷尺100m 把 250m 把 25m 把205 塔尺 5m 把 53.3 技术准备3.3.1施测组织1)本项目部特派专业测量人员成立测量小组,根据测绘院提供的工程测量成果测定的坐标点和高程控制点进行施测,并按规定程序检查验收,对施测组全体人员进行详细的图纸交底及方案交底,明确分工,所有施测的工作进度逐日安排,由组长根据项目的总体进度计划进行安排。
2)测量人员及组成:测量负责人: 1名。
测量技术员: 1名。
测量员: 4名。
3.3.2 技术要求1)所有参加施工测量人员、验线人员必须持证上岗,施工放线人员要固定,不能随便更换,如有特殊需要必须由现场技术负责人同意后负责调换,以保证工程正常施工。
2)测量人员必须熟悉图纸,了解设计意图,学习测量规范,充分掌握轴线、尺寸、标高和现场条件,对各设计图纸的有关尺寸及测设数据应仔细校对,必要时将图纸上主要尺寸摘抄于施测记录本上,以便随时查找使用。
3)测量人员测量前必须到现场踏勘,全面了解现场情况,复核测量控制点及水准点,保证测设工作的正常进行,提前编制施工测量方案。
4)测量人员必须按照施工进度计划要求,施测方案,测设方法,测设数据计算和绘制测设草图,以此来保证工程各部位按图施工。
3.3.3施测原则1)认真学习执行国家法令,政策与法规。
明确一切为工程服务,按图施工,质量第一的宗旨。
2)遵守“先整体后局部”的工作程序,先确定“平面控制网”,后以控制网为依据,进行各细部轴线的定位放线。
3)必须严格审核测量原始依据的正确性,坚持“现场测量放线”与“内业测量计算”工作步步校核的工作方法。
4)测法要科学、简捷,仪器选用要恰当,使用要精心,在满足工程需要的前提下,力争做到省工、省时、省费用。
5)定位工作必须执行自检、互检合格后再报检的工作制度。
6)紧密配合施工,发扬团结协作、实事求是、认真负责的工作作风。
4.主要施工测量方法4.1坐标及高程引入4.1.1坐标点、水准点引测依据根据阜阳市测绘院提供的工程测量成果,得知场外坐标控制点和水准控制点见下表:建筑物外侧坐标控制点点号纵坐标(X)横坐标(Y)1 3637808.573 497967.8912 3637888.388 498057.918建筑物外侧高程控制点点号高程(m)1 29.954.1.2场区平面控制网布设原则平面控制应先从整体考虑,遵循先整体、后局部,高精度控制低精度的原则,布设平面控制网形首先根据设计总平面图,现场施工平面布置图,选点应选在通视条件良好、安全、易保护的地方,本工程各控制桩布设在混凝土护坡坡顶上,并用红油漆作好测量标记。
4.1.3引测坐标点、水准点,建立局域控制测量网1、坐标点从现场场地的实际情况来看,整个基槽采取大开挖,现场可用场地较狭小。
所以布设的控制点要求通视,便于保护施工方便。
根据设计图纸、施工组织设计对楼层进行网状控制,兼顾±0.000以上施工,确定控制控轴线为:1#楼第一步,施测时,首先,采用全站仪置于“1号点”,对中整平,后视照准“2号点”,校核测绘院提供的这几点相对距离是否符合。
第二步,采用极坐标的施测方法,引测施工场地内坐标控制点点,全站仪置于“1号点”,对中整平,后视照准“2号点”,前视“场地内控制点4号”。
第三步,采用极坐标的施测方法,测设场地内的多个坐标控制点,全站仪置于“4号点”,对中整平,后视照准“1号点”,前视“场地内控制点(3、5、6、11、12、13、14)号”(由于进场后甲方提供过施工场地内坐标控制点图,为不与其冲突,部分控制点编号为按顺序)。
控制点如图:控制点现场做法如图:第四部,采用极坐标的施测方法,测设场地内的多个坐标控制点,全站仪置于“4号点”,对中整平,后视照准“1号点”,基础的控制轴线坐标点见下表:第五步,采用全站仪坐标测量功能,复查各楼座定位点。
全站仪置于“规12点”,对中整平,后视照准“规4点”,前置光靶于各楼座定位点,测读各楼座的坐标,复查校核各楼座坐标数据。
至此,建立了本工程地下室至正负零以及正负零以上测量的控制轴线网。
附图:2、水准点高程控制点根据测绘院提供的1号点、2号点两个高程控制点,采用闭合水准的方法,将外侧水准点引测至场内,向基坑外围引测固定绝对高程控制点为30.05M(±0.000),东南西北四个点(A、B、C、D)。
根据引测结果,确定高程点布置位置并绘制水准点控制图如下:4.2测量控制方法4.2.1轴线控制方法基础部位主要采用“外控轴线交会法”,主体结构主要为“内控天顶法”。
4.2.2高程传递方法基础部位主要采取“钢尺挂垂球法”,主体结构为“钢尺垂直传递法”。
4.2.3轴线及高程点放样程序1)基础工程测绘院提供平面控制点(接桩)引测施工控轴线(定位放线)验线降水、护坡桩及土方开挖2)地下结构工程顶板放线横向结构施工建筑50线标高抄测竖向结构施工监理报验横向结构标高控制标高报验3)地上结构施工顶板放线监理报验模板及砼工程在固定钢筋上丈量上一层结构50控制标高竖向钢筋绑报扎抄测结构50线标高点(钢筋上)4.3基础测量放线4.3.1轴线投测1)土方开挖:由于本工程基础土方为大开挖,开挖前根据控制桩放出槽边上口线,在挖出工作面后,计算出基槽的开挖尺寸和边坡坡度,利用CAD制图做出分层开挖基坑下口边线坐标,每挖一层利用全站仪放样出下一层待开挖下口边线。
2)垫层混凝土浇筑后,根据轴线控制网将轴线投测到垫层面上,在垫层上弹出轴线墨线,并进行校测。
较深基础可用CAD制图做好角点坐标利用全站仪直接放样出基础角点,弹上墨线,作为砖砌胎模的依据。
砖砌胎模距基础大方脚的外皮线40mm,用于抹灰层、防水层及保护层施工。
3)基础施工轴线控制,直接采用基坑外控制桩两点通视直线投测法,向基础平台投测轴线,为防止轴线上墙、柱钢筋、模板影响测量观测,故采取轴线偏离1m设定施工观测控制线。
再按施工观测控制线引放其它细部施工控制线,且每次施工观测控制线的放样必须独立施测两次,经校核无误后方可使用。
4)基础部分电梯井、集水坑,根据其与主控线关系确定其长短边方向的中心线对称放样,以便复核。
5)基础底板施工完毕后,将施工观测控制线弹设到基础底板面上,在控制线交点上设钢板标志。
4.3.2标高控制1)高程控制点的联测:在向基坑内引测标高时,首先联测高程控制网点,以判断场区内水准点是否被碰动,经联测确认无误后,方可向基坑内引测所需的标高。
2)标高的施测:为保证竖向控制的精度要求,对每层所需的标高基准点,必须正确测设,在同一平面层上所引测的高程点,不得少于三个。
并作相互校核,校核后三点的偏差不得超过3mm,取平均值作为该平面施工中标高的基准点,基准点应标在边坡立面位置上,所标部位应先用水泥砂浆抹成一个竖平面,在该竖平面上测设定施工用基准标高点,用红色三角作标志,并标明绝对高程和相对标高,便于施工中使用。
3)为了控制基槽的开挖深度,当基槽快挖到槽底设计标高时,用水准仪在槽壁上测设一些水平木桩,使木桩的上表面离槽底的标高为一固定值。
为施工时方便,一般在槽壁各拐角处和槽壁每隔3~4米均测设一水平桩。
必要时可沿水平桩上表面挂线检查槽底标高。
4)根据标高线分别控制垫层标高和混凝土底板标高,墙、柱模板支好检查无误后,用水准仪在模板上定出墙、柱标高线。
柝模后,抄测结构1米线控制顶板高度,在此基础上,用钢尺作为传递标高的工具。
4.4主体结构测量放线4.4.1楼层主控轴线传递控制1)在首层平面复测校核楼层施工主控轴线,并按照施工流水段划分要求细分二级控制点。
在首层平面施工时留置二级控制线交叉内控点,预埋钢板(200×200×8mm),在内控线的钢板交点上用手提电钻打φ1mm小坑并点上红漆作为向上传递轴线的内控点。
以后所有上层结构板均在同一位置预留200×200mm的洞口,作为依次向上传递轴线的窗口,照准点投测到作业层后,校核距离,用钢尺丈量,校核垂直度,以一排三个点是否在同一条直线上,其精度误差不超过2mm。
2) 激光控制线投测方法:在首层控制点上架设激光经纬仪或激光铅垂仪,调置仪器对中整平后启动电源,使激光经纬仪或激光铅垂仪发射出可见的红色光束,投射到上层预留孔的接受耙上,查看红色光斑点离耙心最小点,将仪器旋转4个900画圆,将4点连成十字,其中0点即为园心,此点即作为第二层上的一个控制点,其余控制点可用同样的方法向上传递,弹出控制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