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 四年级:电脑病毒与危害

合集下载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设计第2课计算机病毒与危害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设计第2课计算机病毒与危害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设计第2课计算机病毒与危害教学目标:一、熟悉计算机病毒的危害。

二、了解常见计算机病毒的种类。

教学重点:熟悉计算机病毒的危害教学难点:了解计算机病毒“发作”的特征教学方式:教学法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准备:一、调试每台计算机二、打开计算机并由教师机控制3、由各组组长带队有秩序地进电脑室。

教学进程:第一课时一、引入咱们通过因特网方便地获取丰硕丰硕信息的同时,网络上的各类病毒也有机缘入侵咱们的计算机。

接下来,一路来熟悉计算机病毒。

二、新课活动一:熟悉计算机病毒自学讲义第7页内容,弄清两个问题:一、计算机病毒是什么?二、计算机病毒与生物病毒的不同的地方?指名学生回答,教师小结活动二:常见的计算机病毒一、病毒的传播方式操作系统的漏洞、通过电子邮件、网页等方式来传播。

二、病毒类型通过观察书上第9页图3熟悉:引导型病毒;观察图4熟悉:什么是文件型病毒。

观察图5熟悉:熟悉宏病毒观察图6熟悉:知道混合型病毒观察图7熟悉:熟悉蠕虫病毒小结。

活动三:熟悉计算机病毒的危害1.病毒激发对计算机数据信息的直接破坏作用大部份病毒在激发的时候直接破坏计算机的重要信息数据,所利用的手腕有格式化磁盘、改写文件分派表和目录区、删除重要文件或用无心义的“垃圾”数据改写文件、破坏CMO5设置等。

磁盘杀手病毒(D1SKKILLER),内含计数器,在硬盘染毒后累计开机时间48小时内激发,激发的时候屏幕上显示“Warning!! Don'tturnoffpowerorremovediskettewhile DiskKillerisProsessing!”(警告!D1SKKILLERll1在工作,不要关闭电源或掏出磁盘),改写硬盘数据。

被D1SK KILLER破坏的硬盘可以用杀毒软件修复,不要轻易放弃。

二、占用磁盘空间3、干扰一些软件的正常运行。

4.影响计算机运行速度五、盗取用户个人资料。

活动四:了解计算机病毒“发作”的现象介绍计算机病毒“发作”时,常见的症状。

浅析计算机病毒的危害与防范

浅析计算机病毒的危害与防范

浅析计算机病毒的危害与防范计算机病毒是指一种潜伏在计算机系统中,并具有自我复制、破坏、传播能力的程序或代码。

它们可以通过互联网、移动存储介质、邮件等途径传播,严重危害着计算机系统的正常运行。

下面我将从危害与防范两个方面进行浅析。

计算机病毒的危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信息安全:计算机病毒能够窃取用户的个人信息、银行账号、密码等敏感信息,导致财产损失。

如勒索病毒就是通过加密用户文件并索要赎金来获取利益的。

2. 系统崩溃:一些病毒会破坏操作系统或关键文件,导致计算机系统无法正常运行,甚至无法启动,给用户带来巨大的困扰。

3. 数据丢失:某些病毒会删除或破坏用户的重要数据,导致数据不能恢复或损坏,对个人、企业数据的安全造成威胁,严重情况下甚至可能导致业务中断。

4. 网络拥塞:病毒可能利用计算机网络进行快速传播,导致网络带宽占用过高,严重拖慢整个网络的运行速度,影响用户的正常上网体验。

为了防范计算机病毒的威胁,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安装杀毒软件:及时安装并定期更新正规杀毒软件,可以对计算机进行实时监测、查杀病毒,保证系统的安全。

2. 系统及应用软件更新:定期更新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的补丁,修复系统中存在的漏洞,提高系统的安全性。

3. 提高安全意识:加强个人及员工对计算机病毒的防范意识,不随意点击可疑附件、链接,不下载不明来源的文件,避免被病毒利用。

4. 使用防火墙:合理配置和使用防火墙,限制恶意代码的入侵和传播,对未经授权的访问进行拦截和阻止。

5. 备份重要数据:定期备份重要数据,避免因计算机病毒的攻击导致数据丢失无法恢复。

6. 强化密码安全:采用复杂的密码组合,并定期更换密码,以保证账户的安全。

计算机病毒带来的危害是非常严重的,对个人和企业的信息安全产生了极大的威胁。

我们应该时刻保持警惕,加强对计算机病毒的了解与防范,采取有效的措施保障计算机系统和数据的安全。

电脑病毒特征和危害介绍

电脑病毒特征和危害介绍

电脑病毒特征和危害介绍计算机病毒是一个程序,一段可执行码,对计算机的正常使用进行破坏,使得电脑无法正常使用甚至整个操作系统或者电脑硬盘损坏。

下面由店铺给你做出详细的电脑病毒特征和危害介绍!希望对你有帮助!电脑病毒特征和危害介绍:电脑病毒特征:【病毒特点】计算机病毒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寄生性计算机病毒寄生在其他程序之中,当执行这个程序时,病毒就起破坏作用,而在未启动这个程序之前,它是不易被人发觉的。

(2) 传染性计算机病毒不但本身具有破坏性,更有害的是具有传染性,一旦病毒被复制或产生变种,其速度之快令人难以预防。

(3) 潜伏性有些病毒像定时炸弹一样,让它什么时间发作是预先设计好的。

比如黑色星期五病毒,不到预定时间一点都觉察不出来,等到条件具备的时候一下子就爆炸开来,对系统进行破坏。

(4) 隐蔽性计算机病毒具有很强的隐蔽性,有的可以通过病毒软件检查出来,有的根本就查不出来,有的时隐时现、变化无常,这类病毒处理起来通常很困难。

【表现症状】计算机受到病毒感染后,会表现出不同的症状,下边把一些经常碰到的现象列出来,供用户参考。

(1) 机器不能正常启动加电后机器根本不能启动,或者可以启动,但所需要的时间比原来的启动时间变长了。

有时会突然出现黑屏现象。

(2) 运行速度降低如果发现在运行某个程序时,读取数据的时间比原来长,存文件或调文件的时间都增加了,那就可能是由于病毒造成的。

(3) 磁盘空间迅速变小由于病毒程序要进驻内存,而且又能繁殖,因此使内存空间变小甚至变为“0”,用户什么信息也进不去。

(4) 文件内容和长度有所改变一个文件存入磁盘后,本来它的长度和其内容都不会改变,可是由于病毒的干扰,文件长度可能改变,文件内容也可能出现乱码。

有时文件内容无法显示或显示后又消失了。

(5) 经常出现“死机”现象正常的操作是不会造成死机现象的,即使是初学者,命令输入不对也不会死机。

如果机器经常死机,那可能是由于系统被病毒感染了。

电脑病毒危害大全有哪些

电脑病毒危害大全有哪些

电脑病毒危害大全有哪些电脑病毒危害一:电脑病毒(1)源码型病毒这类病毒在高级语言(如fortan、c、pascal等语言)编写的程序被编译之前,插人列源程序之中,经编译成为合法程序的一部分。

这类病毒程序一般寄生在编译处理程序或链接程序中。

目前,这种病毒并不多见。

电脑病毒(2)可执行文件感染病毒这类病毒感染可执行程序,将病毒代码和可执行程序联系起来,当可执行程序被执行的时候,病毒随之启动。

感染可执行文件的病毒从技术上也可分为嵌人型和外壳型两种。

嵌人型病毒在感染时往往对宿主程序进行一定的修改,通常是寻找宿主程序的空隙将自己嵌人进去,并变为合法程序的一部分,使病毒程序与目标程序成为一体,这类病毒编写起来很难要求病毒能自动在感染目标程序中寻找恰当的位置,把自身插人,同时还要保证病毒能正常实施攻击,且感染的目标程序能正常运行。

一旦病毒侵人宿主程序,对其杀毒是十分困难的清除这类病毒时往往会破坏合法程序。

这类病毒的数量不多,但破坏力极大,而且很难检测,有时即使査出病毒并将其清除,但被感染的程序也被破坏,无法使用了。

外壳型病毒一般链接在宿主程序的首尾,对原来的主程序不作修改或仅作简单修改。

当宿主程序执行时首先执行并激活病毒程序,使病毒得以感染、繁衍和发作。

这类病毒易于编写,数量也最多。

(3)操作系统型病毒这类病毒程序用自己的逻辑部分取代一部分操作系统中的合法程序模块,从而寄生在计算机磁盘的操作系统区,在启动计算机时,能够先运行病毒程序,然后再运行启动程序,这类病毒可表现出很强的破坏力,可以使系统瘫痪,无法启动。

电脑病毒危害二:电脑病毒从本质上讲,它是一段电脑程序,,电脑病毒可分为以下几种,文件型病毒、系统型病毒和宏病毒。

1,文件型病毒:是一种驻留内存的病毒。

,主要感染可执行文件,在运行染有此类病毒的可执行文件时,驻留内存,并伺机传染或进行破坏。

2,系统型病毒:是一个破坏性极强的病毒,它是通过篡改磁盘上的系统区的内容来进行传染和破坏的。

浅析计算机病毒的危害与防范

浅析计算机病毒的危害与防范

浅析计算机病毒的危害与防范计算机病毒是指一种可以自我复制并感染计算机系统的程序。

计算机病毒的危害主要表现在破坏计算机系统和数据的完整性、保密性和可用性,影响用户的正常工作和生产,甚至危及重要的个人信息和国家安全。

因此,我们要认真防范计算机病毒的侵害,加强计算机系统的安全管理和维护。

首先,计算机病毒会对计算机系统和数据造成破坏。

病毒可以通过破坏系统文件、删除数据文件等方式,导致计算机系统不稳定或者无法启动,甚至造成不可挽回的数据丢失。

有些病毒还会利用漏洞,获取计算机系统的权限,进而进行数据盗取、篡改、勒索等行为,直接危及个人隐私和财产安全。

其次,计算机病毒可以通过互联网和移动存储设备等途径进行传播。

在网络环境下,病毒可以通过邮件、网页、即时通讯等多种途径感染用户计算机。

而移动存储设备,则是病毒传播的重要媒介,用户插入带病毒的U盘或移动硬盘,病毒可以通过自动启动或者欺骗用户安装程序等方式,在用户毫不知情的情况下感染计算机系统。

因此,用户在使用计算机或者外部设备时应当谨慎,避免下载或者运行未知来源的程序,同时也要注意定期更新杀毒软件和安全补丁,确保系统安全性。

最后,计算机病毒会带来不可预计的危害。

由于病毒可以隐藏在系统内部,不易被发现和清除,因此很难判断病毒对系统的影响和破坏。

一些病毒还会利用僵尸网络攻击其他计算机系统,造成更大的影响和威胁。

因此,加强计算机安全管理和防范措施是非常必要的,同时也需要不断提高用户的安全意识,避免因为个人不慎而导致系统安全性的严重问题发生。

综上所述,计算机病毒是一种非常危险的电脑程序,具有破坏计算机系统和数据、传播威胁用户安全等多方面的危害。

为了保障计算机系统的安全性,我们应当采取各种措施,例如安装杀毒软件、加强系统管理、避免下载未知文件等,来加强安全管理和预防计算机病毒的危害。

计算机病毒危害大全有哪些呢

计算机病毒危害大全有哪些呢

计算机病毒危害大全有哪些呢万恶的计算机病毒都有些什么危害呢?小编来告诉你!下面由店铺给你做出详细的计算机病毒危害介绍!希望对你有帮助!计算机病毒危害介绍一:1、攻击文件病毒对文件的攻击方式很多,主要有:删除、改名、替换内容、丢失部分程序代码、内容颠倒、写入时间空白、变碎片、假冒文件、丢失文件簇、丢失数据文件。

2、攻击内存内存是计算机的重要资源,也是病毒的攻击目标。

病毒额外地占用和消耗系统的内存资源,可以导致一些大程序受阻。

大多数病毒在动态下都是常驻内存的,这就必然抢占一部分系统资源。

病毒所占用的基本内存长度大致与病毒本身长度相当。

病毒抢占内存,导致内存减少,一部分软件不能运行。

3、干扰系统运行除占用内存外,病毒还抢占中断,干扰系统运行。

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很多功能是通过中断调用技术来实现的。

病毒为了传染激发,总是修改一些有关的中断地址,在正常中断过程中加入其他命令,从而干扰了系统的正常运行。

可能会出现的病症有:不执行命令、干扰内部命令的执行、虚假报警、打不开文件、内部栈溢出、占用特殊数据区、换现行盘、时钟倒转、重启动、死机、强制游戏、扰乱串并行口。

4、速度下降病毒激活时,其内部的时间延迟程序启动。

在时钟中纳入了时间的循环计数,迫使计算机空转,计算机速度明显下降。

5、攻击磁盘攻击磁盘数据、不写盘、写操作变读操作、写盘时丢字节。

6、攻击CMOS1. 建立良好的安全习惯;2. 关闭或删除系统中不需要的服务;3. 经常升级安全补丁;4. 使用复杂的密码;5. 迅速隔离受感染的计算机;6. 了解一些病毒知识;7. 最好安装专业的杀毒软件进行全面监控(这里笔者推荐金山杀毒软件,效果不错);8. 用户还应该安装个人防火墙软件进行防黑。

计算机病毒危害介绍二:1、破坏系统,是系统崩溃,不能使用。

2、破坏数据使之丢失。

3、使你的电脑很慢。

4、偷走你的数据,如照片,密码,银行信息。

5、堵塞网络。

计算机病毒危害介绍三:1,文件型病毒:是一种驻留内存的病毒。

小学信息技术四年级上册第3课《病毒危害早预防》教案

小学信息技术四年级上册第3课《病毒危害早预防》教案

小学信息技术四年级上册第3课《病毒危害早预防》教案(一)年级:四年级上册学科:信息技术版本:泰山版教材分析:本课是信息技术课程的一部分,旨在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病毒的危害,并掌握预防计算机病毒的基本方法。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和图示,帮助学生理解病毒的概念、传播方式以及如何进行预防。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对计算机有一定的了解,但对计算机病毒的概念可能比较陌生。

他们可能已经接触过一些基本的计算机操作,但对网络安全和病毒防护的知识了解不多。

学生具有好奇心,喜欢探索新事物,但可能缺乏自我保护意识。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计算机病毒的基本概念。

学生能够列举常见的计算机病毒传播方式。

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病毒预防措施。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小组合作,提高学生的交流与合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学生对计算机病毒危害的认识,培养其网络安全意识。

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树立正确的网络行为习惯。

教学重难点:重点:计算机病毒的概念、传播方式和预防措施。

难点:如何让学生深刻理解病毒的危害,并能主动采取预防措施。

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病毒导致的计算机故障的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

2. 新课讲解:讲解计算机病毒的定义和特点。

通过实例讲解病毒的传播方式(如电子邮件、下载文件等)。

介绍病毒预防的基本措施(如安装杀毒软件、定期更新系统等)。

3. 活动实践: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他们遇到过的计算机问题,并尝试找出可能的原因。

角色扮演:模拟病毒攻击的情景,让学生扮演网络安全专家,提出解决方案。

4. 总结归纳:总结计算机病毒的危害和预防措施。

强调网络安全的重要性。

5. 作业布置:让学生回家后与家长一起检查家中的计算机安全状况,并记录下来。

板书设计:《病毒危害早预防》1. 计算机病毒概念2. 病毒传播方式电子邮件下载文件网络浏览3. 预防措施安装杀毒软件定期更新系统不打开不明链接教学反思:在教学结束后,教师应该反思以下几点:学生是否能够理解计算机病毒的概念和危害?学生是否掌握了预防病毒的基本方法?教学方法是否有效,学生是否积极参与?是否需要调整教学策略以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知识点?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是否有所提高?这份教学设计是一个基础框架,实际教学中可能需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浅析计算机病毒的危害与防范

浅析计算机病毒的危害与防范

浅析计算机病毒的危害与防范计算机病毒作为计算机安全领域的一种恶意软件,对计算机系统、网络环境和用户的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本文就计算机病毒的危害和防范措施进行浅析。

计算机病毒的危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数据损坏和丢失:计算机病毒可以破坏或删除计算机系统中的重要数据,导致用户数据丢失,给个人和企业带来巨大的损失。

2. 系统崩溃和缓慢:计算机病毒会占用系统资源,导致系统运行缓慢甚至崩溃。

用户在使用计算机时会感到明显的卡顿和不稳定性。

3. 网络传播和感染:计算机病毒可以通过网络传播,感染其他计算机,形成病毒链条。

这样一来,一个计算机感染了病毒,就会传播给其他计算机,造成更大的破坏。

4. 窃取个人信息:某些计算机病毒被设计为盗窃用户的个人信息,如银行账号、密码等。

这给用户的财产和隐私安全带来极大的威胁。

为了预防计算机病毒的危害,可以采取以下几种防范措施:1. 安装杀毒软件:首先需要安装一个强大的杀毒软件,并经常更新病毒库。

杀毒软件可以通过扫描计算机系统,检查潜在的病毒威胁,并进行清理和消除。

2. 不随意下载和安装软件:避免从不可信的来源下载和安装软件,尤其是一些破解软件、盗版软件等,这些软件可能被植入病毒。

3. 保持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更新:及时更新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的补丁和安全更新,以修复已知的漏洞,避免被攻击者利用。

4. 谨慎点击链接和附件:不要轻易点击不明来源的链接和附件,尤其是邮件中的链接和附件,这可能是钓鱼邮件或包含病毒的恶意文件。

5. 定期备份数据:定期备份重要数据,以防止数据丢失。

备份数据最好存储在离线设备或云存储中,避免与计算机系统直接连接。

6. 提高安全意识:提高用户的安全意识,了解计算机病毒的危害和防范措施,避免点击可疑链接、下载可疑文件等不良操作。

计算机病毒会对计算机系统、网络环境和用户的安全造成严重危害。

用户应提高对计算机病毒的认识,积极采取防范措施,保护计算机和个人信息的安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脑病毒与危害
学习任务
• 1.了解什么是电脑病毒 • 2.了解常见的电脑病毒 • 3.认识电脑病毒的危害 • 4.了解电脑病毒发作的现象
• 电脑病毒是某些人利用电脑软件中 的一些漏洞和脆弱性,而编制的一 组能够破坏电脑功能或者数据、影 响电脑正常运行的程序代码。
• 电脑病毒的特点:传染性,隐蔽性,
• 1.破坏计算机中的信息 • 2.占用磁盘空间 • 3.干扰一些软件的正常使用 • 4.占用CPU影响电脑的运行速度 • 5.盗取用户个人资料
• 1.经常无故死机 • 2.运行速度明显下降 • 3.屏幕上显示莫名信息 • 4.部分文件被破坏或删除 • 5.破坏整个硬盘或软盘上的数据 • 6导致整个系统瘫痪
潜伏性,破坏性。
了解电脑病毒
• 1.常见的电脑病毒 • 2.电脑病毒的危害 • 3.电脑病毒发作症状
• 1.网络病毒:通过网络传播 • 2.引导型病毒:在电脑运行前活动 • 3.文件型病毒:修改文件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4.宏病毒:寄生在Word等文档中 • 5.混合型病毒:引导型和文件型综合 • 6.蠕虫病毒:利用网络自行拷贝并不断发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