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中国文化软实力建设 PPT课件
合集下载
《文化建设》PPT课件

2021/4/26
20
四、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二)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
1.加快构建有利于文化繁荣发展的体制机制。 2.加快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保障人民基本文
化权益。 3.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
业。 4.加强对文化产品创作生产的引导。
2021/4/26
2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制度和体制:主要包括坚持 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加强思想 道德建设、繁荣发展教育事业和哲学社会科学事业、 发展科学文化体育卫生事业、加强文化人才培养, 以及文化产品创作生产、载体手段、传播流通、评 价激励、规划管理、人员机构等方面的制度和体制。
2021/4/26
10
7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概述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1.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必要性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集中体现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深入回答了 文化建设中带有方向性、根本性、战略性的重大 问题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指明了文化建 设的前进方向
2021/4/26
6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概述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主要内容)
1.关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思想 2.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思想 3.关于文化建设根本目的思想 4.关于促进文化发展的思想 5.关于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的思想 6.关于提升文化软实力的思想
2021/4/26
2021/4/26
24
我国文化发展的突出矛盾和问题
• 我国文化发展同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 求还不完全适应,突出矛盾和问题主要是:
文化软实力ppt

国家形象的塑造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包括政治、经济、文 化、社会等方面,通过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推广国家优秀 文化成果等方式,提升国家形象。
国际话语权提升
国际话语权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体现,拥有话语权意味着 能够更好地表达自己的立场和观点,进而影响国际社会对 特定问题的认知和态度。
提升国际话语权需要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提高对外宣 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同时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规则 制定,增强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和话语权。
发展高等教育
鼓励高等教育机构开设与 文化相关的专业和课程, 培养高素质的文化人才。
提升公民文化素质
通过开展文化活动、阅读 推广等途径,提高公民的 文化素质和审美水平。
04 文化软实力与国家竞争力
国家形象塑造
国家形象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国家形象能 够提升国际社会对国家的认同感和信任度,进而增强国家的 国际竞争力。
国家软实力竞争策略
国家软实力竞争是国家间竞争的重要方面,通过制定科学的竞争策略,能够有效提升国家的软实力水 平和国际竞争力。
国家软实力竞争策略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加强文化创新和传播、推进教育国际化、优化投资环境、 提高国家治理水平等,这些方面相互促进、相互支撑,共同提升国家的软实力水平和国际竞争力。
03 提升文化软实力的途径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保护文化遗产
通过修缮古迹、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方式,传承和弘扬优秀传 统文化。
推广传统文化价值观
将传统文化中的价值观与现代社会相结合,如仁、义、礼、智、信 等,以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开展传统文化教育
在学校开设传统文化课程,加强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认同。
文化软实力
目录
CONTENTS
国际话语权提升
国际话语权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体现,拥有话语权意味着 能够更好地表达自己的立场和观点,进而影响国际社会对 特定问题的认知和态度。
提升国际话语权需要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提高对外宣 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同时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规则 制定,增强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和话语权。
发展高等教育
鼓励高等教育机构开设与 文化相关的专业和课程, 培养高素质的文化人才。
提升公民文化素质
通过开展文化活动、阅读 推广等途径,提高公民的 文化素质和审美水平。
04 文化软实力与国家竞争力
国家形象塑造
国家形象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国家形象能 够提升国际社会对国家的认同感和信任度,进而增强国家的 国际竞争力。
国家软实力竞争策略
国家软实力竞争是国家间竞争的重要方面,通过制定科学的竞争策略,能够有效提升国家的软实力水 平和国际竞争力。
国家软实力竞争策略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加强文化创新和传播、推进教育国际化、优化投资环境、 提高国家治理水平等,这些方面相互促进、相互支撑,共同提升国家的软实力水平和国际竞争力。
03 提升文化软实力的途径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保护文化遗产
通过修缮古迹、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方式,传承和弘扬优秀传 统文化。
推广传统文化价值观
将传统文化中的价值观与现代社会相结合,如仁、义、礼、智、信 等,以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开展传统文化教育
在学校开设传统文化课程,加强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认同。
文化软实力
目录
CONTENTS
9.3文化强国与文化自信 课件(25张ppt)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1)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 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2)坚定文化自信,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 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 (3)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 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1.坚持文化自信的原因:(文化自信的来源) ( 4 ) 文化自信离不开经济的发展和政治制度的完善。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取得的巨大成就,增强了我们文化自信的 底气。
你还知道哪些成功走出国门的文化作品?这些作品深受国外 观众喜欢的原因是什么?
4.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
建立健全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 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文化创作生 产体制机制,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 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加快发展现代文化 产业,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提升文 化产品的质量。
5.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
(2)公民道德建设:要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 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大力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激励人 们向上向善、孝老爱亲,忠于祖国、忠于人民。
(3)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弘扬时代新风。
全面理解道德
①道德的含义:是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与社 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②道德如何发挥作用?依靠社会舆论以及人们 的信念、习惯、传统和教育来起作用的精神力量。
《管子》中说:“国有四维, 一维绝则倾, 二维绝则危•, 三维绝则覆, 四维绝则灭。 倾可正也,危可安也,覆可起 也,灭不可复错也。 何谓四维?一曰礼,二曰义,三 曰廉,四曰耻。”
你如何理解管子的上述观点?谈谈你的看法。
3.提高人们的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
(1)理想信念教育: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 观、国家关、文化观。
3.措施 的自信 (3)根本要求:
1.坚持文化自信的原因:(文化自信的来源) ( 4 ) 文化自信离不开经济的发展和政治制度的完善。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取得的巨大成就,增强了我们文化自信的 底气。
你还知道哪些成功走出国门的文化作品?这些作品深受国外 观众喜欢的原因是什么?
4.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
建立健全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 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文化创作生 产体制机制,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 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加快发展现代文化 产业,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提升文 化产品的质量。
5.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
(2)公民道德建设:要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 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大力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激励人 们向上向善、孝老爱亲,忠于祖国、忠于人民。
(3)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弘扬时代新风。
全面理解道德
①道德的含义:是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与社 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②道德如何发挥作用?依靠社会舆论以及人们 的信念、习惯、传统和教育来起作用的精神力量。
《管子》中说:“国有四维, 一维绝则倾, 二维绝则危•, 三维绝则覆, 四维绝则灭。 倾可正也,危可安也,覆可起 也,灭不可复错也。 何谓四维?一曰礼,二曰义,三 曰廉,四曰耻。”
你如何理解管子的上述观点?谈谈你的看法。
3.提高人们的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
(1)理想信念教育: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 观、国家关、文化观。
3.措施 的自信 (3)根本要求:
第四讲__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ppt课件

• (1)内涵:
• 中国传统的“观乎天文, 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 化成天下”。(《易经》)
• 英语“culture”。
• 爱德华·泰勒的定义:“一 个复杂的整体,它包括知 识、信仰、艺术、道德、 法律、风俗以及人们作为 一个社会成员所获得的一 切能力与习惯。”
• (2)文化的分类 • 物质文化 • 制度文化 • 观念文化 • 行为文化
• 建设文化人才队伍。
精选课件ppt
26
4.全民素质提高的重要机制
• 以文化人。 • 开展文化建设,无论采取多少举措,最终
都要落实到人的素质、民族的素质提高上。 • 文化作为提升民族素质重要机制的作用,
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人、塑造人、提 高人,从而显示文化在人的自我更新、自 我发展中的功能和能量。
精选课件ppt
14
2、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 民族精神和意识形态,是一个国家的精神支柱,是维系国 家文化的命脉。
• 增强综合国力的竞争力,就要紧紧抓住这个核心。中华民 族有着深厚的爱国主义传统,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的核心。 越是在国家面临重大灾害、重大困难、重大挑战的时候, 越是在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受到威胁的紧急关头,中国人民 的爱国主义精神就越加显示出强大的力量。
文化符号(3个)?
“文化符号”。
精选课件ppt
3
中国文化
• 汉语、北京故宫、长城、苏 州园林、孔子、道教、孙子 兵法、兵马俑、莫高窟、唐 帝国、丝绸、瓷器、京剧、 少林寺、功夫、西游记、天 坛、毛主席、针灸、中国烹 饪
精选课件ppt
4
美国文化
• 华尔街、百老汇、好 莱坞、麦当劳、NBA、 可口可乐、希尔顿、 万宝路、迪斯尼、硅 谷、哈佛大学、感恩 节、超人、自由女神 像、芭比娃娃、白宫、 橄榄球、爵士乐、星 巴克、沃尔玛
• 中国传统的“观乎天文, 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 化成天下”。(《易经》)
• 英语“culture”。
• 爱德华·泰勒的定义:“一 个复杂的整体,它包括知 识、信仰、艺术、道德、 法律、风俗以及人们作为 一个社会成员所获得的一 切能力与习惯。”
• (2)文化的分类 • 物质文化 • 制度文化 • 观念文化 • 行为文化
• 建设文化人才队伍。
精选课件ppt
26
4.全民素质提高的重要机制
• 以文化人。 • 开展文化建设,无论采取多少举措,最终
都要落实到人的素质、民族的素质提高上。 • 文化作为提升民族素质重要机制的作用,
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人、塑造人、提 高人,从而显示文化在人的自我更新、自 我发展中的功能和能量。
精选课件ppt
14
2、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 民族精神和意识形态,是一个国家的精神支柱,是维系国 家文化的命脉。
• 增强综合国力的竞争力,就要紧紧抓住这个核心。中华民 族有着深厚的爱国主义传统,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的核心。 越是在国家面临重大灾害、重大困难、重大挑战的时候, 越是在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受到威胁的紧急关头,中国人民 的爱国主义精神就越加显示出强大的力量。
文化符号(3个)?
“文化符号”。
精选课件ppt
3
中国文化
• 汉语、北京故宫、长城、苏 州园林、孔子、道教、孙子 兵法、兵马俑、莫高窟、唐 帝国、丝绸、瓷器、京剧、 少林寺、功夫、西游记、天 坛、毛主席、针灸、中国烹 饪
精选课件ppt
4
美国文化
• 华尔街、百老汇、好 莱坞、麦当劳、NBA、 可口可乐、希尔顿、 万宝路、迪斯尼、硅 谷、哈佛大学、感恩 节、超人、自由女神 像、芭比娃娃、白宫、 橄榄球、爵士乐、星 巴克、沃尔玛
最新9.1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年最新公开课课件)ppt课件

(1)从文化生活的角度谈谈材料一对建设社 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启示。(8分)
【答案】①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 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②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走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树立高度的文化自 觉和文化自信。
③立足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 汲取人类优秀文化成果,与时俱进,不断创 新。
怎样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我所理解的教育技术
宁芸 宣威市民族中学
教育技术概念 对AECT’94教育技术概念的理解 我在教学中使用教育技术的情况
一、教育技术概念
教育技术是指利用各种理论及技术,通过 对教与学过程及相关资源的设计、开发、 利用、管理和评价,实现教育教学优化的 理论与实践。
躺在公园长椅上的人 在草地上肆意践踏的人们
变脸的户外广告
宣传牌的遭遇
4、怎样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2)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就要推动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 发展。
如何推动精神文明发展?(P100)
(3)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 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以人民 为中心的创作导向。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1.(2014年福建卷,39-1)文化积淀着一个 国家最深层的情感和精神追求,是一个民族保持 生机与活力的源泉,它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 的重要支撑,不断为国与国之间的交往增添绚丽 的色彩。
古老的中华文化走过了独具特色的辉煌历程。 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开启了中华文化复兴的新 征程,对中国社会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要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 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以人们喜 闻乐见、具有广泛参与性的方式推广开来。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PPT课件

8、2009年 我国第一部文化产业专项规划—— 《文化产业振兴规划》颁布实施
9、2011年十二五规划 鼓励和支持非公有制经 济进入文化领域,坚持把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作为 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
8
10、2011年十七届六中全会 《中共中央关于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 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首次提出“文化强国”
中华文化有影响
6
中共中央对文化发展的历次部署
1、1996年十四届六中全会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协议》“一 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
2、1997年十五大 明确提出把文化建设看作社 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部分,并指出文化建设是综 合国力的体现
3、2000年十五届五中全会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 “十五”规划的建议》中央文件中第一次出现发展 产业的字样
9
10
11
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一、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文化自觉是指人们在文化上的觉悟和觉醒以及对文
化 的地位、作用、发展规律和建设使命的深刻认识 和准确把握。 文化自信则是人们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以及 在此基础建立起来的对自身文化发展的坚定信心。 文化自觉是文化自信的基础,只有高度的文化自觉 才有坚定的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文化自觉的表现。
中国
美中两国文15
16
二、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品 发展文化产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满足人民
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必须坚持把社会 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按照 全面协调可持续的要求,推动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 使之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 重要支点、转变经济发展的重要着力点,为推动科 学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9、2011年十二五规划 鼓励和支持非公有制经 济进入文化领域,坚持把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作为 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
8
10、2011年十七届六中全会 《中共中央关于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 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首次提出“文化强国”
中华文化有影响
6
中共中央对文化发展的历次部署
1、1996年十四届六中全会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协议》“一 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
2、1997年十五大 明确提出把文化建设看作社 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部分,并指出文化建设是综 合国力的体现
3、2000年十五届五中全会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 “十五”规划的建议》中央文件中第一次出现发展 产业的字样
9
10
11
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一、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文化自觉是指人们在文化上的觉悟和觉醒以及对文
化 的地位、作用、发展规律和建设使命的深刻认识 和准确把握。 文化自信则是人们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以及 在此基础建立起来的对自身文化发展的坚定信心。 文化自觉是文化自信的基础,只有高度的文化自觉 才有坚定的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文化自觉的表现。
中国
美中两国文15
16
二、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品 发展文化产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满足人民
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必须坚持把社会 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按照 全面协调可持续的要求,推动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 使之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 重要支点、转变经济发展的重要着力点,为推动科 学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提高

(三)良好的国家形象和较为灵活的外交政策 良好的国家形象是国家力量和民族精神的 表现与象征,是综合国力的集中体现,是国家 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国家形象对国 际公众在心理、行为上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有时会产生比经济、军事更加显著的效果。新 中国成立以来,历届国家领导人高度重视国家 形象问题,经过几代人的共同努力,自强不息、 开放进取、和平发展的中国日益赢得国际社会 的尊重与支持。
文化外交已经成为中国总体外交的重要 组成部分。通过举办一系列大型文化活动和 开展文化交流,不仅宣传了中国的巨大发展 成就,也缩短了中国与世界各国的心理距离, 文化交流还促进了港、澳、台同胞的中华文 化认同。中国以参与者、合作者、建设者的 身份积极参与国际和地区事务,中国因素在 国际事务中的作用明显提高,话语权明显增 强。
二、大型国有文化企业应成为“主力军”, 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广大民营文化企业应成 为“生力军”,充分发挥自身的独特优势和 积极作用。
第三,要加强高端人才培养。 积极创造条件,有计划地培养一批有文 化、有素质、有能力的经营人才、管理人才、 专业技术人才特别是复合型人才;加大人才 机制创新,完善人才使用、竞争和激励机制, 吸引和挖掘优秀人才,使优秀人才进得来、 留得住、用得上。
其次,要推进文化体制创新。 体制机制是文化软实力发展的根本保障。 要加快推进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的转企改制, 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完善法人治 理结构,使之成为合格的市场主体。完善文 化市场体系,加快建立健全统一开放竞争有 序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改善宏观管理,不 断增强政府对文化产业的宏观调控能力。
辉煌的故宫、巍巍的长城、谜一样的秦皇陵、 神秘的三星堆、神圣而金碧辉煌的布达拉宫,不胜 枚举的古迹如星斗一样闪烁在中华大地;道家、儒 家、兵家等百花齐放;绘画、园林艺术、瓷器;中 国功夫、书法、绘画、传统服饰、京剧、中医等在 世界上都很有吸引力。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PPT

三、加快文化体制改革 文化是一种生产力,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 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越来越重要。 因此,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 文明,是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完成的重任。 要完成这一重任,改革文化体制是题中应有之义。 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促进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和 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 标的实现,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 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何为文化强国?
所谓文化强国,是指这个国家具有
强大的文化力量。 这种力量表现为具有高度文化素养 的国民、发达的文化产业、强大的 文化软实力。
软实力是文化和意识形态吸引力体现出来 的力量,是世界各国制定文化战略和国家 战略的一个重要参照系。表面上文化确乎 很“软”,但却是一种不可忽略的伟力。 任何一个国家在提升本国政治、经济、军 事等硬实力的同时,提升本国文化软实力 也是更为特殊和重要的。“提高国家文化 软实力”,这不仅是我国文化建设的一个 战略重点,也是我国建设和谐世界战略思 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 大复兴的重要前提。
举些有关文化软实力的列子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
十七届六中全会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就 是要着力推动社会主义先进 文化更加深入人心,推动社 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 全面发展,不断开创全民族 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社 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 保障、人们思想道德素质和 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的新 局面,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 神家园,为人类文明进步作 出更大贡献。
2010年数据比较
2015年数据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