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工厂技术文件[精编版]

合集下载

2023-智慧工厂基础架构技术方案V2-1

2023-智慧工厂基础架构技术方案V2-1

智慧工厂基础架构技术方案V2随着工业生产模式的不断升级,智能化制造已成为未来发展的趋势,也是当前工厂转型的重要方向。

而作为智能化制造的核心基础,智慧工厂基础架构技术在其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下面将为大家介绍“智慧工厂基础架构技术方案V2”的具体实现步骤。

步骤一:建立全局视图首先,需要建立一个全局视图,明确工厂内各个部门的位置、生产流程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

这个全局视图可以通过工厂布局图来实现。

建立全局视图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理解工厂内各个环节的作用,精确把握每一个环节的数据流动,在智慧工厂的后续操作中得以更好地处理。

步骤二:建立数据流程结构建立好全局视图后,接下来需要建立数据流程结构。

数据流程结构主要包括从机器、设备、传感器等获取数据,经过清洗、处理、转换等过程,最终将处理过的数据传递给相应的系统和应用程序。

数据流程的建立要充分考虑设备状态、机器操作流程,将其整合为有机的数据流程,以更好地为运行时数据处理和分析提供支持。

步骤三:建立实时数据流接下来是建立实时数据流,确保工厂各个节点之间的数据通信顺畅、稳定。

通过搭建实时数据流,可以实现数据流动的即时性,从而帮助工厂在生产过程中获得实时反馈,以更好地响应生产任务,并及时调整生产流程。

步骤四:建立混合云平台建立混合云平台是实现智慧工厂的关键之一。

通过建立混合云平台,可以与现有的IT系统进行集成,并将工厂内的数据、应用程序和系统云化,实现各种应用程序和系统之间的协同运作,从而提高工厂的生产效率。

步骤五:应用分析和机器学习最后需要将建立好的智慧工厂基础架构技术方案V2应用于分析和机器学习。

通过分析和机器学习的方法,可以更好地利用工厂内的数据,快速分析和识别出关键问题,并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从而优化工厂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

以上就是“智慧工厂基础架构技术方案V2”的实现步骤。

随着制造业智能化转型的加速,智慧工厂基础架构技术将逐步应用于更多的生产制造企业,推动工业制造向更高效、更智能化的方向不断发展。

智慧工厂技术文件

智慧工厂技术文件
园智能化系统建设原则应遵循以下几点: 立足信息化应用,对建筑智能化进行整体规划 信息化是个庞大、系统的建设工程,特别针对本项目建筑面积大,单体建筑多,建筑功能各异。为了保证信息化 建设最后能够满足使用要求,故需要以信息化应用的高度,对各步骤进行整体考虑,特别是大量硬件设施集成的智能 化,更需要站在信息化应用的高度进行统一规划。 成熟性与先进性结合原则 投标方案在设计过程中,需充分考虑采用技术的成熟性,对不够成熟的产品和技术将不予采用,这对于保证系统 的可靠运行具有重要的意义。即采用的技术和产品是经过多次实际考核的,采用后,安装调试完毕后,即能正常运行。 采用目前国际或国内广泛应用的主流技术和成熟的技术,以保证在相当一段时间内,系统不致被淘汰。在保证成熟性 和经济性的前提下,技术适当超前。 标准化与开放性原则 采用标准化、结构化、模块化设计。系统平台与技术应能充分配合未来功能及项目扩充的需求,避免重复投资。 选用的技术设备应具有协同运行的能力。无论是系统设备,还是系统软件,都应具有良好的开放性,并提供标准 接口,便于系统将来的拓展或升级。 按需建设原则 必须认真做好需要分析,既不能为达到某一智能化等级而一味追大求全,也不能脱离标准指导出现不必要的失误。 安全性与保密性原则 管理系统具有对系统运行状态的监控、分析、优化、故障监测及在线排除、设备和部件的容错等功能,以提高系 统自身和信息传递的安全性,系统应具有保密性,避免学校重要信息外泄。 “以人为本”的服务性原则 学校不同与一般建筑,应始终强调“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舒适、安全、方便、高效、环保、灵活、便于维护的建 设理念应体现在各个细部。
➢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GB/T50312-2007) ➢ 《商用建筑线缆标准》(EIA/TIA-568B) ➢ 《商用建筑通信通道和空间标准》(EIA/TIA-569) ➢ 《商用建筑电信设施管理标准》(EIA/TIA-606) ➢ 《商用建筑通信接地接续要求》(EIA/TIA-607) ➢ 《信息技术互连国际标准》(ISO/IEC11801-95) ➢ 《通信光缆的一般要求》(GB/T7427-87) ➢ 《通信布线系统信息技术欧洲标准》(EN50173) ➢ 《无屏蔽双绞线系统现场测试传输性能规范》(EIA/TIATSB67) ➢ 《工业企业通信设计标准》(GBJ42-81) ➢ 《工业企业通信接地设计规范》(GBJ79-85) ➢ 《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200-94) ➢ 《有线电视网络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Y5073-2005) ➢ 《彩色电视图像质量主观评估方法》(GB7401-87) ➢ 《国际图像音视频编码标准》(ISO11172) ➢ 《扩声系统的声学特性指标与测量方法》(WH01-93) ➢ 《厅堂扩声系统声学特性指标》(GYJ25-86) ➢ 《厅堂扩声特性测量方法》(GB4949-85) ➢ 《厅堂扩声系统设备互联的优选电气配接值》(SJ2112) ➢ 《会议系统及其音频性能要求》(GB/T15381-94) ➢ 《视听视频和电视设备及系统音频盒式系统》(GB/T14220-93) ➢ 《语言清晰度指数的计算方法》(GB/T15485) ➢ 《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50348-2004) ➢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95-2007) ➢ 《安全防范工程费用概预算编制办法》(GA/T70-2004)

智慧工厂解决方案

智慧工厂解决方案

智慧工厂解决方案
《智慧工厂解决方案》
随着工业的发展,智慧工厂已经成为了当前工业制造业的一个重要趋势。

智慧工厂是利用物联网、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现代科技手段,实现智能化、自动化和灵活化生产的工厂模式。

在智慧工厂中,生产设备、生产流程和生产管理都通过互联网进行连接,实现了生产信息的实时监控、资源的自动调配和生产的灵活调整,大大提升了工厂的生产效率和质量水平。

要实现智慧工厂,首先需要建立一个完善的信息网络系统。

通过网络连接,实现各生产设备之间的互联,实现生产数据的实时采集与传输。

然后,通过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对采集到的生产数据进行智能分析和处理,为生产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另外,智慧工厂还需要实现自动化生产,包括自动化设备、自动化仓储和自动化物流等方面的技术应用。

最后,智慧工厂还需要实现数字化管理,通过信息化技术和管理系统,实现生产计划、任务分配和生产进度的全面管理和监控。

智慧工厂的建设可以带来很多好处。

首先,可以大大提升工厂的生产效率和产能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

其次,可以提升产品的质量水平,减少因人为操作而导致的错误。

再者,可以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满足不同客户个性化需求。

最后,还可以提升工厂的环保和安全水平,实现可持续发展。

总而言之,智慧工厂解决方案将为制造业带来全新的生产模式和管理模式,为企业提供更多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希望越来越
多的企业可以重视智慧工厂建设,通过科技创新,实现工业制造的全面升级。

新版智慧工厂管理系统技术方案20180115V1.0.pdf

新版智慧工厂管理系统技术方案20180115V1.0.pdf
技有限公司 2018-1-18 V1.2
目录
一、 关于新导 .................................................................................................................... 5 竞争优势 ................................................................................................................................... 7 二、 概述 ............................................................................................................................ 9
2.1 项目概述 ....................................................................................................................... 9 2.2 UWB 介绍 .................................................................................................................... 11 三、 需求分析 .................................................................................................................. 13 四、 方案设计 .................................................................................................................. 14 4.1 二楼产线区域设计思路 .............................................................................................. 14 4.2 产线 1-3# 区域设计思路 ............................................................................................. 17 4.3 产线 4#区域设计思路 ................................................................................................ 18 4.4 定位基站统计 ............................................................................................................. 20 五、 系统介绍 .................................................................................................................. 21 5.1 系统构架 ..................................................................................................................... 22 5.2 系统功能 ...................................................................................................................... 23 5.2.1 人员管理 ................................................................................................................... 23

智能制造标准清单

智能制造标准清单

序号标准分类出台时间标准号/计划号标准名称1智能工厂-通用技术2022GB/T 41255-2022智能工厂 通用技术要求2数字化车间2022GB/T 41257-2022数字化车间功能安全要求3数字化车间2022GB/T 41392-2022数字化车间可靠性通用要求4数字化车间2022GB/T 41260-2022数字化车间信息安全要求5数字化车间2022GB/T 41301-2022智能制造环境下的IPv6地址管理要求6数字化车间2022GB/T 41256-2022机器人制造数字化车间装备互联互通和互操作规范7智能制造-个性化定制2021GB/T 40814-2021智能制造 个性化定制 能力成熟度模型8智能制造-工业云服务2021GB/T 40693-2021智能制造 工业云服务 数据管理通用要求9智能制造-架构2021GB/T 40647-2021智能制造 系统架构10智能工厂-虚拟工厂2021GB/T 40654-2021智能制造 虚拟工厂信息模型11智能资质-对象标识2021GB/T 40649-2021智能制造 制造对象标识解析系统应用指南12智能工厂-虚拟工厂2021GB/T 40648-2021智能制造 虚拟工厂参考架构13智能工厂-智能生产订单2021GB/T 40655-2021智能生产订单管理系统 技术要求14智能工厂-机器视觉在线检测2021GB/T 40659-2021智能制造 机器视觉在线检测系统 通用要求15信息物理系统2021GB/T 40020-2021信息物理系统 参考架构16信息物理系统2021GB/T 40021-2021信息物理系统 术语17信息技术2021GB/T 40203-2021信息技术 工业云服务 服务协议指南18智能工厂-架构-云制造2020GB/T 39474-2020基于云制造的智能工厂架构要求19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2020GB/T 39116-2020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模型20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2020GB/T 39117-2020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评估方法21智能工厂-安全监测2020GB/T 39173-2020智能工厂 安全监测有效性评估方法22智能工厂-工业控制2020GB/T 38847-2020智能工厂 工业控制异常监测工具技术要求23智能工厂-生产过程控制数据传输2020GB/T 38854-2020智能工厂 生产过程控制数据传输协议24智能工厂-过程工业能源管控2020GB/T 38848-2020智能工厂 过程工业能源管控系统技术要求25智能工厂-工业自动化2020GB/T 38846-2020智能工厂 工业自动化系统工程描述类库26智能工厂-工业自动化2020GB/T 38844-2020智能工厂 工业自动化系统时钟同步、管理与测量通用规范27智能制造-射频识别系统2020GB/T 38668-2020智能制造 射频识别系统 通用技术要求28智能制造-射频识别系统2020GB/T 38670-2020智能制造 射频识别系统 标签数据格式29智能制造-人机交互系统2020GB/Z 38623-2020智能制造 人机交互系统 语义库技术要求30数字化车间-网络架构2020GB/T 38869-2020基于OPC UA的数字化车间互联网络架构31智能工厂-数控装备2020GB/T 39561.1-2020数控装备互联互通及互操作 第1部分:通用技术要求32智能工厂-数控装备2020GB/T 39561.2-2020数控装备互联互通及互操作 第2部分:设备描述模型33智能工厂-数控装备2020GB/T 39561.3-2020数控装备互联互通及互操作 第3部分:面向实现的模型映射34智能工厂-数控装备2020GB/T 39561.4-2020数控装备互联互通及互操作 第4部分:数控机床对象字典35智能工厂-数控装备2020GB/T 39561.5-2020数控装备互联互通及互操作 第5部分:工业机器人对象字典36智能工厂-数控装备2020GB/T 39561.6-2020数控装备互联互通及互操作 第6部分:数控机床测试与评价37智能工厂-数控装备2020GB/T 39561.7-2020数控装备互联互通及互操作 第7部分:工业机器人测试与评价38智能制造-对象标识2019GB/T 37695-2019智能制造 对象标识要求39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2019GB/T 37393-2019数字化车间 通用技术要求40数字化车间-术语和定义2019GB/T 37413-2019数字化车间 术语和定义41数字化车间-机床制造2019GB/T 37928-2019数字化车间 机床制造 信息模型42智能工厂-安全控制2019GB/T 38129-2019智能工厂 安全控制要求43智能工厂-工业云2019GB/T 37724-2019信息技术 工业云服务 能力通用要求44智能工厂-工业云2019GB/T 37700-2019信息技术 工业云 参考模型45智能工厂-工控安全2018GB/T 36323-2018信息安全技术 工业控制系统安全管理基本要求46数据管理能力2018GB/T 36073-2018数据管理能力成熟度评估模型。

智能制造工厂智能化改造技术手册

智能制造工厂智能化改造技术手册

智能制造工厂智能化改造技术手册随着科技的发展,智能制造已经成为工业界的热门话题。

智能制造工厂的建设和智能化改造对于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本手册旨在介绍智能制造工厂智能化改造的技术要点和实施步骤,帮助企业更好地进行智能化改造。

1. 智能制造工厂概述智能制造工厂是指通过先进的技术和系统集成,实现生产过程全面自动化、信息化和智能化的工厂。

智能制造工厂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升产品质量,并可以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

2. 智能化改造技术要点2.1 自动化生产线智能制造工厂的核心是自动化生产线。

自动化生产线可以实现产品的自动化加工、装配和检测,减少人为操作的干预,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稳定性。

2.2 传感器与物联网技术传感器和物联网技术的应用是智能制造的重要基础。

通过在设备和产品中安装传感器,可以实时采集各种数据,包括温度、压力、湿度等信息,以及产品的运行状态。

物联网技术可以将这些数据进行传输、分析和应用,实现设备之间的互联互通,并为决策提供依据。

2.3 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可以为智能制造工厂提供智能化的决策支持和优化能力。

通过分析大数据、模拟仿真和机器学习算法,可以预测生产过程中的问题,优化生产计划和调度,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2.4 虚拟仿真与数字孪生虚拟仿真技术可以在实际生产前进行全面的仿真和优化。

通过建立工厂的数字孪生模型,可以模拟产品的生产过程,优化工艺流程和设备配置,避免生产过程中的错误和风险。

3. 智能化改造实施步骤3.1 制定智能化改造计划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和发展需求,制定智能化改造的计划和目标。

明确改造的范围和重点,确定投资预算和时间节点。

3.2 选型与采购根据智能化改造计划,选择适合的智能化设备和系统。

考虑设备的功能、性能、稳定性和成本等因素,并与供应商进行沟通和谈判,进行设备的采购和合同签订。

3.3 设备安装与调试根据设备的安装指南和流程,进行设备的安装和调试工作。

智慧工厂系统解决方案

智慧工厂系统解决方案

智慧工厂系统解决方案第1篇智慧工厂系统解决方案一、前言随着工业4.0时代的到来,智慧工厂成为制造业发展的重要趋势。

为实现生产自动化、信息化及智能化,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增强企业竞争力,本方案围绕智慧工厂的核心需求,结合先进的信息技术、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手段,提供一套合法合规的智慧工厂系统解决方案。

二、目标与原则1. 目标:- 提高生产效率,缩短生产周期;- 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 实现生产过程透明化、智能化,提高管理效率;- 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增强市场竞争力。

2. 原则:- 合法合规,确保系统建设符合国家法律法规要求;- 安全可靠,保障生产安全、数据安全;- 系统集成,实现各业务系统高效协同;- 易用易维护,降低用户使用和维护成本;- 可持续发展,满足企业长期发展需求。

三、解决方案1. 基础设施层:- 构建高速、稳定、可靠的网络环境,满足生产设备、信息系统互联互通需求;- 部署智能传感器、工业相机、机器人等智能设备,实现生产现场数据实时采集、传输、处理。

2. 平台层:- 搭建工业互联网平台,整合生产、供应链、销售等业务系统,实现数据共享、业务协同;- 利用大数据技术,对生产数据进行挖掘、分析,为企业提供决策支持;- 应用云计算技术,提供弹性、可扩展的计算资源,满足企业不断增长的计算需求。

3. 应用层:- 设计智能生产管理系统,实现生产计划、生产调度、质量控制、设备管理等业务智能化;- 构建智能仓储物流系统,提高物料配送效率,降低库存成本;- 部署智能运维系统,实时监控设备状态,预防设备故障,降低维修成本;- 搭建企业级数据分析和可视化平台,为管理层提供决策依据。

4. 安全与合规:- 建立完善的信息安全防护体系,保障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遵循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确保数据合法合规使用;- 定期对系统进行安全检查、评估,防范潜在风险。

5. 培训与支持:- 提供全方位的培训服务,确保用户熟练掌握系统操作;- 设立技术支持团队,及时解决用户在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定期收集用户反馈,持续优化系统功能,满足用户需求。

智慧工厂方案 (2)

智慧工厂方案 (2)

智慧工厂方案介绍智慧工厂是指通过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技术手段对传统工厂进行升级和改造,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和优化资源配置的一种生产模式。

智慧工厂方案旨在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智能设备,实现生产过程的数字化、智能化和自动化,并通过实时数据分析和决策支持系统,提供实时监控、预测分析和优化调度等功能,以实现生产过程的高效管理和优化。

总体架构智慧工厂方案的总体架构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数据采集层:通过传感器、智能设备等手段,对工厂内各个环节的生产数据、设备状态、能源消耗等进行实时采集和监测。

2.数据传输层:将数据从数据采集层传输到数据处理层。

可以通过有线或无线方式进行数据传输,确保数据的及时性和可靠性。

3.数据处理层: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存储、处理和分析。

包括数据清洗、数据挖掘、模型训练等环节,以提取有价值的信息和知识。

4.决策支持层:基于数据处理层提供的信息和知识,进行实时监控和预测分析,优化生产调度和资源配置。

5.自动化控制层:根据决策支持层的指令,对生产环节进行自动化控制,包括设备控制、生产调度、物料运输等。

6.可视化展示层:将数据处理和决策支持的结果以图表、报表等形式展示给用户,实时监控生产情况,帮助用户做出决策和调整生产计划。

核心技术智慧工厂方案涉及多个领域的技术,核心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物联网技术物联网技术是智慧工厂方案的基础,通过传感器、智能设备等手段,将生产环节中的各个要素实现连接,实现数据的实时采集和传输。

物联网技术包括传感器技术、通信技术、网络技术等。

大数据技术智慧工厂需要对海量的数据进行存储、处理和分析,以提取有价值的信息和知识。

大数据技术包括数据存储技术、数据处理技术、数据挖掘技术等。

人工智能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在智慧工厂方案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包括机器学习、深度学习、图像识别等技术,可以通过对数据进行分析和挖掘,实现生产环节的自动化和优化。

边缘计算技术边缘计算技术是指将计算和存储等资源放置在靠近生产环节的边缘设备上,以减少数据的传输延迟和网络资源的占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厅堂扩声系统设备互联的优选电气配接值》(SJ2112)
《会议系统及其音频性能要求》(GB/T15381-94)
《视听视频和电视设备及系统音频盒式系统》(GB/T14220-93)
《语言清晰度指数的计算方法》(GB/T15485)
《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50348-2004)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95-2007)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GB/T50312-2007)
《商用建筑线缆标准》(EIA/TIA-568B)
《商用建筑通信通道和空间标准》(EIA/TIA-569)
《商用建筑电信设施管理标准》(EIA/TIA-606)
《商用建筑通信接地接续要求》(EIA/TIA-607)
《信息技术互连国际标准》(ISO/IEC11801-95)
成熟性与先进性结合原则
投标方案在设计过程中,需充分考虑采用技术的成熟性,对不够成熟的产品和技术将不予采用,这对于保证系统的可靠运行具有重要的意义。即采用的技术和产品是经过多次实际考核的,采用后,安装调试完毕后,即能正常运行。采用目前国际或国内广泛应用的主流技术和成熟的技术,以保证在相当一段时间内,系统不致被淘汰。在保证成熟性和经济性的前提下,技术适当超前。
《有线电视网络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Y5073-2005)
《彩色电视图像质量主观评估方法》(GB7401-87)
《国际图像音视频编码标准》(ISO11172)
《扩声系统的声学特性指标与测量方法》(WH01-93)
《厅堂扩声系统声学特性指标》(GYJ25-86)
《厅堂扩声特性测量方法》(GB4949-85)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92)
《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93)
《电子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GBT2887-2000)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50343-2004)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32-92)
《电气装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T50169)
三、
本次智能化系统项目的建设应遵循国际、国家最新的智能化系统建设标准、规范。
主要参考的标准为: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06)
《智能建筑施工及验收规范》(DG/TJ08-601-2001)
《智能建筑评估标准》(DG/TJ08-602-2001)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T50311-2007)
城南新区九年一贯制学校及附属幼儿园智能化系统建设原则应遵循以下几点:
立足信息化应用,对建筑智能化进行整体规划
信息化是个庞大、系统的建设工程,特别针对本项目建筑面积大,单体建筑多,建筑功能各异。为了保证信息化建设最后能够满足使用要求,故需要以信息化应用的高度,对各步骤进行整体考虑,特别是大量硬件设施集成的智能化,更需要站在信息化应用的高度进行统一规划。
4.校园一卡通系统
5.校园广播系统
6.信息发布系统
7.多媒体会议系统
8.有线电视系统
9.综合管路系统
10.机房工程
11.多媒体教学系统
12.精品课程录播系统
13.校园智能化集成管理系统
五、
1
2
3
投标人须保证本项目所提供的软件均为正版软件,且所提供的软件、中间件及开发接口的版权、著作权无争议。
《通信光缆的一般要求》(GB/T7427-87)
《通信布线系统信息技术欧洲标准》(EN50173)
《无屏蔽双绞线系统现场测试传输性能规范》(EIA/TIATSB67)
《工业企业通信设计标准》(GBJ42-81)
《工业企业通信接地设计规范》(GBJ79-85)
《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200-94)
《入侵探测器通用技术条件》(GB10408.1-1989)
《防盗报警中心控制台设计规范》(GB/T16572-1996)
公安部、国家技术监督局〈1999〉)《安全技术防范产品管理办法》
公安部技防办〈1995〉15号)《关于执行GA/T75标准的通知》
《安全防范系统验收规则》(GA308-2001)
《工业企业通讯接地规范》(GB579-85)
安全性与保密性原则
管理系统具有对系统运行状态的监控、分析、优化、故障监测及在线排除、设备和部件的容错等功能,以提高系统自身和信息传递的安全性,系统应具有保密性,避免学校重要信息外泄。
“以人为本”的服务性原则
学校不同与一般建筑,应始终强调“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舒适、安全、方便、高效、环保、灵活、便于维护的建设理念应体现在各个细部。
《安全防范工程费用概预算编制办法》(GA/T70-2004)
《安全防范系统通用图形符号》(GA/T74-2000)
《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GA/T75-94)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安全行业标准》(GA38-92)
《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198-94)
《工业电视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J115-87)
标准化与开放性原则
采用标准化、结构化、模块化设计。系统平台与技术应能充分配合未来功能及项目扩充的需求,避免重复投资。
选用的技术设备应具有协同运行的能力。无论是系统设备,还是系统软件,都应具有良好的开放性,并提供标准接口,便于系统将来的拓展或升级。
按需建设原则
必须认真做好需要分析,既不能为达到某一智能化等级而一味追大求全,也不能脱离标准指导出现不必要的失误。
智慧工厂技术文件[精编版]
一、
二、
本次要求采用智能化集成管理技术,即:互联网络技术、自动化控制技术、数字化技术,进行精心设计、,从而提高本智能化项目高新技术的含量,满足工厂生产、销售的要求。本智能化应结合中国智能化建筑发展的实际情况,系统规划除满足国家智能建筑基本功能的标准,同时应具有适度超前的扩展性。同时考虑到各单体在使用功能上的特点,各智能化应用系统上的配置和产品档次具有多样化和可分步实施的扩展性。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验收规范》(GBJ50116-92)
《建筑装饰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JGJ73-91)
《防静电工程技术规范》(DGJ08-83-2000)
四、
为保证该智能化工程建成之后满足整个项目的功能需求,本次招标智能工厂系统包含如下13个子系统:
1.综合布线系统
2.计算机网络系统
3.校园安防系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