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选WilliamBlake威廉布莱克及作品英国文学家

合集下载

从英诗的美学角度鉴赏《London》

从英诗的美学角度鉴赏《London》

从英诗的美学角度鉴赏《London》作者:张玉姣来源:《青年文学家》2019年第18期[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9)-18--011.作者简介威廉·布莱克(William Blake),英国文学史上伟大浪漫主义诗人之一。

主要诗作有诗集《纯真之歌》、《经验之歌》等。

其早期作品简洁明快,中后期作品趋向玄妙深沉,充满神秘色彩。

他一生中与妻子相依为命,以绘画和雕版的劳酬过着简单平静的创作生活。

后来诗人叶芝等人重编了他的诗集,人们才惊讶于他的虔诚与深刻。

接着是他的书信和笔记的陆续发表,他的神启式的伟大画作也逐渐被世人所认知,于是诗人与画家布莱克在艺术界的崇高地位从此确立无疑。

布莱克的诗摆脱了18世纪古典主义教条的束缚,以清新的歌谣体和奔放的无韵体抒写理想和生活,有热情,重想象,开创了浪漫主义诗歌的先河。

他的浪漫主义气息远比其后的浪漫主义诗人,如华兹华斯、济慈、雪莱等更加深刻。

布莱克写作风格独特,被20世纪的学者们誉为英国文学史上最重要的伟大诗人之一。

《伦敦》主要写了当诗人走在伦敦街头时看到的悲惨景象。

在被占领的伦敦街道上,行人面容哀伤,婴儿们害怕地哭泣,禁令在不断地传达出来。

从教堂传出来的是扫烟囱的孩子的凄厉的哭声,士兵不断地倒在鲜血中,而在深夜,路边的妓女不停的诅咒声压过了新生婴儿的哭声,喜宴变成了丧葬仪式。

诗中诗人描写的就是这样一幅悲惨的景象。

2.《伦敦》的美学特征2.1音乐美诵读一首好诗,就像聆听一首优美的歌曲。

诗歌最早是和音乐一起诞生,在我国古代,合乐者为诗,不合乐者为歌。

而英诗中语言也具有很强的音乐性,雪莱在《诗辩》中说:“诗人的语言总是会有某种划一而和谐的声音之重现。

凡是诗情充溢的语言,都遵守和谐重现的规律,同时还注意这种规律与音乐美的关系”。

埃德加·艾伦·坡也认为“诗是与愉悦的思想结合在一起的音乐”。

在《伦敦》这首诗中,全诗由四个诗节组成,以五音步抑扬格的形式写成。

william blake 的文学作品

william blake 的文学作品

威廉·布莱克(William Blake,1757年-1827年),是英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先驱者之一,同时又是18世纪英国文学的特殊代表。

他在文学领域涵盖了诗歌、散文、绘画等多种形式,作为一位多才多艺的艺术家,他的作品广泛地表达了对宗教、社会、政治等方面的兴趣和反思。

在威廉·布莱克的文学作品中,最为人熟知的是他的诗歌作品。

他的诗歌作品以其深刻的思想和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而著称,打破了当时诗歌创作的传统形式,开辟了新的文学风景。

以下将对威廉·布莱克的文学作品进行探讨和分析。

一、威廉·布莱克的诗歌作品1. "The Tyger"(《老虎》)这首诗是威廉·布莱克最著名的作品之一,被誉为是他的代表作。

诗中描绘了一只老虎的形象,探讨了人类对于自然、创造力和造物主的认知与思考。

通过对老虎的描绘,布莱克表达了对造物主的钦佩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同时也蕴含着对于恶和暴力的思考。

2. "Songs of Innocence and Experience"(《无辜与经验之歌》)这是布莱克的一部诗集,包含了一系列的短诗,主题涵盖了对于童年时期的无辜与纯真的追忆,以及成年后所面临的经验和挑战。

诗集中的作品多以儿童的视角来描绘世界,通过对无辜和经验的对比,反映了布莱克对人性和社会的深刻思考。

3. "The Marriage of Heaven and Hell"(《天堂与地狱的婚姻》)这首诗是布莱克的另一部代表作,通过对天堂和地狱的对立与统一的思考,表达了布莱克对于宗教、道德和人性的独特见解。

诗中融合了宗教、哲学、神秘主义等多种元素,展现了布莱克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思想深度。

二、威廉·布莱克的散文作品除了诗歌作品之外,布莱克还有大量的散文作品,其中最著名的是《天真与经验的对照》,这部作品深刻地探讨了人类天性和社会现实的关系,对于儿童、教育和社会问题进行了系统性的分析和解读。

英诗经典名家名译:布莱克诗选

英诗经典名家名译:布莱克诗选

英诗经典名家名译:布莱克诗选以《英诗经典名家名译:布莱克诗选》为标题,写一篇3000字的中文文章20世纪英国诗人William Blake(威廉布莱克)以深厚的诗意,描绘出不朽的文学文化瑰宝。

他的诗歌极具张力,揭示生命与激情,影响了许多具有影响力的诗人和作家,因为它们是当代文学的灵感眼睛。

在他激动人心的诗歌中,最为著名的是自然的和革命的主题。

让我们更深入的探索一下布莱克诗歌构成的内涵。

从布莱克诗歌中可以看出,他对自然有着深刻的认识。

他敏锐地感受到大自然的变化,用充满活力的形象把自然的美丽和宁静表现出来。

在他的《西格蒙德哈罗德》中,他用缠绵的语言描述“山中的柔情”,以及“树林的清新”,用他的磨练的诗意来展示自然的美丽。

在《玛格丽特拉尔斯》中,他把大自然与思想的活力相结合,把一抹活力的色彩涂抹在精致的画面上:在天际绽放着“灿烂的火焰”,花朵在“阳光下绽放”,在山腰间满是“野花浓香”。

正是他对大自然的深情和热爱,使他的诗歌更加生动。

另一方面,布莱克也是20世纪有影响力的革命者。

在他的诗歌中,他对政治领域持有不同的观点,他虽然不属于任何政党,但在诗歌中把自己的政治思想表达出来,表达着他对个人自由和国家自由的渴望。

在《孩子们的歌谣》中,他用激昂的语言把自由的渴望表达出来:“让我们穿越这些古老的门,去追寻我们的自由!”正是这样的诗句,激发了一股反抗的洪流,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追求自由。

布莱克以其卓越的诗意把自然与革命融合在一起,用一种超越时代的思想来激发和引领人们。

他的诗歌为世人留下了灿烂的精神文明礼物,把自由、勇敢和创新的精神传递给后代,令人不忘初心。

可以说,布莱克是20世纪最富想象力的诗人之一,他的伟大与他的诗歌分不开,他的不朽的灵感及其激动人心的思想,为世界提供了一种完全不同的文学意识,影响着后世的文学家。

此,以《英诗经典名家名译:布莱克诗选》为标题,深度研究布莱克诗歌,可以让我们既体会到自然的美妙,又可以深刻体会到布莱克对自由和革命的热情,更可以从布莱克诗歌中学到更多的生命力量,坚定信心,勇敢地去追求自由精神。

超脱世俗的诗人画家——英国浪漫主义先驱威廉·布莱克

超脱世俗的诗人画家——英国浪漫主义先驱威廉·布莱克

在十八世纪中晚期,有一位英国人,他终其一生作诗、绘画、出版自己的诗画集,却因为不被世俗欣赏而穷困潦倒。

布莱克一生都没有得到世俗和官方的认可,其作品也罕有人重视,直到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才又被人惊讶于他的虔诚与深刻,随着他的书信和笔记的发表,他的画作也逐渐被人们所认知超脱世俗的诗人画家/《中国民商》 庄双博真正的天才往往被世人认为是疯子,究其原因是其个人超前的天赋不适应当时落后的社会环境,其作品也很难被世人所理解。

这种现象在文学界、艺术界多有发生,达·芬奇、透纳、蒙克、梵高……这些曾经人们眼中的疯子无一不是伟大的艺术家。

在十八世纪中晚期,有一位英国人,他终其一生作诗、绘画、出版自己的诗画集,却因为不被世俗欣赏而穷困潦倒。

他是英国浪漫主义诗歌的开创者,以清新的歌谣体和奔放的无韵体抒写理想和生活。

他是英国浪漫主义绘画的杰出代表,他的画作多源自想象和幻觉,不重形似而以精神力量为主要表达。

他是坚持自己创作的独立出版人,他曾自创书画同版的铜板蚀刻方式,并独立出版诗画集。

他就是威廉·布莱克,但他所出版的作品并没有获得大卖,虽然纯手工精美制作,但并没有得到当时人们的认可,即便几先令的售价也卖得极为缓慢。

而现如今,单是复制品都可以卖到上千美元。

早在1919年,周作人就在《少年中国》一卷八期上发表了《英国诗人勃来克的思想》一文,首次介绍了布莱克诗歌艺术的特性及其艺术思想的核心。

周作人在文中说,布莱克是诗人、画家,又是神秘的宗教家;他的艺术是以神秘思想为本,用了诗与画,做表现的器具; 他重想象(imagination)和感兴(inspiration),其神秘思想多发表在预言书中,尤以《天国与地狱的结婚》一篇为最重要,并第一次译出布莱克长诗《天真的预言》的总序四句:一粒沙子看出世界,一朵野花里见天国。

在你掌里盛住无限,一时间里便是永远。

(英文原文:To see a World in a Grain of Sand And a Heaven in a Wild Flower, Hold Infinity in the palm of your hand And Eternity in an hour.)这四句诗也曾被其他学者翻译为多种版本,如李叔同译文版: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国,君掌盛无边,刹那含永劫。

william Blake威廉 布莱克

william Blake威廉 布莱克
“And because I am happy, & dance & sing, They think they have done me no injury, And are gone to praise God & his Priest & King, Who make up a heaven of our misery”.
“Because I was happy upon the heath, And smil‟d among the winter‟s snow; They clothed me in the clothes of death, And taught me to sing the notes of woe.
• 梁宗岱 译
扫烟囱孩子(一) 选自《天真之歌》 (卞之琳译)
• • • •
• • • •
我母亲死的时候,我还小得很, 我父亲把我拿出来卖给了别人, 我当时还不大喊得清“扫呀,扫,” 我就扫你们烟囱,裹煤屑睡觉。
有个小托姆,头发卷得像小羊头, 剃光的时候,哭得好伤心,好难受, 我就说:“小托姆,不要紧,光了脑袋, 大起来煤屑就不会糟蹋你白头发。”
The Tiger
Ah Sunflower!
• • • • Ah Sunflower, weary of time, Who countest the steps of the sun; Seeking after that sweet golden clime Where the traveller's journey is done;
Literary Creations
1. Poems
Poetical Sketches 《诗歌素描》his first collection of poems Songs of Innocence (1789)《天真之歌》 Songs of Experience (1794)《经验之歌》

从英诗的美学角度鉴赏《London》

从英诗的美学角度鉴赏《London》

文学评论·外国文学从英诗的美学角度鉴赏《London》张玉姣 西北大学[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9)-18-121-011.作者简介威廉•布莱克(William Blake),英国文学史上伟大浪漫主义诗人之一。

主要诗作有诗集《纯真之歌》、《经验之歌》等。

其早期作品简洁明快,中后期作品趋向玄妙深沉,充满神秘色彩。

他一生中与妻子相依为命,以绘画和雕版的劳酬过着简单平静的创作生活。

后来诗人叶芝等人重编了他的诗集,人们才惊讶于他的虔诚与深刻。

接着是他的书信和笔记的陆续发表,他的神启式的伟大画作也逐渐被世人所认知,于是诗人与画家布莱克在艺术界的崇高地位从此确立无疑。

布莱克的诗摆脱了18世纪古典主义教条的束缚,以清新的歌谣体和奔放的无韵 体抒写理想和生活,有热情,重想象,开创了浪漫主义诗歌的先河。

他的浪漫主义气息远比其后的浪漫主义诗人,如华兹华斯、济慈、雪莱等更加深刻。

布莱克写作风格独特,被20世纪的学者们誉为英国文学史上最重要的伟大诗人之一。

《伦敦》主要写了当诗人走在伦敦街头时看到的悲惨景象。

在被占领的伦敦街道上,行人面容哀伤,婴儿们害怕地哭泣,禁令在不断地传达出来。

从教堂传出来的是扫烟囱的孩子的凄厉的哭声,士兵不断地倒在鲜血中,而在深夜,路边的妓女不停的诅咒声压过了新生婴儿的哭声,喜宴变成了丧葬仪式。

诗中诗人描写的就是这样一幅悲惨的景象。

2.《伦敦》的美学特征2.1音乐美诵读一首好诗,就像聆听一首优美的歌曲。

诗歌最早是和音乐一起诞生,在我国古代,合乐者为诗,不合乐者为歌。

而英诗中语言也具有很强的音乐性,雪莱在《诗辩》中说:“诗人的语言总是会有某种划一而和谐的声音之重现。

凡是诗情充溢的语言,都遵守和谐重现的规律,同时还注意这种规律与音乐美的关系”。

埃德加•艾伦•坡也认为“诗是与愉悦的思想结合在一起的音乐”。

在《伦敦》这首诗中,全诗由四个诗节组成,以五音步抑扬格的形式写成。

英国文学--布莱克Blake

英国文学--布莱克Blake

羔羊 小羊羔谁创造了你 你可知道谁创造了你 给你生命,哺育着你 在溪流旁,在青草地; 给你穿上好看的衣裳, 最软的衣裳毛茸茸多漂亮; 给你这样温柔的声音, 让所有的山谷都开心; 小羔羊谁创造了你 你可知道谁创造了你;

小羔羊我要告诉你, 小羔羊我要告诉你; 他的名字跟你的一样, 他也称他自己是羔羊; 他又温顺又和蔼, 他变成了一个小小孩, 我是个小孩你是羔羊 咱俩的名字跟他一样。 小羔羊上帝保佑你。 小羔羊上帝保佑你。

Poetic Features
strong visual mind (From Childhood , Blake had a strongly visual mind; Whatever he imagined , he also saw. ) plain and direct language (His poems often carry the lyric beauty with immense compression of meaning.) the wide use of symbolism
WILLIAM BLAKE ( 1757--1827 )
the most independent and original of romantic poet and artist of the 18th century

His Life
born into a hosier’s family in London He was sent to a drawing school and was later apprenticed to an engraver. In 1779, he began his career as an engraver In 1783, his first set of poems, Poetical Sketches, was published. died in 1827 from an unknown disease that he called “that Sickness to which there is no name.”

英国作家Blake

英国作家Blake
"When my mother died, I was very young, And my father sold me while yet my tongue Could scarce cry 'weep, weep, weep, weep,' So young chimneys I sweep and in soot I sleep." ("The Chimney Sweeper")
“呼唤迷失的灵魂 哭泣而涕下夜间的露水 汗、泪)” 呼唤迷失的灵魂,哭泣而涕下夜间的露水 呼唤迷失的灵魂 哭泣而涕下夜间的露水(汗
Is this a holy thing to see In a rich and fruitful land, Babes reduc'd to misery, Fed with cold and usurous hand?
Examples
Songs of Innocence
"Mother bore me in the southern wild, And I am black, but O! my soul is white; White as an angel is the English child, But I am black, as if bereav'd of light" ("The Little Black Boy")
Hate of the church and tthe child, In trembling zeal he seiz'd his hair: He led by his little coat, And all admir'd the Priestly care. 神父坐在他旁边谛听, 神父坐在他旁边谛听, 激动地抓住他的头发:: 激动地抓住他的头发:: 他拽着小外衣揪牢这孩子, 他拽着小外衣揪牢这孩子, 大家都佩服这神父的心机。 大家都佩服这神父的心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你炯炯的两眼中的火 • 燃烧在多远的天空或深渊? • 他乘着怎样的翅膀搏击? • 用怎样的手夺来火焰?
• And what shoulder, & what art,
• 又是怎样的膂力,怎样的技巧,
• Could twist the sinews of thy heart? • 把你的心脏的筋肉捏成?
优选WilliamBlake威廉布莱克 及作品英国文学家
Pre-Romanticism
• In the latter half of the 18th century, a new literary movement arose in Europe, called the Romantic Revival.
2. What does Lamb stand for?
“The Tiger”
The Tyger / 老虎 (I)
(郭沫若译)
• Tyger! Tyger! Burning bright • In the forests of the night, • What immortal hand or eye • Could frame thy fearful symmetry?
• 给你这样柔美的声音,
• 使所有的山谷都欢畅?
• 小羊羔,谁创造了你?
• 你知道是谁创造了你?
The lamb(Ⅱ)
• Little Lamb, I'll tell thee, Little Lamb, I'll tell thee. He is called by thy name, For He calls Himself a Lamb. He is meek, and He is mild; He became a little child.
• 我是个孩子,你是只羔羊,
• 我们都叫他的名字。
• 小羊羔,上帝保佑你!
• 小羊羔,上帝保佑你!
Questions
1. Does this poem describe a lamb or the mind of the child who is speaking to the lamb? What is the relation of the lamb and the child to God?
• And when thy heart began to beat,
• 当你的心脏开始搏动时,
• What dread hand? and what dread feet? • 使用怎样猛的手腕和脚胫?
The Tyger / 老虎(II)
• What the hammer? What the chain? • In what furnace was thy brain? • What he anvil? What dread grasp • Dare its deadly terrors clasp?
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 无限掌中置,刹那成永恒。 ——徐志摩(译)
佛曰:
• 一花一世界, • 一草一天堂, • 一叶一如来, • 一砂一极乐, • 一方一净土, • 一笑一尘缘, • 一念一清静。
这一切都是一种心境。心若无 物就可以一花一世界,一草一 天堂。参透这些,一花一草便 是整个世界,而整个世界也便 空如花草。
给你生命,把你喂养 在溪流旁的草场; 给你柔软,发亮 毛绒绒的衣裳;
Gave thee such a tender voice,
Making all the vales rejoice?
Little Lamb, who made thee?
Dost thou know who made thee?
“The Lamb”
William Blake’s “The Lamb”(Ⅰ)
Little Lamb, who made thee?
小羊羔,谁创造了你?
Dost thou know who made thee?
你知道是谁创造了你?
Gave thee life, and bid thee feed, By the stream and o'er the mead; Gave thee clothing of delight, Softest clothing, woolly, bright;
• 小羊羔,我告诉你, 小羊羔,我告诉你。 他就叫你的名字, 因为他就把自己称羔羊。 他温柔而谦恭, 变成了一个孩童。
• I a child, and thou a lamb, •
We are called by His name.

Little Lamb, God bless thee!
• Little Lamb, God bless thee!
• 老虎!老虎!黑夜的森林中 • 燃烧着的煌煌的火光, • 是怎样的神手或天眼 • 造出了你这样的威武堂堂?
• In what distant deeps or skies • Burnt the fire of thine eyes? • On what wings dare he aspires? • What the hand dare seize the fire?
• a strong protest against the bondage of Classicism,
• a recognition of the claims of passion and emotion,
• by a renewed interest in medieval literature. • In England, this movement showed itself in the
trend of Pre-Romanticism in po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try. • William Blake and Robert Burns are the
representatives.
Auguries of Innocence (brief)
To see a World in a Grain of Sand, And a Heaven in a Wild Flower, Hold Infinity in the palm of your hand, And Eternity in an hour.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