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方程式配平
五种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方法

五种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方法1、最小公倍数法本法也是配平化学反应方程式惯用的方法,通常用于较简单的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或者作为配平复杂反应的辅助方主。
运用此法一般可按下述步骤去进行:1.首先,找出反应式左右两端原子数最多的某一只出现一次的元素,求出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2,其次,将此最小公倍数分别除以左右两边原来的原子数,所得之商值,就分别是它们所在化学式的系数。
3.然后,依据已确定的物质化学式的系数、推导并求出它化学式的系数,直至将方程式配平为止。
4.最后,验证反应式。
配平是否正确。
[例1] 试配平磁铁矿(Fe3O4)与铝粉共燃的反应方程 Fe3O4十Al——Fe十Al2O3(1)该反应氧原子数较多且在两边只出现一次,故先求出两边氧原子数的最小公倍数:4×3=12。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要使反应式左右两边的氧原子数相等,Fe3O4的系数必须为3(12/4),AI2O3的系数必须为4(12/3)即: 3Fe3O4十A1——Fe十4A12O3 (3)再配Fe和AL原子。
由已配得的3Fe3O4和4Al2O3可知,Fe和Al的系数分别为9和8时,左右两边的Fe和Al的原子数才相等,故有: 3Fe3O4+8Al——9Fe+4Al2O3(4)最后检验,得完整的化学方程式为: 3Fe3O4+8A======9Fe+4Al2O32、奇数配偶数法用奇数配偶数法去配平化学反应方程式的原理是:一、两个奇数或两个偶数之和为偶数;奇数与偶数之和则为奇数——简称加法则。
奇数与偶数或两个偶数之积为偶数;两个奇数之积则仍为奇数——简称乘法则。
二、依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原子总数相等。
其配平方法可按以下步骤进行:1.找出化学反应式左右两边出现次数较多的元素,且该元素的原子个数在反应式左右两边有奇数也有偶数;2.选定含该元素奇数个原子的化学式,作为配乎起点,选配适当系数,使之偶数化;3.由已推得的系数,来确定其它物质的系数。
化学方程式配平的五种方法

化学方程式配平的五种方法
一、仔细观察法
这是最为基础的方法,通过观察每个元素在反应物和生成物中的原子数目,逐个调整系数使得两边的原子数目相等。
这种方法适合简单的方程式,但对于复杂的方程式可能需要较多的试错。
二、代数法
通过代数方法列方程式中各元素原子数目的代数方程,然后解方程求解各元素的系数。
这种方法适合复杂的方程式,但需要较高的代数知识。
三、半反应法
将反应式分解为氧化半反应和还原半反应,分别平衡两个半反应,并根据电子数目调整两个半反应之间的电子转移系数。
最后将两个半反应相加得到平衡后的反应式。
这种方法适合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方程式。
四、氧化数法
根据每个元素的氧化数,平衡方程式中涉及该元素的化学式,并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特性调整系数,使得反应前后每个元素的氧化数变化量相等。
这种方法适合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方程式。
五、代谢法
根据一些特殊的反应式,如酸碱反应、沉淀反应、气体反应等,确定一些物质的系数,然后通过适当调整其他物质的系数,使得方程式平衡。
这种方法适合一些特殊类型的方程式。
综上所述,化学方程式配平是化学反应中的重要步骤。
不同的配平方
法有各自适用的情况,具体的选择可以根据方程式的特点和所需求解的问
题而定。
在实际操作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综合运用各种方法,以便更快、准确地平衡方程式。
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方法大全

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方法大全
1.观察法:通过观察反应物和产物之间的化学式,推测出可能的反应
路径。
然后根据硬件骨架,逐步调整各分子系数,使反应前后的原子数目
和电荷数目相等。
2.代数法:将方程式中的未知数作为代数变量,列出未知变量的线性
方程组。
通过求解方程组的方法,得到未知变量的值,从而达到配平方程
的目的。
3.氧化还原法:对于含有氧化还原反应的方程式,可以根据氧化还原
反应的反应类型,将物质的氧化态和还原态进行配平。
首先确定哪些物质
是被氧化的,哪些物质是被还原的。
然后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电荷守恒定律,调整各分子系数,使电荷数目相等。
4.半反应法:对于较复杂的氧化还原方程式,可以将方程式分解成两
个半反应,并对每个半反应进行配平。
首先确定氧化半反应和还原半反应,然后根据电荷守恒定律和质量守恒定律,调整各分子系数。
5.代数矩阵法:将化学方程式转化为一个代数矩阵方程,通过对方程
组的求解,得到未知变量的值,从而配平方程。
6.线性规划法:将化学方程式的配平问题转化为一个线性规划问题,
通过求解线性规划问题的方法,得到化学方程式的配平结果。
7.反应序数法:通过确定各个反应的反应序数,逐个配平反应。
首先
选择一个反应作为第一反应,并确定其系数为1、然后根据反应序数法的
规则,依次配平其他反应。
以上是常用的化学方程式配平方法,不同的方法适用于不同的情况。
在实际操作中,可以根据具体问题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化学方程式的配平。
同时配平方程式也需要一定的经验和实践,通过不断的练习和研究,可以提高化学方程式配平的能力。
化学方程式的几种配平方法

化学方程式的几种配平方法
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方法有以下几种:
1. 直接配平法:根据化学反应的种类和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化学式,直接调整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系数,使得反应物的原子数等于生成物的原子数。
这种方法通常适用于简单的化学反应。
2. 氧化数法:根据元素的氧化数变化来配平方程式。
通过分析反应物中各原子的氧化数变化,并在配平过程中调整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系数,使得反应物的氧化数变化等于生成物的氧化数变化。
这种方法适用于氧化还原反应。
3. 半反应法:将反应物和生成物分解为氧化半反应和还原半反应,分别配平。
首先确定反应中发生的氧化和还原反应,并列出相应的半反应。
然后,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中的原子数目,调整两个半反应式的系数,使得氧化与还原的电荷数目相等。
最后,将两个半反应式相加,得到配平后的化学方程式。
这种方法适用于复杂的氧化还原反应。
4. 代数配平法:根据代数方程式进行配平。
将化学反应中的化学式转化为代数式,并列出线性方程组。
通过求解线性方程组来确定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系数,使得反应物的原子数等于生成物的原子数。
这种方法适用于复杂的化学反应。
在配平化学方程式时,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配平方法,并结合化学反应的特点和规律进行配平。
配平化学方程式

配平化学方程式化学方程式配平是化学反应中的重要步骤,它确保反应物与生成物的原子数目相等。
配平化学方程式能够帮助我们理解反应过程中发生的物质转化和原子重新组合。
本文将介绍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方法以及一些实例。
一、化学方程式配平的方法1. 观察原子数目:首先观察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各元素的原子数目,找出不平衡的元素。
2. 调整系数:通过在化学方程式中添加系数来平衡不平衡的原子数目。
3. 逐个元素配平:按照元素的顺序逐个配平,先从原子数最多的元素开始。
二、配平化学方程式的实例1. 配平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例子:配平以下方程式:Fe + CuSO4 → FeSO4 + Cu步骤:1) 观察原子数目:反应物中铁(Fe)和铜(Cu)原子数目不平衡。
2) 调整系数:在化学方程式中添加系数来平衡原子数目,可以将CuSO4前面的系数设为1,然后调整Fe和Cu的系数。
Fe + CuSO4 → FeSO4 + Cu3Fe + 2CuSO4 → FeSO4 + 3Cu2. 配平酸碱中和反应方程式例子:配平以下方程式:HCl + NaOH → NaCl + H2O步骤:1) 观察原子数目:反应物中氢(H)和氧(O)原子数目不平衡。
2) 调整系数:可以将NaOH前面的系数设为1,然后调整HCl和H2O的系数。
HCl + NaOH → NaCl + H2OHCl + NaOH → NaCl + H2O1HCl + 1NaOH → 1NaCl + 1H2O三、配平化学方程式的注意事项1. 禁止改变化学方程式中的下标,只能改变系数。
2. 当涉及到多个化学方程式配平时,可以通过交换离子或添加辅助物质来平衡方程式。
结论配平化学方程式是解析化学中的基本技能之一,它能够帮助我们准确描述化学反应的过程。
通过观察原子数目、调整系数和逐个元素配平的方法,我们可以有效地配平化学方程式。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还需注意禁止改变下标,只能改变系数,并根据需要添加辅助物质。
怎样配平方程式

怎样配平方程式
配平方程式是化学学习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有多种方法可以实现。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配平化学方程式的方法:
1.最小公倍数法:
(1)观察反应前后出现“个数”较复杂的元素,先进行配平。
(2)计算出反应前后该元素原子的最小公倍数。
(3)用填化学式前面化学计量数的方法,对该原子进行配平。
(4)观察配平其他元素的原子个数,使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与
生成物的元素种类与原子个数都相等。
2.观察法:
通过对某物质的化学式分析来判断配平时化学计量数。
3.奇偶配平法:
(1)选择反应前后化学式中原子个数为一奇一偶的元素作
配平起点。
(2)将奇数变成偶数,然后再配平其他元素原子。
4.归一法:
(1)找到化学方程式中关键的化学式,定其化学式前计量数
为1。
(2)根据关键化学式去配平其他化学式前的化学计量数。
5.待定系数法:
(1)一找方程式两边最复杂的化学式,并将该化学式的系数
定为1。
(2)二找一次元素(方程式两边各出现一次的元素)。
(3)根据第一步找出的最复杂的化学式,配平一次元素的原子个数。
(4)配平其他元素的原子个数并检查。
在配平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配平化学方程式时,应首先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即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不变。
(2)配平后,化学方程式左右两边各元素的原子总数应相等。
(3)对于有未知数的化学方程式,可以通过设立方程来求解未知数,使得方程式两边的元素种类和原子个数相等。
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方法大全

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方法大全
1.假设法:根据已知条件假设一些物质的系数,然后计算其他物质的系数,直到方程式平衡。
2.比例法:根据物质的质量守恒原则,将未知系数化为已知系数的比例,然后解方程,求得系数的值。
3.代数法:设定变量表示未知系数,列出方程组,利用代数方法解方程组,求得系数的值。
4.消除法:通过消除一些物质的系数,转化为一个含有较少未知系数的方程式,然后再用其他方法进行配平。
5.氧化数法:利用物质的氧化还原性质,确定氧化还原数的变化,然后用电荷守恒原则求得系数的值,最后再用质量守恒原则检查。
6.半反应法:将反应分解为氧化半反应和还原半反应,分别平衡,然后将其合并,从而配平整个方程式。
7.电量法:根据电离方程式中阴阳离子的个数和电量守恒原则,求解未知系数的值。
8.均衡法:根据化学反应的平衡条件,在平衡状态下计算反应物质的摩尔浓度,然后利用反应的摩尔比例来配平方程式。
9.反应热法:利用热力学平衡条件来配平方程式,反应物质系数的变化与反应热之间存在特定的关系。
10.图解法:通过绘制化学方程式配平图,根据图形的对称性和平衡性来配平方程式。
以上是常用的化学方程式配平方法,不同的方法适用于不同的反应类型和方程式的特点。
在实际操作中,配平方程式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有时也需要结合多种方法来进行配平。
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方法

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方法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是化学实验和计算的基础。
一个平衡的化学方程式反映了反应物与生成物的物质转化关系,配平方程式的过程就是使方程式两边的原子数、离子数以及电荷数相等。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方法。
1. 简单配平法简单配平法适用于只有少数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方程式。
首先观察方程式中未配平的元素,通过增加系数来使它们的原子数相等。
然后逐步调整其他元素的系数,直到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原子数都平衡。
例如,对于反应Cu + HNO3 → Cu(NO3)2 + NO + H2O,可以先配平氮原子数量,再依次配平氢、氧和铜的原子数。
2. 氧化数法氧化数法通过观察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元素的氧化数变化来配平方程式。
首先确定氧化态变化最大的元素,然后在两边配平该元素的原子数。
接下来,根据氧化数的变化来调整其他元素的系数,直到方程式平衡。
例如,对于反应CH4 + O2 → CO2 + H2O,可以发现碳的氧化数变化最大,因此可以先配平碳元素的原子数。
3. 代数法代数法适用于较复杂的化学方程式配平。
首先,将未知系数作为代数变量表示。
然后,根据原子数、离子数和电荷数的平衡关系,列出方程式的代数方程组。
使用代数方法解方程组,求解出未知系数的值,即得到平衡化学方程式。
例如,对于反应Fe + HCl → FeCl3 + H2,可以设定Fe的系数为a,HCl的系数为b,根据Fe、H、Cl的原子数平衡关系列出方程式的代数方程组,然后解方程组得到平衡方程。
4. 半数反应法半数反应法适用于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
该方法先将反应物和生成物分解为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半反应式。
然后观察半反应式中原子数的变化,通过调整系数来平衡原子数。
最后将两个半反应式相加,得到完整的平衡方程式。
例如,在配平反应Cu + Ag NO3 → Cu(NO3)2 + Ag 中,可以先将Cu和Ag的半反应式分别列出,然后根据原子数的变化来配平。
以上是几种常见的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方法,每种方法都有其适用的场合和限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 + O2 4P + 502
P2O5 2P2O5
配平化学方程式,并检验(就是等号两边各种原子 的数目必须相等) 如何配?
(3)等: 将短横线改写成 “ ” 4P +502 2P205 (4)标: 标明反应发生条件以及生成物状态“↑ ”或“↓ ” 4P + 502
点燃
2P205
要注意什么?
(5)查: 检查化学式是否写错,化学方程式是否配平,条件
③奇数配偶法
找出关键元素(是O):反应 前、后某元素出现次数最多, 并且短线两边该原子总数为一 边奇数、一边偶数。
把奇数配成偶数。
2 CO + O2
CO2
(优先考虑×2)
2CO + O2
2 CO2
再配平其它原子和氧原子,
短线变等号。
氢气在氧气中点燃时发生反应:
2H2
臆造了物质
+ + + +
O2 O2
练习3、 点燃 根据化学方程式 2Mg +O2 == 2MgO 计算此反应中镁、氧气、氧化镁的质量 比 3:2:5 。
练习4、在电解水的化学反应中,H2O、 H2、O2的质量比为( ) B A.9:1:16 B.9:1:8 C.9:2:8 D.10:1:9
根据信息写出化学方程式 练习5:碱式碳酸铜[Cu2(OH)2CO3]经加热 生成氧化铜、水和二氧化碳
质量比
C + O2 ==== CO2
宏观
12 3g
32 8g
44 11g
每12份质量的碳跟32份质量的氧气恰好完全反应生 成44份质量的二氧化碳
思考:1、该反应是否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2、如果有3g碳和8g氧气反应可以生成 多少克二氧化碳?
和物质状态标注是否标了,标了是否恰当。
3.化学方程式的配平
如何配平化学方程式?
(1)配平化学方程式的原理 配平化学方程式就是在化学式前面配上适当的计量数, 使式子(短线)左、右两边的每一种元素的原子总数 相等,体现质量守恒定律。(不能改变物质的化学 式)。
配平下面的化学方程式
CO + O2 CO2
O2
=== 2H2O === H2O + O === H2O2 === H2O
点燃 点燃
点燃
H2
H2
反应产物与事实不符
点燃
没有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H2
O2
练习
某学生写出了磷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请分 析是否正确,并说出理由。
(1)P + O2
点燃 _____
PO2
凭空臆造成生成物PO2 ,与事实不符
3Fe+2O2 4Al +3O2
通电 点燃
Fe3O4 2Al2O3
2H2O
2H2 + O2
4、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分解
2H2O2
MnO2
2 H2O+O2
5、高锰酸钾加热分解
△
2KMnO4
K2MnO4 +MnO2 +O2
2、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或提供的信息)
表示反应物 和生成物 表示化学反 应的条件
8 3 练习 : __Al +__Fe3O4
②奇数配偶法
CO + O2
配平下面的化学方程式
CO2
找出关键元素(是O):反应 前、后某元素出现次数最多, 并且短线两边该原子总数为一 边奇数、一边偶数。
把奇数配成偶数。
2 CO + O2
CO2
(优先考虑×2)
2CO + O2
2 CO2
再配平其它原子和氧原子,
+
表示氢原子
+
表示氧原子
表示氯原子
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根据化学反应前、后的微观模拟图回答
反应前
(1)该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的
反应后
和 与反应后 。
生成的
各粒子的个数比为 2:1:2
(2)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化合反应(化合、分 解、其他)
练习: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
(1)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
【复习提问】
1. 什么是质量守恒定律?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 质量总和 等于反应后生成的 各物质的 质量总和 ,这一规律叫质量守恒定律。
2. 化学反应中质量守恒的原因
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 , 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也没有变化 。所以 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必然等于反应后生成的 各物质质量之和。
配平下面的化学方程式
CO + O2 CO2
③奇数配偶法
找出关键元素(是O):反应 前、后某元素出现次数最多, 并且短线两边该原子总数为一 边奇数、一边偶数。
把奇数配成偶数。
2 CO + O2
CO2
(优先考虑×2)
2CO + O2
2 CO2
再配平其它原子和氧原子,
短线变等号。
配平下面的化学方程式
CO + O2 CO2
点燃 (2)P2 + O5_____ P2O5
任意改动氧气化学式,臆造了反应物的化学式,也与事实 不符,应为O2,
(3)P + O2
点燃 _____
P2O5
反应前后各原子个数不相等,违背了质量守恒定律
2.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步骤
(1)写:
(2)配:
根据事实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中间 用短横线相连.
是否标了,标了是否恰当
小结:
1.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
(1)以客观事实为基础, (2)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2.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步骤
五字口诀: 写---配---等---标---查
3. 配平化学方程式的方法 ①观察法 ②最小公倍数法 ③奇数配偶法
练习2、正确书写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点燃
1、细铁丝燃烧 2、铝箔燃烧 3、水通电分解
2.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步骤
(1)写:
根据事实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中间用箭号相连.
P + O2 (2)配: 4P + 502 (3)标:
P2O5 2P2O5
”或“↓ ”
配平化学方程式(两边各种原子的数目必须相等)
标明反应发生条件以及生成物状态“↑
4P + 502
点燃 2P205
(4)查:检查化学式是否写错,化学方程式是否配平,条件和物质状态标注
③奇数配偶法
找出关键元素(是O):反应 前、后某元素出现次数最多, 并且短线两边该原子总数为一 边奇数、一边偶数。
把奇数配成偶数。
2 CO + O2
CO2
(优先考虑×2)
2CO + O2
2 CO2
再配平其它原子和氧原子,
短线变等号。
①最小公倍数法
P + O2 P + 5O2 P2O5 2P2O5
反应前后原子数 最多的原子
(2)金属钠投入水中立即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
(3)氯化铵和氢氧化钠在加热时反应,生成 氯化钠、氨气(NH3)和水。 (4)硝酸银在光照下易分解,生成银、二氧化氮和 氧气。 (5)乙炔(C2H2)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微 观
C
碳和氧气反应的微观过程 点燃
O O
O C O
一个碳原子和一个氧分子生成一个二氧化碳分子
这种方法对一些简单的 方程式很有效,凑数进 行配平。
2 H2 + O2
课堂练习
练习1: 试试看,你能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吗? (1) C + CO2
高温
2 CO
(2)4 Al + 3 Βιβλιοθήκη 2点燃2Al2O3
高温
(3)2CuO + C
2 Cu + CO2
点燃
(4) CH4 + 2 O2
CO2 + 2 H2O
找出关键元素(是O)。反应前、后 该(氧)原子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是10
4P + 5O2
最小公倍数除以化学式中该原子的个 数,把得到的数字写到化学式前面。 在O2前面配上计量数5,在P2O5前面 配上计量数2 2P2O5 再配平其他原子。前后磷原子个数 的最小公倍数是4,在P前面配上计 量数4 4 9 __Al2O3 +__Fe
表示各 物质之 间的质 量比
表示参 加反应 的各粒 子的相 对数量
3、化学方程式的读法: 以 4P + 5O2 124 160
点燃
2P2O5 284
①宏观读法:磷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五氧 化二磷 ②微观读法:每4个磷原子和5个氧气分子在点燃 条件下生成2个五氧化二磷分子 ③质量读法:每124份质量的磷和160份质量的氧 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284份质量的五氧化二磷
短线变等号。
练习:
2 C2H2 + 5 O2 4 CO2 + 2 H2O
①配H2O前化学计量数2 ②配C2H2前化学计量数2 ③配CO2前计量数4 ④配O2前化学计量数5
(2)配平化学方程式的方法
③观察法
S + O2 C + O2
2 C + O2 2 H2O
通电 点燃 点燃 点燃
SO2 CO2
2 CO
练一练: 1、某物质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则该 物质中一定含有 碳、氢元素,可能含有 氧 元素。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推断:
CuO + X H2
△
Cu + H2O 反应中X的化学式为
。
观察:描述“铁在氧气中燃烧”这一化学变化采用了 三种形式。请你思考,哪一种最简便、科学、便捷地 描述了这一化学变化? ①语言表述: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 点燃 ②文字表达式:铁+氧气 → 四氧化三铁 点燃 ③化学方程式:3Fe+2O2 = Fe3O4 你认为是 (填序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