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测试题双向细目表

合集下载

数学试题双向细目表

数学试题双向细目表

数学试题双向细目表I. 整数与有理数A. 基本概念1. 整数的定义及性质2. 有理数的定义及性质B. 整数与有理数的运算1. 加法与减法2. 乘法与除法3. 混合运算C. 整数与有理数的应用1. 温度计算2. 货币兑换问题II. 代数表达式与方程式A. 代数表达式1. 变量与常数2. 四则运算3. 代数表达式化简B. 方程式1. 一元一次方程式2. 一元二次方程式3. 解方程应用题III. 几何A. 基本概念1. 点、线、面的定义2. 角的定义与性质B. 图形的性质与分类1. 三角形2. 四边形3. 圆与圆的构造C. 坐标系与向量1. 平面直角坐标系2. 向量的定义与运算IV. 概率与统计A. 概率1. 随机事件与样本空间2. 概率的计算3. 事件的复合与互斥B. 统计1.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2. 平均数与中位数3. 概率统计应用题V. 函数与图像A. 函数概念与性质1. 函数的定义2. 函数的图像与性质B. 常见函数类型1. 线性函数与非线性函数2. 幂函数与指数函数3. 对数函数与三角函数C. 函数的运算与应用1. 函数的加减与乘除2. 函数的复合与反函数VI. 三角函数A. 基本概念与性质1. 弧度与角度的换算2. 三角函数的定义B. 三角函数的图像与周期性1. 正弦函数与余弦函数2. 正切函数与余切函数C. 三角函数的应用1. 三角函数方程的解法2. 三角函数在几何中的应用VII. 数列与数学归纳法A. 数列的概念与性质1. 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2. 通项公式与求和公式B. 数学归纳法1. 数学归纳法的原理2. 数学归纳法的应用VIII. 解析几何A. 平面解析几何1. 平面直角坐标系2. 点、线、圆的方程B. 空间解析几何1. 空间直角坐标系2. 直线与平面的方程3. 空间图形的分类IX. 近似计算A. 有效数字与误差1. 有效数字的定义2. 误差的计算与表示B. 近似计算方法1. 数的四舍五入2. 数的科学记数法3. 近似计算的应用X. 排列组合与概率A. 排列与组合1. 排列的定义与计算2. 组合的定义与计算B. 概率统计1. 事件的概率计算2. 投掷与抽取问题的概率XI. 三角函数与复数A. 三角函数的复数表示1. 克莱布斯-戴维(C-D)公式2. 欧拉公式与复数表示B. 复数的运算与性质1. 复数的加减与乘除2. 复数的共轭与模XII. 微积分基础A. 导数的定义与性质1. 导数的定义2. 导数的性质与计算B. 函数的极值与应用1. 函数的极大值与极小值2. 函数的应用问题XIII. 平面向量A. 向量的概念与性质1. 向量的定义与表示2. 向量的性质与运算B. 向量的应用1. 向量的坐标表示2. 向量运算在几何中的应用XIV. 几何证明A. 平面几何证明1. 各种基本几何定理的证明2. 几何图形性质的证明B. 空间几何证明1. 空间几何定理的证明2. 空间图形性质的证明XV. 指数与对数函数A. 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的性质1. 指数函数的定义与性质2. 对数函数的定义与性质B. 指数与对数函数的应用1. 指数增长问题2. 对数衰减问题。

最新小学数学一年级期末试卷双向细目表

最新小学数学一年级期末试卷双向细目表
6

6题6分
第七题(看图列式)T1、T2
6

2题6分
第九题(解决问题)T1、T2、T3
23

3题23分
图形的拼组
第二题(填空)T5
2分

1题2分
1题2分
100以内数的
认识
第二题(填空)T1、T2、T3、T6、T7
12分

5题12分
5题12分
认识人民币
第二题(填空)T4
2分

1题2分
1题2分
认识时间
第二题(填空)T8
小学数学一年级期末试卷双向细目表
检测知识点
题型
题号
分值
目标
题数及分数小计
总计题数及分数
知识
技能
应用
位置
第二题(填空)T9
1
1
1题1分
3题9分
第六题(观察)T1、T2
8

2题8分
20以内的退位减法与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第一题(口算)
8

8题8分
25题55分
第三题(比较大、小)
12

6题12分
第四题(填“+”“—”)
1分

1题1分
5题9分
第五题
8分

4题8分
找规律
第二题(填空)T10
3分

1题3分
1题3分
统计
第八题(涂统计图)
4分

1题4分
4题8分
第八题T1、T2、T3
4分

3题4分

小学数学一年级期末试卷双向细目表

小学数学一年级期末试卷双向细目表
1分

1题1分
5题9分
第五题
8分

4题8分
找规律
第二题(填空)T10
3分

1题3分
1题3分
统计
第八题(涂统计图)
4分

1题4分
4题8分
第八题T1、T2、T3
4分

3题4分
6

6题6分
第七题(看图列式)T1、T2
6

2题6分
第九题(解决问题)T1、T2、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3
23

3题23分
图形的拼组
第二题(填空)T5
2分

1题2分
1题2分
100以内数的
认识
第二题(填空)T1、T2、T3、T6、T7
12分

5题12分
5题12分
认识人民币
第二题(填空)T4
2分

1题2分
1题2分
认识时间
第二题(填空)T8
小学一年级数学期末试卷双向细目表
检测知识点
题型
题号
分值
目标
题数及分数小计
总计题数及分数
知识
技能
应用
位置
第二题(填空)T9
1
1
1题1分
3题9分
第六题(观察)T1、T2
8

2题8分
20以内的退位减法与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第一题(口算)
8

8题8分
25题55分
第三题(比较大、小)
12

6题12分
第四题(填“+”“—”)

四年级上册双向细目表

四年级上册双向细目表
四年级数学期末供题考试命题双向细目表
题型




数与代数
空间与图形
概率统计
知识目标
能力要求
难易程度
数的认

数的运

式与
方程
探索
规律
图形的
认识


图形与
变换
图形与
位置
简单
统计
可能












口算
-一-
8
V
口算几十或几百几十除以整数(商 一位数),两位数除以两位数(首 位不能整除且商是两位数)、两位 数乘一位数(积在100以内)、简 单的两位数除以两位数
V
V
用竖式
计算
-二二
6
V
笔算三位数除以两位数
V
V
递等式
计算

9
V
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两步计算式

V
V
简算

9
V
加法交换律、减法性质、乘法结合

V
V
填空

1
3
V
三位数除以两位数
V
V

2
3
V
V
直角、平角、周角
V
V

3
2
V
V
两点间的距离、点到直线的距离
V
V

4
4
V
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两步计算式

V
V

2
V
寻找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个数之

六年级英语期末考试命题双向细目表

六年级英语期末考试命题双向细目表
能借助图片读懂简单的故事或小短文,并养成按意群阅读的习惯;
1-5
信息提取



6-10
细节正误判断



VII.阅读文章,选词填空
了解常用语言形式的基本结构和常用表意功能;在实际运用中体会和领悟语言形式的表意功能;
1-5
时态




VIII.选择正确词形填进句子
知道名词有单复数形式;知道主要人称代词的区别;知道动词在不同情况下会有形式上的变化;解英语简单句的基本形式和表意功能。
1-5
自我介绍


语言知识及运用
I.
判断辅音或元音字母组合的发音是否相同
了解简单的拼读规律
1-4
all,ar,a,ch的发音




II.
选择填空
能根据语境和句子灵活运用语言知识和交际用语
1
冠词


2
连词



3
比较级



4
名词和形容词



5
助动词



6
时态



7
主谓一致



8
代词



9
能听懂句子,借助语境,理解大意,提取相关信息,选出答案
1-8
日常活动


D)听对话 选择问题的答案
能听懂句子,借助语境,理解大意,提取相关信息,选出答案
1-7
谈论日常生活


三年级考试双向细目表

三年级考试双向细目表
课内
7
补充词语

检测四字词语的积累运用




客观
课内外
4
句子加工厂

考察不同形式的词,考察不同形式的句子



客观
课内
3
课文内容回顾

考察重点课文内容的理解,精彩片段的回顾。




客观
课内
8
积累与运用

检查课文内容掌握熟练程度,对精彩句段的积累运用。



主观、客观
课内、外
9
阅读理解
我是阅读小能手
题项
题目
题号
知 识 点
考试水平
题型
取材


合计
知识
领会
运用
分析
积累运用
卷面分
考查学生书写规范


客观
课内
2
46
我会看拼音写词语

考察学生拼读和识记生字的能力。

客观
课内
6
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读音

考察多音字的运用

客观
课内
3
比一比,再组词

区别形近字并组词。



客观
课内
4
选字词填空

考察音近字

客观
1
课内阅读理解文段,熟知写作方法


客观
课外
8
19
2
课外阅读能根据内容提取信息



主观
课外
11

考试命题双向细目表

考试命题双向细目表

考试命题双向细目表(1)(2009-12-13 09:00:55)双向细目表(Table of specifications)考试命题双向细目表是一种考查目标(能力)和考查内容之间的关联表。

1.中等学生120分钟能答完2.“识记”、“理解”、“应用”、“综合”;识记、理解类试题须控制在60%以内3.“学时比例”既是教学时间、精力分配的比例,也是测验试题数量、考试时间、分数分配的依据。

考试命题双向细目表考试命题双向细目表是一种考查目标(能力)和考查内容之间的列联表。

制作考试命题双向细目表,是命题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

双向细目表可以使命题工作避免盲目性而具有计划性;使命题者明确测验的目标,把握试题的比例与份量,提高命题的效率和质量。

同时,它对于审查试题的效度也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双向细目表是包括两个维度(双向)的表格,细目表也可以是多维的,一般用双向细目表。

较常见的有四种:(1(2该表是上一个表的改进,增加了题型。

(3该表可以体现题型数量、难易度、测验内容的分配问题。

优点是试题取样代表性高,试题难易程度也可以作适当控制,表中数据容易分配。

局限性是未能反映测验目标。

(4)反映题型与难度、测验目标之间关系的双向细目表。

难易度:A.较易 B.中等 C.较难 D.难度较大认知度:Ⅰ识记Ⅱ理解Ⅲ简单应用Ⅳ综合运用下面主要说明反映测验内容与测验目标(学习水平)和题型分数的双向细目表。

即把要考查的知识内容与学习水平(能力)、试题的类型和分数呈现在一张表上,这样命题时,一目了然,便于操作。

该表是由一张概括程度比较高的知识内容和分类比较细的学习水平构成,在表中,纵、横两表头双向决定的每个点(交叉的格)为一个考察点,每个考察点要体现题型、题量、得分点三个参数。

这样对试卷结构、对考查的主要内容就具有了明确的指向性。

举例,假设每一个得分点的分数值定为2分,以100分为满分,则整个试卷可以有50个得分点。

再假定每个得分点考生平均能以一分钟时间答完题,并考虑考生复核、检查时间,那么这次测验时间可定为60分钟。

六年级数学期末双向细目表

六年级数学期末双向细目表
5
0.95
23
2
整数、小数、分数混合运算(笔 算)
12
0.9
3
解简易方程
6
0.8
六、解决 问题
1
简单分数乘法混合计算应用问 题
5
0.75
13
2
稍复杂分数应用问题
4
0.6
4
正比例应用
4
0.8
一、我会 填
12
三角形内角
2
0.7
2
二、我会 判断
1
三角形与平行四边形
1
0.7
2
5
圆柱与圆锥的体积
1
0.6
空 间 与 图 形
三、我会 选择
4
图形的缩放
1
0.8
1
21
四、我会 操作
1

画旋转后图形
1.5
0.8
10

画放大后图形
1.5
0.9
r2

观察物体
3
0.8
3

位置与方向
2
0.8

写数对
1
0.5

标数对
1
0.6
六、解决 问题
3

圆柱体占地面积计算应用问题
2
0.6
6

圆柱体表面积计算应用问题
2
0.9

圆柱体体积计算应用问题
2
0.8
统概 计率 与
三、我会 选择
5
扇形统计图
1
0.7
11
11
六、我会 统计
1
统计
6
0.9
2
平均数、中位数、众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易2


13
2
2
气象灾害的种类
易2


14
2
2
考察地形区
难2




15
2
2
我国自然资源的现状
易2

16
2
2
解决我国水资源空间分配不均的主要办法
易2


17
2
2
区分什么是非可再生资源
难2


18
2
2
土地资源中,使用面积最大的是
易2

19
2
2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分布
易2

20
2
2
我国农业发展措施符合因地制宜原则
2016-2017八年级地理上期末测试题双向细目表
科目:地理 命题人:王晓华




分值
教材
课程标准与考试说明要求
难易程度
知识点
难易度
知识水平
中国地理
了解
理解
掌握
应用
一选


40分
1
2
2
我国地理位置
易2


2
2
2
内海、陆上疆界、面积、四至点
易2


3
2
2
人口分界线
易2

4
2
2
我国人口的基本国策
易2

5
2
2
人口数量过多产生的负面影响
易2

6
2
2
少数民族与其民族节日
难2

7
2
2
维吾尔族居民主要分布
易2

8
2
2
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民族
易2

9
2
2
阿拉伯半岛与我国长江以南地区纬度相近,但景观差异很大,主要影响因素
难2


10
2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
朝阳市的气候类型
中2


11
2
2
我国年降水量空间分布规律
易2


12
2
2
我国冬、夏季风的性质
易2


综合题
60分
21.
3
3
(1)陆上邻国:
中3



1
1
(2)隔海相望的国家
中1



4
4
(3)濒临海洋
易3


2
2
(4)领土四至点
易2


12
12
(5)将图中数字与对应的省级行政区及简称用线连接起来。
易12


2
2
(1)读“长江流域示意图”最大的淡水湖和最大的支流
中2



2
2
(2)长江发源地和最大的水利枢纽
易2


5
5
(3)读图填森林覆盖率增减问题及人为原因
易5


4
4
(1)写出剖面图中字母表示的地理事物名称
中4



2
2
(2)图中A位于我国地势第几阶梯,考“世界屋脊”
易2


1
1
(3)我国的地势分布特点
易1

1
1
(4)我国河流流向
易1

24
4
4
(1)读我国一月平均气温分布图甲地和海口的气温说出冬季气温特点
易4


2
2
(2)我国东部地区,一月等温线走向大致呈——状说明影响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的主要因素,
难2



4
4
(3)秦岭淮河及其意义
中4



25
4
4
“中国铁路干线简图和京沪高铁示意图”(1)经过的地形区连接的工业基地
中4


1
1
(2)“以桥代路”的最主要目
中1

3
3
(3)上海乘火车去乌鲁木齐较便捷的铁路线
易3

2
2
(4)京九线和浙赣线交会的铁路枢纽,起止点为北京和哈尔滨的铁路干线
易2

1
1
(5)从上海去香港九龙旅游,时间比较充裕,想沿途观赏海上风光,应乘坐。
易1

合计
共100分
难度题10分,占总分数的10%;中等难度题20分,占总分数的20%;比较容易的题70分,占总分数的7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