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红细胞形态学检查课后习题解答(一)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师):红细胞检查考点巩固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师):红细胞检查考点巩固1、单选不会造成血沉加快的因素是()A.血沉管倾斜B.室温高于25℃C.标本有血凝块D.标本溶血E.测定管的内径比标准管小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标本中有血凝块时,血浆(江南博哥)中纤维蛋白原减少,使血沉减慢。
2、单选?患者,女,28岁,妊娠30周,平时有偏食习惯。
外周血检查结果:RBC2.8×10<sup>12</sup>/L,Hb112g/L,MCV118fl,MCH40pg,MCHC338g/L,RDW19.5%,并有中性粒细胞分叶过多现象。
该患者的贫血属于()A.小细胞均一性B.小细胞非均一性C.正常细胞均一性D.大细胞均一性E.大细胞非均一性正确答案:E3、单选红细胞酶缺陷所致的贫血是()A.幼细胞性贫血B.Hb病C.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D.铁粒幼细胞性贫血E.缺铁性贫血正确答案:D4、单选某贫血患者外周血检查结果:RBC3.5×1012/L,网织红细胞百分率15%。
其网织红细胞绝对值应为()。
A.525/LB.5.25×109/LC.5.25×1012/LD.525&time s;109/LE.52.5×1012/L正确答案:D5、单选引起红细胞绝对性增多的因素不包括()A.慢性肺心病B.法洛四联症C.真性红细胞增多症D.新生儿E.大面积烧伤正确答案:E6、单选被WHO推荐为HCT测定的首选常规方法是()。
A.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法B.温氏(WintrobE.法C.比重测定法D.微量高速离心法E.放射性核素法正确答案:D7、配伍题十二烷基硫酸钠Hb测定法()叠氮高铁Hb(HiN3)测定法()A.能破坏白细胞B.试剂有毒性C.为首选推荐方法D.其反应产物的吸收波峰位于575nm处E.废液经处理后可使CN氧化成CO2和N2挥发正确答案:A,B8、单选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除可见于缺铁性贫血外,还可见于()。
血细胞形态学

(二)染色:是识别细胞形态的重要标记工序: 有核细胞是无色的,经细胞染色后,用光镜见到细胞显色的成分,并
非是细胞原来的面貌。而是细胞经染色后在镜下反映细胞内不同的结构成 分,在一定酸碱溶液中对染料的特殊的亲和性,如胞核的核酸及蛋白质以 及原始细胞的胞浆为酸性物质,与碱性染料美兰作用后,染成蓝色,而碱 性物质如Hb,则被伊红染成红色。血细胞瑞氏-姬姆萨染色的 光镜形态被 看成是血细胞形态学最广泛的基本方法。
几种血细胞形态学的检查方法:
1.光镜(瑞氏-姬姆萨染色)是血细胞形态学最基本和最常用的 检查方法,被看成是血细胞形态学的基本内容,最广泛应用于 临床实验室。
2.细胞化学染色: 是细胞学和化学两者结合的形态学方法,其目的和特点是
细胞保持完整组织结构。在细胞个体组织的单位上,显示化学 结构成分的定性或半定量。在血液学中应用的意义:
染料即瑞氏染料。 伊红钠盐的有色部分为阴离子,无色部分为阳离子,其有
色部分为酸色,故称伊红为酸性染料。美蓝的中间产物结晶为 三氯化镁复盐,有色部分为阳离子,无色部分为阴离子,恰与 伊红钠盐相反。
2.用甲醇作瑞氏染料溶剂,即成瑞氏染液。甲醇是瑞氏染
料良好溶剂,有两种作用 (1)甲醇使瑞氏染料中美蓝(M)与伊红(E)在溶液中
1.白细胞计数: (1)WBC正常范围:4.0~10.0×109/L; (2) WBC正常限度以下:可分轻度减少(< 4.0~10.0×109/L),中度减少(<
2.低倍镜观察—观察涂片全貌: (1)涂片染色是否合格,了解全片有核细胞及各系细胞分布状况; (2)观察外周血WBC数(校对直接计数)及各类WBC分布及其比例。 (3)骨髓有核细胞增生度,粒/红及粒红两系各阶段及巨核系细胞数量,
各阶段比例及形态,血小板形成情况,特别在片尾有无异常细胞(转移瘤 细胞、恶组、高雪氏细胞、N-P细胞及海兰组织细胞等)。选择具有代表性 油镜观察区,寻找骨髓造血细胞成分多、分布比例具有代表性、无核细胞 (RBC)不重叠、均匀分布区域,有核细胞才能分布均匀、推开,细胞形态才 易辨认。
教案---红细胞检查

教案(首页)注:课程类别: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集中实践环节、实验课、公共选修课实验诊断学课程教案(二)红细胞形态异常1、球形红细胞(即spherpcyte) 红细胞直径缩小(常<6m)厚度增大、生理性中心淡染区消失,为一膨脏的球形。
球形红细胞增多见于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多>25%)、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时也可见到。
2、椭圆形红细胞(elliptocyte) 红细胞长径增大、横径缩小呈椭圆形或长柱形.正常人血片中可见少数.椭圆形红细胞增多见于遗传性椭圆形细胞增多症(常>25%)、巨幼细胞性贫血及恶性贫血时也可见到。
3、口形红细胞(stomatocyte) 红细胞周围深染,中心淡染区呈一狭长裂隙,宛如微张的鱼口。
正常人血片中口形红细胞<4%,其增高见于遗传性口形细胞增多症,于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及酒精中毒等也可见到。
4、靶形红细胞(target cell) 红细胞中心及边缘处有血红蛋白着色,二者之间为一乏色素苍白区,形同射击的靶心。
靶形红细胞增多主要见于海洋性贫血、某些血红蛋白病(如HbC、HbE、HbD 等)、脾切除术后等。
5、镰形红细胞(sickle cell) 红细胞形如镰刀、柳叶状等。
主要见于镰状细胞性贫血(HbS病)。
6、红细胞缗钱状形成(elythrocyte rouleau formation)血涂片上成熟红细胞之间平行叠连呈串状排列。
主要见于高球蛋白血症(如多发性骨髓瘤、华氏巨球蛋白血症)、高纤维蛋百原血症等。
填表说明:1. 每项页面大小可自行添减,一节或一次课写一份上述格式教案。
2. 课次为授课次序,填1、2、3……等。
3. 授课方式填理论课、实验课、讨论课、习题课等。
4. 方法及手段如:举例讲解、多媒体讲解、模型讲解、实物讲解、挂图讲解、音像讲解等。
红细胞 形态学检查

红细胞形态学检查一、引言红细胞形态学检查是一种常见的血液检查方法,用于评估红细胞形态的正常与异常,对判断疾病的类型和程度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详细介绍红细胞形态学检查的意义、方法和常见异常,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血液检查的重要性。
二、红细胞形态学检查的意义红细胞形态学检查是一种通过显微观察血液样本中红细胞形态的方法,可以提供有关血细胞形态和功能的重要信息。
通过对红细胞的形态进行观察和比较,可以判断疾病的类型、程度和预后,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
三、红细胞形态学检查的方法红细胞形态学检查主要通过显微镜观察血液样本中红细胞的形态和染色性质。
以下是一般的红细胞形态学检查步骤:1. 血液样本采集与制片最常用的是采用患者静脉采血的方式,将采集到的血液样本加入抗凝剂,避免凝血。
接着,制备血片用于显微镜观察。
制片的过程包括滴取一滴血液在玻片上,并使用另一块玻片将其平铺,形成薄片。
2. 血片染色血片染色是为了增强红细胞的对比度和显现细胞结构。
最常用的染色方法是使用古德威尔染色法(Wright染色法)或朗格汉斯染色法。
3. 显微镜观察与记录将染色好的血片放置在显微镜下,用高倍镜观察红细胞的形态特征,并记录相关数据。
通常需要观察的指标包括红细胞大小、形状、颜色、质地、核-质比等。
4. 形态学分析与报告根据观察到的红细胞形态学特征,进行形态学分析,并编写报告,提供给临床医生作为诊断和治疗依据。
四、常见红细胞形态学异常红细胞形态学异常是指红细胞在形态上出现的不正常变化。
以下是常见的红细胞形态学异常:1. 红细胞增多症红细胞增多症是指血液中红细胞数量超过正常范围的一类疾病。
主要表现为红细胞增多、红细胞形态异常、高色素血症等。
2. 红细胞减少症红细胞减少症是指血液中红细胞数量低于正常范围的疾病。
主要表现为贫血、红细胞形态异常等。
3. 红细胞畸形红细胞畸形是指红细胞在形态上发生不正常的改变,常见的有球形红细胞增多症、镰状细胞贫血等。
临床医学检验:红细胞检验试题及答案(题库版)

临床医学检验:红细胞检验试题及答案(题库版)1、名词解释自身溶血试验正确答案:红细胞在37℃孵育48小时,其间由于膜异常引起钠离子内流明显增加,ATP消耗过多,或糖酵解途径酶缺乏所引起ATP生成不足等原因导致溶血,称为(江南博哥)自身溶血试验。
2、多选慢性再障多数病例骨髓象变化是()A.三系造血细胞减少B.骨髓增生减低C.中幼红细胞和巨核细胞减少明显D.非造血细胞比例增加,常>50%E.可见“炭核”样晚幼红细胞正确答案:A, B, C, D3、填空题再障的骨髓铁染色可见细胞内、外铁____,血清铁____,血清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____,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____。
正确答案:增加;增高;减少;增高4、填空题G-6-PD是红细胞糖代谢___________途径的关键酶;PK酶是红细胞内_______途径的重要酶。
正确答案:磷酸戊糖旁路;无氧糖酵解5、问答题缺铁性贫血的铁代谢检测指标有什么变化?正确答案:(1)骨髓铁染色:细胞外铁阴性,细胞内铁明显减少或缺如,且颗粒变小和着色淡。
(2)血清铁蛋白降低。
(3)血清铁、运铁蛋白饱和度减少,总铁结合力增高。
(4)红细胞碱性铁蛋白降低。
(5)红细胞游离原卟啉增高。
(6)血清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增高。
6、单选?患者,女,31岁,2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巩膜发黄,全身乏力,常感头昏,皮肤瘙痒,并多次出现酱油色尿。
近两个月来,乏力加重,无法正常工作而入院治疗。
体格检查:中度贫血貌,巩膜黄染,肝肋下2cm,脾平脐,其余未见异常。
血常规:WBC9.2×10/L,Hb42g/L,RBC1.08×10/L,PLT109×10/L。
外周血可见晚幼红细胞及晚幼粒细胞,成熟红细胞明显大小不等和形态异常,可见较多的小球形红细胞和嗜多色性红细胞,网织红细胞32%。
拟诊“溶血性贫血”入院。
为进一步明确溶血的存在,应首选哪项实验室检查()A.肝功能测定B.肾功能测定C.补体测定D.红细胞沉降率测定E.LDH、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血红蛋白尿等测定正确答案:E7、填空题显示溶血的实验室检验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2018年第2次血细胞形态学检查室间质量评价及答案

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2018年第2次血细胞形态学检查室间质量评价及答案
点击下方空白区域查看答案▼
【椭圆形红细胞】
2018202(末梢血涂片)箭头所指细胞
【裂片红细胞/盔形红细胞】
2018203(骨髓涂片)箭头所指细胞内结构
【Auer小体】
2018204(末梢血涂片)箭头所指细胞
【单核细胞】
2018205(骨髓涂片)箭头所指细胞
【早幼粒细胞】
2018206(末梢血涂片)箭头所指现象【血小板聚集现象】
2018207(骨髓涂片)箭头所指细胞【无答案】
2018208箭头所指细胞
【畸形血小板/大血小板/巨血小板】
2018209箭头所指细胞
【早幼红细胞】
2018210(末梢血涂片)箭头所指细胞。
血液学检验技术习题含参考答案

血液学检验技术习题含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1.红细胞起源于A、早幼红细胞B、骨髓造血干细胞C、肝D、原始红细胞E、巨噬细胞正确答案:B2.细胞直方图出现双峰,底部变宽多见于A、难治性贫血B、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C、缺铁性贫血恢复期D、再生障碍性贫血E、溶血性贫血正确答案:C3.CML早期红细胞和血红蛋白A、明显升高B、正常或稍高C、轻度降低D、中度降低E、重度降低正确答案:B4.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的原理是检测红细胞对不同浓度A、高渗葡萄糖溶液的抵抗力B、等渗盐溶液的抵抗力C、高渗盐溶液的抵抗力D、低渗盐溶液的抵抗力E、甘露醇溶液的抵抗力正确答案:D5.最适宜用来识别B细胞的白细胞分化抗原(CD)是A、CD33B、CD7C、CD19D、CD41E、CD34正确答案:C6.血小板相关抗体检测不包括A、PAIgGB、PAIgMC、PAIgAD、PAC3E、PAC4正确答案:E7.发生血管内溶血时常见A、尿含铁血黄素B、红细胞形态学改变C、肝、脾肿大D、骨髓再障危象E、贫血、黄疸正确答案:E8.下列哪一项不属于造血物质缺乏或利用障碍引起的贫血A、再生障碍性贫血B、巨幼细胞性贫血C、铁粒幼细胞性贫血D、缺铁性贫血E、恶性贫血正确答案:A9.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血象的突出变化是A、白细胞正常伴异型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增多伴异型淋巴细胞C、粒细胞增多伴异型淋巴细胞D、单核细胞增多伴异型淋巴细胞E、以上都不正确正确答案:B10.G6PD缺陷溶血性贫血可见A、自身溶血试验明显增强,加葡萄糖明显纠正B、自身溶血轻度增强,加葡萄糖轻度纠正C、自身溶血明显增强,加葡萄糖不能纠正D、自身溶血减低,加葡萄糖不能纠正E、自身溶血减低,加葡萄糖明显纠正正确答案:B11.影响DNA合成的常见因素A、丙酮酸激酶缺乏B、铁缺乏C、维生素C缺乏D、微量元素缺乏E、叶酸和维生素B12缺乏正确答案:E12.下列哪项不符合髓外造血A、是机体正常反应,不属于病理改变B、造血部位可以累及到胸腺C、是机体对血细胞的需求明显增高的一种代偿D、可导致相应器官的肿大E、多见于婴儿正确答案:A13.下列哪项说法不符合接触系统凝血因子A、接触系统因子包括Ⅻ、Ⅺ、PK、HMWKB、可以被酶类或表面带负电荷的固体物质激活C、接触系统因子缺乏,临床上均有出血现象D、接触系统因子缺乏,临床上可有不同程度的血栓形成倾向E、活化的因子可激活其他因子,并可参与纤溶、补体系统激活正确答案:D14.肝素通过结合下列哪种因子的作用而阻止血液凝固A、血小板B、Ca2+C、抗凝血酶ⅢD、因子ⅩE、因子Ⅷ正确答案:C15.AML-M2a的细胞化学染色特点是A、POX染色阴性B、PAS染色:原粒呈阴性反应,早幼粒细胞为弱阳性反应C、NAP染色活性增加D、AS-D-NAE弱阳性,可被NaF抑制正确答案:B16.属于急、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鉴别点的是A、淋巴细胞比例B、单核细胞比例C、网织红细胞绝对值D、粒细胞比例E、成熟红细胞正确答案:C17.现已明确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是下列哪种病毒引起的A、肝炎病毒B、疱疹病毒C、流感病毒D、EB病毒E、以上都不正确正确答案:D18.确诊白血病的必备条件A、检出白血病细胞B、贫血C、白细胞增高D、血小板减少E、白细胞减少正确答案:A19.下列哪种白血病的白血病细胞过氧化物酶染色呈阴性反应A、慢性粒细胞白血病B、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C、嗜酸细胞白血病D、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E、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正确答案:D20.下列哪项检查对诊断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具有重要价值A、嗜异性凝集试验B、IgM含量检测C、骨髓检查D、冷凝集试验E、血沉测定正确答案:A21.多发性骨髓瘤具有下列哪一项特点A、贫血多数属于小细胞低色素性B、常无肾功能异常C、可发生浆细胞白血病D、外周血中淋巴细胞减少E、外周血中骨髓瘤细胞明显增多正确答案:C22.某病人拟诊断PNH,下列哪项检查与此病诊断无关A、碱变性试验B、Ham试验C、Rous试验D、蛇毒溶血试验E、糖水试验正确答案:A23.粒细胞缺乏症病人骨髓中的粒细胞常有何形态改变A、粒细胞分叶过少B、双核粒细胞C、幼粒细胞见退行性改变D、粒细胞巨幼样变E、粒细胞核右移正确答案:C24.辨认和证实“多毛细胞”的最有效手段为A、染色体核型分析B、扫描电镜超微结构检查C、细胞化学染色D、骨髓组织病理检查E、骨髓象和血象综合分析正确答案:B25.不依赖维生素K的凝血因子是A、FⅦB、FⅨC、FⅤD、FⅡE、FⅩ正确答案:C26.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染色阳性的是A、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淋巴肉瘤C、尼曼-匹克病D、多毛细胞白血病E、B淋巴细胞正确答案:D27.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的主要诊断依据是A、血红蛋白尿B、外周血出现有核红细胞C、网织红细胞增高D、骨髓中幼稚红细胞明显增高E、血红蛋白电泳异常正确答案:E28.过敏性紫癜的实验室检查对确诊比较有价值的是A、血小板计数及功能试验B、骨髓象检查C、凝血试验D、病变血管免疫荧光检查E、纤溶试验正确答案:D29.下列描述哪项不符合冷凝集素综合征A、冷凝集素综合征多见于男性,有遗传因素B、骨髓增生活跃C、血片红细胞大小不等,制备困难D、网织红细胞增高或降低E、冷凝集素主要是IgM完全抗体正确答案:A30.多发性骨髓瘤最有诊断意义的是A、骨髓检查发现异常浆细胞增多B、肾功能障碍C、原因不明的贫血D、血清球蛋白增高E、肋骨的病理性骨折正确答案:A31.下列AML-M2的常见染色体是A、t(15;17)(q22;q21)B、t(8;21)(q22;q22)C、t(9;22)(q34;q22)D、t(8;14)(q24;q32)E、inv(16)(p13;q22)正确答案:B32.不符合缺铁性贫血铁染色与铁代谢的实验检查结果是A、总铁结合力增加B、红细胞游离原卟啉下降C、骨髓外铁染色示铁消失D、转铁蛋白饱和度下降E、形态学呈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正确答案:B33.外周血中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大于多少可诊断为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A、0.15B、0.25C、0.2D、0.07E、0.1正确答案:D34.维生素B12测定对下列哪种疾病有价值A、再生障碍性贫血B、缺铁性贫血C、巨幼细胞牲贫血D、白血病E、溶血性贫血正确答案:C35.下列哪项不符合造血障碍的特点A、黄骨髓减少B、全血红骨髓总量减少C、呈正常细胞性贫血D、骨髓增生减低E、造血组织与脂肪组织容积比降低正确答案:A36.成年人外周血涂片出现有核红细胞最常见于A、失血性贫血B、缺铁性贫血C、再生障碍性贫血D、巨幼细胞贫血E、溶血性贫血正确答案:E37.用热变性试验筛选的溶血性贫血是A、温抗体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B、阵发性冷性血红蛋白尿症C、蚕豆病D、G6PD-CNSHAE、血红蛋白病正确答案:E38.下列是判断体内铁贮存量最敏感的指标的是A、总铁结合力B、骨髓可染铁C、血清铁D、血清铁蛋白E、红细胞游离原卟啉正确答案:D39.下列关于白血病的描述哪项不确切A、急性白血病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比正常人增高B、急性白血病骨髓可见红细胞系和巨核细胞系减少C、急性粒细胞白血病可出现白血病细胞“裂孔”现象D、急性白血病,骨髓增生极度活跃,原始和早期幼稚细胞显著增多E、急性白血病一般自然病程短于六个月正确答案:A40.血清铁降低见于A、铁负荷过量B、慢性溶血C、肝脏疾病D、巨幼细胞性贫血E、感染正确答案:E41.诊断急性混合细胞白血病(MAL)除具备白血病的一般特征外,最重要的方法是A、电子计算机断层摄影检查B、细胞化学染色检查C、双表型检查D、骨髓组织病理检查E、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检查正确答案:C42.下列不符合原红细胞特点的是A、线粒体也多,呈圆形、椭圆形或杆状B、异染色质少,少量异染色质在核周凝集C、粗面内质网少,分散分布,常呈细长条状D、胞核大,呈圆形或椭圆形E、高尔基复合体发育不良正确答案:E43.下列叙述哪项是不正确的A、多发性骨髓瘤外周血可找到瘤细胞B、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外周血无幼稚粒细胞C、霍奇金疾病晚期,尤其病变浸润骨髓后,可发生全血细胞减少D、急性粒细胞白血病外周血可找到原始粒细胞E、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外周血中可找到涂抹细胞正确答案:B44.高铁血红蛋白(分光比色法)正常还原率是A、>75%B、>99%C、>55%D、>95%E、>25%正确答案:A45.下列哪种疾病血象中血小板减少、骨髓象中血小板和巨核细胞均减少A、脾亢B、再生障碍性贫血C、巨幼细胞性贫血D、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E、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正确答案:B46.溶血的基本概念是A、红细胞破坏过多B、红细胞被单核-吞噬细胞吞噬C、红细胞膜变形性减弱D、红细胞寿命缩短,破坏过多E、红细胞形成影红细胞正确答案:D47.诊断急性血管内溶血最有意义的阳性结果是A、红细胞减少B、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C、血红蛋白血症和血红蛋白尿D、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阳性E、可见畸形红细胞正确答案:C48.下列对凝血酶敏感的是A、因子ⅠB、因子ⅤC、因子ⅧD、因子ⅩⅢE、以上都是正确答案:E49.血小板的何种功能保证了血管受损时血小板参与一期止血A、促凝B、黏附C、释放D、收缩E、聚集正确答案:B50.属于血红蛋白病的是A、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B、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C、遗传性椭圆形红细胞增多症D、镰状细胞贫血E、遗传性口形红细胞增多症正确答案:D51.贫血患者合并贫血性心脏病时,血红蛋白浓度应A、≤40g/LB、≤30g/LC、≤60g/LD、≤70g/LE、≤50g/L正确答案:B52.CFU-GM培养示集落或集簇较正常明显增加A、ALLB、CML慢性期C、CML并发感染D、CML急性变E、骨髓纤维化正确答案:B53.属于B细胞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免疫学标志是A、CD3B、CD14C、CD19D、CD7E、CD33正确答案:C54.下列哪项符合类白血病反应A、外周血中白细胞明显增加,红细胞及血小板也常有明显变化B、血象中幼稚细胞常在30%以内C、骨髓象变化不大D、粒细胞常无明显的毒性改变E、NAP积分常正常正确答案:C55.大多数多毛细胞白血病(HCL)的“多毛细胞”免疫表型为A、SmIg阳性B、CD2阳性C、CD14阳性D、CD13阳牲E、CD33阳性正确答案:A56.下列关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描述正确的是A、FAB形态学分类L3型是以小细胞为主,核染色质较粗B、POX染色阳性率>3%C、骨髓象中以分化较好的小淋巴细胞为主D、巨核细胞系增多E、骨髓象中以原始和幼稚淋巴细胞为主,常易见涂抹细胞正确答案:E57.AML-M5a骨髓中原始单核细胞(NEC)百分数应A、>30%B、>50%C、>60%D、>80%E、>90%正确答案:D58.AML-M4的白血病细胞主要表达的抗原在A、粒系及单核细胞系统B、淋巴细胞系统C、浆细胞系统D、巨核细胞系统E、红细胞系统正确答案:A59.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M3型)特有的遗传学标志是A、t(8;21)B、t(9;22)C、t(15;17)D、t(11;19)E、t(6;9)正确答案:C60.AML-M7的细胞化学染色特点是A、PAS染色阴性B、5’-核苷酸酶染色阳性C、ACP染色阴性D、SBB染色阳性E、MPO阳性正确答案:B61.有关血清铁,以下论述正确的是A、是指血清中与运铁蛋白结合的铁B、缺铁性贫血时,常降低C、再障常升高D、作为衡量铁贮存量则比较准确E、是细胞机体铁含量的一种方法正确答案:B62.下列哪项不符合骨髓纤维化病人血象特点A、出现幼粒、幼红细胞B、常见原粒细胞C、白细胞常增加D、一般为中度贫血,晚期或伴溶血时可出现严重贫血E、血小板增加或减少正确答案:B63.下列哪一项不符合多发性骨髓瘤A、高尿酸血症B、高白蛋白血症C、血沉快D、高钙血症E、蛋白尿正确答案:B64.血浆抗凝血酶水平增高,符合下列哪组疾病的诊断A、肝功能障碍及肝脏疾病B、血栓前状态和血栓性疾病C、血友病甲和血友病乙D、DI心肌梗死E、肾病综合征正确答案:C65.患者4岁,贫血外貌,红细胞3.0×1012/L,血清铁5μmol/L,血红蛋白70g/L,骨髓增生活跃,属于A、正常细胞性贫血B、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C、溶血性贫血D、大细胞性贫血E、单纯小细胞性贫血正确答案:B66.冷凝集综合征患者的抗体类型为A、IgMB、IgGC、IgAD、结合补体E、补体正确答案:A67.下列哪一型多发性骨髓瘤易并发浆细胞白血病A、IgA型B、IgD型C、IgE型D、IgG型E、IgM型正确答案:C68.下列符合幼淋巴细胞形态特征的是A、胞核圆形或椭圆形B、核仁模糊不清或消失C、核染色质较细致D、胞质量少,淡蓝色,偶有少量深染紫红色天青胺蓝颗粒E、以上都是正确答案:E69.确定血友病的试验,下列哪项最为重要A、APTTB、PTC、STGT及其纠正试验D、凝血酶原消耗试验及其纠正试验E、凝血因子的促凝活性及抗原含量测定正确答案:E70.尿本-周蛋白阳性是下列哪种病的特征之一A、多发性骨髓瘤(MM)B、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C、多毛细胞白血病(HCL)D、成年人T细胞白血病(ATL)E、幼淋巴细胞白血病(PLL)正确答案:A71.下列关于凝血检查的临床意义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TT延长,不被甲苯胺蓝纠正,表示存在肝素样抗凝物质B、TT延长,可因FDP增多或凝血因子Ⅰ减少C、TT延长,可见于AT活性明显增高D、Ⅷ:C增高主要见于高凝状态和血栓性疾病E、肝病时,TT也可延长正确答案:A72.筛选试验为Rous试验,确诊试验为Ham试验,可能的溶血性贫血是A、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B、冷凝集素综合征C、丙酮酸激酶缺乏症D、蚕豆病E、血红蛋白病正确答案:A73.接触系统的凝血因子是指A、因子Ⅻ、Ⅺ、PK、HMWKB、因子PK、Ⅶ、Ⅺ、ⅫC、因子Ⅱ、Ⅶ、Ⅸ、ⅩD、因子Ⅷ、Ⅸ、PK、HMWKE、因子Ⅱ、Ⅴ、Ⅶ、Ⅹ正确答案:A74.下列哪项指标与DIC的诊断不符A、血小板减少或进行性下降B、血浆凝血因子Ⅰ低于1.5g/L或进行性降低C、D-二聚体升高或阳性D、AT含量或活性降低(肝病必备)E、血浆因子Ⅷ:C低于50%(肝病必备)正确答案:D75.粒细胞缺乏症患者发生感染时,外周血中粒细胞明显的变化是A、中毒颗粒B、核左移C、核浆发育不平衡D、核右移E、鼓锤体正确答案:A76.大细胞贫血最常见的病因是A、急、慢性失血B、缺铁C、感染D、中毒E、VB12和叶酸缺乏正确答案:E77.下列哪项叙述不符合透射电镜下的Auer小体A、透射的棒状体,内有疏松的纤维状物质B、内含电子密度低的颗粒,有膜样结构C、电子密度高的杆状或裂片状包涵体D、Auer小体常位于溶酶体区内E、Auer小体常位于高尔基复合体区内正确答案:D78.不符合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骨髓象特点的是A、以原始及幼稚淋巴细胞增多为主B、原始、幼稚淋巴细胞胞质中可见Auer小体C、原始、幼稚淋巴细胞胞伴有形态异常D、易见篮细胞E、骨髓有核细胞增生极度或明显活跃正确答案:B79.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测定延长见于A、原发性纤溶亢进症B、心肌梗死C、多发性骨髓瘤D、深静脉血栓形成E、脑血栓形成正确答案:A80.诊断急性血管内溶血最有意义的结果是A、红细胞减少B、尿胆原增加C、血红蛋白血症和血红蛋白尿D、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阳性E、黄疸正确答案:C81.下列哪项符合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诊断A、肝、脾及淋巴结肿大B、DNA合成障碍C、外周血出现有核红细胞D、骨髓有核细胞增生明显活跃E、巨核细胞减少正确答案:E82.内源性凝血途径的启动因子是A、因子ⅢB、因子ⅦC、因子ⅤD、因子ⅫE、因子Ⅺ正确答案:D83.关于血细胞的增殖,错误的是A、原始红细胞经4~5次增殖,成为成熟红细胞B、母细胞有丝分裂后形成子细胞C、子细胞是成熟细胞D、子细胞还可进一步增殖E、血细胞的增殖又称为对称性增殖正确答案:C84.下列符合AML-M4描述的是A、粒、淋巴两系同时增生B、粒、单核两系同时增生C、淋巴、单核两系同时增生D、淋巴、红系两系同时增生E、粒、巨核两系同时增生正确答案:B85.下列疾病均可见到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增加,除了A、红细胞增多症B、再生障碍性贫血C、溶血性贫血D、巨幼细胞贫血E、缺铁性贫血正确答案:B86.下列哪项符合温抗体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实验室检查A、急性型可出现类白血病反应B、骨髓象幼红细胞不会出现巨幼变C、血小板多低于正常D、网织红细胞<10%E、急性型Hb浓度多在40~80g/L,慢性型Hb浓度降至20g/L 正确答案:A87.下列疾病中,哪一种不属于增生性贫血A、缺铁性贫血B、巨幼细胞性贫血C、再生障碍性贫血D、溶血性贫血E、失血性贫血正确答案:C88.下列选项中,哪一项血浆鱼精蛋白副凝固试验呈阳性A、外科大手术后B、肾小球疾病C、晚期DICD、DIC的早中期E、原发性纤溶症正确答案:D89.下列哪项用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细胞化学染色A、POXB、ACPC、NAPD、POX、NAPE、POX、ACP、NAP正确答案:C90.属于骨髓增生性疾病的是A、骨髓纤维化B、巨球蛋白血症C、急性白血病D、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E、多发性骨髓瘤正确答案:A91.除哪种疾病外,其他疾病均可引起发热A、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B、巨幼细胞贫血C、急性血管内溶血D、恶性淋巴瘤E、类白血病反应正确答案:B92.染色体核型中缩写符号“t”表示A、易位B、缺失C、嵌合体D、插入E、倒位正确答案:A93.红细胞G-6-PD酶缺乏时,下列哪项试验呈阳性反应A、抗人球蛋白试验B、热溶血试验C、高铁血红蛋白还原试验D、酸溶血试验E、血红蛋白电泳出现异常区带正确答案:C94.属于铁粒幼细胞性贫血的特征是A、有核红细胞增多B、靶形红细胞增多C、红细胞的多形性D、网织红细胞增多E、红细胞的双形性正确答案:E95.下列细胞形态中靶型红细胞多见于A、蚕豆病B、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C、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D、缺铁性贫血E、巨幼细胞贫血正确答案:B96.贫血病人血片示红细胞大小不等,中心淡染,转铁蛋白饱和度13%,最可能的诊断是A、巨幼细胞性贫血B、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C、缺铁性贫血D、铁粒幼细胞性贫血E、再生障碍性贫血正确答案:C97.筛选试验选用Coombs试验,可能的溶血性贫血是A、嘧啶-5’-核苷酸缺乏症B、血红蛋白病C、蚕豆病D、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E、冷凝集素综合征正确答案:E98.周围血中出现幼稚粒细胞不会见于下列哪种疾病A、骨髓纤维化B、类白血病反应C、急性粒细胞白血病D、缺铁性贫血E、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正确答案:D99.造血干细胞的主要分子标志是A、CD3B、CD25C、CD34D、CD38E、CD90正确答案:C100.急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在FAB形态学分型中是A、AML-M1B、AML-M2C、AML-M3D、AML-M4E、AML-M6正确答案:D。
(二)红细胞形态学检查课后习题解答(二)

二、红细胞形态学检查课后习题解答(二)红细胞计数1.常用于RBC计数的方法有()A.手工显微镜计数法B.血液分析仪法C.手工显微镜计数法、血液分析仪法D.以上均不是解析:C 常用于RBC计数的方法有手工显微镜计数法、血液分析仪法。
手工显微镜计数法无需特殊设备,操作复杂,费时,测定精度>11%;血液分析仪法,操作简单,需血液分析仪,测定精度为2%。
2.手工计数法计数红细胞时使用的稀释液有()A.Hayem稀释液B.枸橼酸钠稀释液C.普通生理盐水或加1%甲醛的生理盐水D.以上均是解析:D 手工计数法计数红细胞时常使用的稀释液有Hayem稀释液、枸橼酸钠稀释液,而普通生理盐水或加1%甲醛的生理盐水可以在急诊时没有红细胞稀释液的情况下使用,代替以上两种稀释液。
3.以下哪种不是Hayem稀释液的组成成份()A.NaclB.NaSO4C.Hgcl2D.甲醛解析:D Hayem稀释液的组成成份包括Nacl、NaSO4、Hgcl2、生理盐水,其中Nacl的作用是调节渗透压;NaSO4的作用是提高溶液比重,防止细胞粘连;Hgcl2防腐;生理盐水的作用是溶剂。
4.枸橼酸钠稀释液中甲醛的作用是()A.维持渗透压稳定B.提高溶液比重C.防腐并固定红细胞D.溶剂解析:C 枸橼酸钠稀释液是由枸橼酸钠、甲醛、水组成,其中枸橼酸钠稀的作用是抗凝,维持渗透压稳定,防止细胞粘连;甲醛的作用是防腐并固定红细胞;水的作用是溶剂。
5.血液中RBC数量为多少时可诊断为贫血()A.>6.8×1012/LB.<3.5×1012/LC.<1.5×1012/LD.以上均不对解析:B 当RBC计数值>6.8×1012/L,需进行治疗,进一步找准RBC 增高的原因;当RBC计数值<3.5×1012/L,伴有Hb降低或其他临床表现时可诊断为贫血;当RBC计数值<1.5×1012/L,需考虑给患者进行输血治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红细胞形态学检查课后习题解答1.正常成熟红细胞是()A.淡红色、中央苍白的双凹圆盘状B.中央淡红、边缘苍白的双凹圆盘状C.淡红色椭圆形D.苍白色的球形解析:A 正常成熟红细胞是淡红色,中央有一苍白区的双凹圆盘状。
2.血液中数量最多的有形成分是()A.WBCB.RECC.PLTD.单核细胞解析:B 血液中数量最多的有形成分是REC,红细胞的产生起源于造血干细胞。
3.网织红到成熟红细胞需要()hA.72hB.48hC.24hD.120d解析:造血干细胞分化发育成网织红细胞的过程在骨髓中进行,需要72h。
网织红到成熟红细胞需48h,成熟红细胞平均寿命120d,衰老红细胞最终在脾脏破坏。
4.红细胞的生理功能()A.携带气体B.携带养料C.携带代谢产物D.携带CO解析:红细胞的生理功能是通过Hb实现交换和携带气体。
5.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大小异常红细胞()A.小红细胞B.大红细胞C.巨红细胞D.椭圆形红细胞解析:根据细胞大小异常分,红细胞可分为小红细胞、大红细胞、巨红细胞。
根据形态异常分类,可分为球形红细胞、椭圆形红细胞、靶形红细胞、镰形红细胞、口型红细胞、棘型红细胞、裂片红细胞。
6.巨型红细胞的直径是()A.<6umB.10um-15umC.>15umD.>10um解析:C小红细胞的直径<6um;大红细胞的直径10um-15um;巨红细胞>15um。
7.地中海性贫血常见的RBC()A.小红细胞B.大红细胞C.巨红细胞D.椭圆形红细胞解析:A 小红细胞常见于缺铁性贫血和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如地中海性贫血。
珠蛋白合成障碍常见小红细胞中心淡染区扩大。
8.慢性炎症引起的继发性贫血RBC呈()A.单纯小细胞性,无中央淡染区扩大B.单纯小细胞性,中央淡染区消失C.球型RBC,中央淡染区消失D.球型RBC,中央淡染区减小解析:A 慢性炎症引起的继发性贫血RBC呈单纯小细胞性,无中央淡染区扩大,遗传性球型红细胞增多症的小红细胞,生理淡染区消失。
9.遗传性球型红细胞增多性贫血RBC呈()A.单纯小细胞性,无中央淡染区扩大B.单纯小细胞性,中央淡染区消失C.球型RBC,中央淡染区消失D.球型RBC,中央淡染区减小解析:C 慢性炎症引起的继发性贫血RBC呈单纯小细胞性,无中央淡染区扩大,遗传性球型红细胞增多症的小红细胞,生理淡染区消失。
10.大红细胞常见于()贫血。
A.巨幼细胞性贫血B.急性溶血性贫血C.地中海性贫血D.遗传性球细胞增多症解析:AB 细胞体积>10um;大红细胞常见于巨幼细胞性贫血、急性溶血性贫血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因缺乏叶酸或VitB12,DNA合成障碍,细胞不能及时分裂所致;急性溶血性贫血贫血与未成熟的红细胞增多有关。
11.巨细胞常见于()贫血A.巨幼细胞性贫血B.急性溶血性贫血C.地中海性贫血D.遗传性球细胞增多症解析:A 细胞体积>15um;巨细胞常见于巨幼细胞性贫血;此类体积较大的RBC含Hb较高,中心淡染区常消失。
12.细胞大小不均常见于()贫血A.重症巨幼细胞性贫血B.急性溶血性贫血C.地中海性贫血D.遗传性球细胞增多症解析:A 细胞大小不均是指RBC直径之间相差一倍以上,常见于重性增生性贫血,于重症巨幼细胞性贫血尤为显著。
13.球形RBC常见于()贫血A.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B.急性溶血性贫血C.地中海性贫血D.遗传性球细胞增多症解析:A 球形RBC直径<6um,无中央淡染区;常见于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血涂片中高达25%以上,而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新生儿溶血性贫血及RBC缺陷所致的溶血性贫血可见少量的球形RBC。
14.地中海性贫血属于()贫血A.小细胞性贫血B.低色素性贫血C.珠蛋白合成障碍性贫血D.遗传性球细胞增多症解析:ABC 地中海性贫血属于小细胞性贫血、低色素性贫血、珠蛋白合成障碍性贫血贫血。
15.椭圆形红细胞:置于高渗、低渗溶液内,其椭圆性不改变;但幼红细胞、网织形红细胞均改变,不再是椭圆形。
正常人椭圆形RBC<1%,巨幼细胞性贫血<15%,遗传性球细胞增多症椭圆形RBC>25%。
16.靶形红细胞常见于()贫血A.低色素性贫血B.珠蛋白合成障碍性贫血贫血C.地中海性贫血D.巨幼细胞性贫血解析:ABC 靶形红细胞常见于各种低色素性贫血、珠蛋白合成障碍性贫血贫血、地中海性贫血、异常血红蛋白病,常占正常RBC25%以上;少量见于缺铁性贫血、及其他溶血性贫血。
17.镰形RBC常见于()贫血A.低色素性贫血B.珠蛋白合成障碍性贫血贫血C.地中海性贫血D.镰形细胞性贫血(HbS)解析:D 镰形RBC主要由于Hb(HbS)异常,对氧的亲和力降低,使细胞缺氧,出现镰形,常见于镰形细胞性贫血(HbS)18.口型红细胞常见于()贫血A.遗传性口形红细胞增多症B.DICC.地中海性贫血D.镰形细胞性贫血(HbS)解析:A 口形红细胞正常人血涂片中<4%,遗传性口形红细胞增多症常达10%以上;DIC(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及酒精中毒可见少量类似细胞。
19棘型红细胞常见于()A.遗传性口形红细胞增多症B.DICC.遗传性β脂蛋白缺乏症D.镰形细胞性贫血(HbS)解析:C 棘型红细胞常见于遗传性β脂蛋白缺乏症,也可见于脾切除术后、酒精中毒性肝炎、尿毒症。
20.裂片RBC细胞常见于()A.遗传性口形红细胞增多症B.DICC.遗传性β脂蛋白缺乏症D.镰形细胞性贫血(HbS)解析:B 正常人血涂片中裂片细胞<2%,在微血管性溶血性贫血(如DIC)时此类细胞增多。
21.RBC细胞形态不齐常见于()A.遗传性口形红细胞增多症B.DICC.巨幼细胞性贫血D.镰形细胞性贫血(HbS)解析:C 细胞形态不齐是指RBC形态多样,如梨形,泪滴形、新月形、三角形等,常见于巨幼细胞性贫血。
RBC染色异常1.下列哪些属于RBC染色异常()A.低色素性B.高色素性C.嗜多色性D.嗜碱性点彩解析:ABC RBC染色异常主要指低色素性、高色素性、嗜多色性。
2.低色素性贫血常见于()贫血A.缺铁性贫血B.珠蛋白合成障碍性贫血C.铁粒幼细胞性贫血D.再生障碍性贫血解析:ABC 低色素性贫血RBC生理性淡染区扩大,形成环状RBC,Hb含量降低;低色素性贫血常见于缺铁性贫血、珠蛋白合成障碍性贫血、铁粒幼细胞性贫血贫血。
2.高色素性贫血常见于()贫血A.巨幼细胞性贫血B.珠蛋白合成障碍性贫血C.铁粒幼细胞性贫血D.再生障碍性贫血解析:A 高色素性贫血RBC生理性淡染区缩小乃至消失,Hb含量增高;若细胞体积减小,则为球形红细胞,见于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若细胞体积增大,常见于巨幼细胞性贫血3.嗜多色性红细胞常见于()贫血A.巨幼细胞性贫血B.珠蛋白合成障碍性贫血C.铁粒幼细胞性贫血D.溶血性贫血解析:D 嗜多色性红细胞常见于各类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除外)、白细胞、尤其以溶血性贫血常见。
嗜多色性红细胞属于未完全成熟细胞,胞质除Hb外,还残留一定的嗜碱性物质(核酸及核糖体)。
4.细胞着色不一常见于()贫血A.巨幼细胞性贫血B.珠蛋白合成障碍性贫血C.铁粒幼细胞性贫血D.溶血性贫血解析:C 细胞着色不一指同时出现低色素和正色素两种细胞,常见于铁粒幼细胞性贫血。
5.正色素性RBC常见于()贫血A.巨幼细胞性贫血B.急性失血C.铁粒幼细胞性贫血D.溶血性贫血解析:B 正色素性RBC见于正常人、急性失血、再生性障碍性贫血、白血病。
6.有核红细胞常见于()贫血A.巨幼细胞性贫血B.急性失血C.铁粒幼细胞性贫血D.溶血性贫血解析:D 有核红细胞常见于溶血性贫血,儿童少量,成人无。
RBC内出现的异常结构1.豪乔氏小体(howell-jolly boby)常见于()A.巨幼细胞性贫血B.急性失血C.铁粒幼细胞性贫血D.地中海性贫血解析:A 豪乔氏小体(howell-jolly boby)属于细胞核的残留物,常见于巨幼细胞性贫血,也见于溶血性贫血及脾切除术后。
2.嗜碱性点彩RBC常见于()A.巨幼细胞性贫血B.急性失血C.铁粒幼细胞性贫血D.铅中毒解析:D 嗜碱性点彩RBC在瑞士染色后,红细胞内会出现嗜碱性黑蓝色颗粒,在重金属中毒时增多,是铅中毒诊断指标,在重症巨幼细胞性贫血和骨髓纤维化中亦可见。
3.卡波环(Cabot ring)常见于()A.巨幼细胞性贫血B.急性失血C.铁粒幼细胞性贫血D.地中海性贫血解析:A 卡波环(Cabot ring)呈紫红色线圈状或8字形,常与howell-jolly boby并存,常见于巨幼细胞性贫血4.RBC内常见的寄生虫有()A疟原虫 B.微丝蚴 C.杜氏利什曼原虫 D.蛔虫解析:RBC内常见的寄生虫有疟原虫、微丝蚴、杜氏利什曼原虫等病原体。
5.缗钱状红细胞常见于()A.骨髓瘤B.急性失血C.铁粒幼细胞性贫血D.地中海性贫血解析:A 缗钱状红细胞常见于骨髓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