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课后习题与答案

合集下载

《基础会计学》第二章课后习题及参考答案

《基础会计学》第二章课后习题及参考答案
是指用来检查、验证全部账户借方和贷方的期末余额是否相等的一种试算平衡方法。其计算公式为:
全部账户的借方余额的合计=全部账户的贷方余额的合计。
五,
1.简述借贷复式记账法的内容和特点。
答:
借贷复式记账法是以“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为记账原理,以“借、贷”为记账符号,以“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为记账规则,以发生额平衡法和余额平衡法为检查方法的一种记账方法。
3.会计等式揭示了会计要素之间的联系,因而成为复式记账、会计报表等会计核算方法建立的
理论依据。()
4.不论发生什么样的经济业务,会计等式的平衡关系都不会被打破。()
5.所有账户的本期借方发生额合计与贷方发生额合计是相等的()
6.所有经济业务的发生都会引起会计等式两边同时发生变化。()
7.资产与所有者权益在总金额上是一种必然相等的关系。()
(5)+500万+500万累计折旧、库存商品、产成品本期发生额合计:
+540万+540万0权益类账户:
包括负债类和所有者权益类期末余额73540万65540万8000万负债类账户(增加发生额在贷方,减少发生额在借方,期末有正常余额,一般在贷方):
预提费所以,资产=73540万用、应付账款、预收账款、其他应付款、应交税金、短期借款、
答:
要点:
依据相同、方向一致、金额相等、同时登记。
公式:
总分类账户本期发生额=所属明细账户本期发生额合计总分类账户期末余额=所属明细账户期末余额合计
3.简述借贷记账法的试算平衡。
答:
借贷记账法的试算平衡有发生额试算平衡法和余额试算平衡法。前者是根据“有借必有贷,
2式为:
发生额试算平衡法:
一般在借方收入成果类账户:

机械振动-课后习题和答案--第二章-习题和答案

机械振动-课后习题和答案--第二章-习题和答案

弹簧下悬挂一物体,弹簧静伸长为δ。

设将物体向下拉,使弹簧有静伸长3δ,然后无初速度地释放,求此后的运动方程。

解:设物体质量为m ,弹簧刚度为k ,则:mg k δ=,即:n ω==取系统静平衡位置为原点0x =,系统运动方程为: δ⎧+=⎪=⎨⎪=⎩00020mx kx x x (参考教材P14)解得:δω=()2cos n x t t弹簧不受力时长度为65cm ,下端挂上1kg 物体后弹簧长85cm 。

设用手托住物体使弹簧回到原长后无初速度地释放,试求物体的运动方程、振幅、周期及弹簧力的最大值。

解:由题可知:弹簧的静伸长0.850.650.2()m =-=、 所以:9.87(/)0.2n g rad s ω=== 取系统的平衡位置为原点,得到:系统的运动微分方程为:20n x x ω+=其中,初始条件:(0)0.2(0)0x x =-⎧⎨=⎩ (参考教材P14) 所以系统的响应为:()0.2cos ()n x t t m ω=-弹簧力为:()()cos ()k n mg F kx t x t t N ω===- 因此:振幅为、周期为2()7s π、弹簧力最大值为1N 。

重物1m 悬挂在刚度为k 的弹簧上并处于静平衡位置,另一重物2m 从高度为h 处自由落到1m 上而无弹跳,如图所示,求其后的运动。

<解:取系统的上下运动x 为坐标,向上为正,静平衡位置为原点0x =,则当m 有x 位移时,系统有: 2121()2T E m m x =+ 212U kx =由()0T d E U +=可知:12()0m m x kx ++= 即:12/()n k m m ω=+系统的初始条件为:⎧=⎪⎨=-⎪+⎩2020122m gx k m x gh m m (能量守恒得:221201()2m gh m m x =+) 因此系统的响应为:01()cos sin n n x t A t A t ωω=+其中:ω⎧==⎪⎨==-⎪+⎩200021122n m g A x k x m g ghk A k m m即:ωω=-2()(cos )n n m g x t t t k "一质量为m 、转动惯量为I 的圆柱体作自由纯滚动,圆心受到一弹簧k 约束,如图所示,求系统的固有频率。

流体力学课后习题答案第二章

流体力学课后习题答案第二章

第二章 流体静力学2-1 密闭容器测压管液面高于容器内液面h=1.8m,液体密度为850kg/m3, 求液面压强。

解:08509.8 1.814994Pa p gh ρ==⨯⨯=2-2 密闭水箱,压力表测得压强为4900Pa,压力表中心比A 点高0.4米,A 点在液面下1.5m ,液面压强。

解:0()490010009.8(0.4 1.5) 49009800 1.15880PaM B A p p g h h ρ=+-=+⨯⨯-=-⨯=-2-3 水箱形状如图,底部有4个支座。

试求底面上的总压力和四个支座的支座反力,并讨论总压力和支座反力不相等的原因。

解:底面上总压力(内力,与容器内的反作用力平衡)()10009.81333352.8KN P ghA ρ==⨯⨯+⨯⨯=支座反力支座反力(合外力)3312()10009.8(31)274.4KN G g V V ρ=+=⨯⨯+=2-4盛满水的容器顶口装有活塞A ,直径d=0.4m ,容器底直径D=1.0m ,高h=1.8m 。

如活塞上加力为2520N(包括活塞自重)。

求容器底的压强和总压力。

解:压强2252010009.8 1.837.7kPa (0.4)/4G p gh A ρπ=+=+⨯⨯= 总压力 237.71/429.6KN P p A π=⋅=⨯⋅=2-5多管水银测压计用来测水箱中的表面压强。

图中高程单位为m ,试求水面的绝对压强。

解:对1-1等压面02(3.0 1.4)(2.5 1.4)p g p g ρρ+-=+-汞对3-3等压面 2(2.5 1.2)(2.3 1.2)a p g p g ρρ+-=+-汞将两式相加后整理0(2.3 1.2)(2.5 1.4)(2.5 1.2)(3.0 1.4)264.8kPap g g g g ρρρρ=-+-----=汞汞绝对压强 0.0264.8+98=362.8kPa abs a p p p =+=2-6水管A 、B 两点高差h 1=0.2m ,U 形管压差计中水银液面高差h 2=0.2m 。

大学物理学(第三版)第二章课后答案

大学物理学(第三版)第二章课后答案

习题22.1选择题(1) 一质点作匀速率圆周运动时,(A)它的动量不变,对圆心的角动量也不变。

(B)它的动量不变,对圆心的角动量不断改变。

(C)它的动量不断改变,对圆心的角动量不变。

(D)它的动量不断改变,对圆心的角动量也不断改变。

[答案:C](2) 质点系的内力可以改变(A)系统的总质量。

(B)系统的总动量。

(C)系统的总动能。

(D)系统的总角动量。

[答案:C](3) 对功的概念有以下几种说法:①保守力作正功时,系统内相应的势能增加。

②质点运动经一闭合路径,保守力对质点作的功为零。

③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所以两者所作功的代数和必为零。

在上述说法中:(A)①、②是正确的。

(B)②、③是正确的。

(C)只有②是正确的。

(D)只有③是正确的。

[答案:C]2.2填空题(1) 某质点在力(SI)的作用下沿x轴作直线运动。

在从x=0移动到x=10m的过程中,力所做功为。

[答案:290J](2) 质量为m的物体在水平面上作直线运动,当速度为v时仅在摩擦力作用下开始作匀减速运动,经过距离s后速度减为零。

则物体加速度的大小为,物体与水平面间的摩擦系数为。

[答案:](3) 在光滑的水平面内有两个物体A和B,已知m A=2m B。

(a)物体A以一定的动能E k与静止的物体B发生完全弹性碰撞,则碰撞后两物体的总动能为;(b)物体A 以一定的动能E k与静止的物体B发生完全非弹性碰撞,则碰撞后两物体的总动能为。

[答案:]2.3 在下列情况下,说明质点所受合力的特点:(1)质点作匀速直线运动;(2)质点作匀减速直线运动;(3)质点作匀速圆周运动;(4)质点作匀加速圆周运动。

解:(1)所受合力为零;(2)所受合力为大小、方向均保持不变的力,其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3)所受合力为大小保持不变、方向不断改变总是指向圆心的力;(4)所受合力为大小和方向均不断变化的力,其切向力的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同,大小恒定;法向力方向指向圆心。

第二章课后作业答案

第二章课后作业答案

第二章线性表习题(答案)1.描述以下三个概念的区别:头指针,头结点,首元素结点。

首元结点是指链表中存储线性表中第一个数据元素a1的结点。

为了操作方便,通常在链表的首元结点之前附设一个结点,称为头结点,该结点的数据域中不存储线性表的数据元素,其作用是为了对链表进行操作时,可以对空表、非空表的情况以及对首元结点进行统一处理。

头指针是指向链表中第一个结点(或为头结点或为首元结点)的指针。

若链表中附设头结点,则不管线性表是否为空表,头指针均不为空。

否则表示空表的链表的头指针为空。

2.填空:(1)在顺序表中插入或删除一个元素,需要平均移动一半元素,具体移动的元素个数与插入或删除的位置有关。

(2)在顺序表中,逻辑上相邻的元素,其物理位置也相邻。

在单链表中,逻辑上相邻的元素,其物理位置不一定相邻。

(3)在带头结点的非空单链表中,头结点的存储位置由头指针指示,首元素结点的存储位置由头结点的next域指示,除首元素结点外,其它任一元素结点的存储位置由其直接前趋的next域指示。

3.已知L是无表头结点的单链表,且P结点既不是首元素结点,也不是尾元素结点。

按要求从下列语句中选择合适的语句序列。

a. 在P结点后插入S结点的语句序列是:(4)、(1)。

b. 在P结点前插入S结点的语句序列是:(7)、(11)、(8)、(4)、(1)。

c. 在表首插入S结点的语句序列是:(5)、(12)。

d. 在表尾插入S结点的语句序列是:(11)、(9)、(1)、(6)。

供选择的语句有:(1)P->next=S; (2)P->next= P->next->next; (3)P->next= S->next;(4)S->next= P->next; (5)S->next= L; (6)S->next= NULL;(7)Q= P; (8)while(P->next!=Q) P=P->next;(9)while(P->next!=NULL) P=P->next; (10)P= Q;(11)P= L; (12)L= S; (13)L= P;4.设线性表存于a[n]中且递增有序。

会计学原理课后习题及答案

会计学原理课后习题及答案

课后习题及答案第二章课后习题及答案习题一:解答收付实现制:5月份的收入=300000+5000+180000=485000元5月份的费用=144000+7000+60000+3800=214800元5月份的利润=485000-214800=270200元权责发生制:5月份的收入=500000+8000+30000=538000元5月份的费用=240000+7000+3000+2000=252000元5月份的利润=538000-252000=286000元习题二解答2016年9月末资产总额=476000 元负债总额=107000 元所有者权益=343000+30000-4000=369000 元第三章课后习题及答案习题一解答A=350000-450000+320000=220000元B=680000+4=730000元D=600000+200000-400000=400000元习题二解答1.登记期初余额贷:银行存款 100000(5)借:应付账款 13000贷:银行存款 13000(6)借:生产成本 25000贷:原材料 25000(7)借:银行存款 3000贷:应收账款 3000(8)借:短期借款 12000应付账款 4000贷:银行存款 16000(9)借:银行存款 20000贷:实收资本 20000(10)借:银行存款 14000贷:应收账款 14000(2)登记账户,计算发生额及期末余额见上述T字账(3)编制总分类账发生额和余额试算平衡表某公司总分类账发生额和余额试算平衡表单位:元解答1.编制会计分录(1)借:原材料——乙48000——丙25000贷:应付账款——红光工厂73000(2)借:应付账款——兴华工厂20000贷:银行存款20000(3)借:原材料——丙1500贷:应付账款——新飞工厂1500(4)借:生产成本179000贷:原材料——甲140000——乙36000——丙30002.用丁字账开设并登记“原材料”和“应付账款”总分类账及所属明细分类账,计算各账户的发生额和期末余额;单位:元“应付账款”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发生额及余额表2016年11月30日单位:元。

第二章课后习题答案

第二章课后习题答案

第二章习题(二)判断题1.用户构建单片机应用系统,只能使用芯片提供的信号引脚。

(T)2.程序计数器(PC)不能为用户使用,因此它没有地址。

(T)3.内部RAM的位寻址区,只能提供位寻址使用而不能供字节寻址使用。

(F)4.在程序执行过程中,由PC提供数据存储器的读/写地址。

(F)5.80C51共有21个专用寄存器,它们的位都是可用软件设置的,因此是可以进行位寻址的。

(T)(三)填空题1. MCS-51单片机引脚信号中,信号名称带上划线表示该信号低电平或下跳变有效。

2. MCS-51单片机内部RAM的寄存区共有32 个单元,分为4 组寄存器,每组8 个单元,以R7~R0 作为寄存器名称。

3. 单片机系统复位后,(PSW)=00H,因此内部RAM寄存区的当前寄存器是第0 组,8个寄存器的单元地址为00H ~07H 。

4.通过堆栈操作实现子程序调用,首先要把PC 的内容入栈,以进行断点保护。

调用返回时再进行出栈操作,把保护的断点送回PC 。

5. 为寻址程序状态字的F0位,可使用的地址和符号有D5H 、F0 、PSW.5和D5H.5 。

6. MCS-51单片机的时钟电路包括两部分内容,即芯片内的高增益反相放大器和芯片外跨接的晶体震荡器,微调电容。

7. 在MCS-51中,位处理器的数据位存储空间是由专用寄存器的可寻址位和内部RAM为寻址区的128 个位。

8. MCS-51的4个I/O口中,P0是真正的双向口,而其他口则为准双向口,这一区别在口线电路结构中表现在口的输出缓冲器的不同上。

(四)选择题1.单片机芯片内提供了一定数量的工作寄存器,这样做的好处不应包括(A)提高程序运行的可靠性(B)提高程序运行速度(C)为程序设计提供方便(D)减少程序长度2.内部RAM中的位寻址区定义的位是给(A)位操作准备的(B)移位操作准备的(C)控制转移操作准备的(D)以上都对3.对程序计数器PC的操作(A)是自动进行的(B)是通过传送进行的(C)是通过加“1”指令进行的(D)是通过减“1”指令进行的4.以下运算中对溢于言表标志位OV没有影响或不受OV影响的运算是(A)逻辑运算(B)符号数加减法运算(C)乘法运算(D)除法运算5.单片机程序存储器的寻址范围是由程序计数器PC的位数决定的,MCS-51的PC为16位,因此其寻址范围是(A)4KB (B)64KB (C)8KB (D)128KB6.在算术运算中,与辅助进位位AC有关的是(A)二进制数(B)八进制数(C)十进制数(D)十六进制数7.以下有关PC和DPTR的结论中错误的是(A)DPTR是可以访问的而PC是不能访问的(B)它们都是16位的寄存器(C)它们都具有加“1”的功能(D)DPTR可以分为2个8位的寄存器使用,但PC不能8.PC的值是(A)当前指令前一条指令的地址(B)当前正在执行指令的地址(C)下一条指令的地址(D)控制器中指令寄存器的地址9.假定设置堆栈指针SP的值为37H,在进行子程序调用时把断点地址进栈保护后,SP的值为(A)36H (B)37H (C)38H (D)39H10. 80C51中,可使用的堆栈最大深度为(A)80个单元(B)32个单元(C)128个单元(D)8个单元11. 位处理器是单片机面向控制应用的重要体现,下列中不属于位处理器资源的是(A)位累加器CY (B)通用寄存器的可寻址位(C)专用寄存器的可寻址位(D)位操作指令集12. 在MCS-51单片机的运算电路中,不能为ALU提供数据的是(A)累加器A (B)暂存器(C)寄存器B (D)状态寄存器PSW13. 在MCS-51中(A)具有独立的专用的地址线(B)在P0口和P1口的口线作地址线(C)在P0口和P2口的口线作地址线(D)在P1口和P2口的口线作地址线。

机械制造技术第二章课后答案

机械制造技术第二章课后答案

第二章加工设备自动化(课后习题)2-1.实现加工设备自动化的意义是什么? (P30)答:加工设备生产率得到有效提高的主要途径之一是采取措施缩短其辅助时 间,加工设备工作过程自动化可以缩短辅助时间,改善公认的劳动条件和减轻工 人的劳动强度。

加工设备自动化是零件整个机械加工工艺过程自动化的基本问题 之一,是机械制造厂实现零件加工自动化的基础。

2-2.为什么说单台加工设备的自动化是实现零件自动化加工的基础? (P30) 答:单台加工设备的自动化能较好地满足零件加工过程中某个或几个工序的加 工半自动化和自动化的需要,为多机床管理创造了条件,是建立自动化生产线和 过渡到全盘自动化的必要前提,是机械制造业更进一步向前发展的基础。

2-3.加工设备自动化包含的主要内容与实现的途径有哪些? (P30)答:加工设备自动化主要是指实现了机床加工循环自动化和实现了辅助工作自 动化的加工设备。

其主要内容如下:匚自动装卸工件实现加工设备自动化的途径主要有以下几种:(1) 对半自动加工设备通过配置自动上下料装置以实现加工设备的完全自动化;(2) 对通用加工设备运用电气控制技、数控技术等进行自动化改造;(3) 根据家公家的特点和工艺要求设计制造专用的自动化加工设备,如组合机床等;(4) 采用数控加工设备,包括数控机床、加工中心等。

2-4.试分析一下生产率与加工设备自动化的关系? (P32)答:生产率Q=K/(1+K*tf ),式中K ——理想的工艺生产率,K=1/tq ,tq —— 切削时间,tf ——空程辅助时间。

可知:tq 和tf 对机床生产的影响是相互制约 相互促进的。

当生产工艺发展到一定水平,即工艺生产率K 提高到一定程度时, 必须提高机床自动化程度,进一步减少空程辅助时间,促使生产率不断提高。

另 一方面,在相对落后的工艺基础上实现机床自动化,生产率的提高是有限的,为 了取得良好的效果,应当在先进的工艺基础上实现机床自动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章人工智能与知识工程初步1. 设有如下语句,请用相应的谓词公式分别把他们表示出来:s(1)有的人喜欢梅花,有的人喜欢菊花,有的人既喜欢梅花又喜欢菊花。

解:定义谓词dP(x):x是人L(x,y):x喜欢y其中,y的个体域是{梅花,菊花}。

将知识用谓词表示为:(∃x )(P(x)→L(x, 梅花)∨L(x, 菊花)∨L(x, 梅花)∧L(x, 菊花))(2) 有人每天下午都去打篮球。

解:定义谓词P(x):x是人B(x):x打篮球A(y):y是下午将知识用谓词表示为:a(∃x )(∀y) (A(y)→B(x)∧P(x))(3)新型计算机速度又快,存储容量又大。

解:定义谓词NC(x):x是新型计算机F(x):x速度快B(x):x容量大将知识用谓词表示为:(∀x) (NC(x)→F(x)∧B(x))(4) 不是每个计算机系的学生都喜欢在计算机上编程序。

解:定义谓词S(x):x是计算机系学生L(x, pragramming):x喜欢编程序U(x,computer):x使用计算机将知识用谓词表示为:¬ (∀x) (S(x)→L(x, pragramming)∧U(x,computer))(5)凡是喜欢编程序的人都喜欢计算机。

解:定义谓词P(x):x是人L(x, y):x喜欢y将知识用谓词表示为:(∀x) (P(x)∧L(x,pragramming)→L(x, computer)) 2 请对下列命题分别写出它们的语义网络: (1) 每个学生都有一台计算机。

解:(2) 高老师从3月到7月给计算机系学生讲《计算机网络》课。

解:(3) 学习班的学员有男、有女、有研究生、有本科生。

解:参例2.14(4) 创新公司在科海大街56号,刘洋是该公司的经理,他32岁、硕士学位。

解:参例2.10(5) 红队与蓝队进行足球比赛,最后以3:2的比分结束。

解:2.19 请把下列命题用一个语义网络表示出来: (1) 树和草都是植物; 解:(2) 树和草都有叶和根; 解:(3) 水草是草,且生长在水中; 解:(4) 果树是树,且会结果; 解:(5) 梨树是果树中的一种,它会结梨。

解:第5章计算智能部分参考答案5.15 对遗传法的选择操作:设种群规模为4,个体采用二进制编码,适应度函数为f(x)=2若规定选择概率为100%,选择算法为轮盘赌算法,且依次生成的4个随机数为0.42, 0.16, 0.89, 0.71,请填写上表中的全部内容,并求出经本次选择操作后所得到的新的种群。

解:表格的完整内容为:本次选择后所得到的新的种群为:S=110001S=101002S=011103S=1100045.18 设某小组有5个同学,分别为S1,S2,S3,S4,S5。

若对每个同学的“学习好”程度打分:S1:95 S2:85 S3:80 S4:70 S5:90这样就确定了一个模糊集F,它表示该小组同学对“学习好”这一模糊概念的隶属程度,请写出该模糊集。

解:对模糊集为F,可表示为:F=95/ S 1+85/S 2+80/ S 3+70/S 4+90/S 5 或F={95/ S 1, 85/S 2, 80/ S 3, 70/S 4, 90/S 5}5.19 设有论域U={u 1, u 2, u 3, u 4, u 5}并设F 、G 是U 上的两个模糊集,且有 F=0.9/u 1+0.7/u 2+0.5/u 3+0.3/u 4 G=0.6/u 3+0.8/u 4+1/u 5 请分别计算 F ∩G ,F ∪G ,﹁F 。

解:F ∩G=(0.9∧0)/ u 1+(0.7∧0)/ u 2+(0.5∧0.6)/u 3+(0.3∧0.8)/u 4+(0∧1)/u 5 =0/ u 1+0/ u 2+0.5/u 3+0.3/u 4+0/u 5 =0.5/u 3+0.3/u 4F∪G =(0.9∨0)/ u 1+(0.7∨0)/ u 2+(0.5∨0.6)/u 3+(0.3∨0.8)/u 4+(0∨1)/u 5=0.9/ u 1+0.7/ u 2+0.6/u 3+0.8/u 4+1/u 5﹁F=(1-0.9)/ u 1+(1-0.7)/ u 2+(1-0.5)/u 3+(1-0.3)/u 4+(1-0)/u 5=0.1/ u 1+0.3/ u 2+0.5/u 3+0.7/u 4+1/u 55.21设有如下两个模糊关系:请写出R 1与R 2的合成R 1οR 2。

解:R(1,1)=(0.3∧0.2)∨(0.7∧0.6)∨(0.2∧0.9)= 0.2∨0.6∨0.2=0.6R(1,2)=(0.3∧0.8)∨(0.7∧0.4)∨(0.2∧0.1)= 0.3∨0.4∨0.1=0.4 R(2,1)=(1∧0.2)∨(0∧0.6)∨(0.4∧0.9)= 0.2∨0∨0.4=0.4 R(2,2)=(1∧0.8)∨(0∧0.4)∨(0.4∧0.1)= 0.8∨0∨0.1=0.8 R(3,1)=(0∧0.2)∨(0.5∧0.6)∨(1∧0.9)= 0.2∨0.6∨0.9=0.9 R(3,2)=(0∧0.8)∨(0.5∧0.4)∨(1∧0.1)= 0∨0.4∨0.1=0.4因此有⎥⎥⎥⎦⎤⎢⎢⎢⎣⎡=4.09.08.04.04.06.021R R ο5.22 设F 是论域U 上的模糊集,R 是U ×V 上的模糊关系,F 和R 分别为:⎥⎥⎥⎦⎤⎢⎢⎢⎣⎡=⎥⎥⎥⎦⎤⎢⎢⎢⎣⎡=1.09.04.06.08.02.015.004.0012.07.03.021R R求模糊变换F οR 。

解:{0.40.10.60.40.80.6,0.40.30.60.60.80.30.40.50.60.80.80}F R =∧∨∧∨∧∧∨∧∨∧∧∨∧∨∧o ={0.1∨0.4∨0.6, 0.3∨0.6∨0.3,0.4∨0.6∨0 } ={0.6, 0.6, 0.6}第6章 不确定性推理部分参考答案6.8 设有如下一组推理规则: r 1: IF E 1 THEN E 2 (0.6)r 2: IF E 2 AND E 3 THEN E 4 (0.7) r 3: IF E 4 THEN H (0.8) r 4: IF E 5 THEN H (0.9)且已知CF(E 1)=0.5, CF(E 3)=0.6, CF(E 5)=0.7。

求CF(H)=? 解:(1) 先由r 1求CF(E 2)CF(E 2)=0.6 × max{0,CF(E 1)} =0.6 × max{0,0.5}=0.3(2) 再由r 2求CF(E 4)CF(E 4)=0.7 × max{0, min{CF(E 2 ), CF(E 3 )}} =0.7 × max{0, min{0.3, 0.6}}=0.21(3) 再由r 3求CF 1(H)CF 1(H)= 0.8 × max{0,CF(E 4)}=0.8 × max{0, 0.21)}=0.168 (4) 再由r 4求CF 2(H)CF 2(H)= 0.9 ×max{0,CF(E 5)}=0.9 ×max{0, 0.7)}=0.63(5) 最后对CF 1(H )和CF 2(H)进行合成,求出CF(H) CF(H)= CF 1(H)+CF 2(H)+ CF 1(H) × CF 2(H) =0.6926.10 设有如下推理规则r 1: IF E 1 THEN (2, 0.00001) H 1⎥⎥⎥⎦⎤⎢⎢⎢⎣⎡==03.06.08.06.04.05.03.01.0}8.0,6.0,4.0{R Fr2: IF E2 THEN (100, 0.0001) H1r3: IF E3 THEN (200, 0.001) H2r4: IF H1 THEN (50, 0.1) H2且已知P(E1)= P(E2)= P(H3)=0.6, P(H1)=0.091, P(H2)=0.01, 又由用户告知:P(E1| S1)=0.84, P(E2|S2)=0.68, P(E3|S3)=0.36请用主观Bayes方法求P(H2|S1, S2, S3)=?解:(1) 由r1计算O(H1| S1)先把H1的先验概率更新为在E1下的后验概率P(H1| E1)P(H1| E1)=(LS1× P(H1)) / ((LS1-1) × P(H1)+1)=(2 × 0.091) / ((2 -1) × 0.091 +1)=0.16682由于P(E1|S1)=0.84 > P(E1),使用P(H | S)公式的后半部分,得到在当前观察S1下的后验概率P(H1| S1)和后验几率O(H1| S1)P(H1| S1) = P(H1) + ((P(H1| E1) – P(H1)) / (1 - P(E1))) × (P(E1| S1) – P(E1)) = 0.091 + (0.16682 –0.091) / (1 – 0.6)) × (0.84 – 0.6)=0.091 + 0.18955 × 0.24 = 0.136492O(H1| S1) = P(H1| S1) / (1 - P(H1| S1))= 0.15807(2) 由r2计算O(H1| S2)先把H1的先验概率更新为在E2下的后验概率P(H1| E2)P(H1| E2)=(LS2× P(H1)) / ((LS2-1) × P(H1)+1)=(100 × 0.091) / ((100 -1) × 0.091 +1)=0.90918由于P(E2|S2)=0.68 > P(E2),使用P(H | S)公式的后半部分,得到在当前观察S2下的后验概率P(H1| S2)和后验几率O(H1| S2)P(H1| S2) = P(H1) + ((P(H1| E2) – P(H1)) / (1 - P(E2))) × (P(E2| S2) – P(E2)) = 0.091 + (0.90918 –0.091) / (1 – 0.6)) × (0.68 – 0.6)=0.25464O(H1| S2) = P(H1| S2) / (1 - P(H1| S2))=0.34163(3) 计算O(H1| S1,S2)和P(H1| S1,S2)先将H1的先验概率转换为先验几率O(H1) = P(H1) / (1 - P(H1)) = 0.091/(1-0.091)=0.10011再根据合成公式计算H1的后验几率O(H1| S1,S2)= (O(H1| S1) / O(H1)) × (O(H1| S2) / O(H1)) × O(H1)= (0.15807 / 0.10011) × (0.34163) / 0.10011) × 0.10011= 0.53942再将该后验几率转换为后验概率P(H1| S1,S2) = O(H1| S1,S2) / (1+ O(H1| S1,S2))= 0.35040(4) 由r3计算O(H2| S3)先把H2的先验概率更新为在E3下的后验概率P(H2| E3)P(H2| E3)=(LS3× P(H2)) / ((LS3-1) × P(H2)+1)=(200 × 0.01) / ((200 -1) × 0.01 +1)=0.09569由于P(E3|S3)=0.36 < P(E3),使用P(H | S)公式的前半部分,得到在当前观察S3下的后验概率P(H2| S3)和后验几率O(H2| S3)P(H2| S3) = P(H2 | ¬ E3) + (P(H2) – P(H2| ¬E3)) / P(E3)) × P(E3| S3) 由当E3肯定不存在时有P(H2 | ¬ E3) = LN3× P(H2) / ((LN3-1) × P(H2) +1)= 0.001 × 0.01 / ((0.001 - 1) × 0.01 + 1)= 0.00001因此有P(H2| S3) = P(H2 | ¬ E3) + (P(H2) – P(H2| ¬E3)) / P(E3)) × P(E3| S3)=0.00001+((0.01-0.00001) / 0.6) × 0.36=0.00600O(H2| S3) = P(H2| S3) / (1 - P(H2| S3))=0.00604(5) 由r4计算O(H2| H1)先把H2的先验概率更新为在H1下的后验概率P(H2| H1)P(H2| H1)=(LS4× P(H2)) / ((LS4-1) × P(H2)+1)=(50 × 0.01) / ((50 -1) × 0.01 +1)=0.33557由于P(H1| S1,S2)=0.35040 > P(H1),使用P(H | S)公式的后半部分,得到在当前观察S1,S2下H2的后验概率P(H2| S1,S2)和后验几率O(H2| S1,S2)P(H2| S1,S2) = P(H2) + ((P(H2| H1) –P(H2)) / (1 - P(H1))) ×(P(H1| S1,S2) –P(H1)) = 0.01 + (0.33557 –0.01) / (1 – 0.091)) × (0.35040 – 0.091)=0.10291O(H2| S1,S2) = P(H2| S1, S2) / (1 - P(H2| S1, S2))=0.10291/ (1 - 0.10291) = 0.11472(6) 计算O(H2| S1,S2,S3)和P(H2| S1,S2,S3)先将H2的先验概率转换为先验几率O(H2) = P(H2) / (1 - P(H2) )= 0.01 / (1-0.01)=0.01010再根据合成公式计算H1的后验几率O(H2| S1,S2,S3)= (O(H2| S1,S2) / O(H2)) × (O(H2| S3) / O(H2)) ×O(H2)= (0.11472 / 0.01010) × (0.00604) / 0.01010) × 0.01010=0.06832再将该后验几率转换为后验概率P(H2| S1,S2,S3) = O(H1| S1,S2,S3) / (1+ O(H1| S1,S2,S3))= 0.06832 / (1+ 0.06832) = 0.06395可见,H2原来的概率是0.01,经过上述推理后得到的后验概率是0.06395,它相当于先验概率的6倍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