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下音乐教案.doc

合集下载

七年级音乐教案(优秀8篇)

七年级音乐教案(优秀8篇)

七年级音乐教案(优秀8篇)七年级音乐教案篇一一、教学目标1、能够对欧洲民间音乐感兴趣,喜欢不同民族的艺术风格,同时提高学生的创造力与表现力。

2、能够感受、体验歌曲的音乐情绪及风格。

分辨男高音中低音的音色。

3、学会聆听音乐—理解音乐力度记忆的表现作用。

二、教学重点1、音乐所表达的情感及歌曲的主题。

2、表现歌曲的力度变化。

三、教法讲授法、讨论法、欣赏法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感受体验不同的情绪。

课前辅垫,营造一种异国他乡的音乐氛围。

1、聆听音乐《莫斯科郊外的晚上》片段走入欧洲音乐。

设问:这首歌熟悉吗?是哪个国家的歌曲?那么就让我们走入欧洲音乐。

在俄罗斯有一条欧洲最长的河流,人们把它称为是“母亲河”。

这是因为伏尔加河流域自然风光秀丽;资源丰富、两岸人民勤劳勇敢,并且建立起自己生活的家园,创造了优秀的俄罗斯文化的原故。

所以,他们对伏尔加河的感情就像对母亲的感情一样。

下面让我们去观光一下美丽的伏尔加河。

2、播放伏尔加河流域的风光,感受人们的美好生活。

3、由列宾的油画《伏尔加纤夫》,引发学生联想与想象,并讨论大胆表现作品。

①看图讨论画面描写怎样的内容,表现了一种怎样的感情?②根据画面中纤夫们的形象与步伐,用声音与肢体来表现纤夫们劳动时的情景。

引出劳动号子的'概念。

哎哟嗬。

嗨哟(二)、新课教学导言:俄国有一首表现纤夫们劳动的歌曲《伏尔加船夫曲》,它能非常恰到好处的表现画中的内涵。

下面让我们来听听…作曲家是怎样来表现这种情绪。

1、初次听赏。

设问:你们感受音乐最深的是什么?(速度、力度、节奏、旋律、情绪)引导学生听出音乐中的劳动号子动机:53630|表现了纤夫们对沙俄统治的愤愤不平。

1=D4/453630|53630|力度很弱,你从音乐中想到了什么?请同学们看看课本中的音谱,有什么特点?生:我仿佛看到了纤夫在远方拉纤劳动动作和沉重的步伐,渐渐向我们走来,只能听到隐约的号子声,同时表达了他们内心的不平和痛苦,呻吟和叹息。

七年级音乐教案下册

七年级音乐教案下册

七年级音乐教案下册【篇一:人教版七年级音乐下册全册教案(修订)】第一单元春之声本单元可以安排为2课时。

第一课时为“配乐诗朗诵”和“唱歌”两项内容,第二课时为“欣赏”、“学吹竖笛”与“音乐活动”。

第一课时可以按教科书的顺序,先进行“配乐诗朗诵”的教学活动,也可以先安排“唱歌”。

两种安排都可以起到比较好的导入作用,能够收到较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第二课时应当注意区分“欣赏”曲目的不同情绪、不同表现方式以及暗含其中的音乐基本要素:《新疆之春》是奔放欢快、载歌载舞的器乐独奏曲,切分节奏、装饰音的运用具有典型的新疆风格;《春晓》为古朴、深幽、令人回味的抒情歌曲,采用的是七声雅乐音阶;《春节序曲》为热闹欢腾背景下的秧歌舞蹈场面,双簧管迷人的音色在管弦乐队的陪衬下格外动人,同样运用切分节奏、装饰音,但采用的是汉族调式;贝多芬的小提琴与钢琴《春天奏鸣曲》中快速的音阶跑动使人感受到的旋律十分流畅清新,沐浴在春光下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练习中提及“和弦”概念;《春游》可以设计为用竖笛演奏、器乐合奏、演唱加竖笛或小乐队伴奏等多重形式。

为《春游》填词练习的目的是引导学生探索歌曲中词与曲之间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的关系,为学生分析歌曲、了解歌曲写作的基本常识做铺垫。

第一单元第一课教学内容:1.歌曲:《渴望春天》。

2.创编:为歌曲配打击乐伴奏。

3.配乐散文:《春》。

教学准备:钢琴、录音机、磁带、vcd、打击乐、铃鼓、三角铁、响板、沙锤等。

教学目标:1.学会歌曲《渴望春天》,并在反复地练唱中体会6/8拍子活泼欢快的特点。

2.通过对散文《春》的配乐朗诵,使学生感受音乐与文学的密切关系,审美内涵。

3.鼓励学生大胆地参与音乐实践活动。

教学过程:1.教师要充分注意“教学导入”环节的重要性,精心设计。

如:(1)可以通过教科书上的彩色画面启发学生的想象力,用语言描述春天的景色;(2)可用优美的旋律导入;(3)可用简短的诗句导人;(4)可用录像资料(风光片,春景图,配乐散文)导入。

最新七年级下册音乐教案全册

最新七年级下册音乐教案全册

最新七年级下册音乐教案全册第一章:音乐基础知识
第一节:音乐的基本元素
本节主要介绍音乐的基本元素,包括音调、节奏、节拍、旋律和和声等。

第二节:音乐符号
本节重点讲解了音乐符号的种类、表示方法和使用方法。

第二章:西方古典音乐
第一节:巴洛克音乐
本节介绍了巴洛克音乐的发展历程、音乐特点以及代表作品。

第二节:古典主义音乐
本节介绍了古典主义音乐的发展历程、音乐特点以及代表作品。

第三节:浪漫主义音乐
本节介绍了浪漫主义音乐的发展历程、音乐特点以及代表作品。

第三章:中华音乐
第一节:中国古典音乐
本节介绍了中国古典音乐的历史、音乐特点以及代表作品。

第二节:中国民间音乐
本节介绍了中国民间音乐的类型、特点以及优秀代表作品。

第四章:音乐鉴赏
第一节:音乐的欣赏
本节重点介绍了音乐的欣赏方法和技巧,帮助学生提高音乐的
欣赏能力。

第二节:音乐赏析
本节主要介绍了音乐赏析的方法和技巧,分别从音乐形式、曲调、节奏和和声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讲解。

以上仅是音乐教案的大纲内容,详细的教学安排和课程设置需
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本教案以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发展需求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创造能力,帮助学生发展综合素质。

眺望你的路途-人音版七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眺望你的路途-人音版七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眺望你的路途-人音版七年级音乐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熟悉人音版七年级音乐下册教材内容,了解单位五“音乐中的小故事”单元,掌握本课目标曲《眺望你的路途》的歌曲形式和主题思想。

2.学生能够正确使用乐理知识,演唱出《眺望你的路途》的主旋律,体验音乐所表达的情感和内涵。

3.培养学生欣赏音乐、学习音乐的兴趣,进一步提高学生音乐素养,塑造学生成长成熟、明朗向上的心态。

二、教学重点1.了解歌曲《眺望你的路途》的歌曲形式和情感表达。

2.能够准确演唱出《眺望你的路途》的主旋律。

三、教学难点1.学生能够正确使用乐理知识,更好地理解和演唱音乐。

2.学生对于音乐所表达的情感和内涵的理解能力。

四、教学方法1.朗读教材内容,介绍音乐节奏、曲式等基础知识。

2.演唱示范,生动形象地讲解唱歌技巧。

3.采用反复练唱的方式,分段练习唱歌技巧并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歌曲。

五、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新知通过音乐鉴赏的方式,让学生感受歌曲《眺望你的路途》的音乐形式和情感内涵。

第二步:学生讨论以几个问题为引导,带领学生一起探讨歌曲的主题和情感:1.这首歌的主题是什么?2.这首歌的情感表达是什么?如何传递?第三步:指导学生演唱分段演唱,重点掌握主旋律。

并向学生普及一些乐理知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演唱音乐。

第四步:合唱合唱整首歌曲。

第五步:评估教师对于学生的演唱技巧和乐理知识掌握情况进行评估。

六、教学资料1.人音版七年级音乐下册教材2.歌曲《眺望你的路途》伴奏音频七、教学反思本次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如音乐鉴赏、学生讨论、指导学生演唱和合唱等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歌曲《眺望你的路途》和理解音乐的情感和内涵。

通过不断反复练唱,学生的唱歌技巧得到了提高,音乐素养也得到了增强。

教学效果良好,学生表现活跃,互相帮助、相互学习,课堂气氛迅速热烈起来,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七年级下册:音乐教案-青春期(新人教版)

七年级下册:音乐教案-青春期(新人教版)

七年级下册:音乐教案-青春期(新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了解青春期对青少年生理和心理的影响。

2. 通过音乐表达青春期所带来的情感和体验。

3. 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欣赏和理解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青春期的概念和特征2. 青春期对青少年的影响3. 音乐在青春期中的作用和表达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张描绘青春期的图片引起学生兴趣,调动他们的思考。

2. 讲解青春期的概念和特征,并与学生进行互动,了解他们对青春期的认知。

3. 分组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自己身边可能发生的青春期问题,并记录下来。

4. 小组分享:每个小组派代表进行分享,其他小组成员可以提出补充或疑问。

5. 引入音乐:播放一首表达青春期情感的音乐,让学生聆听并感受其中的情绪和能量。

6. 音乐欣赏分析:与学生一起分析选定音乐的表达形式和情感内涵。

7. 课堂讨论:让学生就自己的青春期体验和情感进行分享和交流,鼓励他们用音乐表达自己的情感。

8. 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和收获,并鼓励学生继续关注和探索音乐在青春期中的作用。

四、教学资源1. 青春期相关图片2. 表达青春期情感的音乐3. 小组讨论记录表五、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度和表达能力。

2. 检查学生完成的小组讨论记录表。

3. 分析学生在音乐欣赏分析和课堂讨论中的表现,以及对青春期概念的理解程度。

六、拓展活动1. 邀请音乐专家或青少年心理专家到课堂上进行讲座和互动。

2. 组织学生参观音乐演出或举办一个音乐分享会。

3. 让学生自己创作一首表达青春期情感的歌曲或编写一篇相关的音乐评论。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入音乐和互动讨论的方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了青春期的概念和特征,并充分表达了他们的情感和体验。

但在以后的教学中,可以更多地关注学生个体的情感表达,提供更多的创作和自由发挥的机会,使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到音乐的欣赏和表达中来。

七年级音乐教案(最新14篇)

七年级音乐教案(最新14篇)

七年级音乐教案(最新14篇)初中七年级音乐教案篇一1.查字典,看注释,读准每一个字的音,掌握重点词语。

2.理清文章脉络,把握文章内容。

3.学习运用勾勒外貌和语言描写刻画人物的写法。

4.学习贝多芬与命运抗争的顽强精神,培养学生坚强乐观的人生态度。

理清文章脉络,把握文章内容;学习运用勾勒外貌和语言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

查字典,看注释,熟读课文,并查阅贝多芬的有关资料。

一。

整体感知1.导入新课:听一段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

让学生回答曲名、作者。

问:你从交响曲中听到了什么?(乐曲奏出了与命运抗挣的最强音)贝多芬的耳疾起于28岁的时候(一qi98年),自此至57岁(1827年)逝世,其间二十余年时光全是聋疾为祟的时期,然而大部分的作品却在这时期产生。

站在演奏台上听不见听众掌声的时候,他仍是继续作曲,终于作出了最伟大的《第九交响曲》而搁笔,所以,贝多芬的伟大,决不只在于他是一个音乐家,他勇于直面人生的极度苦闷并将他的音乐融入与命运的不屈抗挣之中,他是心的英雄,他的音乐就是这英雄心的表现。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音乐巨人贝多芬》一文,看看耳聋后的贝多芬,这个被命运扼住咽喉的人,在生活中是怎样的形象?2.教师范读课文3.学生带着下列问题自由朗读,教师正音。

“客人”是怎样访问贝多芬的?其间写了哪几件事?四人小组讨论,学生合作探究学习,明确:“客人”来访——女佣开门——女佣介绍贝多芬的情况——参观贝多芬工作室——贝多芬下楼并开始和“客人”谈话——贝多芬和“客人”共进晚餐——贝多芬回忆往事主要事件:“客人”参观贝多芬工作室,贝多芬和“客人”会面,贝多芬回忆他最后一次指挥机音乐会的情形。

二。

研读与赏析1.学生细读课文,找出自己不理解的句子,或是能触动心弦的句子,用笔画出来。

四人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理解句子含义,然后全班讨论明确,教师适时点拨或补充。

a.“你们竟敢到兽穴里来抓老狮子的毛”是什么意思?b.为什么贝多芬说“一棵树好比一个人好”?c.“你可能想到我——一座已倒落了的火山,头颅在熔岩内燃烧,拼命巴望挣脱出来。

春天来了(民乐三重奏)-苏少版七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春天来了(民乐三重奏)-苏少版七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春天来了(民乐三重奏)-苏少版七年级音乐下册教案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欣赏和理解《春天来了》这首乐曲,了解其音乐特色和表现手法,感受春天的气息和在音乐中的表现。

2.学生能够分析和演奏曲目中的旋律、节奏和和声,提高对民乐的认识和理解。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通过音乐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造力。

4.激发学生的音乐兴趣和爱好,促进他们的人文素养和审美素养的提高。

教学内容1.《春天来了》的音乐特色和表现手法2.民乐三重奏的基本演奏技巧和方法3.演奏曲目中的旋律、节奏和和声的分析和演奏4.团队合作和演出准备教学过程第一部分欣赏和分析1.先让学生欣赏整首曲目,感受其中蕴含的春天气息和音乐表现。

2.学生听完乐曲后可以按照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讨论和分析:1.曲目的表现主题是什么?2.曲目中有哪些突出的旋律和节奏?3.乐曲有哪些独特的演奏技巧和手法?4.通过乐曲中的演奏和表现手法,你能感受到哪些春天的情感和气息?第二部分学习演奏1.将学生分为三个小组,学习三个不同的乐器(笛子、二胡和古筝)的基本演奏技巧和方法。

2.教师根据曲目需要,编写相应的乐谱并逐步教授。

3.学生根据教师的指导,在小组中一起学习演奏曲目。

4.演奏过程中,教师根据学生的演奏情况逐步指导和纠正,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演奏技巧和表现手法。

第三部分演出准备1.学生学习够了一定的时间之后,合并成一个乐队开始全曲演奏的准备。

2.教师带领学生进行全曲排练和演出准备,协调乐队的整体演奏,确保演出效果。

3.学生分别担任负责人,负责统筹演出准备事宜。

4.学生分别担任不同的角色,如指挥、表演、介绍等,全方位准备演出。

第四部分演出展示1.教师带领学生到校或其他场所进行演出展示。

2.学生按照不同的角色可以参与全曲演奏、现场表演、演出介绍等活动。

3.演出结束后,学生可以进行反思和总结,欣赏其他团队的演出成果。

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于《春天来了》这首乐曲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掌握了基本的民乐演奏技巧和表现手法,培养了团队合作和演出准备的意识,激发了学生的音乐兴趣和爱好,提高了他们的综合素质和创造力,增强了他们的人文素养和审美素养。

2024年西师大版七年级音乐下册全册教案

2024年西师大版七年级音乐下册全册教案

2024年西师大版七年级音乐下册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1. 第一章:音乐与生活1.1 音乐的魅力1.2 生活中的音乐2. 第二章:民族音乐2.1 我国民族音乐的特点2.2 外国民族音乐欣赏3. 第三章:器乐音乐3.1 乐器及其分类3.2 常见乐器介绍4. 第四章:音乐欣赏4.1 名曲欣赏4.2 音乐故事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音乐的魅力,认识到音乐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3. 让学生掌握常见乐器的基本知识,提高音乐欣赏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民族音乐的特点及分类常见乐器的识别与演奏方法2. 教学重点:音乐在生活中的应用名曲欣赏与音乐故事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音乐CD、音响设备投影仪、PPT2. 学具:笔记本、文具乐器(如口琴、笛子等)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生活中常见的音乐,让学生谈谈音乐在生活中的作用,引出本册教材的学习内容。

2. 新课内容:(1)音乐与生活介绍音乐的魅力,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音乐。

播放不同类型的音乐,让学生感受音乐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2)民族音乐介绍我国民族音乐的特点,播放典型民族音乐,让学生了解各个民族的特色。

欣赏外国民族音乐,对比分析中外民族音乐的异同。

(3)器乐音乐介绍乐器分类,展示常见乐器。

邀请学生上台演示乐器的演奏方法,让其他学生猜一猜乐器名称。

(4)音乐欣赏欣赏名曲,分析作品背景、作曲家及其创作特点。

讲解音乐故事,让学生了解音乐背后的故事。

3. 随堂练习:让学生模仿演奏乐器,加深对乐器知识的理解。

分组讨论,分析所听音乐的风格特点。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音乐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关注音乐,提高音乐素养。

六、板书设计1. 音乐与生活音乐的魅力生活中的音乐2. 民族音乐我国民族音乐特点外国民族音乐欣赏3. 器乐音乐乐器分类常见乐器介绍4. 音乐欣赏名曲欣赏音乐故事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音乐在生活中的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课题歌曲《渴望春天》课时 1 课时执行时间第二周教学用具钢琴、课件教学方法情景引入,故事导入教1、学习并演唱歌曲《渴望春天》学2、技能目标:学会并能熟练的演唱歌曲目标 3、情感目标:通过讲解,引发学习音乐的兴趣。

重点有感情的演唱歌曲难点体会音乐艺术与文学、绘画等姊妹艺术结合而产生的美感音乐八六拍子中的音符有什么变化疑问音乐家莫扎特用乐曲《春之歌》导入,感受春1、播放《春之歌》,让学生感受乐曲欢快热烈,充满活力教的情绪,让学生进入学习的情绪。

材 2、学生讨论:对刚刚听到的歌曲进行初步的分析,如:引乐曲的情绪是什么样的?导 3、请学生朗诵朱子清的散文《春》4、欣赏配乐诗朗诵《春》, 并讨论音乐与文学的密切关系,审美内涵。

教学内容备注1、介绍音乐家莫扎特:(故事导入)莫扎特:(1756—1791)奥地利作曲家,“维也纳讲一讲教古典乐派”代表人之一。

生于萨尔斯堡的一个宫音乐家学廷乐师家庭,父亲是一位经验丰富的作曲家、小小时侯过提琴家,也是他的第一位教师,莫扎特 4 岁开始的传奇程学习钢琴, 5 岁开始作曲, 6 岁便在父亲的带领下故事与叮叮小文库人的音乐天赋震惊西欧乐坛,被誉为“音乐神童”。

2、请同学们讲讲音乐家的故事,思考:他在什么情况下写的我们课本上的《渴望春天》?讨论:音乐家的人生目标是什么?3、请学生仔细观察曲谱,找一找、议一议、谈一谈,简单分析歌曲所要表达的情绪,特别注意八六拍的特点。

4、教唱 1—— 2 遍,在教师的伴奏下进一步练唱歌曲,直至熟练。

三、趣味演唱1、将学生分成两组,进行比赛,看那一组声音洪亮、情绪饱满、音高节奏准确。

2、加用右手画三角形演唱至熟练, 注意三拍子的强弱规律与演唱的配合。

3、复听录音,找一找自己唱不好的地方加以改正4、会吹竖笛的同学表演。

5、加用右手画三角形演唱至熟练,注意三拍子的强弱规律与演唱的配合。

课后反思- 2教学课题歌曲《唱的响亮》课时 1 课时执行时间第三周教学用具钢琴、课件教学方法意景引入教1、巩固已学的唱歌方法,能有感情演唱歌曲《唱的响亮》。

学目2、了解三连音的唱法,并能准确演唱三连音。

3、结合歌曲《唱的响亮》学会四拍子指挥的基本动作。

标重点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唱的响亮》难点歌曲节奏把握,例如:三连音等教增补栏学一、导入过程介绍《湖南卫视》“超女”节目,请学生起来说说他们喜欢的超女。

二、新授歌曲1、听赏超女主题曲《唱的响亮》2、学生谈感受3、学唱歌曲(1)教师范唱(2)教师教唱歌曲(3)跟录音模唱,把握节奏(4)跟伴奏演唱,教师纠正错误。

4、练习四四拍指挥动作5、尝试做个指挥家三、情感升华音乐像春风一样,传递给你无数信息,有梦想就要去追寻,想唱就唱,唱的响亮,歌唱如教此,那我们学习、生活又该怎样呢?学(学生谈想法)过程四、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一首蕴含着一种向前的推动力,充满时代气息的歌曲,表现了年轻的心对未来的向往,期待通过自己的努力,证明自己的价值。

课后反思叮叮小文库教学课题音乐欣赏《帕米尔的春1 课时课时天》《春之声圆舞曲》执行时间第四周教学用具钢琴、课件教学方法鉴赏法1、培养学生的听辨能力,认真欣赏作品,感受不同国家、教民族、作者所描绘的不同风格的春天。

学2、了解笛子、混合拍子、曲式、圆舞曲、组曲家等相关目标知识,理解音乐文化的多样性。

3、结合《春之声圆舞曲》第一小圆舞曲进行律动体验。

重点感受不同国家、民族、作者所描绘的不同风格的春天。

难点体会器乐的魅力。

增补栏一、导入教播放歌曲动画《春天在哪里?》感受春天大地学复苏的气息。

过二、欣赏笛子独奏《帕米尔的春天》程1、初步感受,说说你从乐曲中感受到的知识。

2、教师介绍乐曲3、主题乐段听赏,感受少数民族音乐。

三、欣赏管弦乐曲《春之声圆舞曲》1、初步感受,说说你从乐曲中感受到的知识。

2、教师介绍乐曲3、主题乐段听赏,感受管弦乐曲的音乐效果。

4、比较两首乐曲,体会不同风格四、快乐圆舞曲1、教师表演动作,学生模仿。

2、分男女生小组练习3、各小组上台表演。

课后反思教学课题歌曲《爱星满天》课时 1 课时执行时间第五周教学用具钢琴、课件教学方法情景引入教学 1、能准确地演唱、指挥《爱星满天》目2、欣赏古琴独奏《流水》,体会标重点有感情的演唱歌曲难点管弦乐的魅力音乐西洋乐器四大组都有那些组成,长笛和短笛在哪个组?疑问1、播放《国歌》,让学生感受乐曲慷慨激昂,充满活力的情绪,让学生进入学习的情绪。

2、学生讨论:对刚刚听到的歌曲进行初步的分析,如:教歌曲的情绪是什么样的?歌曲的速度为什么用“中速稍材快”而不用慢速、很慢来表现?这首歌曲在中国人民心引目中的地位,和它产生的时代背景是怎样的?导3、介绍曲作者——聂耳4、请同学们讲一讲国歌的故事(课下准备好)5、讨论时代背景下音乐的风格特点教学内容备注发展阶段——学唱歌曲《国歌》教1、容易唱错的地方:学讲一讲弱起拍过国歌、三连音程3、复听《国歌》国徽的4、跟伴奏带,准确的演唱《国歌》设计故二、欣赏 +模唱《绣红旗》事比比1、我们学过小萝卜头的课文,大家还记得那谁找的是发生在什么时期的故事,你还记得哪些人资料多物?2、引出歌剧《江姐》,介绍江姐的生平3、《绣红旗》是在什么时候“绣”,为什么“绣”?歌词中,“与其说是悲,不如说是喜”表达了革命者什么样的心情?4、范唱这首歌5、师生同唱《绣红旗》三、欣赏大型管弦乐曲《红旗颂》课后反思教学课题欣赏 +歌唱《红旗飘飘》课时 1 课时执行时间第六周3月30日——4月 3日教学用具钢琴、录音机、电教学方法情景引入视、 VCD教知识目标:欣赏并演唱歌曲《绣红旗》学技能目标:学会并能熟练的演唱通俗歌曲《红旗飘飘》目标重点有感情的演唱歌曲难点通俗音乐中的特殊反复记号DS音乐通俗歌曲的特点疑问1、播放孙楠的《红旗飘飘》,让学生感受乐曲深情、热烈、充满活力的情绪,让学生进入学习的情绪。

2、学生讨论:对刚刚听到的歌曲进行初步的分析,如:教歌曲的情绪是什么样的?歌曲的速度为什么用“中速稍材快”而不用慢速、很慢来表现?这首歌曲的风格是什么引导样的?3、情感体验,请学生朗诵歌词4、介绍产生这首歌曲的重大事件——奥运会冠军风采5、复听歌曲教学内容二、发展阶段——学唱歌曲《红旗飘飘》1、请学生仔细观察曲谱,找一找、议一议、谈一谈,简单分析歌曲的段落和特殊反复记号的认知教 2、教唱 1—— 2 遍,在教师的伴奏下进一步练唱学歌曲,直至熟练。

过3、将学生分成两组,进行比赛,看那一组声音洪程亮、情绪饱满、音高节奏准确。

4、加领唱,排练一领众和的效果5、复听录音,找一找自己唱不好的地方加以改正课后反思备注适时给学生播放大型舞蹈史诗<东方红 >教学课题欣赏 +歌唱《国旗颂》课时 1 课时执行时间第七周4月6日——4月 10日教学用具钢琴、录音机、电教学方法直观教学法视、 VCD教知识目标:欣赏并演唱歌曲《国旗》学技能目标:学一学美声唱法目标重点有感情的演唱歌曲难点声音的统一 , 气息的控制音乐双声部的学习 , 引入合唱 ;切分节奏与附点节奏的学习疑问一、引导阶段:1、播放《国旗颂》,让学生感受乐曲高亢激昂的情感,让学生进入学习的情绪。

教 2、学生讨论:对刚刚听到的歌曲进行初步的分析,如:材歌曲的情绪是什么样的?歌曲的速度为什么用“中速”引而不用慢速、很慢来表现?导3、请学生有感情的朗诵歌词,体会一个民族对国旗的敬仰之情和新时代的精神面貌.4、回顾历史片《中国革命之歌》片段,导入新课教学内容备注二、发展阶段——学唱歌曲《国旗颂》1、请学生仔细观察曲谱,找一找、议一议、谈一谈,简单分析歌曲所要表达的情绪,特别注意进行曲的特点。

2、教唱 1—— 2 遍,在教师的伴奏下进一步练唱歌曲,直至熟练。

3、找出难点、难句,重新听辩后学唱准确。

例如“血泊中凝聚着民族的奋起”这一句最容易出教错。

学过 4、将学生分成两组,进行比赛,看那一组声音洪程亮、情绪饱满、音高节奏准确。

5、分男女声演唱这首歌曲。

6、放松情绪, VCD伴奏,跟唱《红旗飘飘》抒发自己对国旗以及对国家的热爱之情 .课后反思教学课题第三单元《阳关三叠》课时 1 课时执行时间第八周4月13日——4月 17日教学用具钢琴、录音机、电教学方法意境引入教学法视、 VCD知识目标:欣赏并演唱歌曲《阳关三叠》教学技能目标: 1、了解中国古代乐器,目标2、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水平;重点有感情的演唱歌曲难点声音的统一 , 气息的控制,古曲的特殊演唱音乐三叠?疑问1、介绍我国古代乐器的有关知识、欣赏古代乐器演奏的乐曲。

中国古代乐器史可以分为四个发展时期:教一、远古时期,(约公元前 6000 年-公元前 1711 年):材根据现有的出土实物,吹奏类乐器是最早出现的乐器,以引河南舞阳骨笛最为久远。

这段时期也出土了不少的击奏类导乐器,弦乐器见于典籍的有“瑟”,但未见实物出土,远古时期的乐器以狩猎和歌舞伴奏为主。

二、先秦时期,(公元前 711 年-公元前 256 年):这是我国乐器发展史的第一个高峰,确定了乐器的分类法-“八音”。

古琴在这时出现,并很快成为一种十分重要的独奏乐器。

这段时期的乐器以击奏类为主,出土实物以曾侯乙编钟影响最大,音乐也是以钟鼓乐为代表。

三、秦汉隋唐时期,(公元前 221 年-公元 960 年):这是我国乐器发展史的鼎盛时期,随着中外文化的交流,大量的外国乐器传入我国,弹奏类乐器得到空前的发展和繁荣。

唐代则是我国乐器发展的最高峰,出现了古琴谱,现存丘明( 494 年- 590 年)所传《幽兰》是我国最早的琴谱。

晚唐曹柔又创简字谱,使得古琴音乐得以保存。

琵琶则是唐代最为重要的乐器,音乐也以宫廷燕乐为代表。

拉弦类乐器开始在民间出现。

四、宋元明清时期,(960 年- 1840 年):这段时期最为重要的是弓弦乐器发展,弓弦乐器的传入和普遍使用,促进了戏曲、说唱音乐的发展。

古琴则出现了众多的流派,明末由波斯传入扬琴。

吹奏类乐器元代出现唢呐,击奏类乐器元代出现云锣,这段时期宫廷音乐逐渐萧条,取而代之的是民间音乐。

2、曾侯乙编钟的介绍,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教学内容备注1、民族乐器知多少知识竞赛:要求:把学生分两大组进行比赛,谁说的民族乐器最多为优胜。

规则:每组一次只能说一个,把机会留给大多数人说错一个,扣去原来对的一个, 20 个为教优秀, 15 个为良好, 10 个为及格。

学过阅读课文中的《阳关三叠》,听语文课代表介绍《阳程关三叠》的出处及作者(课下准备好)2、朗读古诗,体会诗中含义,诗中所描写了一种什么样的情感。

(送别之情)3、《阳关三叠》诗文赏析4、别名《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曲》5、教唱 1—2 遍第一叠的旋律6、欣赏合唱《阳关三叠》7、说说听后感,与前面的音乐相比,你更喜欢哪一种?为什么?课后反思教学课题音乐欣赏课时 1 课时执行时间第九周4月20日——4月 24日教学用具钢琴、录音机、电教学方法欣赏教学法视、 VCD教知识目标:前三单元的小复习学歌曲:《渴望春天》《春晓》《绣红旗》《红旗飘飘》目《阳关三叠》标重点复习中国民族管弦乐队的组成难点中国古乐音乐古琴与古筝的区别疑问教学内容教一、复习前三单元所学歌曲学二、欣赏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片段备注过三、欣赏音乐片《命运》程四、讨论:你都听到了什么?课后反思教学课题欣赏 +歌唱课时 1 课时执行时间第十周4月28日——4月 30日教学用具钢琴、录音机、电教学方法直观教学法视、 VCD教学知识目标:民乐知多少目标重点探究我们的灿烂音乐文化难点繁体字音乐最古老的中国乐器有哪些疑问教一、引导阶段:材(一)神奇的笛、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