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列在日常经济生活中的应用时
高中数学第一章数列 数列在日常经济生活中的应用学案含解析北师大版必修5

§4数列在日常经济生活中的应用知识点一零存整取模型[填一填](1)单利:单利的计算是仅在原有本金上计算利息,对本金所产生的利息不再计算利息,其公式为利息=本金×利率×存期.若以P代表本金,n代表存期,r代表利率,S代表本金和利息和(以下简称本利和),则有S=P(1+nr).(2)复利:把上期末的本利和作为下一期的本金,在计算时每一期本金的数额是不同的.复利的计算公式是S=P(1+r)n.[答一答]1.简单总结一下本节课中几种模型的规律方法.提示:(1)银行存款中的单利是等差数列模型,本息和公式为S=P(1+nr).(2)银行存款中的复利是等比数列模型,本利和公式为S=P(1+r)n.(3)产值模型:原来产值的基础数为N,平均增长率为P,对于时间x的总产值y=N(1+P)x.(4)分期付款模型:a为贷款总额,r为年利率,b为等额还款数,则b=r(1+r)n a (1+r)n-1.知识点二数列知识的实际应用及解决问题的步骤[填一填](1)数列知识有着广泛的应用,特别是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例如银行中的利息计算,计算单利时用等差数列,计算复利时用等比数列,分期付款要综合运用等差、等比数列的知识.(2)解决数列应用题的基本步骤为:①仔细阅读题目,认真审题,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列模型;②挖掘题目的条件,分析该数列是等差数列,还是等比数列,分清所求的是项的问题,还是求和问题;③检验结果,写出答案.[答一答]2.数列应用题中常见模型是哪些? 提示:等差模型和等比模型.1.数列实际应用题的解题策略解等差、等比数列应用题时,首先要认真审题,深刻理解问题的实际背景,理清蕴含在语言中的数学关系,把应用问题抽象为数学中的等差、等比数列问题,然后求解.2.处理分期付款问题的注意事项(1)准确计算出在贷款全部付清时,各期所付款额及利息(注:最后一次付款没有利息). (2)明确各期所付的款以及各期所付款到最后一次付款时所产生的利息之和等于商品售价及从购买到最后一次付款时的利息之和,只有掌握了这一点,才可以顺利建立等量关系.类型一 单利计算问题【例1】 有一种零存整取的储蓄项目,它是每月某日存入一笔相同的金额,这是零存;到约定日期,可以提出全部本金及利息,这是整取.它的本利和公式如下:本利和=每期存入金额×⎣⎡⎦⎤存期+12存期×(存期+1)×利率. (1)试解释这个本利和公式;(2)若每月初存入100元,月利率5.1‰,到第12个月底的本利和是多少?(3)若每月初存入一笔金额,月利率是5.1‰,希望到第12个月底取得本利和2 000元,那么每月应存入多少金额?【思路探究】 存款储蓄是单利计息,若存入金额为A ,月利率为P ,则n 个月后的利息是nAP .【解】 (1)设每期存入金额A ,每期利率P ,存入期数为n ,则各期利息之和为 AP +2AP +3AP +…+nAP =12n (n +1)AP .连同本金,就得:本利和=nA +12n (n +1)AP =A ⎣⎡⎦⎤n +12n (n +1)P . (2)当A =100,P =5.1‰,n =12时,本利和=100×⎝⎛⎭⎫12+12×12×13×5.1‰=1 239.78(元). (3)将(1)中公式变形得 A =本利和n +12n (n +1)P= 2 00012+12×12×13×5.1‰≈161.32(元).即每月应存入161.32元.规律方法 单利的计算问题,是等差数列模型的应用.王先生为今年上高中的女儿办理了“教育储蓄”,已知当年“教育储蓄”存款的月利率是2.7‰.(1)欲在3年后一次支取本息合计2万元,王先生每月大约存入多少元?(2)若教育储蓄存款总额不超过2万元,零存整取3年期教育储蓄每月至多存入多少元?此时3年后本息合计约为多少元?(精确到1元)解:(1)设王先生每月存入A 元,则有A (1+2.7‰)+A (1+2×2.7‰)+…+A (1+36×2.7‰)=20 000,利用等差数列前n 项和公式,得A ⎝⎛⎭⎫36+36×2.7‰+36×352×2.7‰=20 000,解得A ≈529元.(2)由于教育储蓄的存款总额不超过2万元,所以3年期教育储蓄每月至多存入20 00036≈555(元),这样,3年后的本息和为:555(1+2.7‰)+555(1+2×2.7‰)+…+555(1+36×2.7‰)=555⎝⎛⎭⎫36+36×2.7‰+36×352×2.7‰≈20 978(元).类型二 关于复利模型问题【例2】 小张为实现“去上海,看世博”的梦想,于2005年起,每年2月1日到银行新存入a 元(一年定期),若年利率r 保持不变,且每年到期存款自动转为新的一年定期,到2010年2月1日,将所有存款及利息全部取回,试求他可以得到的总钱数.【思路探究】 由题意知,本题为定期自动转存问题,应为等比数列前n 项和的模型. 【解】 依题意每一年的本息和构成数列{a n },则2005年2月1日存入的a 元钱到2006年1月31日所得本息和为a 1=a (1+r ).同理,到2007年1月31日所得本息和为 a 2=[a (1+r )+a ](1+r )=a (1+r )2+a (1+r ), 到2008年1月31日所得本息和为[a (1+r )2+a (1+r )+a ](1+r )=a (1+r )3+a (1+r )2+a (1+r ), 到2009年1月31日所得本息和为[a (1+r )3+a (1+r )2+a (1+r )+a ](1+r )=a (1+r )4+a (1+r )3+a (1+r )2+a (1+r ), 到2010年1月31日所得本息和为[a (1+r )4+a (1+r )3+a (1+r )2+a (1+r )+a ](1+r )=a (1+r )5+a (1+r )4+a (1+r )3+a (1+r )2+a (1+r ),所以2010年2月1日他可取回的钱数为a (1+r )5+a (1+r )4+a (1+r )3+a (1+r )2+a (1+r )=a ·(1+r )[1-(1+r )5]1-(1+r )=ar [(1+r )6-(1+r )](元).规律方法 本例主要考查阅读理解能力,这里关键是每年2月1日又新存入a 元,因此每年到期时所得钱的本息和组成一个等比数列前n 项和模型.某牛奶厂2013年初有资金1 000万元,由于引进了先进生产设备,资金年平均增长率可达到50%.每年年底扣除下一年的消费基金后,余下的资金投入再生产.这家牛奶厂每年应扣除多少消费基金,才能实现经过5年资金达到2 000万元的目标?解:设这家牛奶厂每年应扣除x 万元消费基金. 2013年底剩余资金是1 000(1+50%)-x ;2014年底剩余资金是[1 000(1+50%)-x ]·(1+50%)-x =1 000(1+50%)2-(1+50%)x -x ;……5年后达到资金1 000(1+50%)5-(1+50%)4x -(1+50%)3x -(1+50%)2x -(1+50%)x =2 000, 解得x =459(万元). 类型三 分期付款模型【例3】 用分期付款的方式购买一件家用电器,其价格为1 150元.购买当天先付150元,以后每月这一天都交付50元,并加付欠款的利息,月利率为1%,分20次付完.若交付150元以后的第1个月开始算分期付款的第1个月,问:分期付款的第10个月需交付多少钱?全部贷款付清后,买这件家电实际花了多少钱?【思路探究】 构建等差数列模型,利用等差数列的前n 项和公式求解.【解】 购买时付款150元,欠1 000元,以后每月付款50元,分20次付清.设每月付款数顺次构成数列{a n },则a 1=50+1 000×1%=60,a 2=50+(1 000-50)×1%=59.5=60-0.5×1, a 3=50+(1 000-50×2)×1%=59=60-0.5×2, ……a 10=50+(1 000-50×9)×1%=55.5=60-0.5×9, 则a n =60-0.5(n -1)=-0.5n +60.5(1≤n ≤20). 所以数列{a n }是以60为首项,-0.5为公差的等差数列,所以付款总数为S 20+150=20×60+20×192×(-0.5)+150=1 255(元).所以第10个月需交55.5元,全部付清实际花了1 255元.规律方法 解题时务必要注意第一次付款的利息是1 000元欠款的利息,而不是950元的利息,而最后一次付款的利息是50元欠款的利息.某人在2015年年初向银行申请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20万元购买住房,月利率为3.375‰,按复利计算,每月等额还贷一次,并从贷款后的次月初开始还贷.如果10年还清,那么每月应还贷多少元?(参考数据:1.003 375120≈1.498 28)解:方法一:由题意知借款总额a =200 000(元),还款次数n =12×10=120, 还款期限m =10(年)=120(个月), 月利率r =3.375‰ .代入公式得,每月还款数额为: 200 000×0.003 375×(1+0.003 375)120(1+0.003 375)120-1≈2 029.66.故如果10年还清,每月应还贷约2 029.66元.方法二:设每月应还贷x 元,共付款12×10=120(次),则有x [1+(1+0.003 375)+(1+0.003 375)2+…+(1+0.003 375)119]=200 000×(1+0.003 375)120,解方程得x ≈2 029.66.故每月应还贷约2 029.66元. 类型四 增长率问题【例4】 从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出发,某地投入资金进行生态环境建设,并以此发展旅游业.根据规划,本年度投入800万元,以后每年投入将比上年减少15,本年度当地旅游业收入估计为400万元,由于该项建设对旅游业的促进作用,预计今后的旅游业收入每年会比上年增加14.(1)设n 年内(本年度为第一年)总投入为a n 万元,旅游业总收入为b n 万元,写出a n ,b n 的表达式;(2)至少经过几年旅游业的总收入才能超过总投入?【思路探究】 (1)由题设知各年的投入费用及旅游业收入分别构成等比数列,利用等比数列的前n 项和公式易得a n 与b n ;(2)建立a n 与b n 的不等关系,解不等式即得.【解】 (1)第一年投入为800万元,第二年投入为800⎝⎛⎭⎫1-15万元,…,第n 年投入为800⎝⎛⎭⎫1-15n -1万元,各年投入依次构成以800为首项,1-15=45为公比的等比数列,所以n 年内的总投入为a n =800⎣⎡⎦⎤1-⎝⎛⎭⎫45n 1-45=4 000-4 000·⎝⎛⎭⎫45n . 第一年旅游业收入为400万元,第二年旅游业收入为400⎝⎛⎭⎫1+14万元,…,第n 年旅游业收入为400⎝⎛⎭⎫1+14n -1万元,各年旅游业收入依次构成以400为首项,1+14=54为公比的等比数列,所以n 年内的旅游业总收入为b n =400⎣⎡⎦⎤1-⎝⎛⎭⎫54n 1-54=1 600⎝⎛⎭⎫54n -1 600. (2)设经过n 年旅游业的总收入才能超过总投入,则b n -a n >0,即1 600⎝⎛⎭⎫54n-1 600-4 000+4 000⎝⎛⎭⎫45n>0,化简得2⎝⎛⎭⎫54n +5⎝⎛⎭⎫45n-7>0.设⎝⎛⎭⎫45n=x ,代入上式得5x 2-7x +2>0,根据二次函数y =5x 2-7x +2的图像解此不等式, 得x <25或x >1(舍去),即⎝⎛⎭⎫45n <25,由此得n ≥5.故至少经过5年旅游业的总收入才能超过总投入.规律方法 当问题中涉及的各量依次以相同的倍数变化时,则考虑构建等比数列模型.其解题步骤为:(1)由题意构建等比数列模型(有时需要从特殊情况入手,归纳总结出一般规律,进而构建等比数列模型);(2)确定其首项a 1与公比q ,分清是求第n 项a n ,还是求前n 项和S n ; (3)利用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及前n 项和公式求解; (4)经过检验得出实际问题的答案.某商场出售甲、乙两种不同价格的笔记本电脑,其中甲商品因供不应求,连续两次提价10%,而乙商品由于外观过时而滞销,只得连续两次降价10%,最后甲、乙两种电脑均以9 801元售出.若商场同时售出甲、乙电脑各一台,与价格不升不降比较,商场赢利情况是少赚598元.解析:设甲原价是m 元,则m (1+10%)2=9 801⇒m =9 8011.21,设乙原价是n 元,则n (1-10%)2=9 801⇒n =9 8010.81.(m +n )-2×9 801=9 801×⎝⎛⎭⎫11.21+10.81-19 602=9 801× 2.021.21×0.81-19 602=20 200-19 602=598.——多维探究系列——数列中的探索性问题探索性问题是一种具有开放性和发散性的问题,此类题目的条件或结论不完备,要求考生自己去探索,结合已知条件,进行观察、分析、比较和概括.它对考生的数学思想、数学意识及综合运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这类问题不仅考查考生的探索能力,而且给考生提供了创新思维的空间,所以备受高考的青睐,是高考重点考查的内容.探索性问题一般可以分为:条件探索性问题、规律探索性问题、结论探索性问题、存在探索性问题等.【例5】 已知S n 是等比数列{a n }的前n 项和,S 4,S 2,S 3成等差数列,且a 2+a 3+a 4=-18. (1)求数列{a n }的通项公式;(2)是否存在正整数n ,使得S n ≥2 013?若存在,求出符合条件的所有n 的集合;若不存在,说明理由.【思路分析】 (1)根据已知条件得出关于a 1,q 的方程组,求解即可;(2)只需表示出前n 项和,解指数不等式.【规范解答】 (1)设等比数列{a n }的公比为q ,则a 1≠0,q ≠0.由题意得⎩⎪⎨⎪⎧ S 2-S 4=S 3-S 2,a 2+a 3+a 4=-18,即⎩⎪⎨⎪⎧-a 1q 2-a 1q 3=a 1q 2,a 1q (1+q +q 2)=-18,解得⎩⎪⎨⎪⎧a 1=3,q =-2.故数列{a n }的通项公式为a n =3×(-2)n -1. (2)由(1)有S n =3[1-(-2)n ]1-(-2)=1-(-2)n .若存在n ,使得S n ≥2 013,则1-(-2)n ≥2 013, 即(-2)n ≤-2 012.当n 为偶数时,(-2)n >0,上式不成立;当n 为奇数时,(-2)n =-2n ≤-2 012,即2n ≥2 012,则n ≥11.综上,存在符合条件的正整数n ,且n 的集合为{n |n =2k +1,k ∈N ,k ≥5}.【名师点评】 求解此类题需要同学们熟练运用公式和相关概念来构建方程(组),进而求得数列的通项.本例题的难点在于对不等式2n ≥2 012的求解及对n 的奇偶性的讨论.建议熟记2的1~10次幂的值.已知数列{a n }中,a 1=1,且点P (a n ,a n +1)(n ∈N +)在直线x -y +1=0上. (1)求数列{a n }的通项公式;(2)设b n =1a n,S n 表示数列{b n }的前n 项和,试问:是否存在关于n 的关系式g (n ),使得S 1+S 2+S 3+…+S n -1=(S n -1)·g (n )对于一切不小于2的自然数n 恒成立?若存在,写出g (n )的解析式,并加以证明;若不存在,试说明理由.解:(1)由点P (a n ,a n +1)在直线x -y +1=0上, 即a n +1-a n =1,且a 1=1,即数列{a n }是以1为首项,1为公差的等差数列. 则a n =1+(n -1)×1=n (n ∈N +).(2)假设存在满足条件的g (n ), 由b n =1n ,可得S n =1+12+13+…+1n ,S n -S n -1=1n (n ≥2),nS n -(n -1)S n -1=S n -1+1, (n -1)S n -1-(n -2)S n -2=S n -2+1, …2S 2-S 1=S 1+1.以上(n -1)个等式等号两端分别相加得 nS n -S 1=S 1+S 2+S 3+…+S n -1+n -1,即S 1+S 2+S 3+…+S n -1=nS n -n =n (S n -1),n ≥2.令g (n )=n ,故存在关于n 的关系式g (n )=n ,使得S 1+S 2+S 3+…+S n -1=(S n -1)·g (n )对于一切不小于2的自然数n 恒成立.一、选择题1.有一种细菌和一种病毒,每个细菌在每秒钟末能在杀死一个病毒的同时将自身分裂为2个,现在有一个这样的细菌和100个这样的病毒,问细菌将病毒全部杀死至少需要( B )A .6秒钟B .7秒钟C .8秒钟D .9秒钟解析:依题意,得1+21+22+…+2n -1≥100, ∴1-2n 1-2≥100,∴2n ≥101,∴n ≥7, 则所求为7秒钟.2.某林厂年初有森林木材存量S 立方米,木材以每年25%的增长率生长,而每年末都砍伐固定的木材量x 立方米,为实现经过两次砍伐后的木材的存量增加50%,则x 的值是( C )A.S 32B.S 34C.S 36D.S 38解析:一次砍伐后木材的存量为S (1+25%)-x ; 二次砍伐后木材存量为[S (1+25%)-x ](1+25%)-x =2516S -54x -x =S (1+50%),解得x =S 36. 3.某工厂2013年年底制订生产计划,要使工厂的年总产值到2023年年底在原有基础上翻两番,则年总产值的平均增长率为( A )A .4110-1B .5110-1C .3110-1D .4111-1二、填空题4.一个工厂的生产总值月平均增长率是p ,那么年平均增长率为(1+p )12-1.解析:一年12个月,故1月至12月产值构成公比为1+p 的等比数列,设去年年底产值为a ,∴a 12=a (1+p )12,∴年平均增长率为a (1+p )12-aa=(1+p )12-1.5.今年,某公司投入资金500万元,由于坚持改革、大胆创新,以后每年投入资金比上一年增加30%,那么7年后该公司共投入资金5 0003(1.37-1)万元.解析:设第n 年投入的资金为a n 万元, 则a n +1=a n +a n ×30%=1.3a n ,则a n +1a n=1.3,所以数列{a n }是首项为500,公比为1.3的等比数列,所以7年后该公司共投入资金S 7=a 1(1-q 7)1-q =500×(1-1.37)1-1.3=5 0003(1.37-1)(万元).。
数列在日常经济生活中的应用

2
A6 A4 1 0.008 x [[[[ 5000 1 0.008 1.008 x 1.008 x x
6 4 2
由题意年底还清,所以 A12 0 解得:
x
5000 1.008
2 4
12 10
1 1.008 1.008 1.008
顾 说 客 在 明 从 : 表 中 1选 择 : 选 分 择 期 付 付 款 款 方 中 案 规 时 定 , 每 需 期 要 所 知 付 道 款 几 额 相 种 同 方 。 案 中
探究:采用方案 2,每期应付款多少,总共应付款多少。
(法一):各期所付的款额连同到最后一次付款时所生的 利息之和,等于商品售价及从购买到最后一次付款时的利 息之和。
2 每 : 期 每 应 月 付 利 款 息 多 按 少 复 , 利 总 计 共 算 应 方案 分几次 每期所 付 款 与一次性 , 付款方法 例如:月利率为 0.8%,款额 a元 付 类别 付清 付款额 总额 付款差额 是 款 指 购买后 4 个月第 1 次付款,再 过 1 个月就增值为 多 上 1 3次 过 4 个月第 2 次付款,再过 4 少 月 个月第 3 次付款。 a(1+0.008)=1.008a(元) 利 , 息 购买后 2 个月第 1 次付款,再 这 要 2 再过1个月又增值为:(经过2个月) 6次 样 过 2 个月第 2 次付款,……购 计 才 买后 12 个月第 6 次付款。 2a(元) 入 便 购买后 1 1.008a(1+0.008)=1.008 个月第 1 次付款,过 下 于 3 12 次 1 个月第 2 次付款,……购买 月 比 …… 本 后 12 个月第 12 次付款。 较 na(元) 金 经过n个月就增值为: 1.008 注 规定月利率为 0.8%,每月利息按复利计算。 。 。
数列在日常经济生活中的应用

跟踪训练3 解:(1)设林区原有的树木量为a,调整计划后, 第n年的树木量为an (n = 1,2,3, L), 则a1 = a (1 + 200 0 0 ) = 3a, a2 = a1 (1 + 100 0 0 ) = 2a1 = 6a, 1 a3 = a2 (1 + ) = 2 1 a4 = a3 (1 + ) = 4 3 a2 = 9a, 2 5 45 a3 = a. 4 4
例1、购买时先付5万元,余款20万元按题意分10次分期还清,每次 付款数组成数列{an }, 则a1 = 2 + (25 − 5) ⋅10 0 0 = (万元); 4 a2 = 2 + (25 − 5 − 2) ⋅10 0 0 = 3.8(万元) a3 = 2 + (25 − 5 − 2 × 2) ⋅10 0 0 = 3.6(万元) LL, n −1 an = 2 + [25 − 5 − (n − 1) ⋅ 2]⋅10 0 = (4 − )(万元)n = 1,2, L,10) ( 5 1 因而数列{an }是首项为4,公差为 - 的等差数列. 5 5 −1 a5 = 4 − = 3.2(万元) . 5 1 10 × (10 − 1) × (− ) 5 = 31(万元) S10 = 10 × 4 + 2 31 + 5 = 36(万元),
例2、设每年应付款x元,那么到最后一次付款时 (即购房十年后), 第一年付款及所生利息之和为x ×1.075 元,
9
第二年付款及所生利息之和为x ×1.0758 元, L 第九年付款及所生利息之和为x ×1.075元, 第十年付款为x元,而所购房余款的现价及
] 其利息之和为[1000 × 92 (28800 + 14400)×1.07510 (元) = 48800 ×1.07510 因此有x(1 + 1.075 + 1.0752 + L + 1.0759 ) = 48800 ×1.07510 , 1.075 − 1 ≈ 48800 × 2.061× 0.071 ∴ x = 48800 ×1.075 × 10 1.075 − 1 ≈ 7141(元) .故每年需交款7141元。
数列在日常经济生活中的应用(课堂PPT)

§4 数列在日常经济生活中的应用(一)
若每月存入金额为x元,月利率r保持不变,存期为n个月, 试 推导出到期整取是本利和的公式:
第一个月存入的x元,到期利息为: x•r•n 元
第二个月存入的x元,到期利息为: x•r•(n-1)元
第三个月存入的x元,到期利息为: x•r•(n-2)元
……
……
第n个月存入的x元,到期利息为: x•r•1 元. 本金为 n•x 元
1
……1000英磅赠给波士顿的居民,如果他 们接受了这一千英磅,那么这笔钱应该托
付给由选举出来的公民组成的基金会,基 金会得把这笔钱按每年5%的利率借给一些 年轻的手工业者去生息.这笔钱过了100年 增加到131000英磅.我希望,那时候用 100000英磅来建立一所公共建筑物,剩下 的31000英磅拿去继续生息100年.在第二个 100年末了,这笔款增加到4061000英磅, 其中1061000英磅还是由波士顿的基金会支 配,而其余的3000000英磅让马萨诸州组成 同样的基金会来管理.过此之后,我可不敢 多作主张了!”
1. 现有10万元,如果存一年,有多少钱? 100000 ×(1+3.00%)=103000
2. 10万元钱,如果存两年,又有多少钱? 存期的选择
3. 如果选择存一年期,但到期忘了取出,5年后 才去取,你猜银行会如何处理?
自动转存
14
§4 数列在日常经济生活中的应用(一)
定期自动转存模型: 客户存款到期后,客户如不前往银行办理转存手
某人选择存期为1年的“零存整取”需到银行存款几次12次 ()
某人选择存期为3年的“零存整取”需到银行存款几次36次 ()
8
§4 数列在日常经济生活中的应用(一)
第一部分第一章§4数列在日常经济生活中的应用

1.等差、等比数列的应用题常见于:产量增减 、价格的升降、细胞繁殖、贷款利率、增长率等方 面的问题,解决方法是建立数列模型,应用数列知 识解决问题.
2.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列问题时应注意:(1)分 清是等差数列还是等比数列;(2)分清是求an还是求Sn ,特别要准确确定项数n;(3)前后项关系的发现是数 列建模的重要方式.
[一点通] 分期付款是一种常见的付款方式,与 存款中的“零存整取”,都属于等差数列模型.解题的 关键是确定首项、公差、项数.
1.某人从1月起每月第一天存入100元,到12月最后一 天取出全部本金和利息,已知月利率是0.165%,按 单利计息,那么实际取出多少钱? 解:实际取出的钱等于:本金+利息. 到12月最后一天取款时: 第一个月存款利息:100×12×0.165% 第二个月存款利息:100×11×0.165% …
1.零存整取模型 所谓零存整取,是指开户时约定存期,分次每月固 定存款金额,到期一次支取本利和的一种个人存款. 对于零存整取,在计算利息时,每次存入的钱不计 复利.这种储蓄业务按单利利息.每期的本利和组成等 差数列,它就是等差数列模型.
2.定期自动转存模型 所谓定期自动转存,是指储户与银行约定在存款到期日 自动将本利和按原存期转入下一个存款周期,定期自动转存 业务,在计算利息时,以复利计算,是等比数列模型. 3.分期付款模型: 分期付款是一种新的付款方式,就是可以不一次性将款 付清,就使用商品(或贷款),还款时可以分期将款逐步还清 .
[例2] 某大学张教授年初向银行贷款20万元用于 购房,银行贷款的年利息为10%,按复利计算(即本年 的利息计入次年的本金生息).若这笔款要分10次等额 还清,每年年初还一次,并且在贷款后次年年初开始归 还,问每年应还多少万元?(参考数据1.110≈2.594)
《数列在日常经济生活中的应用》

100×12 + 0.5×12×13×0.165%×100
= 1212.87(元 ) 答:他可取出1212.87元。
一般地,设每月月初存入银行金额A,连存 n 次,每月的利率 都是 p , 那么到第 n 个月月末
本金共有:
各月的利息是
___ 差 数 列
期 次
1 2 …
0.36% 则日利率: 0.001% 360
计息公式:利息=本金×存期×日利率
整存整取定期储蓄
这是指一次存入本金,完成约定存期后一次取出本金 及其利息的一种储蓄。中国邮政银行在近期内规定的这 种储蓄的年利率如下.
存
期
1年
2.25
2年
2.79
3年
3.33
5年
3.6
年利率(%)
计息公式:利息=本金×存期×年利率
整存整取 年利率
分期储蓄
这是指一种分期存入相同金额一次取出的 储蓄方式(即零存整取的储蓄)。现在的 分期储蓄通常指按月存入相同金额。
-----------------------------------------------------------------
例1、某人从一月起,每月第一天存入银行 100元,到12月最后一天取出全部本金及其利 息。已知月利率是0.165%,他可取得多少钱? 解:实际取出 :
数 列 在日常经济生活中的应用
储 蓄 问 题
计息公式:利息=本金×存期×利率
月利率=年利率/12 日利率=年利率/360
本 利 和= 本 金 + 利 息
活期储蓄
这是指存期不定,可以随时存取的一种储蓄。计息时, 按日利率算存期为天数(一年按360天,一个月按30天 计算)。 若活期年利率:0.36 %
数列在日常经济生活中的应用

元;第 2 期付款以及到最后一次付款时所生利息为 x(1+0.008)10 元;……;第 12 期付款(无
利息)为 x 元,所以各期付款连同利息之和为 x(1+0.008)11+x(1+0.008)10+…+x=
11.0.0008812--11x(元).
又所购电器的现价及其利息之和为
2000×1.00812
元
,
于
是
有
1.00812-1 1.008-1
x
=
2000×1.00812. 解得 x=116.0×081.102-08112≈175(元).即每期应付款 175 元.
递推关系型数列应用题 【例 3】 某国采用养老储备金制度.公民在就业的第一年就交纳养老储备金,数目为 a1,以后每年交纳的数目均比上一年增加 d(d>0),因此,历年所交纳的储备金数目 a1,a2,… 是一个公差为 d 的等差数列,与此同时,国家给予优惠的计息政策,不仅采用固定利率,而 且计算复利.这就是说,如果固定年利率为 r(r>0),那么,在第 n 年末,第一年所交纳的储 备金就变为 a1(1+r)n-1,第二年所交纳的储备金就变为 a2(1+r)n-2,…,以 Tn 表示到第 n 年 末所累计的储备金总额. (1)写出 Tn 与 Tn-1(n≥2)的递推关系式; (2)求证:Tn=An+Bn,其中{An}是一个等比数列,{Bn}是一个等差数列.
链接一:等差数列{an}的通项公式 an=a1+(n-1)d 或 an=am+(n-m)d;前 n 项和公式 Sn=a1n+nn-2 1d 或 Sn=na1+ 2 an.
链接二:等比数列{an}的通项公式 an=a1qn-1 或 an=amqn-m;当 q=1 时,前 n 项和 Sn =na1,当 q≠1 时,前 n 项和 Sn=a111--qqn或 Sn=a11--aqnq.
数列在日常经济生活中的应用

数列在日常经济生活中的应用【学习目标】1.了解数列在“零存整取”“定期自动转存”等经济活动中的应用;2.能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发现并建立等差数列或等比数列这两种数学模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学习重点】分析“零存整取”“定期自动转存”分别是那种数列的模型【学习难点】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即数学的建模过程【课前预习案】1.单利的计算是,对本金所产生的利息计算利息;其公式为:利息= 。
其中以符号P代表,n代表,r代表,S代表,简称,则有:。
2.复利是把,在计算时。
复利的计算公式是:。
其中以符号P代表,n代表,r代表,S代表,简称。
【课堂探究案】探究一:等差数列模型应用例1:李刚从2011年1月开始,用零存整取的方式每月在10日发工资时存入银行200元,按银行规定,这种储蓄用单利计算利息,年利率为1.98%,且在取息时需扣除20%的利息税,则到2012年1月10日,李刚由这些存款可以到银行取出多少钱?探究二:等比数列模型应用2.李刚在2011年1月存入10万元定期存款,存期一年,年利率为3.25%,那么10年后李刚可以从银行取出本利和共多少钱?【课后检测案】1. 李明同学今年高三,在高一入学时,经过父母同意,即在1999年9月开始每月存入200元的零存整取教育基金储蓄,问李明毕业后上大学时(即2002年9月),他在银行的存款是多少?(年利率为2.16%)2. 某人为了观看2010年南非足球世界杯,从2006年起,每年的5月1日到银行存入a 元的定期储蓄,若年利率为p 且保持不变,并约定每年到期,存款的本息均自动转为新的一年的定期,到2010年的5月1日将所有的存款及利息全部取出,则可取出多少钱?3. 某地现有耕地面积10000公顷,计划10年后粮食单产比现在提高22%,人均粮食占有量比现在提高10%。
如果人口的年增长率为1%,那么平均每年最多只能减少耕地面积多少公顷(精确到1公顷)?(注:粮食单产=,人均粮食占有量=) 4. 若购买一件售价为10000元的商品,要求在6个月内将款全部还清,月利息为0.8%,⑴ 分三期付款,那么每期付款多少元?⑵ 分六期付款,那么每期付款多少元?⑶ 分十二期付款,那么每期付款多少元? 耕地面积总产量总人口数总产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60
2.80
3.00 2.60 2.60
3.90
4.50 2.80 2.80
5.00 3.00 3.00
存本取息 一天通知
0.85
2.80 3.00 七天通知
1.39
§4 数列在日常经济生活中的应用(一)
问题2 “零存整取”是怎么回事? 规定: 每月定时存入一笔相同数目的现金,这是零存; 到约定日期,可以取出全部本利和,这是整取.
1. 现有10万元,如果存一年,有多少钱? 100000 ×(1+3.00%)=103000
2. 10万元钱,如果存两年,又有多少钱? 存期的选择
3. 如果选择存一年期,但到期忘了取出,5年后 才去取,你猜银行会如何处理?
自动转存
§4 数列在日常经济生活中的应用(一)
定期自动转存模型: 客户存款到期后,客户如不前往银行办理转存手
§4 数列在日常经济生活中的应用(一)
若每月存入金额为x元,月利率r保持不变,存期为n个月, 试 推导出到期整取是本利和的公式:
第一个月存入的x元,到期利息为: x•r•n 元
第二个月存入的x元,到期利息为: x•r•(n-1)元
第三个月存入的x元,到期利息为: x•r•(n-2)元
……
……
第n个月存入的x元,到期利息为: x•r•1 元.
0.85
4.50 5.00 2.80 3.00 2.80 3.00 2.80 3.00 七天通知
1.39
你知道银行存款的利息是怎么计算吗?
§4 数列在日常经济生活中的应用(一) 银行存款计息方式:
• 单利: 单利的计算是仅在原有本金上计算利息,对本金所 产生的利息不再计算利息.
利息=本金×利率×存期 以符号P代表本金,n代表存期,r代表利率,S代表本金和利 息和(以下简称本利和),则有
S=P(1+n•r)
§4 数列在日常经济生活中的应用(一) 问题
如果你有1000元钱存入银行 一个月后有多少钱? 二个月后呢?
这与存款的方式有关
§4 数列在日常经济生活中的应用(一) 最新农业银行存款利率表(更新日期:2016-2-9)年利率(%)
三个月 半年 一年 二年 三年 五年
整存整取 零存整取 整存零取
数列在日常经济生活中 的应用
§4 数列在日常经济生活中的应用(一)
最新农业银行存款利率表(更新日期:2016-2-9) 年利率(%) 三个月 半年 一年 二年 三年 五年
整存整取 零存整取 整存零取 存本取息
其他
利率
2.60 2.80
利率
活期 0.4
3.00 3.90 2.60 2.60 2.60 一天通知
如果储户存入定期为1年的P元存款,定期年利率为r, 连存n年后,你能求出储户n年后所得本利和的公式吗?
1年后储户的本利和为多少? S1 P(1 r)1
2年后储户的本利和为多少? S2 P(1 r)2
3年后储户的本利和为多少? ……
S3 P(1 r)3
……
n年后储户的本利和为多少? Sn P(1 r)n
续,银行可自动将到期的存款本息按相同存期一并 转存 .
复利: 把上期末的本利和作为下一期的本金,在计 算时每一期本金的数额是不同的.
§4 数列在日常经济生活中的应用(一)
如果储户存入定期为1年的10万元存款,定期年利 率为3%,连存5年后,试求出储户5年后所得本利和 (暂不考虑利息税)
问: 1年后储户的本利和为多少?
本金为 n•x 元
S n x x rn (n 1) 1
n x x r n(n 1) 2
§4 数列在日常经济生活中的应用(一)
试解决下列“零存整取”问题(只列式,不计 算)1.若每月初存入500元,月利率为0.3%,到第36个月 末整取时的本利和是多少?
S 36500 500 0.3% 36(36 1) 2
2.若每月初存入一定金额,月利率为0.3%,希望到 第12个月末整取时取得本利和2000元.那么每月初应 存入的金额是多少?
2000 12x 0.3% x 12(12 1) 2
结论:“零存整取”问题就是等差数列的实际应用
最新农业银行存款利率表(更新日期:2011-2-9)
三个月 半年 一年 二年 三年 五年
§4 数列在日常经济生活中的应用(一)
你发现了什么?
各月存款所得利息构成一个等差数列 本金共有多少
100 × 12=1200 到期了,你这个人连本带利能取回钱是
100 × 12+(3.6+3.3+3.0+ … +0.3)=1223.4元
若每月存入金额为x元,月利率r保持不变, 存期为n个月,你能推导出到期整取是本利和 的公式吗?
到期为: 100× 0.3%× 12=3.6
第二月存入的100元到期有多少利息?
到期为: 100× 0.3%× 11=3.3
第三月存入的100元到期有多少利息?
……
到期为: 100× 0.3%× 10=3.0
最后一月存入的100元到期有多少利息? 到期为: 100× 0.3%× 1=0.3
你发现了什么?
S1 100000 (1 3%)1
2年后储户的本利和为多少?
S2 100000(1 3%)(1 3%) 100000(1 3%)2
3年后储户的本利和为多少?
S3 100000 (1 3%)3
5年后储户的本利和为多少?
S5 100000 (1 3%)5
§4 数列在日常经济生活中的应用(一)
整存整取 零存整取 整存零取 存本取息
其他
利率
活期 0.4
3.00 3.90 2.60 2.60 2.60 一天通知
0.85
4.50 5.00 2.80 3.00 2.80 3.00 2.80 3.00 七天通知
1.39
问题3 “整存整取”是怎么回事?
§4 数列在日常经济生活中的应用(一)
存期 1年 2年 3年 5年 年利率% 3.00 3.90 4.50 5.00
你们看出了什么? 自动转存是等比数列的应用
某人选择存期为1年的“零存整取”需到银行存款几次12次 ()
某人选择存期为3年的“零存整取”需到银行存款几次36次 ()
§4 数列在日常经济生活中的应用(一)
某人选择存期为1年的“零存整取”,若每月存入金额为100 元,月利率0.3%保持不变,到期能取出多少钱? (暂不考虑利 息税第) 一月存入的100元到期有多少利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