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瑶民歌歌词
湖南花瑶民歌音乐特征探微

湖南花瑶民歌音乐特征探微摘要:花瑶人以其农耕狩猎的生存方式和乐观豪爽的心性,在这片土地孕育了丰富的民歌。
这些民歌在传咏过程中,为人们所喜爱,其音乐特征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主要表现在调式、旋法、润腔、节拍节奏及音调上。
关键词:花瑶;民歌;音乐特征花瑶是我国瑶族的一个分支,主要分布在湖南、广西的五六个县,他们居住星散,多伴山而居,由于各县的人口普查未将花瑶与其他瑶族支系分别统计,故花瑶人口没有一个具体准确的数字,只是估计约近两万人。
湖南的花瑶主要分布在隆回县虎形山乡及与县境相毗邻的怀化溆浦交界的雪峰山一带。
花瑶人以其农耕狩猎的生存方式和乐观豪爽的心性,在这片土地孕育了丰富的民歌。
这些民歌在传咏过程中,为人们所喜爱,其音乐特征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主要表现在调式、旋法、润腔、节拍节奏及语音音调上。
一调式及旋法特征花瑶民歌全部都以单声部形式出现。
纵观花瑶民歌的调式结构,有两种调式结构,一是五声的徵调式;另一类是二音、三音列羽调式,“这类音乐尚不构成完整的音阶体系”[2]。
第一类:五声徵调式这一类歌曲有些共同的特点,一是都有宫、商、角、徵、羽五音,二是都用汉语来演唱,我在调查中采集到就有这几种:“罗喃调”、“溜溜调”、“列罗列调”、“等等调”。
《等等调》:在这类调式中,徵音是整个调式的主音,往往又是整首民歌低音区旋律的支点,通常作为最低音出现。
其中,sol、la、do是连接性音组,这首《溜溜调》就很典型:第二类:羽调式类羽调式的歌曲的调式都是不完全的五声调式体系,多为二、三音列结构,按照它们的音列结构可分为三种类型。
第一类为“羽官角”三声结构式。
这类音调结构为羽、官、角三音。
花瑶的情歌(特别是晚上唱的)有许多都是这种音调。
如下例:这一类型的歌曲所遵循的是一种“三度”结构原则。
依照这个原则构成的旋律,结合地方方言音调的特点,而形成其特有的风格。
在这类民歌中,“羽宫角”音调的结合,是以基本形式的羽、宫、角加它的变化形式(变化形式是把基本形式作上行或下行转位)构成的。
隆回花瑶呜哇山歌

隆回花瑶呜哇山歌作者:廖玲来源:《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13年第06期摘要:2006年6月,花瑶呜哇山歌被确定为湖南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对象。
2008年4月,花瑶呜哇山歌通过了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项目。
本文从原始劳动中、花瑶民俗和生活形态中,去探索花瑶呜哇山歌的起源、发展和艺术特色,旨在为呜哇山歌在新时期的传承与保护研究奠定基础,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添砖加瓦。
关键词:花瑶:呜哇山歌:艺术特色:价值中图分类号:J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18-0124-02湖南省隆回县境北部高寒山区,有一个叫虎形山的地方。
这里居住着一支曾被中国民俗史料遗忘、古老而独特的瑶族分支,他们独立于其他瑶族分支之外,封闭在虎形山的荒野大山里,忠实地传承着先祖最为古朴纯贞的生活。
因为寨子里的女人个个着装绝伦,美如山花,人们便把这个民族称为“花瑶”。
隆回瑶族是个爱美的民族,更是个爱唱歌的民族。
他们劳动时唱,行路时唱,,喜庆节日时唱,欢迎客人时也唱,唱山歌成了他们表达感情最常用的一种方式。
在众多的花瑶山歌中,最被人称道的是“花瑶呜哇山歌”。
“花瑶呜哇山歌”是一门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古老艺术。
它高亢激越,以独有的穿透力,穿越历史的时空,一直激荡在花瑶栖息的这片土地上。
遗憾的是,由于隆回瑶族没有自己的文字,“花瑶呜哇山歌”完全靠历代艺人“口传心授”流传下来,没有甚何记载,所以,对呜哇山歌的起源,至今众说纷纭。
本文尝试对“花瑶呜哇山歌”的形成、艺术特色及其价值进行一些粗浅的探讨,希望能得到专家学者们的指正。
一、花瑶呜哇山歌的形成笔者认为,“花瑶呜哇山歌”的起源,应来自于隆回瑶族祖先对封建统治者的反抗斗争。
隆回瑶族是个多灾多难的民族,遭受过历代封建王朝的镇压。
据《隆回县志》和当地瑶族族谱记载,隆回瑶族祖居江西吉安,元末时,其先祖受当地统治者的民族歧视,经常遭到官军的杀戮。
湖南隆回花瑶山歌民间音乐文化研究

湖南隆回花瑶山歌民间音乐文化研究作者:董珊惠来源:《黄河之声》2017年第24期摘要:在我国湖南省境内生活着一个神秘的族群,这里的人们一路山风一路歌,用勤劳和智慧创造生活,用歌声讲述生活,这个民族就是“花瑶”。
花瑶山民沿袭着从古至今的民俗文化和民族民风,他们演绎着独特的东方文化。
花瑶山歌体现出山民的生活劳作,折射出花瑶民族的往昔与今朝,探索花瑶山歌的艺术魅力,挖掘其内在价值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们要珍惜民族音乐的瑰宝,让花瑶山歌得以世代传承。
关键词:花瑶山歌;民间音乐文化;形式;特征;音乐传承一、花瑶山歌概述(一)花瑶地理环境及分布区域在我国湖南省境内生活着一个神秘的族群,这里的人们一路山风一路歌,用勤劳和智慧创造生活,用歌声讲述生活,这个民族就是“花瑶”。
隆回花瑶聚居区平均海波1400米,这里群峦叠嶂,属于高寒山区,最高海拔可达1780米,风景独特各异,令人流连忘返。
当地盛产稻谷、薯类、中药材等,森林面积覆盖率达到42%,野生动物三十多种,野生中药材百余种。
花瑶山民祖祖辈辈与古树相依,远离城市的喧嚣,保存着浓厚的民族特有的特色。
花瑶在隆回县西北边陲,自明朝以来就居住于此,共有12个行政村,现有人口一万三千多人,其中六千余人为瑶族人,占地种面积92.29平方公里。
(二)花瑶山歌的历史渊源查阅史料,对于花瑶山歌的起源,史册上并没有详实的记载,因此也无法获得起源的时间。
但值得我们肯定的是,花瑶山歌的历史渊源与其特殊的是生活环境是分不开的。
相传隆回花瑶祖居江西吉安,在元末明初年间,当时受到朝廷的追杀,迫不得已逃到深山老林中,过着以狩猎耕种为生的生活,在血与泪的历史战争中,花瑶人民只能将自己的爱恨情仇、喜怒哀乐融进这山歌中。
二、花瑶山歌的基本形式(一)旋法形态划分按照旋法形态划分包含三种基本类型:一是抒情型的花瑶山歌,曲调舒缓悠长,多以散板为主,演唱时速度较慢,具有典型的抒咏性节奏,音乐形象激扬。
二是急唱型的花瑶山歌,曲调多一字一音,节奏相对自由,演唱时常作炫技的即兴创作,节奏十分密集,速度较快,音乐形象多风趣、热烈。
湖南隆回花瑶古寨

湖南隆回花瑶古寨湖南隆回花瑶古寨“⼩沙江”⼩沙江(原名⼩杀光,因为太⾎腥⽽改名为⼩沙江)镇地处湖南省邵阳市隆回县西北部,与怀化市溆浦县毗邻,位于雪峰⼭东麓,平均海拔1350⽶(邵阳市区海拔150⽶),被称为“隆回的西藏”,素有“⼩西藏”之称。
所以我们这⾥⽓候⾮常凉爽,我们这⾥夏天⽤不着电风扇这样的东西。
全镇2.2万⼈(其中瑶族千余⼈)。
以前⼩沙江是瑶族⼈的地盘,在我的爷爷的爷爷他们那辈从新化迁上来居住,受本地瑶族⼈的排挤欺负,惹⽕了⽼家新化⼈,就回新化搬了⼏⼗车武林⾼⼿(新化现在也很多⼈习武)过来⾎洗了⼩沙江,就这样灭了⼩沙江。
隔我们镇上不远处的⼀个村就叫⼤沙江(原名就叫⼤杀光),顾名思义,就知道当时取这样的名字的含义了。
据说那次就差⼀点点就把瑶族给灭绝了,有⼏个漏⽹之鱼跑到深⼭⽼林去了。
解放前,我们⼩沙江叫瑶⼭⼗⼋峒,建国初,属邵阳县四区,1958年成⽴⼩沙江⼈民公社,1984年建乡,1987年12⽉撤乡建镇,1995年撤区并乡时,将原龙坪乡并⼊,扩⼤了镇域规模。
近年来,我镇充分利⽤独特的⾼⼭⽓候,发展以中药材为主的农⼟特产品及其加⼯品,中药材种植⾯积已达85万亩,已成为全国第六⼤中药材⽣产基地。
这⾥是全国最⼤的⾦银花⽣产基地,⾦银花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半以上,被称为世界上最⼤的“花园”。
2001年被国家林业部命名为“中国⾦银花之乡”。
这⾥⽊材资源丰富,⽊材蓄积量达170000⽴⽅⽶,⽔利资源丰富,⽔电资源蕴藏量3万千⽡以上,还有丰富的低⽡斯煤炭资源及花岗⽯、硅⽯资源。
随着旅游事业的不断发展,我镇旅游资源也不断发掘,旺溪⼤峡⾕瀑布群、花瑶民族风情、佛来⼭普佛寺、观景台、⽩马⼭望⽇峰及宝莲仙寺等旅游景点和奇特的梅⼭⽂化引起了海内外游客的极⼤兴趣。
⼩沙江还是著名的诗歌之乡,民间绘画之乡。
瑶族挑花是“中华⼆绝”之⼀。
(隆回县县歌《隆回恋歌》,由我国著名词作家佘致迪(代表作<辣妹⼦>),和隆回县⽂化局局长张晗作词,隆回⽂化馆副馆长邹清华作曲,由邹清华和杨玲平演唱。
花瑶呜哇山歌传承与保护措施初探

花瑶呜哇山歌传承与保护措施初探作者:张兆南李晓霞彭桂云来源:《艺术科技》2012年第04期摘要:花瑶呜哇山歌相继被确定为省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对象后,其传承与保护工作也相应地展开了。
多年来,这项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然面临着很大的危机,仍需努力加强传承与保护的广度和深度,探究既符合花瑶呜哇山歌发展规律,又顺应时代发展的全方位的新型传承与保护措施方案。
关键词:花瑶;呜哇山歌;传承与保护自2006年、2008年花瑶呜哇山歌相继被确定为省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对象后,花瑶所在的隆回县便十分重视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开始对花瑶呜哇山歌加大宣传力度,加强政策支持,改善保护条件,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
近年来,隆回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更是制定了详细的花瑶呜哇山歌保护规划和措施,即“花瑶呜哇山歌…十二五‟保护规划”,逐步完善科学、规范、有效的保护机制和程序。
主要措施有:编辑出版隆回花瑶呜哇山歌文献、建立隆回花瑶呜哇山歌展示中心、大力宣传隆回花瑶呜哇山歌保护典型案例和代表性传承人等,[1]既要建立健全有效的保护机制,又要创设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氛围,以便全方位地促进花瑶呜哇山歌的保护工作。
然而,花瑶呜哇山歌被确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既为它的传承保护提供了好的机遇,同时,这项工作也将迎来巨大的挑战。
隆回花瑶是一个有本民族独特语言却没有文字的民族,呜哇山歌的传承一直依靠口传心授的模式代代相传,这种传承模式又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花瑶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和封闭保守的生存环境,这是花瑶呜哇山歌得以口传心授的坚实的文化土壤,可是,今非昔比,如今花瑶山寨已经受到了时代大潮的冲击,花瑶的年轻人,已经不再像他们的先辈那样,坚定地沿袭和固守祖先遗留下的生活传统。
他们开始受到来自山外的强烈的物质和精神上的诱惑。
花瑶山寨开始有了电器,有了摩托车,有了时装,有了新潮发型,也有了流行音乐,而现代化的娱乐手段似乎比山歌来得更新奇、更刺激,也更吻合新一代花瑶青年们的审美情趣。
畲族山歌歌词大全

畲族是中国南方的一个少数民族,他们的语言和文化具有独特的魅力。
畲族山歌是畲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畲民们在劳动、休闲时所唱的歌曲。
以下是一些畲族山歌的歌词大全:
1. 《爬山歌》
爬山歌,爬山坡,
山上有树也有草。
风吹树叶响,
鸟飞展翅翱。
爬山歌,爬山坡,
路上有石也有沙。
脚起泡,腿发软,
心中却充满力量。
2. 《畲族姑娘》
畲族姑娘,心灵手巧,
手中拿着针线包。
绣着花儿,绣着鸟,
绣出一片美好天。
畲族姑娘,勤劳善良,
田间地里都是她的身影。
3. 《畲族小伙》
畲族小伙,身强力壮,
手中拿着锄头镰刀。
田里地里,他最行,
收割庄稼,他最快。
畲族小伙,勇敢坚毅,
遇到困难,他从不放弃。
4. 《畲族情歌》
畲族情歌,动听动人,
唱出了心中的思念。
月儿圆圆,星星点点,
情歌响起,心儿跳动。
畲族情歌,深情浪漫,
让人沉浸在爱的海洋里。
这些畲族山歌歌词大全反映了畲族人民的生活和精神状态,具有很高的文化和历史价值。
花瑶谣

唱 国 中歌 中 ,国 唱
市 谮 即 甲 国 Ⅱ
(3 0 2 湖 北省 武 汉市武 昌珞 珈 山 40 7
湖 北省 歌 舞 剧 院宿 舍 )
(2 40 陕 西省 凤翔 县郭 店镇 路 南 7 10 东导子街 1 2 j极 星》 —1 号‘E 歌词 编辑部)
花 瑶 谣
口
朝着 那 山走 , 顺着 那水 来 , 我走 进了花 瑶的 山寨 ; 朝 着那桥 走 , 寻着那 梦来 , 我 走进 了花 瑶 的情 爱 。
谁还 记得 旧 中国兵 荒马乱 的模 样 ?
谁还 没忘 旧 中国满 目疮痍 的凄 凉 ? 从翻 身做 主人 , 从贫 弱到 富强 。 六 十年奋斗 说 苦也不 苦 , 六 十年岁 月说 长也不 长 。 啊 ,白手起 家创 大业 , 中华 巨龙 腾东 方 ! 谁不 说生 活好 了 日子越过 越亮 堂 ? 谁不说 政 策好 了道路 越走 越 宽敞 ?
十 月 的 中 国
从艰 难到 顺 畅 , 从 崛起到 辉煌 , 六 十年拼 搏有 苦也 有乐 ,
县 肖咒个秋长也。 坚 口六 春情爱长 雾 萨 十 .
!
六 十年 的新 中国 血气方 刚 ; 祖 国万 岁 !祖 国万 岁 ! 我们 的新 中 国永远 辉煌 !
_
晓墅 薹 营 地 盆 犟 暑 土 语 美 美 曹宴 的鎏 肇要 的 : 军桑 军
吐
.
程 彩 强
嘉 茎世 罢 耋 磊 嚣 高 墼薷 襄 辜
祖 国啊 ,我 亲爱 的母 亲
畜 蓁篱 中 罂 中 国 在 歌 唱 器妻萋罄 荣 :狄 霾 釜 收埋 忍
(30 0湖北省仙桃市 园丁小 区 c 1单元 7 1 430 栋 0)
黄 河歌 唱 民族 的复 兴 长 城挺 起 龙人 的背 脊 十月 的 中国 ,金色 的硕 果 讲 述着 春 天 的故事 十 月 的 中国 ,伟大 的 民族 经 历 了风 雨 的洗礼 祖 国啊 ,我亲 爱 的母 亲 儿 女把 忠 诚写 进你 的颂 歌 中 祖 国啊 ,我亲 爱 的母 亲 儿 女把 幸 福酿 进你 的美酒 里
隆回花瑶呜哇山歌

隆回花瑶呜哇山歌湖南省隆回县境北部高寒山区,有一个叫虎形山的地方。
这里居住着一支曾被中国民俗史料遗忘、古老而独特的瑶族分支,他们独立于其他瑶族分支之外,封闭在虎形山的荒野大山里,忠实地传承着先祖最为古朴纯贞的生活。
因为寨子里的女人个个着装绝伦,美如山花,人们便把这个民族称为“花瑶”。
隆回瑶族是个爱美的民族,更是个爱唱歌的民族。
他们劳动时唱,行路时唱,,喜庆节日时唱,欢迎客人时也唱,唱山歌成了他们表达感情最常用的一种方式。
在众多的花瑶山歌中,最被人称道的是“花瑶呜哇山歌”。
“花瑶呜哇山歌”是一门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古老艺术。
它高亢激越,以独有的穿透力,穿越历史的时空,一直激荡在花瑶栖息的这片土地上。
遗憾的是,由于隆回瑶族没有自己的文字,“花瑶呜哇山歌”完全靠历代艺人“口传心授”流传下来,没有甚何记载,所以,对呜哇山歌的起源,至今众说纷纭。
本文尝试对“花瑶呜哇山歌”的形成、艺术特色及其价值进行一些粗浅的探讨,希望能得到专家学者们的指正。
一、花瑶呜哇山歌的形成笔者认为,“花瑶呜哇山歌”的起源,应来自于隆回瑶族祖先对封建统治者的反抗斗争。
隆回瑶族是个多灾多难的民族,遭受过历代圭寸建王朝的镇压。
据《隆回县志》和当地瑶族族谱记载,隆回瑶族祖居江西吉安,元末时,其先祖受当地统治者的民族歧视,经常遭到官军的杀戮。
他们为了生存,群起反抗,英勇斗争。
作战时,擂鼓鸣锣, 用谣语唱着高亢的进军之歌,激励士气,与官军进行殊死的战斗。
至今,在隆回瑶族中间还传唱着一首这样的《杀敌歌》:一声响雷地皮震,举起刀枪冲上阵。
不怕流血不怕死, 杀死官军才安宁。
望郎听,齐心抗敌保家园。
后来,那里的瑶民终于敌不住封建统治者的镇压,被迫外迁,在无数次的迁徙中,又屡遭统治者的镇压杀戮,只得逃进深山老林,以狩猎和采集草药为生。
深山老林里猛兽出没,环境恶劣,瑶民仍然要集体行动才能生存。
在围捕凶猛的野兽时,他们往往几十人结成群体,一人击鼓,一人敲锣,其他人发出“呜哇,呜哇”的叫声,向凶猛的野兽进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隆回县花瑶山歌歌词
1、拉到你妹想打个劫
(男)我和妹站在一起面对面,喊妹一句你应不应。
妹若有心把话讲,无心请把话来回。
十八妹,我个贤,郎的心思放在妹身边。
(女)我妹和郎站一排,只想和郎挨拢来,哥哥叽,妹只想和郎成双对,不知你情郎哥哥爱不爱。
十八哥,少年乖,妹只想和郎配拢来。
(男)你妹生得白如雪,郎扯得妹手舍不得,一来人才生的美,二来没有丈夫身。
十八妹,我个贤,拉到你妹想打个劫。
2、前世姻缘梦中来
(男)昨夜和妹打盘牌,身对身来怀对怀。
身对身来和妹讲,怀对怀来和妹玩。
十八妹,少年乖,此牌打出故事来。
(女)昨夜一梦梦见乖,梦见情郎脸相挨。
一觉醒来是个梦,眼泪流流扯被揩。
十八哥,少年乖,前世姻缘梦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