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2018—2019学年初中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质量检测试卷(附详细答案)

合集下载

2018年-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语文质量检测试卷及答案(一)

2018年-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语文质量检测试卷及答案(一)

语文试题 第1页(共12页) 语文试题 第2页(共12页)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质量检测卷(一)语文(试题卷)注意事项:1.你拿到的试卷满分为150分(其中卷面书写占5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卷交回即可。

一、语文积累和综合运用(35分) 1.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10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任选其中6句,6分)① ,肯将衰朽惜残年。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②秋草独寻人去后, 。

(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 ③露从今夜白, 。

(杜甫《月夜忆舍弟》) ④ ,人迹板桥霜。

(温庭筠《商山早行》 ) ⑤ ,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行路难·其一》) ⑥但愿人长久, 。

(苏轼《水调歌头》) ⑦春蚕到死丝方尽, 。

(李商隐《无题》) ⑧先天下之忧而忧, 。

(范仲淹《岳阳楼记》) (2)写出《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的颈联与尾联。

(4分), 。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一(4)题。

(9分)幕色尚未四合,雾霭也未曾上来,b ān 驳的树影被斜阳拉得老长,脚下的影子交叉树影中,有时候竟难以分辩。

小草花满地都是,晚风中,馨香阵阵飘来。

微不足道的小草花,经历了多少默默无闻的岁月才悄然绽放,此刻它们正在欢快地舞蹈。

门外的树,绿油油的,和往常一样,树下是携伴而行的老人。

孩童的笑声从老人身后 ① ,老人们立即笑开了眉眼。

这银铃般的笑声, ② 在空气中,也投射到老人们的心里。

(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3分)雾霭.( ) b ān 驳( ) 携.伴而行( )(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语是“ ”,这个词语的正确写法是“ ”。

(2分) (3)根据句子的意思,将“飘散”“飘来”分别填入①②两处横线上。

(2分)(4)文中画线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是 ;这段文字的主要表达方式是 。

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有答案和解析)

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有答案和解析)

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一、基础知识与运用(共18分)1.(2分)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恣.睢(zī)冠.冕(guān)摇曳.(yè)自吹自擂.(léi)B.恪.守(gè)归省.(xǐng)惊骇.(hài)锲.而不舍(qiè)C.勾.当(gōu)顷.刻(qǐng)侥.幸(jiăo)根深蒂.固(dì)D.中.伤(zhòng)停滞.(zhì)诓.骗(kuāng)强聒.不舍(guō)2.(2分)下列句子中的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兵临城下,形势间不容发....,我们必须迅速做出决断。

B.全面深化改革既要深思熟虑,又要随机应变....,关键要敢于迎难而上。

C.先天残疾的他没有选择自暴自弃....,没有选择自甘堕落,纵然面临生活、工作的不便以及企业、社会的歧视,他依然选择坚持,选择与命运顽强抗争。

D.所谓学习,不一定限于书本或是某种技术,随时随地学习,这是不断提升自我的唯一的不二法门....。

3.(2分)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火灾猛于虎”,因此人们掌握火灾中自救互救相当重要。

B.大部分电台英语广播的语速较快,对于初学英语的人听起来确实感到困难。

C.每一个学生都具有创新的潜能,要激发这种潜能,就要看能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D.书信承载着信息,但又绝不止于信息,还蕴藏着一种发自内心的情感。

4.(2分)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自宋元至明清,清明节除了要祭扫家墓,还要在门楣、窗户上插上柳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达到人丁兴旺、身体健康的目的②于是在郊游踏青时③它便成了人类文化中生命力的象征④由于柳树最先送来春的消息并且具有旺盛的生殖力⑤不会忘记顺便折一些柳条回来⑥人们期盼将这种生命力转移到自家门庭和家庭成员身上A.②⑥④③①⑤B.②⑤①⑥④③C.④③⑥①②⑤D.④⑥②⑤③①5.(2分)下列文学常识搭配正确的一项是()A.《乡愁》﹣﹣诗歌﹣﹣艾青﹣﹣诗人B.《智取生辰纲》﹣﹣小说﹣﹣施耐庵﹣﹣清代小说家C.《我的叔叔于勒》﹣﹣小说﹣﹣契诃夫﹣﹣俄国作家D.《岳阳楼记》﹣﹣记﹣﹣范仲淹﹣﹣北宋文学家二、解答题(共2小题,满分8分)6.(3分)根据拼音写汉字,将所填汉字规范地书写在横线上里。

2018-2019学年度九年级上期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8-2019学年度九年级上期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教学质量调研试卷九年级语文(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考生注意:1.本卷共27题。

2.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文言诗文(39分)(一)默写(15分)1.草枯鹰眼疾,。

(王维《观猎》)2.竹径通幽处,。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3.,尚思为国戍轮台。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4.无丝竹之乱耳,。

(刘禹锡《陋室铭》)5.,佳木秀而繁阴。

(欧阳修《醉翁亭记》)(二)古诗理解(4分)江城子·密州出猎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6.词中“”字贯穿全文,统摄全词。

(2分)的一项是(2分)7.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正确...A.“老夫”一句意在表现词人虽然已年迈体衰,但雄心犹在。

B.“千骑卷平冈”的雄壮场面,表现了猎者威武豪迈的气概。

C.“酒酣”一句承接上文,引出词人想抗敌戍边的豪情壮志。

D.“何日遣冯唐”写出词人渴望得到朝廷的重用,立功疆场。

(三)阅读甲乙两文,完成8-10题(8分)(甲文)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乙文)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8.甲乙两文的作者同属于(朝代),两篇文章的内容都与背景有关。

(2分)9.用现代汉语解释下面句子(3分)微斯人,吾谁与归?。

的一项(3分)10.关于两篇文章中的“乐”,下列说法不正确...A.甲文中的“乐”体现出作者崇高博大的理想。

2018-2019学年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九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

2018-2019学年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九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

2018-2019学年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九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一、积累运用1.(3分)请用正楷字或行楷字抄写下面的名句。

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

2.(4分)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1)作揖.(2)顿开茅塞.(3)shà白(4)zhì之不理3.(2分)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水浒传》采用先合后分的链式结构,先讲述梁山英雄聚义再重点刻画单个英雄。

B.明代小说家吴敬梓的《儒林外史》是短篇小说集,它是古代讽刺小说杰出的代表。

C.《战国策》是一部编年体史学著作,由西汉学者刘向汇编整理而成,有三十三篇。

D.《红楼梦》是我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内容反映封建社会晚期广阔的社会现实。

4.(2分)下列标点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基因编辑婴儿引发人们思考:基因编辑技术的应用边界在哪里?B.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分明的叫道:“老爷!……”。

C.一代武侠泰斗金庸辞世,有人感叹:“金庸之后,再无江湖”。

D.许多人热衷圣诞节等“洋节日”,却忘掉了我国传统的节日。

5.(10分)用诗文原句填空。

(1)溪云初起日沉阁,。

(许浑《咸阳城东楼》)(2)春蚕到死丝方尽,。

(李商隐《无题》)(3),燕然未勒归无计。

(范仲淹《渔家傲》)(4),映日荷花别样红。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5),拂堤杨柳醉春烟。

(高鼎《村居》)(6)俗子胸襟谁识我?。

(秋瑾《满江红》)(7)是亦不可以已乎?。

(《鱼我所欲也》)(8),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9)古代诗人多借“弓”的意象来抒发豪气。

苏轼“”,一展太守意气;辛弃疾“”,常忆战场英姿。

(用《江城子》《破阵子》中的诗句填空)6.(4分)阅读下面语段,完成题目。

好的小说大都给读者两度的满足,首先是文字直接表达出来的东西,使读者欢喜感动,紧接着的是读者陷入沉思,他想到许多东西,他所想到的比他所看到的更多。

前者为①_____,即感性的满足;后者为②_____,即理性的满足。

【精品】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调研九年级语文试卷

【精品】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调研九年级语文试卷

【精品】南京市玄武区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调研九年级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8页,分值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案一律用黑色钢笔或墨水笔写在答题卡上,不能写在本试卷上。

一(39分)(一)速读下面材料,完成1-6题(35分)如果没有李白,我们的生活会怎么样?可能也并不会受很大的影响。

不过是一千多年前的一个骚人而已,多一个少一个无关紧要,对不对。

没了李白,《全唐诗》大概会变薄一点,大约变薄四十至五十分之一。

名义上,李白号称“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但要说数量,他远远没写到半个盛唐这么多。

《全唐诗》一共900卷,李白占据了从第161至第185卷。

少了这点,也算不得特别伤筋.动骨。

没有了李白,中国诗歌的历史会有一点点变动,古体诗会更早一点地输给格律诗,甚至会提前半个世纪就让出江山。

好吧,反正我们普通人也不关心这些。

没了李白,我们倒可能会少一些网络用语。

比如“你咋不上天呢”,最先是谁说出来的?答案可能正是李白爷爷:“耐可乘流直上天?”还比如“深藏功与名”,出处是李白的《侠客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当然,没有了李白这首诗,金庸也不会写出《侠客行》来。

没了李白,我们还会少很多流行歌曲。

黄安一定写不出《新鸳鸯蝴蝶梦》,来红遍当年的大街小巷、录像馆、台球厅了。

“昨日像那东流水,离我远去不可留,今日乱我心,多烦忧”,就是出自李白《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

还有“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也是直接从这搬来的。

如果没有李白,诗歌的江湖怕要地震。

几乎所有大诗人的江湖地位,都会自动提升一档。

李商隐千百年来都被叫“小李”,要是没了李白,他可以扬眉吐气地变成大李了;王昌龄就能冠miǎn堂皇的成为唐代七言绝句首席,因为唯一能和他对飙七绝的正是李白。

至于杜甫,则会成为无可争议的唐诗第一人,没有“之一”。

多这一个李白,就压了无数诗人。

没有了李白,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说话都会变得困难。

我们不能说“青梅竹马”,不能说“两小无猜”,这都出自李白的《长干行》。

【精品】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测试九年级语文试卷

【精品】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测试九年级语文试卷

【精品】鼓楼区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测试九年级语文试卷2019.1(分值120分时间120分钟)考生答题全部答在答题卡上,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

(25分)1.用正楷或行楷将下面的句子抄写在方格里。

(4分)学则须疑。

▲2.下列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勾.当(gōu) 掺.杂(cān) 箪.食壶浆(dān)B.诓.骗(kuāng) 汲.取(jí)不省.人事(shěng)C.懦.夫(nuò) 中.伤 (zhōng) 顿开茅塞.(sāi)D.拜谒.(yè) 搽.药(chá) 锲.而不舍(qiè)3.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簇新逞能走投无路B.遂洞淤滩腐草为萤C.捷报尴尬随机因变D.墨守空旷前扑后继4.用诗文原句填空,第(4)题还需填写作者。

(10分)(1)▲,早有蜻蜓立上头。

(杨万里《小池》)(2)溪云初起日沉阁,▲。

(许浑《咸阳城东楼》)(3)春蚕到死丝方尽,▲。

(李商隐《无题》)(4)▲,西北望,射天狼。

(▲《江城子·密州出猎》)(5)爱上层楼,▲。

(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6)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

(《鱼我所欲也》)(7)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宋濂《送东阳马生序》)(8)《渔家傲·秋思》中范仲淹直接表达忧国思乡、壮志难酬的句子是“▲,▲”。

【材料二】满江红秋瑾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

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

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

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

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

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

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材料三】新时代的中国,同样需要英雄精神。

32年,11680天,在江苏灌云县,一个面积只有两个足球场大的开山岛;岛上唯有的生命就是王继才夫妇、三只小狗、五条泥鳅和三只不会打鸣的公鸡;每天早上5点,夫妻俩就准时在岛上举行的两个人的升旗仪式;一种每天两次巡岛,观天象、护航标、写日志的重复生活……现实不是小说,英雄亦不是众人所知、耀眼四射。

南京市栖霞区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语文期末考试

南京市栖霞区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语文期末考试

南京市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九年级语文试卷(满分120分;时间120分钟)一(25分)1.请用正楷字或行楷字抄写下面的名句。

(3分)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

2. 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4分)⑴作揖.▲⑵顿开茅塞.▲⑶shà▲白⑷zhì▲之不理3.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2分)A.《水浒传》采用先合后分的链式结构,先讲述梁山英雄聚义再重点刻画单个英雄。

B.明代小说家吴敬梓的《儒林外史》是短篇小说集,它是古代讽刺小说杰出的代表。

C.《战国策》是一部编年体史学著作,由西汉学者刘向汇编整理而成,有三十三篇。

D.《红楼梦》是我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内容反映封建社会晚期广阔的社会现实。

4.下列标点使用有误..的一项是(▲)(2分)A.基因编辑婴儿引发人们思考:基因编辑技术的应用边界在哪里?B.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分明的叫道:“老爷!……”C.一代武侠泰斗金庸辞世,有人感叹:“金庸之后,再无江湖”。

D.许多人热衷圣诞节等“洋节日”,却忘掉了我国传统的节日。

5.用诗文原句填空。

(10分)(1)溪云初起日沉阁,▲。

(许浑《咸阳城东楼》)(2)春蚕到死丝方尽,▲。

(李商隐《无题》)(3)▲,燕然未勒归无计。

(范仲淹《渔家傲》)(4)▲,映日荷花别样红。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5)▲,拂堤杨柳醉春烟。

(高鼎《村居》)(6)俗子胸襟谁识我?▲。

(秋瑾《满江红》) (7)是亦不可以已乎?▲。

(《鱼我所欲也》) (8)▲,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9)古代诗人多借“弓”的意象来抒发豪气。

苏轼“▲”,一展太守意气;辛弃疾“▲”,常忆战场英姿。

(用《江城子》《破阵子》中的诗句填空)6.阅读下面语段,完成题目。

(4分)好的小说大都给读者两度的满足,首先是文字直接表达出来的东西,使读者欢喜感动,紧接着的是读者陷入沉思,他想到许多东西,他所想到的比他所看到的更多。

南京市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九年级语文(含答案)

南京市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九年级语文(含答案)

南京市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调研九年级语文2019.01注意事项:1.本试卷6页,共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案一律用黑色墨水写在答题纸上,不能写在本试卷上,标“▲”处表示此处的答案应写在答卷纸上。

一(18分)1.用课文原句填空。

其中(5)、(6)两题还需填写相关诗句的出处或作者。

(11分)(1) 溪云初起日沉阁,▲。

(许浑《咸阳城东楼》)(2) 云横秦岭家何在,▲。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3) ▲,天下谁人不识君。

(高适《别董大》)(4) 春蚕到死丝方尽,▲。

(李商隐《无题》)(5) ▲,西北望,射天狼。

(苏轼《▲》)(6) ▲,燕然未勒归无计。

(▲《渔家傲·秋思》)(7) 以中有足乐者,▲。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8)“舍生取义”是一种以家国为先的崇高情怀。

它可以是辛弃疾这样的七尺男儿“了却君王天下事,▲”的豪迈,也可以是秋瑾一般“俗子胸襟谁识我?▲”的巾帼英雄气概。

2.要读懂小说,不妨先读一读毕飞宇的《小说课》,书的目录中就有一句很有意思的评价:“看苍山绵延,听波涛汹涌——读蒲松龄《促织》。

”请用正楷字...或行楷字...抄写下面的句子。

(3分)看苍山绵延,听波涛汹涌▲3.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

(4分)罗贯中笔下这段“温酒斩华雄”的故事,成功地利用了小说的zhàng(▲)眼法,隔着一道薄薄的帘幕,以及一杯怎么看都不起眼的温酒,就成功地替换掉外头的血流成河,以及小说家的长篇大论,不费吹灰之力就把关羽sù(▲)造成一个万夫莫敌的英勇战将。

虽然读者没有亲眼看到关羽打败华雄(搞不好帘幕一拉开,读者看到的是关羽狼狈出丑,侥.幸胜出的那一面),但请相信读者的想象力,小说家再怎么描述,都比不上读者自己的想象。

想象永远比现实华丽!(摘自许荣哲《小说课壹》中信出版社2016年2月第一版)①zhàng(▲)眼法②sù(▲)造③狼狈(▲)④侥(▲)幸二(14分)4.依次填入下面括号里的关联词语,恰当的一项是(▲)(3分)小说是大家喜闻乐见的一种文学样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详细答案2018-2019学年南京市新优质初中第一学期期末调研九年级语文注意事项:1.本试卷6页,共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案一律用黑色墨水写在答题纸上,不能写在本试卷上,标“▲”处表示此处的答案应写在答卷纸上。

一(18分)1.用课文原句填空。

其中(5)、(6)两题还需填写相关诗句的出处或作者。

(11分)(1) 溪云初起日沉阁,▲。

(许浑《咸阳城东楼》)(2) 云横秦岭家何在,▲。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3) ▲,天下谁人不识君。

(高适《别董大》)(4) 春蚕到死丝方尽,▲。

(李商隐《无题》)(5) ▲,西北望,射天狼。

(苏轼《▲》)(6) ▲,燕然未勒归无计。

(▲《渔家傲·秋思》)(7) 以中有足乐者,▲。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8)“舍生取义”是一种以家国为先的崇高情怀。

它可以是辛弃疾这样的七尺男儿“了却君王天下事,▲”的豪迈,也可以是秋瑾一般“俗子胸襟谁识我?▲”的巾帼英雄气概。

2.要读懂小说,不妨先读一读毕飞宇的《小说课》,书的目录中就有一句很有意思的评价:“看苍山绵延,听波涛汹涌——读蒲松龄《促织》。

”请用正楷字...抄写下面的句子。

(3分)...或行楷字看苍山绵延,听波涛汹涌▲3.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

(4分)罗贯中笔下这段“温酒斩华雄”的故事,成功地利用了小说的zhàng(▲)眼法,隔着一道薄薄的帘幕,以及一杯怎么看都不起眼的温酒,就成功地替换掉外头的血流成河,以及小说家的长篇大论,不费吹灰之力就把关羽sù(▲)造成一个万夫莫敌的英勇战将。

虽然读者没有亲眼看到关羽打败华雄(搞不好帘幕一拉开,读者看到的是关羽狼狈.出丑,侥.幸胜出的那一面),但请相信读者的想象力,小说家再怎么描述,都比不上读者自己的想象。

想象永远比现实华丽!(摘自许荣哲《小说课壹》中信出版社2016年2月第一版)①zhàng(▲)眼法②sù(▲)造③狼狈(▲)④侥(▲)幸二(14分)4.依次填入下面括号里的关联词语,恰当的一项是(▲)(3分)小说是大家喜闻乐见的一种文学样式。

(▲)是曲折的情节,(▲)是鲜活的人物,(▲)是多样的表现手法,都给我们留下过深刻的印象。

它们(▲)像一部部生活教科书,引领人们了解丰富多彩的大千世界,陶冶性情,净化心灵。

A.不管还或还B.不仅还或还C.不管还或就D.不仅还或就少年正是读书时,南京市某校“走进名著,亲近经典”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

你所在的初三(1)班准备开展“《水浒传》读书汇报会”。

5.本次活动同学们准备邀请王老师前来参加,为此,小明代表班级给王老师写了一封邀请函。

(2分)邀请函王老师:为了积极响应学校“走进名著,亲近经典”的活动,我们班定于1月16日上午第三节课开展《水浒传》读书汇报会。

恳请您接受邀请并拨冗出席!初三(1)班 2019年1月14日(1)这份邀请函中开头的称呼不得体,应改为▲。

(1分)(2)粗心的小明还在邀请函中漏掉了一个重要要素,它是▲。

(1分)6.《水浒传》里塑造了一大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请你任选一百零八个梁山好汉的其中一位,根据所给上联对出下联。

(2分)上联: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显粗中有细下联:▲7.《智取生辰纲》是《水浒传》中的经典一幕。

请你从杨志的角度........,以《智者千虑,必有一失》为题,用日记的形式.....记录下这一事件(不超过150字)。

(7分)▲三(13分)【古诗阅读】行香子秦观树绕村庄,水满陂塘。

倚东风,豪兴徜徉。

小园几许,收尽春光。

有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

远远围墙,隐隐茅堂。

飏青旗,流水桥旁。

偶然乘兴,步过东冈。

正莺儿啼,燕儿舞,蝶儿忙。

8.这首词用▲的手法,浅近的语言,为我们描绘了一幅醉人的▲。

上片结句写花,下片结句写莺燕蝶,一静一动,互相呼应,意趣盎然。

(2分)【古文阅读】唐雎不辱使命《战国策》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悦。

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

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

”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

”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

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

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

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4分)(1)易.安陵(▲)(2)秦王怫然..怒(▲)(3)天下缟素..(▲)(4)秦王色挠.(▲)10.将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11.唐雎为什么要说到专诸、聂政、要离三人行刺的故事?请简要分析。

(3分)▲四(25分)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题目。

【材料一】石头事故①,朝廷倾覆。

温忠武与庾文康投陶公②求救。

陶公云:“肃祖顾命③不见及。

且苏峻作乱,衅由诸庾,诛其兄弟,不足以谢天下。

”于时庾在温船后,闻之,忧怖无计。

别日,温劝庾见陶,庾犹豫未能往。

温曰:“溪狗④我所悉,卿但见之,必无忧也。

”庾风姿神貌,陶一见便改观;谈宴竟日,爱重顿至。

(选自《世说新语》,刘义庆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11月版)【注释】①石头事故:指苏峻作乱。

②陶公:陶侃,陶渊明祖父。

③顾命:指君主临终的命令。

④溪狗:即傒狗,含鄙薄意。

魏晋时期,选官注重门第,陶侃出身非名门望族,为人所鄙,故有此称呼。

【材料二】(唐太宗)尝私幸端门,见新进士缀行而出,喜曰:“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选自《唐摭言》,五代王定保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1月版)【材料三】九品中正制,又称九品官人法,魏晋南北朝时期重要的选官制度,是魏文帝曹丕采纳吏部尚书陈群的意见,于黄初元年(220年)命其制定的制度。

此制至西晋渐趋完备,南北朝时又有所变化。

从曹魏始至隋唐科举的确立,这期间约存在了四百年之久。

九品中正制上承两汉察举制,下启隋唐之科举,在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乃中国封建社会三大选官制度之一。

九品中正制创立之初,评议人物的标准是家世、道德、才能三者并重,梁朝史学家沈约甚至说它是盖以论人才优劣。

晋以后完全以家世来定品级,出身寒门者行状评语再高也只能定在下品,出身豪门者行状不佳亦能位列上品,形成了当时“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局面。

到了隋代,随着门阀制度的衰落,此制终被废除。

(选自百度百科)【材料四】不数年间,吴王削平祸乱,定鼎应天,天下一统,建国号大明,年号洪武。

乡村人各各安居乐业。

到了洪武四年,秦老又进城里,回来向王冕道:“危老爷已自问了罪,发在和州去了。

我带了一本邸抄来与你看。

”王冕接过来看,才晓得危素归降之后,妄自尊大,在太祖面前自称老臣。

太祖大怒,发往和州守余阙墓去了。

此一条之后,便是礼部议定取士之法:三年一科,用《五经》《四书》八股文。

王冕指与秦老看,道:“这个法却定的不好!将来读书人既有此一条荣身之路,把那文行出处都看得轻了。

”说着,天色晚了下来。

此时正是初夏,天时乍热,秦老在打麦场上放下一张桌子,两人小饮。

须臾,东方月上,照耀得如同万顷玻璃一般。

那些眠鸥宿鹭,阒然无声。

王冕左手持杯,右手指着天上的星,向秦老道:“你看贯索犯文昌,一代文人有厄!”话犹未了,忽然起一阵怪风,刮得树木都飕飕的响,水面上的禽鸟格格惊起了许多,王冕同秦老吓的将衣袖蒙了脸。

少顷,风声略定,睁眼看时,只见天上纷纷有百十个小星,都坠向东南角上去了。

王冕道:“天可怜见,降下这一伙星君去维持文运,我们是不及见了!”当夜收拾家伙,各自歇息。

(节选自《儒林外史》第一回,吴敬梓著,中华书局2013年11月版)内中一个少年幕客蘧景玉说道:“老先生这件事倒合了一件故事。

数年前,有一位老先生点了四川学差,在何景明先生寓处吃酒,景明先生醉后大声道:‘四川如苏轼的文章,是该考六等的了。

’这位老先生记在心里,到后典了三年学差回来,再会见何老先生,说:‘学生在四川三年,到处细查,并不见苏轼来考,想是临场规避了。

’”说罢,将袖子掩了口笑;又道:“不知这荀玫是贵老师怎么样向老先生说的?”范学道是个老实人,也不晓得他说的是笑话,只愁着眉道:“苏轼既文章不好,查不着也罢了,这荀玫是老师要提拔的人,查不着,不好意思的。

”一个年老的幕客牛布衣道:“是汶上县?何不在已取中入学的十几卷内查一查?或者文字好,前日已取了也不可知。

”学道道:“有理,有理。

”忙把已取的十几卷取来,对一对号簿,头一卷就是荀玫,学道看罢,不觉喜逐颜开,一天愁都没有了。

(节选自《儒林外史》第七回,吴敬梓著,中华书局2013年11月版)【材料五】孔乙己是这样的使人快活,可是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

有一天,大约是中秋前的两三天,掌柜正在慢慢的结账,取下粉板,忽然说,“孔乙己长久没有来了。

还欠十九个钱呢!”我才也觉得他的确长久没有来了。

一个喝酒的人说道:“他怎么会来?……他打折了腿了。

”掌柜说:“哦!”“他总仍旧是偷。

这一回,是自己发昏,竟偷到丁举人家里去了。

他家的东西,偷得的么?”“后来怎么样?”“怎么样?先写服辩,后来是打,打了大半夜,再打折了腿。

”“后来呢?”“后来打折了腿了。

”“打折了怎样呢?”“怎样?……谁晓得?许是死了。

”掌柜也不再问,仍然慢慢的算他的账。

中秋过后,秋风是一天凉比一天,看看将近初冬;我整天的靠着火,也须穿上棉袄了。

一天的下半天,没有一个顾客,我正合了眼坐着。

忽然间听得一个声音,“温一碗酒。

”这声音虽然极低,却很耳熟。

看时又全没有人。

站起来向外一望,那孔乙己便在柜台下对了门槛坐着。

他脸上黑而且瘦,已经不成样子;穿一件破夹袄,盘着两腿,下面垫一个蒲包,用草绳在肩上挂住;见了我,又说道,“温一碗酒。

”掌柜也伸出头去,一面说,“孔乙己么?你还欠十九个钱呢!”孔乙己很颓唐的仰面答道,“这……下回还清罢。

这一回是现钱,酒要好。

”掌柜仍然同平常一样,笑着对他说,“孔乙己,你又偷了东西了!”但他这回却不十分分辩,单说了一句“不要取笑!”“取笑?要是不偷,怎么会打断腿?”孔乙己低声说道,“跌断,跌,跌……”他的眼色,很像恳求掌柜,不要再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