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历年高考元素周期表及周期律的题目教学内容
[精品]2019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元素周期律和周期表(含解析)
![[精品]2019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元素周期律和周期表(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fe1da252e87101f69e3195a8.png)
《元素周期律和周期表》李仕才(考试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3C和14N质子数相差1,中子数也相差1B.一种元素可以有多种核素,有几种核素就有几种原子C.钴5627Co、5727Co、5827Co、5927Co等几种原子,他们是同素异形体,其物理性质几乎相同,化学性质不同D.核聚变如21H+31H→42He+10n,由于有新粒子生成,该变化是化学变化【答案】B【解析】:A项,13C和14N质子数相差1,中子数相等,均为7,错误;B项,一种元素可以有多种核素,一种核素就是一种原子,正确;C项,钴5627Co、5727Co、5827Co、5927Co等几种原子,他们是同位素,错误;D项,核聚变如21H+31H →42He+10n,由于原子核发生了变化,该变化属于核反应,不是化学变化,错误。
2.下列递变规律不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的是( )A.非金属性:C>Si B.碱性:NaOH>Mg(OH)2C.酸性:H2SO3>H2CO3 D.还原性:HI>HBr【答案】C【解析】:碳和硅是同主族元素,从上往下,非金属性减弱;钠和镁是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金属性减弱,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碱性减弱;亚硫酸不是硫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所以不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酸性强弱;碘和溴是同主族元素,从上往下,氢化物的还原性依次增强。
3.下列各粒子:①H3O+、NH+4、Na+;②OH-、NH-2、F-;③O2-、Na+、Mg2+;④CH4、NH3、H2O具有相同质子数和电子数的一组是( )A.①②③ B.①②④C.②③④ D.①③④【答案】B4.下列有关性质的比较,不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的是()A.酸性:H2SO4>H3PO4 B.非金属性:Cl>BrC.碱性:NaOH>Mg(OH)2 D.热稳定性:Na2CO3>NaHCO3【答案】D【解析】:A项比较的是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强弱,可以根据元素非金属性强弱判断,B项根据元素在周期表的位置来推断, C项与金属性强弱有关,比较的是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强弱,以上三个选项都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D项无法根据元素周期律的知识对盐的热稳定性来判断,故选D。
2019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8 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热门考点+高考真题+精彩模考pdf学生版

2019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1.掌握元素周期律的实质。
了解元素周期表(长式)的结构(周期、族)及其应用。
2.以第3周期为例,掌握同一周期内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3.以ⅠA族和ⅦA族为例,掌握同一主族内元素性质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4.了解金属、非金属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其性质的递变规律。
5.了解元素周期表在科学研究、地质探矿等领域的广泛应用,从多角度、多层面了解元素及其化合物性质的分类与整合。
是制造光电池、半导体的常用材料;原Y金属性比一、熟记微粒间“四个”数量关系数=质子数+中子数设ⅡA族、ⅢA族元素原子序数分别为x、y,则有y=x+1(第二、三周期),可利用元素的原子序NaO H 的原子半径大。
表现出明显的“两性”;考点一元素周期表的构成典例1:五种主族元素X、Y、Z、M和N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M的原子半径比N小B.Y和Z既可形成Z2Y,也可形成Z2Y2C.X2M的热稳定性比X2Y强D.M和N的氧化物的水化物均为强酸对点模拟1.如表所示的五种元素中,W、X、Y、Z为短周期元素,这四种元素的原子原子序数之和为4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X、Y、Z三种元素最低价氢化物的沸点依次升高B. 原子半径(r)大小比较r(Y)>r(X)C. 物质WY2、WZ4均有熔点高、硬度大的特性D. T元素的单质具有半导体的特性,T与Y元素可形成化合物TY2考点二元素周期表的应用典例2:V、W、X、Y、Z五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三倍,W的气态氢化物和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反应生成一种盐,Y是同周期中原子半径最大的元素,Z的原子序数等于V、W、X的原子序数之和。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简单离子的半径:W>YB. V、X可形成原子个数比为1:1、2:1的化合物C. 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X<WD. X、Z同主族,Y、Z同周期对点模拟2.X、Y、Z、W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
高考化学 元素周期表和周期律(一)考点讲解试题

冠夺市安全阳光实验学校19 元素周期表和周期律(一)【考情报告】【考向预测】1、掌握元素周期律的实质。
元素周期律一直是高考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内容的考查,从“位-构-性”三者的关系等多方面对学生进行考查,在近几年高考中出现频率达100%。
题型相对稳定,多为选择题。
围绕元素周期律,利用信息背景,将元素周期律知识迁移应用,同时考查学生对信息的处理和归纳总结的能力。
2、了解元素周期表(长式)的结构(周期、族)及其应用。
元素同期表是元素周期律的具体体现,是中学化学最重要的基本理论之一,也是学习化学的法。
通过编排元素周期表考查的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通过对元素原子结构、位置间的关系的推导,培养学生的分析和推理能力。
从近几高考试题看,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是中学化学的重要理论基础,是无机化学的核心知识是高考中每年必考的的重点内容。
此类题目考查空间很大,知识面很广。
高考中该类型题主要是通过重大科技成果(化学科学的新发展、新发明等)尤其是放射性元素、放射性同位素、农业、医疗、考古等方面的应用为题材,来考查粒子的个微粒的相互关系;元素“位”“构”“性”三者关系的题型会继续以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为载体,用物质结构理论,解释现象、定性推断、归纳总结相结合。
可集判断、实验、计算于一体,题型稳定。
试题虽然计算难度不大,但规律性强、区分度好,今后会继续保持。
【经典在线】1.知识梳理一、元素周期表(一).原子序数1、对于一个原子: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质量数-中子数。
2.1~20号元素的特殊的电子层结构(1)最外层有1个电子的元素:H、Li、Na、K;(2)最外层电子数等于次外层电子数的元素:Be、Ar;(3)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2倍的元素:C;(4)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3倍的元素:O;(5)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总数一半的元素:Li、P;(6)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4倍的元素:Ne;(7)次外层电子数是最外层电子数2倍的元素:Li、Si;(8)次外层电子数是其他各层电子总数2倍的元素:Li、Mg;(9)次外层电子数与其他各层电子总数相等的元素Be、S;(10)电子层数与最外层电子数相等的元素:H、Be、Al。
2019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精品资料专题5.2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教学案)含解析

2019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精品资料1.掌握元素周期律的实质;了解元素周期表(长式)的结构(周期、族)及其应用。
2.以第三周期为例,掌握同一周期内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3.以ⅠA和ⅦA族为例,掌握同一主族内元素性质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4.了解金属、非金属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其性质的递变规律。
一、元素周期表1.世界上第一张元素周期表是在1869年由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绘制完成的,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已逐渐演变为现在的常用形式。
2.原子序数:按照元素在周期表中的顺序给元素编号,称之为原子序数,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3.编排原则(1)周期:把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至右排成的横行。
(2)族:把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按电子层数递增的顺序,从上至下排成的纵行。
4.元素周期表的结构5.元素周期表中的特殊位置(1)分区①分界线:沿着元素周期表中铝、锗、锑、钋与硼、硅、砷、碲、砹的交界处画一条斜线,即为金属元素区和非金属元素区分界线(氢元素除外)。
②各区位置:分界线左面为金属元素区,分界线右面为非金属元素区。
③分界线附近元素的性质:既表现金属元素的性质,又表现非金属元素的性质。
(2)过渡元素:元素周期表中部从ⅢB 族到ⅡB 族10个纵列共六十多种元素,这些元素都是金属元素。
(3)镧系:元素周期表第六周期中,57号元素镧到71号元素镥共15种元素。
(4)锕系:元素周期表第七周期中,89号元素锕到103号元素铹共15种元素。
(5)超铀元素:在锕系元素中92号元素铀(U)以后的各种元素。
二、元素周期律及应用 1.定义元素的性质随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周期性变化的规律。
2.实质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周期性变化的结果。
3.具体表现形式项目 同周期(左→右) 同主族(上→下) 原子 结构核电荷数逐渐增大 逐渐增大 电子层数 相同 逐渐增多 原子半径 逐渐减小逐渐增大 离子半径阳离子逐渐减小阴离子逐渐减小r (阴离子)>r (阳离子) 逐渐增大 性质化合价最高正化合价由+1→+7(O 、F 除外)负化合价=-(8-主族序数)相同最高正化合价=主族序数(O 、F 除外) 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金属性逐渐减弱 非金属性逐渐增强金属性逐渐增强 非金属性逐渐减弱离子的氧化性、还原性阳离子氧化性逐渐增强 阴离子还原性逐渐减弱 阳离子氧化性逐渐减弱 阴离子还原性逐渐增强气态氢化物稳定性逐渐增强 逐渐减弱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碱性碱性逐渐减弱 酸性逐渐增强碱性逐渐增强 酸性逐渐减弱4.元素金属性强弱的比较(1)结构比较法:最外层电子数越少,电子层数越多,元素金属性越强。
高考化学十年真题专题汇编解析-物质结构-元素周期表、周期律

题型一:原子结高考化学十年真题专题汇编-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表、周期律构化学键1.(2019·北京)2019年是元素周期表发表150周年,期间科学家为完善周期表做出了不懈努力。
中国科学院院士张青莲教授曾主持测定了铟(49In)等9种元素相对原子质量的新值,被采用为国际新标准。
铟与铷(37Rb)同周期。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In 是第五周期第ⅢA 族元素B.的中子数与电子数的差值为17C.原子半径:In>AlD.碱性:In(OH)3>RbOH 【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原子结构、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考查的核心素养是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
Rb 为碱金属,属于第五周期元素,故In 亦为第五周期元素,In 与Al 同主族,即为第ⅢA 族元素,A项正确;的中子数为115-49=66,质子数为49,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故中子数与电子数之差为17,B 项正确;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故原子半径:In >Al ,C 项正确;同周期主族元素从左到右,金属性逐渐减弱,故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逐渐减弱,即碱性In(OH)3<RbOH ,D 项错误。
2.(2019·浙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8O 2和16O 3互为同位素B.正己烷和2,2-二甲基丙烷互为同系物C.C 60和C 70是具有相同质子数的不同核素D.H 2NCH 2COOCH 3和CH 3CH 2NO 2是同分异构体【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核素、同位素、同系物以及同分异构体的概念。
同位素的研究对象为原子,而18O 2和16O 3为单质,A 项错误;正己烷和2,2-二甲基丙烷结构相似,在分子组成上相差1个“CH 2”原子团,两者互为同系物,B 项正确;C 60和C 70均为单质,不是核素,C 项错误;H2NCH2COOCH3的分子式为C3H7NO2,而CH3CH2NO2的分子式为C2H5NO2,两者不是同分异构体,D项错误,故选B。
2019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精品资料:元素周期表及元素周期律 (含解析)

2019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精品资料:元素周期表及元素周期律主要考查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元素周期律的内容,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原子结构、元素化学性质三者之间的关系,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等知识。
1.【2018新课标3卷】W、X、Y、Z均为短周期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元素X和Z同族。
盐YZW与浓盐酸反应,有黄绿色气体产生,此气体同冷烧碱溶液作用,可得到YZW的溶液。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大小为W<X<Y<ZB.X的氢化物水溶液酸性强于Z的C.Y2W2与ZW2均含有非极性共价键D.标准状况下W的单质状态与X的相同【答案】D【解析】本题明显是要从黄绿色气体入手,根据其与碱溶液的反应,判断出YZW是什么物质,然后代入即可。
黄绿色气体为氯气,通入烧碱溶液,应该得到氯化钠和次氯酸钠,所以YZW为NaClO,再根据X和Z同族,得到W、X、Y、Z分别为O、F、Na、Cl。
A.同周期由左向右原子半径依次减小,同主族由上向下原子半径依次增大,所以短周期中Na(Y)的原子半径最大,选项A错误。
B.HCl是强酸,HF是弱酸,所以X(F)的氢化物水溶液的酸性弱于Z(Cl)的。
选项B 错误。
C.ClO2的中心原子是Cl,分子中只存在Cl和O之间的极性共价键,选项C错误。
D.标准状况下,W的单质O2或O3均为气态,X的单质F2也是气态。
选项D正确。
2.【2018新课标2卷】W、X、Y和Z为原子序数一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元素。
W与X可生成一种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Y的周期数是族序数的3倍;Z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与W的电子数总数相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X与其他三种元素均可形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二元化合物B.Y与其他三种元素分别形成的化合物中只含有离子键C.四种元素的简单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D.W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均为强酸【答案】A【解析】W、X、Y和Z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元素。
W与X可生成一种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W是N,X是O;Y的周期数是族序数的3倍,因此Y只能是第三周期,所以Y是Na;Z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与W的电子总数相同,Z的最外层电子数是7个,Z是Cl,结合元素周期律和物质的性质解答。
高中化学_元素周期表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教学设计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第一节元素周期表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认识元素周期表的结构;掌握周期、族的概念;2、能力目标:学会推算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3、情感目标:学会合作学习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认识元素周期表的结构;掌握周期、族的概念;通过对比学习碱金属元素和卤素元素性质与结构的关系;知道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
2、能力目标:学会推算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会从理论上推测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使学生能够会运用化学实验来证明其推测的正确性。
3、情感目标:学会合作学习三、教学重难点元素周期表的结构;推算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推测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
运用化学实验来证明其推测的正确性,进而知道碱金属和卤素元素强弱的判断依据四、教学方法讨论、讲解、练习相结合五、教学过程〔提问〕1、原子序数与元素原子结构有什么样的关系?2、周期表中前18号元素有哪些?3、表格是按什么原则编排的?注:编排三原则(1)按原子序数递增顺序从左到右排列。
(2)将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排列成一个横行。
(3)把最外电子层的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按电子层数递增顺序由上而下排列成纵行。
教师: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大家看本节的目标、重点、难点。
检查学生预习情况并让学生吧预习过程中的疑惑说出来。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探究点一: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如何?每个横行、纵行分别是指什么?1、画出硫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理解原子序数与原子结构的关系;2、元素周期表有多少个横行?多少个纵行?3、周期序数与什么有关?4、在每一个纵行的上面,分别有罗马数字Ⅰ、Ⅱ、……及A、B、0等字样,它们分别表示什么意思呢?5、第Ⅷ族有几个纵行?6、主族序数与什么有关?教师: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周期表中有18个纵行16个族元素,周期表的中部从ⅢB族到ⅡB族10个纵行,包括了第Ⅷ族和全部副族元素,共六十多种元素,通称为过渡元素。
因为这些元素都是金属,所以又把它们叫做过渡金属。
《第四章 第二节 元素周期律》学历案-高中化学人教版19必修第一册

《元素周期律》学历案(第一课时)一、学习主题本节课的学习主题为“元素周期律及其在化学中的应用”。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掌握元素周期律的基本概念和规律,了解其在化学中的重要性及实际运用。
二、学习目标1. 掌握元素周期律的定义和基本内容,能够描述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排列规律。
2. 理解原子序数、原子半径、元素性质与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之间的关系。
3. 学会运用元素周期律预测未知元素的某些性质。
4.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三、评价任务1. 通过课堂提问和讨论,评价学生对元素周期律基本概念的掌握情况。
2. 通过小组活动,评价学生运用元素周期律分析问题的能力。
3. 通过课后作业,评价学生对元素周期律的掌握程度及其在化学中的应用能力。
四、学习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回顾之前学习的原子结构和元素性质,引出元素周期律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讲解(1)介绍元素周期律的定义和基本内容,包括元素的分类、原子序数与元素位置的关系等。
(2)讲解原子半径的变化规律,分析原子半径与元素性质的关系。
(3)结合实例,展示如何运用元素周期律预测未知元素的性质。
3. 课堂活动(1)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讨论元素周期律在化学中的应用。
(2)每组选派代表汇报讨论结果,其他小组进行评价和补充。
4. 巩固练习布置相关练习题,包括选择题、填空题等,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元素周期律在化学中的重要性。
五、检测与作业1. 布置课后作业,包括完成练习册相关题目和撰写元素周期律的学习心得。
2. 通过作业批改,了解学生对元素周期律的掌握情况,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六、学后反思1. 反思教学内容和方法是否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反思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如何更好地帮助学生解决。
3. 总结本节课的教学效果,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参考和借鉴。
通过以上的学历案,可以使学生更加全面、系统地掌握元素周期律的相关知识,提高他们的化学学习兴趣和实践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近4年高考元素周期表与周期律
(2019.1)科学家合成出了一种新化合物(如图所示),其中W、X、Y、Z为同一短周期元素,Z核外最外层电子数是X核外电子数的一半。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WZ的水溶液呈碱性
B、元素非金属性的顺序为X>Y>Z
C、Y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中强酸
D、该新化合物中Y不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
(2019.2)今年是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150周年。
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W、X、Y、Z为短周期主族元素,W与X的最高化合价之和为8。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原子半径:W<X
B.常温常压下,Y单质为固态
C.气态氢化物热稳定性:Z<W
D.X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强碱
(2019.3)X、Y、Z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它们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是10.X与Z同族,Y最外层电子数等于X次外层电子数,且Y原子半径大于Z.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熔点:X的氧化物比Y的氧化物高
B. 热稳定性:X的氢化物大于Z的氢化物
C. X与Z可形成离子化合物ZX
D. Y的单质与Z的单质均能溶于浓硝酸
(2018.1)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加,且均不大于20。
W、X、Z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0,W与Y同族,W与Z形成的化合物可与浓硫酸反应,其生成物可腐蚀玻璃。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常温常压下X的单质为气态
B.Z的氢化物为离子化合物
C.Y和Z形成的化合物的水溶液呈碱性
D.W与Y具有相同的最高化合价
(2018.2)W、X、Y和Z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元素。
W与X可生成一种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Y的周期数是族序数的3倍;Z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与W的电子总数相同。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X与其他三种元素均可形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二元化合物
B.Y与其他三种元素分别形成的化合物中只含有离子键
C.四种元素的简单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
D.W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均为强酸
(2018.3)W、X、Y、Z均为短周期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元素X和Z同族。
盐YZW与浓盐酸反应,有黄绿色气体产生,此气体同冷烧碱溶液作用,可得到YZW的溶液。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原子半径大小为W<X<Y<Z
B. X的氢化物水溶液酸性强于Z的
C. Y2W2与ZW2均含有非极性共价键
D. 标准状况下W的单质状态与X的相同
(2017.1)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的简单氢化物可用作制冷剂,Y的原子半径是所有短周期主族元素中最大的。
由X、Y和Z三种元素形成的一种盐溶于水后,加入稀盐酸,有黄色沉淀析出,同时有刺激性气体产生。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X的简单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W强
B.Y的简单离子与X的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
C.Y与Z形成化合物的水溶液可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
D.Z与X属于同一主族,与Y属于同一周期
(2017.2)a、b、c、d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a原子核外电子总数与b原子次外层的电子数相同;c所在周期数与族数相同;d与a同族。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d>c>b>a B.4种元素中b的金属性最强
C.c的氧化物的水化物是强碱 D.d单质的氧化性比a单质的氧化性强
(2017.3)短周期元素W、X、Y和Z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表所示,这四种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21。
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氢化物沸点:W<Z
B.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Y>W
C化合物熔点:Y2X3<YZ3
D.简单离子的半径:Y<X
W X
Y Z
W+
- Z
Z
X
Z
Z
Z
Z
Y
X
1.(2016.1)短周期元素W X Y Z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加。
m p r
、、是由这些元素组成的二元化合物。
n是元素Z的单质,通常为黄绿色气体。
q的水溶液具有漂白性。
0.011
mol L-
⋅r溶液的pH 为2,s通常是难溶于水的混合物。
上述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原子半径的大小W<X<Y
B. 元素的非金属性Z>X>Y
C. Y的氢化物常温常压下为液态
D. X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为强酸
(2016.2)a、b、c、d为短周期元素,a的原子中只有1个电子,b2-和c+的电子层结构相同,d与b 同族。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a与其他三种元素形成的二元化合物中其化合价均为+1
B.b与其他三种元素均可形成至少两种二元化合物
C.c的原子半径是这些元素中最大的
D.d与a形成的化合物的溶液呈弱酸性
(2016.3)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X的简单离子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X的原子半径是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中最大的,W与Y同族,Z与X形成的离子化合物的水溶液呈中性。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简单离子半径:W<X<Z
B.W与X形成的化合物溶于水后溶液呈碱性
C.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W<Y
D.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Y>Z
【精准练习】
1.下列有关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原子序数为15的元素的最高化合价为+5
B.第三周期第ⅦA族元素是同周期中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
C.自然界中所有碳原子的中子数一定都为6
D.原子序数为12的元素位于周期表的第三周期第ⅡA族
2.X、Y、Z均为短周期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它们的相对位置如下图。
已知3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和为31。
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Y元素为Al
B.原子半径大小为Y>Z>X
C.Z的氧化物只能与酸反应
D.Y不能在XO2中燃烧3.X、Y、Z三种非金属元素具有相同的电子层数,它们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强弱顺序是XH3<H2Y<HZ,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原子序数:X>Y>Z B.原子得电子能力:X<Y<Z
C.原子半径:X<Y<Z D.离子还原性:X 3-<Y2-<Z-
4.元素周期表中第三周期的主族元素,按由左到右的顺序,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和离子半径均减小
B.金属性减弱,非金属性增强
C.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碱性减弱,酸性增强
D.单质的熔点降低
5.X、Y都是短周期元素,X原子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Y元素的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的代数和为6,X 和Y两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为R,则下列关于R的叙述正确的是()
A.R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B.R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C.R可能是共价化合物,也可能是离子化合物
D.R可能是气态物质,也可能是液态物质
6.短周期元素X、Y、Z、W、Q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元素X与元素Z的最高正化合价之和的数值等于8
B.原子半径的大小顺序为:r X>r Y>r Z>r W>r Q
C.离子Y2-和Z3+的核外电子数和电子层数都不相同
D.元素W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比Q的强
7..X、Y、Z是三种短周期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Z>Y>X
B.氢化物的稳定性X>Y、Z>Y,可能X>Z
C.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Z>Y>X
D.三种元素形成的简单离子的半径X<Y<Z
8.非金属元素R其质量数为127,又知R离子含有74个中子,54个电子,则该元素最高化合价组成的化合物是( )
A.R(OH)3 B.R2O7 C.HRO3 D.H2R
9.短周期元素Q、R、T、W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其中T所处的周期序数与主族序数相等,请回答下列问题:
(1)T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
(2)Q在周期表中的位置________________,元素符号位______
X Y Z X
Y 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