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4椎滑脱切开复位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术
经皮椎弓根螺钉复位内固定术操作步骤

经皮椎弓根螺钉复位内固定术操作步骤
1.无菌准备:将患者置于手术床上,进行局部无菌处理和麻醉。
医生及手术室人员需穿戴无菌手术服、手套、口罩等。
2. 影像学检查:使用X光机或CT等影像学检查工具,观察椎弓根骨折的部位、大小、形态等情况。
3. 针刺穿切:在椎弓根骨折部位进行皮肤消毒,针刺穿切皮肤和软组织,插入针使之到达椎弓根骨折部位。
4. 扩张:通过隧道,使用扩张器逐渐扩张软组织和骨质,使其适应内固定器的安置。
5. 穿孔钻孔:在椎弓根骨折部位进行穿孔钻孔,为内固定器的安置做好准备。
6. 安置内固定器:将内固定器穿过穿孔处,安置在椎弓根骨折部位。
内固定器的类型和数量根据患者情况和骨折严重程度而定。
7. 术后处理:将内固定器上的螺钉旋入骨组织,使其稳固固定。
术后需要进行局部包扎、止痛和抗感染等处理。
8. 随访:术后需定期随访,观察患者的恢复情况,调整治疗方案。
如果出现异常情况,需要及时处理。
- 1 -。
椎弓根螺钉(钉棒系统)内固定的手术配合

椎弓根螺钉(钉棒系统)内固定的手术配合摘要目的:介绍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不稳定、压缩、骨折、爆裂骨折或椎体滑脱的手术配合。
方法运用手术护士严谨的工作作风,丰富的专业知识、娴熟的专科技术能力,达到准确有效的配合手术。
结果:36例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患者的手术均顺利进行,达到了术前评估的效果,未出现任何意外。
结论:准确、熟练的手术配合可以缩短手术时间,减轻病人痛苦,降低手术伤口感染机率,是保证患者安全和提高手术成功率的关键。
关键词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护理胸、腰椎轻度骨折,滑脱的病人都采取平卧硬板床上保守治疗,对一些不稳定的爆裂型骨折或伴有神经、脊髓损伤的病人一般都采用手术治疗。
近年来,治疗胸、腰椎骨折、滑脱的内固定村材料不断发展更新。
由于椎弓根螺钉器械结构简单,并具有三维空间的可调节性,可使骨折复位,从而使神经通道获得最充分的减压,以利截瘫恢复。
另外,由于其最小的内固定节段,减少手术创伤及保留更多的正常节段,最重要的是固定稳定,患者可早期活动,以利机能恢复,缩短卧床时间,减少或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康复快。
我院自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对36例患者实施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获得满意疗效,现将手术配合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患者36例,其中男24例,女12例,最大年龄74岁,最小年龄26岁,平均年龄50岁,T12.L1椎体骨折8例,L1椎体骨折12例,L2椎体骨折10例,L4、L5椎体骨折2例,L4椎体滑脱4例。
随访术后切口均达到Ⅰ期愈合。
2手术方法病人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取俯卧位,采用胸或腰椎后路正中切口,向两侧剥离脊柱后方椎旁肌群主横突,显露伤椎及最少上下各一椎体,使用定位器定点,植入四枚显影探保针上、下各两支,C-臂X线机准确定位后,植入椎弓根螺钉、椎板切除减压,需植骨的再植骨融合,或放入融合器,手术结束时,放置胶管引流,按常规关闭切口,手术时间一般为120~150min。
3手术配合3.1术前准备3.1.1心理护理由于胸腰椎内固定手术属大手术,费用高,创伤大,患者担心手术预后情况,心理负担重,情绪不稳定。
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手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21例临床疗效观察

1 . 2 手术方法
患 者气 管 插 管全 麻 ,俯 卧 于手 术 床 上 ,以伤 椎 为 中心 作后 正 中切 口 ,暴露 伤椎 以及 上下位 椎板 ,关 节突 及横 突 , 结合 c型臂 x线 机透 视确 定 伤椎 上下 椎 体 的椎 弓根 ,矢状 角0 o ,横面 角 5 。~ 1 5 。 定位 ,准确拧入 椎 弓根 螺钉 ,上下 撬 拔骨 折 椎螺 钉 并 向前 推 压 ,复位 损 伤椎 体 ,患 者 出现 神 经损 伤需行 椎板切 除 , 椎 管减压探 查 , 解 除神经 、 脊髓受 压 , 观 察脊 髓 损伤 情 况 。减压 且 内 固定 结 束后 将骨 折 椎上 下 关 节 突 咬 毛糙并 暴 露 出骨 质 ,把 减压 的椎 板 及棘 突 碎 骨及 骨 条 放置 于上 下椎 间关节 或行 横突 间植 骨 ,切 口放 置引 流管 , 术后 2 4~4 8 h 拔 出。不伴 有脊髓损 伤的单 纯爆 裂骨 折患者 , 在 伤后 7 d内行 限期 手术 】 。
0 引言
胸腰椎爆 裂骨折 是临床 常见骨 折类型之 一 。其是 椎体前 中柱 不稳定 性骨折 ,易损 伤脊髓 、马尾及 神经根 【 】 】 。通 常治 疗 方法 是解 剖骨 折椎 邻 上 、下 两椎 弓根 置 人螺 钉 复位 ,牢 靠 固定 。我 院 自2 0 0 7年 1月至 2 0 1 2年 1 2月采用 椎 弓根钉 棒 系统 内 固定手 术治疗 2 1例胸 腰椎爆 裂性 骨折 ,取得 满 意 疗效 ,现报 道如下 。
2 结果
2 1 例患者均 随访 6~2 4 个月, 均时 1 6 个月 , 都一 期愈合 , 未 有神 经损 伤 、感 染 、内 固定异 常 ,无畸 形愈 合 。C T显 示 伤 椎 前 缘 平 均 高度 由术 前 为 5 2 . 1 %,术 后 为 9 2 . 2 % ; 后 缘 高 度 由术 前 7 4 . 7 %提高到 9 5 . 7 %,很 明显 术后 伤 椎 前后 缘 高 度 比术 前高 。椎 管 截面 积 由术 前平 均 4 1 . 4 %提 高 到术 后 9 3 . 4 %; C o b b s 角 由术前 2 4 . 2 。 缩小 到术 后 的 5 . 9 。 。各 项 指 标 与术前 相 比较 差 异有显 著性 < 0 . O 5 ) ,见 表 1 。手术前 后 神经功 能 F r a n k e 1 分级 比较 ,很 明显 A级无 明显恢 复 ,其 它 B、C、D、E级均有 1~ 3级提高 ,见表 2 。伤者 腰背部 疼 痛也得 到不 同程度 改善 。 表 1手术前后 各项 指标 相 比较( x±s )
骨科后路钉棒系统内固定手术步骤小结

骨科后路钉棒系统内固定手术步骤小结
1.搬动患者(脊柱外伤搬运法)至手术室,带手术X片。
2.不换床行麻醉,同时手术床准备棉垫。
3.麻醉成功后轴线翻身到手术床,保持腹部悬空(下胸廓及髂嵴放置棉垫)及外生殖器勿受压,注意双侧等高,下腰椎手术封会阴。
4.定位(髂嵴连线—L4;髂后上棘—S2;肩胛下角—T7;肩胛冈—T3;),确定手术切口,划线.
5.作后正中切口。
逐层切开皮肤、皮下组织至棘上韧带,经棘突左、右侧入路剥离显露椎板至关节突关节和横突(骨膜下剥离,全电刀),勿过深,渗血明显可脑棉压迫。
确定椎弓根螺钉入点(腰椎为上关节突外缘切线与横突中点连线交点,若关节突增生或解剖位置破坏可采用人字嵴定位或显露椎弓根),咬除关节突,用开路器经双侧椎弓根向椎体各攻入椎弓根螺钉(45X65MM 或术前测量),注意进针角度深度,避暴力进针,最好不要穿透前缘皮质骨,探针探查针道情况,尤其是内侧和下缘,置入螺钉,必要时可攻丝,模棒测量钛棒长度,预弯,配置内固定装置,进行撑开、复位。
固定,经C形臂影像透视证实位置理想。
再次检查内固定稳定性。
6.全椎板减压,咬除棘突,神经剥离器先剥离上椎体黄韧带,硬脊膜有粘连先分离,若有破裂需用微乔线修补,探查神经根及椎体后缘,脊髓走行及椎体弯度是否恢复,出血处明胶海绵,脑棉压迫。
7.用大量生理盐水冲洗,横突间或椎板间植骨,植骨处可明胶覆盖,彻底止血后,清点器械、纱巾无误,上横联结,放置引流管后逐层关闭切口。
予以包敷。
8.术毕,协助搬动病人。
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在胸腰椎骨折治疗的应用体会

fl we pwi na ea e f 0 nh ( rm 4 X —rya dC n ig h w te ae f rcue e ol du t a vrg mo ts f o h o2 o 3t 2 ), o a n T f dn s o t o atr — i s h r f r
内蒙古 医学杂 志 InrMog f ne no aMe 2 1 i dJ 0 1年第 4 3卷第 9期
1 5 05
椎 弓 根 钉 棒 系 统 内 固 定 在 胸 腰 椎 骨 折
治 疗 的 应 用 体 4-
王 晓峰 , 建宇 刘
( 尔滨 医科 大 学附属 第二 医院 骨科 , 龙江 哈 尔滨 哈 黑 10 0 ) 5 0 1
a ie a o t p r tv o p ia i n , r so a i n o he h iht o he a e i r b r e f c m p e s d v re a tv nd p s o e a i e c m lc to s e t r to f t eg f t ntro o d r o o r se e tbr l
du to a u s t v r 9 c in mo nt o o e 0% ,t fe tv ub g fs i a a a sno m a ;t e a e a e tmeo r c u e r c v— hee f c ie c a e o p n lc n li r l h v r g i ffa t r e o e y i n hs a in s wih c mbi d n r o s s s e s m p o s a c r i g t r s 3 mo t .5 p te t t o ne e v u y t m y t m , c o d n o Ame ia ls iia i n o rc n ca sfc to f
椎弓根固定手术图解

手术目的和重要性
手术目的
通过椎弓根固定手术,医生旨在恢复脊柱的正常生理曲度, 减轻患者的疼痛和神经压迫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手术重要性
对于严重的脊柱疾病,如骨折、侧弯和腰椎间盘突出等,椎 弓根固定手术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它可以稳定脊柱,减 轻疼痛,改善神经功能,防止疾病进一步恶化。
02
手术步骤
相关学习资源
椎弓根固定手术视频教程
提供详细的手术步骤和操作技巧,帮助医生更好地理解手术过程。
椎弓根固定手术模拟器
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医生可以在模拟环境中进行手术操作,提高手 术技能。
椎弓根固定手术学术研讨会
定期举办学术会议,汇集国内外专家,分享最新研究成果和经验。
参考文献
《椎弓根固定手术指南》
01
手术操作图解
通过详细的图示和文字说明,指 导医生进行正确的手术操作。
手术效果图解
手术效果
手术后患者的恢复情况,包括疼痛缓 解、活动能力恢复等。
手术效果图解
通过图示展示手术后患者的恢复情况 ,以及固定器在体内的位置和固定效 果等。
04
手术效果和预后
手术效果
01
02
03
恢复脊柱稳定性
通过椎弓根固定手术,可 以有效地恢复脊柱的稳定 性,减少或消除脊柱移位 和弯曲。
植骨融合
05 在固定椎弓根的同时,进行植
骨融合,促进病变部位的愈合 。
止血和缝合
06 彻底止血后,逐层缝合伤口,
放置引流管。
手术后护理
01
02
03
04
监测生命体征
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 括心率、呼吸、血压等。
疼痛控制
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给予适 当的镇痛治疗。
骨科后路钉棒系统内固定手术步骤小结

骨科后路钉棒系统内固定手术步骤小结
1.搬动患者(脊柱外伤搬运法)至手术室,带手术X片。
2.不换床行麻醉,同时手术床准备棉垫。
3.麻醉成功后轴线翻身到手术床,保持腹部悬空(下胸廓及髂嵴放置棉垫)及外生殖器勿受压,注意双侧等高,下腰椎手术封会阴。
4.定位(髂嵴连线—L4;髂后上棘—S2;肩胛下角-T7;肩胛冈—T3;),确定手术切口,划线。
5.作后正中切口。
逐层切开皮肤、皮下组织至棘上韧带,经棘突左、右侧入路剥离显露椎板至关节突关节和横突(骨膜下剥离,全电刀),勿过深,渗血明显可脑棉压迫。
确定椎弓根螺钉入点(腰椎为上关节突外缘切线与横突中点连线交点,若关节突增生或解剖位置破坏可采用人字嵴定位或显露椎弓根),咬除关节突,用开路器经双侧椎弓根向椎体各攻入椎弓根螺钉(45X65MM或术前测量),注意进针角度深度,避暴力进针,最好不要穿透前缘皮质骨,探针探查针道情况,尤其是内侧和下缘,置入螺钉,必要时可攻丝,模棒测量钛棒长度,预弯,配置内固定装置,进行撑开、复位。
固定,经C形臂影像透视证实位置理想。
再次检查内固定稳定性。
6.全椎板减压,咬除棘突,神经剥离器先剥离上椎体黄韧带,硬脊膜有粘连先分离,若有破裂需用微乔线修补,探查神经根及椎体后缘,脊髓走行及椎体弯度是否恢复,出血处明胶海绵,脑棉压迫。
7.用大量生理盐水冲洗,横突间或椎板间植骨,植骨处可明胶覆盖,彻底止血后,清点器械、纱巾无误,上横联结,放置引流管后逐层关闭切口.予以包敷。
8.术毕,协助搬动病人。
椎弓根钉棒系统加椎间植骨术治疗腰椎滑脱症的护理配合

切 观 察 病 情 变 化 . 悉 手 术相 关 步 骤 及 配 熟
套器 械 的 使 用 安 装 , 确 传 递 各 种 手 术 器 准 械 , 注意 严 格 无 菌 操 作 。 协助 术 r 透视 检 } 】 查 , 术 均 顺 利 完 成 , 果 满 意 , 将 护 理 手 效 现 配合 要 点 及 体 会 总 结 如 下 。
24 62 2
B 、 AI B ' 治 疗 。于病后 第 1 P等 8天 恢 复 自行 走 路 , 觉 障 碍 明 显 减 轻 , 有 双 感 只
足趾 麻 木 , 上 肢 肌 力 5级 , 下 肢 肌 力 双 双
应 加 强 宣 教 , 防骨 折 。② 患 者 发 病 早 期 预
净化效果 , 高净化效率 。 提
切 下 的 骨 块 集 中 放 于 碗 内 修 整 后 备 植 骨 用 , 时 擦 净 器 械 上的 血液 及 电刀 上 的 焦 及
痂。
准 备 齐 全 , 备 术 中定 位 系 统 , 准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臂 机 、 高
频 电 刀 、 极 电凝 、 醉 机 , 前 对 动 力 系 双 麻 术
电击 、 伤 。 烧
术 中配 合 : 中密 切 观察 生命 体 征 的 术
变 化 , 持 输 液 通 畅 并 随 时 调 整 输 液 速 保 度 , 助麻 醉 师 保 持 患 者 正 常 的 血 压 , 协 脉 搏 和 呼 吸 , 证 手 术 顺 利 进 行 , 禽 甲 床 保 柃 的 色 泽 和 两 手 的温 度 , 注 意 血 氧 饱 和 度 ^ 并 的 情 况 。 术 中 严 格 监 督 手 术 人 员 的 无 菌 操作 , 格 控 制 参 观 人 员 的 数 量 , 少 一 严 减 切不 必 要 的 人 员 的走 动 , 证 手 术 问 空 气 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措施:1头部下使用软枕,使颈椎与身体轴 线一致
2腋下加软垫,避免腋神经的损伤
3侧卧固定器选择支点的位置是腰骶
(五)术中器械护士应及时准确传递手术所需 器械,密切配合手术医生进行手术。暂不用的 器械应及时收回并擦干血迹。保留手术中切下 的任何组织,未经主刀医师同意不得随意丢弃 ,需送病检的标本与主刀医生查对无误后按标 本处理流程处理。
(六)协助手术医生包扎伤口,妥善固定好各 引流管。按器械处理流程做好器械物品的清洁 整理工作,清理污衣物,协助巡回护士整理好 手术间。
骨折
病因
性因
慢性
素
劳损
先天
病理
性因
性骨
素
折
好发群体 先天性滑脱:儿童,青少年,青年 创伤、病理性、医源性滑脱:任何年龄 退行性滑脱:50岁以上人群 症状 1腰骶部疼痛,坐骨神经受累 2间歇性跛行,马尾综合症 3腰椎前凸,臀部后凸
1腰骶部疼痛:多为钝痛,长期反复发作 2坐骨神经受累:表现为下肢放射痛和麻木,
1.与病人有效沟通,术前1日巡回护士到病房, 阅读病例,访视并介绍手术的基本情况,消除 病人的紧张、恐惧心理,树立信心,以良好的 心理状态接受手术。
2.患者有8年高血压病史,血压控制较好,无肝 炎、结核、心脏病病史,无输血及药物过敏史 ,无其他特殊病史。
3.患者年纪较大,但全身皮肤完整,血管弹性 一般,血运情况一般,向患者交代术前注意事 项及麻醉体位配合要求等。鼓励家属给予患者
手术体位的压疮及神经损侧肩胛部、骶尾部、腘窝
预防:1调整好腿架合适的高度,双腿外展时 避免外旋
2腿架上加软垫,避免腿架边缘压迫腘
窝
3臀部置于床缘或略出于床缘
4重点保护部位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
手术体位的压疮及神经损伤部位
侧卧位
,预防难点
王艳:
部位:耳廓、肩部、肘部外侧、髂嵴、膝关 节外侧、足尖、眼睛、受压侧外踝、女病人 的乳房
(六)手术开始前,关闭体腔前,体腔完全关 闭后,皮肤完全缝合后均要与器械护士共同清 点台上的器械,缝针,纱布,敷料等数目无误 并及时做好记录。术中增添的用物应及时与器 械护士清点数目并及时做好记录。
(七)协助手术人员穿无菌衣,戴无菌手套, 及时供应台上所需用物,保持手术间整洁,安 静,有序,督促手术人员的无菌技术操作,此 类手术一定要避免感染,应当加强管理参观人 员,发现违规及时纠正。
?
骨科手术的潜在风险
郑晓勇:骨科手术的八大风险主要是1术前并 存疾病
2风险防范要点 3失血 4骨水泥等粘合剂并发症 5止血带风险 6空气栓塞 7深静脉血栓与肺血栓 8体位风险
手术体位的压疮及神经损伤部位 ,预防难点
平卧位
宋庭欢:
部位:枕部、肩胛骨、肘关节、骶尾部、足 跟
预防:1避免头部过伸或者过屈
手术室护理查房 王艳
应用 解剖 及病 史汇 报
疾病 概述
手术 步骤 及护 理配 合
讨论.
总结
颈椎 7节
骶椎 5节
胸椎
尾椎
12节
4节
腰椎 5节
骶椎一块骶骨
尾椎一块尾骨
由于先天性发育不 良、创伤、、劳损 等原因造成相邻椎 体骨性连接异常而 发生的上位椎体与 下位椎体部分或全 部滑移引起
姓名:郭某 男
麻醉方式:全麻
体位:俯卧位
经过:常规消毒铺巾,沿腰3-腰5做纵行手术 切口长约12厘米,切开皮肤,皮下,剥离显 露腰4.5双侧椎板,直视及C臂透视下定位于 腰4与腰5椎体相应位置开孔并拧入椎弓根螺 钉4枚,咬除腰4全椎板,咬除黄韧带,剥开 硬膜外脂,显露腰4腰5神经根及椎管,扩大 神经根管,彻底松解腰4,5神经根,然后切 除腰4,5椎间隙上下终板及椎间盘组织,行
直腿抬高试验(+),膝腱和跟腱反射异常 3椎管狭窄表现:间歇性跛行 4马尾综合症:下肢乏力,鞍区麻木及大小便
功能障碍
5腰椎前凸,臀部后凸:走路出现摇摆症状 6触诊:腰后部台阶感,棘突压痛
1经后路腰4椎板切除,椎管减压 2腰4,5双侧神经根管减压,神经根松解 3腰4,5椎间盘切除,椎间融合器植入植骨 4腰3,5右侧椎间板间、横突间植骨 5腰4椎滑脱切开复位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
性别:
住院号:1008611 67岁
年龄:
主诉:腰背疼痛伴活动功能受限1+月
现病史:入院前1+月,不明原因出现腰背部 疼痛,呈持续性胀痛,疼痛难忍,伴腰椎活 动功能受限,走路后腰痛加重,疼痛放射到 左大腿至左足背,休息后症状缓解。
既往史:8年前患高血压,控制较好;右手中
创伤 性因
素
疲劳
蜕变
术中 出血
1200 毫升
手术 持续 时间 8小 时15 分钟
术中 输入 O型 RH阳 性红 细胞 4单 位
胸部 散在 皮肤 破损
骨科手术的潜在风险;
总结各类手术体位的压疮及神经损伤部位, 预防难点?
(1)平仰卧位 (2)俯卧位 (3)截石位 (4)侧卧位 手术时间超过4小时的手术如何保护无菌手术台
(一)术晨将手术所需物品,各用物准备到手 术间,调节好室温,检查各仪器设备是否完好 、适用、齐全,供应手术的物品是否齐全,必 要时及时补充。
(二)接病人时认真查对,把好“四关”,将 贵重,金属饰物,假牙等取下,由两名护士核 对无误后交由家属保管。
(三)协助麻醉医师工作,遵医嘱用药,协助 医生摆放体位,妥善固定患者,骨窿突处加垫 棉垫,防止压疮发生,保证病人安全。注意保
(一)术晨提前30分钟洗手上台,整理好器械 台,检查包内化学指示卡是否合格,检查各器 械、纱布、缝针、敷料等有无缺损,是否适用 ,带螺丝的器械要检查螺丝是否齐全,有无松 动。对于
(二)手术开始前,关闭体腔前,体腔完全关 闭后,皮肤完全缝合后均要与器械护士共同清 点台上的器械,缝针,纱布,棉片等数目无误 并由巡回护士及时作好记录。严防异物存留于 患者体腔或组织内。
2约束手臂的单子药保持平整,不能在
身体下形成皱褶
3重点保护部位采取加垫棉垫等保护措
施
俯卧位
徐咏飞:
部位:面部、耳部、肩部、乳房,阴部(男 性),膝关节,足尖
预防:1保护患者眼睛,避免角膜的损伤
2腋下加软垫,避免腋神经的损伤
3双上肢制约于头部上方,并固定妥当
4 膝部及足背部给予棉垫保护
5重点保护部位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